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4大纲
东北大学834传热学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大学834传热学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7ab64df5335a8102d22085.png)
2020年东北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传热学》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传热学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动力工程领域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需考生自备计算器
(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
(三) 题型及比例
基本概念25%
理论分析与推导15%
计算题60%
( 包括简单传热学问题计算和工程应用计算)
(四) 满分分值:150分
(五) 参考书目
杨世铭,陶文铨. 传热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第二部分考试大纲
第1章绪论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以及由这些基本方式组合而成的传热过程。
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及机理、基本表达式和各物理量的意义、单位;热阻、传热系数等基本概念;传热方式的链接或叠加及其分析和简单计算等。
1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174b0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9.png)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现代控制工程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对象是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对象、控制器、执行器和传感器等组成的一个整体,通过对控制对象进行连续或离散的监测和调节,实现对系统输出进行稳定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特点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表示4.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指标二、时间域分析方法1.系统的时域响应1.1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1.2自由振荡、阻尼振荡和无振荡的判据2.稳定性分析2.1系统稳定性的定义2.2稳定性的判据与判定方法3.误差分析与校正3.1静态误差的定义和分类3.2稳态误差的计算和校正方法4.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4.1时域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4.2基本结构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三、频域分析方法1.系统的频域响应1.1传递函数与频率特性1.2频率响应曲线的绘制与分析2.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1稳定性的频率判据与判定方法2.2 Nyquist稳定判据和频率稳定判据3.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3.1频域性能指标的定义与计算3.2 Bode图与Nyquist图的应用四、校正与补偿设计方法1.系统的误差校正方法1.1比例控制1.2积分控制1.3比例-积分控制2.技术变换器的设计2.1等效转移函数法2.2直接模拟法2.3数字信号处理方法3.系统的补偿设计3.1校正量的选择3.2补偿网络的设计方法五、状态空间分析方法1.状态方程与状态空间模型1.1状态方程的建立1.2状态空间模型的特点和表示2.系统的状态方程求解2.1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2.2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3.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控性分析3.1系统稳定性的判据和判定方法3.2系统可控性与可观性的判据和判定方法4.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设计4.1基于状态反馈的控制系统设计思路4.2极点配置与反馈增益矩阵的选择六、相关实验与应用1.简单自动控制系统的模拟实现2.自动控制系统的参数识别与调试3.自动控制系统的初始校正与自查4.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大纲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可以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814电路和834电路大纲
![814电路和834电路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0960e7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6.png)
814电路和834电路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理论》考试大纲代码814和834)一、考试性质《电路理论》是电气工程、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考试对象为参加本年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本科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在职人员及其他人员。
它的评价标准是电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电路理论基础,并有利于各高等学校的择优选拔。
二、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题型:全部为分析计算题(满分150分)一、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理论的基本假设,电路模型及其建立方法,基本定律,基本变量,电阻、独立电源、受控电源的特性。
电路等效变换方法(包括:电源变换、电桥、对称电路、星形和三角形电路互换)。
电路方程分析法(包括:节点分析,网孔分析,回路分析)。
电路定理应用(包括:替代定理,线性与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电路定理的综合运用)。
含运算放大器的分析(包括:集成运放的特性与模型,理想运放的特性,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二、电路的暂态过程分析广义函数(包括:单位阶跃函数,单位冲激函数,分段波形的广义函数描述及其微积分运算)。
动态元件的特性及其串联、并联、混联。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暂态过程的经典分析(包括:建立微分方程,计算初始条件,求解微分方程,状态不连续换路,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计算,线性非时变特性应用)。
电路暂态过程的复频域分析(包括:拉普拉斯变换与反变换,复频域分析模型,传递函数)。
电路暂态过程的状态变量分析(包括:状态方程的列写与复频域求解,电路的稳定性在状态方程中的体现)。
