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第1课时)

合集下载

《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

《狼》教学设计《狼》教学设计(精选1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狼》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懂得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理解五壮士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学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2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2、板书课题:“狼牙山”在哪里?“壮士”指什么人?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⑴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结果怎样?我们一起听录音。

⑵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⑶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什么精神?3、自学课文:⑴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⑵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⑷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⑸学生自学课文。

⑹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⑺交流学习情况。

⑻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⑼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⑽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⑾分段,说段意:(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狼》教案(一)

《狼》教案(一)

教案:《狼》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狼》这部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等;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4.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狼》这部作品的主题和情节;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理解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2.分析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叙事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狼》的世界;2.讲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3.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探讨的问题;4.解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5.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激发学生的思维;6.文学鉴赏:指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文学语言和叙事技巧;7.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或小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8.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文学作品分析,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小说的内容;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3.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小说的情节和氛围;4.小组展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PPT、投影仪、音响等;2.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3.黑板、粉笔;4.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所需的道具。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思维的活跃度、表达的准确性等;2.作业的评价,包括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文学作品分析的深度等;3.学生的小组展示和角色扮演表现。

八、教学反思1.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包括教学方法的使用效果、学生学习情况等;2.梳理学生的问题和困惑,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

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狼》优秀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正确认识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进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有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一问题,旨在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可以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狼》教案 (5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教案 (5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教案第(1)课时引入从这些成语中大家可以看出狼在人们心目中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贪婪、阴险、狡诈狼的出现,是动物版图上最奇妙的一笔,凶残是自然界赋予它的本性,而在狼的凶残之中,又渗透着智慧的成份,这就使它成为人们比对其他猛兽更感兴趣的话题。

古今中外,有关狼的故事非常多,今天我们也要来欣赏记录在以谈狐说鬼著称的《聊斋志异》中记录的一个关于狼的故事……2、蒲松龄及《聊斋志异》(以提问方式出现)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聊斋志异》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食刺虐入骨三分”。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呢?(生讲、再点评)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就是要读,下面老师先请同学来试读一下,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如何。

1、指定个别学生(最好是程度较低者)朗读,以便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使讲解更有针对性。

2、其他生点评,师总结。

3、注意正音,纠正节奏停顿的错误。

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读准字音,这个的生字比较多,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齐读)4、教师范读,学生细听,听时注意:听清节奏、体会感情。

朗读注意事项:第一段首句交代背景,宜读得平缓;次句才是情节开端,略带紧张语调;第二段首句“投以骨”,有试探阻狼缀行意,可稍停,看效果如何。

第二、三句说效果,无妨读得平缓些。

至“骨已尽矣”,则顿呈紧张,并一直保持到第三段“奔倚其下”,这是情节发生转折之处,再改用比较平缓的语调读——此刻,屠户已由完全被动状态转入半主动状态,形成了相持局面。

第四段首句是制造悬念,可用设疑语气轻声调——其实是为高潮蓄势。

“暴起”以下是高潮,要加快节奏,至“亦毙之”止。

末两句是结局,颇有喜剧色调,可读得轻松些。

《狼》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狼》的教学设计精选3篇

《狼》的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

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

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

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么?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

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吃惊温和倒流经常争辩扑去亲爱可怜坏蛋找碴儿背地里气冲冲骂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5、指名分段读。

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学生交流。

(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

(指名读)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

《狼》教案设计参考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狼》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分析狼的形象特征,认识狼的狡猾与贪婪。

(3)能够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体会作者对狼的讽刺意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分析狼的形象特征。

(2)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心,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狼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2. 课文中所运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狼》的背景及作者蒲松龄。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故事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解决生字词。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狼的形象特征,总结狼的狡猾与贪婪。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分析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狼的象征意义。

5. 练习巩固:(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

(2)教师点评练习答案,总结要点。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强语感。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狼的形象特征和象征手法时的思考深度和创见性。

4. 表达能力:通过学生的练习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2、认识狼的另一面(忠诚、团结、坚持不懈……),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课文。
3、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并做评价)
自读∶学生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断句。
4、小组推选代表读,其他同学评议。
5、学生齐读。
初中七年级语文《狼》教案
学科
语文
授课时间
设计者
授课班级
教授者
课题
《狼》(第一二课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1、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1、作者满松龄。字留仙。号梅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2、《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聊斋志异》∶“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狼》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狼》的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狼》的教案引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狼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分析能力,增加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资源:1. 教材:相关教材或图书,例如《狼的世界》等。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讲义和学生笔记本。

