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评估问卷-离散大批量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一、企业基本情况1.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业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4.企业人数:()100人以上()50-99人()10-49人()少于10人二、当前两化融合发展情况1.企业是否已经实现两化融合?()是()否2.若已经实现两化融合,请简要描述具体情况,包括融合的领域与方式:描述:3.若未实现两化融合,请说明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困难–()人员不足–()设备条件限制–()经费缺乏–()其他原因,请具体描述:三、两化融合发展的困难与问题1.企业在实现两化融合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描述:2.企业在实现两化融合过程中,遇到的其他困难有哪些?请列举:–()领导意识不够–()技术壁垒较高–()管理制度与规范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其他困难,请具体描述:四、实现两化融合的建议与需求1.如果企业还未实现两化融合,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去实现它?描述:2.您认为企业需要哪些方面的支持或帮助,去推动两化融合的进展?–()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人才培养–()资金扶持–()其他支持,请具体描述:五、企业对两化融合的发展期望和展望1.您认为实现两化融合对企业的发展会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描述:2.您认为在未来五年内,企业在两化融合领域的成果和发展前景会如何?描述:六、联系方式1.联系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参与本次调查,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将是宝贵的财富!。
企业两化融合问卷
黑龙江省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基础建设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0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0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5.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A.无规划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 17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0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0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B.物料C.组织D.资产E.人员F.供应商G.客户代码H.财务科目代码I.以上皆无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A.数据分散管理B.分区域集中管理C.统一集中管理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A.无备份B.以离线备份为主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单项应用1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14.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15.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需求计划16.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配送管理情况:物料配送主要指进厂和厂内物流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配送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配送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配送计划17.应用了PLC/DCS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 018.应用了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 019.实现信息化排产的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数占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总数的比例__(%): 020.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或生产岗位)的生产调度指令占全部生产调度指令的比例:A.无B.50%以下C.50%以上D.80%以上21.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的层级:A.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B.仅能监控到单个车间C.能够监控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D.能够直接监控到设备22.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尚未实现采购信息化管理C.采购成本管理D.采购计划生成与发放E.采购合同管理F.采购报表分析G.采购索赔23.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A.尚未实现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C.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配送管理2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B.供应商准入管理C.供应商评价管理D.以上均未实现25.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C.网上招标D.订单交互E.物流交互F.网上结算G.以上均未实现26.网上采购率__(%): 10网上采购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订单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企业“两化融合”情况问卷调查表
企业“两化融合”情况调查表一、企业基本情况调查1、企业基本信息2、2007- 2009年企业基本数据*3、企业信息化保障体系情况(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4.2007-2009年企业投入产出*二、2009年信息化数据调查1、信息化资源情况(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2、企业信息化项目状况(以上信息化系统若未建立就不必填写,如正在实施请在表中第4栏注明正在实施。
已建立请在所选项上打对号并填报内容,对于未列出项目请添加)3、企业数字化生产与产品情况(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4、节能环保(若项目多,此表可复制填报)5、电子商务(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6、协同集成(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三、信息化决策支持与企业竞争力提升(2009年数据)*(请打对号选择,并在空格处填数据)四、未来三年信息化投入计划调查1.未来三年企业信息化投入2、经营管理类项目建设*硬件投入:万元;软件投入:万元;其他费用(如咨询、监理、培训等):万元。
(若栏目不够,请续表)3、研发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类项目建设*硬件投入:万元;软件投入:万元;其他费用(如咨询、监理、培训等):万元。
(若栏目不够,请续表)4、集成创新类项目建设*硬件投入:万元;软件投入:万元;其他费用(如咨询、监理、培训等):万元。
(指信息化系统的协同集成、作业过程自动化和信息化、数字化生产线和加工中心(车间)建设。