三、正弦稳态电路和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包括:相量法,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复杂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相量图应用,各种功率概念及其计算,功率因数校正,最大有功功率传输);正弦稳态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包括:传递函数,频率响应,RLC串联及并联谐振电路,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834结构力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834结构力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29bf99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e.png)
834结构力学一、参考教材《结构力学》(第6版),杨茀康、李家宝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二、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绪论§1-1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结构计算简图§1-3平面杆件结构分类§1-4荷载分类基本要求:①了解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②了解荷载的分类;③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取原则;④熟练掌握支座和结点的类型和特点;⑤掌握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2.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概述§2-2平面体系的自由度§2-3平面体系几何组成分析§2-4平面体系在静力学解答方面的特性基本要求:①理解以下基本概念: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常变体系、约束、多余约束、虚铰、刚片;②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能熟练运用这些规律分析体系的几何特性;③了解平面杆系的计算自由度;④了解结构的几何组成和静定性的关系。
3.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3-1单跨静定梁计算§3-2多跨静定梁计算§3-3静定平面刚架计算基本要求:①熟练掌握结构指定截面内力的计算方法、等截面直杆内力图的特征、分段叠加法;②能熟练绘制各种静定梁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③熟练绘制各种静定刚架的内力图。
4.实体三铰拱§4-1概述§4-2实体三铰拱的数解法§4-3实体三铰拱的合理轴线基本要求:①了解实体三铰拱的组成和受力特点;②掌握实体三铰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反力及内力的计算;③了解实体三铰拱的合理轴线的概念及确定方法。
5.静定平面桁架§5-1概述§5-2结点法§5-3截面法§5-4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应用§5-5各类平面梁式桁架比较§5-6组合结构的计算§5-7静定结构的静力特性基本要求:①能熟练地运用结点法、截面法等方法求解桁架的内力;②掌握组合结构的计算方法6.虚功原理和结构的位移计算§6-1概述§6-2刚体体系的虚功方程及其应用§6-3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6-4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6-5图乘法§6-6静定结构支座位移时的位移计算§6-7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6-8线性变形体系的互等定理基本要求:①掌握刚体虚功原理和变形体虚功原理;②熟练掌握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③熟练掌握图乘法;④掌握结构在温度改变时的位移计算方法;⑤了解互等定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43管理学原理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43管理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e11dcddd3383c4bb4cd2e2.png)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掌握决策和计划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掌握组织和人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掌握领导、激励和沟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具有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允许使用计算器(仅仅具备四则运算和开方运算功能的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题型结构题型题量每题分值每种题型总分值名词解释 6 4 24简答题7 8 56论述题 1 20 20案例分析题 1 26 26材料分析题 2 12 24III 考查内容1.管理的定义和内涵2.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4.本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5.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6.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7.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8.“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和“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9.“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和系统管理理论10.“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观点11.本世纪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12.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发展的新趋势13.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和效益原理14,道德管理的特征和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15.企业的社会责任16.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17.决策的类型和特点18.决策的理论19.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20.决策的方法21.计划的概念及其性质22.计划的类型23.计划编制过程24.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和业务流程再造25.管理幅度和组织层次26.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27.部门化28.集权和分权29.管理人员的选聘、考评和培训30.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31.直线与参谋32.委员会33.组织变革的过程34.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35.组织变革的压力及其管理36.组织的冲突37.组织文化38.领导的含义和作用39.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集体的构成40.领导方式及其理论41.领导艺术42.激励的性质43.激励理论44.激励实务45.组织中的沟通46.沟通的障碍及克服47.控制原理48.控制要求49.控制过程50.控制方法51.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52.创新的过程和组织53.技术创新的内涵、源泉和战略54.企业制度创新55.