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
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案 苏教版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目标:1.认识旧社会城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以新社会的热爱。
2.了解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环境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与表达中心的关系。
教学难点: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心理活动,以及自然环境描写对深化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夏天吗?你们在夏天都干些什么呢?你们知道在旧社会里穷苦劳动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吗?二、老舍和作品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
1951年获“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
节选情节:祥子已经成了家,有了家庭负担,而且妻子怀了孕,他不得不更加卖力地拉车挣钱,维持两口人的生活,并且准备小生命的出世。
祥子的心理和生活的急剧变化,痛苦生活的无望、无聊,就是从此开始的。
三、读课文,思考:1.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中描写了祥子哪几种环境下拉车的经历?明确:一(1—6):烈日下拉车。
二(7—16):暴雨下拉车。
2.文章以并列短语为题有何作用?明确: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衬托祥子拉车生活的痛苦和遭遇的悲惨,表现了作者对旧社会黑暗、残酷的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四、分析讲解课文——运用白描、拟人、排比、比喻、夸张写烈日下拉车艰苦危险。
2.读3—5节:作者是怎样着意刻画祥子的矛盾心情的?文中抓住哪一细节刻画祥子在烈日下为生活煎熬?明确:A、痛苦与矛盾,饱含着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文中以夸张的语言,贴切传神的写出人们在炎热天气的感受。
B、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着力写阳光暴烈;烈日的威力无处不在,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
C、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重点写阳光的声、色、味,突出祥子在死亡线上为生活而卖命。
3.小结:写烈日,突出祥子如何在酷暑下受煎熬。
这部分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祥子的心理和性格,揭示了他的痛苦生活遭遇,推动了情节发展,表现了主题思想。
第二课时一、朗读第二部分,分析讲解:1.“午后一时——一天里最热的时候”祥子“又拉上了买卖”,这时他的心情如何?明确:天气的酷热已使他强壮的身体招架不住,但迫于生活,又希望能够多拉一趟车。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无答案)5.6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复习

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复习)教学难点:1.能够从运动变化中发现变量,建立函数模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2.用二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销售问题、利润问题、几何图形变化问题等)教学过程:一、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利润例1 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20元,售价为每件30元,每个月可买出18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那么每个月就会少卖出10件,但每件售价不能高于35元.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上涨x元(x为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每件商品的售价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3)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的利润恰好是1920元?练习:某企业设计了一款工艺品,每件的成本是50元,为了合理定价,投放市场进行试销.据市场调查,销售单价是100元时,每天的销售量是50件,而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每天就可多售出5件,但要求销售单价不得低于成本.(1)求出每天的销售利润y (元)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出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3)如果该企业要使每天的销售利润不低于4000元,且每天的总成本不超过7000元,那么销售单价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每天的总成本=每件的成本×每天的销售量)二、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大面积例2小磊要制作一个三角形的钢架模型,在这个三角形中,长度为x cm 的边与这条边上的高之和为40 cm ,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cm 2)随x( cm)的变化而变化.(1)请直接写出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当x 是多少时,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 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练习: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边足够长),用28m 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 (篱笆只围AB ,BC 两边),设AB=xm .(1)若花园的面积为192m 2,求x 的值;(2)若在P 处有一棵树与墙CD ,AD 的距离分别是15m 和6m ,要将这棵树围在花园内(含边界,不考虑树的粗细),求花园面积S 的最大值.三、利用二次函数解决抛物线形问题例3 如图,铅球运动员掷铅球的高度y (m )与水平距离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12x 2+23x+53,则该运动员此次掷铅球,则他将铅球推出的距离是多少?练习:一个涵洞成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现测得,当水面宽AB=1.6m 时,涵洞顶点O 与水面的距离为2.4m .ED 离水面的高FC=1.5m ,求涵洞ED宽是多少?是否会超过1m ?