若栏目不够,请续表)5、节能环保类项目建设*硬件投入:万元;软件投入:万元;其他费用(如咨询、监理、培训等):万元。
(若栏目不够,请续表)6、电子商务与产品售后服务*硬件投入:万元;软件投入:万元;其他费用(如咨询、监理、培训等):万元。
(若栏目不够,请续表)五、两化融合发展问卷1、制约本企业实现两化融合的主要因素(可多选,按影响程度标出序号1、2、3。
)□、政策环境不足,如财税政策、技术政策、人才政策。
□、行业管理部门、上级总公司规划不明确,推进力度不够。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两化融合模拟试题(有答案)一、理论与应用部分(一)判断题(16题,每题0.25分)1. 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以下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症结所在。
(A)A. 对B. 错2. 中国制造2025坚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
(B)(人才)A. 对B. 错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是应对国际竞争格局调整的战略举措,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B)(两化融合)A. 对B. 错4.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
(A)A. 对B. 错5. KSF分析是将本行业内成功企业与失败企业进行比较,分析差距及造成差距的原因,差别之处就是关键成功因素。
(A)A. 对B. 错6.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综合集成主要应评估两化融合环境下跨企业、跨部门、跨业务环节的业务综合和集成情况。
(B)A. 对7. 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企业的质量提升、顾客满意、计量等不属于两化融合评估内容。
(B)A. 对B. 错8.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统领性方法论。
(A)A. 对B. 错9.《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2013-2018年)》中的“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是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A)*A. 对B. 错10. “供应商及采购管理”、“风险管理”等不属于《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里的信息化管理内容。
*A. 对B. 错答案:B出题点:管理办法1.111. 根据《中国石化信息化管理办法》,未纳入信息化年度计划的信息化项目,原则上不立项、不建设。
**B. 错答案:A出题点:管理办法3.10.312. 按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培育行动”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智能制造需求,创新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提高重大成套设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
2017年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基础建设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5.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A.无规划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中,两化融合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B.物料C.资产D.组织E.人员F.供应商G.客户代码H.财务科目代码I.以上均无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A.数据分散管理B.分区域集中管理C.统一集中管理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A.无备份B.以离线备份为主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单项应用1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14.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15.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需求计划16.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配送管理情况:物料配送主要指进厂和厂内物流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配送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配送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配送计划17.应用了PLC/DCS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18.应用了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19.实现信息化排产的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数占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总数的比例__%:20.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或生产岗位)的生产调度指令占全部生产调度指令的比例:A.无B.50%以下C.50%以上D.80%以上21.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的层级:A.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B.仅能监控到单个车间C.能够监控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D.能够直接监控到设备22.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尚未实现采购信息化管理B.采购寻源C.采购成本管理D.采购计划生成与发放E.采购合同管理F.采购报表分析G.采购索赔23.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A.尚未实现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B.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出入库管理C.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配送管理2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B.供应商准入管理C.供应商评价管理D.以上均未实现25.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A.采购需求计划B.网上询报价C.网上招标D.订单交互E.物流交互F.网上结算G.以上均未实现26.网上采购率__%:网上采购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订单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两化融合评估问卷2020-02-20
