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概念

合集下载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

草原文化---文化知识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特有的豪迈刚健的气质和品格、丰富的内涵、独有的精神特质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民族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培育了草原民族的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创造出了粗犷豪放而不失深沉细腻、雄浑有力而不泛悠扬委婉的文学艺术。

在与先进民族、先进文化的交流中,草原民族产生了追赶先进的强烈愿望,并付诸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行动。

这种不甘落后、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草原文化精神,支持草原文化保持自身特色并延续不辍、世代相传。

改革开放以来,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与整合中,愈加凸显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张家口坝上草原辽阔,是北方草原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的地方。

在全市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今天,弘扬草原文化,对于传承历史,光大民族文化,增强全市人民建设家乡的凝聚力意义深远而重大。

美丽草原一曲和谐大歌本报记者谢岩蓝天白云,碧浪荡漾,骏马奔驰,歌声悠扬。

广袤的草原,令人心驰神往。

在许多人的心中,那是生长爱情和诗意的地方,就像歌中唱的那样:“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但辽阔草原不仅仅为我们的诗意烘托背景,她也是培育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

草原文化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文化传统,豪放壮美、雄浑飘逸、丰富多彩,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从历史上看,坝上草原是人类先祖的栖息地,她连接着东方人类的起源地——泥河湾;她是汉民族少数民族的融合地、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她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涿鹿。

从精神层面上看,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宇宙观、与大自然谦和相处的自然观、欲取先予永续利用的生态观和描摹自然歌颂自然的文化观为草原民族所尊崇。

文化力量是精神力量。

发展繁荣草原文化,发掘草原文化的内涵,可以带动我市文化大市的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草原文化研究综述

草原文化研究综述
2“. 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 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自然因 素)、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人文因素)多 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 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 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 文 化 。 ”[3]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 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 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 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 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收稿日期:2011- 10- 17 作者简介:庞羽(1979-),女,吉林扶余人,讲师,硕士,从事旅游经济、生态旅游研究。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 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 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
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 多元化特 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 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 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 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 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 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 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 “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 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 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 处的自然环境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导致各民族原 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 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 牧民族四海为家 ,视野特别宽阔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 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 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 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 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 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 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 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 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论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论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论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作者:辛飞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10期摘要:“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鲜明的文化特征,草原文化的地域性;草原文化的民族性;草原文化的开放性;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凭借着这些特征,草原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显示了草原民族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关键词:草原文化;内涵;特征1 关于草原文化的内涵“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主城部分,它不同于一般学科概念的综合性人文学概念,草原文化是居住在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留下来,并经过岁月长期洗礼的物质与精神世界财富的总和。

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狩猎为主的广泛流动性的生态型文化。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构成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在推动中华民族的历史向前发展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草原就是保持着草本植被或灌木植被的半干旱地区。

”[1]例如蒙古草原,这里地处内陆,季节变化不明显,无霜期短,气候寒冷,每年五六月份长草到七八月份有枯萎。

草原文化是一种生存意识很强的斗争性文化。

历代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有突厥、鞑靼、女真、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族等等,面对严寒和干旱,这些民族为了求得生存,无数次的风餐露宿,不停歇的颠沛奔波,造就了游牧人硬汉的性格。

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从事农业、工业、商业几乎是不可能,他们采取猎牧或牧业为主以农耕为辅的复合型生产生活方式。

因此,草原文化就在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过程中孕育、发展起来。

作为草原文化主角的草原民族前仆后继,世代相传。

创造了风格粗犷,魅力无穷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一种活性的动态文化,蒙古有句谚语‘被牲畜采食过的土丘还会绿起来,牲畜的白骨不久被扔到那里’。

这句谚语表达了草原游牧民族对牧草枯荣,牲畜的生死等自然循环、物种再生的原理以深刻诠释,道出‘凡有生之物皆无常也’的万物无常并时刻处于变化、运动之中的道理。

游牧文明中这种活性因素始终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着,并与尊崇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相结合,成为草原文化典型的审美内涵。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草原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自然形态之一,广阔的亚欧草原、非洲草原、北美洲草原、南美洲草原、澳洲草原孕育了人类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与组成部分之一。

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亚洲北方草原、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版块。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亚洲北方草原,本文的分析以亚洲北方草原的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对象。

依据自然地理特点、历史特点、民族文化特点三条基本标准,可以将内蒙古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区域,即:东部的大兴安岭文化圈,中部的阴山文化圈,西部的阿拉善文化圈。

