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行为金融学第六章投资者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三
行为金融学 中央财经大学 6 5认知偏差 (6.1.1) 5.认知偏差PPT
行为金融学5. 认知偏差5. Cognitive bias主讲人:高言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解决问题的方法——算法(Algorithm)——启发法(Heuristics)•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简单笼统的规律或策略,对应着知觉系统的直觉判断,也被称为经验规则或拇指法则(rule of thumb)。
•El Farol Bar Problem ——W.B. Arthur•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锚定(Anchoring & adjustment )——Kahneman & Tversky(1974)•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如果你听到如下描述:“史蒂文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
他乐于助人,但对人们和现实世界没有多大兴趣。
他的性格温顺严谨,喜欢井井有条,对细节有强烈爱好。
”则你认为史蒂文最可能从事下列哪种职业:农民、销售员、飞行员、图书管理员、医生?•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人们倾向于根据观察到的某种事物的模式与其经验中该类事物的代表性模式的相似程度来进行判断的推理过程。
•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能产生的偏差 联合谬误(Conjunction fallacy)无法意识到简单概率(A发生的概率)和联合概率(A和B同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区别。
A:小明第二天彩票中奖,他十分高兴。
B:小明第二天彩票中奖。
小明很高兴B: 小明彩票中奖A•代表性启发(Representativeness)可能产生的偏差 基率忽视(Base rate neglect)热手现象(hot hand):假设约翰是一个中等水平的NBA篮球运动员,去年的投篮命中率为10%,可今晚他手感很好,命中率为80%(10投中8)。
比赛进行到最后一刻,约翰所在的球队落后1分,在剩下的几秒里有机会再投一次。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行为金融与认知和行为偏差摘要:行为金融学是有别于传统金融学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并通过研究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偏差,来分析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偏差。
文章介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心理及其行为偏差,揭示了人们在金融投资过程中的认知行为偏差。
行为金融学是研究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认知、感情、心理等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证券产品的价格和证券市场非有效性影响的学科,它是将经济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融会起来的边缘学科,研究的核心是被传统金融理论忽略的投资者行为的决策黑箱。
行为金融理论对于原有理性框架中的现代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人的角度来解释市场行为,充分考虑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为人们理解金融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者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个体投资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制约于外部环境,更会受到子什么固有的各种行为偏差的影响,这些行为偏差存在于投资者决策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中。
一. 过度自信与过度交易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的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认知偏差称为“过度自信”。
大多数投资者投身股市前都知道股市上只有少数人能赚钱,但都认为自己能力比别人强,属于少数能赚钱的人,不具备专业知识也敢买股票,连公司是做什么都不知道就敢买该公司的股票;过滤各种信息时,往往会过分依赖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而忽略一些重要信息,注重那些能够增强他们自信心的信息,而忽略那些伤害他们自信心的信息。
投资者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倾向,同时又希望尽快获得超额投资回报,故频繁地买入与卖出。
投资者行为偏差
证券投资者行为偏差分析证券投资者无论是初涉市场的个人投资者还是精明老练的经纪人或是资深的金融分析师他们都试图以理性的方式判断市场并进行投资决策但作为普通人而非理性人他们的判断与决策过程会不由自主地受到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至陷入认知陷阱导致金融市场中较为普遍的行为偏差1.过度自信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实证研究发现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成功的机会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这种偏差称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如果人们称对某事抱有90%的把握时成功的概率大约只有70%证券市场上存在着“情绪周期”牛市往往导致了更多的过度自信遗憾的是似乎自信度的高低与成功的可能性并无必然的联系过度自信通常有两种形式一是人们对可能性作出估计时缺乏准确性;二是人们对数量估计的置信区间太狭窄了投资者由于过度自信坚信他们掌握了有必要进行投机性交易的信息并过分相信自己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因此导致大量过度交易(overtraded)一般来说男人比女人更加过度自信一些网上交易者比现场交易者显得更加过度自信2.