2020年第一季度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基础建设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90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100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5.信息化规划制订情况:A.无规划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企业战略和发展规划中,两化融合成为贯穿始终的核心内容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 50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80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 60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B.物料C.资产D.组织E.人员F.供应商G.客户代码H.财务科目代码I.以上均无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A.数据分散管理B.分区域集中管理C.统一集中管理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A.无备份B.以离线备份为主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单项应用1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14.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15.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需求计划16.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配送管理情况:物料配送主要指进厂和厂内物流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配送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配送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配送计划17.应用了PLC/DCS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 7518.应用了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 7519.实现信息化排产的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数占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总数的比例__%: 8020.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或生产岗位)的生产调度指令占全部生产调度指令的比例:A.无B.50%以下C.50%以上D.80%以上21.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的层级:A.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B.仅能监控到单个车间C.能够监控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D.能够直接监控到设备22.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尚未实现采购信息化管理B.采购寻源G.采购索赔23.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A.尚未实现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C.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配送管理2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B.供应商准入管理C.供应商评价管理D.以上均未实现25.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C.网上招标F.网上结算G.以上均未实现26.网上采购率__%: 1网上采购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订单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山东省两化融合评估服务系统
山东省两化融合评估服务系统(企业)用户操作手册V1.0主办单位: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支撑单位:山东省电子信息产品检验院支持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目录1. 总体流程 02. 注册 03. 登录 (3)4. 企业基本信息 (4)4.1 首次登入评估系统 (4)4.2 企业基本信息修改 (6)4.3 修改密码 (6)5. 上报/修改数据 (7)6. 公告信息 (8)7. 技术支持 (9)8. 附件:行业和问卷对应关系表 (10)1.总体流程用户注册->登录评估系统->填写企业基本信息->填报问卷->提交问卷->生成评估报告->等待审核->审核通过->结束2.注册操作步骤:a)浏览器地址栏输入地址:,打开山东省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网站首页,如图:b)点击平台网站首页右下方的“山东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进入评估系统,如图:c)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填写注册信息页,如图:d)输入用户名、密码、邮箱等必填信息,点击【注册】按钮,页面跳转至通过邮件确认页,如图:e)登录您的邮箱,收件箱中会收到标题为“注册系统邮件验证”的邮件(如果收件箱中没有收到,请检查垃圾邮箱中是否收到),打开验证邮件并点击激活链接,可注册成功,页面跳转至注册成功页,如图:f)注册成功后,可以用注册时的用户名和注册时输入的密码,登录评估系统。
3.登录操作步骤:a)再次打开评估系统登录页,如图:b)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点击登录按钮,即可成功登录两化融合评估系统,如图:说明:如果没有用户名,请点击注册按钮进行注册。
4.企业基本信息4.1首次登入评估系统操作步骤:a)企业用户首次登录评估系统时需要初始化基本信息,填写企业基本信息(有红色星号的是必填项)完毕后,点击【提交】按钮,如图:说明:首次进入评估系统时,用户必须先完成企业基本信息的填写,系统将依据您填写的信息分配合适的两化融合评估问卷。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调查问卷
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调查问卷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调查问卷尊敬的被邀请者:您好!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现状和问题,以便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我们特邀请您参加本次调查问卷的填写。
希望您能保证回答的真实性,并严格按照您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填写。
本问卷保证您的回答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统计分析和研究。
请您根据以下题目选择最符合您所在企业现状的答案。
谢谢您的配合!一、企业基本信息1. 企业规模:A. 小微企业(员工人数少于50人)B. 中小企业(员工人数在50-100人之间)C. 中型企业(员工人数在100-500人之间)D. 大型企业(员工人数超过500人)2. 企业所属行业:A. 制造业B. 服务业C. 农业D. 其他3. 您所在企业是否已经开始实施两化融合战略?A. 是B. 否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基础能力4. 企业是否规划了相应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发展目标?A. 是B. 否5. 企业在以下哪个方面有较强的技术实力?A. 信息化技术B. 工业化技术C. 两者技术实力相当D. 都不强6. 企业是否有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A. 是B. 否三、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情况7. 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两化融合发展计划?A. 是B. 否8. 企业是否在生产过程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A. 是B. 否9. 企业是否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设备?A. 是B. 否10. 企业是否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A. 