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概念和方法。

2. 运用分段整理统计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解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分段整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2)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分段整理统计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步骤和方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一些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据,尝试运用分段整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通过讲解概念、方法,让学生掌握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

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数据的分段整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本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数据的分段整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中的内容。

分段整理数据是基本的统计活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能够按统计对象的某些属性如品种、形状、颜色、用途进行分类统计。

本单元继续教学把一组数据按大小分成若干段进行统计并把统计获得的数据填入相应的统计表里。

本课时是初步教学分段统计数据所以例题和习题都明确了数据以及各段的数值范围不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分段。

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材通过创设学校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想请全体学生出谋划策的教学情境引出怎样购买鼓号服这一学习任务。

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为了更加贴近每个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开发把购买鼓号队服改为购买校服。

围绕购买校服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段整理--制作统计表--分析数据的全过程而学习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的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逐步优化突出画正字的方法得到的数据仍然采用单式统计表描述。

所以教学中应突出数据分段的必要性、分段方法以及如何分段整理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这部分知识形成相关的统计技能。

为今后更进一步学习统计图表、概率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

难点能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做出决策。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个办法或第一位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具有定向、调节、激励、检测和评价等功能。

因此制定具体、全面的教学目标显得很重要。

(说课稿)第四单元 分段整理数据-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四单元 分段整理数据-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说课稿:第四单元分段整理数据-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单元主要涵盖了四年级的分段整理数据。

从一开始的简单数据整理,到后来的图表的阅读和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一段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表格和图表的阅读和分析•图表的制作与描述2.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数据的特点和统计的方法,能够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段统计。

•熟悉表格和图表的结构和特点,能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信息。

•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描述语言,能够描述图表中的信息。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分段整理数据和表格/图表的阅读与分析。

重点难点在于学生需要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图表的制作,并从图表中分析和总结信息。

同时,语言表述能力也是难点之一。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段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讲解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所给出的一段数据,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特点和统计方法。

•通过自己的举例,帮助学生将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段统计,加深对数据的理解。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表格和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教学步骤:•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准备一些简单的表格和图表,帮助学生熟悉表格和图表的结构和特点。

•通过讲解详细的例子,帮助学生阅读和分析图表中的信息。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图表的制作与描述语言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内容,加深印象。

•分别介绍制作柱状图和折线图的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制作图表,并自己编写图表的描述语言。

2. 教学方法本单元主要采用讲解、示范和互动交流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的特点和统计方法,并通过一些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和描述语言。

三、教学评价本单元主要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来进行教学评价。

课堂练习主要包括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和表格/图表的阅读和分析,以及一些制表和描述语言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数据的分段整理,学会将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2.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建立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分段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问学生在生活中大家遇到过哪些数据?统计学生的回答,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2. 学习内容(1)什么是分段整理教师先通过图表、生活实例为学生讲解什么是分段整理,为下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做好铺垫。

(2)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小明一周课外阅读量表为例,教师演示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跟着演示,确保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小明一周的课外阅读量表:课外阅读量(分钟)分段人数0-20 520-40 840-60 1260-80 380-100 2(3)练习及小结教师出示与小明一周课外阅读量表类似的数据表,并由学生试着进行分段整理,确保学生掌握了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最后由教师总结,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能多多观察和收集数据,并且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课堂互动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常见问题及典型案例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

4. 作业布置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

四、教学反思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数组的分段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在教学中,我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同时,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学生在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上遇到了困难,因此我决定增加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分段整理数据的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段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课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段整理数据并制作统计表课件

答:可能是42。(大于等于42均合理)
仰卧起坐在 50~59之间的有3 人,在40~49之 间的有10人, 前十名的成绩应 该在40~59之间。 可将数据按从大 到小的顺序排列 至第10个来判断 正确与否。
根据下面的成绩记录(单位:个),把统 计表填写完整,再回答问题。
22
2
7
10
3
22
2
7
10
3
(1)这个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哪 一段的人数最多?
答:成绩在40~49段的人数最多。
22
2
7
10
3
(2)张小红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在这个 班女同学中排在前10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 能是多少吗?
下面是四年级二班女同学1分钟仰卧 起坐的成绩记录(单位:个)。
【教材P44 练习七 第2题】
可以用什么标准来对数据分类呢?
最多是57个
最少是26个
可以取10个为一段,分成20~29、30~39、 40~49、50~59四段来整理数据。
也可以取更多想或一更想:少可的以个取数来分段,注意合 理即可。分段更多太或细更会少加的大个数整来理分和段表吗示? 数据的工作 量,分段太粗往分往段不时能要注满意足什解么决?问题的需要。
重复、不遗漏; 4. 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课堂练习
【教材P43 练一练】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你知道班上同学乘火车
免票、半价 票和全价票
免票的有多少人吗?需
符合各项条 件的人数
要购买半价票和全价票
的条件
的又有多少人?
免票、半价票和全价票的条件
铁道部门规定,儿童身高在120厘 米以下乘火车免票,120~150厘米之间 享受半价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区级公开课)