企业文化创新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管理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4分)1、非正式组织2、目标管理3、战略决策4、组织文化5、预先控制6、公平理论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56分)1、人际关系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美国学者波特认为影响行业内竞争结构及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包括哪些?3、试绘制矩阵制结构示意图,并说明其优缺点。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ca085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e.png)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一、引论1.自动控制的定义和概述2.自动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二、数学建模1.控制系统的数学建模方法: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法2.电气、机械、热力等典型系统的数学建模3.稳定性分析和性能指标的数学表达式三、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反馈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2.理想反馈控制系统的数学分析3.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分析4.可控系统和不可控系统的判定方法四、传递函数法分析与设计1.纯时延系统的特点和传递函数表示2.传递函数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传递函数法在稳态误差分析中的应用4.一阶、二阶、高阶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和稳态特性分析5.传递函数法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五、根轨迹法分析与设计1.根轨迹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根轨迹的形状和性质3.根轨迹法在稳态误差分析中的应用4.根轨迹法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5.根轨迹法在稳定性和性能指标分析中的应用六、频率域分析与设计1.频率响应函数的定义和性质2.频率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3. Bode图的绘制和解读4.频率域分析在稳定性和性能指标分析中的应用5.频率域分析在控制系统的设计中的应用七、PID控制器和校正1.PID控制器的定义和性质2.PID控制器的校正方法:试控、校正加和法等3.校正方法的设计原则和步骤4.PID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调试八、现代控制理论1.状态空间分析和设计的基本原理2.可控性和可观性的判定方法3.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之间的转换方法4.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设计方法九、模糊控制理论1.模糊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运行方式3.模糊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4.模糊控制的设计方法和调试技巧十、自适应控制理论1.自适应控制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参数自适应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方法3.自适应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和调试技巧4.自适应控制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十一、智能控制理论1.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3.智能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案例4.智能控制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以上是自动控制原理大纲的一个概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细化,以适应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实践应用的要求。
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834专业基础(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杭州师范大学2022年《834专业基础(一)》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c8e937083d049649a665891.png)
(注:尽可能详细!)
参考书
有关美术创作类书籍和相关专业画册
考试内容
根据命题,完成创作构图并予以文字阐述
试卷内容结构
创作符合命题主题的图稿(黑白稿形式),并完成相关创作构图的阐述文字
试卷难易结构
难易适中
试卷题型结构
1.创作构图:草图2幅,完整构图1幅
2.文字阐述:500—1000字的构思说明
试卷分值结构
创作构图7:主题表现30%艺术表现40%
2.文字阐述(30%):阐述主题与创作内容图稿一致,语言表述流畅,能体现一定的学术思考。
备注
考试内容以黑白稿呈现,工具不限,铅笔终稿无效。
一级学科硕士点召集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常州大学834环境保护概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常州大学834环境保护概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2be403e76a20029bc642d2e.png)
2021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科目名称:834、环境保护概论
一、基本内容
1.环境、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等基本概念;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主要分支
;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
3.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物、环境空气敏感区与空气质量指数;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及典型工艺;
4.给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及典型工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物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及其典型
工艺;
5.噪声的概念、特点、来源及分类;噪声的度量与单位、噪声评价、声环境质量标准;
6.物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群落演替、生境、植被、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的基本原
则、减少生态影响的工程措施;
7.固体废物的特征与分类、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处置方法;危险废物的
定义、鉴别与处置方法;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艺;
8.环境风险的类别、管理内容、控制方式、防范措施;