(提示:设涵洞所成抛物线为y=ax 2(a <0))四、课后作业: 1.如图,假设篱笆(虚线部分)的长度16m ,则所围成矩形ABCD 的最大面积为( )A .60m 2B .63m 2C .64m 2D .66m 22.如图,有一块边长为6cm 的正三角形纸板,在它的三个角处分别截去一个彼此全等的筝形,再沿图中的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直三棱柱纸盒,则该纸盒侧面积的最大值是( )A 2B 2C 2D 2 3.图2是图1中拱形大桥的示意图,桥拱与桥面的交点为O ,B ,以点O 为原点,水平直线OB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桥的拱形可近似看成抛物线16)80(40012+--=x y ,桥拱与桥墩AC 的交点C 恰好在水面,有AC ⊥x 轴,若OA =10米,则桥面离水面的高度AC 为( )A .40916米B .417米 C .40716米 D .415米(2) (3)4.一个足球被从地面向上踢出,它距地面的高度h (m )与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t (s )之间具有函数关系219.6h at t =+,已知足球被踢出后经过4s 落地,则足球距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m5.某服装店购进单价为15元童装若干件,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当销售价为25元时平均每天能售出8件,而当销售价每降低2元,平均每天能多售出4件,当每件的定价为 元时,该服装店平均每天的销售利润最大.6.若关于x 的方程x 2+2mx +m 2+3m ﹣2=0有两个实数根x 1、x 2,则x 1(x 2+x 1)+x 22的最小值为 .7.如图,排球运动员站在点O 处练习发球,将球从点O 正上方2米的点A 处发出把球看成点,其运行的高度y (米)与运行的水平距离x (米)满足关系式y =a (x ﹣6)2,已知 球网与点O 的水平距离为9米,高度为2.43米,球场的边界距点O 的水平距离为18米.(1)当h =2.6时,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2)当h =2.6时,球能否越过球网?球会不会出界?请说明理由.(3)若球一定能越过球网,又不出边界.则h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8.某企业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假设销售量与产量相等,如图中的折线ABD 、线段CD 分别表示该产品每千克生产成本1y (单位:元)、销售价2y (单位:元)与产量x (单位:kg )之间的函数关系.(1)请解释图中点D 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2)求线段AB 所表示的1y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3)当该产品产量为多少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1 Know yourself Comic st

9AUnit1 Know yourselfComic strips&welcome to the unit词汇1.eat up 吃光,吃完finish eating eat all of sth.Hobo, you’ve eaten up my breakfast! Hobo, 你吃光了我的早餐。
Make sure the children eat up their vegetables up. 确保孩子们吃完蔬菜。
吃完苹果吃光它们2.creative adj.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Samuel is creative. He often comes up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ideas.Samuel很有创造力,他经常想到各种不同的主意。
She is very creative, she writes and paints. 她很有创造力,既写作又绘画。
create vt.创造creatively adv.创造性地3.curious adj. 好奇的be curious about sth. 对…好奇Billy is curious about everything. Billy 对一切都很好奇。
The boy everything he saw. 这个小男孩对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很好奇be curious 后还可以加从句They are curious how it is should be made.curious 比较级最高级4.energetic adj. 精力充沛的Simon is very energetic. He always plays football for hours.Simon精力很充沛,总是踢几个小时的足球energy n. 能量(不可数)He has much energy.energetically adv. 精力充沛地5.modest adj. 谦虚的modesty n. 朴实,谦虚Daniel is clever, but he is too modest to show off. Daniel很聪敏,但他很谦虚,从不炫耀。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学习目标:1.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识记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及用途。
3.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重点:识记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及用途,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学习过程:一、化学实验规则1.实验课前,要认真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时,要充分考虑实验安全,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征得教师的意见后,再进行操作。
2.实验时,要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
做实验时,要按照实验说明或实验方案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3.实验完毕,要及时清洗实验用品,擦净桌面,清理水槽。
认真整理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室内的一切物品不能擅自带出实验室。
二、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几种常用仪器:1.试管 2.试管夹3.烧杯用途①用作盛放较大量试剂的容器或反应容器。
②配制溶液和蒸发部分液体。
注意事项 ①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但不可直接加热,更不能用作加热固体试剂的容器。
②受热时底部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加液量一般不可超过容积的1/3。
4.量筒 用途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注意事项 ①不可受热或量取过热液体。
②不可用作反应容器,也不可用作配制或稀释溶液的容器。
③一般和胶头滴管配合使用④使用量筒量液时,应把量筒放平,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可用手举起量筒看刻度。
