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https://img.taocdn.com/s3/m/cfcc7f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f.png)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是指医院内部为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后,整理各科医生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形成一份综合性的会诊报告的时间。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由医院的医务人员协调各科医生的时间安排,整理各科医生的意见,撰写会诊报告,最终提交给患者或患者家属。
完成时间的具体安排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患者病情的复杂程度、涉及的科室数量、医生的工作安排等。
通常情况下,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可能会在会诊结束后的数天内完成,具体时间也可能会因患者情况和医院工作流程而有所不同。
在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仔细核对各科医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会诊报告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病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全院大会诊记录,以保证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和治疗方案的科学性。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对于患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份完整准确的全院大会诊记录能够提供全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病情评估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院在安排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缩短等待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协作,确保各科医生的意见得到充分整合,形成一份综合而严谨的会诊报告。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沟通,解释会诊记录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医疗建议。
全院大会诊记录的完成时间是医院在为患者提供综合诊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医务人员的精心安排和协作配合,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全面专业的治疗建议。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f7b3e071e2bd960590c677b9.png)
. ..
保山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内会诊记录本
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cd4192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b.png)
xxxx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
度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医疗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活动,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
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2、恶性肿瘤患者;
3、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
4、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5、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二)、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三)、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
(四)、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递交《XXXX腔医院院内大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
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五)、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的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会诊记录,并登记。
(六)、申请科室做好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评价分析工作。
医院多学科会诊-模板
![医院多学科会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d508b95eff9aef8941e06ff.png)
医院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茅箭区人民医院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组长:由医务科主任担任,审批并负责组织会诊;成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治职称以上并由医务科授权的医生组成;各成员按医务科要求及时参加相应的会诊;联络员:医务科干事,负责会诊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保存。
.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提高我院多学科会诊的质量,加强多学科会诊的管理,特对全院多学科会诊做出以下规定,请各临床、医技科室参照执行,并在实际执行中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细节。
一会诊程序院多学科会诊由经治科室科主任提出,医务处负责安排、组织,由医务处及科主任主持,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会诊前会诊医师要熟悉病情。
会诊中经治医师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按照会诊意见及要施诊疗。
二会诊申请.1.病例选择:多学科会诊的病例,一般是入院2周诊断不明或特殊需要,患者病情疑难、危重、复杂,需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2.会诊申请要求: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1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务处。
同时,提出全院多学科会诊的病例,原则上要求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科室讨论意见。
会诊申请单容包括:(1)患者病情介绍,在诊治上需解决的问题(2)拟会诊时间(3)拟请会诊人员(4)科室主任签字或盖章二会诊前准备1. 经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理解与配合。
2. 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 医务处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拟请专科会诊的通知专科科主任参加会诊。
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及推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自行联系落实本科其他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代为会诊,并向医务处报告确认。
4. 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病人。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
![(完整版)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1](https://img.taocdn.com/s3/m/a3f9e957d15abe23492f4d0d.png)