大兴安岭文化圈大兴安岭文化圈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大兴安岭文化圈的自然地理特点是:以大兴安岭为南—北中轴线,北起黑龙江右岸漠河,南抵西拉木伦河谷地及燕山山脉东段北部,全长约1400公里;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为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呼伦贝尔草原,东侧为嫩江平原;中部、南部为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地区与西辽河平原,以及燕山山脉东北部山地、丘陵地区。

受草原退化、沙化的影响,近年来形成了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

这一地区北部冬季严寒、漫长,冬季气温可达-50?C,南部较为温暖;大兴安岭东部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雨量较多,气候较为湿润,西部由于受大兴安岭阻隔,气候较为干燥。

自古以来,大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孕育了古代的森林民族、草原民族、农耕民族,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北方草原古人类的摇篮。

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相继发现16个个体的人头骨化石标本,为考古界所罕见,被命名为“扎赉诺尔人”,古人类学专家认为其具有蒙古人种的原始特征。

在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额尔古纳市等地,也发现了多处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

因而这一地区被国外考古学家认为“是北方远古民族的摇篮之一”。

考古发现证明,距今8000~4000年前,赤峰地区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辟草莱、植稼樯,过着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的生活。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

浅析草原文化之内涵与特征内蒙古文化主要来源于草原,属于草原文化,与农耕为基础的文化有鲜明的差异。

草原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博大与包容性,与游牧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草原文化对于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

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理论的积淀是我们每一个从事艺术工作的人们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有了这种文化素质的积淀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艺术创作。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的草原文化。

标签:草原文化地域蒙古族游牧文明农耕文明草原文化到底是什么?在内蒙古地区,许多画家,艺术家,设计人经常把草原文化,蒙元文化等挂在嘴边,所以现在听起来似乎人人都是草原文化的研究者,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草原文化的现状又是如何值得我们去深思。

从地域文化发生学角度看,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草原文化这个概念的来源是地域角度的分析。

就如艺术理论所分析的一样,民族,地域,时间是影响艺术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中国的地形地貌大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别;西藏是高原,内蒙古是草原(也有高原),南方是山。

比较它们的文化各有其地方特点,从而在艺术传统中留下自己特有的密码。

内蒙古歌曲内容几乎都是以苍天,大地,母亲为主题。

少有歌颂爱情,有的也是体现一种执着的态度,却不是生离死别撕心裂肺的爱情故事。

例如经典歌曲:敖包相会等,苦苦的等着,唱蓝天大地。

蒙古歌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南方却几乎正好相反,人口密集,地域环境不同,歌颂的内容也是不一样。

这是环境条件造就的,因此地域环境和艺术是有直接联系的。

内蒙古没有规定本土的画家们必须要以草原为题。

但是大部分画家却都是不约而同的以草原为主要表现的题材。

地域文化的影响非常广泛深远,不仅仅是在艺术领域。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

它也是影响艺术的重要因素。

我们经常谈草原文化,但并不代表表现一个辽阔的草原就是草原文化,而是草原人的内心跟草原一样包容,包容着所有的喜怒哀乐。

草原文化游了解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活

草原文化游了解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活

草原文化游了解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草原文化游 - 了解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草原,广袤而壮观的大地,犹如大自然的画布,展现着无尽的美景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草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他们保留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本文将带您走进草原,了解草原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生活。

一、草原之美草原是大自然的瑰宝,草地延伸至远方,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

在这广袤的草原上,阳光洒满大地,与一片片青草相互辉映,犹如天堂一般的美景令人陶醉。

草原上的动物也是草原之美的一部分,奔跑在原野上的骏马、婉转歌唱的羊群、草丛中优雅行走的鹿群,都在草原上谱写着与自然的和谐交响曲。

二、民族特色草原地区的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例如,蒙古族以其勇敢和顽强的精神而闻名。

他们居住在众多的蒙古包中,这是一种传统的圆顶帐篷,以其便携和适应性在草原上长期使用。

蒙古族人还以其骑马技艺和马球运动而闻名,这也是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一。

柯尔克孜族则以其独特的歌舞和手工艺而闻名。

他们通过歌舞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使人们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柯尔克孜族的手工艺品,如编织品和银饰,也体现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精湛的工艺技巧。

三、传统生活在草原上,人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

他们依靠放牧和畜牧为生,过着朴素而自给自足的生活。

草原民族注重家庭和睦,尊重长辈,关爱子女。

家庭是他们生活的核心,是情感纽带的象征。

草原上的民族还保留着许多独特的节日和传统活动,如蒙古族的套马和歌舞表演、哈萨克族的独具特色的马术比赛等。

草原民族还拥有丰富的口头传统和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他们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向往。