⑤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⑥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是一种粗略的计量法,在使用中必须选用合适的规格,否则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5.玻璃棒用 途① 可以盛放少量的固体或液体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照相和电影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
了解民国初年剪发辫、改称呼的基本史实,并试分析其原因。
了解清末民初人们服饰的变化和中山装、旗袍的基本知识,尝试通过服饰的变化来了解社会的变化。
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搜集老照片、旧服饰等,建立班级展览角,以形成对百年来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直观认识。
阅读(老照片》《百年中国》等书籍和资料,观看相应的影视作品如《西洋镜》等,加深对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状况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逐步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文化的交流等,人类的生活必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中国社会接受西方传人的照相和电影,剪发辫、改称呼以及服饰受西方影响发生变化等反映了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今天我国的旗袍在世界服饰界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对美好的事物能够形成共识。
重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情况,即知道照相、电影的出现以及剪发辫、改称呼、易服饰等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
难点:分析剪发辫、改称呼的原因和尝试从服饰的变化中了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教师加以引导,根据分析,学生能够知道这些法令的出台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原因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方法:以练习的方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发言同学的讲述开展讨论。
如:1.照相术是何时传人中国的?它有什么历史作用,2.电影刚传人中国时被称为什么?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什么,3.照相术和电影在西方发明不久就传人了中国并得到发展说明了什么?4.剪发辫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5.改称呼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中山装是谁创制的,你能说说它的特点吗,7今天的旗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最后,以讨论“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都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一题作为本课小结。
(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顺应时代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交流等)培养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 陈毅市长》教案 (新版)苏教版

陈毅市长沙叶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着重了解矛盾冲突设置及作用,领会潜台词的意思。
2.让学生组织表演话剧,使学生达到“课标”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要求。
3.透过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形象,特别是通过陈毅市长的语言谈话交际的艺术。
教学重点:透过个性化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陈毅市长的交际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导入。
二、初读感知1.剧中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分析:全剧主要塑造陈毅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对陈毅的工作、活动、日常生活片断的描写,通过他与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以及发生的矛盾冲突,多侧面的展示了陈毅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塑造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艺术形象,歌颂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和优良的思想作风。
课文这场戏,写陈毅市长为了恢复、发展生产,解决国产西药的问题,抵制帝国主义的封锁,深夜访问化学家齐仰之,说服齐改变看法,接受人民政府的聘请,出来工作。
齐仰之是一位爱国的老化学家,政治观念淡薄、性格固执、清高,专心研究化学,深居简出。
这场戏成功地塑造了陈毅和齐仰之这两个艺术形象。
2.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教师提示:这一选场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是:陈毅夜访齐仰之,说明由他主持筹划建立全国第一家青霉素厂。
由此来思考分析这里的戏剧冲突。
明确:矛盾冲突是陈毅与齐仰之之间的矛盾冲突,即陈毅说服齐仰之参加祖国医药事业的建设与齐仰之不间政治、闭门治学之间的矛盾冲突。
3.这场戏的矛盾冲突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解决的过程。
从剧情出发,可把这场戏分为哪四个部分?并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教师提示:这场戏中的人物只有两个,而且这两个人物自始至终都在舞台上,因此不能以人物的上下场来确定层次。
可联系陈毅在夜访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及这些难题的解决来划分层次。
明确:碰到了被拒门外;谈话限时;难以说服齐仰之;请齐仰之出山四个难题。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学案(无答案)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自主学习:1.铁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铜在潮湿的环境中也易“生锈”,使得表面变绿,即生成“铜绿”,实际是铜与空气中的,,等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铜绿”,“铜绿”的主要成分为。
