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土壤的基本性质

合集下载

(精选)土壤的基本性质

(精选)土壤的基本性质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
3. 温度特性 由于水分少,空气易进入,所以土温上升快,尤其是春季, 砂质土热容量小,降温亦快,昼夜温差大。 4. 植物扎根和耕作性能 砂质土疏松,植物易于扎根,用作苗圃和花圃时也易起苗, 耕作性能好,易耕省力,黏结性弱,易耕期长,耕后很少结 块。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砂质土
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粘质土
3. 温度特性 粘质土由于保水力强,故土温变化幅度较小,温度条件比较 稳定,升温、降温都较缓慢,早春土温不易升高。 4. 植物扎根和耕作性能 粘质土紧实,且具有粘性,所以不利于植物扎根,苗圃和花 圃起苗时也易断根,粘质土的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都很 强,耕作阻力大,易耕期短,且耕后易结块,耕作质量不高。
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客土喷播是以团粒剂使客土形成团粒结构,加筋纤维在其 中起到类似植物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有一定厚 度的具有耐雨水、风侵蚀, 牢固透气,与自然表土相类 似或更优的多孔稳定土壤结构。
客土喷播边坡绿化技术
技术要点: 喷播基材:这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喷 播的好材料,可加木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在岩石 坡面上进行喷播,一般喷播厚度在10~20cm 挂网:先把锚钉按一定的间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挂网; 草种选择:所喷播的草种应是根系发达,耐旱耐瘠薄的 多年生品种(抗冻性); 混播:利用草本的互补性,如深根植物与浅根植物,本 地植物与外地植物,发育早于发育晚植物进行混合喷播。
土壤矿物
原生矿物:在风化过程中化学结构和成分未
改变的矿物,常见的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 白云母、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等。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母质或土壤的形成过
程中,经化学分解、破坏而形成的,包括次生 的层状硅酸盐类、含水氧化物类以及少量残存 的简单盐类

土壤基本性质

土壤基本性质

第二章 土壤基本性质土壤的性质可以大致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三个方面。

土壤的生物性质主要是指土壤的微生物性质。

应该注意的是,这三类性质往往不是孤立地在起作用,而是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地在对作物产生影响。

三类性质综合表现为土壤肥力(图2—1)。

如土壤有机 如有机质残体和 质的转化及 腐殖质对土壤结 酶的作用构性的影响 图2—1 土壤性质与肥力的关系第一节 土壤胶体一、土壤胶体的特点土壤胶体是土壤固体颗粒中最微细部分。

在胶体化学上,一般把直径在1—100nm 之间的物质颗粒称为胶体颗粒。

但在土壤中,由于小于100nm 的粘粒便具有胶体性质,所以土壤胶体大小的概念比一般规定的胶体颗粒的上限大10倍。

土壤溶液中有胶体微粒分散存在时,叫做土壤胶体溶液。

二、土壤胶体的种类土壤胶体按其成分不同,可以分以下三类:(一)无机胶体无机胶体主要是极细微的土壤粘粒,包括成分简单的含水氧化物(含水氧化铁、氧化铝、氧化硅)和成分复杂的各种层状铝硅酸盐(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等),它们大部分是次生矿物。

含水氧化物和层状铝硅酸盐这两类矿物都是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的产物,都能影响土壤肥力特性,就广义而言统称为黏土矿物。

(二)有机胶体有机胶体主要是腐殖质,它是土壤有机质腐殖化过程的产物。

由于腐殖质分子大,功能团多,解离后带负电量大,对土壤保肥供肥能力有深刻的影响。

有机胶体是极好的胶结剂,可以把土粒胶结在一起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

(三)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中的无机胶体和腐殖质胶体绝大部分都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胶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结合,但大多数是通过多价离子(如钙、镁、铁、铝等)或功能团(如氨基、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等)将带负电荷的粘粒矿物和腐殖质连结成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

土壤中的微生物一般都吸附在有机胶体和无机胶体颗粒的表面,被此结合成具有活性的土团及土壤结构。

西南农学院的研究结果认为,微生物也是复合胶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土壤复合胶体应是土壤微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土壤的性质》课件

《土壤的性质》课件
颗粒适中、保水性适中、肥力适中
详细描述
壤土是一种理想的土壤类型,其颗粒大小适中,既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又能保持良好的通气性和排水性,同时肥 力适中,适合大多数作物的生长。
06
土壤的保护与改良
土壤退化的原因
01
02
03
自然因素
气候变化、地质结构、水 文条件等自然因素可能导 致土壤退化。
人为因素
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 利用、污染等人为因素是 导致土壤退化的主要原因 。
氧化条件下,这些元素易被固定。
04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受气候、水分、植被等多种因素影 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之间存在差异。
土壤盐分
01 02 03 04
土壤盐分是指土壤中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和,通常以离子状态存在。
土壤盐分对土壤的理化性质、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都有重要影响。
土壤盐分受气候、地形、母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 类型之间存在差异。
况、盐分等。
04
土壤的生物性质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种类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它们 在土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与土壤肥力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转化养分等过程,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 响。
微生物与植物根系相互作用
植物根系与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生长。
土壤侵蚀
风蚀、水蚀等侵蚀作用导 致土壤流失,破坏土壤结 构。
土壤改良的方法
物理改良
通过增加有机肥、客土改 良、深耕松土等物理措施 改善土壤结构。
化学改良
通过施用化学肥料、调节 土壤酸碱度等措施改善土 壤养分状况。
生物改良
利用微生物、蚯蚓等生物 活动改善土壤有机质和养 分状况。

