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
积极向上的七言绝句古诗词【最新7篇】
积极向上的七言绝句古诗词【最新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积极向上的七言绝句古诗词【最新7篇】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形容少年朝气的诗句
形容少年朝气的诗句1.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唐·韦庄《菩萨蛮》这句诗描绘了少年时期的美好回忆,展现了少年的活力和朝气。
骑马倚斜桥是少年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象征,满楼红袖招则暗示着少年们受到许多人的关注和欢迎,具有吸引力。
2.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这句诗描绘了少年在春风得意的时刻,骑着马在长安城中飞驰,欣赏着盛开的花朵,展现了少年的豪情壮志和朝气蓬勃。
长安花不仅代表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少年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和机遇。
3. 除却君身三尺雪,天下谁人配白衣。
——顾绯衣《红尘各半》这句诗通过除却君身三尺雪的比喻,表达了少年们纯洁、高尚的品质,他们身着白衣,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这个诗句暗示着少年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和风采,具有朝气和活力。
4. 君不见长松卧壑因风霜,时来屹立扶是堂。
——宋·陆游《读书》这句诗描绘了长松在风霜中坚韧不拔的形象,寓意着少年们即使面临困难和挫折也能保持坚定信念和朝气。
扶是堂则代表着少年们不断学习、成长、进步的精神状态。
5.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这句诗表达了少年们要珍惜青春年华,不辜负时光的美好和机会。
新火试新茶寓意着尝试新事物、新挑战,诗酒趁年华则代表着要尽情享受青春的美好和快乐。
6.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唐·王维《少年行四首》这句诗描绘了少年们相聚在一起时的豪情壮志和朝气蓬勃,他们意气风发、充满活力,让人感受到青春的无限可能。
系马高楼垂柳边则代表着少年们在成长路上的坚定和自信。
7. 须知少时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清·悔余生《题三十小象》这句诗表达了少年们应该怀揣着高远的志向,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
凌云志代表着少年的雄心壮志和朝气蓬勃,曾许人间第一流则意味着少年们有着成为顶尖人才的潜力。
关于青春励志的古诗_青春励志
关于青春励志的古诗-青春励志青春是人生中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时期,是每个年轻人都经历的阶段。
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励志追求梦想,追求成功和幸福。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古人在不同的时代写下了一些关于青春励志的佳作。
本文将介绍几首上佳的古诗,激励年轻人在青春时期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1. 登高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考功请命苦不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以壮志凌云的情感抒发了他在中年时期对人生困境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作者的内心矛盾。
青年人在追求梦想时也会遇到困难和反复,作者的坚持和努力给予了我们在青春时期坚持追求梦想的勇气和动力。
2. 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乡风光的赞美。
青春时期,我们常常离开家乡,远离亲人和家人。
而在漂泊的日子里,我们会时常思念家乡的美好和亲人的温暖。
这首诗借着思乡之情,表达了我们在青春时期对家乡和亲人无尽的思念和眷恋。
3. 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这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催人泪下的诗。
诗中描述了母亲为儿子修补衣物,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青春是一个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时期,但我们也应该铭记母亲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和回馈。
这首诗提醒我们在青春时期努力学习和成长,将来报答母亲和家人的辛勤付出。
4. 将进酒作者: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唐代送别诗
唐代送别诗一、送别诗——朋友送别时写给朋友并用以共勉的诗。
唐代送别诗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
1、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以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2、初盛唐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最常见的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灞桥、古道当时都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长满了柳树,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从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
唐代长安人送客,一般送别到灞桥折柳而别。
三、最常见的送别意象:1、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
如《淮上与友人别》郑谷2、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
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美好的祝愿。
如罗隐的《柳》3、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鸿雁传书。
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
4、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
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
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
(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
5、酒——(饮酒饯别)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
古典诗词分类赏析之送别诗
五、鉴赏时应注意的问题
②品词句是指要品味关键词句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情感思想。 古人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 诗互赠,以表达离愁别绪。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 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 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 感伤情调。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 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品 味关键词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词的主旨。
六、名家作品鉴赏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设题:有人说首句的“连”“入”用的好,好在哪里?