通过故事的传承,他们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智慧代代相传。

四、草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独特的一环。

为了保护和传承草原文化,许多地区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项目,包括举办草原文化节、建设传统文化村落等。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作者:王关区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第4期草原生态文化是崇尚自然的文化,是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师法自然、顺应自然、维护自然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与其他生物及人与人共存共荣,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相得益彰,草原生态、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文化。

研究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和特征,弘扬草原生态文化的品格与精神,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与草原生态文化相关的研究开始多了起来,众多专家就生态文化、游牧文化、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蒙古族传统生态保护法等等,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

有专家提出:蒙古族生态文化是由牧民、家畜、自然三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及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生态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

从物质层面来看,蒙古族生态文化是以游牧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作为客观前提的;从精神层面上看,对生命的理解、对生命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等是古代蒙古人创造精神层面生态文化(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从制度层面看,历经数千年形成的游牧人的生态观念已经被加以制度化并形成特定的价值取向,从而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监督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制度,如法律制度、分封制度、军事制度等。

近年来,有多篇学术论文如《论草原生态文化》对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类型和价值等进行了探究;《论蒙古族的传统生态文化》论述了蒙古族传统生态文化的主要特征、来源和组成等;《诚信伦理与生态伦理》分析了生态伦理是草原文化的思想精髓;《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则提出了“崇尚自然”是草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草原生态文化的重要研究内容;《论草原文化的价值系统》提出了草原民族“天人相偕的自然观”;《论草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提出了“以自然为主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草原地区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的价值观。

还有学者在专著《草原文化的生态魂》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方式是以蒙古族为主的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几千年来遵守的生存、生产、发展的方式,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生态文化对草原地区少数民族来说并不是新的生存方式;蒙古族生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指在与环境相互适应的物质生产、生活技能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生命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等;可以概括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感念自然,知恩图报。

《游牧是草原民族[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建构特征]》

《游牧是草原民族[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建构特征]》

《游牧是草原民族[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建构特征]》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历代不同族群的人们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是草原生态环境和生活在这一环境下的人们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的结果,既具有显著的草原生态禀赋,又蕴涵着草原人们的智慧结晶,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基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

可以说,草原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

而所谓的游牧文化,就是从事游牧生产、逐水草而居的人们,包括游牧部落、游牧民族和游牧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它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游牧生产和游牧生活方式――游牧人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价值体系等等,无不都是游牧生产方式和游牧生活方式的历史反映和写照。

游牧文化是在游牧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括游牧生活方式以及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构成游牧文化的具体要素。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建构特征上有明显不同。

首先,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

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首先是指孕育、成长于某一草原地域的文化,包括原生文化、次生文化和共生文化在内。

这就是说,从远古至今,生发在特定草原这一地理范围内的文化,都分属于我们指称的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是,生发在这里的文化,虽然形态各异,但都是以草原为共同载体的,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与统一性,形成为统一的草原文化。

这里,草原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蕴涵着特有的普遍意义。

草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相对于两河流域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这些大的地域文化而言,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它是一种多民族文化,是由部落联盟、民族族群共同创造开发的文化,而不是单一的或单一民族主导的民族文化。