P20-212.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保证实验的成功,并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还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全面地观察,准确、客观地记录,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P223.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为提出问题→→制定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现象:①;②③;④。
(在此燃烧过程中能转化为能和能)P235.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填“发生”“不发生”)变化,只不过形成了新物质。
P24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探究铜绿的性质:铜绿的主要化学名称,化学式为,色的体。
【实验一】加热铜绿1、实验现象:(1)(2)(3)2、铜绿加热的文字表达式: + +()()()()3、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装置上有哪些注意点?【实验二】铜绿和盐酸的作用观察现象:①②③【结论】由上述实验一、二可知:铜绿的化学性质有①;②。
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与探究:探究镁的性质:(P22-23页)【实验三】步骤1、观察镁的外观:,(“易”或“不易”)被折弯、扭断。
2、用砂纸打磨镁带,有何变化。
3、用打磨好的镁带代替铜丝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结论:镁(“能”或“不能”)导电。
4、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带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的上方,继续燃烧。
现象即自主学习第三题。
镁带燃烧时的文字表达式: +()()()5、取适量食醋(或稀盐酸)置于试管中,另取一段打磨好的镁带放入其中,观察现象:①;②;③。
【思考】:在烟花和照明弹中有镁粉,镁粉的这一用途与镁的哪种性质有关?小结:本课主要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铜绿的性质和镁的性质,同学们要学会写探究活动报告。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Seasons Task讲义1 (新版)牛津版

your feelings
find the season?
Favourite season: spring How the weather is:
warmer, comfortable wind Temperature:
not too high or too low What you can see:
swimming, lying in the sun and eating ice cream on the beach
Homework
green trees, colourful flowers everywhere Your favourite activities:
going hiking, flying kites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 In spring, __t_h_e_w__e_a_th_e_r_g_e_t_s_w__a_rm__e.rAnd __t_h_e_r_e_is__o_ft_en _c_o_m__fo_r_ta_b_l_e_w_i_n_d__. The temperature is not too high or too low. The world comes to life in spring. __T_h_e_re__a_r_e_g_r_e_e_n_t_re_e_s__a_n_d_ __c_o_lo_u_r_fu_l_f_lo_w__e_rs__e_ve_r_y_w_h_e_r_e__.
根据提示用合适的单词填空。
1. There is i_c_e_ on the road after the snow. You must drive carefully.
2. The lake is about two metres d_ee_p__. It is dangerous to swim in it.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 人琴俱亡》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人琴俱亡【学习目标】1 、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
2 、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感受手足之情。
【自学、合作、导学】(一)走进课本1、《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朝宋文学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俱病笃()语时了不悲()奔丧()子敬素好琴()恸绝良久()3、解释加点的字1、俱病笃2、何以都不闻消息3、语时了不悲4、便索舆来奔丧5、子敬素好琴6、便径入坐灵床上7、弦既不调 8、人琴俱亡 9、恸绝良久(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各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二: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的?并作简单分析。
(本题是让学生细细体会课文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
)活动三:既然兄弟情深如此,为何作者却说子猷“了不悲”,“都不哭”?那子猷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悼念自敬之死的呢?活动四: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子猷)月余亦卒”,同学们讨论一下:子猷为什么也死了呢?活动五:王子猷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这个人吗?活动六:再读课文,对王子猷悼念前后的神态、心理、动作等进行合理的想象,声情并茂地讲述子猷悼子敬的故事。
【小组合作总结】【巩固拓展延伸】阅读《荀巨伯探友》,然后完成题目。
(17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指城。
③相视:看望你。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整个。
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
(1)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欲辱之 B.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C.土人谓之“傍不肯”(2)解释下列各句加粗字的意思。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中2012-2013工学年度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苏教版