4. 学生实验材料:纸和铅笔。

教学内容:第一课:狼的生态环境1. 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狼的生态环境,包括它们生活的地区、气候和地形。

2. 学生观察和描述各种生态条件对狼的生存和繁衍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为何选择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生态与物种适应能力的关系。

第二课:狼的特点和外貌1. 学生观察和记录狼的外貌特点,如体型、毛色和眼睛。

2. 教师介绍狼的身体结构和特征,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点如何使狼在野外生存和狩猎。

3. 学生以图文方式记录他们观察到的狼的外貌特点,并分享给全班。

第三课:狼的社会行为1. 教师介绍狼是群居动物,它们生活在一个由Alpha狼领导的社会群体中。

2. 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或绘画的方式了解狼群的组成和社会结构,以及各种狼在群体中的角色与责任。

3. 学生模拟狼的社会行为,角色扮演不同的狼,通过情节剧本展示狼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课:狼的繁殖与保育1. 学生了解狼的繁殖方式和狼群之间的子代关系。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狼的繁殖与保育对于保持生态平衡以及自然界的重要性。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并制作海报或写作方式,呼吁保护狼类及其栖息地的重要性。

第五课:狼与人类关系1. 学生通过多媒体展示或阅读相关案例了解狼与人类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狼与人类关系的积极和负面方面,并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合理平衡人类活动和狼的保护。

3.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保护狼与人类共存的解决方案,并展示给全班。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对狼的生态环境、特点和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教案也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环保意识,从而塑造出一个积极、理性和负责任的生态公民。

《狼》教学设计(通用21篇)

《狼》教学设计(通用21篇)

《狼》教学设计《狼》教学设计(通用21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狼》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1.认读8个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我”和狼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能力:按要求积累词语。

思品: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动物要和谐相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课文写了“我”和狼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教学难点:知道课文写了“我”和狼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请学生读两篇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在我们的文化中,狼是一种邪恶和残暴的化身,种种的恶言恶语都用在了狼身上,谁能说几个带“狼”字的词语,并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声名狼藉、狼吞虎咽、狼烟四起、狼奔豕突、狼狈为奸……)2.在生物学界,北极狼一直被认为是最冷酷凶残的野兽,人要是和这种北极狼相处,你认为会怎样?而德国年轻的科学家冯·毕赖恩却和北极狼成了最好的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与北极狼为友的科学家”。

教师板书课题后,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

2.利用认读字表和字典,扫清文字障碍,把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

3.出示下列词语请学生读准确:冯·毕赖恩嗥叫脚踝狼崽围拢冷酷凶残难以置信缠绵温柔好友重逢奄奄一息慕名而来两败俱伤仓皇逃走4.把以上词语放入课文中,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三、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我”和狼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在每一件事边上简单做一做批注。

2.集体交流。

第一件事:冯·毕赖恩救治并收留了一只受重伤的小狼,给它取名叫“福子”,并与福子成为了好朋友。

《狼》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狼》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狼》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18《狼》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重要实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积累重要实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导语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好心救它,却险些被它吃掉,幸亏得到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户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

(二)作者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人,著名文学家。

代表作《聊斋志异》。

郭沫若先生曾为蒲松龄题写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蒲松龄极高的评价。

(三)背景介绍“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共有文言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

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

《聊斋志异》代表蒲松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四)注字音缀()窘()苫()蔽()弛()眈()瞑()隧()尻()黠()二、课文讲授(一)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朗读课文听老师范读,注意重音及句子的节奏、停顿。

2.文章翻译(1)第①段: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明确:重点字词:止:仅,只缀:连接、紧跟甚:很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2)第②段: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明确:重点字词:从:跟从复:又,再并:一起如故:跟原来一样译文: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

文言文《狼》教案

文言文《狼》教案

文言文《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理解文章主旨,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如“止”“缀”“敌”“顾”等。

理解文章情节,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2、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其中的启示。

学习本文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塑造形象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印象中,狼通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残、狡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狼的文言文——《狼》,看看作者笔下的狼是怎样的形象。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文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