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目录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第二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会诊制度第三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流程第四部分: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第五部分: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第六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第七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第一部分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组长:成员:联络员:第二部分会诊制度在诊疗服务中,对不能确定诊断、治疗的或涉及其它专业问题时,需要进行会诊,以利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患者诊治问题。
会诊是临床诊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会诊时会诊者应以积极主动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会诊讨论。
一、会诊要求(一)会诊单所列项目必须填写完整,包括科室、病区、床号、住院号、姓名、病情、会诊目的和要求,申请者签名,经上级医师签名后送至相关科室和部门。
申请其他医院会诊时,需填写院外会诊申请单。
(二)住院患者科间普通会诊,应邀科室医师须在48小时内完成,急会诊应在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申请会诊的科室要严格掌握所需会诊的标准,严禁滥用急会诊(急会诊一般带有抢救性质),若要求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会诊则申请会诊科室要在会诊申请单上注明具体时间。
应邀科室应安排好会诊医生负责会诊事务。
若会诊医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会诊时,科主任应负责协调,及时完成会诊。
(三)会诊结束后,会诊医师应立即将会诊意见记录在会诊单上,会诊意见内容包括病史、体征、专科情况、初步诊断及处理意见等。
申请医师应当同时在病程记录中做好相应会诊记录,内容应包括会诊的经过及对会诊意见的执行情况等。
二、会诊形式(一)科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主任召集本科室的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进行)。
(二)科间会诊1、住院患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科室主任同意,填送会诊单。
会诊单上应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简要病情及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申请医师签名,科室主任审核签名后送应邀科室。
多学科联合会诊登记表
![多学科联合会诊登记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b3012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7.png)
多学科联合会诊登记表多学科会诊记录本科室:20年度使用说明1、本手册作为科室疑及多学科会诊工作的记录,必须按时如实填写。
2、登记本由科室主任指定人员填写,注意保管,人员变更时及时移交。
3、登记本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登记本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保存期限4、如遇科室学科会诊工作的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5、本登记本由医务部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督导、检查。
2年。
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诊制度临床会诊工作是医院的一项常规医疗活动,会诊制度也是医院的一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
随着临床分科的不断细化,各专业专科医师在对本专业医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过程中,往往难以同时满足疑难危重患者或合并多种疾病患者的综合诊疗需要。
多学科联合会诊制度有利于医院提供快捷有效的综合性诊疗服务,能够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医师诊疗水平、完善医院管理。
1、下列情况必须申报医务部门构造多学科联合会诊:1、临床诊断困难(一般出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2、拟约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学科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3、已发生医疗纠葛、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葛的病例。
二、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找到能会诊人员。
3、院内多学科会诊,会诊医师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
4、院内多学科会诊,牵涉到合理用药时,必须有临床药师参加。
5、院内多学科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部门提交《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医务部门根据申请肯定名单后,将会诊名单反应给申请科室。
六、组织会诊科室必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医师必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必须及时书写会诊记录,主管医师及时将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63e41a2cc58bd63186bdef.png)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摘要:(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一、目的实施多学科诊疗,解决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诊断、治疗问题,做到尽早诊断,规范诊疗。
二、内容(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
(二)组织: 1.急重症病例 (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
(2)医务处(或医疗总值班)即刻组织会诊。
(3)会诊地点:申请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
2.复杂疑难病例 (1)提交多学科会诊申请前必须先进行科室内讨论,明确会诊原因、目的及会诊科室(专家),至少提前 1 天填写《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科主任审核后交医务处,并电话通知。
(2)医务处负责组织多学科会诊,通知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并发送《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电子版至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
(3)参加人员:多学科会诊由会诊申请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需具备医院授权资质,并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到场参加会诊讨论。
(4)记录:申请会诊科室负责记录、整理会诊内容,并如实记录在电子病历中,主持人审核签字,同时将电子版上报医务处;认真执行会诊意见,并在科室《院内多学科会诊登记表》中登记。
(5)执行:申请会诊科室认真执行会诊意见 (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
三、质控与考核; ;(一)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多学科会诊工作,认真组织学习《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申请科室提请将申请表交到医务处,执行会诊意见﹔应邀科室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资质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上述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f8846c63968011ca20091a8.png)
