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328926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7.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C19世纪40年代】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二、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02de337a8114431b90dd84a.png)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一、选择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关系是:是否承认矛盾。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基本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6、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7、生产力系统中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非实体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2)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强烈的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解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了: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
国有制积极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贸经济。
17、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国家计划。
2经济政策。
3法律手段。
4行政手段。
18、胡锦涛在“七。
一”讲话中的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
![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b6195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9.png)
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马克思考试重重点(附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A. 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B. 客观存在的规律和真理的认识C. 人类实践的革命性理论D. 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答案:B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着眼于()A. 社会变革的历史规律和革命实践B.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C.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D. 人民群众的觉悟和斗争意识答案:C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任务是()A. 维护公平正义和人民利益B. 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C. 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D. 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答案:B二、判断题1.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答案:错误2.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答案:正确3.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
()答案:正确三、论述题请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重要观点。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重要观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和实践验证。
从理论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追求真理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追求的是社会实践的革命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是对社会现象与规律的深入分析和科学认识,这种认识是通过对社会实践中的现象、问题和矛盾的观察和总结得出的。
而这种总结和认识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和验证,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只能通过实践来证明,而不是通过主观意识、道德准则或其他任何抽象论证。
从实践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经历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和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在革命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深化。
从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不断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些实践都以实现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为目标,实践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反复着试错、总结、认识和调整,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体系。
马原考试题库
![马原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697ca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5.png)
马原考试题库【导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马原)课程是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掌握马原知识,有助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增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性和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做好马原考试的准备,以下是马原考试题库,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2. 列宁主义关于意识和物质关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3. 揭示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哲学思维的基本要求之一,请谈谈你的理解。
4.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1.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请简要解释其内涵。
3. 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请你对此做简要阐述。
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高任务是什么?【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2. 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途径是什么?【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什么?4. 如何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1.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3.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农村革命和土地问题的历史地位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如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 为什么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是实践中的理论?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总结】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f63f30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一、简答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案:①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④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怎样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案:首先回答实践的含义,然后实践的特点,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最后是回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本质:(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社会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构成了社会糊口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方法论?答案: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发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存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既不能完全肯定一切也不能完全否定一切。
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尤其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因该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马克思考试
![马克思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cb8706afb9f3f90f77c61b0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一、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及三个组成部分。
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224、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作用。
P28-295、简述矛盾的同一性。
斗争性。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P407、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
P448、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P629、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P67-7110、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81-821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P104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P107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
P113-115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规定者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时候,它就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时候,它就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14、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P1241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2516、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41-14217、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P14318、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57_15819、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及其意义.P16020、简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P176-17721、什么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P1752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与意义是什么?P17623、简述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答: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即实现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的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d0f3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9.png)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大学期末考试专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大学期末考试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96f6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e.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一:马克思主义来源与创新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新: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宏大革命。
他们在这一时期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作了分析批判,对资本主义时代发展提出的理论课题作了科学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相识历史和时代问题供应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冲突、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隐私和它被社会主义必定代替的历史命运。
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觉的基础上,阐明白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阐明白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历史条件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使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马克思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显明的政治立场四: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五: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实现物质财宝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志向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必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更,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我们确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必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探讨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相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觉、有所创建、有所前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4d5de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考试内容