信息反应偏差信息反应偏差主要包括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动量效应与反转效应、隔离效应过度反应(overreaction)是指投资者对最近的价格变化赋予过多的权重对最近趋势的外推导致与长期平均值的不一致个人投资者过于重视新的信息而忽略老的信息即使后者更具有广泛性他们在市场上升时变得过于乐观而在市场下降时变得过于悲观因此价格在坏信息下下跌过度而在好信息下上升过度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是市场对信息反应不准确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与个人投资者较多地表现为过度反应相反的是华尔街的职业投资人更多地表现为反应不足例如证券分析师往往对成长股收益的新信息反应不足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根据新信息对盈利预测作出足够的修正动量效应(momentumeffect)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表现好的股票将会持续其好的表现而表现不好的股票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但DeBondt和Thaler(1985),Chopra、Lakonishok和Ritter(1992)等学者也发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表现差的股票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有强烈的趋势经历相当大的逆转最佳股票则倾向于在其后的时间内出现差的表现这就是反转效应(reversaleffect)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对信息的反应不足与过度反应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是指人们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再作出决策的倾向即使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或即使他们在不考虑所披露的信息时也能作出同样的决策隔离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在重要的公告发布之前出现价格窄幅波动和交易量萎缩而在公告发布之后会出现很大的波动或交易量的现象3.损失厌恶与后悔厌恶损失厌恶(lossaversion)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量的损失带来的负效用为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 2.5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当涉及的是收益时人们表现为风险厌恶;当涉及的是损失时人们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还有一种情况是短视的损失厌恶(myopiclossaversion)在证券投资中长期收益可能会周期性地被短视损失所打断短视的投资者把股票市场视同赌场过分强调潜在的短期损失这些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通货膨胀的长期影响可能会远远超过短期内股票的涨跌由于短视的损失厌恶人们在其长期的资产配置中可能过于保守Benartzi和Thaler(1995)认为股票溢价之谜可以用短视的损失厌恶解释后悔厌恶(regretaversion)是指当人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时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痛苦为了避免后悔投资者常常做出一些非理性行为如趋向于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这些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投资者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大家追涨的股票因为当考虑到大量投资者也在同一投资上遭受损失时投资者后悔的情绪会有所降低后悔厌恶和损失厌恶能够较好地解释处置效应(dispositioneffect)即投资者过长时间地持有损失股而过早地卖出盈利股因为投资者盈利时面对确定的收益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时为了避免价格下跌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回避而做出获利了结的行为当投资者出现亏损时面对确定的损失和不确定的未来走势为避免立即兑现亏损而带来的后悔倾向于风险寻求而继续持有股票4.心理账户人们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传统的经济理论假设资金是“可替代的”(fungible),也就是说所有的资金都是等价的但Tversky在研究个人行为时发现在人们的心目中隐含着一种对不同用途的资金的不能完全可替代使用的想法原因在于人们具有把个人财产心理账户进行分类的天性即投资人习惯于在头脑中把资金按用途划分为不同的类别Shefrin和Statman(1994)认为投资者倾向于将资金分为“无风险”的安全部分和可能赚钱的“有风险”部分Shefrin和Thaler(1998)认为人们把他们的收入来源分为三类当前的工资和薪金收入、资产收入和未来收入并按这些不同收入的现有价值来消费对于不同心理账户里的资金人们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人们允许自己受自己的心理账户的影响这种倾向可以解释股利之谜即股东要求分红的现象心理账户认为投资者把投资收益分为“资本账户”和“红利账户”两个局部账户分别理解资本账户损失和红利账户损失5.锚定效应锚定(anchoring)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Northcraft和Neale(1987)研究证实在房地产交易过程中起始价较高的交易最后达成的成交价比起始价较低的交易最终达成的成交价显著要高此外当人们被要求做定量评估时往往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如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时问卷所提供的一系列选项可令人们对号入座从而使人们的回答受到选项的影响锚定会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不足包括一些专业证券分析师他们习惯于提出一个投资建议然后就停留在那里而不顾不利于这样做的新证据的存在研究表明人们对诸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国民经济增长率或者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率通常都有一个预期而这个预期就成为对市场进行快速解释的一个锚对市场平均预期的较大偏离对价格在短期内会有重要影响有时甚至会引起剧烈的震动锚定现象有助于解释一些金融市场上的难题如美国投资者在20世纪80年代普遍认为日本股票的市盈率太高这是因为他们以美国股市的市盈率为参照系数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不再认为东京股市市盈率过高尽管其市盈率还是比美国的要高得多因为此时80年代末东京较高的市盈率已成为其比较参照的参考系数6.典型启示所谓典型启示(typicalinspire)是指人们喜欢把事物分成典型的几个类别然后在对事件进行概率估计时过分强调这种典型类型的重要性而不顾其他潜在可能的证据人们给予某些事件、报告或发言更重要或给予它们超过实际价值的更高的权重而另一些则给予较少的权重典型启示的后果势必使人们倾向于在实际上是随机的数据序列中“洞察”到某种模式从而造成系统性的预测偏差如大多数投资者坚信“好公司(名气大的公司)”就是“好股票”这种偏差的产生是由于投资者误把“好公司”等同于“好股票”7.