参考答案
答案:“连”,是“连接”的意思;“入”是指“进入”。 “连”字和“入”字写出雨势的平稳连绵,江雨悄然而来的动 态,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 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 楚山孤”的开阔意境,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
①表达的是离别时的留恋、不舍和伤感的愁绪。 ②重在对友人的劝慰、激励和关心。 ③借送别来表达胸中的积愤或表明心志。
④综合型:既有离别之情又有身世命运之感,劝慰警示之 意。
四、常用意象
一、习俗类意象
1.折柳惜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 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 不舍之意。
“傍晚”等时间意象
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 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 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 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 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 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 人的离情别绪(反衬)。
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主要感情
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主要感情1、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嘱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或别后的思恋。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情深意长的激励劝勉,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别诗中常出现的意象:长亭、短亭、北梁、南浦、阳关、古道、西风、芳草(春草,春草喻离恨。
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杨柳、水、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
常用表达技巧:衬托(正面衬托- 反面衬托),情景结合,对比,想象,虚实结合分类:送人宦游,送人贬谪,送人还乡,送人以言志举例:1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2、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人的人或事。
追念往事,表达缅怀之情;追慕古代先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愤,表达保家卫国的壮志;对统治者骄奢淫逸、无用小人的批判;抒发物是人非、历史变迁、朝代兴亡、昔盛今衰的感慨;臧否君王,对国家统一等重大题材蕴含深刻思考。
特点:与感时讽今紧密结合,借古人古事叫胸中之块垒;与景物描写紧密结合,借景物宣泄自己的情感;与总结教训相结合,用形象议论抒发人生感慨;整合出古今相连的多维时空。
手法:用典,对比,借景抒情,反衬,借古讽今等。
鉴赏咏史诗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首先要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然后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根据作者自身的经历,进一步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最后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边塞诗: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少年行四首》唐代诗人王维励志情怀的古诗集
《少年行四首》唐代诗人王维励志情怀的古诗集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那么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首关于诗人王维书写的古诗鉴赏吧。
少年行四首唐代: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译文新丰盛产美酒价值万贯,出没都城长安的游侠多是少年。
相逢时意气相投,痛快豪饮,骏马就拴在酒楼下垂柳边。
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
一个人能以双手拉开雕有图画的铁弓,虽然有层层包围的敌人骑兵,但在他眼中却像身处无人之地一样。
侧身坐在马鞍上,从容调配好弓箭,箭射出去,敌方的许多头目纷纷落马。
朝廷君臣庆功大宴刚刚结束,就坐在高高云台上谈论战功。
天子亲临轩殿赐给他们以侯爵的印信,让这些将军佩上步出了明光宫。
注释新丰: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盛产美酒。
斗十千:指美酒名贵,价值万贯。
咸阳:本指战国时秦国的都城咸阳,当时著名的勇士盖勒、荆轲、秦舞阳都到过咸阳,这里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羽林郎:汉代禁卫军官名,无定员,掌宿卫侍从,常以六郡世家大族子弟充任。
后来一直沿用到隋唐时期。
骠骑:指霍去病,曾任骠骑将军。
渔阳:古幽州,今河北蓟县一带,汉时与匈奴经常接战的地方。
苦:一作“死”。
擘:张,分开。
一作“臂”。
雕弧:饰有雕画的良弓。
重:一作“群”。
白羽:指箭,尾部饰有白色羽翎。
五单于:原指汉宣帝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
汉宣帝时,匈奴内乱,自相残杀,诸王自立分而为五。
这里比喻骚扰边境的少数民族诸王。
欢宴:指庆功大宴。
送别诗:王之涣《送别》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古往今来,许多⽂⼈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以激励劝勉,或⽤以抒发友情,或⽤于寄托诗⼈⾃⼰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下⾯是为⼤家带来的:送别诗:王之涣《送别》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送别唐代: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译⽂春风中⼀株株杨柳树,沿着御河两岸呈现出⼀⽚绿⾊。
最近攀折起来不是那么⽅便,应该是因为离别⼈⼉太多。
注释东门:即长安青门,唐朝时出京城多东⾏者,多⽤于送别。
有的版本作东风。
青青:指杨柳的颜⾊。
御河:指京城护城河。
攀折:古代折柳送别的习俗。
苦:⾟苦,这⾥指折柳不⽅便。
别离:离别,分别。
创作背景 长安城外,王之涣与友⼈即将离别,当时正值杨柳⽣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发,于是写下了这⾸《送别》。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
“东门”点名了送别的地点在长安青门,“青青”表明杨柳的颜⾊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
“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见杨柳,就让⼈想到离别。
绿⾊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与友⼈离别的不舍。
且⾸句是远望所见,第⼆句是近观所见。
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送友的踽踽长街的⾝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不得不分别的⼼情。
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描写别⼈送别⽽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多。
⼀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
⾄于诗⼈⾃⼰折了杨柳没有却只字未提,更衬托出了诗⼈的送别的深情。
后两句看似平淡,仔细咀嚼,意味深长,诗⼈折或者不折杨柳,内⼼的悲楚恐怕都已到了⽆以复加的地步。
这⾸送别⼩诗,清淡如⽔,短⼩精悍,款款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简意赅,给⼈留下深刻印象。