19 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

补博士弟子员。

以后屡试不第,直至 71 岁时才成岁贡生。

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 42 年,直至 1709 年方撤帐归家。

1715 年正月病逝,享年76 岁。

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全书有短篇小说 491 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4、全班齐读课文。

(四)疏通文意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

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

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通过写一份教案,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教案应当设计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七年级《狼》教案推荐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狼》教案篇1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引导学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狼》教案【三篇】《狼》教案一〈一〉、教学目标、重难点。

1、熟读文章,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解释。

2、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复述故事3、准确理解人和动物的关系,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分2个课时完成。

程序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学课文,疏通文意。

程序二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二、作者作品简介三、自学成果展示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朗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朗读竞赛的形式效果较为显著。

1.朗读①2分钟自由大声朗读,准备小组流水读比赛;②小组流水读比赛,看哪个小组用最少的人数读完全文。

流水朗读指的是各小组同学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语句通畅,不漏字,不添字,不读破句子,不读错字音,一旦有误,由下一个同学跟上继续读。

2、难词难句交流,学生翻译课文①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难词难句,讨论。

②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实行指导。

③教师出示字词的相关投影片,进一步落实字词。

四、创造性复述故事1、概括故事内容。

这个问题,旨在协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为后面的环节做铺垫。

学生很快就能够概括出主要情节是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以上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供了另一个考虑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

主要情节是遇屠――追屠――诱屠――被杀。

2、实践要求:用第一人称复述故事。

用第一人称,能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地进入想象,更好揣摩语言的精妙,体会情节的起伏。

方法指导:为展开铺叙,可用对课文“添枝加叶”的方法来展开想象。

如:设置环境、添加动静、加上声色、安排远近、配上衬景、表现心理。

比如开头一句话,能够加上对夜色的描写,还可加上风声的描写。

步骤:1、小组讨论,选择角度,试着复述;3、小组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准备了一个视频动画,根据学生的需要,他们复述故事时能够播放,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讲。

五、多角度谈启发1.从屠夫的角度谈启发;2.从狼的角度谈启发;3.从原文角度谈启发六、课外延伸,辩思狼性“引发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是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3篇

1、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一、教学目的1、学习文言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二、大体安排一课时三、课型结构板块式。

四、预习要求自读、熟读、正音读懂注释。

五、教学设计1、导入:由有关“狼”字的一些成语说起(让学生说),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析书课题后,让学生简介作者。

师稍作补充。

2、板块一:正读。

学生先读课文,要求:动口、动手。

自读第一遍,要求读准字音,师注意纠正读音中的误处。

老师纠正后,学生读第二遍。

课文中有下列字音需要读准、掌握:担缀窘薪苫眈瞑暇隧寐黠学生再读,老师强调语调与节奏。

3、板块二:点读。

老师指出课文中下列这些字义要认读、掌握:止缀从并驱故敌顾犬暇方洞意股盖黠几何学生再读这些字、词的注释。

学生再自读课文。

4、板块三:译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再读得顺畅。

学生自读自译。

老师读课文,学生说译文。

男生读课文,女生说译文。

女生读课文,男生说译文。

学生再大声读课文。

老师顺势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板书:第1--4段是叙述故事,第5段是作者的议论。

每1--4段又分别写了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5、板块四:理读。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快而流利。

读书时思考用“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同义词”、“课文中有两个词是多义词”的'句子说话。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从课文中有所发展。

学生可能涉及到以下的词:止以之敌意其前而等等。

6、板块五:品读。

请学生以“……写(用)得妙,我们可以看出……”“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点评。

课文的主题主要从如何学习屠户面对恶势力时做法去理解。

7、板块六:背读。

要求学生背诵故事的高潮部分:第四段。

先自背,再指名试背,最后全班齐背。

2、课文《狼》教案一等奖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朗诵文言课文。

3、积累文言词汇。

4、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性活用等古汉语现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教案(1)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教案(1)

《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有关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文学常识。

2. 掌握生字生词。

“之”“其”“以”的多种用法。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4.能举例说明通过动作、神态刻画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生词,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之”“其”“以”的多种用法。

教学设想: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

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

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2.介绍文学常识①出处。

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3.朗读课文。

(1)听朗读课件,听准字音,节奏。

(2)跟读课文。

(3)朗读课文。

要求:读音准确,大体顺畅,读出语气,教师均有讲评。

4.学习课文。

(1)要求参看注解,划出不懂的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2)小组讨论解决阅读疑难。