![马克思考试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67efd723192e45361066f5cf.png)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覆盖了社会政治文化军事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部分.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其次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他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4.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形成条件: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商品经济师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是社会分工的出现2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样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6.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ba4c6a3b9f3f90f77c61b1f.png)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经济条件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什么是发展的实质5.主观唯心主义最有名的命题是什么6.什么叫矛盾7.什么叫事物的普遍联系8.“白马非马,人非人,桃子非水果”是什么命题9.“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也”命题10.什么叫实践?包含哪两样,三形式,三特征11.什么叫辩论唯物主义认识论12.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有何区别与联系1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有哪些主要形式14.你认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真正的统治者是谁15.什么叫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他的实质是什么16.什么叫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17.社会存在包括那几个基本要素1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内涵式什么19.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各自内涵是什么21.试分析商品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22.什么是货币?有哪些本质规定?23.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会爆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什么24.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有何不同25.资本主义的工资是全部劳动的报酬吗?你认为26.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怎样才能转化成资本27.什么是感性认知?什么是理性认知?它们之间有何辩证关系28.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两大特点是什么29.试论述静止与运动之间的辩论关系30.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各自有何特征31.你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32.你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否就为否定之否定3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当代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有何异同3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5.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上是实践的3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何关系社会意识有何相对独立性37.质,量,度,质变,量变是何辩证关系3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所决定的39.你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有何新变化40.你认为实践和认识是何辩证关系41.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越需要怎样条件42.你认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有何区别各自有何含义43.你认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豪杰创造历史44.为什么说批判的武器不能代表武器的批判45.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是何辩证关系46.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不可能的,你认为那一个正确47.什么叫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有哪些内涵,价值规律有何作用48.什么叫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它们正常运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9.“年年岁岁花如此,岁岁年年人不同”又包含哪些哲学观念5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5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包含哪些哲理。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1d4e7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8.png)
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⑷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选)马克思主义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即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4、(简/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 ⑴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⑵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⑶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复习考试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复习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7a3143583c4bb4cf7ecd111.png)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他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所以是彻底而完备的学说。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彻底而完备的唯物主义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为马克思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各国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夺取政权,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等一系列历史使命的道路和方向,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5.说说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1.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学习马基原理的根本方法);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4.把马克思主义当做行动的指南:a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c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b5b1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3.png)
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答案)2.关于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答案)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关D.生产力的发展是自发的,不受社会条件制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商品B.货币C.生产关系(答案)D.分配关系4.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不包括以下哪一方面?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B.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C.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D.人的自然属性的充分发展(答案)5.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B.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C.所有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通过暴力革命实现的(答案)D.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答案)C.人类的精神活动D.人类的本能活动7.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中,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答案)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无关系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8.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以下哪个表述是错误的?A.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B.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答案)D.指引人们改造世界的行动,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指明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7e8dc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d.png)
马克思主义原理考试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B)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2.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相对独立性.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A.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C.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5.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6.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本质和现象反映了(D)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7.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在工作中坚持(A)A.一切从实际出发B.—切从主观的愿望出发C.一切从理论出发D.—切从臆造的规律出发8.除了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是(C)A.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矛盾B.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矛盾C.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意识和落后意识的矛盾9.由于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属于(A)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超额利润10.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A)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C.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D.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11.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A)A.各尽所能,按需分配B.各尽所能,按才能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各尽所能,按地位分配1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347361a37f111f1855bdb.png)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D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D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D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C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d528083453610661fd9f41b.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道小题,总分值60分)1.社会主义中国的政体是(2分)人民民主专政工人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正确答案C2.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是()的特征(2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产品经济正确答案A3.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阶段。
(2分)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商品经济正确答案A4.邓小平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2分)到21世纪初,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到21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三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正确答案C5.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是(2分)出口为主引进外资进口为主独立自主正确答案D6.“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的主要分配形式。
