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之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生物群体和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的学科。
生态系统管理则是基于生态学原理,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管理的关系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态学是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它包括群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物地理学等学科,并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
1.1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例如,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完成自身的生长和繁殖;同时,生物还将废物和能量释放到环境中,与环境进行物质的交换。
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也会对生物的生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1.2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包括生物圈中的陆地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人工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征,同时也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吸收和转变,发挥着自净、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二、生态学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生态学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系统资源,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修复与重建生态修复与重建是生态学在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应用。
通过引入适应性植物、改善土壤质量和控制有害生物等措施,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其尽快恢复到自然状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2.2 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是为了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减缓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通过建立保护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和法规等措施,限制开发和利用活动,实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3 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是通过对生态系统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测,提前预测和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系统灾害,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第九章环境生态学生态学之生态系统管理
• 把生态建设与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结合起来, 以增加荒漠区林草植被为主,生产措施、工 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综合配套,积极治理草地 退化、沙化和盐化,控制沙漠化扩大。采取 人工种草、飞播种草等措施,变草地粗放经 营为集约经营,实现草场和畜牧业的可持续 发展。
3.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的水平, 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两种模式(参改Patt 1977)
没有超负荷
自然恢复过程
生态系统
消除压力
恢复
超负荷,不可逆 转的
人工措施和自然恢 复过程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又叫“无公害工艺”、 “无污染生产”、“废料减量化” 等。简单地说是无废物少污染的 生产。
• 生态工业园区在运行过程中,有计划地进行 物质和能量交换,高校分享资源,寻求资源 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废物产生最小化、努力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 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生态工业园区:
1. 现有改造型 EIP;如丹麦Kalundborg EIP
2. 全新计划型 EIP;如美国Choctaw EIP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 个生态系统管理问题, 即如何利用 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 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 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括科 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生态系统管理 已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 系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第三章 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第四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服务•第六章 退化生态系统及其修复、生态工程(教材中第六、八章合并,课外内容)•第七章 生物毒理与生物富集(教材中第七章部分内容)•第八章 生态管理、生态影响评价、生态规划、生态监测(教材中第九章、第七章部分)•第九章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教材中第十章、课外内容)掌握内容第一章 绪论1生态学概念及研究对象。
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生物、非环境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对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生命支持系统:是指地球上生命系统生存所需要的某些必要的条件,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能量。
2.生态圈: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包括生物圈和生命支持系统两大部分。
3.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及演变:人类社会初期阶段的人与环境: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700万年前人科的起源两足行走的猿类物种“适应辐射”250万年前人属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现代人的进化活动可能发生在50万年到3.4万年前之间标志现代文明的文字出现在大约6000年前农业社会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现代工业文明对环境的冲击与破坏4.环境生态学的概念 。
定义: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5.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 。
①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基本关系。
②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循环和积累的过程及规律。
③ 环境污染的危害。
④ 环境质量的调查、评价和预测。
⑤ 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
⑥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
⑦ 环境质量的监测、分析技术和预报。
⑧ 环境规划。
⑨ 环境管理。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 物种(种)的概念,其内在因素。
电子教案与课件:生态学课件第九章生态工程与生态规划
介绍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技术方法和实例,为区域生态工 程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综合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对区域 生态安全的影响。
城市生态工程与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介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基本概念、原则和实例,包括城市绿带、 生态廊道、公园等绿地规划。
前沿领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生态规划与管理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这些技术进行生 态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以及生态规划和管理,如应用人工智能进行生态预测和决 策。
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全 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生态系统如何响应这些影响。
生态工程的方法体系
01
生态调查与评价
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等手段,收集生态系统的相关数据,对生态
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生态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02
