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之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管理会计之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项目
产品 A
B
C
产销量(件)
5000
单位售价(元) 40
单位变动成本(元) 25
10000 10 6
12500 16 8
求A、B、C在盈亏临界点的销量和销售金额。
解:第一步:
预计全部产品的销售总额 =(5000×40)+ (10000×10)+(125000×16)= 500000元
第二步:计算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C.完成预计销量27000件,可比原定目标多实现利润: (27000-15500) ×(2.5-1.5)=11500(元)
②降低售价,同时增加销量 上例企业的生产能力还有剩余,能增加产量,可采取
薄利多销的措施,经研究确定:单价降低5%,可使销量 增加12.5%。则: A.盈亏临界点的销量由原来的20000件提高到 :
②只要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必然 有贡献毛益存在。
③贡献毛益应当首先补偿固定成本, 只有超过固定成本的部分才构成企业 的利润。
(3) 量利式(利润图) 主要介绍单一产品下的本量利图
盈 利
8000
利润线
()
元 4000
盈亏临界点
2000
损益两平线
盈利区
销售量(件)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A产品的销售比=(5000×40)/500000×100%

= 40%
B产品的销售比重 = 10000×10/500000 ×100% = 20%
C产品的销售比重 =12500×16/50000 ×100% = 40 %

3.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1)安全边际指标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成本性态分析的假设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相关范围及假设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变动成本法的假设目标利润假设营业利润销售收入总额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的差额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第二节 保本分析 第三节 保利分析
*相关范围及假设 *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变动成本法的假设 *目标利润假设——营业利润
2021
3
三、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
(一)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数学模型
利润 = 销售收入总额 - 成本总额
=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
= 销售量×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
= x - x0
0
2021
x0
x
保本点
16
安全边际量
(二)安全边际率 =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 ( X - X。) /X
安全边际额
=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 ( px - px。) / px
2021
17
对经营安全的评价
• 安全边际率 • 40% 以上 • 30 — 40% • 20 — 30% • 10 — 20% • 10% 以下
+a
=
33500 1 – 33%
+ 80000
= 3250 件
P-b
100-60ຫໍສະໝຸດ Xp =3250×100 = 325000元
2021
26
二、多品种的保利分析
∵ P = px - bx - a
在已知企业目标利润P 、企业变动成本额、 企业固定成本的条件下,可求出企业综合保利 销售额:

财务管理学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法PPT课件

财务管理学第四章本量利分析法PPT课件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
C、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四、本量利分析在经营预测中的作用 1、
保本量= 保本额=
固定成本
单价—单变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固定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还包括固定生产成本
2、变动成本法—管理中的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
理由: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期间的生产 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 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 增减,因而不应把它计入产品成本,而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理。
进一步预测有关因素变动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产销某种产品,单价2元,单变1、2元。固定成 本总额40000元产销量计划达到00000件。
单价的最小值1、6 单变的最大值1、6 固定成本的最大值80000 销量的最小值50000件
2、预测利润
A、相关指标: 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100%
可见,采用不同的生产工艺,成本会有较大差 别,关键取决于生产批量的大小。此类决策可 运用量、本、利法进行分析。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pptx

财务管理本量利分析.pptx
第11页/共77页
解:(1)计算贡献边际指标如下: 单位贡献边际cm= p- b= 100-60=40(元/台) 贡献边际总额T cm=(p- b)x=40×500=20 000(元)
贡献边际率cm R=cm / p = 40/100=40%
(2)营业利润=贡献边际-固定成本 =20 000-10 000=10 000(元)
安全边际量
现有或预 计销售量
保本 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现有或预 计销售额
保本 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 现有或预计销售量100%
安全边际额
y=p x y= a+ bx
安全边际量
x
x。 x
第24页/共77页
西方企业评价经营安全程度的一般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经营安全程度 危险 要警惕 较安全 安全 很安全
(1)计算该企业的安全边际指标。 (2)计算该企业的保本作业率。 (3)评价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程度。
第29页/共77页
第三节 单一品种下的保利分析
• 保利点及其计算 • 保净利点及其计算 • 保利成本及其计算 • 保利单价及其计算
第30页/共77页
一、保利点及其计算
• 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 而应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统称。具体包括保利量和保利额两项指标
收支相等 损益平衡 不盈不亏 利润为零
第15页/共77页
二、保本点的确定
• 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的业务量的总 称。在保本点处,其总收入等于总成本, 边际贡献正好抵偿全部固定成本,利润为 零,企业处于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故 又称为盈亏临界点或盈亏平衡点