羊群行为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herdbehaviors)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也与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注意另外投资者的行为偏差还有赌博与投机(gamblingandspeculation)、心理分隔(mentalcompartment)、遗憾与认知不协调(regretandcognitivedissonance)、脱节效应(disjunctioneffect)、歧义想象(magicalthinking)、注意力反常(attentionanomalies)、可得性启发(availabilityheuristic)、历史无关性(irrelevanceofhistory)、文化与社会传染(cultureandsocialcontagion)等。
行为金融学课后问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有效市场假说:有关价格对影响价格的各种信息的反响能力、程度与速度的解释,是关于市场效率问题的研究。
弱式有效市场:资产价格充分与时地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任何投资者无论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额收益。
半强式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与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的市场。
强式有效市场: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信息,不管是已公开的还是未公开的信息,都已经充分与时地包含在资产价格中。
套利:对同一种证券或本质上相似的证券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以不同的价格同时买卖的行为。
噪音:不包含任何证券内在价值信息的伪信息。
噪音交易:依据伪信息、灵活性差的交易策略与大众模型进展的交易。
噪音交易者:是指根据与根底价值无关的噪音信息进展交易,误以为自己掌握了有关风险资产未来价值的信息,并对此有过分主观的看法的投资者。
完全信息:指与证券根底价值相关的所有信息。
完全知识:投资者能够根据所获得的完全信息对证券做出合理评价所需的全部知识。
套利均衡:套利交易最终使资产收益率符合套利定价公式,套利被消除,均衡价格形成。
二问答题1.简述有效市场假说的三种形式。
市场的有效性可以分为三类:〔1〕弱式有效性:它是最低层次的市场有效性。
在弱式有效市场中,资产价格充分与时地反映了与资产价格变动有关的历史信息,例如历史价格水平、价格波动性、交易量、短期利率等。
因此,对任何投资者而言,无论他们借助何种分析工具,都无法就历史信息赚取超常收益。
〔2〕半强式有效性:如果资本市场中所有与资产定价有关的公开信息,包括历史信息以与投资者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公司财务报告、竞争性公司报告、宏观经济状况通告等,对资产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那么这类市场就归属于半强式有效市场。
对处于半强式有效市场的投资者来讲,任何已公开的信息都不具备获利价值。
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
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分析投资者行为是金融市场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
了解和分析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对于投资者和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偏差、情绪影响和投资策略角度探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一、认知偏差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认知偏差是指投资者在信息处理和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错误判断和扭曲。
其中常见的认知偏差包括跟随他人的行为(羊群效应)、过度自信、心理账户效应等。
首先,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当市场出现明显的上涨或下跌趋势时,投资者常常会盲目追随他人的买入或卖出行为,从而导致市场的过度买入或卖出。
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市场产生过度波动,增加了投资风险。
其次,过度自信也是投资者常见的认知偏差之一。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倾向于高估自己的信息和能力,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有一定的忽视。
这种认知偏差可能导致投资者高估个人投资决策的正确性,从而造成投资组合的失衡和投资损失。
此外,心理账户效应也是金融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的一种显著偏差。
心理账户是指投资者将其投资行为划分为独立的账户,并在不同账户上设置不同的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
然而,这种划分方式会导致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账户间距离的影响,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二、情绪影响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情绪是制约投资者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投资者的情绪状态对决策和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情绪是恐惧和贪婪。
恐惧情绪常常导致投资者对市场和投资决策产生过度悲观的判断。
当投资者面临损失时,恐惧情绪会导致他们过度抑制风险,不敢主动采取行动,从而失去了获利的机会。
相反,贪婪情绪会导致投资者对市场过度乐观,盲目追求高回报和高风险的投资机会。
这些情绪倾向往往会导致投资者犯下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造成损失。
三、投资策略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投资者的行为特征会影响他们选择和实施的投资策略。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进行理性风险投资应遵循的最基本策略是:“止住亏损,让赢
利充分增长(Cut the short, let profit grow)” 。
中奖。一个朋友建议你选择另外一组号码,你会改变吗?这
样做可能会给你带来的遗憾有哪些?哪种遗憾的程度更大一