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
根据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应用需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生态工程设
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03
生态工程监测与评估
对已经实施的生态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了解生态工程的成效和不足
农村生态规划
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和问题, 应用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农 村生态保护和利用方案;
流域生态规划
针对流域生态环境问题,应用生态 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流域生态保 护和利用方案;
产业生态规划
应用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制定促 进产业发展的生态保护和利用方案 。
04
生态工程与生态规划的前沿领域
流域生态工程综合效益
生态系统管理
二、生态系统管理旳要素
1. 根据管理对象确定生态系统管理定义,必须把 人类及其价值取向整合进生态系统。
2. 确定明确旳、可操作旳目旳。 3. 确定生态系统管理旳时间和空间尺度。 4. 搜集适量数据,理解生态系统旳复杂性和互相
作用,提出合理旳生态模式。
5. 监测并识别生态系统内部旳动态特性,确定生 态学限定因子。
6.实行原则化环境管理系列原则
ISO14000 世界原则化组织推出旳环境管理系列原 则为ISO14000,从14001至14100。
目旳 规范、约束企业和社会团体所有组织旳环境 行为,以实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 善环境质量和增进经济旳持续、健康发展旳 目旳。
特点
它确定了环境保护旳有效旳新机制; 具有很强旳操作性; 倡导防止为主旳原则; 使用性广泛。
三、生态系统管理旳重要途径 与技术
1.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是运用生态学、环境化学及 毒理学旳知识,定量确定环境危害对人类负效 应旳概率及其强度旳过程。其目旳在于通过对 某种环境危害效应旳科学评价,为生态环境和 生态系统旳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根据。
风险控制 生态系统管理中最重要旳是风险管 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生态风险评估 旳成果采用旳对策与行动,是一种 决策过程,又称为风险控制。
重要途径
① 用无污染、少污染旳产品替代毒性大、污 染重旳产品;
② 用无污染、少污染旳能源和原材料替代毒 性大、污染重旳能源和原材料;
③ 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旳工 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 污染重旳工艺、设备;
④ 最大程度地运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 最大程度旳厂内循环;
⑤ 对少许旳、必须排放旳污染物、采用低费 用、高效能旳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 合运用措施进行最终旳处理、处置。
环境生态学概论
工业生产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固体 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会对 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起全 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广泛而深远 的影响。
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化 学品,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这是生态 系统最直接的服务功能。
维持生命物质的循环
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维持着地球上生命所需物质的循 环和稳定。
调节气候和维持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通过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源、减少自然灾害等作用,维 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
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应对
总结词
低碳生活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生 活方式,通过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等方式来降低碳排 放量。气候变化应对则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 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详细描述
低碳生活强调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地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 放量,例如使用节能电器、减少浪费、选择公共交通或 骑行等。这些行为不仅可以减少个人的碳排放量,还可 以促进整个社会对低碳生活的认识和推广。气候变化应 对则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风险 ,例如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技术、建立气候适应 机制等。这些措施可以降低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性,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药物、工业原料、科学 研究和美学欣赏等,同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 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环境生态学第九章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第九章生态系统管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个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管理的问题,这样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损害。
所以我们就先先来学习第一节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生态系统管理是随着生态学的发展逐渐形成的。
它的定义就是指一、定义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自身和社会的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中;2.生态系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3.生态系统管理的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来衡量;4.生态系统管理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生态系统退化的阈值及退化根源,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5.生态系统管理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性的管理选择;6.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所以,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利用、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体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我们来看第三个大问题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生态系统管理是以人为主体的管理行为,因为人既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被管理者),又是管理的实施者,管理是靠人来执行和实现的。
所以只有加强规范人的行为的法规、政策和制度的建设,提高全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管理。
另外,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原则还有几个方面,它们是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性,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的整体运动规律,人为的随意地分割就会给整个系统带来灾难。
我们建拦河大坝,就会造成枯水期的延长。
因此在管理中我们要遵循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切忌人为切割。
环境生态学导论思考题
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一章绪论P28思考题2、举例说明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两者关系的看法。
参考: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呈现出形势继续严峻与人类社会的努力不断增强相交织攀升的状态。
一方面,资源利用与环境保育的矛盾仍然是制约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点,长期积累的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如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退化以及突发性环境和生态灾害频发等还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用智慧,通过技术、管理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整合,加大了解决自身生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三者间诸多矛盾的力度。
举例的话,就拿那些环境问题好了。
比如,全球气候变暖。
4、简述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