9.轻工、化工医药、冶金机电、建材火电等行业的污染特征及其废气、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
二、考试要求(包括题型、分数比例、是否使用计算器等)
1、名词解释(20分,13.33%)
2、简答题(50分,33.33%)
3、论述题(80分,53.33%)
不使用计算器
三、主要参考书目
张文艺,环境保护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834《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834《设计基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826b79f02768e9950e7381d.png)
834《设计基础》考试大纲
一、大纲综述
《设计基础》为综合性专业考试,不分专业方向。
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设计造型形态、空间想象与组合、形式美感法则、构图与色彩及手绘表现的基础设计技能的掌握。
二、考试内容
《设计基础》的设计主题是综合性的设计表达。
它的内容可以是关于具体的形态、事物的设计表现,也可以是对抽象概念的设计描述,但都要通过造型形态手法来体现设计主题。
三、考试要求
要求设计作品创意新颖、具有形式美感,构图严谨,色彩效果与表现技法得当,版式美观,表现形式不限。
考生无需携带绘图画板和考试用纸,在学校提供的答题纸上进行答题。
1张A3绘图纸,自带绘图铅笔或签字笔、钢笔及彩色马克笔等不限。
四、试题结构
设计基础(总分150分)
其中:
1、创意(60分);
2、表现技法(50分);
3、整体效果(40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六、主要参考书
《设计基础》暂无考试参考书。
834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西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834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西电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f9923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ed.png)
834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考试大纲一、考察目标834 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数据结构7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75分三、考察范围数据结构:【总体要求】“数据结构”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数据结构的构造和实现,具备应用数据结构分析、设计和求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线性结构、树和图的逻辑结构、存储(物理)结构,以及基本操作在不同存储结构上的实现,并能够对基本算法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掌握基本的查找和排序方法及其算法实现,并能够利用这些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具备采用C或C++或 Java等编程语言设计与实现算法的能力。
(一)线性表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实现3)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及实现4)线性表的应用(二)栈和队列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与实现(1)栈的顺序存储及实现(2)栈的链式存储及实现(3)队列的链式存储及实现(4)循环队列的定义及实现3)栈和队列的应用(三)串1)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串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及实现3)串的模式匹配(1)基本的模式匹配算法(2)KMP模式匹配算法(模式串的next函数计算)(四)数组和广义表1)数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数组的顺序存储3)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4)广义表的基本概念和存储结构(五)树与二叉树1)树的基本概念2)二叉树(1)二叉树的定义及性质(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3)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和层序遍历运算(4)线索二叉树的定义与基本运算3)树和森林(1)树的存储结构(2)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3)树和森林的遍历4)哈夫曼(Huffman)树的构造与应用(六)图1)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2)图的存储结构(1)数组表示法(邻接矩阵表示法)(2)邻接表表示法、逆邻接表表示法(3)邻接多重表(4)十字链表3)图的遍历(1)深度优先遍历(DFS)算法(2)广度优先遍历(BFS)算法4)图的应用(1)最小生成树求解方法(Prim算法、Kruskal算法)(2)最短路径求解方法(Dijkstra算法、Floyd算法)(3)AOV-网和拓扑排序方法(4)AOE-网和关键路径求解方法(七)查找1)查找的基本概念2)静态查找表(1)无序顺序表、有序顺序表(2)顺序查找算法(3)折半查找算法、折半查找判定树的构造3)动态查找表(1)二叉查找树(二叉检索树、二叉排序树)的构造及查找、插入和删除运算(2)平衡二叉树的构造及查找运算(3)B-树的特点及查找运算(4)B+树的基本概念4)哈希表(1)哈希表的基本概念(2)哈希表的构造及查找运算5)查找算法的分析(平均查找长度计算)及应用(八)排序1)排序的基本概念(排序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排序算法的时空复杂度及稳定性)2)简单排序方法(1)直接插入排序算法(2)冒泡排序算法(3)简单选择排序算法3)快速排序4)堆排序5)归并排序6)基数排序(1)多关键排序方法(2)链式基数排序方法及特点7)外部排序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组成原理:【总体要求】“计算机组成原理”要求学生掌握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具有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
834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834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46cfe689eb172ded63b788.png)
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初试)(科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重点考察电工电子技术的分析设计基础,电气及PLC 控制技术,创新设计的思维方法等。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设计题三考查范围第一部分电工技术第一章电路基本工作原理考核知识点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动势的定义及其方向。
2、电路中电位和电功率的计算;额定值的概念。
第二章电路分析基础考核知识点1、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KCL、KVL)。
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第三章交流电考核知识点1、正弦量的三要素(频率、周期、角频率;最大值、有效值;相位、初相位);同频正弦量间的相位关系。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正弦量的瞬时值三角函数式、波形图、相量图间的相互转换。
3:、三相电势的产生与三相电源的连接;三相负载的Y连接和△连接。