管理会计实务第4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管理会计实务第4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a+1
m,
(二)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 1
-税后目标利润
x1,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S1, -实现税后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r -税率
则有 1,= 1 (1-r)
1
, 1
1-r
第26页/共61页
所以
a+
, 1
x1,
1 r pb
S1,=px1,
a+
, 1
或 x1,
1 r m
a+ 1,
第1页/共61页
➢相关概念
1、贡献毛益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亦称为创利额、贡献边际、边际贡 献。它通常有两种表达方式:单位贡献毛益和贡 献毛益总额。
单位贡献毛益=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
贡献毛益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假设某公司生产甲产品,全年共生产1000件,经成本核 算,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70元,年固定成本为150000元, 单位售价370元,产品预计全部售出。要求计算贡献毛益。
第19页/共61页
相关因素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一)固定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第20页/共61页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第21页/共61页
(三)单价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第22页/共61页
• (四)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 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变动的幅度取决于各种产品总的贡献毛益率
mx0 a a
保本点销售量 x 0 m
保本点的销售额 S0=px0

S

0
a m,
第10页/共61页
(三)图解法
传统绘制法 贡献毛益绘制法

管伟叶传财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精品PPT课件

管伟叶传财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精品PPT课件
=10×10 000=100 000(万元)
练习
假定大兴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单位: 件),本年度的销售总收入为150000元, 净利为12000元。按该公司的计划,下年度 销售量将减少10%,销售量降低后,该公 司净利将减少75%。如果下年度的销售单 价仍维持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总额也维持不变。
1 33%
CMR
40%
=130 000(万元)
四、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指标 保本作业率指标
安全边际指标
安全边际是指现有或预计的销 售业务量与保本点业务量之间
的差量。它们是正指标。
表现形式: ★安全边际销售量,简称安全边际量 ★安全边际销售额,简称安全边际额 ★安全边际率 :相对指标
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8
模型线性假设
(1) 固定成本不变假设; (2)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同时,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产品销售价 格保持不变,并且与利润具有线性函数关系。
9
产销平衡假设
产销平衡的假设生和是指在本量利分 析期间,产品产销数量保持一致,即存货 数量保持不变。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 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产量这 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 对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 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当站在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 利分析时,就必须假设产销关系平衡。
要求:计算该年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销售 数量与销售金额。
解:
实现目标(税后)利润的销售数量( x″)
=
F+ TTP =
1 tR
40000+ 8040 1 33%

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管理会计第四章本量利分析ppt课件
在图形上,单位变动成本为总成本线 之斜率,单位变动成本上升使总成本线更 为陡峭,从而使保本点和保利点升高,安 全边际降低,利润减少。
如下图所示:
Y 成收 本入
变化前的 安全边际量
变化后的 安全边际量
销售收入线 总成本线2 总成本线1
保本额
固定成本线
O
保本量
X2
X 业务量
单位变动成本上升变化的影响示意图
Y 成收 本入
变化前的 安全边际量
变化后的 安全边际量
销售收入线2 销售收入线1 总成本线
保本额
固定成本线
O
保本量
X2
X 业务量
单价上升变化的影响示意图
(二)单位变动成本单独变动的影响
当单位变动成本上升时,单位贡献边 际和贡献边际率同时下降,以至于保本点 和保利点提高,并使安全边际减少,利润 减少;反之亦反之。
注意:
图解法有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横 坐标代表业务量),和金额式本量利关 系图(横坐标代表销售额)两种。通常 采用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
如果是金额式本量利关系图,则其 销售收线斜率为1,即450线,总成本线 斜率为变动成本率(bR)。具体参见 课本P106图4-3
如果是标准式本量利关系图,其销 售收入线斜率为单价(p),总成本线 斜率为单位变动成本(b)。
五、单一品种产品保本、保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1.保本分析:就是研究企业恰好处于收 支相抵、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下的本量 利关系。 2.保本点(BEP):就是能使企业达到 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有两种形式: (1)保本点销售量:又称保本量,即实 现收支相抵的销售量。 (2)保本点销售额:又称保本额,即实 现收支相抵的销售额。
保利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贡献边际率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pptx

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本量利分析.pptx
② 基本公式: 目标利润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42
第43页/共69页
③为了实现目标利润,应确定:
保利点 =
或=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aP pb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
aP cm
保利额=保利点*单价
43
第44页/共69页
[例]上例中,出版社要保证目 标利润120000元
14
第15页/共69页
1、盈亏临界点(保本点)
15
第16页/共69页
概念及表现形式
• 保本及保本状态、保本点(教材) • 保本销售量x • 保本销售额px
16
第17页/共69页
保本点的计算
图解法 方程法
17
第18页/共69页
图解法