(P16)答:研究生物圈系统和各支持系统在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演变过程、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以及变化效应及危害,寻求受损生态系统和环境要素修复或重建的各种生态学措施。
5、举例说明你所熟悉的某个环境问题,并从生态学的视野阐述其危害作用过程、基本特征及你所思考的解决对策。
全球气候变暖,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生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解决对策,从衣、食、住、行等方面考虑第二章生物与环境3、你对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是如何理解的?维持平衡4、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一)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①光强对生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光照强度与植物细胞的增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质量的增加关系密切;光还能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着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环境生态学课程习题集剖析
课外作业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寂静的春天》是哪位科学家所著?()A、Rachel CarsonB、Meadows DennisC、Lynn WhiteD、Baulding K K2、下列各项中哪一个不属于组成环境科学的三个主要学科?()A、环境物理学B、基础环境学C、应用环境学D、环境学3、最早给出“生态学”定义的是()。
A. 奥德姆B. 郝克尔C. 达尔文D. 高斯4、著有《生态学基础》一书并因此获得“泰勒”奖,被誉为“现代生态学之父”的是下列哪位生态学家?()A. OdumB. HaeckelC. ClementsD. Tansley二、填空题1、环境科学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总称。
2、环境生态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
3、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系统()技术及方法、生态学过程与机制的科学。
三. 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1、沙漠狐的耳朵比极地狐的耳朵大得多,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阳光B.水C.温度D.食物2、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而后者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狐狸外耳的这种变异可以用()解释。
A. Bergman规律B. Allen 规律C. Jordan规律D. Gause假说3、从赤道到两极,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
A.减弱B.增强C.不变D.略增强4、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
A.生理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对高温的适应5、适合在强光照环境中生活的植物称为()。
A.湿生植物B.中生植物C.阳生植物D.阴生植物6、年轮是生物对()的适应表现。
第9章 生态系统管理(3)生态规划与设计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搜集规划区域的自然、社会、人口、经济与环境的资料 与数据,了解规划区域的生态特征、生态过程、生态潜力 制约 公众参与、实地调查、社会调查、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 系统技术
三、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2. 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 (1)生态调查
将人类聚居地建成一个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自然复 合生态系统 其内部的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形成一个环环 相扣的网络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5. 相互制约原则
任意两个组分之间可能存在促进与抑制关系 充分利用小风险原则
生存在与限制因子上下限相距最远的生态位中的那些种 类生存机会最大,风险最小 生态规划采取各项人类活动应处于与上下限风险值相距 最远的位置,使城市发展的机会更大
从生态规划的思想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学科发展 发展迅速,但直到现在尚无统一概念。
生态规划实际上是模拟自然而进行的人为规划,以促进人与 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有计划地保育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
生态规划
以生态学原理和城乡规划原理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环境科 学等多学科的手段辨识、模拟和设计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各 种生态关系,确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生态适宜度,探讨改 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 调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区域发展应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系统自我调控能力提高, 全面改善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 整体优化原则 2. 人地系统协调共生原则 3. 生态功能分区原则 4. 高效和谐原则 5. 相互制约原则 6. 最小风险原则 7. 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生态规划与设计原则 1. 整体优化原则
第九章生态系统管理-环境生态学(盛连喜)课件
(十) 多学科交叉的途径是必要的
− 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以及要素组成、过程等方面的复杂性,决定 了生态系统管理任务不可能由一个人或一个业务部门独立完成。
第二节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及途径
− 例如依靠大坝来控制水的释放或控制盐水侵入沿岸蓄水区。
③改变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 例如依靠控制放牧或捕食,或防止灌木和树木侵入草地、灌丛,或 者依靠火烧或刈割来干涉植被的发展和动态。
④控制人类对生物产品的使用
− 例如限制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调节渔网的孔径大小。
⑤在考虑保护的利益时介入文化、社会和经济过程
第三节 生态规划
• 一、生态规划概念的发展及其特点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任务和基本原则
• 三、生态规划的模式和主要类型
四、生态规划的基本内容
• 五、生态规划与其他专业规划的关系
第一节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及基本原则
•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及管理内容 •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十大基本原则及其内涵
(三) 生态系统必须在自然的分界内管理
− 某些生态系统被破坏到通过管理也不能维持其功能和特征
(四) 管理必须认识到变化是必然的
− 须吸收生态学的新思维和对生物圈研究的新成果
(五) 在适当的尺度内进行, 保护必须利用各级保护区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十大基本原则及其内涵
操作性原则(五项)
(六) 从全球考虑,从局部着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管理选择。 ⑥生态系统管理的时空尺度应与管理目标相适应。
二、生态系统管理的十大基本原则及其内涵
生态系统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马尔特比等,1999) 指导性原则(五项)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A、B、A二、填空题1、环境、可持续发展;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三. 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C、B、A、A、C、A、A、D、B、B、D、B、B、A、C、A、D、A、B、B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 ;3、 B、C、D;4、B、C、D三、名词解释题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2、限制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3、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4、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5、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6、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1分;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2分..7、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分;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1分..四、填空题1、遗传、生态系统;2、复合、环境四、判断题1、×;2、√;3、×;4、√五、论述题1、试述光的生态作用..答: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投谢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反射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其余部分投射地球表面2分..