4、三相电路的稳态计算;瞬时功率、平均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
第四章变压器考核知识点1、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路及其基本定律。
2、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额定值、损耗与效率。
第二部分电子技术第一章半导体基础考核知识点1、半导体的的基础知识;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主要应用。
2、特殊二极管;整流电路;晶体三极管的结构、输入、输出特性;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3、场效应管、晶闸管的结构、特性。
第二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考核知识点1、集成运放的基本知识;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结论。
2、集成运放中的反馈。
3、运放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第三章数字电路考核知识点1、基本门电路(与门、或门和非门),常用门电路;逻辑代数及其化简。
长沙理工大学834 生物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长沙理工大学834 生物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7edf6104a1b0717ed5dd37.png)
科目代码:834 科目名称:生物化学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了生物体内大分子结构特点、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与合成代谢及调控机理,以及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
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酶的概念、反应的基本动力学及其催化作用的分子机理;生物氧化基本原理及其与物质代谢的偶联关系;糖的无氧代谢及有氧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及调控机理等。
并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运用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糖类的结构和功能、脂类和生物膜机构及功能;
2、二十种天然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盐析、沉淀、变性等现象的
特点及原理(重点考察);
3、DNA的一、二、三级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增色效应、减色
效应、Tm值等的内涵及原理;RNA的结构和化学性质(重
点考察);
4、酶概念、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活力测定;酶反应的基本动
力学,底物浓度、温度、pH值、酶浓度、激活剂和抑制剂对
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即酶催化作用
的分子机理(重点考察);维生素和辅酶(一般考察);
5、生物氧化、电子传递链、底物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重点考。
843安全学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
![843安全学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5c31a2abb68a98271fefa65.png)
843《安全学原理与应用》复习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系统、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工程,明确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掌握安全科学基本理论和安全科学基本原理;掌握事故及其特性以及几种事故致因理论;掌握系统危险性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掌握系统安全评价和企业安全评价的基本原理以及方法。
要求学生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蒋军成,郭振龙.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王志荣. 安全工程学原理[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2018年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事故案例分析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概论掌握:系统、系统工程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特点;安全系统工程的目标以及目标的实现,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系统安全的概念和系统安全原理。
熟悉:安全系统工程发展概况、经历的四个阶段、产生的背景、条件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五大优点以及最大优点;系统安全分析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事故预防理论及事故分析掌握:事故概念及分类;事故预防理论和对策;事故隐患辨识方法;典型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原因分析方法、应急救援措施和事故防范对策措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编制内容及演练方法。
熟悉:事故隐患概念及分类;事故特点,事故机理及特征,事故预防基本原则;典型火灾爆炸和中毒事故案例分析,包括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防范对策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方案的制定。
第三部分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掌握:事故因果论,能量转移论,轨迹交叉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系统本质安全理论,人本安全理论,两类危险源理论;事故生命周期理论,设备生命周期理论;安全3E对策理论,安全3P策略理论,安全强制理论。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ff154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3.png)
834自动控制原理大纲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工程的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大纲,用于概括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内容:1. 引言。
1.1 自动控制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1.2 自动控制的发展历程。
2. 数学建模。
2.1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2 信号与系统的数学描述。
2.3 状态空间描述法。
3. 时域分析。
3.1 传递函数与系统响应。
3.2 稳定性分析。
3.3 误差分析与稳态性能。
4. 频域分析。
4.1 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
4.2 传递函数的频域特性。
4.3 系统的频域响应。
5. 控制器设计。
5.1 PID 控制器。
5.2 根轨迹法。
5.3 频率响应法。
6. 系统校正。
6.1 开环校正。
6.2 闭环校正。
6.3 系统校正的实际应用。
