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2017年10月硕博连读审核通过研究生名单

第 2 页,共 4 页
郑州大学2017年10月硕博连读审核通过研究生名单
序号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学号 201612302012805 201512161985 201612162011937 201612162011943 201512141649 201512141687 201512141714 201612142011597 201612142011605 201612142011606 201612142011648 201712144012029 201412222748 201512222757 201612222012395 201612222012403 201612222012423 201612222012440 201612212012286 201612212012294 201512050823 201612322012909 201512131557 201512131640 201612132011540 201612134021485 201612134021545 姓名 田光杰 徐文博 苟闪闪 孙意玄 杜慧玲 胡增辉 张姗姗 汪雪茹 孙月 邢丞 李怡豪 唐点点 郝明辉 李紫薇 马炳焱 贾瑞鹏 王珂珣 雷建伟 胡鹏越 张雨 郑瑞娟 王肖丹 孟海燕 吴博 王伟伟 都小康 杨逢源 申请培养单位 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申请攻读专业 公共经济管理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 基础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运筹学与控制论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信息技术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工结构工程 工程安全与防护 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技术及 应用 核生物学 理论物理 核生物学 申请导师 刘玉敏 朱世新 高艳锋 祁元明 薛波 慕小武 原晋江 朱俊逸 杨志坚 胡泽军 耿献国 任景莉 左其亭 闫超德 吴泽宁 窦明 张鹏 方宏远 严亚丹 高丹盈 刘志伟 张海 王华磊 赵书俊 秦广雍 王飞 霍裕平 硕士培养单位 管理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水利与环境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文学院 书法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 硕士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动物学 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基础数学 应用数学 应用数学 环境工程 水利信息技术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工结构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结构工程 结构工程 中国现当代文学 美术学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核技术及应用 生物物理学 理论物理 生物物理学 硕士导师 崔庆安 王振龙 祁元明 祁元明 薛波 慕小武 原晋江 朱俊逸 杨志坚 胡泽军 薛波 任景莉 于鲁冀 赫晓慧 吴泽宁 窦明 韩菊红 方宏远 李胜利 张猛 潘磊 张典友 王华磊 赵维娟 黄群策 王飞 王雁萍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于196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为原化工部重点学科,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
目前,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5人,教授4人,副教授14人,讲师等职称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9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
本学科通过集聚和培养优秀人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创新团队”的勇于攻关和创新的学科队伍结构模式。
近几年来本学科点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省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14项。
专业方向本专业以过程装备为对象,以过程原理为基础,以测量控制为手段,以实现产品加工和成型的工艺条件为目标,通过将过程、装备及控制的有机结合,实现现代工业过程装备的技术发展。
本专业是培养从事工业过程新装备、新技术开发与创新设计的具有新型知识结构的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人才的专门系科,其所属的一级学科为“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在工业界、科技界及相关行业机构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基本素质,基本掌握化学工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及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业务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医药、食品、制冷、机械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课程、工程热力学、过程传递原理(化工原理)、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控制理论、过程机械与过程设备设计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措施本专业始终重视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面,在专业课教学中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本专业已与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南京扬子乙烯有限公司、中原大化集团等大型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为本专业学生提高实践环节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技术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01并行计算(研究所4)02软件理论(研究所4)03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4)04数据挖掘(研究所4)05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研究所4)06信息安全(研究所4)07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4)08量子密码学(研究所4)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4)10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所4)11图形图像处理(研究所4)1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4)13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所4)14网络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4)15虚拟现实(研究所4)16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所4)17模式识别(研究所4)18智能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所4)19复杂网络系统(研究所4)20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所4)21信息技术交叉(研究所5)22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研究所5)23医学生物信息处理(研究所5)24空间信息移动应用(研究所5)25军事仿真(研究所5)26设计计算与3D打印(研究所5)27深度学习(研究所5)2、考试科目初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44计算机技术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复试:复试科目:数据库原理。
同等学力及跨专业考生加试:编译原理研究所4:即为所报方向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研究所5:即为所报方向属于信息技术交叉研究所3、导师信息张志鸿、周清雷、庄雷、朱维军、郑志蕴、昝红英、邱保志、叶阳东、牛常勇、柴玉梅、王黎明、邱保志、周清雷、徐江峰、朱维军、李晓宇、昝红英、穆玲玲、柴玉梅、李向丽、郑志蕴、王延年、周兵、谢琦、蒋慧琴、赵新灿、王振飞、徐江峰、石磊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研究各领域内独立于具体对象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某些目标,应该如何描述与分析对象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
例如:它与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拓了知识工程和智能机器人领域。
与社会学、经济学的结合使研究的对象进入到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范畴中。
与生物学、医学的结合更有力地推动了生物控制论的发展。
同时,相邻学科如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控制科学与工程的新发展,使本学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本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
各二级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及相互联系如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
它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物理、控制理论、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计量科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
“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日益复杂的社会实践问题而形成的从整体出发合理组织、控制和管理各类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学科。
系统工程以工业、农业、交通、军事、资源。
环境、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复杂系统为主要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应用数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基本工具,以优化为主要目的,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解决带有一般性的系统分析、设计、控制和管理问题。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
它的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象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研究生学习方法介绍

