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疾病影像诊断
ct肾结石诊断标准
ct肾结石诊断标准
CT肾结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症状表现,CT肾结石的诊断首先要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剧烈的腰部或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血尿等。
这些
症状常常提示可能存在肾结石。
2. 影像学表现,CT扫描是诊断肾结石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CT扫描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和尿路内的结石,确定结石的位置、大小和数量。
根据CT扫描的结果,可以明确诊断肾结石。
3. 结石特征,CT扫描还可以帮助确定肾结石的特征,如结石
的成分、形状和密度。
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结石的类型,指导后续
的治疗方案选择。
4. 排除其他疾病,在诊断肾结石时,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
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肾盂肾炎、肾结核等。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
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排除其他疾病,最终确立肾结石的
诊断。
总的来说,CT肾结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结石特征和排除其他疾病。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信息,可以准确诊断肾结石,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肾脏肿瘤的影像诊断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CT和MR表现 1. 肾实质内和/或外软组织和脂肪混杂密度或信号
肿块,密度或信号不均匀 2. 脂肪密度区:数量不等,无强化 3. 软组织密度区:低或高密度,血管组织明显强化,
肌肉组织轻度强化,但程度低于肾实质。 4. 病灶内可有出血、异常血管 5. 瘤内脂肪在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中等
信号,抑脂后其高信号脂肪灶变为低信号 6. 少数AML在CT和MR检查未见脂肪(<20%) 7. 扫描技术:2-3mm的CT薄层平扫有利于确定脂肪
成分的存在
两肾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两肾多发混杂密度病变,肌肉为软组织密度, 轻微强化;脂肪为低密度,不强化
软组织
软组织
脂肪
左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T1
左肾混杂信号病变,软组织T1稍低和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CT平扫稍低密度,皮质期 等密度不均匀增强,髓质期 低密度
小肾癌的影像 高血供
肾细胞癌: 在皮质期病变密度较正常皮质高,且不均匀;在髓质期病变密 度较正常实质低
小肾癌的影像
小肾癌假包膜
小肾癌的影像
MR特点
1,信号改变 在T1WI序列上以等或等低信号为主,亦可呈等、略高或高低混杂信号 改变。在T2WI抑脂像以不均高信号为主,亦可呈稍高或稍低信号改变。 2,假包膜 多数在T2WI 抑脂序列能见到完整或不完整假包膜影, 呈弧形、半圆形 或圆形低信号带。 3,动态增强 肾癌均见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各期差异较大。约70%为富血供, 皮质早期显著强化;30%为少血供,皮质早期轻微强化。实质期强化程度二者均减 低。
KUB
肾癌的影像
最新(上)肾脏CTA影像诊断
肾囊、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动脉; 肾上腺及性腺动静脉
37
38
➢肾囊动脉(Renal capsule arteries),即肾包膜动 脉:在肾脂肪囊内,有多支动脉形成一血管网,称为 Schmerber肾外血管弓(网),包绕肾脏。这些动脉 包括:
①肾囊上部A:起源于肾上腺A; ②肾囊中部A:起源于肾A主干分支的回返支,向后回返至肾窦,然后由肾 窦进入肾脂肪囊。起源于小叶间A的穿支动脉,穿过纤维囊也并入肾囊血管 网。 ③肾囊下部A:起源于睾丸A或卵巢A的近端,向外侧行走进入肾脂肪囊。
附:UPJO病因:先天性肾盂输 尿管连接处狭窄、迷走血管压迫、纤 维束带牵拉、输尿管高位开口、输尿 管瓣膜形成、息肉、上尿路结石、肿 瘤等。
肾门斜矢状位 (时钟面)
肾动脉位于移行区 的前上方,未25 压迫
副 肾 动 脉
下肾静脉干
女性,71岁,UPJO (下肾静脉干压迫)
左肾门斜矢状位(时钟面)
左肾静脉走行于 腹主动脉后方 (变异)
✓正常情况下,穿支A的血流方向从肾内流向肾外。 一旦肾A主干发生供血不足,穿支内血流倒向, 从肾外流向肾内,以维持肾实质的血供。
32
肾动脉还可发出许多
肾上腺A
分支供应邻近的组织
器官,常见的有:①
膈下A;②肾上腺上A
(约1/6起于肾A);
③肾上腺中A(有时
可起于肾A);④肾
上腺下A(97%为肾A
的一个分支,并有一
8
VR图 MIP图
9
VR图
MIP图
10
11
12
小叶间动脉
叶间动脉
(在肾盏旁进入 肾柱实质)
弓形动脉(沿皮髓 质交界线行进)
(前支)
肾脏输尿管结石、结核、肾囊肿影像诊断
1.肾和输尿管结石