15《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家,字摩诘, 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他是一个早熟的作 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 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后 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 意。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苏轼说他: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确实在描写自 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 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 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 美无比的鲜活形象,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 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
渭 送 城 元 朝 雨 二 悒 使 轻 王安 尘 维 西 ,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 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 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送别诗除了表达浓浓的离别伤感外,往 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 发友情,或用以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另 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 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出盛唐的精 神风貌。
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九月九日亿山东兄弟
1、自读诗句找出文中讲了哪些地点?说一说 它们之间的联系。
勿让诗教在解构中消亡
… … 。
教 研 戚
面的文字时 ,我们不能不为诗词的 这个词最早是从粤语 白话中来的 , 命运担忧了,所以,我们应该大声
地 对 这 种 蹂 躏 优 秀 文 化 的行 为 喊
“ 不” 。
生,我国古代的诗人一直受着儒家 思想的濡染 ,他们或者努力提高 自 身的修养 ,勇敢地面对 自己的社会
古往今来 ,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 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 外 ,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 励劝勉 ,或用以抒发友情 ,或用于 寄托诗人 自己的理想抱负。另外 , 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 向上的青春气息 ,充 满希望和梦
体味诗人们品格的 “ 清高” ,感受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恬 淡;品味 “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 深”的空灵。让古代 的优秀诗人, 成为当代学子的精神领袖。 同样 ,学边塞诗 ,就要引导学
雅克 ・ 德 里 达不 满 于 西方 几 千 年 来
也 经常出现J O( 激情 、奸情)一 词 ,随着腐文化的传播 自然就发展 出了 “ 基情” 。我们知道 ,送别诗 是唐宋诗词里的一朵圣洁的奇葩 。 古时候 由于交通不便 ,通信极不发
达 ,亲 人朋友 之 问往往 一别 数 载难
上,再使风俗淳 ”的人生理想 ;或 者悄然引退 ,寄情田园山水,努力 演绎着 自己的独特的人生 。他们身
里 ,朱子一语道破 了 《 诗》在培养道德情感上的作用。可见,孑 L 子和 他 的后学都认为 ,优美 的诗歌能在融融的吟诵中潜移默化予人影响,
从而完成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人格建构的使命。 然而 ,上面的校园流行语却彻底瓦解了诗教的功能 。严肃文学遭 戏谑似乎是当代文化的一个特征。幸运的是 ,诗词作为文学里的大家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渡荆门送别》
板书设计
叙事:远渡地点,出蜀目的
渡
荆 门 送
远景——平野 江流 对偶
绘景
近景——江月
云生
俯视 仰视
别
抒情:怜水送行舟
意雄 境浑 高壮 远阔
5、这首诗中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分别是哪句?有什么作用?
第五、六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云月辉映的迷人 景象,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第七、八句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说故乡水对自己怀有深情,这比直抒胸臆陈述离乡之情更显曲折含蓄, 更有诗味和情趣。
6、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
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的水 有情,不远万里送“我”告别 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 依依不舍、思念亲人的感情。
译文: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 飞来一面明镜。云霞多变,形成了如 海市蜃楼的景象。
梳理文意
喜爱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我还是爱怜故乡的水,它不远 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美读古诗,读出停顿,要求: 1、读准字音、字正腔圆——语音美 2、借助语感、读清句读(dòu)— —节奏美 3、注意缓急、声情并茂——情感美
课堂导入
离别,除了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 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 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唐朝的一些送别诗 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 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首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的送别诗——
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 誉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幼时随父 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 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他常以奔放 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 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
少年意气风发诗句
少年意气风发诗句1、《少年行》唐·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赏析:这首诗,勾画了一个任气逞能的豪侠少年,豪气四溢,热血沸腾。
春风骏马,鲜花美女佐烈酒,青春需要酣畅淋漓地挥霍;蔑视权贵,张扬个性,平交王侯,哪管身前身后名!在李白的心里,他所追慕的少年英雄应该是:一边敲打着乐器一边纵情喝酒,喝到尽兴处,配着宝剑,骑着白马,踏着满路落花,撒下一路豪歌。
这些爽朗的诗句总叫人有刹那的错觉,觉得人生只是为了这般肆意流连。
花落不知愁,夜暗不知休。
没有苦难,没有疲乏,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梦境感。
大唐百年,李白的风流是独一无二的,不拘于庄重,却从不显得轻浮。
仿佛他就是永恒的少年。
2、《少年行》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赏析:王维离开家不久,便成了皇帝的御林军,随后跟着骠骑将军辗转沙场,参加了渔阳大战。
谁不知道远赴疆场是既辛苦又危险呢?但是,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男人责无旁贷的使命,纵然战死疆场,留下的一堆白骨,也同样飘着英勇气概的余香。
谁能想象,一个白皙俊逸的文弱书生,其精神状态竟然如此昂扬,如此意气风发。
那时候的王维,浑身洋溢着豪迈的开拓创新精神。
3、《少年行》唐·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赏析:这首诗充满了青春气息。
新丰、咸阳均为长安附近地名,秦统一天下后及汉武帝时,均曾迁徙天下豪杰入关居住,因此长安附近聚居了很多游侠,形成了游侠风气。
本诗重点写游侠的快意人生。
一斗万钱的美酒,意气相投一见如故的同道中人,他们率真坦荡,纵情欢乐。
最后诗人的镜头定格于一个画面:“系马高楼垂柳边”。