7. 多变量控制。
7.1 多变量系统的数学建模。
7.2 多变量控制器设计方法。
7.3 多变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 高级控制技术。
8.1 模糊控制。
8.2 自适应控制。
8.3 预测控制。
9.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与优化。
9.1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9.2 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法。
9.3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分析。
10.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10.1 工业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10.2 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
这个大纲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的主要内容,从数学建模到控制器设计,再到系统校正、多变量控制、高级控制技术以及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价与优化等方面。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将能够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青岛大学2020年834 化工原理考试大纲
![青岛大学2020年834 化工原理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9376495c281e53a5802ffea.png)
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834化工原理一、考试要求(1)熟练掌握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2)掌握单元操作过程的典型设备的特性,并了解基本选型能力;(3)掌握主要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设计和操作计算方法;(4)能够灵活运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单元操作常见问题。
二、考试内容(1)流体流动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管路计算;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
要求:熟练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2)流体输送机械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离心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组合操作、安装和汽蚀现象;)往复泵的类型、工作原理、流量调节和特性曲线;其它主要化工用泵(正位移泵和非正位移泵)的主要特性;气体输送机械(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主要特性。
要求: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
能够进行涉及离心泵的基本计算。
(3)沉降与过滤曳力和颗粒自由沉降;沉降分离设备、操作原理及计算;过滤原理和分类;过滤过程的数学描述及计算、滤饼的洗涤;压滤和吸滤设备、离心过滤设备。
要求:掌握分析颗粒运动的基本方法,能够对颗粒层流沉降运动过程进行分析判断和计算。
了解沉降分离设备的分类和应用,掌握沉降分离设备主要是重力降尘室与旋风分离器的原理和计算。
掌握过滤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及应用、恒压下不同过滤方式的操作计算。
了解典型过滤设备的结构和特点。
(4)传热冷、热流体热交换的形式、载热体;传热速率和热通量及传热机理;热传导与傅立叶定律、热导率(导热系数);平壁、圆筒壁和多层壁稳定热传导的计算;对流传热过程分析和数学描述;准数和传热系数经验关联式;沸腾传热和冷凝传热;黑体辐射及基本规律;传热过程计算;)换热器的分类、计算与选型;传热过程的强化途径。
83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纲(2012年版)
![83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纲(201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1b3b3e249649b6648d7476d.png)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考研复习大纲(2012年)第一章、绪论(4分)了解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及其处理方法;掌握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解测量平差任务;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
第二章、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6分)理解偶然误差的特性;掌握衡量精度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理解测量不确定度。
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20分)理解数学期望的传播;掌握方差协方差阵、权、权阵、协因数、协因数阵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协方差传播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权与定权的常用方法,协因数、协因数传播律及其应用,理解由观测值函数的真误差估计中误差的方法;了解系统误差的传播。
第四章、平差数学模型与最小二乘原理(10分)掌握各种平差问题必要观测数,多余观测数的确定方法;掌握测量平差的函数模型,函数模型的线性化,掌握参数估计与最小二乘平差准则。
第五章、条件平差(20分)熟练掌握条件数的确定,条件平差原理;掌握各种平差问题条件方程的建立;掌握法方程的组成与解算,精度评定。
第六章、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15分)了解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建立;掌握法方程的组成与解算,精度评定。
第七章、间接平差(20分)掌握间接平差原理,误差方程的建立;掌握法方程的组成与解算,精度评定;掌握间接平差应用(直接平差,三角网坐标平差,导线网间接平差,GPS 网平差)。
第八章、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15分)掌握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原理;掌握误差方程、条件方程列立;掌握法方程的组成与解算,精度评定。
第九章、概括平差函数模型(10分)熟悉基本平差方法的概括函数模型;附有限制条件的条件平差原理,精度评定;熟悉各种平差方法的共性与特征;理解平差结果的统计性质。