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称为总辐射;其中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作为太阳全部辐射的47%;其中直接辐射平均为24%;散射辐射为23%;光质在空间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弱;随海拨升高而增加;一年中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弱;一天中以中午最强;早晚最弱3分..从生态学上要特别注意光周期的变化;如一昼夜中光照和黑暗1分..光的生态作用有四个方面;即1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1分;2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1分;3光是生物的昼夜周期、季节周期的信号1分;4光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1分..2、论述温度的变化规律..答: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且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温度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分..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纬度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因此;从赤道到极地一般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1.5 分..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大;所以尽管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温度降低0.5-0.6℃;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1.5 分..2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原因..根据气候的冷暖、昼夜长短的节律;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温度10-22℃为春秋季;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四季长短受纬度、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1.5 分..温度的昼夜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日出后温度逐步上升;一般在13-14点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直到日出前降至最低值..此外;纬度高、海拔高以及远离海洋;昼夜温差也大1.5 分..3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变化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土壤热量正反两方面的输送量及流动速率决定了土壤温带的状况..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1.5 分..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上层..由于暖水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小;在高温季节或者白天在静水体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明亮的表水层;在距表层水较深处有一个较冷、密度较大的静水层;在两层之间是温度剧烈变化的变温层..夜晚;特别在寒冷季节;水面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充分混合1.5 分..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一、选择题B、C、B、B、A、A、D、D、B、C、B、B、C、B、D、D、D、A、D、A、C、A、A、A、A、B二、名词解释1、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生活型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趋同适应的结果..2、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1分..种群是由相同的个体组成;具有共同的基因库;是种族生存的前提2分..3、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t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2分;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过程称生态入侵1分..4、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又称为生活史对策life-history strategy;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称生态对策3分..5、生态位niche: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3分..三、填空题1、微观、分子;2、出生、死亡;3、繁殖、第三;4、种内、种间;5、资源利用性、相互干涉性;6、个体、群体;7、性比、年龄;8、暴发性、过多;9、临时性、永久性四、判断题1、×;2、×;3、×;4×五、论述题1、当前在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有的人认为应该植树造林;有的人认为应该封山育林..试用群落演替的有关原理;阐明您的观点..恢复和重建林草植被有两种基本方式;一个是利用自然力的封山育林;一个是人工造林种草.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着重强调人工造林;但是;对封山育林重视的不够;应用的不广. 2分已有许多实践证明;在大部分地区可以通过封育来恢复林草植被;但恢复的时间要长一些;有时要经历若干个演替阶段;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组成结构;但都是比较稳定的.人工造林种草见效快;但要较多投入;在技术掌握不当时;人工林草植被有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适应而呈现不稳定状态. 2分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在地形较破碎且草灌植被发育良好的宜林荒山;可采用封禁治理模式;适当种植地带性树种;通过采取封禁措施让那些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木本植被;通过天然繁衍演替恢复生态. 2分这种模式虽然成林较慢;但其物种丰富、结构复杂;这是人工林所不能比拟的;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分退耕还林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认真探索、研究、总结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阶段的植被建设布局;分析和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2分2、论述裸地上群落形成的过程..答:1侵移或迁移:是指植物生活在繁殖结构进入裸地;或进入以前不存在这个物种的一个生境过程;繁殖结构主要是指孢子、种子、鳞茎、根状茎;以及繁殖的植物的任何部分..植物能借助各种方式传播它的繁殖体;使它能从一个地方迁移到新的地方;繁殖体的传播;首先决定于其产生的数量..通常有较大比率的繁殖体得不到繁殖的机会..实际的繁殖率和繁殖体产生率之间差异是很大的;能作为传播的繁殖体;在其传播的全部过程中;常包括好几个运动阶段;也就是说植物繁殖体到达某个新的地点过程中;往往不只有一次传播;繁殖体迁移的续性决定于可动性、传播因子的传播距离和地形等因素..侵移不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群落变化和演替的重要基础..4分2定居:是指传播体的萌发、生长、发育;直到成熟的过程;植物繁殖体到达新的地点;能否发芽、生长和繁殖都是问题;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才算定居过程的完成..繁殖是定居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不能繁殖;不仅个体数量不能增加;而且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只限于一代..开始过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幸存下来繁殖下一代;或只在一些较小的一些生境存活下来;这种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称之为先驱种或称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先锋植物群落;对以后的环境的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阶段物种间相互关系方面;是互不干扰;这个阶段物种的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因此;在资源利用上没有出现竞争..3分3竞争: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逐渐由没有充分的利用;而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用和分摊资源;通过竞争达到相对平衡;从而进入协同进化;更能充分利用资源..3分3、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答: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1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1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1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1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1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分..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分..