某某省靖江市新港城初中2012-2013工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苏教版(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同学们,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
只要你心境平静,只要你开动脑筋,你就会觉得试题并不难。
请相信自己,成功将会属于你。
当然,你还必须注意保持试卷的书面整洁。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微风轻抚着院里的杨树,墙角边几株嫩黄的小草羞涩的探出头,这是个晶莹(tī)透的午后,我拖着铅重似的双腿迈进这个窘迫、破落的家。
一只飞虫绕着屋檐的蛛网飞来飞去,忽然,又以一个优美的姿势滑向空中,暗黑的屋里,一个苍老的面容(hè)然呈现在我面前,憔(cuì)而失落的目光游离在我脸上,失败彻底打破了这个家庭的梦想,我和父亲面面相(q ù),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建筑大师贝聿铭与法籍华人画家赵无极、美籍华人作曲家周文中,被誉为海外华人的“艺术三宝”。
B.你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C.1856年3月,俄、英、法等国在凡尔赛宫签订了《巴黎和约》。
D.它洗去我肺腑中的混浊,还我以洁净;它冲刷我骨子里的怯懦,还我以刚健。
3.下列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B.有关专家建议,在前往H7N9型禽流感疫情发生地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严防病毒不传染。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成功的重要标准。
4.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万籁此俱寂,。
②,凭轩涕泗流。
③皮之不存,。
④,患不知人也。
⑤见贤思齐焉,。
⑥我对自己说: “”⑦油蛉在这里低唱,。
⑧,鲜克有终。
⑨有则改之,。
⑩,一致而百虑。
5. 阅读《西游记》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无答案)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

1.4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3)教学目标:1.能根据动态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某些问题的一个有效模型2.能根据动态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教学重点:根据动态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难点:根据动态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能根据动态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教学过程:问题5:某海关缉在点O处发现在正北方向30海里的A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测得它正以60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海关缉私艇随即调整方向,以75海里/时的速度准备在B处迎头拦截,问经过多长时间能赶上可疑船只?课堂练习:如图所示,人民海关缉私巡逻艇在东海海域执行巡逻任务时,发现在其所处的位置O点的正北方向10海里外的A点有一涉嫌走私船只正以24海里/时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为迅速实施检查,巡逻艇调整好航向,以26海里/时的速度追赶。
在涉嫌船只不改变航向和航速的前提下,问需要几小时才能追上(点B为追上时的位置)?问题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几秒钟后△DPQ的面积等于28cm2?课堂练习:1. 如图,把长AD=10cm,宽AB=8cm的矩形沿着AE对折,使D点落在BC边的F点上,求DE的长。
2.如图,△ABC中AB=6cm,BC=4cm,∠B=60°.动点P,Q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cm/s和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当t为时,△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A、B、C、D为矩形的四个顶点,AB=16cm,BC=6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出发,点P以3cm/s的速度向点B移动,一直到达B为止;点Q以2cm/s的速度向点D移动。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教案(2) (新版)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教案(2)教学目标:1.会利用基本事实:“边角边”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2.在基本事实“边角边”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推理.3.经历观察、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营造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教学重点: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三角形全等的“边角边”条件的应用.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三月三,放风筝.”如图是小东同学自己动手制作的风筝,他根据AB=CB,∠ABD=∠CBD,不用度量,就知道AD=CD.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给予说明.二、合作探究例1、如图,已知:点D、E在BC上,且BD=CE,AD=AE,∠1=∠2,由此你能得出哪两个三角形全等?请给出证明.分析:(1)观察猜想哪两个三角形全等?(2)要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3)所缺的这个条件如何获得?例2、已知:如图,AB、CD相交于点E,且E是AB、CD的中点.求证:①△AEC≌⊿BED.②AC∥DB.分析:(1)要证明△AEC ≌△BED,已具备了哪些条件?还缺什么条件?A(2)要证明AC ∥DB ,需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如何获得? (3)本例包含哪一种图形变换?例3、已知:如图,点E 、F 在CD 上,且CE =DF ,AE =BF ,AE ∥BF .①求证:△AEC ≌△BFD . ②你还能证得其他新的结论吗?③本例图中的△AEC 可以通过_________变换得到例2所示图形.三、课堂练习1.课本P16~17页第1、2、3题.2.如图,AB =AC ,还需补充条件___________,就可根据“SAS ”证明△ABE ≌△ACD .拓展延伸:①如果AB =AC ,BD =CE ,那么△ABE 与△ACD 全等吗? ②如果AD =AE ,BD =CE ,那么△ABE 与△ACD 全等吗?③如果OD =OE ,那么还要具备什么条件就能使△BOD 与△COE 全等?四、体会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说出来告诉大家.课后作业CBADEFCBADE EBDA1.