高一地理土壤部分知识点

高一地理土壤部分知识点

高一地理土壤部分知识点土壤是地球表层的一种重要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地理学的一部分,土壤学研究着土壤的形成、性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涉及的一些土壤的基本知识点。

一、土壤形成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自然过程。

在形成过程中,地球上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分解、破碎,并与气候、植被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形成土壤。

土壤的形成过程中,物理作用主要包括风化、水浸、温度变化等;化学作用则涉及酸碱性、氧化还原等反应;而生物作用则是指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二、土壤的组成土壤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个部分组成。

固体部分主要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

其中矿物质占主导地位,通常由硅酸盐矿物、氧化物和碳酸盐矿物组成。

有机质则是指土壤中残体、粪便等有机物的积累形成的黑色或棕色物质。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

液体部分是指土壤中的土壤溶液,其中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质。

气体部分则包括土壤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三、土壤的性质土壤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三个方面。

物理性质指土壤颗粒的大小、结构以及孔隙度等。

土壤的颗粒大小可分为黏粒、粉粒和砂粒三类,土壤颗粒的组成直接影响土壤的保水性和通气性。

土壤的结构可以是块状、粒状或块、粒状结合而成的块粒状结构。

土壤孔隙度则是指土壤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比例,决定了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

化学性质指土壤的酸碱性和养分含量等。

土壤的酸碱性通过pH值来表示,对不同植物生长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中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这些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生物性质主要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在土壤形成和养分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土壤的分类土壤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系统,即土壤类型分类、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类型分类。

土壤类型分类是根据土壤形成过程和地貌地质特征进行的分类。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土壤的基本性质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土壤的基本性质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三版)土壤的基本性质(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mm)和粘粒(0.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土壤结构是指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孔隙和团聚体的数量、大小及其稳定度。

它可分为微团粒结构(直径小于0.25mm)、团粒结构(0.25~10mm)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团粒结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把矿质土粒粘结成0.25~10mm直径的小团块,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统一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坚实,通气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生长。

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够轻易被植物根系所稀释。

土壤水分的适度减少有助于各种营养物质熔化和移动,有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够提升植物的营养状况。

土壤水分还能够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太少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水分过少时,植物可以受到旱情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可以并使土壤中空气流通阻塞并使营养物质外流,从而减少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水解不全然而产生一些对植物有毒的还原成物质。

土壤的基本性状(物理性)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土壤的基本性状(物理性)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土壤孔性数量指标 1、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隙容积占整个土壤容积百分数。
孔隙容积
孔隙度%=
×100
土壤容积
容重
孔隙度%= (1- 比重 )×100
2、孔隙比 指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比值。
土壤孔隙度
孔隙比= 1-土壤孔隙度
第6页
三、土壤孔隙类型 (1)非活性孔隙(无效孔隙) 土壤最细小孔隙 当量孔径﹤0.002mm,土壤水吸力>1.5bar, 该类孔隙充满无效水,根毛难以进入,微生物亦难进入, 在粘质土壤中此孔较多,板结土壤此孔也较多。 (2)毛管孔隙 该孔隙直径d=0.002mm~0.02mm,具毛管 作用,土壤水吸力1.5 ~0.15bar, 壤土和结构好土壤此孔较 多。 (3)通气孔隙(非毛管孔隙)孔隙直径 d>0.02mm,这 类孔隙中水分可在重力作用下短时间内排出而成为通气孔 隙,土壤水吸力<0.15bar 。
第 三章
土壤基本物理性质和过程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第三节 土壤耕性 第四节 土壤酸碱性 第五节 土壤电性与离子交换 第六节 土壤氧化还原情况
第1页
第一节 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性——指土壤孔隙情况 土壤中大小、形状不一样复杂孔隙情况好坏由两方面
衡量:①孔隙量,以孔隙度表示②孔隙质,即大小孔隙 分配,上下土层分布。孔隙情况必须确保作物对水分和 空气需要,有利于根系伸展和活动,所以一是要求土壤 中孔隙容积要较多,二是要求大小孔隙搭配和分布较为 恰当。
第10页
(二)土壤结构体类型
1、块状和核状结构体,农民称之为“坷垃”,土粒在长宽高三轴上,大致相等,边面 不显著,分大块状、块状和碎块状。表土中多见块状与碎块状。常出现于有机质缺乏 瘠薄而粘重土壤,土壤过干过湿耕作最易形成块状结构。核状结构表面有褐色胶膜, 由石灰质铁质胶膜胶结而成,常出现于缺乏有机质心、底土中,农民称之为“蒜瓣 土”。

