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1
五年级数学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实践和总结,了解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
2.发展学生的观察、实践、推理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观察并总结数的成长规律。
2.掌握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难点:1.理解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
2.运用数的倍数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位同学的身高,并思考如何用数来描述身高。
2.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习的“数”的相关知识,特别是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
二、呈现(10分钟)1.呈现《成长的脚印》的图片或故事,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认为故事中的数有什么特点?你能找到数的成长规律吗?三、探究(20分钟)1.分组观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随机分配几串数字,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数字的变化规律,并猜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
2.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各组观察到的数的变化规律,并汇报给全班。
3.班级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成长规律,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辅助学生理解数的倍数关系。
四、拓展(20分钟)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要求学生观察并总结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和规则。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思考,找到乘法口诀中的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
五、运用(20分钟)1.提供一些数的成长序列或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运用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过程。
2.学生自主检查,互相交流并纠正答案。
六、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鼓励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困惑,并提出新的问题。
七、课后作业1.继续观察身边事物的数的成长规律,并写下自己的观察。
2.查找更多有关数的成长规律和数的倍数关系的知识,并写一篇小短文。
教学辅助:1.《成长的脚印》的图片或故事。
2.数字的成长序列,如2,4,6,8,10,12...3.乘法口诀表。
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观察、实践和总结进行评价,包括合作讨论的积极性、观察的准确性和总结的逻辑性等。
5-6-2.成长的脚印(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成长的脚印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年级:五年级科目:数学学期: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能够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位置与方向的概念。
2. 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难点:1. 位置与方向的概念的理解。
2. 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教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吗?谁能来说一说?二、新课学习1. 讲解位置与方向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讲解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
3.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老师点评并总结。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讲解、课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位置与方向的概念,学会了描述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效果。
附:教学课件和教学模型。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巩固学生的理解,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为学生搭建起与新知识联系的桥梁。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独立估算,与 同桌交流,在全班汇 报自己是怎么估算 的.
12分钟
四、总结 提升.〔3分 钟〕
组织学生谈收 获和质疑、解惑.
1分钟
学生谈收获和疑 惑.
2分钟
五、课外 作业.〔1分 钟〕
出示相关题目.
1分钟
课外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1、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每小格是1平方厘米〕
教师行为
时间
学生行为
时间
一、引入 新课.〔5分 钟〕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 么方法估算出小华 出生时脚印的面积.
2、引导学生通 过数格子估算出脚 印的面积.
2分钟
1、观察主题图, 配合教帅答复以下问题.
2、仔细观察,思 考怎样才计算脚印 的面积.
数格子,估〞面 积的大小.
3分钟
二、深入 探究.〔15分 钟〕
1、继续探讨.
〔1〕小华2岁 时,脚印的面积约是 多少
引导学生小组 讨论.
〔2〕讨论估计 小华两个年龄段脚 印面积的大小.
2、估计小华11岁的脚印面积的大 小.
3、引导学生用 附页3的方格纸,估 计自己的脚印的面 积是多少.
4、引导学生回 忆自己脚印的成长 历程,并思考:脚印 面积的大小与年龄 增长有没有关系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估计不规那么图形面积的大小.
2、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算不规那么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准备:
情景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5分钟
1、继续学习.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脚印》是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成长脚印这一生活情境,引出分数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如何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数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意义,学会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学会运用分数解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展示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基础练习题和拓展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代表分数的实物道具,如苹果、卡片等,方便学生直观理解分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学生的成长脚印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分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脚印代表了什么吗?”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计算方法,如同分母分数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等。