盈亏平衡点



亏损区
Q*
总销售收入
盈利区
总成本
bx
固定成本 a
10
第11页/共69页
例:经济管理出版社明年拟出版 一种《英汉会计词典》,经过成 本估算,已知每本《词典》的单 位变动成本为24元,固定成本总 额为60000元,每本定价为30元。 现通过征订,预计明年可售出 80000册,要求:预计出版社明 年出售《词典》可获多少利润?
11
第12页/共69页
预计营业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px-(bx+a) =30*80000-(24*80000+60000) =420000元
36
第37页/共69页
安 全
盈利区





管理会计实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PPT精品文档

管理会计实务-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PPT精品文档

低杠杆公司 $80 000 40 000
高杠杆公司 $80 000
变动成本 10 000件每单位$4元 10 000件每单位$2元 固定成本 净收益
20 000 30 000 10 000 50 000 10 000
在这一产量水平上,两家公司的总成本都是70 000美元,因此两家公司
的利润均为10 000美元。但是两家公司成本的构成存在着差异。
如果企业生产的多品种产品的销售量之间存在着固定的数量比例
关系,那么也可以将多种产品按照实物量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视
为一个联合单位。以这种实物量的比例可以计算出每一个联合单
位的联合单位售价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在此基础上,可以按照 单一品种盈亏平衡分析法计算盈亏平衡点联合单位和盈亏平衡点
管理会计
2019年山东省精品课程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目标一 本量利分析概述
目标二 盈亏平衡点分析 目标三 对盈亏 本、量、利分析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为什么要分析它呢?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下: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
大(所谓经营杠杆是固定成本与总成本的比值)一样,企业的固定
成本金额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越大。
如在一家杠杆值很大的企业中,很小百分比的数量变
化如销量的变化,都将引起企业利润的剧烈变化。
为説明经营杠杆的重要性,特列出两家公司的相关资
料,每家公司均以每单位8美元的价格售出10 000单位的
特定产品:
产销量均为10 000件 收益 10000件每单位$8元
(Cost-Volume-Profit Analysis CPV分析)的 简称,是对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 互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经典实用课件:本量利分析原理

企业财务管理经典实用课件:本量利分析原理

Tcm =(p — b)x =cm x
= cmR×px — a
cmR = (px— bx)/px
基本公式的变化2
∵ 预计利润P =销售量*单价- 销售量*单位变动成 本-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P = px — bx— a 得出 (1)p = (a+bx+P)/x (2)b = (px-a-P)/x (3)a = px-bx-P (4)x = (a+P)/(p-b)
销售收入 线y=px
总成本线 y=a+bx
x (件)
单一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2、本量利分析法
∵ P = px — bx — a
当企业处于保本状况时 ,P= 0
经整理得到:
a
保本销售量 BE u= p — b
保本销售收入BEd= p ×
a p—b
又叫基本等式法
在本量利关系基本公式的基础上,根据保本 点的定义,先求出保本量,再推算保本额的一种 方法。
要求:
试应用贡献毛益和经营杠杆的基本知识,分别对翔华公 司本年度的计划完成情况作出正确评价。
习题1、以下是培特公司2000与2001年传统的简 略收益表,假定期初和期末无存货,两年销售单 价及成本水平均无变动。根据已知数据,结合成 本习性原理,把表格的空填满,并列出计算过程。
项目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案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 固定成本 营业利润
例 总额
总额
贡献率 总额 (亏损)
1 180000
40%
12000
2 300000 165000
100000
3
30%
80000 (5000)
4 400000 260000

管理会计学之本量利分析 (PPT 78张)

管理会计学之本量利分析 (PPT 78张)

这一分析方法是在人们认识到成本 可以也应该按性态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主要是研究销量、价格、成 本和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
3.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3.1.1 相关范围假设
“期间假设”
“业务量假设”

期间假设 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其固 定性与变动性均是体现在特定的期间内, 其金额的大小也是在特定的期间内加以计 量而得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成本及其内容 会发生变化,单位变动成本及其内容也会 发生变化。

3.1.3 产销平衡假设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 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 本,还是对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 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 关系。 所以当站在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 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设产销关系平衡。

3.1.4 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 盈亏临界点分析 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 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 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 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的基本计算模型
通用模型: 利润=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模型: 盈亏临界点销量= 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其中,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边际(单位)贡献毛益
管理会计学 (版)
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
第3章