土壤的性质

土壤的性质

②离子半径及水化程度:同价离子中,离子半径越大,
水化离子半径就越小,因而具有较强的交换能力。
三价离子>二价离子>一价离子 )Cl-、NO3-、
NO2-等不能形成难溶盐,很少被土壤吸附。
在中性条件下,每千克干土中所含全部阳离子总量,
称为阳离子交换量 (cmol/kg-厘摩尔每千克) 。
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土壤保肥 能力的大小,
土壤质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矿 物质组成和化学组成,同时土壤颗粒大小 与土壤的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并且影响 土壤孔隙状况,因此对土壤水分、空气、 热量的运动和养分转化有很大影响。质地
不同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土壤性状
土壤性状 砂 比表面积 紧 密 性 孔隙状况 通 透 性 有效含水量 保肥能力 保水分能力 在春季的土温 触 觉 小 小 大孔隙多 大 低 小 低 暖 砂 土 土 壤 质 地 壤 土 粘 大 大 细孔隙多 小 高 大 高 冷 粘 土
8、土壤的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
生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
一般土壤缓冲能力:腐殖质土﹥粘土﹥砂土
(1)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等弱酸及其 盐类,构成一个良好的缓冲体系,对酸碱具有缓冲作用。 (2)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 土壤胶体吸附有各种阳离子,其中盐基离子和氢离子能
分别对酸和碱起缓冲作用。
作业:
1、名词解释 土壤质地 土壤孔隙性 土壤结构 土壤耕性 土壤热性质 土壤吸收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性 2、如何 改善土壤质地?
表4-5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
各 级 土 粒 重 量 (%) 粘 粒 粉砂粒 砂粒 类别 质地名称 (<0.002mm) (0.02-0.002mm) (2-0.02mm) 0-15 0-15 85-100 砂土类 砂土及壤质砂土 0-15 0-45 55-85 砂质壤土 壤 土 0-15 35-45 45-55 壤土类 0-15 45-100 0-55 粉砂质壤土 15-25 0-30 55-85 砂质粘壤土 粘壤 粘 壤 土 15-25 20-45 30-55 土类 15-25 45-85 0-40 粉质粘壤土 25-45 0-20 55-75 砂质粘土 25-45 0-45 10-55 壤质粘土 25-45 45-75 0-30 粘土类 粉质粘土 粘 土 45-65 0-35 0-55 重 粘 土 65-100 0-35 0-35 质地分类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3 土壤的基本性质

南京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土壤肥料学 3 土壤的基本性质

3土壤的基本性质本章提要:本章主要讲述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等物理性质,以及土壤胶体、吸收性能,土壤酸碱性等化学性质。

从土壤基本性质入手,揭示土壤肥力的实质,阐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生活因素供应能力的技术措施。

3.1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土壤的孔性、结构性和耕性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

它们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土壤条件,亦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土壤中水、气、热状况和养分的调节,以及植物根系的伸展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3.1.1 土壤孔性土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孔体系,由固体土粒和粒间孔隙组成。

土壤中土粒或团聚体之间以及团聚体内部的空隙叫做土壤孔隙。

土壤孔隙是容纳水分和空气的空间,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方。

土壤孔性包括孔隙度(孔隙数量)和孔隙类型(孔隙的大小及其比例),前者决定着土壤气、液两相的总量,后者决定着气、液两相的比例。

3.1.1.1 土壤孔隙度(soil porosity)土壤孔隙的数量一般用孔隙度表示。

即单位容积土壤中孔隙容积占整个土体容积的百分数。

它表示土壤中各种大小孔隙度的总和。

一般是通过土壤容重和土壤比重来计算,方法如下:此式的来源推导如下:=(1-)×100=(1—)×100=(1—容重/比重)×100⑴土壤比重(soil specific gravity) 土壤比重是单位容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干重与4℃时同体积水重之比。

由于4℃时水的密度为1g/cm3,所以土壤比重的数值就等于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土粒的干重)。

土壤比重无量纲,而土壤密度有量纲。

土壤比重数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组成土壤的各种矿物的比重(见表3-1)。

大多数土壤矿物的比重在2.6~2.7左右。

因此,土壤比重一般取其平均值为2.65。

土壤有机质的比重为1.25~1.40,表层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多,所以,表层土壤的比重通常低于心土及底土。