《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2、“练一练”和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实际需要尝试分段整理数据,试用统计表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2.使学生在参与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数据意识。

3.使学生体验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增强对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中,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合理分段,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1.感受数据分段标准的合理性;2.在分段整理的过程中追求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问题引入谈话:同学们,瞧,参加集体活动时穿着统一的班服,多亮眼呀!班服是班集体凝聚力的一种象征,也代表着一个班的班级文化,你们想拥有一件属于咱们班自己的班服吗?提问:如果咱们班要购买班服,在购买之前我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明确:买对衣服的尺码很重要,一般衣服的尺码和人的身高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购买班服之前我们得先了解同学们的身高信息呢。

二、自主整理,建构方法出示:四(2)班同学身高记录单,这项准备工作在统计中我们把叫作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提问:在这张记录表单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追问:同学们看,咱们班同学个子高矮不一,商家会不会为每个不同的身高各定做一套队服呢?做一个尺码的,大家都穿一样大的,好不好?继续追问:那么怎么样设计衣服的尺码,才能让商家工作起来不麻烦,同学们穿起来又比较合身呢?视频:为了让大部分的人都能穿上合身的衣服,我们国家制定了服装尺码标准(播放视频)明确: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知道,国家的尺码标准分为男子、女子还有儿童的三项独立标准,我们应该选择儿童尺码标准。

提问:现在你知道自己该穿哪种型号的班服了吗?引导:现在参考身高也有了,尺码也有了,接下来做什么工作?明确:还得知道每个型号的人数,这项工作在统计中就叫做整理数据。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段整理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段整理

【关键字】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三维目标1.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统计过程,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4分钟)1.收集身高数据,填写身高记录单。

2.学生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马上就要换新校服了,在这之前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1.师:是的,在做校服之前应该收集身高的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2.师:你们的身高是多少厘米,请大家填在记录单上。

3.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4.数据收集好了,我们就要对它进行整理分析,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今天的学习,要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板书课题:数据的分段整理)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5分钟)1.根据学习菜单自主学习:校服厂一般把衣服分成小号、中号、大号和特大号。

身高120~129cm 1.请大家拿出学习材料单:校服厂一般把衣服分成小号、中号、大号和特大号。

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49cm的适合穿大号,身高150cm 以上的适合穿特大号。

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49cm的适合穿大号,身高150cm以上的适合穿特大号。

思考:①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班上特大、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多少套?②仔细观察数据,同桌合作,一名同学报身高,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整理每一段的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数据的分段整理方法;2.学会进行数据的分段并进行整理;3.训练学生用图像和文字记录数据。

教学内容1.数据的定义和特点;2.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步骤;3.通过练习学会用表格和图像来记录和处理数据。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步骤;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表格和图像来处理数据。

教学方法1.讲授及演示法;2.课堂互动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步骤一:观察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人数人数区间7 1-101.人数区间是什么?2.人数区间的左右端点分别是多少?步骤二:老师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定义和特点。

数据:指反映客观事物特征和规律的符号记录。

特点:在数值上能够区分出异同,具有可比性。

步骤三:老师呈现以下图表,与学生一同观察回答问题。

人数人数区间7 1-108 1-105 1-1011 11-2014 11-209 11-2023 21-3021 21-3024 21-301.先观察数据中的人数区间,人数区间应该如何分组才能更方便的进行统计呢?2.如何对人数区间进行分段整理?教学重点步骤四:老师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分段整理数据步骤:1.将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选择合适的数值作为分界点,将数据分成若干段。

3.对每一段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平均数等信息。

步骤五:老师通过以下图表进行实例演示。

人数人数区间7 1-108 1-105 1-1011 11-2014 11-209 11-2023 21-3021 21-3024 21-30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并写出范围为1-30的数值尺。

2.选择合适的分界点(例如15)并画出竖线,将数据分为三段,用不同的区间长条表示每一段,计算每一段的个数并进行标注。

教学难点步骤六:尝试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人数人数区间4 1-106 1-107 1-108 1-103 1-1011 11-2014 11-209 11-2015 11-2015 11-2021 21-3023 21-3019 21-3027 21-3026 21-301.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并写出范围为1-30的数值尺。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整理数据的方法,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提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数据的分段整理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2.如何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2.学习材料:准备一些实际的数据材料,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3.统计图:准备一些统计图,让学生对比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分段整理。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材料,让学生尝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丨苏教版 (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丨苏教版 (10)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数据的分段整理丨苏教版 (10)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能够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2. 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3. 数据分段整理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方法和应用。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整理,引出数据分段整理的概念。