docin/sundae_meng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分类
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 科)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 学科)
081103系统工程(二级学科) 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
科)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二级学科)
docin/sundae_meng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本学科以工程领域内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学方法 和计算机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 的建模、分析、综合、设计和实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控制理论是控制科学及其工程应用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内容 之一。
本学科培养从事自动控制理论研究、工程及相关领域内各 种控制技术与方法研究和控制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方面的高 级专门人才。
docin/sundae_meng
在灯火阑珊处。”
建议阅读的一些书
《科研成功之道-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 》,金出武雄,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8
《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著,北京中信出版 社,2009.11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Randy Pausch’s Last Lecture》,CMU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 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分支。
docin/sundae_meng
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
机器人 图像/视频处理 网络控制 流程工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农业自动化和信息化
docin/sundae_meng
如何做研究-1
阅读:立即;经典的教科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快速阅读; 熟悉你的研究领域:课程学习;读经典教材;最好的杂志;跟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工程硕士点介绍

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专业研究方向与特色介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所属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已经遍及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电力、冶金及国防等各个领域。
检测技术研究如何将各种反映被测对象特性的参数按照一定的对应关系转换为易于传递的信号。
自动化装置涉及测量与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变送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检测技术与智能化仪表、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嵌入式系统与自动化装置、现代电机设计与控制技术等,覆盖了检测自动化领域从基础研究到高技术发展的不同层次,在学术上属学科前沿。
研究课题主要来自国家与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与教育厅科技项目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
已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并获得了省部级奖励,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培养目标:本学科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检测与自动化基础理论和系统设计的专业知识;对检测与智能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工业自动化装置与网络集成等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较系统的了解;熟练掌握自动化学科的研究与开发的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分析能力;能综合本学科有关的理论进行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资料。
能胜任在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工矿企业承担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线性系统理论、数值分析、检测理论,专业硕士点必修课程为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测控系统原理与设计、现代测控技术与系统、动态测试技术及应用,选修课程主要有仪表智能化技术、现代电机调速理论、现代智能算法、虚拟仪器技术、网络集成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
3、导师队伍情况本学科拥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 3 名,副教授 10 名。
本学科具有代表性的导师简介:邰能灵:男,1972年5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曙光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海军重大装备技术保障专家组成员,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许继教师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SMC晨星学者奖励计划A类获得者。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是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内的一种研究生教育形式,与其他工科专业硕士相比,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更加注重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掌握先进控制理论、控制工程技术、计算机控制等方面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涉及自动控制、通信、电气、信息等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本身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
无论是制造业,在生产流程中都会采用控制技术,以优化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样地,在石油、电力、交通等重要行业中,控制技术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主要致力于通过系统性、全面性的控制技术研究,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注入新动力,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广泛化,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需求。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理论、工业控制工程、现代信号处理以及控制应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学习内容的深入剖析,学生可以获取到专业的、系统的、深入的控制科学知识体系,可以将控制科学及其应用前沿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控制实践中,并能够利用新技术新理念去解决复杂控制问题,提高工业现场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在控制领域的学习中,学生将要扎实掌握计算机技术、数学基础与物理基础等知识,培养工程实践中所需的技能,如工程设计、理论分析、实验研究等,以便实现对高端控制技术的综合应用。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作为一门高端学科,毕业生学习结束后可以选择在国内外相关科研、数据统计以及工业企业等领域从事控制科学和工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毕业生所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像工业控制、厂家自动化、仪器仪表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毕业生可以在以上领域内与运筹帷幄、设计制造、智能控制、系统模拟以及应用开发等等方向有关的岗位进行就业。
此外,在大数据时代下,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学生应该具备庞大数据统计的技能,更加注重在信息产业这个领域里进行零售、市场分析、项目管理等等,将控制科学与工程专硕的知识创新应用到大数据的控制中。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一、学科概况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系统与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我国具有悠久光荣的历史,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建的。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沿革中,本学科以综合性强、覆盖面宽、培养人才的基础厚且适应面宽著称。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军民结合和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以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的自’动化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了人类劳动的强度,降低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一。
自动化技术对实现国家实力的增长、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从航空航天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先进制造到供应链管理,从智能交通到楼宇自动化,从医疗仪器到家庭服务,自动化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自动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智能、生物、网络等新技术赋予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新的内涵,使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增强了学科所涉及的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学科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学科内涵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各个行业的系统与控制共性问题为动力牵引,研究在一定目标或指标体系下,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何分析系统的特性和行为,特别是动态行为,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设计与实现控制与决策系统。
本学科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电子电路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基础,专业理论包括自动控制原理、线性/非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系统优化与调度、系统辨识与仿真建模、现代检测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智能与机器学习、生物信息学、导航与制导系统等。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 控制科学与工程