由于这些民族在文化上拥有各自的特性,又作为草原文化的民族主体相继跃活于不同历史时期,因而使草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民族形态和族群文化样式。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观念和物质手段的历史性积淀,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区域性和历史连续性等特征。草原文化无疑也体现了这样一些特点。草原文化是一种多元的复合型文化,其中主要包涵了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亦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独特性和连续性。大量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证明,草原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品质,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各民族分布状况的叙述,简要归纳这一历史时期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⒈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体。战国时代的内蒙古高原主要活动着林胡、楼烦、匈奴、东胡和华夏族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地域内的文化,主要就是由他们创造的,因此它应该囊括有北方民族文化,具体可分为林胡文化、楼烦文化、匈奴文化和东胡文化等。北方游牧民族一般以畜牧业为主,兼有作为经济补充和练兵功能的狩猎业、与畜牧业关系密切的手工业和商业。社会实行部落制。过着食畜肉、饮潼酪、衣皮革、披毡裘、住穹庐,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有独特的习惯法、婚俗和葬俗。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组成部分还有中原华夏族文化。战国时代的华夏族以农耕经济为主,兼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手工业和商业。社会实行郡县制。与北方民族迁徙不定相反,实行定居。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要生活用品。风俗习惯也与北方民族有形式和本质上的差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前,战国七雄的文化也各有差异兼具特色,草原文化中的华夏族文化又可分为秦文化、赵文化和燕文化。 ⒉有区域文化成分。内蒙古高原主要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高原东部分布着辽阔的草原,西部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浩瀚的沙漠。山脉主要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岸边,有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限制影响和历史上的传统习惯,在内蒙古高原不同的地域内形成了具有不同内容和特色的历史文化。如草原地区的游牧文化、高山森林地带的渔猎文化、平原上的农耕文化等。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等在形式和内容上均互不相同,显示出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⒊战国时代,赵文化等中原各诸侯国文化亦即农耕文化更多地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较为著名的史例即“胡服骑射”。从这个角度说,这一历史时期北方草原文化中的主导是游牧文化。秦汉时期,中原政权与北方民族政权双雄并峙,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由于游牧经济的单一性,导致对农副业产品的一定程度的依赖,北方民族游牧文化开始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步增强。 ⒋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北方游牧民族活动和控制的地域远比华夏族广阔,并且直至战国后期秦、赵、燕诸国才向北拓展,占据了北方各族大片土地,从而也使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力向北方地区得到一定扩展。从文化的影响面上说,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上的中原农耕文化不如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广大。考古发掘也显示,内蒙古高原的史前时期主要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物质文化是以农业为主,亦即活动在内蒙古高原上的史前先民创造的物质文化主要是农耕文化;与史前时期相反,战国时代,内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文化已成为草原文化的主体。 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表明,战国史时期有别于农耕文化的游牧文化。到战国末期,中原燕、赵、秦诸国对北方各游牧民族采取攻略政策,将今内蒙古中南部和东部南缘地带纳入了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历史时期的农耕文化因素得以进入内蒙古高原。中原政权取得对古代内蒙古部分地区的统治权后,相继修筑长城。长城以北的内蒙古及北方广大地区,是以畜牧经济为主的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长城以南的内蒙古,主要居住着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秦、赵、燕等郡县之民。自战国有明确文献记载以来,这种大体以长城作为中国古代农业和牧业国家分界线的格局逐步形成,到秦汉——匈奴时期更为明确。各自建立了两种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内涵的集团,在长城沿线进行了密切接触,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双方势力此消彼长,互相制约掣肘,相互交流影响,形成了各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共同文化内涵而彼此难以割舍分离的历史格局。自战国燕、赵、秦三国开始,中原政权在内蒙古的统治措施之一是设郡置县,使内蒙古部分地区首次纳入了中原政权的统治范围,秦汉又加以继承发展,对以后各族政权在内蒙古的统治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战国时代的北方游牧民族史和中原政权统治内蒙古高原部分地区的历史,都是古代内蒙古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构成上来看,草原文化是一种多元文化,游牧和农耕两大文化成为草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各具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特点。史实证明,战国以来内蒙古高原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也是多种文化碰撞交汇的重要地区。战国以来内蒙古高原上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移民文化、军事文化的历史发展演化,奠定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区域历史文化的基础,多元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使古代内蒙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也一直影响着内蒙古地区以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北方各民族的历史活动,共同创造了内蒙古高原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2020年2月太阳走遍内蒙古需要2个小时,内蒙古占中国版图的八分之一,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地理大区,是草原、中原与高原的完整综合体,这就造成了“内蒙古文化”十分富集,“内蒙古文化”不仅仅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把“内蒙古文化”与“草原文化”划等号是偏激的和片面的,如果仅仅把“内蒙古文化”等同于“草原文化”,那么,你只见到“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那就太遗憾了。

全面研究和弘扬以草原文化为主体的“内蒙古文化”,至少包含“十大文化体系”。

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草原观念文化、草原制度文化、草原器物文化、草原艺术文化、草原少数民族文化等;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四大文明体系”。

过去有人讲“中华文化三大体系即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丢了“海洋文化”是不完整的的,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也是草原国家和海洋国家。

内蒙古文化中的草原文化,从地域上分,从西向东有:阿拉善草原文化、乌拉特草原文化、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乌兰察布草原文化、锡林郭勒草原文化、昭乌达草原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与呼伦贝尔草原文化,马头琴、长调等只是草原文化的符号。

二、黄河上游文化长期以来,不少人只研究黄河中下游文化,不研究黄河上游文化,这也是不完整的。

中原文化只是黄河中上游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

内蒙古文化中的“黄河文化”主要是“黄河上游文化”,万里黄河从青海源头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县河口为“上游”。

黄河在内蒙古超千里,主要位于“上游地区”。

黄河的源头在巴彦喀拉山,蒙语“富饶的黑山”。

元朝政府派科学家找到了黄河、长江的源头,因此,中国的大江大河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名称也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