填空:(1)如图,已知AO=DO,∠AOB与∠DOC是对顶角,还需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就可根据“SAS”说明△AOB≌△DOC;(2)如图,已知∠AOB与∠DOC是对顶角,还需补充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可说明△AOB≌△DOC.2.如图,AD是△ABC的中线,E、F分别是AD和AD延长线上的点,且DE=DF,连结BF、CE. 下列说法:①CE=BF;②△ABD和△ACD面积相等;③BF∥CE;④△BDF≌△CDE. 其中正确的有______ __.(填写正确的序号)3.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4.如图,已知B、E、F、D在同一直线上BF=DE,AE=CF且AE∥C F,求证:AB∥CD5.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 AB=CD,∠D=∠ECA,EC=FD请问:AE和BF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6.如图,∠BAD=∠CAE,AB=AD,AC=AE,则△ABC≌△ADEE7.如图,在△AOB 中,OA=OB ,∠AOB=90°,在△COD 中,OC=OD ,∠COD=90°,先把△AOB 与△COD 的直角顶点O 重合,当将△COD 绕点O 顺时旋转时,另两顶点的连线AC 与BD 之间的大小关系如何?请猜想并说明你的结论. 8.如图11,已知AC 平分∠DAB ,E 为AC 上一点,AD=AB ,那么△CDE ≌△CBE ,为什么?9.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边三角形如图9(1)所示位置摆放(使点B 、O 、D 在同一条直线上),连结AD 、BC 。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多收了三五斗》教案 苏教版

多收了三五斗教学目的:1.理解造成“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更加不幸的原因。
2.体会重点词语和中心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1.理解人物对话与景物的描写。
2.了解农民的不幸。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作者简介二、整体感知提问:这篇课文很长,是一篇小说。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写了有关他们的哪几件事?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分别把这几件事概括出来。
讨论:主人公是旧毡帽朋友。
写了他们米行粜米----街头购物----船头发泄三件事。
三、学习“粜米”部分。
1.提问:旧毡帽朋友怀着怎样的心情来粜米?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结合课文中的语句说说。
讨论明确:他们满怀希望的心情。
因为今年丰收了,可以喘口气,不像往年那样苦。
2.文中还有写他们心情的词句,找出来。
明确:“那些戴旧毡帽的……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
”是写心情的,很急。
3.提问:旧毡帽朋友为什么急着“占卜”他们的命运?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命运没有把握,要是有把握,就会高兴了。
“占卜”这个词,写了他们既怀着希望,又提心吊胆,怕希望不能实现的心情。
这告诉我们,虽然丰收了,他们的命运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是掌握在米行老板手中。
4.到米行一占卜,旧毡帽朋友就失望了。
哪些语句写他们突然失望的心情?明确:“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他们的耳朵,……大家都呆了”。
“刚才出力摇船……松懈下来了”。
“哪里知道……兆头”。
5.为什么旧毡帽朋友一到米行来希望就破灭了?米行先生的什么话使他们希望破灭了?明确:米价是决定旧毡帽朋友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
那么米价为什么忽高忽低呢?六月份市场上青黄不接,人们缺米吃的时候,他们就把米高价抛出来,十五元钱一担。
当农民种出的新米大量运来的时候,他们买进米,就把米价压到五元。
这一进一出之间,他们一担米就剥削了十元,他们操纵米价,而米价决定着旧毡帽朋友的命运。
6.小说围绕米价,写了一大段旧毡帽朋友与米行先生的对话。
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对话读一读,注意体会旧毡帽朋友说话,先是什么语气,后来转成什么语气。
乐以载道,德专共生

乐以载道,德专共生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创建于20XX年,是一所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初中,拥有教职工105人,主体由江苏省重点中学斜桥中学初中部教师整体迁入,整合了新港初中、六三初中、大觉初中等6所学校的优秀师资,经过“和谐·竞争”的文化氛围熏陶,凝聚成“机遇中挑战困难谋发展,处劣势志存高遠求辉煌”的港中精神。
在这里,有泰州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311”人才,有靖江市三级骨干教师、师德标兵、优秀***员,真可谓名师荟萃。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3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比率达93%。
新港城初中异地建校以来,秉承“乐教乐学、幸福生活”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办乡村一流、靖江有地位、泰州有影响的义务教育示范名校”这一总体目标,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学生综合素养”为抓手,引领全体教职员工遵循教育的规律,严格规范教育教学言行,在“乐道”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完善办学思路,丰富办学内涵,在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一、围绕“乐道教育”,建设“和乐”教学团队新港城初中成立之初就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乐道教育”作为学校文化主题。
“乐道”就是“乐学、乐教、乐思、乐行、乐情、乐心”,构建教师爱岗乐教、学生敬教乐学、师生教学相长、校园和谐共融的教育生态环境。
“种一颗快乐的种子”是学校的核心理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担当品质、学习能力、快乐精神的幸福少年”是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学校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育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事业,新港城初中提出“乐道教育”这一文化主题,是基于“帮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目标。
帮助师生过上幸福的生活,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了凝练教师的文化价值观,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利用全校教师大会对“乐道教育”进行解读,通过教研组、备课组活动与学科教学融合,举办“乐道研学讲坛”,请不同的教师谈自己的理解。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 敬业与乐业》教案 苏教版