考研工学类专业介绍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隶属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的先决手段,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它的应用遍及各个工程领域。
本学科与自动化、计算机、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等学科相互渗透,主要从事与控制、信息科学、机械等领域相关的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
本学科的研究特点是综合运用物理学、材料学、信息论、电子学、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学科理论与技术,采取软硬结合、光机电结合手段,注重测量、控制与管理一体化技术,发明新型传感技术与新的测量方法;开发多功能智能型传感器和信息融合系统;实现信号转换、处理及传输;设计先进的仪器仪表及其他自动化装置。
满足工农业生产的控制、监测、计量、诊断分析等实际需要。
本学科主要培养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中有关信息处理、微机测控、智能仪器及传感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081103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Systems Engineering)是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实际是系统科学的实际应用;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科学作为信息、控制和管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以工程、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中的复杂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系统科学、控制理论、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等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解决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实现及综合等问题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硕士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
01并行计算(研究所4)
02软件理论(研究所4)
03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4)
04数据挖掘(研究所4)
05机器学习与智能系统(研究所4)
06信息安全(研究所4)
07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所4)
08量子密码学(研究所4)
09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研究所4)
10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所4)
11图形图像处理(研究所4)
12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研究所4)
13嵌入式系统设计(研究所4)
14网络计算与分布式系统(研究所4)
15虚拟现实(研究所4)
16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所4)
17模式识别(研究所4)
18智能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所4)
19复杂网络系统(研究所4)
20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研究所4)
21信息技术交叉(研究所5)
22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研究所5)
23医学生物信息处理(研究所5)
24空间信息移动应用(研究所5)
25军事仿真(研究所5)
26设计计算与3D打印(研究所5)
27深度学习(研究所5)
2、考试科目
初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含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
复试:
复试科目:数据库原理。
同等学力及跨专业考生加试:编译原理
研究所4:即为所报方向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5:即为所报方向属于信息技术交叉研究所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控制科学与工程概要

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博士后流动站,在2002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第9(其中科学研究单项排名第4)。
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五个二级学科,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北京市和部委级重点学科,“导航、制导与控制”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部委级重点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是研究控制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学科。
控制科学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研究各应用领域内的共性问题,即为了实现控制目标,应如何建立系统的模型,分析其内部与环境信息,采取何种控制与决策行为;而与各应用领域的密切结合,又形成了控制工程丰富多样的内容。
本学科点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学科交叉和军民结合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发挥了重大作用。
主要研究方向有: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复杂系统的建模、控制、优化、决策与仿真;鲁棒控制与非线性控制;工程系统的综合控制与优化;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分析;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
2.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专家系统与智能决策;模式识别理论与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生物信息学。
3.导航、制导与控制:惯性定位导航技术;组合导航及智能导航技术;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技术;惯性器件及系统测试技术;火力控制技术。
4.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先进传感与检测技术;新型执行机构与自动化装置;智能仪表及控制器;测控系统集成与网络化;测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技术。
5.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及应用;系统分析、设计与集成;系统预测、决策、仿真与性能评估;网络信息技术、火控与指控系统技术;复杂系统信息处理、控制与应用技术。
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是控制理论与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为基础,研究并应用于现代工程技术中的一门学科。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理论、控制方法、系统建模与仿真、自动化仪器与设备等方面。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是控制理论与方法。
控制理论是研究如何通过对系统的监测和调节来实现系统的稳定与优化的一门学科。
在工程应用中,控制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自动化控制、机械控制、电气控制、信息控制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控制算法和技术,设计和实现各种控制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系统建模与仿真。
系统建模是指将一个实际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以便进行分析和仿真。
掌握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可以对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自动化仪器与设备也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内容之一。
自动化仪器与设备是指通过控制技术实现自动化操作和控制的仪器和设备。
在现代工程中,自动化仪器与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线、交通运输系统、航天航空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自动化仪器与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设计和实现各种自动化系统。
除了以上核心内容外,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涉及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这些领域的知识对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技术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强、应用性强的学科。
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在工程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可以在各个领域从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程管理和技术研究等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1、研究方向
01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所12)
02复杂系统分析、建模与控制(研究所12)
03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研究所12)
04计算机与网络化控制系统(研究所12)
05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12)
06航天器及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研究所12)
07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所13)
08智能信息采集、处理、控制与决策(研究所13)
09智能计算与控制系统优化(研究所13)
10智能终端、仪器仪表与传感器(研究所13)
11智能控制装置(研究所13)
12生物信号检测与处理(研究所14)
13脑与行为调控(研究所14)
14神经信息处理机制与计算建模(研究所14)
15神经计算与类脑智能(研究所14)
16脑机接口与神经接口技术(研究所14)
2、考试科目
初试: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53自动控制理论
复试:
专业要求:全日制自动化及相关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复试科目:①微机原理;②计算机控制技术。
初试科目④带科学计算器。
研究所12:即为所报方向属于控制理论与工程研究所
研究所13:即为所报方向属于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所
研究所14:即为所报方向属于脑与生物电子信息研究所
3、导师信息
高金峰、刘艳红、姚利娜、曾庆山、孔金生、曾庆山、梁静、支长义、程志平、王东署、姚利娜、罗勇、逯鹏、毛晓波、王东署、彭金柱、张宇波、王杰、刘艳红、姚利娜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