土壤学总结

土壤学总结

重点内容第一讲绪论(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现代土壤学三大理论)第三讲土壤固相组成(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第四讲土壤生物第五讲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比重、土壤结构、土壤水、土壤热量)第六讲土壤化学性质(土壤胶体、土壤酸碱度)第七讲土壤养分(氮、磷、钾)第八讲土壤形成与分布第九讲土壤污染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 土水势:把单位数量纯水可逆地等温地以无穷小量从标准大气压下规定水平的水池中移至土壤中某一点而成为土壤水所需做功的数量。

2 矿化过程:是指土壤有机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出矿质养分的过程。

3 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包括土粒和孔隙)的烘干重,单位为g/cm³。

土壤比重:土壤密度,指单位体积的土壤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体积)的烘干重。

4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承受一定吸力时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

当量孔径:与一定土壤水吸力相当的孔径。

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6腐殖化过程: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腐殖化过程土壤腐殖质: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结构比较复杂、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天然有机化合物。

包括: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

土壤有机质:以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各种含碳有机物。

7根际效应:根际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根际效应8土壤通气性:土壤通气性是指土壤中的空气与大气中的空气相互交换的能力9土壤可塑性:土壤可塑性是指土壤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被外力变成各种形状,当外力消失或土壤干燥后,仍能保持其塑形不变的性能。

影响因素:有机质、土壤质地、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水分含量。

10土壤黏结性:在土壤中,土粒通过各种引力而黏结起来,就是黏结性。

土壤黏着性:土粒附着于外物表面的性能。

开始出现黏着性的含水量比出现粘结性的含水量高。

11.反硝化作用:在缺氧条件下,微生物将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气态氮化物和氮气的过程。

土壤的耕性

土壤的耕性
Na+、K+ > Ca2+、Mg2+ > H+ 土壤质地粘重,(片状)粘粒含量高,胀缩性强。 (eg. 蒙脱石>高岭石)
8
3.3.3 改良土壤耕性
1 防止压板土壤:土壤由松变紧的过程
2 在宜耕期内耕作: 保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
3 改良土壤耕性:
影 质地(土粒比表面)
响 因
水分(土粒间的水化膜)
素 有机质(比表面、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 基本性质
1 土壤质地 2.1
2 土壤孔性 3.1
3 土壤结构性 3.2
4 土壤耕性 3.3
5 氧化还原性 3.4
6 土壤胶体 3.5
7 离子交换 3.6
8 酸碱性
3.7
知识的网状结构 发散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1
3.3 土壤耕性 3.4土壤氧化还原性
本节重点:
田间劳动实践--拔草?翻地?玩泥巴?
1 土壤耕性
稻田为什么排放温室气体甲烷?
2 土壤物理机械性
3 土壤氧化还原性
4 氧化还原性与土壤肥力
2
3.3 土壤耕性
3.3.1 土壤耕性(soil tilth) 3.3.2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1 耕作难易程度:土壤对农具操作的机械阻力。 2 耕作质量好坏:耕作后土壤的物理性状。 3 宜耕期长短:土壤含水量适宜耕作的时段范围。
6
(2) 土壤可塑性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2 质地:粘粒越多、质地愈细、塑性愈强 3 代换性阳离子:Na+水化度大,土壤分散,可塑性大。 4 有机质:提高土壤上、下塑限,但不能提高塑性,
本身塑性小,吸水性强。 土壤在塑性范围内不宜耕作:土壤吸水膨胀、干燥后体积收缩,是由于粘粒 水化及其周围的扩散层增厚引起的。只存在于塑性土壤中。 各种阳离子对土壤膨胀作用的次序:

土壤学课件第三章土壤基本性质(共58张PPT)

土壤学课件第三章土壤基本性质(共58张PPT)
第十一页,共58页。
一、土壤结构体的类型
根据C.A察哈罗夫的建议,按长、宽、高三轴开展(kāizhǎn) 情况分为四大类:
1、块状和核状结构
2、柱状和棱柱状结构 3(j、iég片ò状u) 结构
4、团粒状和粒状结构
团粒:指的是近似球形的较疏松的多孔小土团,直径(zhíjìng) 约为 0.25~10 mm。粒径在 0.25mm 以下的那么为微团粒。
2、土壤容重 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土重。
干土重 容重= 土壤体积
干土重 比重= 土壤固体体积
〔包括土壤孔隙〕
〔不包括土壤孔隙〕 6
第六页,共58页。
影响土壤(tǔrǎng)容重的因
素:
1、土壤质地
2、土壤有机质含量
3、土壤结构状况(zhuàngkuàng) 4、土
粒排列情况
容重在生产(shēngchǎn)上的 应用:
水解性酸:用强碱弱酸盐〔pH8.2NaAc溶液) 浸提出来的酸。
32
第三十二页,共58页。
用氯化钠提取:
-H+
胶核
-Al3+ +5KCl
-H+
AlCl3 +3H2O
用醋酸钠提取(tíqǔ):
胶核
-2K+
-2K+
-K+
+2HCl +AlCl3
Al(OH)3 +3HCl
NaAc +H2O
NaOH + HAc
1、调节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2、协调养分的积累和消耗 3、稳定土温,调节热状况 4、改善土壤耕性和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18
第十八页,共58页。
四、土壤结构的管理(guǎnlǐ)