肾结石-X线检查
【造影表现】 造影有助于肾结石的诊断,能确定可疑影是否在肾内 阳性结石显示为充盈缺损 结石的密度可高于、等于、低于造影剂的密度 可了解患肾的功能,是否有继发感染或肾盂扩大
肾结石- CT检查
能够确切发现位于肾盏和肾盂内的高密度结石影。
1.肾和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结石-X线检查 多为小的肾结石下移所致,易停留在生理性狭窄处。 表现为输尿管区黄豆大或米粒大致密影, 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方向一致 易出现在输尿管的生理狭窄处 输尿管下端近膀胱处的结石多为横行 造影可确定致密影是否在输尿管内, 其上段输尿管常有扩张
双侧肾盏肾盂普遍受压、拉长、变形和分离,呈“蜘蛛足”状改变 CT检查:
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囊肿 残存的正常肾实质较少甚至难以识别 常并非多囊肝
3.肾囊肿与多囊肾
肾盏受压 变形移位
肾囊肿
多囊肾
谢谢欣赏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CT表现】 早期显示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 增强检查,可有结核性空洞 部分肾盏乃至全部肾盏、肾盂扩张 肾盂和输尿管壁的增厚 可见点状或不规则致密影结核灶钙化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典型 脓腔
3.肾囊肿与多囊肾
【临床表现】 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 多囊肾为遗传性病变,成人型多见 随囊肿增多、增大出现症状,
2. 泌尿系结核-肾结核
【X线造影表现】 早期表现为肾盏顶端元钝,边缘如虫蚀状 典型者,可见一团状造影剂影与肾盏相连,
或位于肾盏外方的皮质内、 边缘欠光滑,密度不均, 相应的肾盏边缘不整齐或变形狭窄
病变浸入肾盏肾盂广泛破坏或形成肾盂积脓时, IVP不显影或显影延迟,且密度淡,边缘不整齐
逆行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成一个扩大而不 规则的腔, 波及整个肾脏
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PPT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Ureterocele 指输尿管末端囊性扩张 女孩多见
了解肾脏排泄情况 肾盂、肾盏有无充盈缺损 包括输尿管、膀胱 三维成像
肾-CT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口服造影剂? 呼吸控制训练
快速CT扫描:层厚/层距~10/10mm或5/5mm Spiral:Collimation 3-8mm Pitch 1-1.5 重建间距≦5.0mm 拟作三维重建
静脉增强:碘造影剂300-370mgI/ml 100-120ml Bolus:2~3ml/S(75~80) 1ml/S(20 ~25) 三个时相: 皮质期 15~20S 髓质期 50~60S Scan delay 肾盂充盈:2.0~3.0min
CT: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核素99mTc -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肾-正常变异
常见的几种正常变异
肾-正常变异
肾柱肥大
肾-正常变异
鉴别
肾-正常变异
分叶
肾-正常变异
局部隆起?!
是长东西了 吗?
肾—先天畸形
常鉴别:一侧肾萎缩(临床 功能差) 一侧游走肾
临床 排尿困难 尿失禁 感染 肾功能 病因 胚胎期 正常在口部形成的瓣膜-吸收
如不吸收-致下端口狭窄(内压增高 -末端扩张隆起-囊肿
输尿管口肌纤维薄弱 输尿管膀胱段过长 炎症、外伤 分型 单纯囊肿 异位开口 脱垂 盲端
肾-先天畸形
输尿管囊肿 影像 尿路造影:输尿管末端呈“眼镜蛇头”样膨大 或膀胱内充盈缺损 膀胱周围有环状沟突出于正常膀胱边缘 膀胱镜: 囊肿节律性充盈、萎陷 CT : 肾盂、输尿管积水 肾萎缩 膀胱腔内薄壁囊肿-“囊内囊” 增强后延迟扫描 显示清楚
肾脏病变的影像诊断
T1WI
肾-正常变异
肥大肾柱 Bertin柱 正常皮质内折增厚 驼峰肾 脾脏压迫 胎儿分叶肾 肾门上缘唇状突出 局部肾实质增生 感染后疤痕旁肾质增生
CT: 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 核素: 99mTc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肾-正常变异
肥大肾柱
肾-正常变异
肥大肾柱
右侧肾癌
肾-正常变异
分叶状肾
肾-正常变异
肾窦脂肪沉积
肾-先天畸形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常伴生殖系统其他畸形
单肾
一侧肾不发育或发育小
鉴别: 一侧肾萎缩 (功能差 临床) 一侧游走肾
马蹄肾 肾融合畸形 (下极/上极) 血管、输尿管走行
重复肾 双肾盂 双输尿管
功能性梗阻
神经性 膀胱输尿管反流 (年青人多见)
肾-积水 Hydronephrosis
肾-阻塞性病变
肾积水 Hydronephrosis
病理改变
肾盂压增加→肾乳头萎缩、空洞化→肾实质萎缩→囊 样改变 隔状肾柱残余
影像:诊断梗阻原因-US、CT
肾脏增大 肾盂/肾盏/输尿管扩张(重症花瓣状→囊状) 隔状肾柱 +C“壁”增强 对侧肾肥大(代偿) 轻度积水:+C延时CT可见造影剂液平
破入肾盂:愈合/肾盂积脓
肾-炎症 Renal Inflammation
局灶性肾炎
肾-炎症 Renal Inflammation
局灶性肾炎2W后
肾-炎症 Renal Inflammation
黄色肉芽肿肾盂肾炎
Xanthogranulimatous Pyelonephritis