是B. 否11. 企业是否在销售和客户服务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A. 是B. 否12. 企业是否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A. 是B. 否13. 企业是否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了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A. 是B. 否14. 企业是否在研发创新中应用了信息化技术?A. 是B. 否四、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效益与问题15. 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获得了以下哪些效益?A. 提高了生产效率B. 提高了产品质量C. 提高了客户满意度D. 提高了企业竞争力E. 开拓了新市场F. 其他效益(请注明)16. 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A. 技术不成熟B. 部门之间沟通不畅C. 人员培训不足D. 资金投入困难E. 法律法规不完善F. 其他问题(请注明)五、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的需求和建议17. 企业在两化融合发展中最需要的支持是什么?A. 技术支持B. 资金支持C. 政策支持D. 人才支持E. 其他支持(请注明)18. 您对于政府在企业两化融合发展中应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有何建议?19. 您对于企业自身在两化融合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有何建议?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两化融合调研问卷(离散)
49.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分析功能: A.资金运作分析 B.财务政策分析 C.经营管理分析 D.投融资管理分析 E.财务分析报告生成 F.以上均未实现
50.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成本管理功能: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计划 D.成本核算 E.成本控制 F.成本分析 G.成本考核 H.以上均未实现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离散大批量)
基础建设
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
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 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65.应用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 A.尚未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 B.项目规划与立项管理 C.项目设计、计划与预算管理 D.项目执行管理 E.项目后评估管理
66.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设备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 A.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合同、设备图档等基本资料的管理 B.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点检检修、资材备件、故障诊断与及时处理等过程管理 C.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成本控制等固定资产管理 D.实现设备运行信息在线动态监控与管理 E.以上均未实现
30.利用信息系统编制准时制车间作业计划(JIT)的车间数量占车间总数的比例__%:
31.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的作业指令占全部作业指令的比例: A.无 B.50%以下 C.50%以上 D.80%以上
湖南省2012年两化融合评估问卷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湖南省2012年两化融合评估问卷(离散多品种中小批量)单位名称:企业性质:企业主营(核心)业务(主要产品和服务):填写人:电话: email:单位盖章:Q1.企业所属产业园区的编号(null)Q2.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 70 (%)A.当年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200(万元)B.当年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300(万元)Q3.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 80 (%)A.近五年信息化建设投入700(万元)B.近五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200(万元)Q4.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Q5.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Q6.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A.无规划○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Q7.百人计算机拥有量100(台)Q8.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Q9.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Q10.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Q11.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A.产品●B.物料○C.资产○D.组织○E.人员○F.供应商○G.客户代码○H.财务科目代码○I.以上均无Q12. 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A.数据分散管理●B. 分区域集中管理○C. 统一集中管理Q13.信息安全保护程度○A.无备份●B. 以离线备份为主○C. 以双机热备份为主Q14. 建立了二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 (%)Q15. 建立了三维数字化模型的产品占产品总数的比例 (%)Q16. 数字化预装配建模水平●A.未实现○B.可建立部件级预装配模型○C. 可建立产品级预装配模型Q17.是否能构建数字样机○A. 是●B. 否Q18.产品性能与功能的数字化验证情况●A.无法实现产品性能与功能○B. 仅能实现零件级性能与功能仿真○C. 能够在零件级性能仿真基础上实现部件级性能仿真○D.能够在部件级性能仿真基础上实现产品级性能仿真○E. 能够在产品级性能仿真基础上实现可制造性分析Q19.是否开展了三维的工艺设计○A.是●B.否Q20. 计算机辅助产品工艺规划和工装设计情况■A.信息化工艺流程规划口B. 工艺文件自动生成口c. 计算机辅助材料定额制定口D. 计算机辅助工时定额制口E. 信息化工装设计口F. 以上均未实现Q21.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动态仿真与优化情况■A. 加工工艺动态仿真与优化口B.装配过程动态仿真与优化口c. 产品维护过程动态仿真与优化口D.以上均未实现Q22.按照系统自动生成的生产计划排产的产品品种数占产品品种总数的比例 (%)Q23. 按照系统自动生成的物料需求计划供应的物料占全部物料供应总量的比例 (%)Q24. 自动生成配送计划的物料占全部配送物料总量的比例 (%)Q25.物料信息动态跟踪能力●A.实现对在制品库存物料信息动态跟踪○B.实现对物料配送信息动态跟踪○C.实现对生产物料全过程信息动态跟踪○D.以上均未实现Q26. 是否能够通过信息化对外协全过程进行监管●A. 是 ○B.否Q27. 按照系统自动生成的外协计划采购的物料占全部外协物料采购总量的比例 (%)Q28.应用NC/CNC 的关键工序数量占关键工序总数量的比例 (%)Q29.应用DNC 的关键工序数量占关键工序总数量的比例 (%)Q30.应用FMC/FMS 的关键工序数量占关键工序总数量的比例 (%)Q31.计算机辅助编程 (CAM) 的数控工序数量占数控工序总数量的比例 (%)Q32.利用信息系统编制车间作业计划的车间数量占车间总数量的比例 (%)Q33.