土壤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土壤的基本性质ppt课件

一是冷:开沟排水,增加排水沟密度和沟深,以降低 地下水位。
二废水毒害:在排水的基础上,加大灌 溉量,以对盐碱、工业废水毒害进行冲洗。
四是酸度改良:主要是对一些土壤酸度过大的水稻土 适用石灰
土壤可 塑性
土壤胀 缩性
眼看
犁试
手感
一是因土选种适宜的作物
• 南方酸性很强的土壤—茶; • 盐碱地--甜菜、向日葵、紫苜蓿、棉花 • 北方大面积石灰性土壤可不治理
二是化学改良
• 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质肥料 • 碱性土壤施用石膏、磷石膏、明矾
一是交换性阳离子的缓冲作用 二是弱酸及其盐类的缓冲作用 三是两性物质的的缓冲作用
土壤 孔隙 体积
土壤 总体

通常是通过测定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后计算出来的
土壤容重
土壤密度
土壤孔隙度(%)=
土壤容重 1 — ————— ×100
土壤密度
土团或土块
土壤结构体
团粒结构 粒状结构
块状结构
核状结构

柱状结构

棱柱状结构
不 良
片状结构
俗称蚂蚁蛋、米糁子; 近似球形且直径大小1~10mm,是农业生产最理想的结构体; 有机质含量较高,质地适中。
土壤物理性质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孔隙性 土壤结构性
土壤耕性 土壤酸碱性 土壤缓冲性 土壤吸收性
结构 颜色
质地 水分
土壤 空气
孔隙
机械 物理 性
热性 质
无效孔隙 毛管孔隙
通气孔隙 土壤中通气孔隙和毛管孔隙适宜,有利于土壤的通气和保水蓄水
土壤 孔隙
数 量
大 小
土壤孔 隙性
比 例
性 质

《土壤基本性质》PPT课件

《土壤基本性质》PPT课件

a
25
(一)粘结团聚过程
1.胶体的凝聚作用 是指土壤胶体相互凝聚在一起的作用。土壤胶体在一些
阳离子,特别是有机胶体的钙离子的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凝 聚作用,可以把土壤中分散的单粒胶体胶结成土团。这些土粒 凝结在一起,可形成水稳性团粒。 2.无机物质的胶结作用
(一)阴离子交换吸收作用 阴离子交换吸收作用是指土壤中带正电荷胶体所吸收的
阴离子相互交换的作用。 (二)土壤对阴离子的交换吸收能力
土壤中的阴离子依其被土壤吸收的难易可分为三类: ⒈易被土壤吸收的阴离子 ⒉很少被吸收,甚至不能被吸收的阴离子 ⒊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阴离子。
影响土壤对阴离子交换吸收力的因素主要有: ⒈离子价数 ; ⒉土壤胶体种类及其组成 。
a
13
三、土壤碱性的产生及土壤碱度
(一)土壤碱性的产生 ⒈土壤中碱性盐的水解 ⒉在有机质高,含硫酸盐和嫌气条件下Na2SO4被还原成Na2S
,Na2S再与CaCO3作用形成Na2CO3,水解后产生大量的 OH-。 (二)土壤碱度
土壤碱性强弱的程度称为碱度。土壤溶液的碱性反应也 用PH值表示。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土壤,PH值常在8.5 以上。土壤的碱性还决定于土壤胶体上交换性钠离子的数量 。通常把交换性钠离子的数量占交换性阳离子数量的百分比 ,称为土壤碱化度。一般碱化度为5—10%时,称为弱碱性 土,>20%的称为碱性土。
土壤胶体按其成分不同,可以分以下三类: (一)无机胶体 (二)有机胶体 (三)有机无机复合胶体
a
2
三、土壤胶体的构造
(一)微粒核(胶核) 微粒核是胶体微粒的核心部分,它是
由组成胶体微粒的基本物质(黏土矿物、腐 殖质、蛋白质等)的分子群所组成。 (二)决定电位离子层(双电层内层) (三)补偿离子层(双电层外层) 1.非活性层 2.扩散层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