呼市托克托县的“河口村”(历史上是镇)是黄河中上游分界线,这个地名来源于元代,元、明、清时期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官渡”和商业集镇,地位高于“包头村(即现在的包头市东河区)”,仅次于归化城(呼和浩特).1840年,黄河发大水,河口被淹,河口商人迁移到萨拉齐厅“包头村”,为形成后来的“包头镇”、“包头县”及“包头市”打下了基础。

草原文化的概念

草原文化的概念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一)草原文化内涵的界定文化,国家的根脉,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中,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的草原文化即使中华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

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草原文化”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根据学术界对草原文化的普遍理解,草原文化可以界定为: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内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依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并不断以异质文化的精粹为养料的动态文化。

(二)草原文化的主体及区域分布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亚洲杯芳草苑、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板块。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亚洲北方草原。

就关于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草原文化研究员吴团英在《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草原文化分部的地域范围,主要是在中国的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包括整个蒙古高原。

”具体地区,有匈奴、丁零、突厥、回纥、东胡、鲜卑、乌桓、柔然、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历史上这些游牧民族共同构成草原文化的主体。

(三) 草原文化的特征1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草原文化是古老的生态文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让人类妥协于自然力量,顺应自然选择。

蒙古民族作为北方草原文化的承诺,在其身上凝聚着古代游牧民族生态观。

游牧生产方式将自然当做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

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或生活方便而破坏自然,从生态角度看,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居住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最小的建筑;牧人取暖用的材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林;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草原民族是指生活在广袤草原上的一类民族,其中包括了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鄂温克族等。

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紧密,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语言、传统文化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草原民族的文化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

牧民文化草原民族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与畜牧密不可分。

在过去的生活中,牧民们构建了一个牧区甚至牧群为中心的牧业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牧民文化。

牧民与家畜的关系也是草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的文化中,家畜是人类的朋友和财产,草原民族常常赋予家畜灵魂,认为他们与人类有着相同的尊严和地位。

游牧文化草原民族的文化也与游牧生活密不可分。

草原辽阔而富饶,草原民族在大草原上辗转归来,根据季节和水源等各种因素选择适宜的草地和水源居住和放牧。

因此,草原民族的季节性居住和流动居住成为草原生活的一种常态。

他们拥有丰富的民间诗歌、歌舞、乐器等文化遗产,并形成了繁荣的牧区集市等商业活动。

传统信仰文化草原民族拥有丰富的传统信仰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蒙古族的“萨满教”。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均有灵魂,人类和自然万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草原民族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寻求自然的帮助,因此他们会借助巫师、巫女等神职人员与自然交流,祈求自然的帮助。

在萨满教的信仰中,草原民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宗教仪式、祭祀会等文化活动。

文学艺术草原文化拥有着独特的文学艺术。

草原民族常常以民间诗歌、歌舞、织席等形式记录和展现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这些作品传承了草原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传统。

同时,草原民族也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传统绘画风格——“蒙古国画”,它以松、竹、岳岳等大胆奔放的笔势和以彩饰画为主的色彩表现,展示了草原上广袤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草原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

草原民族的历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它们表达了草原民族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追求,是草原民族文化的精髓。

草原文化doc

草原文化doc

目录关于草原文化 (2)传承草原文化 (3)传承草原文化 (5)蒙古族传统文化 (11)关于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解释草原文化的精髓草原文化归纳概括起来,开放、诚信、包容、给予、进去、快乐就是博大精深的草原文化精髓。

草原文化的地位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形成了并不断发展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草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之一,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的精神支撑,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

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三大板块中,是最具有世界性品格的文化。

草原文化的传承草原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内蒙古文化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现实基础。

古老神奇的草原历史资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蕴藏着开发草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价值。

以草原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不仅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产生巨大的品牌效益,也将成为经济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的生长点。

传承草原文化文化的复兴草原民族诗一样的生活,传奇般的发展历程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以无边的遐思。

内蒙古饭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草原的神奇壮美,蒙古民族的豪放热情以及游牧民族的悠久历史,都使得人们对这片土地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期待。

我们之所以选择“草原文化”为主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草原文化”是中国本土文化,博大精深,在内蒙古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又最具历史内涵。

二是内蒙古饭店作为服务窗口行业,"草原文化"易于在酒店经营中融会、体现、贯通,其文化精髓符合现代社会的精神要求。

尤其是草原风情、蒙参文化特别具有表现力、感染力,是饭店着力表现“草原文化”内涵的重点。

草原文化教学教案

草原文化教学教案

草原文化教学教案草原是广阔的草地地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草原文化以其简单又深刻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