病因不清 慢性 多见于中年女性
(优质医学)肾脏CTA影像诊断
个分支至肾包膜);
⑤肾盂输尿管A;⑥
睾丸A(有时起于肾A
或副肾A);⑦肾包
膜A。
32
33
肾静脉通常位于肾动脉的腹侧,较粗大,直径约 为动脉的两倍。
右肾静脉较短,直接汇入下腔静脉。
左肾静脉较长,在汇入下腔V之前,左肾V还接 受来自肾上腺和性腺的静脉血流。左肾V有可能被 肠系膜上A和腹主动脉压迫,造成回流不畅。
肾囊A在血管造影时并不能全部显示,由于其血流 灌注较慢,常在肾血管造影后期才有对比剂充盈。但 在肿瘤或脓肿病人,这些血管常有扩张并提前显示。
38
输尿管血管
输尿管各部血供来源不同,但主要来自其外膜上的动 脉侧支血管网,这些侧支血管接受下列不同的血供:
8
VR图
MIP图
9
10
11
小叶间动脉
叶间动脉
(在肾盏旁进入 肾柱实质)
弓形动脉(沿皮髓 质交界线行进)
(前支)
前支较粗,分上中下段动脉,支 配肾脏的上段、前上段、前下段 和下段
(后支)
后支较细,为后段A, 支配肾后段(尖段 可发自前支或后支)
12
末支穿至纤维囊 下,与包膜A吻合
入球小A
小叶间A(第5级 分支,常规造影 难以显示)
35
肾囊、集合系统及输尿管动脉; 肾上腺及性腺动静脉
36
37
肾囊动脉(Renal capsule arteries),即肾包膜动 脉:在肾脂肪囊内,有多支动脉形成一血管网,称为 Schmerber肾外血管弓(网),包绕肾脏。这些动脉 包括:
①肾囊上部A:起源于肾上腺A; ②肾囊中部A:起源于肾A主干分支的回返支,向后回返至肾窦,然后由肾 窦进入肾脂肪囊。起源于小叶间A的穿支动脉,穿过纤维囊也并入肾囊血管 网。 ③肾囊下部A:起源于睾丸A或卵巢A的近端,向外侧行走进入肾脂肪囊。
肾脏疾病CT影像诊断PPT课件
肾-CT解剖
外形:两极 长圆形 肾门区 镰状 ●边缘:光滑/或略分叶 ●密度:均匀30+10Hu ●肾窦:脂肪密度 肾盂不易分开
增强:皮质期:皮质车轮样强化 髓质期:肾实质均匀强化 肾盂充盈:不易分辨肾盏
肾被膜:正常时CT不易分辨 肾筋膜囊:厚层扫描不能分辨
肾-解剖
肾 脏 的 肾位 脏置 的及 血 管
临床 腰部酸痛 合并感染、结石
影像 尿路造影(RP)
L3-4水平以上肾盂输尿管积水
输尿管呈“S”状弯曲
CT
增强扫描右输尿管向腔静脉后移行
上方肾盂、输尿管积水
下腔静脉血管造影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肾-先天畸形
腔 静 脉 后 输 尿 管
肾-囊性病变
肾囊肿 Renal cyst 单纯性囊肿与肾小管阻塞、组织缺血有关 退行性改变?(50岁以上>50%)可缓慢增大,无症状 大者可有压迫症状 • 肾实质 肾盂旁囊肿 被膜下囊肿 • US:无回声 壁光整 侧壁丢失 后方回声增强 • CT:园 边缘光滑锐利 无壁 均匀水样密度 无增强 • MRI:可发现隐匿性壁上小肿瘤
肾-解剖
肾包膜 皮、髓质
肾-解剖肾内血管源自肾-解剖肾锥体.局部皮质
肾-解剖
肾血管分段
肾-解剖
腹膜后腔
肾-解剖
腹膜后腔
肾-正常CT
肾—解剖
正常变异 Normal Variation
肥大肾柱:正常肾皮质折叠/增厚 驼峰肾:脾脏压迫 胎儿分叶肾 肾门上缘唇样突出:局部肾质增生 感染后斑痕旁肾质增生
CT:皮质/髓质与正常肾质增强速率一致;核素99mTc -DMSA 肾小管正常聚集
影像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影像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影像学是现代医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和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医学领域。
在肾脏疾病的诊断中,影像学的应用可以提供直观、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
本文将介绍影像学在肾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超声影像学超声影像学是通过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来生成图像,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诊断方法。
在肾脏疾病中,超声影像学可以清晰地显示肾脏的形态、大小和位置,观察肾脏内部的结构及其异常表现。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诊断肾囊肿、肾结石等常见肾脏疾病,并且能够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然而,超声影像学也有其局限性。
由于超声波在组织内传播的限制,对于深度较大、胖患者或肠气过多的患者,超声影像学的可视度较差,难以准确评估肾脏病变。
此外,超声影像学无法提供关于病变的组织学信息,对于一些细微的结构改变和肾实质疾病难以发现。
二、CT扫描CT扫描是通过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生成肾脏的横断面影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肾脏结构信息。
CT扫描对于评估肾脏肿瘤、感染、脓肿和炎症等病变非常有用。
此外,CT扫描还可以提供三维重建图像,更直观地显示肾脏及周围结构。
然而,CT扫描需要使用大量的X射线,可能对患者产生一定的辐射风险。
此外,由于CT扫描需要使用造影剂,对于部分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对造影剂过敏的情况,需谨慎选择或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三、MRI扫描MRI扫描是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良好显示效果。