毛管孔隙:孔隙直径在0.02~0.002mm,土壤水吸力为1.5*
104 ~1.5 * 105Pa。具有毛管作用,孔隙中水的毛管传导率大 ,易于被植物利用。 非活性孔隙:当量孔径<0.002mm,土壤水吸力>1.5*105Pa。特 点:最细的孔隙,束缚水,非活性,无效孔,移动慢,难被植
物吸收,粘质土中非活性孔隙多,耕性差,粘着力强。
良好结构体:团粒结构体。 不仅总孔隙度大,而且内部有
多级大量的大小孔隙,团粒之间排列疏松,大孔隙较多,兼 有蓄水和通气的双重作用。
土 壤 团 粒 体
团粒结构体的特点:
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兼备。
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矛盾的解决。
团粒结构土壤的保肥与供肥协调。 团粒结构使土壤宜于耕作。
耕层土壤重量=耕层土壤体积×土壤容重
耕层养分重量=耕层土壤重量×养分含量 耕层水份重量=耕层土壤重量×水份含量 例:土壤容重为1.45 g/cm3,计算每亩耕层(15cm)的土重?
(667m2×0.15m×1.45t/m3=153t=30万斤)
影响土壤容重的因素:
(1) 土壤质地:沙土>壤土>粘土 (2)有机质含量:含量越高,容重越小。
土壤结构的影响 有机质的影响
五、土壤孔性的生产意义
土壤孔性与肥力 土壤孔性与作物生长 土壤孔隙状况的调节
合理耕作 增施有机肥 改良土壤质地
第二节
土壤结构性
一、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
土壤结构指土粒的排列、组合形式。包含两重含义:
土壤结构体和土壤结构性。 土粒相互团聚成大小,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团聚体, 称为土壤结构体。土壤结构性是由土壤结构的种类、数量 及结构体内外的空隙状况等综合性质。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土壤肥料学】

第三章 土壤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土壤肥料学】
一、土壤孔隙的类型和性质 1.类型
非毛管孔隙:直径大于0.1mm 毛管孔隙:0.001-0.1mm 无效孔隙:小于0.001mm
毛管孔隙*:
当量孔径为0.06~0.002 mm 的孔隙, 植物细根、原生动物和 真菌不能进入毛管孔隙中,但根 毛和细菌可在其中生活。
通气孔隙*:
当量孔径> 0.06 mm的孔隙, 其中> 0.2 mm的粗孔植物的细 根可伸入其中;0.2∽0.06 mm 的中孔是原生动物、真菌和根 毛的栖身地。
三、土壤孔隙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一)理想的土壤孔隙状况
总 孔 隙 度 在 35%-65% , 最 适 宜 在 50%60% , 其 中 非 毛 管 孔 隙 占 总 孔 隙 的 1/5-2/5 为 好,保证通气、透水,水、水气协调。
耕层土壤(015cm)的总孔隙度为 50%60%,其中通气孔隙度为15%20%, 底层土壤(1530cm)分别为50%(总)和 10%(气)。
块状、核状:
>10cm
大块状
5-10cm
小块状
0.5-5cm
碎块状
柱状、棱柱状:
>5cm