本—量—利分析
3 .1 3 .2 3 .3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本—量—利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扩展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产量(或 销量)、利润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 种简称,也称CVP分析(Cost Volume Profit Analy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有利于科学地分析成本控制的情况 能使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注意销售,防止盲目 有利于正确地进行经营预测和决策
例、分析以下的成本变化情况
产量
300件 600件 1200件
单位变动成本 2
2
2
单固(总额1200) 4
2
1
单位成本
6
4
3
若单耗降低50% 1
单位成本
5
全部成本法无法真实地反映降低成本的业绩

乙 合计
销售收入
1500
1000 2500
变动成本
700
800 1500
边际贡献
800
200 1000
固定成本
500
400 900
利润
300
-200 100
应停止乙产品的生产吗?
1、亏损产品应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假定停产

销售 1500
变动成本 700
边际贡献 800
固定成本 900
利润 -100
进一步预测有关因素变动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例、产销某种产品,单价2元,单变1、2元。固定成 本总额40000元产销量计划达到00000件。
单价的最小值1、6 单变的最大值1、6 固定成本的最大值80000 销量的最小值50000件
2、预测利润
A、相关指标: 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实际(预计)销售量×100%
例、某企业产销某种产品,第一年的产量为10000件,销量 9000件,第二年的产量为9000件,销量10000件。其他资料 均相同,单价20元,单变8元,固定制造费63000元。
全部成本法下的利润 第一年=9000*20—9000*143=51300 第二年=10000*20—(1000*143+9000*15)=50700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 第一年= 9000*20—9000*8—63000=45000 第二年=10000*20—10000*8—63000=57000 全部成本法无法正确揭示销售业绩
固定制造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变动生产成本,还包括固定生产成本
2、变动成本法—管理中的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变动制造费用 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
理由:固定性制造费用主要是为企业提供一定期间的生产 经营条件而发生的,这些生产经营条件一经形成,不管其 利用程度如何,有关费用照样发生,并不随产量的增减而 增减,因而不应把它计入产品成本,而应作为期间成本处 理。
3、变动成本法与制造成本法的比较 ——损益计算模式不同
制造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已销产品的生产成本=销售毛利
变动成本法下, 销售收入-已销产品变动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例:企业产销某种产品,本期生产量10000件,销售量8000件, 单价10元,单位成本组成如下:材料费2元,人工费1元,变动 制造费1元,固定制造费1元。 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8000(10—5)=40000
一、本量利分析中的成本分类
按成本性态分类。所谓成本性态,也称成本习 性,是指成本总额变动与产量(业务量)变动之 间的内在联系,。
分类: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总成本公式 y=a+bx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成本计算法
全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 1、全部成本法——会计中采用的成本法 产品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
亏损产品停产后,企业的固定成本总额将保持不变,原 “亏损”产品负担的固定成本必然转嫁到盈利产品上, 因此,只需对亏损两种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加以考虑就 可作出决策。
边际贡献大于0,虚亏损,不应停产
边际贡献小于零,实亏损,停产
1、亏损产品应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只要转产的产品是利用亏损产品停产后腾出来的生产能力, 贡献毛益总额,那么这项转产方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100%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100%
C、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单价×100%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四、本量利分析在经营预测中的作用 1、
保本量= 保本额=
固定成本
单价—单变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率
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率
2、预测利润
B、预测利润的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3、保利分析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额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对以上公式做适当的变形,可以分别得出目标单位变 动成本、目标固定成本、目标单价与其他因素的关系 式。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8000(10—4)—10000=38000
两种成本法计算利润差异的一般规律:
1、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 则全部成本法的利润>变动成本法的利润
2、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 则全部成本法的利润=变动成本法的利润
3、期末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期初存货中的固定制造费 则全部成本法的利润<变动成本法的利润
三、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
1、基本模型: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 定成本 式中包含相互联系的五个变量
2、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A、边际贡献,又叫贡献毛益
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 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利润
3、本量利分析中的基本概念
B、边际贡献率
五、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运用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分析 选择何种工作方案的决策分析 是否接受特定定货的决策分析
1、亏损产品应否停产或转产的决策
有些企业生产若干种产品,其中有一种或几种产品发生亏损, 为了增加整个企业的利润,这些亏损产品应否停产?对这种决 策问题,管理者在作决策分析时,应慎重对待。如某企业生产 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同样道理,有些企业对亏损产品停产后,不是进行转产,而 是将停产后腾出来的厂房、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出租给其他 单位。只要租金净收入(即租金总收入减去合同上规定应由 出租者负担的某些维修费以后的净额)大于亏损产品提供的 贡献毛益总额,那么出租固定资产的方案也是可行的。
2、工作方案选择决策
企业生产同一产品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 先进工艺 固定成本较高,单变(加工费)降低 普通工艺 固定成本较低,单变(加工费)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