2. 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解释数据分段整理的定义,阐述其优点,如便于观察数据分布、发现数据规律等。

3. 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介绍数据分段整理的步骤,包括确定分段区间、统计数据频数、绘制频数分布表等。

4. 演示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以具体数据为例,演示数据分段整理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段整理的方法。

5. 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应用分析数据分段整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统计分析、决策制定等。

6. 设计练习题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分段整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数据分段整理意义的理解。

2. 练习题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数据分段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运用分段整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课件:PPT或黑板板书。

3. 练习题:纸质或电子版。

八、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分段整理数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段整理数据》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更清晰地了解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数据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分段整理数据方面还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操作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自主地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

2.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段。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分段整理数据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

2.准备数据处理软件或者工具,方便学生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3.分组讨论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分段整理数据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段整理数据的意义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数据,让学生尝试进行分段整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数据处理软件或者工具,对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数据的分段整理-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数据的分段整理-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5:数据的分段整理-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概念,学会运用分段整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数据分段整理的定义和意义2. 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步骤3.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统计图表知识,为数据分段整理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10分钟)- 向学生介绍数据分段整理的定义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段整理的必要性。

3. 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步骤(10分钟)- 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包括确定分组间隔、编制分段表等。

- 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分段整理的具体步骤。

4.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1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

- 分析学生操作的结果,指出其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5. 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分段整理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定义、方法和步骤。

2. 演示法:通过示例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段整理的过程。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其对数据分段整理的兴趣。

2. 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评价其对分段整理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材。

2.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分组操作材料。

教学建议1. 注重实践:让学生多进行实际操作,以加深对数据分段整理的理解。

2. 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2、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3、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4、师:有谁能告诉我你们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

)二、教学新课1、你如果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身高差一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2、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3、老师现在想把你们的校服的型号这样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4、那么现在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5、用画正字法完成数据统计!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追问: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该怎么办?(板书:制成统计表)月日身高(cm)合计120~129130~139140~159人数9、学生动手完成统计表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①反应总人数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追问:这张统计表还缺点什么?给这个统计表起人什么名字呢?当然日期不要忘记写了。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知识讲解 分段整理数据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知识讲解 分段整理数据

分段整理数据问题导入梅峰小学准备为鼓号队员购买服装。

服装分为大号、中号和小号。

身高130~139 cm的队员适合穿小号,140~149 cm的适合穿中号,150~159 cm的适合穿大号。

你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吗?(教材42页例2)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记录单你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上面这些数据吗?过程讲解1.读题,理解题意要想知道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只要统计出身高在130~139 cm,140~149 cm,150~159 cm的鼓号队员各有多少人即可。

2.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出鼓号队员的身高先将身高的三个范围逐一列出,然后在符合身高范围的后面画“正”字。

如下表所示:易错点提示整理数据时,要按编号顺序逐个进行整理,避免重复或遗漏。

3.根据分段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解决实际问题梅峰小学鼓号队员身高情况统计表2012年9月通过统计表可知:小号服装要购买9套,中号服装要购买15套,大号服装要购买8套。

重点提示制作统计表时,一定要注明统计表的名称和制表日期。

归纳总结分段整理数据的步骤:(1)收集数据。

(2)分段整理(可用画“正”字的方法)。

(3)制作统计表。

(4)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误区警示【误区】判断:分段整理数据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

()错解分析此题错在认为本节用了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便只能用画“正”字的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其实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种。

错解改正×温馨提示分段整理数据时,除了用画“正”字的方法外,还可以用数数法、画“”法、用不同符号记录法……。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方法,能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段整理和统计。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意义。

2. 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方法。

3. 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地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解释数据分段整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

(2)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讲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包括等距分段、不等距分段等,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分段整理的方法。

(3)数据统计的方法讲解数据统计的方法,包括频数、频率等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对给定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和统计,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提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家里的日常开支进行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

2. 请学生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并进行分析。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的方法数据分段整理和统计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数据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的方法,通过数据的分段整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数据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表的基本知识,对于如何制作统计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通过数据的分段整理,更好地了解数据的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来整理数据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分段整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以案例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掌握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教学案例。