《成长的脚印》教学
《成长的脚印》教学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列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点滴,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课前准备:学生:描画自己的"小脚丫",寻找自己的照片,收集自己的故事。
教师:动画演示课件,背景音乐,实物投影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园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些都是谁的脚印?(显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及其脚印,对号入座)2、师:大家都找对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向你们祝贺呢!3、出示一系列动画故事:小鹿的成长:吃奶--吃草--奔跑--自己独立生活小象的成长、小狮子的成长、......4、小结归纳:是谁养育了他们?爸爸妈妈二、聪明豆1、师:我们小朋友们是谁养育的?爸爸妈妈2、(出示一个个小脚印从小到大,同时配上音乐)看,小小脚丫,天天成长3、比较"小脚丫"师:你的小脚丫,现在多大了?学生拿自己画好的"小脚丫"与书本上的"小脚丫"比一比师:你想说些什么话?(生回答:我想告诉大家......)4、小结归纳:小小脚丫,天天成长。
三、七色光1、看书上的照片,说说丁丁的故事吃奶--学走路--看病--逛公园--学识字--外出旅游2、说说自己各阶段的故事婴儿阶段:请你把从爸爸妈妈那里听来的故事告诉大家。
(展示婴儿照片,体现父母的辛苦,孩子长得健康)幼儿阶段:你记得照片里的故事吗?(展示孩童照片,感受父母关爱,孩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儿童阶段:进了小学,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展示近阶段照片,父母教育孩子,使其更聪明、健康)3、情感交流,体验父母的"爱"儿歌展示: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健康交流:你看了照片,听了故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小结归纳:其实,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让我们齐声说:"谢谢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四、小舞台1、师:让我们来朗诵一首诗:表达我们心中的情感.小小脚丫,天天长大。
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教我走路,教我说话。
新课标级语文下册成长足迹的教案
新课标级语文下册成长足迹的教案在新课标六班级下册的学习中课文《成长的脚印》是比较重要的一课,要想上好这一课就要有一份优秀的教案,下面是由第一我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标级语文下册成长脚印的教案,盼望大家可以关心到大家!新课标级语文下册成长脚印的教案(一)课时目标: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同学回忆美妙的学校生活,专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脚印,并以此为动力,连续前进。
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共性化汇报展现,使同学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育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3、通过引导同学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共性化作文,培育同学处理、加工信息的力量和概括、表达力量。
4、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为了制作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大家都在乐观地活动开了。
前两节课,我们就"同学情深'"集体荣誉'两个栏目进行了沟通争论,这两天大家又进行"师恩难忘'材料的搜集活动。
今日我们就一起商议商议怎样把这个栏目制作得更好,让我们连续踏着成长的脚印,去感受浓浓的师恩吧![评语]任务驱动的学习。
本节课围绕制作班级纪念册这个任务绽开。
二、师恩难忘,活动载情1、"教导深深'(评语组)①沟通活动方案,介绍活动过程生:大家好!我们是TL小组(teachers love),由于阅读材料中的《作文上的红批注(双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我们就想: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用他们的心血为我们写了多少的评语呀!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评语大搜寻。
大家看,我们小组就是按这份活动方案行动的(出示活动方案,并简要介绍)。
评语小组活动方案调查搜集途径调查内容人员分工教育处;《学校生进展性评价成长记录册》期末评语同学保留的作业作业批语(家庭作业上激励的话);作文批语同学珍藏的礼物老师所赠送的礼物、奖品上的话新课标级语文下册成长脚印的教案(二)预设:生1:我们小组搜集到的评语挺多的,为了便利和同学们沟通,我们用数码相机把它们都拍下来了,大家看!(生展现材料)生2(深情叙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这则评语给我的关心(鼓舞、触动)最大③寻求关心,分类筛选。
小学道德与法治_《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与长处。
2、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展示作品、阅读书信、诉说心里话等活动,使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感受到成长。
3、引导学生认识到很多人,特别是父母、老师对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的爱,培养他们学会感谢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成长倾注了很多人的爱,培养他们学会感谢他人,做个懂事的孩子。
课前准备1、找一找小时候的相片及用过的东西,在家里与父母开展“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回忆成长的点点滴滴;选一件来交流小时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
2、搜集进入小学后自己的作业纸、奖状、证书、照片等物品,制作“自己的成长册”。
3、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照片引入,引起话题。
1、创设情境,配乐播放一组小宝宝的照片。
师生交流:看到这些照片,大家有什么感受。
引导孩子体会照片中宝宝的小,自己现在的大,引出现在的他们长大了。
2、师点评,揭题。
二、开展活动,主题学习活动(一)我长大了。
1、分享交流:展示搜集到的自己小时候的物品或照片,说说自己有哪些变化。
请学生拿着物品或照片,说说自己的变化。
老师小结:一年又一年,我们长高了,变胖了,身体在长大。
那除了身体,我们还要有哪些成长呢?2、进入小学的这两年,大家的进步尤其多,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小组展示:自制成长册,交流发言:结合成长册中的一页或几页说说你小学以后的变化与成长。
小组代表发言,各个代表展示自己在书写、学习、才艺特长、友谊等各个方面的成长。
老师小结:大家手中的成长册,是这两年来,你在各个方面成长进步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更多的成长也许是它呈现不了的。
但是这已经让我感受到你们真的很棒!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各个方面有这么多成长。
来,伸出我们热情的双手为自己鼓掌!让我们一起说“我长大了!”随机采访学生,体会到自己长大后的高兴的心情。
活动(二)我们的成长被关注。
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成长的脚印1》教学设计
然后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大人
引发学生思考应
说他们懂事了?