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MRI扫描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准确评估肾脏的形态、功能、血流灌注情况。
MRI扫描还可以区分肿瘤的良恶性、观察肾脏周围的淋巴结是否受累。
然而,MRI扫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MRI扫描对于对金属、心脏起搏器等植入物具有一定的限制。
其次,MRI扫描费用较高,造成不适宜众多患者进行普查。
此外,扫描时间较长,需要对患者有较高的合作度。
四、放射性核素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是通过将放射性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利用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衰变来获取图像。
肾脏占位的影像诊断课件
目录
• 肾脏占位概述 •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肾脏占位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临床意义与展望
01
CATALOGUE
肾脏占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脏占位是指肾脏内出现异常肿 块或病变,导致肾脏形态、结构 和功能发生改变。
分类
肾脏占位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 类,良性占位包括肾囊肿、肾错 构瘤等,恶性占位则包括肾细胞 癌、肾盂癌等。
结石可单发或多发,位于肾盂或 肾盏内,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
结石密度较高,与钙化灶不同, 钙化灶通常较小且形态单一。
肾盂癌的影像学表现
肾盂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肾盂内软组 织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
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呈不均匀 强化,而坏死部分无强化。
肿瘤可侵犯肾实质,导致肾脏形态改 变和局部浸润。
02
X线平片检查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有限,但对于结石和 钙化等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
B超检查
B超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 的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肾脏形态、大 小及内部结构。
B超对于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筛 查和监测肾脏肿瘤。
CT检查
CT检查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成像能力,可以清晰显示肾 脏占位的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血尿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
变红或含有血块。
腹部肿块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腹部肿块,恶性占位通 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
。
高血压
部分肾脏占位可能导致 高血压,可能与肾脏功
能受损有关。
02
CATALOGUE
影像学检查方法
肾癌的CT磁共振诊断
.
.
.
.
MR
T1WI 为等低信号 , T2WI 多为等低信号 ; 透明细胞癌T2WI为高信号; MR 强化方式与 CT相似;
.
.
治疗及预后
目前,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治疗采用肾癌根治术,但 对于小肾癌也可以采用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切除术
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相比 ,乳头状肾细胞癌就诊时 大部分在早期 ,恶性度低 ,5 年生存率为 82 %~ 90 % ,前者仅为 44 %~54 %。
.
囊性肾癌
.
囊性肾癌的CT表现
.
.
囊性肾癌
.
.
.
.
小结
.
囊性肾癌鉴别诊断
.
肾脏囊性病变Bosniak分级
.
.
.
.
.
.
.
.
小肾癌
≤3.0 cm,占肾癌的9%,体检偶然发现 多为富血供,少血供相对少见 薄层、动态增强扫描是提高诊断小肾癌敏感性和
特异性的关键 类圆形,等或低密度,边界尚清,密度多较均匀,
30 %的 PRCC 可见钙化。
.
CT
CT平扫表现多数为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常突出于 肾表面,有完整的包膜,除了因出血、坏死、囊变 ,其内质地多均匀;
CT增强扫描肿瘤强化不明显,PRCC为少血供肿瘤, 多为轻中度强化,强化程度弱于正常肾实质;
高强化的肾肿瘤可基本排除乳头状肾细胞癌 以囊性方式生长者为乳头状囊腺癌,可单房或多房
淋巴结转移 呈中等信号,较易与邻近的血管鉴 别
邻近器官受侵及术后评价 与CT相似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肾癌淋巴结转移、对侧肾积水
.