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直接控制的层级○A. 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作业 ○B.仅能控制到单个车间●C.能够控制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 ○D. 能够直接控制到设备Q34.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的作业指令占全部作业指令的比例○A. 无 ○B.50%以下 ●C. 50%以上 ○D. 80%以上Q35.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的层级○A.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 ○B. 仅能监控到单个车间●C.能够监控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 ○D.能够直接监控到设备Q36.生产制造过程信息跟踪与管控情况○A.实现产品加工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与管控 ○B.实现产品装配全过程的信息跟踪与管控●C.实现在制品物流信息跟踪与管控 ○D.以上均未实现Q37.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生产制造现场物料管理精度○A. 无 ○B.精确到车间物料 ●C.精确到车间工位物料 ○D.精确到单一物料Q38. 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口A.尚未实现采购信息化管理 ■D. 采购计划生成与发放 ■B. 采购寻源 ■E. 采购合同管理 ■c. 采购成本管理口F. 采购报表分析口G.采购索赔Q40.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 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 口B.供应商准入管理 口C.供应商评价管理 口D. 以上均未实现Q39. 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口A.尚未实现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B.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出入 库管理 口C.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配送 管理 口D. 实现原料自动分拣Q41.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A.采购需求计划■B.网上询报价■C.网上招标■D.订单交互■E.物流交互口F.网上结算口G.以上均未实现Q42.网上采购率 (%)A. 年度网上采购额万元〉B. 年度采购总额 (万元)Q43.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销售管理业务覆盖范围口A.尚未实现销售信息化管理■B.市场信息管理口C. 销售计划管理口D. 售前活动管理口E. 销售合同管理口F. 销售价格管理口G.销售订单处理和跟踪口H.销售渠道管理口I.销售分析Q4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产成品库存管理情况口A.尚未实现产成品库存信息化管理口B.利用信息化实现产成品出入库管理■C.利用信息化实现产成品配送管理口D. 实现产成品自动分拣Q45.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物流配送管理覆盖环节■A. 成品发运口B.配送过程口C.产品交付口D.以上均无Q46.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售后服务管理实现的功能口A.呼叫中心■B.维修服务口C.售后质量(质量异议管理、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索赔管理、召回管理)口D. 配件管理(售后配件需求计划和采购、售后配件仓库优化调配、售后配件交付管理)口E. 以上均未实现Q47.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客户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 客户基本信息管理口B.客户分析口C.客户(分销商)评估口D. 以上均未实现Q48.销售电子商务实现的功能■A.销售意向沟通口B.网上订单交互■C. 网上报价口D. 网上投标口E 电子单据口F.网上结算口G. 物流配送口H. 客户个性化服务口I.以上均未Q49.网上销售率 (%)A. 年度网上销售收入 (万元〉B. 年度销售收入 (万元〉Q50.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实现的层级口A. 会计账务和资金由手工管口B. 仅能够利用系统实现会计账务管理口C. 能够利用系统自动生产财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口D. 能够利用系统进行成本管■E. 能够利用系统进行成本管理基础上进行财务预算管理Q51.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报表功能 .口A.财务报表自动生成■B..财务报表报送口C.合并报表口D. 以上均未实现Q52.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分析功能口A.资金运作分析口B.财务政策分析口C. 经营管理分析口D. 投融资管理分析■E. 财务分析报告生成口F. 以上均未实现Q53.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成本管理功能口A. 成本预测口B. 成本决策口C. 成本计划口D. 成本核算■E. 成本控制口F. 成本分析口G.成本考核口H.以上均未实现Q5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财务预算管理功能口A.投资预算管理■B生.产经营预算管理口C. 预算编制口D.预算执行与控制口E预算考核口F.以上均未实现Q55.上传到信息系统的计量数据占全部计量数据的比例 (%)Q56.上传到信息系统的检化验数据占全部检化验数据的比例 (%)Q57.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质量管理的覆盖范围○A. 尚未建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O B.仅能覆盖到产成品○C. 能够覆盖到产成品及产成品的生产制造过程(生产车间/工艺过程/生产线)○D. 能够覆盖到产成品、产成品制造过程和原材料入场●E.不仅能够覆盖到产成品及生产制造过程和原材料入场,还能够覆盖到产品设计Q58.应用信息系统进行质量管理实现的功能口A. 尚未建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口B. 产品规范管理口C. 工艺规范管理口D. 合同质量设计口E. 检化验信息管理口F. 质量判定管理■G. 支撑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Q59.上传到信息系统的质量检测数据占全部质量检测数据的比例 (%)Q60.实现自动采集的质量检测数据占全部质量检测数据的比例 (%)Q61.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能源管理实现的功能口A. 尚未实现能源信息化管理■B. 能够形成自动能源计划口C. 实现能源平衡和能源调度口D. 实现能源绩效与考核口E. 能源设备运转状况在线实时监控口F. 能源生产/消耗实绩来集口G. 能源在线实时监控管理Q62. 能源数据自动采集上传比例 (%)Q63.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环保管理实现的功能■A. 环保数据在线实时监测口B. 监测数据自动报警口C. 环保监测考核口D. 以上均未实现Q64. 环保数据自动采集上传比例 (%)Q65. 安全生产监测数据自动采集比例 (%)Q66.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设备集中监控覆盖程度○A 无○B. 50%以下●C.50%以上○D.80%以上Q67.信息化条件下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及重大危险源预测预警情况■A. 重大危险源动态信息采集口B. 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口C. 重大危险源预测分析、及时报警口D. 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及快速响应口E. 以上均未实现Q68.