楼上的游侠少年举杯豪饮意气风发,楼下垂柳依依,几匹马静待主人。
在这样一个画面里,游侠少年的行为更加唯美和浪漫。
4、《少年行》唐·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代送别诗及赏析
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唐代时期有不少著名诗人都曾写过送别诗,那么,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几首唐代送别诗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送灵澈上人》年代: 唐作者: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赏析:这首小诗,是描写作者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
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
作者即景生情,构思精湛。
先描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描写灵澈归去,作者目送。
表达了作者对灵澈的真挚情谊。
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这首小诗描写作者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
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后二句即描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独归远”显出作者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
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作者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唐朝的送别诗
唐朝的送别诗
唐朝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送别诗是其中常见的一种题材。
在唐朝,送别诗常常表达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唐代著名的送别诗有:
1.《登高》- 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以及离别时内心的感慨。
诗人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2.《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和无奈。
诗人用“西出阳关无故人”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3.《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诗人用“巴山夜雨涨秋池”来形容离别的凄凉,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
唐朝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
这些诗歌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也在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乐观的送别诗
乐观的送别诗(5首推荐)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乐观的送别诗,这些诗作表达了离别时的坚强和对未来的希望。
以下是一首著名的乐观送别诗:1.《送友人》 - 王之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诗中描述了离别时的景象和内心感受。
诗人描绘了青山环绕城郭,白水环抱东城的美景。
在这个地方与朋友分别之后,他将踏上漫漫征途,孤身一人,行走万里。
他把离开的心情比喻为飘浮的云彩,而夕阳下的景色则勾起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他挥手告别,驱马离去,班马嘶鸣,唤起了壮志豪情。
这首送别诗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乐观情绪,展示了古代人对离别的积极态度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当然,我可以为您提供每首诗的相关解释。
以下是五首古代乐观的送别诗及其解释: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释:这首诗是王勃送别好友杜少府出任蜀州时所作。
诗中描绘了离别时城阙和风烟的景象,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感。
诗人感慨道,纵使身处天涯海角,但在内心深处仍能感受到彼此的深厚情谊。
无论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何去何从,我们都要坚定乐观地面对,与子女一同分享离别的感伤。
3.《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释:这首诗是王之涣送别友人元二出使安西的作品。
诗中描绘了渭城清晨的雨水洗净尘埃,客舍前的垂柳新绿。
诗人劝友人在离别前再畅饮一杯酒,因为他将往西出发,前方没有熟识的人。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对友人的鼓励,同时也传递着对未知旅途的乐观和希望。
4.《送别》 - 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解释:这首诗是王维送别友人的作品。
诗人与友人相聚,下马共饮美酒,并询问友人将何去之处。
友人却回答称自己未能如愿,将归去南山附近的地方静养。
关于青春乐观的诗句
关于青春乐观的诗句
关于青春乐观的诗句如下:
1、《少年行》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2、《题禅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
3、《少年行·其一》唐·李白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
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击鲁勾践,争博勿相欺。
4、《点绛唇》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杂诗》魏晋·陶渊明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完整版)送别诗鉴赏
离歌一曲情依依——送别诗鉴赏一、初识送别诗重团聚、怨别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别离"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
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
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
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
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
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
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
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二、内容主题第一,直接抒写离别之情并咏唱友情。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吴伟业的《送友人出塞》等等。
第二,借诗吐胸中积愤或明心志。
这类诗往往是诗人在艰难困厄之际写就的,往往有不少见情见性的佳作,如王昌龄,“天生贤才”终未被“君王”所用,虽命运多舛,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胸怀大志,仍想建功立业:“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别诗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
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
“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
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
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
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
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作者小传】: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