用什么实际行动
活动二:
2 、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
来回报无时无刻
我懂事多 8 分钟 一定要长大后才能孝顺父母
了。
呢?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在
你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人
关心你呢?你应该怎样感谢
他们?
3 、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想
法?
2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 适时参与学 生的交流。 3 、全班交流:学生选
2 、学生小组活动,师 巡视,倾听。
3 、学生倾听。
4 、让几个学生谈一谈 感受。
5 、学生小组活动,交 流,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 讨论。
由于时间有限,让 每个学生都在全 班面前说是不可 能的,但留出一、 两分钟让学生在 小组说一说,可以 让每一位学生都 得到锻炼的机会, 促进学生之间的 互相了解,互相学 习的积极性,增强 了学生成长的自 信心。 让学生听家长的 评价,看家长老师 的评语,可以引发
生活习惯, 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 为其一生身心健康
地发展打下基础。
2、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 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发展主体意识, 形成开朗、 进取的个性
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3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
这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 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阶段,
无论从
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同时
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第四单元《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一)认知目标: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二)能力目标: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三)情感目标: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二、教学内容《成长的脚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部分的内容。
教材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体育节上学生照片,让学生看,并说出长片中是谁?2.出示班上一名同学3岁时的照片,猜猜他是谁?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二、活动设计活动一:我长大了出示学生照片。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成长的自信心。
活动二:我懂事多了。
出示开展的“我是小能手”、劳动节活动图片。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应用什么实际行动来回报无时无刻都关心自己的父母师长,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们,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活动三: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出示班级获得的奖状、集体的作品、奖品,让学生回忆集体成绩的得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班级获得过的荣誉,回忆起获得这些荣誉背后付出的努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四:制作成长袋。
出示成长档案袋整理要求。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成长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四、课堂小结。
成长的脚印小学品德教案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例举父母对自己的种种关爱,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活动一、听故事看脚印,体验长大1、师: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小动物们也有自己的家,让我们看看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它们的。
〔看电影片段〕2、学生讨论并交流3、游戏“猜猜我是谁〞出示某学生三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包括从小到大的脚印〕,让学生猜。
师:你们看,这一行行脚印有什么变化?这一行行渐渐变大的脚印,就是我们成长的脚印。
1、提醒课题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课,成长的脚印。
活动二、搜集资料,体验长大1、师:脚印变大说明我们长大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发生了许许多多变化,有的是看得见的,有得是看不见的,那还有哪些变化能证明我们在长大。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活动三、体会成长离不开家人的关爱1、师:从小到大在我们身上发生了许多事情,有些也许你已经不记得了,有些可能模糊记得一些片段。
小朋友,你们瞧,这是什么?对呀,是一片树林。
树林里种着一棵棵的成长树,每一棵成长树就代表着一个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看,这儿有一棵成长树特别漂亮,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为小朋友的成长经历。
2、小朋友听后谈谈感想3、师:小朋友能安康地成长,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的养育出示儿歌:小小脚丫,天天长大,是谁养育,爸爸妈妈。
4、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颗爱心,是长辈对我们的关爱之心。
有了他们的关爱,我们才能如此安康的长大。
看看书中插图,说说图意5、结合自身,说说你家人对你的关爱〔找好伙伴说一说〕6、出示儿歌:教我走路,教我说话,使我聪明,使我挺拔。
7、学生对爸爸妈妈说心里话8、出示儿歌:我对爸妈说心里话: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活动四、诵读儿歌,加深体验1、齐读儿歌2、全班齐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3、总结我们每个人的安康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
我们要永远感谢他们。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1我所在的班处在农村地区,班级有40名学生。
其中优生的比例约占40%,合格的约占20%,极差的学生有5%。
班级总体感觉良好,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有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成绩稳定。
但是家长的辅导不令人满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
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图片。
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生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cm2。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生1:可以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2厘米,所以面积是2×8=16cm2。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约2厘米,下底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2+2.5)×8÷2=18cm2。
成长的脚印教案
成长的脚印教案教案标题:成长的脚印教案目标:1. 了解成长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探索不同因素对个体成长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能力;4. 提供实际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成长的过程。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情景,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2. 引导学生思考成长的含义,并与他们分享成长的定义和重要性。