囊性肾癌淋巴结转移
肾 ct 影像学要点
肾 ct 影像学要点肾CT影像学要点肾CT影像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技术对肾脏进行检查和诊断的一种方法。
肾CT影像学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肾CT影像学的要点。
一、扫描技术1. 扫描层厚和层间间隔:通常选择较薄的层厚和层间间隔进行扫描,以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清晰的图像。
2. 扫描方式:常用的扫描方式有螺旋扫描和静态扫描。
螺旋扫描可以获得更多的图像信息,并在一次扫描中完成多个相位的图像获取。
3. 对比剂使用:肾CT常需要使用对比剂来增强血管和肾脏的显示。
对比剂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
二、解剖结构1. 肾脏形态:正常肾脏呈豆腐块状,左右两侧形态对称。
肾盂、肾盏、肾实质和肾血管的显示应清晰。
2. 肾实质:正常肾实质呈均匀的灰度分布,不应出现明显的异常密度区域。
肾实质的显示应充盈均匀,不应有空洞或肿块。
3. 肾盂和肾盏:肾盂和肾盏的形态应规则,大小适中。
肾盂和肾盏的显示应清晰,不应有积水或结石。
4. 肾血管:肾动脉和肾静脉的显示应清晰,血管壁应光滑。
肾动脉的分支情况和肾静脉的引流情况应正常。
三、病变诊断1. 结石:肾CT可以清晰显示肾脏中的结石,包括其位置、大小、形态和数量。
结石的密度和组织的对比可用于判断结石的成分。
2. 肿瘤:肾CT可以检测和评估肾脏的肿瘤,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浸润范围。
肿瘤的密度和强化特点可用于判断肿瘤的性质。
3. 囊肿:肾CT可以清晰显示肾脏中的囊肿,包括囊肿的数量、大小和位置。
囊肿的壁厚度和内部密度可用于判断囊肿的性质。
4. 肾梗死:肾CT可以显示肾脏的血供情况,对于肾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肾梗死的显示特点包括血供减少、实质密度降低和肾脏体积缩小。
5. 肾积水:肾CT可以显示肾脏的积水情况,包括积水的位置、大小和范围。
积水的密度和肾盂肾盏的扩张程度可用于判断积水的原因。
四、功能评估1. 血流灌注:肾CT可以通过对比剂的强化特点评估肾脏的血流灌注情况。
肾静态影像报告解析
肾静态影像报告解析1. 引言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代谢产物和维持体内水平的平衡。
肾静态影像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结合放射性摄影技术,可以展示肾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情况。
本篇文档将对肾静态影像报告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识别报告中的内容。
2. 报告结构典型的肾静态影像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临床信息报告首先会附带病人的临床信息,包括病人的个人资料、主要的症状和疾病状况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背景情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2) 影像描述接下来的部分是对影像进行详细描述的内容。
医生会描述肾脏的大小、形状、位置以及任何异常的发现。
具体的描述可能涉及到肾脏的皮质、髓质、集合系统、输尿管等结构的特征。
(3) 功能评估肾静态影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肾脏功能的评估。
医生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估肾脏的功能,如测量肾脏的排泄率、滤过率等。
这些功能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脏的正常与否,以及是否存在功能异常。
(4) 结论报告的最后一部分是医生的结论。
医生会根据影像描述和功能评估的结果,得出对病人的诊断意见。
这部分通常是对诊断结果的总结,并可能包括对进一步检查或治疗的建议。
3. 解析示例下面是一个肾静态影像报告的解析示例:临床信息•病人信息:男性,45岁•主要症状:尿频、尿急、尿痛•疾病状况:无明显其他疾病史影像描述•左肾大小:正常•右肾大小:轻度增大•左肾形状:正常•右肾形状:轻度变形,显示局部囊性病变•左肾位置:正常•右肾位置:正常•左肾皮质:正常•右肾皮质:异常,显示局部低密度区•左肾髓质:正常•右肾髓质:正常•左肾集合系统:正常•右肾集合系统:正常•左肾输尿管:正常•右肾输尿管:正常功能评估•左肾排泄率:正常•右肾排泄率:轻度降低•左肾滤过率:正常•右肾滤过率:轻度降低结论该病人的肾静态影像显示右肾存在局部囊性病变,并伴有局部低密度区,推测为肾囊肿引起的肾质损害。
肾脏病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
肾脏病该做什么影像学检查大多数人都知道检查尿液能够查出肾脏是不是有问题,但是对于尿常规检查以外的检查知之甚少。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肾脏病的影像学检查。
肾脏病的检查方法可分为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病理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液检查、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肾脏的影像学包括X现、超声、CT及MRI,主要提供有关肾脏形态结构的解剖学信息,临床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可选择相应的检查。