应用信息系统进行项目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口A. 尚未实现项目信息化管理口B. 项目规划与立项管理■C. 项目设计、计划与预算管理口D.项目执行管理口E. 项目后评估管理Q69.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设备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口A.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合同、设备图档等基本资料的管理口B.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点检检修、资材备件、故障诊断与及时处理等过程管理■C.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设备成本控制等固定资产管理口D.实现设备运行信息在线动态监控与管理口E. 以上均未实现Q70.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实现的功能与层级口A.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统一人力资源规划、组织人员招聘和进行全企业集中管理和执行人事管理口B.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实现全企业几种管理和执行口C.利用信息系统实现薪酬与福利管理面向个体员工的全企业集中统一■D.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关键绩效管理事务的记录、跟踪和考核全过程管理口E. 以上均未实现Q71.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功能与层级口A.电子邮件、通讯录管理口B.收发文和公文流转管理等公文信息化管理口C.日程管理、会议管理、个人事务等日常活动信息化管理■D.实现移动办公口E. 以上均未实现Q72.产品模型数据定义情况口A.有二维图纸定义规范,且可自动批量导入PDM 口B. 有三维模型定义规范,且可成套自动导入PDM■C.有工艺规划定义规范,且可成套自动导入PDM 口D. 以上均无Q73.产品数据管理覆盖范围口A.无产品数据管理■B. 产品设计环节■C.工艺设计环节■D.生产制造环节■E.现场安装调试环节Q74.产品数据管理覆盖的功能■A. 电子文档管理■B.产品结构管理■C.技术状态管理口D.以上均未实现Q75.产品模型传递和关联维护实现程度口A.实现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之间产品模型信息自动传递口B.实现工艺设计与生产制造之间产品信息自动传递■C.实现产品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维护口D.实现工艺设计与生产管理之间产品信息关联维护口E.实现产品信息在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生产管理各业务环节的关联维护和一致性管理口F.以上均未实现Q76.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经营管理系统自动上传信息范围口A.无车间级生产制造执行信息系统(调度系统)或经营管理系统口B.车间级制造执行信息能够通过手工转录方式上传至经营管理系统口C. 自动上传生产能力信息口D. 自动上传排产计划信息口E. 自动上传订单状态信息■F.自动上传资源分配与消耗二人力、设备、物料、环境等〉信息Q77.经营管理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自动下达指令包含内容口A. 无法下达指令■B.自动下达生产任务口C. 自动下达产品BOMQ78.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向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自动上传信息覆盖范围口A. 无过程控制系统或车间级生产制造执行信息系统(或调度系统〉口B.自动上传工序进展信息■C. 自动上传设备状态信息口D.自动上传物料使用状态Q79.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向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系统自动下达指令包含的内容口A.无法下达指令口B. 自动下达排产计划口C. 自动下达生产指令■D.自动下达物料清单口E. 自动下达生产优化运行参数Q80.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和动态调度能力口A. 按照用户订单自动排产口B. 根据用户订单制订排产计划的同时自动形成物料供应计划口C.在用户订单与产能不匹配时实现在有限能约束下优化排产■D.在发烧改判、降级、判废以及紧急情况下能够进行形态调度口E.以上均未实现Q81.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内部供应链集成管理所覆盖的环节口A.物料采购环节口B.原料库环节口C.生产制造环节口D. 产成品库环节口E. 产品销售环节■F.产品配送环节口G. 以上皆未实现集成运作Q82.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供应链集成运作水平口A. 能够实现供应商在指定时间直接供货到生产现场口B. 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实现精准配送■C.运用信息系统实现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分销网络口D. 以上均未实现Q83.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用户订单全过程跟踪情况○A.无法进行订单过程跟踪○B.跟踪到产品配送阶段●C.跟踪到生产制造阶段○D.跟踪到物料采购阶段○E.跟踪到研发设计阶段Q84.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追溯情况○A.质量不可追溯○B.追溯到产品交付○C. 跟踪到生产制造○D.追溯到物料供应●E.追溯到研发设计Q85.实现与财务系统集成的业务系统范围■A. 采购管理系统■B. 销售管理系统■C.生产制造系统■D. 物流管理系统■E. 设备管理系统■F.人力资源管理■G. 研发系统口H. 以上均未集成86.财务系统对采购适时监控的情况'■A. 合同价格监控■B. 到货监控■C.付款监控■D.发票监控口E. 以上均未监控Q87.财务系统对销售实时监控的情况■A. 合同价格监控■B. 发货监控■C.收款监控■D.开票监控口E. 以上均未监控Q88.成本信息自动获取范围口A.产品设计口B.产成品、半成品收发存口C. 主原料消耗口D.资材备件消耗口E. 人工成本口F. 维修费用■G.能源成本口H.运输成本. 口I.以上均未实现Q89.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实际成本核算的精度口A. 无法应用系统自动进行产品实际成本核算口B. 精确到车间口C.精准到批次■D.精确到单个产品口E.精确到零部件Q90.通过信息化全面落实企业战略规划,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情况口A. 投资预算与执行管理口B. 生产采购预算与执行管理口C.技措技改预算与执行管理口D.费用预算与执行管理■E .成本预算与执行管理Q91.基于智能知识模型自动采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的业务范围口A. 采购及供应商信息口B.销售及客户信息口C.库存信息口D. 生产信息口E 财务信息口F. 质量信息口G.物流信息口H. 设备信息口I能源环境信息.口J.成本信息口K.绩效信息口L.竞争情报■M.市场趋势和环境口N.以上都未实现Q92.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可实现的决策支持内容口A. 合同、收入、成本、利润等对比分析与决策口B. 客户价值和信用决策口C.产品盈利和市场趋势决策口D. 研发生产与经营管理的集成运营决策口E. 企业预测预警■F.企业风险管控口G. 信誉建设口H. 以上均未实现Q93.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情况口A. 能够实现统一数字化产品定义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应用和关联维护■B. 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乃至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口C. 以上均未实现Q94.跨企业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能力力口A.实现跨区域的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B.