些?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2 后悔厌恶与处置效应
l 二、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人类天生具有回避遗憾和寻求自豪的心理倾向。投资心 理学家发现,投资者为寻求自豪会倾向于过早卖出盈利的股 票,而为避免遗憾而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这种现象被称为 处置效应。 小测验
遗憾(后悔):当人们认识到以前的一项决策被证明是糟糕 的决策时所造成的情感上的痛苦。
自豪:当人们意识到以前的一项决定被证明是好的决定时而 引发的情感上的快乐。
遗憾的种类
➢忽略的遗憾:因为没有采取行动导致的遗憾。
➢行动的遗憾:因为采取了行动导致的遗憾。
举例:几个月以来你每周都选择同样的彩票号码,一直没有
➢在人们心里,会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 同的帐户内。人们会将辛苦赚来的项目报酬有严谨的储蓄 和投资计划,但是对意外获得的钱却有不同的态度。
➢其实,一个人名下的钱,并不依据它的来源有了性质上的 区别。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4 心理账户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l 因此,心理帐户的存在使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 单的经济运算法则,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或投资行为。
学点行为金融学(1):投资中常见的3个偏差
学点行为金融学(1):投资中常见的3个偏差聊聊行为金融学,它是以“人”为出发点来研究投资的学科,我们都知道买卖决策都是人做出来的,所以行为金融学也更能解释金融市场的各种现象,与传统金融学相比,它更擅长投资实战。
所以了解一些行为金融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投资决策。
1、为什么要学点行为金融学著名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一书中,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话,“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
”意思是我们在一生中都要有反思能力,去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
在投资这方面也一样,我们既然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投资到市场上,目的不是挥霍和赌博,而是要认认真真地投资,从而赚取收益,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审视自己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国内早期研究基金投资心理学的前辈秦红,也在他的书里说过,“其实投资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而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行为金融学的知识。
那行为金融学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呢?行为金融学是利用心理学来理解人们在金融投资方面的行为。
传统金融理论里有一个基础假设,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的、逐利的,而且都会获取完全信息做决策,市场整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存在。
但事实上,我们能看到个体在投资时,存在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市场整体也并非完全有效,尤其是在发展历程只有32年的中国的证券市场。
如果我们客观地看经济变化和市场上企业的业绩变化,过去这些年变化其实并没有很大,就像图中这条蓝线一样。
但由于人的参与,带来的情绪和市场估值的变化非常夸张,它形成了热闹非凡的牛市和黑暗惨淡的熊市。
所以了解一些行为金融学,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做投资决策,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的。
有人说,只要能避免犯大的错误,就能战胜市场70%的投资者。
我想,也可以理解为我们不要被贪婪、恐惧这些最简单直接的情绪带着走,便能在A股这个市场战胜大多数人。
2、投资中的3种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人,那么人是如何做决定的呢?我们通过外界的事实、可能性、对结果的预测、情绪等等信息的获取,在头脑里加工处理,或偏情感的,或偏推理的,从而得出决策结论,指导行动。
《行为金融学》课件第六章心理偏差与偏好
〔〔大大于于4400岁岁〕〕〔〔小小于4于0岁40〕岁答〕对答的对概的率概( 率) ( )
78978、、、、 、〔〔〔〔一尼一一尼不不超超头罗头 罗架到到过过亚河6亚 河波56050洲的000洲 的音0000象长天0公象 长天 7公妊度〕4里妊 度〕 7里辰〔的〕辰〔的不〕重〔的不时到〔超量间5时到超过00间56过天00006〕天00公0答〕0里对公答〕的里对答概〕的对率答的概( 对概率)率的( (概率)) (
〔〔不不到到5500人人〕〕〔〔多多于5于0人50〕人答〕对答的对概的率概( 率) ( )
55、、莫莫扎扎特特完完成成的的交交响响乐曲乐数曲量数量
〔〔不不到到3300首首〕〕〔〔超超过3过0首30〕首答〕对答的对概的率概( 率) ( )
66、、马马丁丁..路路德德.金.金去去世世的年的龄年龄
7
6.1 过度自信
问题的答案:
问题1的、答上案:海到芝加哥的航线里程 〔12000公里〕
1、2上、海到贝芝多加哥芬的出航线生里的程 时〔间12000公〔里1〕770年〕
23、 、3贝 耶、多 鲁芬 大耶出 学鲁生 成的 立大时 的学间 时间成〔立1〔717的700年1时〕年〕间
〔1701年〕
范围内,于是就出现了错误的估计。这种表
现出来的骄傲自《大行为金而融学》不课件可第六章靠心理偏的差与心理就是过度 偏好
5
6.1 过度自信
实验:世界知识知多少? 请对下列10句话进行是非判断,圈出你
的答案,然后判断你对自己答案的把握,用 50%-100%之间的某个数表示你答对的概率, 50%表明你是猜的,100%表示确定是对的。计 算一下10道题答对概率的平均值,并进行四 舍五入,如65%就算70%。写下的估计的平均 答对概率。
第六章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三)
故事2:苹果的味道