腹部平片理想情况下可以看到肾脏的外轮廓及大小,是否有钙化,及不透线X线的阳性结石。
但是由于需要提前清肠等肠道准备,而且提供的信息有限,肾内科临床很少用到,一般在急诊常用于筛查肾结石急性发作等。
超声是目前临床最普遍的无创性肾脏影像学检查,分为普通黑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两种。
普通黑白超声检查可明确提供肾脏的大小,肾脏包膜的形态,肾实质厚度及回声的强弱,对临床鉴别急慢性肾衰竭提供巨大帮助。
此外对于肾盂积水非常敏感,可帮助临床了解是否存在肾后梗阻性因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并且对肾脏囊肿性疾病也敏感。
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主要观察肾脏大血管情况及了解肾内小动脉的阻力情况。
可根据肾动脉血流情况作出肾动脉狭窄部位及程度的诊断,可作为肾动脉狭窄无创性检查的首选。
可帮助明确有无肾静脉干血栓形成。
用于肾穿刺术后患者明显肉眼血尿,发现肾动静脉瘘形成。
CT可为肾结石、肾创伤、肾感染及脓肿形成、肾新生物以及泌尿系畸形等疾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RI对肾功能受损或对含碘造影剂过敏,不能进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是一种选择。
可帮助诊断肾动脉狭窄。
另外还有静脉肾盂造影和CTRA检查,但因临床常有患者肾功能受损或对含碘造影剂过敏,故在肾内科检查时很少采用,并且进行该项时应慎重。
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它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而影像诊断在肾脏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在肾脏疾病影像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肾脏疾病影像诊断中的优势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肾脏疾病的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疾病时已经处于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人工智能技术在肾脏疾病影像诊断中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分析大量的肾脏影像数据,准确地识别出异常情况。
相比传统的影像诊断方法,人工智能可以大大提高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自动化:传统的影像诊断需要医生手动分析和判断,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诊断过程。
医生只需将影像数据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中,系统就能自动分析和诊断,大大节省了医生的时间和精力。
3. 学习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诊断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1. 肾脏病变检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肾脏影像数据的分析,准确地检测和定位肾脏的异常病变。
例如,通过对肾脏CT扫描图像的分析,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出肿瘤、囊肿等病变,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并治疗。
2. 肾脏疾病分型: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肾脏影像数据的分析,准确地将病例分为不同的类型,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3. 肾脏损伤评估:肾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其程度的评估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肾脏影像数据的分析,准确地评估肾脏损伤的程度,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
4. 肾脏移植评估:肾脏移植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但移植后的肾脏功能评估对于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肾脏影像数据的分析,准确地评估移植后肾脏的功能,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预后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
肾癌分期:仍沿用Robson氏分期法和TNM分期法。
Robson氏法
病
变
范
围
TNM分期法
Ⅰ Ⅱ Ⅲa Ⅲb Ⅲc Ⅳa Ⅳb