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1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1分;2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1分;3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1分;4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分离的动力;所以竞争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1分;5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的多样性1分;6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样性就越高1分;7人为因素1分..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选择题A、A、 C、D、D、 A、C、A、A、B、D、C、D、A、D、 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 ;4、 A、B、D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1分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2、冗余种species redundancy 或 ecological redundancy:在一些群落中有些种是冗余的;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2分;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1分;这样的物种称为冗余种..四、填空题1、同等重要、丢失灭绝;2、链索、网络;3、较低、较高;4、营养、食物链;5、顶位、基位;6、较低、较高五、论述题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特点..答: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 2 分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3分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健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无机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系统内部正常进行;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小..3分4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生产力最高.. 2 分2、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答:1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前者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生产;2分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2分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除需要能量外;还必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3分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3分3、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答:光、CO、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2主要因素2分;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量1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有充足的光照和CO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2不足的情况1分;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是干旱地区1分;营养物质的缺乏;不会光合作用造成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和CO2影响;光、营养物质和食草动物的捕食是主要的限制因素..1分测定法、放射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情况3分..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2分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行的基本单位..2分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2分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2分5、请论述生态系统中四个基本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答: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其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而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2分..2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2分..3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它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3分..4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否则;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3分..6、论述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答: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讨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3 分..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 2 分..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分..但谈到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时;确实是很难区分..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这恰恰也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要研究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必将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生态学分支3分..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一、单选题D、A、D、B、C、B、C、B、A、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2、替代花费法: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具有这些效益或服务的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3、市场价值法:以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价值为依据;例如;森林每年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4、费用支出法:常常用于评价环境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它以人们对某种环境效益的支出费用来表示该效益的经济价值..5、消耗性使用价值:是指没有经过市场而被当地居民直接消耗的生物资源产品的价值2分;如薪柴和野味肉品等1分..6、遗产价值:指当代人为将来某种资源保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付的费用2分;如为保护大熊猫自愿捐献钱物1分..7、生产性使用价值:是指经过市场交易的那部分生物资源产品的商品价值;如木材、药材、鱼、蔬菜等..8、选择价值:指个人和社会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潜在用途的将来利用;这种利用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选择利用和潜在利用..四、填空题1、市场价格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和费用支出法两种方法..2、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账户”..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4、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具有这些效益或服务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称为替代花费法..5、生态代价包括直接代价和间接代价;前者指利用活动中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付出的代价;后者指由于外部不经济性而导致受影响区域所付出的生态代价..6、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净效益的同时;亦存在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带来的生态影响;即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以及为消除这些损失而须支付的费用;统称“生态代价”..7、可持续收入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厂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五、判断题。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1]
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酸雨:PH值小于的降水。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1、什么是生物的协同进化举例说明。