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 课堂上,哲学家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站在讲台 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 前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举手回答:我 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 闻到了,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 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 大家再仔细地闻 慢地从每个学生面前走过,并叮嘱道: 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 一闻,空气中有没有苹果的香味?这时已有半数学生举起 了手。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 了手。苏格拉底回到了讲台上,又重复了刚才的问题。这 一次, 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 一次,除了 一名学生没有举手外,其他的全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 苏格拉底走到了这名学生面前问: 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 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 也没有闻到吗?那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真的什么也没有闻 到! 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 这时,苏格拉底向学生宣布: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 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个假苹果。这个学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哲学家柏拉图。
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投资者情绪 §6 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投资者情绪
(三)个体离不开群体的原因 1、满足生理的需要 2、减少恐惧感 3、爱的需要(群体能够满足个体情感的需要) 爱的需要(群体能够满足个体情感的需要) 4、需要他人提供信息 5、满足自我评价的需要
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投资者情绪 §6 投资者群体行为和投资者情绪
二、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
(一)金融市场中羊群行为的含义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 信息环境不确定 决策, 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 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 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 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 ), 己信息的行为。 己信息的行为。 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 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 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 场的稳定和效率有很大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场的稳定和效率有很大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稳定 有很大影响 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因此,羊群行为引起了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
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前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也蓬勃向上,股票市场的起起伏伏让我们众多投资者心理更是跌宕起伏。
在我国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股票市场中,我们如何能够消除自身的心理误差,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获得期望的回报,正是我们下文将要着重探讨研究的投资者行为金融学问题。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和演化证券学一道,是演化金融学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重点研究领域。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作为传统金融学的有效补充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
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传统金融理论同样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
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
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
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传统的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行为是由物质动机驱动的,并且人们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并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
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对所有可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最优的决策。
投资者认知心理与偏差 探究投资者认知偏差
《投资者认知心理与偏差探究投资者认知偏差》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认知偏差对经济行为个体的经济决策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并经常扮演核心的角色。
行为金融学则认为,由于金融决策更具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投资者的认知性偏差可能更具显著性,所以研究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很有意义。
认知偏差的研究和发现为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市场异象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八九十年代后,对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就涌现出不少与有效市场假说相矛盾的统计异象,在股票收益的历史可预测性方而,按照弱有效市场的观点,投资者无法利用历史价格信息来构造投资策略获得超额利润(按照资产定价模型进行风险调整以后的收益)。