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也开始逐步将草原文化纳入到教学内容中。

本文将就草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方法以及如何制定草原文化教学教案进行探讨。

第一部分:草原文化教学理论草原文化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体验,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本质,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日常生活的疲惫感,使学生更好地思考沉思。

在草原文化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支持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1.草原文化教学的基本概念草原文化教学是以草原地区的地理、天文、生物等为研究对象;以草原民族的生活、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文化等为研究对象;侧重草原地区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草原民族的文化传承。

2.草原文化教学的内涵草原文化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了解草原的地理特征和气候变化,了解草原酸土、溶洞地貌的独特性和草原河川的形成。

(2)了解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学习草原民族的哲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品味其积淀的艺术和美学成果。

(3)尊重草原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意识,增强对不同文化间的包容和理解。

(4)激发学生对草原自然环境和生命形态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创造草原文化的能力。

3.草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草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2)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

(3)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全貌。

(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部分:草原文化教学策略草原文化教学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草原文化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传统讲授法传统的讲授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之一,即通过口头表达、PPT 课件等方法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

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之河

文化是一条长河。

即便在这寒冬的猎猎风声中,还能听见来自遥远的召唤,那是来自草原母亲———额济纳河深切的呼唤,那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草原文化的召唤。

在这草原文化的深切召唤下,日前,以草原文化与世界文明为主题的2007中国·第三届草原文化百家论坛在塞外明珠呼和浩特开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内蒙古社科院等国内上百名专家学者以及来自蒙、美、俄、英、日等国的学者专家,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态学、军事学及文化艺术等方面,多学科、多角度对草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历史作用进行了广泛交流与深入探讨。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明珠在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认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从根本上肯定了草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与会者指出:草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从草原文化的起源、形成、发展过程看,它几乎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重要发展阶段。

与会者还表示,草原文化以其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生活文化气息,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豪迈的精神文化特质和文化理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领域。

近10年来,内蒙古草原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内蒙古的草原文化研究不仅为兴区富民构建着文化智慧和历史底蕴,而且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蒙古学界研究草原文化的重要资源。

草原文化——中华文化精神宝库中的财富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黄金指出: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蕴含着古老游牧民族生产生活、原始思维以及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草原文化研究离不开北方游牧民族创造的艺术作品。

对于草原文化而言,草原民族艺术、草原民俗是最深刻、最生动展现草原文化之丰富内涵的载体。

北方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使其艺术作品充盈着鲜明独特的草原文化内涵,其中,刚劲豪放的马文化艺术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艺术特色。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念 主要 包括 对大 自然敬畏 崇 尚 , 尊重生命 的生 态意识 ; 与大 自然友好 相处 , 和谐共 生 的亲情意识 ; 对 大 自然 知 恩 图报 , 适度 索取 的节制 意识 ; 对 大 自然 爱 护有 加 , 担 当责 任的 自律意识 等 , 以及 由此衍 生 的人与人 、 人与 自 然、 人与社 会关系 的和谐意识 。 可见 , 草 原 生 态 文化 就 是 崇 尚 自然 的 文化 , 就 是
文化 彩 虹/ 草原 文化研 究
草原生态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文 I 王 关 区
草 原 生 态 文化 是崇 尚 自然 的 文 化 , 是 敬 畏 自然 、 尊重生命 、 珍 爱 生命 、 师 法 自然 、 顺 应 自然 、 维 护 自然
的文 化 , 是 人 与 自然 和谐 统 一 , 人 与其 他 生 物及 人 与 人共存共荣 , 生 态 文 明 与其 他 文 明 相得 益 彰 , 草原 生 态、 经济 、 社 会 协调 持 续 发 展 的文 化 。研 究 草 原 生态 文 化 的概 念 和 特 征 , 弘 扬 草 原 生 态 文 化 的 品 格 与 精
然关 系 上体 现 的价值 观 。 还 有学 者 在专 著 《 草原 文 化 的生态 魂 》 中提 出 : 人
与 自然 和 谐 相处 的发 展 方 式 是 以蒙 古 族 为 主 的 中 国 北 方 地 区少 数 民族 几 千 年来 遵 守 的生存 、 生产 、 发 展
的方 式 , 为人 类 文 明 的 发展 作 出了 重要 贡献 , 所 以生
自然 是草原 文化 的生 态魂 , 是 草原 生态 文化
的基 本特质 和重要 内容 , 也是 草原 民族 的行 为规 范与 处事 准 则 。 内蒙 古社 会科 学 院草

草原文化三大核心理念

草原文化三大核心理念

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近几年来,草原文化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异军突起,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十分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述草原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建构草原文化的观念与范畴体系。