(2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正确答案C7.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2分)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超过劳动价值补偿的一定点而缩短了的价值形成过程正确答案B8.正确认识和解决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2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A9.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2分)生产资料货币日用生活品生产工具正确答案B1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2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集中民主制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民主集中制正确答案D11.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是(2分)生产力落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社会主义制度正确答案B12.资本流通公式是(2分)商品—货币—商品货币—货币—商品商品—货币—货币货币—商品—货币正确答案D13.真理的本性在于(2分)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直接现实性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是具体的,是发展的正确答案A1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2分)认识运动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正确答案D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2分)初始阶段最后阶段高级阶段全部阶段正确答案A16.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理论考试资料一、选择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关系是:是否承认矛盾。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最基本的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5、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
6、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
7、生产力系统中实体要素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非实体要素是:生产过程中的分工、协作、劳动组织和管理。
8、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
9、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意识形态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2)意识形态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3)意识形态内部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4)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有强烈的反作用。
10、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1、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12、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13、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是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
14、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市场联结功能,信息传递功能,资源调解功能,利益激励功能,奖优罚劣功能。
15、公有制主体地位体现了: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3。
国有制积极起主导作用。
4.公有制经济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
1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外贸经济。
17、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1国家计划。
2经济政策。
3法律手段。
4行政手段。
18、胡锦涛在“七。
一”讲话中的三件大事: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十七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20、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党目前面临的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22、我们党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二,判断题:1、形式主义也是一种主观主义,是唯心主义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表现之一。
(正确)唯心主义主张意识决定思想,主观主义是从主观思想出发,脱离了客观规律。
内容是通过形式表现出来的,然而形式主义从某种主观主义出发。
2、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归纳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错)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位的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同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由要素构成,是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体。
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能归结为组成它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
3、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绝对性的一面,又有相对性的一面。
(正确)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既确定又不确定。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客观标准。
其二,人类的认识归根到底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从长远看,实践可以检验一切认识。
一切正确的认识终将被实践肯定,一切错误的认识终将被实践推翻。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表现在:其一,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实践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所在时代提出的一切学说,同时,已被实践所证实的某种正确认识,也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
其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所证实的某种认识的正确性,是相对的、有限度的。
坚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是在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而否认其相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的思想僵化;只看到实践标准的相对性而否认其绝对性,会导致相对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4、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错)社会意识指的是经过人们的思维加工,从社会生活中提炼概括出来的思想体系,是一种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形式中一部分是意识形态,反应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在阶级社会,他们具有阶级性,如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5、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根据资本的周转方式的不同,目的在于研究资本周转制度对于剩余价值及数量的影响。
(错)不变资本是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价值量没有发生变化。
可变资本是指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要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露剩余价值的源泉是可变资本(即劳动力)创造的,而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它的价值只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它的价值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而只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才有资本周转方式快慢的不同。
6、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二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到的作用不同,目的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
(错)固定资本指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指存在于辅助材料和原料上的不变资本和投在劳动力上的可变资本。
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正确) 1.市场是商品生产中和经营者发生联系的场所、渠道和领域,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市场关系。
2.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事务。
4.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济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8、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改变。
(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不发达的状态,仍然带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
主要表现在: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第二,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四,但人均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
("十七大“报告)9、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正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一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二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二要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一)加快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主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涵。
10、经济发展方式也就是经济增长方式。
(错)经济增长方式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要素变化包括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既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容,还包括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居民生活以及城乡结构、区域结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二者的联系是:第一,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经济增长方式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方式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就是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
第三,二者相互促进,又好、又省、又快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简答题1、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肯定的联系,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都是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人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2、如何认识社会意识过程中主体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答:(1)主体活动的自发性是指:主体在其活动中缺乏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仅是追求眼前最直接的目的和利益,意识不到自身活动的客观意义和社会后果。
而主体活动的自觉性是指:主体的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及其相关条件的认识基础上的,它能充分考虑到现有的手段、条件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各种可能后果和发展趋势,自觉地把眼前的利益同长远的利益结合起来,使自己的行动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并促进历史向前发展。
(2)历史过程中主体的自发性和自觉性的思想告诉我们,主体只有克服自发性,提高自觉性,才能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世界。
而要克服自发性,提高自觉性就必须加强学习、研究和实践。
努力提高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3、如何理解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答:第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含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
第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两对矛盾,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经济基础,对于生产力而言它是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同生产关系发生冲突,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也要发生变革,社会就将由一种形态或制度发展到另一种形态或制度。
由此可见,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首先,它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的杠杆建立起来的。
其次,社会主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再次,它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的,因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也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