探索(15分钟):1. 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列举可能影响个体成长的不同因素,例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交圈等。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展示他们的发现。
展示与讨论(15分钟):1.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提问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因素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在不同阶段中发挥作用。
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描述不同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成长的机会。
自我认知与反思(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2. 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分享他们所学到的关于成长的重要教训。
总结(5分钟):1. 强调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积极的态度和努力。
2.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寻求成长的机会。
教学资源:1. PPT或白板;2.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3. 实际案例的描述和分析。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的讨论和展示表现;2. 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3. 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写作。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不同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2. 邀请专业人士或成长经历丰富的人士进行讲座或座谈,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和教训;3.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提供实践机会,促进他们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
《成长的脚印》示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能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 在估计的探索活动过程中,丰富估计的策略和方法。
3. 能用所学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不规则图形的面积问题。
教学重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都研究过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课件出示脚印图)像这样的图形我们见过吗?它和我们学过的基本图形有什么不一样?师:这是淘气的爸爸妈妈在他刚出生时印下的脚印,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师:这节课我们就以XX同学提出的问题一起来研究像这样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婴儿出生的脚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刚出生的孩子的第一个脚印代表的寓意,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 猜测数据。
师:你能猜猜它的面积吗?(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猜测数据)到底谁的猜测更准确一些,我们怎么去验证它?2. 操作验证。
师:老师提供了一些学具,你们可以利用这些学具去估测一下这个脚印的面积。
(1)操作感知。
活动要求如下:①估算脚印面积大约是多少?并把计算过程记录下来。
②利用学具,自主选择方法完成,5分钟倒计时完成,并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2)汇报交流。
活动1:学生利用“近似图形”的方法交流展示。
利用白板对学生的汇报进行展示,并记录估计数据。
预设:a. 脚印看成近似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大约分别为6厘米,4厘米,面积约为24平方厘米。
b. 把脚印也看成近似的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大约分别为5厘米,3厘米,面积约为15平方厘米。
师:对比两位同学的方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预设:a. 上两位同学都把这个脚印看成学过的长方形去估计……师:这个脚印除了可以看成学过的长方形,还可以看成什么图形去估计它的面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得出:把这个脚印看成学过的基本图形去估计的方法,称为近似基本图形的方法。
(板书:近似基本图形)b. 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更精确些,因为……师:也就是用“近似基本图形”的方法去估计脚印面积时,怎样让估计更精确?(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课件展示)小结:所画基本图形外面多出的部分和里面空白部分的面积尽量差不多,这样才能使估测更精确。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
《成长的脚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 、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 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3 、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 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教材分析:《成长的脚印》是人教版教材《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一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欢的图片及简单的文字展示了学生入学两年来成长中的各种变化与收获,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活动的范例与方式。
学情分析:二年级下学期的孩子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度阶段,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因而, 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中的收获与变化, 让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快乐, 并初步学会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 让其体会成长中的快乐。
课前准备:1 课前收集反映自己成长变化的相片、获奖证书、作业本等, 并整理好成长袋。
教学反思:《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观察体会, 看到自己成长与变化, 积极地寻找和发现自己身上成长的方方面面的特点, 为自己的成长与变化而感到高兴, 从而更好的了解自己,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形成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认识过渡, 能真正体会到我要成为一名中年级小学生了。
在教学中学生们通过自我介绍、父母介绍、老师介绍、朋友介绍、特长展示、课件等活动, 从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许多的成长变化, 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们之间的互相了解, 互相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了孩子们的成长自信心。
“听听身边人的介绍”, 引导孩子反思, 走向更高目标的生活实践。