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医疗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活动,在2021年《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多科会诊工作的规定》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1、多科会诊适用病人:(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一周不能确诊)或已在本院2个专科以上进行诊疗,仍未能明确诊断或确定诊疗方案的病人;(2)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已在本院2个专科以上进行诊疗,仍未能明确诊断或确定多科治疗方案的患者;(3)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需快速明确诊治方案的患者;(4)诊断明确,治疗效果差,需确定不同治疗方案的患者;(5)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2、经治医师遇到上述病人后,应及时作出处理,并上报科主任,进行科内讨论,确定是否需要多科会诊,确定需要多科会诊的病例,由科主任提出,填写《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报医务科(门诊病人报门诊部),商定会诊时间,并联系相关科室人员,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3、会诊一般由医务科(门诊部)组织,科室主任主持,由主治医师报告病历,经治医师作详细会诊记录,需要时应请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参加会诊。
4、院内多学科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5、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6、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的完成会诊工作。
7、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会诊记录,并登记。
同时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8、多科会诊内容应有记录,并有专项登记表(附件3: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9、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护理mdt多学科会诊记录模板
![护理mdt多学科会诊记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feeda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7.png)
护理mdt多学科会诊记录模板护理mdt多学科会诊记录模板「篇一」邵阳市中医医院多学科会诊评估制度(试行)根据循证医学原则,利用我院现有技术能力对疑难病例患者的疾病类型、机体状况、病情发展转归等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诊治方案,以期较大幅度提高治愈率和医务人员对疑难病例的诊治能力,我院特制定多学科会诊评估制度。
多学科会诊评估制度(简称MDT)的概念:是指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
是由多个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相对固定的专家组,针对某种疾病进行的临床讨论会,从而提出诊疗意见的临床治疗模式。
一、病房MDT制度:1、由医务科遴选多学科专家成立MDT专家组。
2、MDT专家组采取联席模式,针对某个或几个患者,通过召开MDT会议,专家共同参与的病例讨论,共同查看病人和相关临床资料,提出诊疗意见,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二、MDT专家组如下:组长:业务院长罗博副组长:曾立清曾有任组员:雷庆良(骨伤副主任医师院长)谢钢(内科主任医师)、金庆满(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申小平(骨伤科副主任医师)、杨林(内科主任医师、宁俊华(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罗丽(内科主任医师)、郑文哥(骨伤主任医师)、黄瑛(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海(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申明高(骨伤副主任医师)、丁晖(骨伤副主任医师)、李文峰(急诊副主任医师)、刘海洋(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唐武平(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戴宇虹(肿瘤内三科主任)、段祥余(针灸科主任医师)、曾宇晖(血透室副主任医师)、林果辉(疼痛科主任)、杨明(外一科主任)、郑安健(ICU副主任医师)、刘国华(妇瘤科副主任)、胡芳艳(妇瘤科副主任)、李清明(肿瘤内科副主任)、付江涛(外二科副主任)、禹华轩(麻醉科主任)、李四海(影像科主任)、杨丽红(功能科主任)、王邵珺(检验科主任)、孙乐平(检验科副主任)、蔡力全(放疗中心副主任)、陈健民(口腔科专家)、黄霞(病理科主任)、杨金艳副主任医师、谢彪副主任医师、刘瑶副主任医师、宁小明副主任医师、罗亚副主任医师、专家组下设常务办公室由医务科负总责。
院内会诊记录范文
![院内会诊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5af3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7.png)
院内会诊记录范文院内会诊记录。
会诊日期,2023年5月15日。
会诊科室,内科。
会诊医生,主治医师A,会诊医师B。
会诊对象,患者姓名,李某,性别,男,年龄,58岁。
主诉,反复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1周。
入院1周余。
现病史,患者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促,伴有咳嗽、咳痰,无发热、咯血,未及医治。
1周前加重,胸闷明显,活动后气促明显,伴有咳嗽、咳痰,咳痰为白色粘稠痰。
无发热、咯血,无胸痛、心悸。
入院后予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等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手术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个人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接触有害气体、粉尘史,否认职业暴露史。
体格检查,T36.8℃,P90次/分,R22次/分,BP130/80mmHg,一般情况可,查体合作。
头颅对称,无畸形,无头痛、头晕等不适。
口唇无苍白,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正,双侧甲状腺无肿大。
胸廓对称,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无明显畸形,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未及干湿啰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无震颤,心率90次/分,心音有力,未及明显异常杂音。
腹部平坦,无压痛,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正常。
四肢无水肿,无皮肤黏膜出血点,肌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8.5×10^9/L,Hb 140g/L,PLT150×10^9/L;肝肾功能,ALT 20U/L,AST 25U/L,Cr 80μmol/L,BUN 4mmol/L;电解质,Na 140mmol/L,K 4.0mmol/L,Cl100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改变;胸部CT,双肺散在斑片状密度影,考虑感染性病变。
诊断,1.反复出现胸闷、气促、咳嗽、咳痰1年余,加重1周,入院1周余。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d0579733376baf1ffc4fada3.png)
目录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 (2)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 (4)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 (5)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 (6)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7)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 (8)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 (9)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会诊工作,提高医院诊疗水平,确保医疗安全,制定我院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
1、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的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提出会诊申请(紧急会诊除外),主持人为医务科工作人员或申请会诊科室负责人。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2、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须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地完成会诊工作。
3、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申请会诊科室:申请时间:妇产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鲁甸县人民医院多学科诊疗会诊评价纪要鲁甸县人民医院会诊制度1.在诊疗活动中,凡遇疑难病例,治疗上有困难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会诊。