从1980年开始,有很多研究发现股票收益是可预测的证据。
例如,De Bondt和Thaler(1985)发现股票长期的历史累计收益与未来的长期股票收益负相关。
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长期反转。
Jegadeesh和Titman(1993)的研究显示股票中期的历史统计收益与未来的中期股票收益正相关,基于这个现象构造的投资策略也可以获得超额收益,这个现象称之为中期惯性。
面对传统金融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行为金融学从心理学的角度,从人类在不确定条件下的认知偏差的出发,为解释市场异常现象做出了重大贡献。
把心理研究应用到投资决策中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自Slovic首次在论文中论证了心理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再到De Bondt和Thaler正式揭开行为金融学发展的序幕,认知偏差研究的发展经历了缓慢萌芽到快速发展的过程。
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许多金融学领域的学者(如:Roben Shiller,Richard Thaler.Meir Statman,Hersh Shefrin及De Bondt 等)结合心理学对个体行为决策的研究结果,在认知偏差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大行为金融学(MBA)课件第六章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二)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3 投资经历、记忆与行为偏差
一、经历影响决策
不同投资经历对投资风格的影响
在赚了钱之后感觉是在玩赌场的钱,同时进一步加重 其过度自信的程度,就愿意冒更大的风险——“赌场 的钱效应” 。 失败者并不总是回避风险,人们通常会抓住机会弥补 损失——“尽量返本效应”。 在经历了亏损之后感觉受了伤害,人们会变得不愿冒 风险——“蛇咬效应”。
二、记忆的适应性与投资行为
为避免认知失调,我们会产生记忆的适应性(一致性)。 我们大多数人对于不喜欢的事实都视而不见。虽然事 实就摆在我们眼前,置于我们鼻子底下,堵在我们喉咙里— —但我们还是不承认它。
——美国哲学家 Eric Hoffer
投资者总是希望相信他们的投资决策是正确的。在相反 的事实面前,大脑的防护机制会过滤掉反面的信息,并改变 对过去决策的回忆,导致投资者很难客观评价他们的投资是 否符合既定的投资目标。
人们就会合并事件。 否则,当 u( x y) u( x ) u( y)
人们就会选择将事件分开进行考虑。
效 用
账户分开核 算
u( x ) u( y)
1.分离多个获得:当两 个以上的事件都是获 得时,人们会倾向将 获得分开计算,使自 己比较快乐。
u( x y) u( y) u( x )
在参考点附近(比如财富为0时),人们对财富的边际 变化比较敏感;而在距离参考点远时,人们对财富边际变化 的敏感程度要低。 假设你刚参加工作 • 1)月收入从100元升到200元 ; • 2)后来,月收入从1100元升到1200元。 敏感性递减意味着:人们边际财富变化的效用函数在参 考点附近比较陡峭,而在远离其参考点后会逐渐变得平 坦。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反应的心理学因素
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学分析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反应的心理学因素金融市场是投资者进行买卖各种金融资产的场所,其中的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反应受到心理学因素的影响。
行为金融学正是研究这种心理学因素如何影响投资者行为和市场反应的学科。
本文将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探讨金融市场中的心理学因素,并讨论其对投资者决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一、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因个体的主观认知和信息限制而产生的系统性错误。
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常常受到多种认知偏差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决策。
1. 过度自信:投资者往往对自己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过于自信,导致对风险的评估出现偏差,过度自信可能会引发过度交易和过度风险暴露。
2. 锚定效应:投资者常常依赖于过去的信息或经验来制定决策,忽视了新的信息和现实情况,从而无法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3. 羊群效应:投资者倾向于跟随他人的投资决策,而非基于自己的信息和分析做出决策,从而导致市场出现过度买入或卖出的情况。
4. 损失厌恶:投资者对损失的感受远远大于同等规模的收益,从而使得他们对风险的态度更加谨慎,并可能导致过度保守的投资决策。
二、情绪影响人们在面对金融市场时,常常受到情绪的左右,从而对市场产生明显的影响。
市场情绪的转变常常会引发市场的波动,从而影响到投资者决策。
1. 恐惧和贪婪:市场情绪的两个极端是恐惧和贪婪。
当市场出现动荡和下跌时,投资者常常感到恐惧并采取过于保守的举措;而在市场繁荣和上涨时,投资者往往因贪婪而冒更大的风险。
2. 短期情绪效应:投资者常常受到短期事件和新闻的影响,从而产生情绪化的投资决策。
市场的短期波动也往往会引发投资者的情绪变化,从而造成市场的反复。
三、信息传递与判断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决策时,往往受到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判断的影响,从而产生心理学上的偏差。
1.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市场中,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某些投资者拥有比其他投资者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出现不完全和高度的有效性,从而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
行为金融学 第6章 决策中的心理偏差与偏好
实验:咖啡杯拍卖
• 第1组(卖者):给了他们咖啡杯后,在 0.25-9.25美元的价格范围内, 愿意以其 中多少价格出售杯子
• 第2组(买者):刚开始没有拥有咖啡杯, 然后询问他们愿意在以上范围内多少价格 购买杯子
• 第3组(选择者):刚开始没有拥有咖啡 杯,然后给出一系列从低到高的价格,让 参与者在咖啡杯与按不同价格给出的一笔 现金之间进行选择
后悔厌恶的特征
01 胁迫情形下采取行动所引起的后悔比非胁迫情形下的后 悔要轻微