提出和探讨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就是这种有益的探索,就是草原文化研究深化的标志之一。

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草原文化的核心观念在价值取向上的集中体现,是对草原文化的基本内容、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的本质概括,是草原文化形成、发展及对外扩大影响的内在动力。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作为一种认识形态,是草原民族对自然、社会及其发展基本态度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性与区域性认同的统一、历史与现实认同的统一,在草原文化体系中居于统领的地位,体现了草原文化地域、民族和时代的特色。

草原文化在长期积淀中,孕育出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观念和思想,诸如开拓进取、包容并蓄、自由开放、崇信重义、英雄乐观、天人相谐等,形成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观念体系。

最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在我区第五届草原文化研讨会暨第三届红山文化国际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提出并阐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把草原文化核心理念概括为“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这样三句话。

这是草原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个新的成果。

对此,我们应当做深入的研究。

一、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人类来说与生俱来,恒久永在。

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们认识的起点,也是永恒的认识主题。

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传统的猎、牧生产对于自然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

生存、发展的实践,让草原民族形成了依恋、爱护、珍视自然的情感和思想,从万物有灵的信仰,从朴素的生态意识,到自觉地以习惯法、成文法和行政制度的约定,实现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有效调节,求得人与自然共存共生、和谐两旺。

我们可以把草原民族长期蓄积、为世代人们所信奉的这一生态理念称之为崇尚自然。

崇尚自然,就是草原民族敬畏自然、珍爱生命、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以及由此衍生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思想的概括,体现了草原民族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通、和谐共荣的密切联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

内蒙古的十大文化体系2020年2月太阳走遍内蒙古需要2个小时,内蒙古占中国版图的八分之一,地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地理大区,是草原、中原与高原的完整综合体,这就造成了“内蒙古文化”十分富集,“内蒙古文化”不仅仅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把“内蒙古文化”与“草原文化”划等号是偏激的和片面的,如果仅仅把“内蒙古文化”等同于“草原文化",那么,你只见到“内蒙古文化”的十分之一,那就太遗憾了。

全面研究和弘扬以草原文化为主体的“内蒙古文化”,至少包含“十大文化体系”。

一、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包括草原观念文化、草原制度文化、草原器物文化、草原艺术文化、草原少数民族文化等;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四大文明体系”。

过去有人讲“中华文化三大体系即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丢了“海洋文化”是不完整的的,中国自古以来是农耕国家,也是草原国家和海洋国家。

内蒙古文化中的草原文化,从地域上分,从西向东有:阿拉善草原文化、乌拉特草原文化、鄂尔多斯草原文化、乌兰察布草原文化、锡林郭勒草原文化、昭乌达草原文化、科尔沁草原文化与呼伦贝尔草原文化,马头琴、长调等只是草原文化的符号。

二、黄河上游文化长期以来,不少人只研究黄河中下游文化,不研究黄河上游文化,这也是不完整的。

中原文化只是黄河中上游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

内蒙古文化中的“黄河文化”主要是“黄河上游文化”,万里黄河从青海源头到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县河口为“上游”。

黄河在内蒙古超千里,主要位于“上游地区”。

黄河的源头在巴彦喀拉山,蒙语“富饶的黑山”。

元朝政府派科学家找到了黄河、长江的源头,因此,中国的大江大河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名称也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

呼市托克托县的“河口村”(历史上是镇)是黄河中上游分界线,这个地名来源于元代,元、明、清时期是黄河流域著名的“官渡”和商业集镇,地位高于“包头村(即现在的包头市东河区)”,仅次于归化城(呼和浩特).1840年,黄河发大水,河口被淹,河口商人迁移到萨拉齐厅“包头村”,为形成后来的“包头镇”、“包头县”及“包头市”打下了基础。

草原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其界定标准的重要性

草原文化概念的内涵及其界定标准的重要性

羞 辱 之
q日 口 . 乏
乏 委 1 . , 委 乏 e芰
乏u
芰 u :

寸 ’ .