实现国内企业间的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口C.实现全球多国企业间的网络化产品协同设计与制造口D. 以上均未实现Q95.在线实现产品服务延伸或远程管控的情况口A.产品安装口B. 产品使用培训口C.远程监控口D. 备品备件■E..故障维修口F.维护包养口G.咨询改进口H.二手交易口I.以上均未实现Q96. 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的情况口A. 实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条件下的绿色设计口B. 实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条件下的绿色工艺创新■C.实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条件喜爱的产品集约生产口D.实现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条件下的产品再制造口E. 以上均未实现Q97. 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情况口A. 能够实现统一数字化产品定义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应用和关联维护■B. 产品状态信息跟踪与反馈覆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乃至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口C. 以上均未实现Q98. 产业链企业之间信息交互和共享口A.建立了产业链企业业务系统之间信息交换接口■B. 产业链企业建设或采用了统一的信息标准和规范口C. 产业链企业之间关联信息实现共享和实时交互口D.以上均未实现Q99. 通过信息化实现与产业链企业间业务协同情况口A. 实现生产计划协同口B. 实现物料协同口C. 实现订货业务协同口D. 实现物流仓储协同口E. 实现加工配送协同口F. 实现财务结算协同口G.实现研发设计协同■H.实现产业链企业间订单全程可追溯口I.实现产业链企业间质量全程可控口J.以上均未实现QI00. 产品质量合格率 (%)QI01.按期交货率 (%)QI02. 设备综合利用效率 (%)QI03. 产能利用率 (%)QI04.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QI05. 企业月度合并财务决算最终结果报出所需天数 (天〉QI06. 库存资金周转率 (次/年)QI07. 库存资金周转率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情况●A.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C.达到国内平均水平○D. 达到初级水平QI08. 新产品产值率 (%)QI09. 新产品研发周期天)Q1l0.新产品研发周期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情况●A.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达到国内先进水平○C.达到国内平均水平○D.达到初级水平Q111.百人专利拥有量 (个)Q1l2. 成本费用利润率 (%)Q113. 销售利润率 (%)Q114.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Q115. 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情况○A.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B.达到国内先进水平○C.达到国内平均水平○D.达到初级水平Q116. 社会贡献率 (%)。
两化融合调研问卷(流程)
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纯流程)基础建设1.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_%: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2.近5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_%: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4.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5.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A.无规划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6.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_台:计算机总数量*100/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若企业具有跨地区业务,则主要生产和办公区域均需将各地区考虑在内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8.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_%: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10.实现企业级统一的编码:企业级统一的编码才可勾选,部门级统一不可勾选。
A.产品B.物料C.资产D.组织E.人员F.供应商G.客户代码H.财务科目代码I.以上皆无11.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A.数据分散管理B.分区域集中管理C.统一集中管理12.信息安全保护程度:A.无备份B.以离线备份为主C.以双机热备份为主单项应用13.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研发设计情况:A.尚未开展计算机辅助研发设计B.开展了产品配方信息化建模和产品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C.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流程设计和仿真分析与优化D.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工艺过程控制仿真分析与优化14.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生产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生产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生产计划15.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物料需求计划管理情况: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需求计划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需求计划16.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配送管理情况:物料配送主要指进厂和厂内物流A.尚未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配送管理B.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生成物料配送计划C.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优化物料配送计划17.应用了PLC/DCS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18.应用了APC(先进过程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装置)数占生产线(装置)总数的比例__%:19.实现信息化排产的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数占最小排产单元(或生产线)总数的比例__%:20.应用信息化手段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或生产岗位)的生产调度指令占全部生产调度指令的比例:A.无B.50%以下C.50%以上D.80%以上21.可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的层级:A.没有实现信息化生产监控B.仅能监控到单个车间C.能够监控到整条生产线或工序D.能够直接监控到设备22.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采购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尚未实现采购信息化管理B.采购寻源C.采购成本管理D.采购计划生成与发放E.采购合同管理F.采购报表分析G.采购索赔23.应用信息系统进行入场物流和原料库存管理实现的功能:A.尚未实现原料库存信息化管理B.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出入库管理C.利用信息化实现原料配送管理24.应用信息系统实现的供应商管理业务覆盖范围:A.供应商基本信息管理B.供应商准入管理C.供应商评价管理D.以上均未实现25.采购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A.采购需求计划B.网上询报价C.网上招标D.订单交互E.物流交互F.网上结算G.以上均未实现26.网上采购率__%:网上采购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采购订单是在网络上完成的。