生物的协同进化主要是由于生物个体的进化过程是在其环境的选择压力下进行的,而环境不公包括非生物因素,也包括其他生物。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环境生态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是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生态学的分支情况是怎样的?按研究对象的组织水平划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食物网和营养循环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的科学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3、环境生态学的概念是什么?环境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概念: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等,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的判断;(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
第二章生态系统1、什么叫系统?系统有哪些性质?系统(system)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有哪些性质:(1)系统结构的有序性;(2)系统的整体性;(3)系统功能的整合性;(4)系统结构功能的可控性。
2、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特点和类型分别有哪些?生态系统:是指生境(habitat)和占据该生境并联结在一起的生命有机体所构成的动态整体。
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⑴气候因子;⑵无机物质;⑶有机物质;生物群落,包括:⑴生产者;⑵消费者;⑶还原者。
生态学与环境管理
生态学与环境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生态学和环境管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和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以及它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主要关注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循环等。
其中,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多样性。
而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群体、生物个体和环境因素等。
生态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和模型模拟等。
其中,实地调查是指对野外生态系统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等。
实验研究则是通过人工操纵生态系统和环境因素,探究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和调控机制。
而模型模拟则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和预测研究。
二、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环境管理是指对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有效管理和保护。
它涉及环境法规、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修复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
其中,环境评价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指对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以制定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
环境监测则是对环境污染物和生态系统状况进行定期监测和数据收集,以及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预警。
环境修复则是指对受污染的环境资源和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以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
而环境治理则是指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和全方位管理,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
三、生态学和环境管理的应用生态学和环境管理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学的应用涵盖了生态工程、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城市等各个领域。
生态工程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手段,修复和保护受损生态系统,推动城市绿化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而生态农业则是通过生态农业技术手段,保护和恢复土地生态系统,推动农业生产和自然保护的协调发展。
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
生态系统的环境管理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的头号难题。
在现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热点。
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的环境问题都会对全球环境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管理已经成为我们所有人的任务。
生态环境管理的定义生态环境管理是一个经常被讨论和研究的课题,但它并不是一个精确的定义。
基本上,生态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它强调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福祉。
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减少或避免有害的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管理可以确保所有的人类和自然资源都不会被破坏。
它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未来的世代有足够和健康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是确保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系统的功能,确保生态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防止或减轻自然灾害的发生,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此实现复合生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管理实际上,所有人都可以将生态环境管理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这可能是最简单和最显而易见的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选择购买绿色产品,减少能源使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等。
这些小事情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但是,生态环境管理也需要政策的支持。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环境法规,确保所有的人都能遵守这些法规。
并且,政府还需要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科研机构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企业也应该采取更多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果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果可以看到,有的生态环境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水、空气等方面受到污染的状况得到缓解,也有的地方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发展经济而不伤害环境的经济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已证明是可行的工作方式。
而每一个节约原则、减少排放、减少浪费以及保存资源等小事情,也会累加起来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积极的贡献。
结语生态环境管理是每个人的任务,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生态系统管理
思 考 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什么是生态系统管理?简述生态系统管 理的主要原则。 2、生态系统管理的途径与技术有哪些? 3、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内涵是什么? 4、简述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定义其内容 与步骤。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 个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即如何运用生态学、 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有关原理,对 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管理,既满足当代人的 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 成损害。
第一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一、定义 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 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 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 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 管理活动。 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以科学理智的态度利用、 保护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行为体现。可持续发 展主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合理 利用,因而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 段和重要途径。