T1 肿瘤限于肾脏内(小) T2 肿瘤限于肾脏内(大) T3a 肿瘤侵及肾周脂肪,但在Gerota氏筋膜内 T3b 肿瘤侵及肾静脉或下腔静脉 N1—N3 肿瘤侵及局部淋巴结 T3b, N1—N3 肿瘤侵及局部血管和淋巴结 T4 肿瘤侵及邻近器官(同侧肾上腺除外) M1a—d,N4 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
二、肾移行细胞癌
发病率仅次于肾透明细胞癌(肾癌),占肾肿瘤的5~10%,年龄与肾癌 相似,男>女,肿瘤发生于肾盂,故血尿出现较肾癌早。
病理:
(1) 绝大多数为为乳头状癌,低度恶性,生长缓慢,较晚发生转移; (2) 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较早发生转移。 肾盂癌常造成输尿管或膀胱播散;可发生肾盂任何部位,单发或多发。 易造成第一狭窄阻塞。肾窦受压、消失,肾盂癌很少引起肾轮廓改变,乳头 状癌组成细胞主要为移行细胞,偶尔为鳞状上皮细胞。 规整,信号均匀,T1WI、T2WI为等信号,或短T2信号。周围脂肪受压,肾 盂肾盏离心性移位,由此可判断肿瘤来源于肾盂。,肾实质、肾轮廓无明显 异常。 (2) 浸润型:肿瘤向肾实质内呈偏心性浸润,程度不一。T1WI示 CMD的局限性消失,可呈等或低信号,T2WI可不均匀,可见低信号。侵及第 一狭窄后引起积水,但其信号强度较高,为等或短T1,长T2信号,可能与局 部蛋白含量增高有关。该异常信号往往影响肿瘤的显示。肾门、腔静脉周围 淋巴结可有肿大,血管受侵可有远处转移。
恶性肿瘤
6、文献报道:5~7%为囊性肾癌,有四种病理机制: ①肿瘤内部呈多房囊状生长,约占40%; ②肿瘤内部呈单房囊状生长,约占30%; ③肿瘤发生囊性坏死约占20%; ④肿瘤起源于单纯性囊肿的囊壁者少见。 囊性肾癌MRI表现为不规则增厚的囊壁及出现壁内结节或囊内分隔粗大, 也可见囊内出血。 肾透明细胞癌内有较多的脂类、糖原、中性脂肪,故T1值较短,T2值较 长,MRI信号较高; 肾颗粒细胞癌内脂类物质较少,,故信号较低,T2WI上明显, 肾腺癌信号变化较大,可呈低、等、高信号。 造成肿瘤信号混杂的原因时肾癌的成分复杂,坏死囊变、出血等。
五、透析后继发性囊肿
透析3年以上发病率高,占46%~49%。与单纯性囊肿信号同。
良性肿瘤
一、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是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单发或多发,中年发病,女性多见。少数双侧血 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结节性硬化。
病理:起源于中胚层,由平滑肌、脂肪、异常血管混合组成。它们的含量差别
较大,多以脂肪为主,少数以平滑肌为主。大体上肿瘤光滑,境界清楚,呈 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无包膜。大小不一,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肾盂 肾盏及肾窦脂肪受压移位。少数可突出于肾轮廓之外。有时因肿瘤血管明显 扩张,管壁缺乏弹力纤维,引起出血,出现血尿。一般无症状,无意中发现。 MRI表现:多为单侧单发。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无包膜,境界清楚。成分 多样性,信号也多样性。
继发性肾肿瘤
一、淋巴瘤
最初肿瘤生长在肾小管和血管结构之间,肿瘤沿着这些结构浸润破坏,形 成瘤结节,结节增大融合,直接侵及整个肾脏,使肾弥漫性增大。 分以下类型: (1)肾增大,但维持肾轮廓(常见)。 (2)单侧或双测多发软组织结节(50%)以上。 (3)来自淋巴结或腹膜后腔延伸的病变直接侵犯(25%)以上。 (4)单发肿块(5%~10%) 。 (5)弥漫性浸润(多病灶融合)。 (6)肾周浸润,压迫肾脏,肾周筋膜增厚及肾周间隙消失。 MRI表现:T1WI上浸润性病变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CMD消失,T2WI为等信 号或混杂信号,可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或脾肿大。最常见的表现为多发结节 状。肾脏增大酷似原发肾肿瘤、肾转移瘤、多发错构瘤、感染、白血病等。
良性肿瘤
鉴别诊断:
1、脂肪瘤:信号均匀,大部分能鉴别。 2、分化好的脂肪肉瘤:直径往往大于5cm。 分化差的脂肪肉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无脂肪信号。 3、肾癌:实性肿块,无脂肪信号,鉴别不难。不含脂肪成分的错 构瘤难与肾癌鉴别。
良性肿瘤
二、肾腺瘤
单发或多发,单侧或双测,可与肾细胞癌并存。一些腺瘤有所谓的大嗜 酸粒细胞瘤的特征,有中心瘢痕,组织学上为白色纤维组织。
由于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常有一层薄膜相隔,故肿瘤边界清楚。肿瘤局部可 变性、液化、坏死。常有出血。坏死、出血可导致钙化或骨化。 有的肾癌可呈囊性。肿瘤大时可穿破包膜,侵及邻近器官和组织。侵及血 管可致瘤栓。可有肾门、下腔V、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可转移到肺、肝、骨 骼、脑等。 MRI表现:1、占位效应:肾轮廓改变;邻近肾盂、肾盏受压、受侵; 2、肿瘤假包膜征:对肾癌有一定的特异性。假包膜成分为受压的肾 实质、血管、纤维成分。厚度达2mm以上则形成MRI上的低信号环。假包膜 在T2WI上出现率比在T1WI上高,且更为清楚。 3、信号改变: T1WI上呈低信号, T2WI上呈高信号。少数恰好相反。 二者呈等信号也有发生。肿瘤较大时可有坏死、液化、囊变、出血。
囊性病变
四、多囊肾
又名肾多囊性病变。