第7课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一、课前预习1.导读人生基于事业才有价值,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对于事业的态度。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唐代文学家韩愈如是说。
近代学都梁启超关于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见解。
听听他的宏论,可以激发我们深入地思考。
2.作者梁启超(19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乐新会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和文学家。
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他早年受康有为影响而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参加了1898年的“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回国后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党政。
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担任教授,并专心著述。
梁启超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4.注音并解释加粗字。
(1)心无旁骛()________(2)痀偻丈人承蜩()________(3)强聒不舍()________(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5.词语1、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断:截取。
章:篇章。
4、不二法门: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言不及义:说不上正经事上。
6、亵渎:轻慢,不敬。
7、强聒不舍:唠叨没完没了。
6.结构(一)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主体部分别论述了和的重要。
末段总结全文,简言之,敬业就是“”,乐业就是“”,这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背影【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动人情景,生动描写人物,以情感人的方法。
2.感受作者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情,培养学生懂得感受爱,也懂得回报爱的优良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方法。
2.儿子对父亲的关心的不解、顿悟、感念的过程。
【预习设计】1.学生需认真朗读全文,弄懂重点词语的音、形、义;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注意事件发生的背景;3.你是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和儿子的?【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检查预习,自主学习:认识作者:朱自清(1898-1948),原名(),字(),号秋实。
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创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细腻清丽、意境隽永、于朴素中见丰腴、洋溢着一股清新气息。
代表作有诗文集《》、《》,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清贫而有气节,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2、写作背景:《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1917年,父亲朱鸿均(任徐州烟酒公司局长)被解职,朱家“祸不单行”,祖母又去世,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借钱办完事后,又变卖典质还债。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艰难,在他们心头笼罩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采用记实的手法,通过一个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写父子之间在那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相爱相怜的感情,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
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第6课时

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第6课时)A.根据首字母提示,完成下面单词。
1.We met our uncle at the railway s________.2.Take un u___________ with you while traveling to keep the rain off.3.A snowstorm __________(hit) our hometown last year.4.—When did you a________ home? —At about 11 o’clock.5.Listen! The wind is b____________strongly.6.He n___________fell over when he ran in the race.二、翻译下面的词组和句子1.早点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合用一把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停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听到风在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风中丢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向汽车站走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二天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车辆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设法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清理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几乎摔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从后面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深雪里行走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上公交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书面表达。