3-5cm

<3

团粒 : 10-0.25mm
微团粒 < 0.25mm
不良结构体: 块状、核状、柱状、棱柱
状和片状结构体总孔隙度小,主要是小 的非活性孔隙,结构体之间大的通气孔 隙,往往成为漏水漏肥的通道。植物根 系很难穿扎,干裂时常扯断根系。
土粒 Fe3+
Al3+
良好的团粒结构体:
•大小; •多级孔隙; •稳定性(水稳性、机械稳性 和生物稳定性)。
(二)团粒结构的破坏 1.机械破坏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低产水稻田的改良和开发 水稻田中有许多低产田,如冷浸田、沤田、 沙土田等。 1.冷浸田 排除水害。犁冬晒白、熏田、掺沙 入泥、施用热性肥和磷肥等进行改良培肥。 2.沤田 ①掺沙改善质地;②增施有机肥料, 翻压绿肥;③适时晒垡和冻垡;④适时耕作。 3.沙土田 ①沙土掺黏;②加深 耕层厚度,增施有机肥料;③搞 好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产 基本条件,如修塘蓄水、开辟水 源、改善灌排等措施。
(二)土壤缓冲性 1.概念 土壤具有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剧烈反应变化 的性能,称为土壤缓冲性。 2. 机理 ①土壤胶体的缓冲作用;②弱酸及其盐类的缓 冲作用;③土壤中的两性物质作用。如富里酸、氨基 酸、蛋白质等有机质,既能中和酸,又能中和碱,从 而起到缓冲作用。 3.影响因素 土壤缓冲性大小取决于黏粒含量、无机胶 体类型、有机质含量等。 4.调节 在农业生产上,可通过沙土掺淤,增施有机肥 料和种植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缓 冲性能。
第四节 中国主要农业 三、低产土壤的改良技术
一、我国主要农业区土壤
(一)我国的土壤资源特点 1.土壤类型多 我国最新土壤分类系统(1995 年)将我国土壤分为14个土纲、39个亚纲、 141个土类、595个亚类。 2.山地面积大 我国山地占国土面积66%。 3.人均占有量低,低产土壤面积大 我国国土 面积9.6亿hm2,耕地1.3亿hm2,林地1.2hm2,草 场2.8亿hm2,人均占有耕地约为0.093 4 hm2, 是世界平均数的26%,耕地中存在各种障碍因 素的低产田约占1/3。 4.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城镇建设对耕地的 侵占,沙化、污染、侵蚀、盐渍化等土壤退化问 题日趋严重,使良田减少速度加快。
(四)土壤耕性的改良 改良耕性的措施是: (1)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质可降低黏土的黏结 性和黏着性,减少耕作阻力。 (2)通过对黏土掺沙、沙土掺黏,改良土壤质 地。 (3)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4)掌握宜耕期土壤含水量 和宜耕时期。
三、土壤酸碱性和缓冲性
土壤酸性或碱性通常用土壤溶液的pH来 表示。 (一)土壤酸碱性 1.概念 土壤酸碱性是指土壤溶液中的H+和 OH-浓度比例不同所表现的化学性质,常 用pH表示。pH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的负对数,即pH= -log[H+]。 2.调节 ①因土选种适宜的作物。②化学改 良。酸性土壤通常通过施用石灰质肥料, 碱性土壤通常通过施用石膏、磷石膏、明 矾等进行改良。
四、土壤保肥性和供肥性
(一)土壤胶体 1.概念 土壤胶体是指直径1~100 nm时的土壤 颗粒。 2.种类 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有机-无机复合 胶体。 3.土壤胶体的性质 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 能;带有一定的电荷,以带负电荷为主;具有 一定的分散性和凝聚性: 胶体颗粒分散,即为 溶胶,胶体颗粒聚集,即为凝胶。
二、土壤耕性
( 一)土壤剖面 从地表向下所挖 出的垂直切面叫土壤 剖面。 1.自然土壤剖面 自 然土壤剖面一般分 为四个基本层次: 腐殖质层、淋溶 层、淀积层和母 质层。
2.旱地耕作土壤的剖面 旱地耕 作土壤剖面一般也分为四层: 即耕作层(表土层 )、犁底层(亚 表土层)、心土层及底土层。 耕作层:指经常被耕翻的 土壤表层,厚15~20 cm。 犁底层:是受农具耕犁压 实,在耕作层下形成的紧实亚 表层,厚约l0 cm。 心土层:是介于犁底层和 底土层之间的土层,也叫半熟 化 土 层 。 一 般 厚 度 为 20 ~ 30 cm。 底土层:位于心土层以下 的 土 层 。 一 般 在 地 表 50 ~ 60 cm以下。
农业土壤的一般组成
25% 45%
25% 5%
矿物质
有机质
液体
气体
第三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
一、土壤孔隙性 二、土壤结构性 三、土壤耕性 四、土壤胶体 五、土壤酸碱性
一、土壤孔隙性
(一)土壤孔隙性 土壤密度和土壤 容重是描述土壤孔性 的两个重要的物理量。 1.土壤孔隙度 土壤孔 隙度是指单位体积 土壤中孔隙体积占 土壤总体积的体积 分数。
团粒
孔隙
培育团粒结构的措施: ①通过深耕,使土体破裂松散,适时采取耕、 锄、耱、镇压等耕作措施,结合施用有机肥 料,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②通过种植绿肥或牧草,实行合理轮作倒茬, 增加团粒结构。 ③采用沟灌、喷灌、滴灌和地下灌溉等节水灌 溉技术,并结合深耕进行晒垡、冻垡,可充 分利用干湿交替、冻融交替作用,有利于团 粒形成。 ④施用胡敏酸、树脂胶、纤维素黏胶等土壤结 构改良剂来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