是较常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90%发生于双侧肾脏,可继 发感染(50%~75%)、结石(10%)、肿瘤及囊肿破裂出血。 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儿童少见。 MRI表现:双侧肾脏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呈分叶状。肾 皮质、髓质多发性囊肿,可呈“蜂窝状”或“葡萄状”。信号强 度均匀或不均匀,T1WI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或混杂 信号,有的为单纯性囊肿,有的为出血性囊肿。
正常肾脏MRI解剖
肾筋膜在肾脂肪囊与肾旁脂肪之间,表现为线状低信号,当 有炎症或肿瘤侵犯时可增厚,并有信号改变。
囊性病变
一、单纯性肾囊肿
多见于老年人,单发或多发,常在肾前部或后部表面。 MRI表现: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整,与肾实质界面光滑锐利。 肾囊肿信号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不强化。 鉴别诊断: 1、肝肾隐窝的肝囊肿:肾囊肿突入肝肾隐窝(Morrison氏隐窝) 时应与肝肾隐窝的肝囊肿区别,肾囊肿使肾周脂肪向肝侧移位; 肝囊肿使肾周脂肪向肾侧移位。冠状位效果好。 2、囊性肾癌:囊性肾癌的囊壁常有局部或普遍性不规则增厚, 或有壁结节,信号不均匀,囊内可有多房分隔。
有人提出腺瘤诊断标准:
有完整的包膜;<3 cm;无坏死、出血及细胞退变;肿瘤局限于肾皮质, 无转移。 MRI表现: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恶性肿瘤
一、肾细胞癌
占肾肿瘤的85%以上,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初诊是有1/3的病人有转移。 40~70岁为多,男∶女=2 ∶1。
病理:易发生于肾上级,绝大多数介于5~15 cm,形态不规则,常呈分叶状。
肾
正常肾脏MRI解剖
MRI可清楚地显示肾脏,不用造影剂就能区别肾皮质和髓 质。T1WI上(反转恢复序列或短TR/TE的SE序列),肾皮质呈 中等信号,比肌肉高,比脂肪低。肾脏周围包绕高信号的脂肪, 形成天然对比,易识别。肾髓质信号比肾皮质低,是肾髓质含自 由水较多缘故。皮髓质分辨率(CMD)。 T2WI上,肾脏的信号强度变化较大,肾实质呈高信号,比 肝脏高与脂肪的信号几乎相等。 由于肾窦脂肪衬托,肾盂肾盏易被显示,呈长T1、长T2信 号,冠状位显示较好,无呼吸伪影情况下,肾柱可清晰显示,但 不易显示肾小盏。肾血管可较好的显示,肾血管清晰度与呼吸伪 影有关,用表面线圈可提高分辨率。肾包膜不易显示。有时在肾 周脂肪与肾皮质之间可见条形低信号或高信号,为化学位移伪影, 不要误认为肾包膜。
囊性病变
二、出血性肾囊肿
指单纯性肾囊肿出血,也可外伤、感染、肿瘤继发改变, 31%的出血性肾囊肿为恶性。不同时期MRI信号改变也不同。 与出血规律同。 出血性肾囊肿多呈分叶状,内部信号不均,有时出现液平 面,易与单纯性肾囊肿区别。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三、肾盂旁囊肿
系指发生于肾门和肾盂周围的单纯性多房性囊肿,多为单侧。 可能是肾管残余或淋巴管扩张所致。儿童少见。囊肿呈圆形或 椭圆形,位于肾盂旁。单发或多发。 T1WI呈低信号,T2WI呈 高信号。肾窦脂肪和肾盂肾盏受压移位。
MRI表现: (1)局限型:局限于肾盂内,无蒂的腔内肿块,边缘光滑,形态
恶性肿瘤
※MRI对肾肿瘤的诊断作用在于: ①判断肾盂造影及CT增强出现的充盈缺损的性质。由于MRI软组织分辨 率高于CT,可发现CT上不能显示的等密度及低密度血肿。用不同序列区别不 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及有无少量瘤内出血,但对结石及钙化的显示不如CT。 ②确定肿瘤的侵及范围,有助于肿瘤的分期。 Bennington等把肿瘤分四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肾盂内; Ⅱ期:肿瘤浸润黏膜; Ⅲ期:侵及肾实质或肾筋膜; Ⅳ期:侵及外膜或邻近器官、并有远处转移。 MRI与CT一样不能区分Ⅰ期、 Ⅱ期,但比CT更全面的确定肿瘤大小、范围。 当肿瘤向肾实质侵犯明显时不易与肾透明细胞癌区别。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1、肾囊肿出血、肾血肿:形态不规则,信号不均,各种序列上常为外高、中间 低的信号,肾癌常有假包膜。 2、多囊肾:肾脏普遍增大,CMD消失,信号强度可不均,似肾癌,但多发生 于两侧。肾癌常有假包膜。 3、错构瘤:T2WI有利于区别肿瘤出血与错构瘤的脂肪,出血的信号高于脂肪。 错构瘤无假包膜。 4、肾盂癌:很少引起肾轮廓的改变。肾盂癌的肾窦脂肪信号、肾盂、肾盏呈离 心性受压移位。如果肾盂癌明显侵及肾实质,很难与肾细胞癌鉴别。
肾感染性病变
二、肾周脓肿
有典型症状,易明确诊断。有糖尿病、肾结石、尿路梗阻、肾先天异常和多 囊肾的患者,易发生感染。肾周脓肿是肾脓肿的并发症,其他局部感染性疾 病如结肠憩室炎或阑尾炎可累及肾周间隙,血源性的肾周脓肿也可见到。胰 腺脓肿和胸部的感染也可延伸进入肾周间隙。 MRI表现:依脓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变化: 早期在肾周间隙内可见液体积聚,长T1、长T2信号,可伴有气体。肾周 脓肿可单发(局限型)或多发(广泛型)。 脓肿形成期T1WI上较均匀的低信号,脓肿壁可厚薄不均匀,其信号较皮 质信号高。T2WI上脓肿为高信号,其中心可有小片状低信号。肾脏包膜下的 脓肿使肾脏的皮质呈弧形受压。肾周脓肿通常局限在Gerota´s筋膜内,严重 的感染可突破肾筋膜并侵及邻近间隙和器官,可累及同侧的隔肌角和腰肌。 同侧肾筋膜增厚。 鉴别诊断:肾周脓肿应与含尿囊肿、淋巴囊肿等鉴别,含尿囊肿、淋巴囊肿为单纯 性液体构成,T1WI上信号非常低,类似尿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