第十章、误差椭圆(10分)了解点位中误差概念以及计算方法;掌握任意方向的位差计算;点位误差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计算;理解误差曲线的基本概念;掌握误差椭圆要素计算;理解点位落入误差椭圆内的概率;第十一章、平差系统的统计假设检验(10分)熟悉统计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误差分布的假设检验;掌握平差模型正确性的统计检验;理解平差参数的统计检验和区间估计;了解粗差检验的数据探测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34电子技术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34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7ff507ff00bed5b9f31dc4.png)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子技术》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电子技术》是为我校招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必须的基本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潜质,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造就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电气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电子技术课程(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中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估算与分析题 5大题,共69分 列表简答题 1大题,共12分判断题 2大题,每大题分别为14分、15分,共29分III 考查内容一、模拟电路部分1. 3种组态的放大电路或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均指BJT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静态[静态工作点Q (U CE ,I C )]、动态性能指标[A u (A us )、R i 和R o ]的估算。
要求:熟练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道和微变等效电路图。
2. 4种输入、输出方式差动放大电路Q 点的分析及A d 、R id 、R od 的估算。
3. 两级比例运算电路(包括反反相相输输入入、、同同相相输输入入和和差差动动输输入入方方式式)、加减法、积分电路输出表达式的列写,以及平衡电阻的求取。
4. 用瞬时电位极性法判断交流反馈极性及其组态;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即∣1+A F ∣>>1),估算A uf 。
5. 对于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变压器反馈式LC 振荡器、三点式LC 振荡器、晶振,判断它们能否振荡;若能,说出其全称及振荡频率f 0 估算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34电子技术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834电子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7ff507ff00bed5b9f31dc4.png)
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子技术》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电子技术》是为我校招收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必须的基本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潜质,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建设培养、造就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电气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电子技术课程(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考试中允许使用计算器,但不得使用带有公式和文本存储功能的计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1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估算与分析题 5大题,共69分 列表简答题 1大题,共12分判断题 2大题,每大题分别为14分、15分,共29分III 考查内容一、模拟电路部分1. 3种组态的放大电路或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均指BJT 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其静态[静态工作点Q (U CE ,I C )]、动态性能指标[A u (A us )、R i 和R o ]的估算。
要求:熟练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道和微变等效电路图。
2. 4种输入、输出方式差动放大电路Q 点的分析及A d 、R id 、R od 的估算。
3. 两级比例运算电路(包括反反相相输输入入、、同同相相输输入入和和差差动动输输入入方方式式)、加减法、积分电路输出表达式的列写,以及平衡电阻的求取。
4. 用瞬时电位极性法判断交流反馈极性及其组态;深度负反馈条件下(即∣1+A F ∣>>1),估算A uf 。
5. 对于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变压器反馈式LC 振荡器、三点式LC 振荡器、晶振,判断它们能否振荡;若能,说出其全称及振荡频率f 0 估算式。
834材料力学甲大纲
![834材料力学甲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f4492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d.png)
834材料力学甲大纲834材料力学甲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行为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课程概述这门课程主要围绕“材料力学”这个主题展开,通过对材料内部应力和应变、力学性质、行为进行数学建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特性。
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力学和数学知识。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材料结构、应力和应变、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等几个方面,其中具体内容包括:1. 材料结构:基本材料结构、材料流变行为、结晶缺陷等。
2. 应力和应变:应力的概念、应力分布、应力变换、应变的概念、应变率等。
3. 弹性力学:胡克定律、弹性应力、应变的概念及其所处范围、热应力等。
4. 塑性力学:塑性应变、比例极限、硬化行为等。
5. 断裂力学:裂纹的起源、划痕硬度等。
三、教学方法这门课程较为理论,但涉及实践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课堂上除了普通的讲授,还需要加强案例分析和实验模拟、模型模拟等课外实践习题,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成果学生在学习完该课程后,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和掌握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质。
2. 掌握力学原理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
3. 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能力,熟练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计算。
五、结语834材料力学甲是学习材料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深入理解力学知识和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议学生在学习此课程时要注重实践,加强习题练习和实验操作,以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
科目名称 软件工程基础 编号 834
一、考试范围及要点
(一)程序设计基础
考试范围为指定参考书所涵盖内容。