(二)土壤的保肥与供肥性 土壤保肥性是指土壤吸持各种离子、分子、气体和粗悬 浮物质的能力。土壤供肥性是指土壤在作物整个生育期内, 持续不断地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速效养分的能力 和特性。 土壤的吸收保肥作用有五种: 1. 机械吸收 指具有多孔体的土壤对进入土体的固体颗 粒的机械截留作用。 2. 物理吸收 指土壤胶体巨大的表面能对养分(如氨、 尿酸、氨基酸)的吸收。 3 . 化学吸收 指土壤溶液中的可溶性养分与土壤物质发 生化学反应而沉淀的过程。 4 . 生物吸收 指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5 . 离子交换吸收 指带电荷的土壤胶粒吸附土壤溶液中带相 反电荷的离子,从而吸收养分。它是一种物理化学现象,是 土壤的重要保肥方式。
(二)土壤耕性的含义 土壤耕性是指耕作时土壤所表现的各种性质,以 及在耕作后土壤的生产性能。 (三)土壤耕性的表现 (1)耕作的难易程度;(2)耕作质量的好坏; (3)宜耕期的长短。 宜耕期的确定: 1.看土验墒 雨后或灌溉后,地表呈“喜鹊斑” 状 态,此时可耕。 2.手摸验墒 土壤紧握手中能成团,不黏手心, 不成土饼,呈松软状态,土团自由落地能散开。 3.试耕 耕后土壤不黏农具,可被犁开、抛散, 即可耕。
(二)土壤流失及其防治 1.危害 ①土壤薄层化;②土壤质量下降; ③导致植被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防治 ①植物措施:选择耐旱、耐瘠薄、适应 性强且生长快的树种,营造乔木林、灌木林、 乔灌混交林等;② 土壤保持耕作法,如带状种 植,间隔造林; ③ 先保护后利用,如封山育林 育草。 (三)土壤潜育化及其防治 1.危害 土壤中还原性有害物质较多,土性冷, 养分转化慢,不利于水稻生长。 2.防治 ①开沟排水,消除渍害。②多种经营, 综合利用。③合理施肥。④种植耐渍水稻品种。
耕作层
犁底层
心土层
底土层
旱地耕作土壤剖面
3.水田土壤的剖面
耕作层:通常厚12~18 cm,多锈斑。 犁底层:厚10 cm左右,青灰色,也多锈斑,可
防止水分渗漏过快。
渗育层: 是受灌溉水浸润或淋洗影响而形成的 层次,厚10~20 cm,颜色灰白,夹有
少量锈纹、锈斑或铁结核。
潴育层:是受水分浸润,含铁矿物水化而显黄 和灰色层次,有大量的锈纹、锈斑或 铁锰结核。 潜育层:是由于水温、土温过低,通透性不 良,还原性物质积聚而形成的层次。 母质层:母质层包括母质岩和母岩。
(二)土壤结构性 1.概念 土壤结构性是指土壤结构体的种类、 数量及其在土壤中的排列方式等状况。 2.土壤结构体的类型及特性 按照结构体的大 小、形状和发育程度可分为:块状、核状、柱 状及棱柱状、片状和团粒结构等五种。
块状结构 柱状结构 棱状结构
团粒结构
微团粒结构
核状结构
片状结构
3.团粒结构
形成:团粒结构一般要经过多次(多级)的复合、团 聚而形成,可概括为如下几步:单粒 → 复粒(初级微 团聚体) → 微团粒(二级、三级微团聚体) → 团粒 (大团聚体)。 作用: ①团粒结构土壤的大小孔隙 兼备。 ②能够协调水分和空气的 矛盾。 ③能协调保肥与供肥性能。 ④具有良好的物理性和耕 性。
四、土壤退化、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一)土壤沙化及其防治 1.概念 土壤沙化是指在沙漠周边地区,由于植被 破坏,或草地过渡放牧,或开垦为农田,土壤失 水,土粒分散缺乏凝聚,被风吹蚀,而在风力过 后或减弱的地段,风沙颗粒逐渐堆积于土壤表层 而使土壤沙化。 2.危害 ①使土壤失去农、牧生产能力;②使大气 环境恶化;③土壤沙化的发展,造成植被减少,加 快生物种类的灭绝,直接威胁人类生存。 3.防治途径 ①营造防沙林带;②实施生态工程; ③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④合理开发水资源; ⑤完善法制,严格控制农垦和破坏草地、湿地。
(二)我国主要农业区土壤
1.红黄壤 主要分布于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质地黏重, 耕性差,酸性强。山地上部宜造水土保持林和用材林,中 部宜种油茶、茶叶、板栗等,下部宜种作物。 2.黄土性土壤 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 耕性良好,微碱性,养分贫瘠,易干旱缺水。宜种植牧草、 旱作物,造林以防止水土流失, 3.干旱区土壤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52.5%,占全国耕地的74%。宜种草、种树、绿肥以涵养 土地,农业上采用旱耕技术,适当种植耐旱作物。 4.东北森林草原土壤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质疏 松而富有团粒结构。栽种范围广,但也应注意涵养土地,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5.水稻土 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以南。我国低产水稻土 面积较大,应改土培肥,发展粮饲、粮经集约经营,在长 江中下游应实行小麦—玉米—水稻三熟制。
第二节 土壤的物质组成
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二、土壤的机械组成 三、土壤生物 四、土壤有机质
一、土壤的基本组成
1.土壤:即指覆盖在地球陆地表面上的,能够生长绿色 植物的疏松表层。土壤分为: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 2.土壤肥力: 是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不断地 供给和调节植物所必需的水、肥、气、热等物质和能 量的能力。 3.土壤的组成:自然界土 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土 壤固相)、土壤水分(液 相)和土壤空气(气相) 三相物质组成。 固体颗粒由:矿物质、有 机质和土壤微生物组成。
土壤的供肥性与以下土壤性质有关: 1.速效养分含量 2.迟效养分的有效化 迟效养分包括矿物 态养分和有机态养分,二者分别通过风化 和微生物分解释放养分。 3.交换性离子有效度 一般来说,交换性 离子饱和度越大,则该离子的有效程度越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