【发展战略】天津市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测评调查问卷
2008 年度
% % %
4.4 填空 2009 年度企业安全生产天数为 2008 年度企业安全生产天数为
3.11 企业一体化财务平台的实现状况为(可多选):
A. 财务系统能够和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直接、紧密相连 B. 数据能够从生产业务活动直接获取,即实现“数据不落地” C. 实现数据自动、及时的录入 D. 能够计算出某一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以支持决策 E. 达到财务信息高度透明,实现全面预算
3.12 依靠信息化数据管理平台,企业目前成本管理应用的方法:__________。
B. 设计过程有一线工人参与 B. 设计过程有一线工人参与
3.4 企业生产线的柔性:__________。 A. 企业实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可按需要随时进行改变
B. 企业批量生产较大,调整时间较长
C. 企业实行大批量生产,调整难度很大
3.5 企业中防错技术的应用:__________。
A. 企业积极开发并推广各种自働化技术 C. 企业依靠标准作业预防各种操作失误
,建立时间
,平均每月的被访问次数为
,
B. 信息发布 I. 移动商务
。
C. 企业招聘 J. 网上结算
D. 员工入口
E. 咨询服务
F. 网上采购
G. 网上销售
K. 客户网上自助服务
L. 售后服务
M. 企业技术合作
2.12 信息安全软件情况:__________。 A. 有硬件防火墙设备与安全软件紧密配合
B. 有系统的信息安全软件
C. 以防病毒为主
D. 无系统规划
2.13 企业信息数据管理情况:__________。
A.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完全集中管理 C. 分散(分布式)管理,但实现了数据一致性
湖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
范文五:湖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湖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调查问卷(混合)基础建设1 .自动化生产设备资产占企业生产设备总资产的比例_ _ (% ):设备资产指的是资产净值2 .近5 年信息系统运维投入占信息化总投入的比例_ _ (% ):信息化总投入为信息化建设投入和信息系统运维投入之和;信息化建设投入是指当年新建和升级的信息化系统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项目实施、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信息系统运维投入是指原有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过程中,用于购置、租赁、咨询、培训、服务外包等的投入。
3 .信息化部门设置情况:A.无信息化部门B.信息化部门下属于其他业务部门C.信息化部门是专职一级部门建制D.集信息化、管理变革、模式转型及业务流程优化等职能为一体的一级部门建制4 .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的层级: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A.无信息化专职主管领导B.中层管理者C.高层管理者5 .信息化规划制订和执行情况: 专职主管领导是专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并非分管领导。
高层管理者特指企业级办公会的正式成员(如总经理办公会)。
B.分散在业务规划中C.有企业级专项规划D.有企业级专项规划,且年度信息化计划的执行情况作为业务部门的考核指标6 .百人计算机拥有量_ _ (台):计算机总数量* 1 0 0 /企业年末人员总数。
7 .企业主干网覆盖情况:A.尚未建有企业主干网B.建有企业主干网C.企业主干网覆盖5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D.企业主干网覆盖80%以上办公和生产区域8 .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单体设备中具备自动信息采集功能的设备。
9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数量占数字化生产设备总数量的比例_ _ (% ):联网的数字化生产设备是指能与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数字化生产设备的比例。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二O一三※企业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调查问卷二O一三※企业本文档是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的问卷结果汇总,发现这些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调查背景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业企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也成为当前产业升级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工业企业在两化融合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以及对该领域未来发展的预期。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邀请了二O一三年参与全国制造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工业企业。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本情况、现状与发展情况、难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
调查结果一、企业信息化水平1.企业是否推行了ERP、MES等信息化系统?•有•没有 25%2.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信息化软件?•有•没有3.企业是否拥有自主研发的硬件设备?•有•没有4.企业是否推广使用互联网技术?•有•没有二、企业工业化水平1.企业是否实行了流程化生产?•有•没有2.企业是否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有•没有3.企业是否关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发展?•是•否三、两化融合情况1.企业是否存在信息与工业化两者之间割裂的情况?•是•否2.企业是否开展了两化融合的工作?•是•否3.两化融合方面开展情况•进行了部分融合•未进行任何融合•融合效果较好•融合效果较差四、两化融合面临的问题1.管理问题•领导对两化融合缺乏重视•缺乏合适的管理人才•管理模式不适用•其他2.技术问题•技术投入不足•技术整合困难•技术人才短缺•其他3.作业流程问题•流程不协调•流程难以人性化设计•流程影响生产效率五、企业对未来两化融合的预期1.企业对两化融合发展有何期望?•发展水平能有较大提高•希望应用更先进的技术•希望能改善现有两化融合的模式•其他2.企业未来两化融合发展的难点是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政策方面的问题•资金方面的问题•人才方面的问题•其他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目前工业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