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病人诊治问题。
2.急会诊:(1)急会诊指生命体征不平稳,本科室处理有困难,由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上级医师签字同意,并在会诊单上注明“急”字。
慢性病或择期手术病种,不得申请急会诊。
(2)凡生命体征不稳定,已危及患者生命或突发事件,本科室处理有困难,可申请“特急”会诊,可先用电话邀请,后补填会诊单,或在会诊单上注明“特急”二字送到会诊医师手中。
(3)受邀会诊科室接到急会诊通知后原则上由当班最高级别医师前往,必须于10分钟内迅速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迟或拒绝,否则追究当事人责任。
(4)会诊时患者的经治医师或值班医师应陪同受邀会诊医师,并详细介绍病情。
会诊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上做好会诊记录,对尚未处理完毕或重危病人应负责随诊及交班。
医院院内大会诊记录单
![医院院内大会诊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58080c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0f.png)
医院院内大会诊记录单患者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初步诊断:
主治医生:
大会诊日期:
大会诊人员:
主治医生:
副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
放射科医生:
检验科医生:
病理科医生:
其他相关医生:
会诊内容:
1.病史摘要:
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等相关信息。
2.检查结果:
包括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等。
3.诊断:
根据病史摘要和检查结果,讨论患者的初步诊断。
4.鉴定诊断:
对初步诊断进行讨论,确定最终诊断。
5.治疗方案:
根据最终诊断,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6.术后辅助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接受手术治疗,讨论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如放疗、化疗等。
7.随访计划:
对患者的随访进行讨论,包括随访时间、随访内容等。
8.病情讨论: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包括疾病的发展趋势、治疗效果等。
9.其他建议:
根据讨论结果,提出其他相关的建议或注意事项。
10.患者教育:
讨论患者的疾病知识,给予适当的健康教育。
11.下次大会诊日期:
确定下一次大会诊的时间。
备注:
如有需要,对诊断和治疗的具体细节进行备注。
大会诊纪要:
在此处填写大会诊的具体纪要,包括病史、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随访计划、病情讨论、其他建议、患者教育等内容的详细描述。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3360cc84868762caaed58a.png)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目录(此制度及填写格式是试行版,科室可根据情况调整)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工作流程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评价纪要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半年院内会诊记录评价分析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生效日期:2012年8月23日修订日期: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制度是明确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的医疗活动,,为进一步规范我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活动,制定本制度,请各科室遵照执行。
1、下列情况必须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2)恶性肿瘤患者;(3)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4)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5)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2、院内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3、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4、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前一天向医务科递交《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院内大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
医务科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申请科室须提前将医务科核定后的“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送达各受邀请专家,以便受邀专家了解病情。
5、组织会诊科室须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受邀会诊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的完成会诊工作。
会诊后,应及时书写院内会诊记录,并登记。
应将会诊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
6、申请科室做好院内多学科综合会诊评价分析工作,每年至少开展2次评价分析。
7、医务科将不定期对会诊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按规定执行的科室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每季度检查汇总全院会诊落实情况,有奖罚。
8、其他事宜参照医院会诊制度中的院内会诊部分执行。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
![多学科会诊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84745c7caaea998fcd220e03.png)
. . .
保山市人民医院
多学科院内会诊记录本
科室:
时间:年月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多学科院内会诊
31。
医 院多学科会诊 - 模板
![医 院多学科会诊 - 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8141c0389eb172dec63b706.png)
医院
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本
茅箭区人民医院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管理小组成员组成及职责
组 长:由医务科主任担任,审批并负责组织会诊; 成 员:各临床、医技科室主治职称以上并由医务科授权的医生组成;各成员按医务科要求及时参加相应的会诊; 联络员:医务科干事,负责会诊记录及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汇总、保存。
拟请会诊科室或专家: 会诊主持人: 科主任意见:
姓名
住院号
科主任签名:
年月日
科院内多学科诊疗会诊登记表
入院诊断
会诊日期
主管医师
备注
患者姓名 会诊时间参加人员源自科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记录
年龄 地点
住院号
入院诊断 主持人
记录者签字:
主持人签字:
年月日
二 会诊前准备 1. 经治医师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取得理解与配合。 2. 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历记录,各项检查结果完善,并附于病历中,影像资料收集齐全。 3. 医务处收到全院多学科会诊申请后,应立即组织通知被邀请的各位专家,拟请专科会诊的通知专科科主任参加会诊。被邀请专家无特殊情 况 不得拒绝及推诿,确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必须自行联系落实本科其他副主任及以上医师代为会诊,并向医务处报告确认。 4.为保证会诊质量,被邀请专家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尽早了解病情,必要时会诊前查看病人。 三 会诊过程
1. 会诊专家应准时到达会诊科室,不得迟到。 2. 医务处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确认拟请的会诊医师均到场,及时联系未到场的医师,若有拟请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前来会诊,需立即 落 实,更改会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