“成长剧场”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真实自我与生活的舞台, 巧送“班级成长树”, 是课后拓展延伸的活动,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可以让孩子们把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学期成长的点点滴滴的收获与变化, 记录到“成长树”上, 与班级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通过这些实效性的活动, 使学生们比较容易的认识到: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成长变化, 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快乐。
11、成长的脚印(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二年级第一学期第11课成长的脚印(第一课时)南码头小学舒婉灵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
2、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懂得生命的意义。
3、能列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点滴,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从自己成长过程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生命的意义。
教学过程活动一:今昔对比,体验成长1、猜猜照片里的人是谁。
(展示孩子成长的过程)2、伴随着第一声啼哭,你们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成长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看看留下的《成长的脚印》。
(出示课题,齐读)3、我们刚才看到的两个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从外貌身体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来说一说:都有哪些变化。
4、其实啊不仅是这两个小朋友在变化,你们同样也在变化成长,让我们一起来深切地感受一下。
5、分小组量身高,体重,手长,脚长。
(师先示范并明确活动要求)6、根据老师给的数据进行比较对照,分析交流。
7、除了这些外在的变化还有哪些变化呢?交流。
8、小结:小朋友们能健康地长大,学习到很多本领,懂得许多道理,这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辛勤养育。
齐读儿歌第一句。
活动二:交流事例,体会关爱(先让学生带些成长过程中使用过的玩具、小衣服、小鞋子等等小物品,拿出来看看、说说)1、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爸爸妈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非常感动?(出示书上五幅图)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展示表演。
4、师带读儿歌第二句。
活动三:激发情感,感恩父母。
1、原来爸爸妈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儿想对爸爸妈妈说?小组讨论2、交流3、全班齐读儿歌第三句4、是啊,爸爸妈妈为我们的成长操碎了心,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要好好报答。
前不久我们学了《小乌鸦爱妈妈》,懂事的小乌鸦,为妈妈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它那么爱妈妈真令我们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小少年——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多种途径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比较全面的认识成长的含义。
2.激发孩子感受成长的喜悦,认识自己的优点,进而树立自信。
3、感恩帮助自己成长的人。
教学重点:通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和纪念物,发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比较全面的认识成长的含义,产生成长的喜悦;感恩帮助自己成长的人。
教具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长大的“证据”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整理学生收集的资料,收集教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猜他是谁
1、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出示游戏名称:猜猜他是谁)
2、出示个别学生小时候的照片,学生猜猜看,能不能猜出他们是谁?(学生没猜出就继续猜,猜对了就揭示答案,追问: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
3、过渡:同学们,本来就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同学,为什么
我们却费了这么大的劲才猜出他呢?
4、学生发表意见。
5、小结:是啊,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长高了,长大了。
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小孩子了,我们已成为了一名小小少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追寻我们成长的脚印。
(出示课题)
二、我来证明
1、孩子们,当你们第一次踏进校园时,是独自一人吗?(随机抽问一名学生:你和谁一起来的?为什么需要家长的陪伴?)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吃饭的情景吗?(随机提问)
2、过渡:小时候的故事还历历在目,可是不知不觉中,你发觉自己(学生说:长大了)。
同学们都说自己长大了,你怎么向大家证明呢?课前让大家回家收集能证明自己长大的证据,现在就亮出你的证据吧。
那些同学是用照片证明的?
A、照片证明。
学生展示自己小时候以及现在的照片。
介绍分别是什么时候照的?
B、实物证明。
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并作简单介绍。
(衣服、存钱罐等)
C、表格列数据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1—12岁的身高、体重的纵向图并做说明。
点拨引导:这说明了什么?(身高、体重的变化说明我们在长大)
D、故事证明。
学生讲述成长的故事,从中感受到自己长大了?
三、长辈眼中的我们
1、通过大家的证明,我确实感受到大家正在长大。
其实,不止我们自己觉得自己在长大,在父母眼中,我们也在长大。
2、课前,我请大家的父母为大家写了成长寄语,我们一起来看看。
(随机抽出一封,让学生自己念出来。
)
3、现场采访:你有什么感受?相对他们说些什么?
4、过渡:和父母一样,我们的老师也在关心着我们的成长。
咱们的刘老师和蒋老师也为大家写了寄语。
(随机抽出一封,请老师念出来并送出这封信。
)
5、现场采访:此时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6、总结:从出生到即将小学毕业,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你确确实实长大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少年。
四、我的成长线
1、过渡: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有许许多多我们难以忘怀的事情。
我们把这些事情连成一条线,就是自己的成长线。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成长线。
2、提问:你发现这条成长线中记下了些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3、总结:记录了随着时间的变化,重要的、值得纪念的事以及时间。
4、过渡:在你的世界里一定也有许多值得记忆的事,请你画下属于你自己的成长线。
当然,你也可以把自己的成长线延续
下去,设想一下自己美好的未来。
5、学生完成自己的成长线。
(背景音乐:小小少年)
6交流展示活动
A、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成长线。
B、指名在班上交流。
7、总结:孩子们,从发出第一声啼哭到现在,我们经历了几千个日夜,在这些日夜中我们长大了、懂事了,有了更多的本领。
但在我们成长的同时,很多人为此付出了许多辛劳,比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比如老师、比如帮助过我们的社会人士等等。
你最想感谢谁?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五、感恩帮助我们的人
1、拿出成长的脚印,写下你想说的话。
(学生写)
2、展示交流:展示学生写的话,贴在白板上。
六、总结下课
这些脚印,是我们成长的足迹,它记载着我们的成功和进步,再有几个月就要毕业了,你们将踏上新的征程,不论你们走多远老师都会站在你的背后为你加油。
加油,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