要求考生系统地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熟悉各种数据结构,着重强调考生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中所有的算法,要求用C语言描述。
考生应能:
1.掌握C语言的数据类型,语句语法并熟练使用。
2.建立有关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算法,算法分
析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
3.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掌握在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下对线性表进行
的各种操作。
4.掌握堆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存储结构;掌握在顺序和链式存储结构下对
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以及利用栈与队列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5.掌握串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和相关的操作算法。
6.掌握数组、广义表和稀疏矩阵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和基本操作。
7.理解树的概念和基本术语;掌握二叉树的概念、存储结构和遍历;掌握利用二叉
树的遍历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了解森林的概念与遍历,掌握哈夫曼树的概
念和应用。
8.掌握图的概念、常用的存储方法,掌握图的遍历、连通性、最小生成树(Prim算法
和Kruskal算法)、拓扑排序、关键路径的具体求解过程和算法。
9.掌握数据表的静态查找方法(顺序、二分、索引)和动态查找方法(二叉排序树
和平衡二叉树),理解几种方法的特点;掌握哈希表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10.掌握内部排序(插入、快速、选择、归并、基数)的几种方法,以及不同方法的
特点、稳定性和复杂度的分析。
(二)微机原理与接口
微机原理与接口考试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
1.熟练掌握数制转换、补码运算。
a)二、十、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b)补码加、减法运算及溢出的判断
2.掌握8086CPU结构、存储器组织及时序的基本概念。
a)8086CPU内部寄存器的功能
b)8086的存储器的段地址、偏移地址、位移量、物理地址及其相互关系
c)时钟周期、总线周期、指令周期之间的关系
3.熟练掌握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4.熟练掌握8086汇编语言的编程。
a)汇编语言程序的结构,简单应用程序的设计
b)常用输入/输出DOS功能的调用
5.掌握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方法。
a)存储器的分类及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b)RAM、ROM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c)主存储器芯片的连接(扩展)以及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
6.理解和掌握输入/输出、总线、I/O接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a)数据传输的控制方式(程序、中断、DMA)
b)总线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c)I/O接口的主要功能
d)了解异步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数据格式
7.理解和掌握中断处理系统。
a)中断常用术语
b)中断处理的过程
c)中断向量的设置
d)中断处理子程序的编写
8.熟练掌握8255、8253的简单应用。
a)8255的编程结构、工作方式,初始化及应用编程
b)8253的编程结构、工作方式,初始化及应用编程
(三)操作系统
考试范围为指定参考书所涵盖的内容。
考生应当系统的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部分的基础概念和关键算法,着重强调考生应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分类,掌握操作系统的特征。
2.掌握进程的定义,掌握进程的状态及其转换关系。
3.了解进程同步中临界资源、临界区的概念,了解同步应遵循的规则,能运用信号量
机制解决典型的同步问题。
了解进程间通信方式的种类。
4.了解处理机调度的三个层次和选择调度算法的若干准则,掌握基本的调度算法。
掌
握产生死锁的原因和必要条件,掌握预防和避免死锁的方法,了解死锁的检测和解
除方法。
5.掌握程序的装入和链接,掌握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分页以及分段的存储管理方
式,能进行地址转换。
6.了解局部性原理和虚拟存储器的定义,掌握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式,掌握页面置换
算法,能进行地址转换。
了解请求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7.了解I/O 系统组成、I/O的4种控制方式,了解缓冲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设备分
配中设备独立性和SPOOLing 技术。
8.了解文件的逻辑结构,了解文件共享的方法。
9.掌握典型的磁盘调度算法,了解外存分配方法和空闲存储空间的管理算法。
10.了解操作系统的接口的种类,了解处理机的两种执行状态及其转换。
(四)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考试重在考查考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了解、掌握情况。
考生应能: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组成、体系结构,ISO/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的特点,面向连接服务与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区别。
2.掌握数据通信、传输媒体、信道复用、宽带接入基本知识。
3.掌握差错控制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
掌握流量控制中的停等协议、滑动窗口机制
的工作原理。
掌握PPP协议。
4.掌握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以太网、无线局域网、局域网互联。
5.掌握虚电路、数据报的特点,广域网的分组转发机制,拥塞控制原理。
6.掌握IP地址及其分类,无分类编址CIDR,IP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关系,IP
报文路由过程,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最短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内部网关协议,
外部网关协议。
7.掌握和理解TCP、UDP协议的传输机制。
8.掌握上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如:DNS、FTP、DHCP等。
9.掌握因特网服务质量概念及服务质量保证机制。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程序设计基础40分
微机原理与接口 40分
操作系统35分
计算机网络35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
参考书目名称作者出版社版次年份《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
周荷琴、吴秀清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第4版
口技术》
《计算机操作系统》汤子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