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境北山(位于凤翔、耀县、韩城一线)以北广大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它按体裁主要分号子、小调、山歌和儿歌四大类。陕北民歌中最常见、最典型、最富有特色的典型音调,是在五声(或七声) 徵、商、羽调式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其上、下方五度音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即是sol、do、re、sol、re、sol、la、re。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1.平腔唱法
指用真嗓演唱,或用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嗓结合的方法演唱,声调高亢、嘹亮。陕北民歌以平腔演唱为主,根据歌曲音区的变化,真假声的比例也可适当调整。
①完全用真嗓演唱的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中用这种唱法的有两种类型的歌,一类是速度不快,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婉转、柔美、忧伤的歌曲,如《揽工歌》等。另一类是速度较快,音域不宽,铿锵有力,旋律线条较直的歌曲,如《天心顺》等。
②用真假嗓结合方法演唱的陕北民歌
因陕北民歌旋法中四、五度音程及七、八度大跳音程较多,音域宽广,音乐中刚性因素较重的风格特点,完全用真嗓演唱往往不能胜任。又因陕北地势山大沟深,要使声音唱得高、传得远,就必须借助假声。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信天游和山曲时,往往同时采
用低腔、平腔和高腔演唱,但几乎听不出衔接的痕迹,发出的声音却高亢、悠扬,即使相隔两道山梁也能听得见。特别是信天游的长音较多,而且长音一般都在高音区,借助假声使长音听起来更加结实而明亮。例如大家熟悉的信天游《赶牲灵》这首歌,不仅在长音处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而且在"上" 字和" 哇" 字的第二个音"sol" 上也用这种方法来演唱。有些音域偏高的歌曲,一开始就要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在《船夫曲》这首号子曲中,由于起音就在e2、a2 而且全曲高度基本保持在e2 与b2 之间,近似呼喊。只有用这种方法演唱,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其音乐的内容。创作和演唱这首民歌的老船工李思敏在演唱这首民歌时,不仅让人领略到了黄河船工坚毅、粗犷、奋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歌声中也透出一股宣泻、悲凉、凄苦的滋味。在以真声为主,真假声结合的演唱中,把船工的性格一览无余地表现了出来。
③以假声为主的甩腔演唱
陕北人在叫人或在平常的说话中有拉长音的习惯,而且在呼喊较远的人时,往往在长音后面的最后一个字上加一个重音。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有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这种音往往时值较短,音域较高。演唱这种长音后面的短装饰音时要像甩东西一样把音甩出去,前面的长音拖够时值后,迅速地把气一提,把声音送进头腔,然后马上换气唱下一句,这又短又重的音,就用假声演唱。这样唱既体现了陕北语言特有的语气,又使长音听起来有头有尾,穿透力极强。陕北民歌中这种甩腔一般都在句首,信天游
中较多见。如《兰花花》中第一句的甩腔由衷地表现了一种赞美之情,而《我心上就绾你一个人》
首句中的甩腔则把对恋人的思念、眷恋之情全都"甩" 了出来。
④在不同音区用不同的音色演唱
陕北信天游因音域较宽,音乐旋律的起伏较大,一首歌会出现几个不同的音区,而这些不同音区的音乐在演唱时用不同的音色变化来表现,这几乎是信天游音乐的演唱特色。这些不同的音色变化主要靠演唱者在不同音区真假声的交替使用来表现。如《兰花花》这首歌的音列是sol、la、do、re、mi、sol、la、re,音乐按旋律分句可分为四句,第一句的音乐基本在高音区,比较开放,情绪较激昂,用假声为主的真假声结合方法唱,音色高亢明亮。第二句音乐转入中音区,并曲折下行,句子较收拢,此时用假声成分减少,声音较实。第三、四句转入低音区,情绪逐渐低落,音色由明亮逐渐变得低沉、暗淡,仿佛是对兰花花不幸婚姻的哀叹。
陕北民歌虽然主要用平腔演唱,但高腔假声的运用也丰富多彩。在学唱陕北民歌时,一定要将用声的方法与民歌的风格特点结合起来。根据歌曲的风格特点,调整和使用真假声的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2、直音唱法
音乐表现上的直畅与自由是大多数陕北民歌的基本特征。而陕北人粗犷、豪放的性格又决定了它音乐的直畅性与旋律线的大起大落、直上直下。特别对旋律中长音的处理基本上用直音唱法。陕北民歌中的直音一般做渐强处理,直音以长音形式出现。如《脚夫调》
这首信天游中" 太阳" 、"红" 、" 月" 、"命" 等处都是用直音唱法演唱,表现了一种苍凉,一种叹息,好似一声怨愤的长叹,又象是对苍天的控告和发问,把积压在心里的话都吐露了出来。这种直音唱法是陕北民歌具有代表性的演唱技巧。
3.滑音唱法
滑音唱法在陕北民歌中以下行居多,这与陕北人说话的语气有关。陕北民歌中的滑音有大滑音和小滑音两种。
①大滑音唱法这是一种夸张的唱法,表现力很丰富。
如《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上面第一首的七度上行后又七度下行的大滑音,表现了人民盼望游击队到来的那种急切、喜悦的心情,此处滑音起着一定的装饰作用。第二首歌曲第一处"马" 字用夸张的下滑音后的休止符表现" 妹妹" 此时激动、悲切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第二处下滑音和第三处下滑音在一句中出现,表现了妹妹" 舍不得" 哥哥走" ,却又不得不让哥哥走,已经泣不成声又不得不违心地说出等" 说下个日子" 再"让你走" 的痛苦心境。
②小滑音唱法
这种唱法在陕北民歌中绝大多数是下行滑音,其表现很有特色。
如《知心话儿捎的来》: 人凭衣衫马凭鞍,羹姨凭的男于汉. 又如《你看见哥哥哪达亲》: 前例的小滑音是色彩性的,它起着加重语气和装饰的作用。后例的小滑音在两句句尾的最后一个衬字上。从表现看小滑音用在没有词义的衬词部分,实际上表现了情人见面
时的兴奋心情。
③丝弦小调中的滑音唱法
丝弦小调不同于其它陕北民歌的是,其总体风格具有优美抒情、纤巧细腻、委婉缠绵的艺术特点。所以它在演唱中的最大特点就是各种装饰音用得较多,特别是滑音的运用,不仅有大滑音、小滑音、上滑音、下滑音,而且还有跨几个音符的滑音,几乎是一句一滑,甚是优美动听。例如流传甚广的小调《五哥放羊》
中最具特色的两处: 从第一个音符"re" 处经过"升do" 一直滑到"la" 上,语气都呈下行,这里只有第一段下滑处有"红灯挂在" 一句实词,其余下滑处均是衬词"哎哟" 。其简练的衬词,将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演唱下滑音时气息要下沉,声带先绷紧再放松,要唱得圆滑、自然。
4.颤音唱法
大部分陕北民歌的演唱没有大的颤音,但许多出现在歌曲中的小颤音却极具特色。这些小颤音极大地软化了陕北民歌的野性和刚性,歌声听起来生动而富于激情。如《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这首民歌是所有信天游中装饰音较多的民歌之一。其中,颤音出现了三次," 沟" 字和" 些" 字的颤音较短," 山" 字因时值较长,颤音也就自然延长。这三处颤音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语气的亲切程度,再加上较自由的节奏,演唱出来让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亲切感和爱戴之情。有些句间小颤音是由唱词字调产生的,这类颤音只出现在某一音调的字上,起装饰作用,幅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