没有做引起的后悔比做了错误的行动引起的后悔要轻 02 微 03 个体需对行动的最终结果承担责任情形下引起的后悔比 无需承担责任情形下的后悔要强烈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后悔厌恶理论示图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1
2
3
信念坚持, 以至在决策 失误时不断 扩大损失。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6.5
禀赋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禀赋效应
• 禀赋效应是与损失厌恶相关联的现象 • 人们放弃所拥有物品的痛苦大于得到物品所带来的喜悦,
因而在定价方面,同一种物品的卖价高于买价,这种现象 被称为“禀赋效应”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双曲线贴现模型
• 用来描述人们的时间偏好的递减率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本章小结
• 人们在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存在心理偏差与偏好。 • 心理偏差有心理账户、从众行为、过度自信、证实偏差等。 • 心理偏好有后悔厌恶、模糊厌恶、熟悉偏好、时间偏好等。
PPT版权归本书作者所有,侵权必究
“愿意”(46%) “不愿意”(54%)
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
市场的有效、价格的理性。然而行为金融学则认为,
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的内在价值决定,在很
大程度上还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
理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
响,投资者是非理性人,情绪与认知偏差的存在使投
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性
行为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性,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
PPT文档演模板
行为金融学专题课件
2、启发式偏差
人们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般可分为:算式法和启发法。 算式法是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如果一个问题有算式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 获得问题的解。 启发法是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是一种思考上的捷径,是 解决问题的简单、通常是笼统的规律或策略,也称之为经验法 则。人们一般在如下四种情况下,倾向应用启发法解决问题: (1)当我们没有时间认真思考某个问题时; (2)当我们负载的信息过多,以至于无法充分地对其加工时; (3)当手中的问题不十分重要,以至于我们不必太过思虑时; (4)当我们缺乏做出决策所需的可靠的知识或信息时,我们更
• (二)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
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行为金融学是通过分
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
对资产定价的影响,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和决策规律的一门学科。
•
标准金融学在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效率上
所持的观点是投资者是理性人,投资者的理性会保证
激的主观反映。经济刺激是经济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而
非充分条件。经济行为不仅是经济刺激的直接映射,其间
还包括一系列的中介变量,如个人目标、价值观念、期望、
投资者投资行为偏差(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前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也蓬勃向上,股票市场的起起伏伏让我们众多投资者心理更是跌宕起伏。
在我国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股票市场中,我们如何能够消除自身的心理误差,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获得期望的回报,正是我们下文将要着重探讨研究的投资者行为金融学问题。
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是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和演化证券学一道,是演化金融学最引人注目的两大重点研究领域。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作为传统金融学的有效补充传统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以及相机抉择等假设基础之上的。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实际投资决策并非如此。
比如,人们总是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决策结果的盈亏状况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等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研究表明,这种对理性决策的偏离是系统性的,并不能因为统计平均而消除。
传统金融理论同样认为,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能抓住每一个由非理性投资者创造的套利机会。
因此,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的只有理性的投资者。
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市场并非像理论描述得那么完美,大量“反常现象”的出现使得传统金融理论无法应对。
传统理论为我们找到了一条最优化的道路,告诉人们“该怎么做”,让我们知道“应该发生什么”。
可惜,并非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完全理性地按照理论中的模型去行动,人的非理性行为在经济系统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因此,不能再将人的因素仅仅作为假设排斥在外,行为分析应纳入理论分析之中,理论研究应转向“实际发生了什么”,从而指导决策者们进行正确的决策。
传统的经济学通常假定市场行为是由物质动机驱动的,并且人们所做出的经济决策是理性的并且是追求自我利益的必然结果。
这里的理性意味着决策者对所有可得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面对众多选择作出最优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