(3)老师解决小组疑难问题,归纳重难点。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做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原意是洞穴、山洞,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一狼隧.入以攻其后也原意是地道,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透过草堆。

复投之.代词,代指狼。

《狼》PPT课件(第1课时)

《狼》PPT课件(第1课时)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
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 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张友鹤《聊斋志 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朱其铠《全本新注聊斋志 异》为494篇)。
它们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 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 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 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 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 想的爱情。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蒲松龄从小就喜爱民间文学,喜好搜集民间奇闻逸事,再加上科 场、仕途的失败使他满腔悲愤,虽身不在官场,但对科举和官场 的黑暗却有更深刻的认识,于是创作了《聊斋志异》。作者大 约从20岁开始写作,直至晚年才成此“孤愤之书”。“聊斋” 是蒲松龄的室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狼》原文共有三则故事,这里选的是第二则。
整体感知
【译文】屠户处境困迫,非常为难,恐怕前后一 起受到它们的攻击。他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 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 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 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精读细研
御狼
5.细读课文第3段,用原文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1)请指出描写屠夫心理的句子。
精读细研
杀狼
6.细读本段,请用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狼的计谋: 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 (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 (4)前狼假寐的目的: 诱敌。 (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

七年级语文下册30《狼》(教师教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30《狼》(教师教案)

学 习 要 做 到 生”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一生舌耕笔耘的成果。
字 字 落 实 句 他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
句落实。
要 养 成 查 一而闻名籍里,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
找 资 料 和 为贡生。为生活所迫,他当幕僚、做塾师,笔耕不辍,几近
积 累 知 识 40年终于写就了《聊斋志异》这部志怪小说。
释 文 章 的 (1)、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中心。
(2)、勇敢机智细心
合作探究:“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这句话是作者发表的议论,结合全文,我们从 中得到什么启示? 1、狼再狡猾,终将被勇敢机智的人战胜。 2、讽喻像狼一样的人,不管怎样狡诈,终要失败。 3、对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 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的好习惯, 聊斋是他书房的名字,郭沫若曾在蒲松龄故居题联:
厚 积 才 能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薄发。
二、参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一)、课文开篇向我们交代了几 大要素?分别是什么?请用 对 课 文 内 原文语句回答。(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容要弄懂
吃透。学会
概 括 提 炼 1、 屠夫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课时 第 2 课时 姓名 学习方法
班组 学习内容
设计
兼馨 方法总结
文言的 学习方 法,重在 积累,并 学会能 举一反 三,融会 贯通。 学以致 用。
要学会 从直译 到对译 再到意 译的的 方法。
四、知识积累,文言知识归纳。 (一)解释重点字词: 1、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

《狼》(第一课时)教案

《狼》(第一课时)教案
③根据语境中的字义判断读音
2.你在预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这些问题,下面这些字是什么意思?
①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③两狼之并驱如故
④顾野有麦场
⑤屠自后断其股
教师出示学生在预习疏通文义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难字,引导学生关注汉字字形与字义的关联,结合字源推断语意。另外引导学生勾连以往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成语的语意等推断语意。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狼》(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增强语感,理解文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字源和语境推断字义,积累“缀”“止”“并”“前”“犬”“洞”“顾”“股”等文言词语。
3.理清文章内容,揣摩情节变化,把握节奏。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字源和语境推断字义,积累“缀”“止”“并”“前”“犬”“洞”“顾”“股”等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教学难点:运用默读方法,理清文章内容,揣摩情节变化,把握节奏。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一、教师导入
第五单元的课文都是与动物有关的。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跟随作者认识了他们生活中性情各异的小动物,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但当我们与动物处于你死我亡的对立关系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清代蒲松龄的一篇文言小说《狼》,看看大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又会有怎样新的思考。
明确:人与狼交锋对垒,紧密交织,力量此消彼长。
2.根据屠夫与狼的几次交锋的对抗变化,撰写朗读脚本,注意揣摩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再现故事中的情景。
教师出示第一段节奏曲线图示பைடு நூலகம்朗读脚本示例并进行朗读示范,引导学生揣摩情节的张弛。
朗读脚本示例:

《狼》第一课时

《狼》第一课时

能力选做题
4、把业本文改写成一则白话故事。注意发挥想象,充实人物语言、动作、
心理等的描写。
分层作 1、业填空题
《狼》作者是 蒲松龄
基础必做题 , 清 代文学家。
2、解释画横线的词。
① 弛担持刀。
弛:解除,卸下。
② 目似瞑,意暇甚。 瞑:闭眼 暇:从容,悠闲。
③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打算 隧:从通道
④ 屠自后断其股
股:大腿
⑤ 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似的
分层作
能力选做题
3、与业狼有关的成语、俗语、歇后语。
狼狈为奸 狼子野心 狼心狗肺 狼吞虎咽
鬼哭狼嚎 引狼入室 与狼共舞 狼烟四起
如狼似虎 声名狼藉 狼贪鼠窃 狼猛蜂毒
前怕狼,后怕虎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1.狗行千里要吃屎,狼行千里要吃肉。
2.披着羊皮的狼。
3.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杯盘狼藉 豺狼当道
狼狈不堪 狼奔豕突
分层作
探究新 知
一、走近作者
蒲松龄,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
居士。书房名聊斋,世称聊斋先生。工诗文,善作俚曲。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
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
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
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标注出疑难。
方法指导: 1.直译要诀。 ❶关键词要体现。【准确性】 ❷调换词序。 【通顺性】 ❸补全省略。 【完整性】
2.直译训练步骤: ❶ 读原句 ❷ 逐字译 ❸ 连词成句
探究新 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狼》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懂课文大意。

2.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梳理课文情节。

3. 在朗读和讲述过程中,理解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你一个人行走在荒郊野外的路上,突然,你遇到了饿狼,而且不止一只,它们紧紧地追随着你,伺机扑向你……这时候你怎么办?
今天,我们学习蒲松龄的一篇文言小说《狼》,看看这位屠夫是怎样与狼相斗的。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无需太繁,或者绕得太多,关键是要精、短、新,很快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学习。

基于此,这样设置情境,导入课文,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也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简单提示。

二、自由朗读,感知文本
1. 一读文本。

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出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哪些字不认识,自己圈画一下。

2. 再读文本。

自由朗读,对不会读的字,可以看看课文下的注音,或者用字典查查。

这次要读准字音。

3. 三读文本。

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继续自由朗读,大致读懂这篇小说的意思。

如果注释以外还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请问问同桌或老师。

预设:
(1)屠乃.奔倚.其下(乃:就,倚:倚靠)
(2)又数刀毙.之.(毙:杀死,之:指狼)
(3)方欲
..行(方:刚,欲:想)
(4)以.攻其.后也(以:来,连词,其:代屠夫)
(5)屠自后断其股.(股:大腿)
4.齐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畅。

如果读得还有问题,可以让学生继续读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一定要让学生熟读文本,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语文。

所以,这里的设计是让学生读四遍课文,由浅入深,基本能够读懂文义,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三、讲述故事,梳理情节
1. 请一位同学在讲台上给大家讲一讲这篇课文所写的故事,其他同学们认真地听,看他哪里讲得好,哪里讲得有问题。

(一学生讲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并解决文中的有关文言词语和句式,同时展示课文的有关文句和相关成语,进一步牢固掌握文言词语。

还可以再让一名同学讲一遍)
预设:
(1)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仅,只)
(2)屠惧,投以.骨(以:把,介词结构后置)
(3)狼不敢前.(前:向前来,名词用作动词)
(4)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名词作状语)
(5)一狼洞.其中(洞:打洞,挖洞,名词用作动词)
(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通道,名词用作状语)
2. 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结构紧凑。

请2—5位同学说说,课文写屠户和狼斗智斗勇的过程有哪几次交锋。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情节结构,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预设:
屠夫惧怕并且“投以骨”,狼仍跟随。

(屠惧)
屠夫背倚麦秸垛,与两狼对峙。

(对峙)
屠夫奋起,杀死两狼。

(杀狼)
设计意图:学习文言文,首先是要读懂。

这里没有让学生逐一翻译课文,而是让学生讲述课文故事,实际就是要学生不要太拘泥于原文,关键是读懂内容,
理清情节发展过程,同时随文学言,掌握有关文言词语及句式。

附: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