毛u
口  ̄ ,
。 ’ 之 ( 乏

菱 .
差 1e菱 如 彳 - ,
鼋 夏 重
qI - 乏 器 毛u 。1 f『 ,I
1 口 .
基 一荨 未 }
萋 童








蔓 。 6 l a
菱 誊
荨 霉
复 £ 荨
芝 善
戈 委
[。 1
牙暑


兰 u


殳 骞

口 ‘ J }
要 . 孳 之 盖 妻 乏
垂 . 。 乏


之 。 垂 口. ,





妻 。 习 m
[u8: 6
雹 争

d; 爿 一c vI
萋 :季




蕾 ’口 I( .I .
垂 蚤 u

口  ̄ ,
言 之
.鼋

基 鹭

:鼋

乏 (童 j



c辛 ’口 I 口 ! 霉.
un u ∞ :
妻 . 雾
复. 】
. 之


m妻
季 ~雩 9 、 ; 口
苕龛 . 妻

. 莞

幼儿园草原文化课程的民族传承

幼儿园草原文化课程的民族传承

幼儿园草原文化课程的民族传承近年来,幼儿园草原文化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幼儿园草原文化课程是民族传承的一部分,它能够让幼儿通过学习草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文化,从而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草原文化是指在草原地带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它是与草原的自然环境、生态、历史和社会经济特点相适应的一种文化。

草原文化的主要特点包括:1、民族特色鲜明:草原地区是众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草原文化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元素,如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

2、生态环境高度统一:草原地带环境较为单一,主要为草原和沙漠,因此生态环境高度统一。

3、畜牧业和农耕文化的融合:草原地带的经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但也不乏农耕文化的影响,如民间传说、祭祀活动等等。

4、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草原文化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口头文学、歌舞、织布、马术、射箭、赛马、摔跤、抓羊等等。

二、草原文化的价值草原文化是中国国家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学术、人类、伦理和生态价值。

1、历史价值:草原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草原地带是我国北方民族的发源地,草原文化也从那里开始发展。

草原上的民族王朝和政权,如匈奴、鲜卑、麻秃、呼厨泉、契丹、女真等等,都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

2、文化价值:草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元性、鲜明性和特色性。

草原上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草原歌舞、传统服饰、传说神话、民间艺术等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

3、学术价值:草原文化是中国民族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重要对象。

草原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自身的独特性,还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因此对于跨文化研究也具有很高的价值。

4、人类价值:草原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草原地带作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的主要卫士之一,草原文化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一)草原文化内涵的界定
文化,国家的根脉,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流,三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吸收、融合共同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其中,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的草原文化即使中华文化的主要源流之一,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在整个中华文化的形成。

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迄今为止,国内专家学者关于“草原文化”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根据学术界对草原文化的普遍理解,草原文化可以界定为: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内蒙古族为主要代表的北方游牧民族,与草原生态环境和谐依存,通过草原生态系统与其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心理特征的融合,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和发展的,并不断以异质文化的精粹为养料的动态文化。

(二)草原文化的主体及区域分布
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亚洲杯芳草苑、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板块。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亚洲北方草原。

就关于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草原文化研究员吴团英在《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草原文化分部的地域范围,主要是在中国的北方草原地区,历史上包括整个蒙古高原。

”具体地区,有匈奴、丁零、突厥、回纥、东胡、鲜卑、乌桓、柔然、契丹、蒙古、女真等民族,历史上这些游牧民族共同构成草原文化的主体。

(三) 草原文化的特征
1崇尚自然的生态特征
草原文化是古老的生态文化,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方式让人类妥协于自然力量,顺应自然选择。

蒙古民族作为北方草原文化的承诺,在其身上凝聚着古代游牧民族生态观。

游牧生产方式将自然当做敬奉的对象,以一种敬畏和爱慕的心情崇尚自然。

牧人们不会因为个人利益或生活方便而破坏自然,从生态角度看,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居住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最小的建筑;牧人取暖用的材料,是牛羊粪和枯树枝,禁止砍伐树林;严禁在河水、湖水中洗涤污物。

讴歌自然是蒙古族民歌的主题之一,充分表明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围绕着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存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而展开的,资源利用手段和方式、资源的分配方式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就是为了处理好社会发展与科学利用资源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讲,北方草原文化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选择。

2开放进取的文化特征
草原文化是开放型文化,主要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容方面。

凡是与北方草原民族有联系的封建朝代,往往是思想最活跃的朝代大多数统治者对外来文化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突破。

成吉思汗提出的所有宗教信仰平等的法律,作为一种政策,在十三世纪的亚欧大陆上是绝无仅有的文化政策。

时至今日,开放的思想依旧在蒙古民族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草原文化也是拥有活力的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文化被淘汰,而新的文化不断诞生。

3讲究诚信、崇拜英雄的伦理特征
诚信是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核,游牧经济的分散性决定游牧人必须以诚信为最
高道德水准,已成配天,以信取天。

形成以诚信为重,推崇以诚立命、以信立行、以忠誓盟的价值核心与文化理论。

民族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懂的崇尚英雄的民族,才是英雄的民族。

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仿英雄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

其尚武精神可以放映在游牧民族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在民族迁移和文化交融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