2.学生准备:了解统计表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引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个具体的数据分段整理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数据分段整理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数据分段整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据分段整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意义。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4.2数据的分段整理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4.2数据的分段整理
数据的分段整理
1、让学生学会收集原始数据,并能根据收集的数据的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整理数据,利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左边是我校一年级 3班学生2019年春学期期中考试情况记录表,0~59分是不及格,60~89分是及格,90~100分是优秀。从表上你可以看出每个范围内的人数各是多少吗?
6
100
26
100
7
100
27
98
8
99
28
99
9
87
29
89
10
56
30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1
100
31
100
12
78
32
69
13
68
33
99
14
100
34
100
15
100
35
100
16
95
36
100
17
91
37
74
18
88
38
65
19
100
39
99
20
91
40
100
分数
人 数
0∽59
60 ∽ 89
90 ∽ 100
画“正”字表示。
分数
人 数
0~59
3
60~89
8
90~100
29
分段统计
0~59分—不及格 60~89分—及格90~100分—优秀
我校一年级3班学生2019年春学期期中考试情况记录表(单位;分)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案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案

江苏名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课《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的方法,通过简单的数据处理,让学生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析。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对数据的分段整理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的方法。

2.难点: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引导发现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操作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数据的分段整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教学内容、实例、练习等。

2.统计表:用于学生实践操作。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数据的分段整理统计。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统计表,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引导学生发现分段整理的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个实例,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并解释分段的原因。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运用数据的分段整理?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6. 小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据分段整理的方法和意义。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设计教材及学生情况分析:1、本课时内容主要是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材提供了为鼓号队员买服装这一现实情境,使学生能想到要按身高数据分段整理,感受分段整理的必要性。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分段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分析整理后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历,初步认识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初步认识了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3、分段整理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自主设计分段方法,并经历整理、分析的过程,感受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展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展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展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开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展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在经历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展整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同学们都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也很整齐。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很快就要给你们换新校服了,那么我们在换新校报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1、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搜集数据。

〔板书:搜集数据〕2、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存着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_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据的分段整理》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2课时数据的分段整理
教学内容:
课本第42-43页例2、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处理实际问题时把数据分段整理、统计的事实,能根据实际需要收集分段整理并用统计表表示数据,初步学会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分段处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分段整理、统计数据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积累统计的初步经验,培养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形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数据的分类整理和统计。

教学难点:
分段后整理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呈现问题,导入新课。

1、呈现问题。

出示例2和鼓号队图片,学生读题。

提问:例题讲述的什么事情,要解决什么问题?
2、引入新课。

引导:每种服装各要购买多少套,要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交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到了什么办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呈现数据,分段整理
1、呈现数据。

出示:梅峰小学鼓号队一共有32个队员,老师让每个队员测量了身高,并做好了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数据分段整理和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分段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2、在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画正字法整理数据的优越性。

会根据实际情况,用画正字法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初步学习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我们做的测量身高这个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2、师:你们当初的身高记录单,老师还替你们保留着呢。

3、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

4、师:有谁能告诉我你们在换新服之前,老师为什么要给你们每一个人都测量一下身高呢?
(根据身高,每一个人就可以选择不同大小的校服。


二、教学新课
1、你如果是服装厂的工人师傅,你将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把身高差一多高的人,统一成一种型号,这样做几个型号就行了。


2、你准备把全班的校服分成几种型号呢?(大号、中号、小号)
3、老师现在想把你们的校服的型号这样确定一下,你们认为老师的这样的确定合适吗?身高120~129cm的适合穿小号,身高130~139cm的适合穿中号,身高140~155cm的适合穿大号。

4、那么现在有办法知道我们班上大、中、小号的校服各要订做多少套吗?可以前后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5、用画正字法完成数据统计!
汇报: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到上面交流一下?
(学生上台利用实物投影进行交流)
启发:刚才有的小组是用打勾(画竖线、画正字、数数)的方法来进行整理数据的在这些方法当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画正字)为什么呢?今后,同学们在统计数据的时候就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追问:我们能不能把你们这些打勾或是画正字等等的记录单直接交给服装厂呢?还应该怎么办?
(板书:制成统计表)月日
身高(cm)合计120~129130~139140~159
人数
9、学生动手完成统计表
表中的合计起了什么作用?(①反应总人数②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无错误)
追问:这张统计表还缺点什么?给这个统计表起人什么名字呢?当然日期不要忘记写了。

10: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我们班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通过这张表格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11:服装厂的工人师傅如果看到了这张统计表后,会明白哪些问题?
(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


谈话:服装的工人师傅通过这张统计表知道了每种型号的校服要做多少套,一共要做多少套校服,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数据。

回顾交流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与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如何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
个怎样的统计过程?(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成统计表④分析数据)
你能不能举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学生举例)
三、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书71页想想做做1
1、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

2、流分段统计的结果。

3、问:这道题把数据分成了几段?看了统计的结果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3;
汇报:谁能汇报一下统计的结果?他的统计结果正确吗?
追问:看了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呢?四、全课总结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
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