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无答案)1.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4)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教学目标:1、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体验用配方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过程,明确运用公式求根的前提条件是b 2-4ac≥0;教学重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应用它熟练地解一元二次方程教学难点:求根公式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易记忆;系数和常数为负数时,代入求根公式常出符号错误一、回顾旧知: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 x 10152=+ (2)0311232=+-x x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二、探索新知:请尝试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 解:因为0a ≠,方程两边都除以a ,得: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移项,得: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即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问题1:当240b ac -≥,且0a ≠时,2244b ac a -大于等于零吗?答:________________; 当240b ac -≥时,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根为 。
由以上研究的结果,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求根公式:(240b ac -≥)利用这个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 。
问题2:当b 2-4ac <0时,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有实数根吗?为什么? 答: ;二、典型例题:例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1) x 2+3x +2 = 0(2) 2( x 2-2) = 7x归纳: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一般步骤:1、 2、3、 4、 巩固训练:432=-—x x 0122=+—x x322=x x — 18202+=x x1222=+x x — X(x-6)=6例2、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方程:0)2(3222=--+-n mn m mx x ;三、课堂小结四、课后练习:1、把方程(2x -1)(x +3)=x 2+1化为ax 2 + bx + c = 0的形式,b 2-4ac = ,方程的根是 .2、方程042=-x x 的解为 .3、方程(x -1)(x -3)=2的根是( )A . x 1=1,x 2=3B .x =2±23C .x =2±3 D .x =-2±23 4、用公式法解方程2x 2+43x =22,其中求的b 2-4ac 的值是( )A .16B . ±4C . 32D .645、已知α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1=0较大的根,则下面对α的估计正确的是( )A .0<α<1B .1<α<1.5C .1.5<α<2D .2<α<36、已知y =x 2-2x -3,当x = 时,y 的值是-3;7、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5,第三边的长是方程3x 2-10x -8=0的根,则此三角形是 三角形.8、若最简二次根式72-m 和28+m 是同类二次根式,则的值为( )A.9或-1B.-1C.1D.99、关于x 的方程042=-+m x x 的一个根是25-,则=m _____________,方程的另一个根是___________。
江苏省靖江市新港城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1.3 噪声及其控制教案(新版)苏科版

噪声及其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借助生活经验,体验和实例,认识噪声,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和控制方法.2.过程与方法: 了解乐音和噪声的区别,由乐音和噪声间的辩证关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通过课外活动,了解控制噪声的途径,培养学生采集信息和实践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学生自己的调查活动,引起学生对噪声的重视,积极参与控制和减少噪声危害的讨论,培养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
教学方法:课外实践活动和上课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科学技术给人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弊端,处理好噪声的问题,在工业发展时代显得非常的重要,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的乐音和噪声的例子。
⑴乐音听音乐。
⑵噪声工地上的机器的声音。
【知识点】乐音:有规则的振动。
噪声:无规则的振动。
区别:物理学的角度、环保的角度。
(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属于噪声。
)一、噪声的来源观察书中P16几列图,分析得噪声的来源为:⑴工业噪声⑵交通噪声⑶生活噪声。
【例题剖析】1.下列声音不是属于噪声的是( A )A.欣赏老师讲课的声音 B. 马路上拖拉机的行驶的声音C.汽车的喇叭声 D. 睡觉时听蚊虫的嗡嗡声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讲,噪声是 ( D )A. 只是使人难受的声音B. 音乐家唱出的美妙歌声C. 只是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D.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干扰人们正常工作的声音。
二、噪声的危害人们把噪声称为隐形杀手。
长期在强噪声的环境下,会出现哪些症状或疾病?听力下降、头昏头痛、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心脏病、高血压等【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即响度)用分贝表示,符号为 dB 。
人耳刚刚能听见的声音为 0 dB, 90 dB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
城市里为了监测噪声,常在主干道上设置噪声检测仪。
它不能减弱噪声么?(填“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