4、收集适量数据,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 作用,提出合理的生态模式。 5、监测并识别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特征,确定生 态学限定因子。 6、确定影响生态系统管理活动的政策、法律和法 规。 7、选择和利用生态系统管理的工具和技术。全球 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以 及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等技术和工具在进 行生态系统管理时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二节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
一、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
表9-1 不同尺度上的生态系统管理所需的数据类型
尺 度 生物圈水平 景观水平
数 据 类 型 气候、地形、植物类型(草本、木本等)。时间尺度: 经常而不相关的时间 气候、地形、群落和形态系统类型、土壤物理特征、 生态系统类型的空间分布。时间尺度:年与年之间的 比较 气候(微气候)、地形(微地形)、物种组成和优势 种、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消费者水平、植物组织转 化率和分解率、活的有机物和死的有机物的空间分布 以及土壤类型和质地的空间分布、植物对水、营养物 的需要在形态上的适应、共生物、营养物质和水的获 取能力。时间尺度:每年、几年。 气候(微气候)、地形(微地形)、微生物的土壤物 理、化学特性、消费者水平、固氮和营养获得在生理 上的适应、植物碳的固定格局:地上叶的形式和地下 须根的形式、植物遗传性、共生物、营养性质和水的 获得能力,时间尺度:每时、每年、多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适度干扰与恢复重建
适度干扰理论是由T.W. Connell等提出来的, 它是指中等的程度的干扰水平能维持较多的 生物多样性。
理由是:
1. 在一次干扰后少数先锋种入侵缺口,如果干 扰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因 而多样性下降;
2. 如果干扰间隔很长,使演替过程能发展到顶 级期,多样性也不很高;
1.1 学科形成简介
• 1864年,Mash在《人与自然》一书中提出 “英国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可使土壤侵蚀和 水土流失减少”。这被认为是生态系统管理 的萌芽。
• 1969年以后,生态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自 然资源开始注重多用途和持续产量问题。
• 1970年,Likens提出森林管理方法可能影响 生态系统的功能。
1.2 生态系统管理定义
• 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复杂 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 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 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的长期 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廖利平、 赵士洞,1999)。
• 还有Overbay,1992;美国生态学会, 1996;Christensen,1996;Dale et al, 1999等也提出了人们较认可的定义。
限制因子; 6. 确定影响生态系统管理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7. 选择和利用生态系统管理的工具与技术。
2.3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技术
目前,生态系统管理途径正处于探索阶段,人们试图 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生态系统管理:
1、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风险评估是利用生态学、环境化学及毒理学知识, 定量确定环境危害对人类负效应的概率及其强度的 过程。
§2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容及途径
2.1 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基础
生态系统管理成功,数据的采集、性质、处理、 存储和取舍至关重要。
1. 植物个体及种群层次; 2. 群落及生态系统层次; 3. 景观层次; 4. 生物圈层次 5. 数据-信息-理论不但对今天的管理者制定决
策重要,而且为未来的决策制定者提供依据。
• 1988年,Agee和Johnson出版了生态系统 管理的第一本专著,之后又有数本关于生态 系统管理的专著问世(Slocombe,1993; Gordon,1994;Vogt等,1997)。这些 专著中都阐明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问 ,以此来获得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 一。自此,生态系统的基本框架形成。
目标: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替代 作用、多次利用以及节能、省料、 节水等方式,实现合理利用资源、 减缓资源耗竭。
主要途径(段宁,尹荣楼 1995):
1. 用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 重的产品;
2. 使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和原材料;
3. 选择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 艺设备;
4. 最大限度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 限度的场内循环;
目的: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决策 依据。
风险管理:是指对生态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的对策与 行动,是一个决策过程,又称为风险控制。
风险源评估
效应评估
效应的风险(概率)
风险特征化
其他方面的考虑
减小风险
效应水平
风险管理
需要更多的实验、 测定或研究
接受风险
风险管理图示(Suter II,1993)
5. 对少量的、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 高效率的净化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措施进行 最终的处理、处置。
3. 只有中等干扰程度使多样性维持最高的水平, 它允许更多的物种入侵和定居。
受损生态系统恢复的两种模式(参改Patt 1977)
没有超负荷
自然恢复过程
生态系统
消除压力
恢复
超负荷,不可逆 转的
人工措施和自然恢 复过程
3、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又叫“无公害工艺”、 “无污染生产”、“废料减量化” 等。简单地说是无废物少污染的 生产。
• 1972年,Abrahamsen提出人类活动导致生 态系统的退化,开始注意到传统的资源管理 方法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 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生态系统和管理方面 的论文大量出现,生态学开始注重长期定位、 大尺度和网络研究, 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生 态学、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整体性与恢复生 态学相互促进和发展。
6. 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应于管理目标相 适应。
1.4 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 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原则是人类在生态系统
中的被管理者和管理实施者的双重性原则。 • 生态系统应遵循的原则还有:
1. 整体性原则; 2. 动态性原则; 3. 再生性原则; 4. 循环利用原则; 5. 平衡性原则; 6. 多样性原则。
产生潜在的错误。
2.2 生态系统管理要素
目前,人们管理时主要考虑以下要素 1. 根据管理的对象确定生态系统管理的定义,该定义
必须把人类及其价值取向整合进生态系统; 2. 确定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 3. 确定生态系统管理的时间和空间尺度; 4. 收集适量数据,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
提出合理的生态模式; 5. 监测并识别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特征,确定生态学
第九章
生态系统管理
§1 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一 个生态系统管理问题, 即如何利用 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 的有关原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 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包括科 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生态系统管理 已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 系统健康最有效的途径。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手段和重要途径。
生态系统管理的数据管理者常常遇到的问题:
1. 采集的大量数据未被有效利用;
2. 错误数据被采用; 3. 科学的管理数据的半衰期很短; 4. 信息被存储而原始的数据却没有; 5. 在某一地理水平上采集的数据被用来在其他
水平上得出结论; 6. 科学信息交流方法落后; 7. 数据管理者和存储者由于管理和存储方式而
1.3 生态系统管理内涵
1. 要求将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 自身和社会价值整合到生态系统的管理活动中;
2. 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受自然和人类干扰的系统; 3. 管理效果可用生物多样性和生产力潜力来衡量; 4. 要求科学家与管理者确定退化的阈值及退化根源,
并在退化前采取措施;
5. 要求利用科学知识做出最小损害生态系统整体性 的管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