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玉华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绝对经典--绝对经典[2]之欧阳法创编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绝对经典--绝对经典[2]之欧阳法创编

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时间:2021.03.09 创作:欧阳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2021.03.09 欧阳法创编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2021.03.09 欧阳法创编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 B、2.57cm C、2.576cmD、2.577crn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13 如图3所示,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30分)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上海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

上海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A.3∶1B.3∶2C.4∶3D.3∶42.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A.在010s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C.在015s~内,乙同学的速度10m/sD.在010s4.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

此时我们说“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5.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运动的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地面为参照物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路程之比是1:2,它们通过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是()A.2:1B.1:1C.1:3D.4:19.甲、乙先后从同一位置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比乙早出发2s,甲运动6s时通过的路程为6m,此时甲与乙间的距离为2m,在a、b、c三条图线中,有一条是描述乙的运动情况的。关于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aB.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bC.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cD.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b10.一乘客坐在一辆以8m/s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的汽车里,关于他的运动和静止情况有()①以路边的电线杆为参照物,他在向东运动②以座椅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③以他后面的一辆以12m/s向东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他在向西运动④不论以什么为参照物他都在向东运动A.只有①对B.只有①和②对C.只有④对D.①②③都对,④不对11.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12.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机械运动单元自测训练卷含答案

沪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机械运动单元自测训练卷含答案

§3.1 机械运动 自测训练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_____,简称为_____________。

2.要确定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取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___。

如图1所示,兰兰在商场乘电梯上楼。

以商场的货架为参照物,她是 _________的,以所站立的台阶为参照物,她是 的。

3.战斗机在空中加油时的情景如图2所示。

加油机若以________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战斗机的以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有旁白:“冰山迎面压了过来”、“泰坦尼克号终于撞上了冰山”。

则前—句话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__________(选填“船“和“冰山”)的运动。

5.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而平时我们讨论机械运动时,所说的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如,人乘坐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若以车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若以路旁的树木作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则请仿照样题,再举两个例子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B 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

C 只有太阳才可选做参照物。

D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总是相同的。

7.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一列火车中,坐在椅子上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这列火车的车头。

B 关着的车门。

( )C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其他乘客。

D 在路旁的房屋。

上海古华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古华中学物理机械运动实验单元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分析】【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 3.3cm/s=0.033m/s 3s 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4)[8]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s v t=算出的平均速度AC v 偏大。

上海玉华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玉华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玉华中学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华骑自行车下坡时,想到一个问题:“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回家后她找来了小车、停表、刻度尺和充当斜面的木板进行探究,如图所示。

首先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与小车的质量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三: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物体下滑时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而同一物体质量不变,高度越大势能越大,下滑速度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断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2)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在小车内放置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从高度相同的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小车由顶端下滑到底端的时间.小华测量的结果如下表,她怀疑第三次测量错误,这时她想起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对此她进行了反思:释放时推了一下小车,小车的动能________,下滑时间缩短.于是修正了这一错误并进行了重新测量,发现时间仍为2.5秒。

表中四个数据的下滑路程和时间都相同,即速度相同,说明从斜面下滑物体的快慢跟质量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猜想一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实验次数1234小车内放置钩码的质量m/g050100150时间t/s 2.5 2.5 2.0 2.5(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华设计的方案是将同一小车分别从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不同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用停表测出下滑到底端的时间。

她通过测量发现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速度不同、猜想三是正确的结论。

请对小华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她“速度不同”判断错误的原因是路程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不能只比较时间。

正确的方法是计算出每次下滑的速度,才能下结论。

(4)小华又作出:“小车下滑的快慢还与斜面倾角有关”的猜想,你认为在斜面长度相同的条件下,她________(选填“需”或“不需”)要对这一猜想进行探究,原因是倾角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夹角大小代表斜面陡与平的程度,倾角越大高度____________。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含答案)

《机械运动》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2. 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课桌的高度为80 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20 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为8 m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1 min3. 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4. 描述宇宙天体间的距离,最常用的单位是:A.年; B.光年; C.纳米; D.千米.5. 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 、2.36cm 、2.57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41 cm B.2.357 cm C.2.35 cm D.2.36cm6.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如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 B.1.75m C.1.85m D.1.95m7.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8.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鱼翔浅底,鹰击长空B.蜗牛在慢慢爬行 C.月亮升起来了 D.水凝固成冰9. 某火车站并列停靠着甲、乙两列火车,甲车上的乘客突然发现自己所在的列车向东运动了,关于两列火车运动情况的说法可能的是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B.甲车不动,乙车向西C.甲车向西,乙车不动D.甲车向西,乙车向东10. 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上海玉华中学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上海玉华中学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 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判断(4)如图中,已知s 1=20 cm ,s 2=80 cm ,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册 第一章 声现象 习题巩固练习 【答案】为零 不变 A 320 【解析】 【分析】 【详解】(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放在中点时,声音传播的距离相等,用时相等,所以时间差为零,即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零.(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1212s s s s t v v v+=-=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 (3)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1212s s s s t v v v+=-=,增加压力时△t 变小,由于s 2不变,根据sv t=知,速度v 变大. (4)如题图中所示,显示的时间差为:21s s t v v=-,所以(8020)cm320m/s1.875msv-==.【点睛】重点是速度公式的应用,注意理解液晶屏显示数值是两接收器收到声音的时间差,利用好此差值,则题目可解.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刚测量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1)小龙和小刚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2)小刚担任计时员,他用秒表测量小东跑步的时间;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东跑完40m的路程,小刚计时如图所示,则小东跑40m所用的时间为_____s;(3)小东跑4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来源】【区级联考】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答案】卷尺85【解析】(1)要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应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 (2)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1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8s.(3)小明跑40m的速度:v408s mt s===5m/s.点睛:掌握秒表的度数: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3.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2套题)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题以及答案(2套题)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试题一、选择题。

1、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2、坐在顺水漂流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3.某学生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的单位是“厘米”的是:()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B.茶杯的高度是11.2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4、一著名运动员在100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7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 m/sB、9 m/sC、10 m/sD、11 m/s5.小轿车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0m/s,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0m/sB.25m/sC.24m/sD.10m/s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S/t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B.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都没有关系C.速度v与时间t成反比D.当速度v一定时,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7.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8.卡车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前进,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相对于地面来说,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选卡车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C.相对于收割机来说,卡车在运动D.选地面为参照物,卡车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 cm=12.56×10-2 m=0.125 mB.12.56 cm=12.56 cm×10-2 m=0.125 mC.12.56 cm=12.56÷102 m=0.125 mD.12.56 cm=12.56×10-2 cm=0.125 m10.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1.大海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A.18.77 cmB.18.76 cmC.18.74 cmD.18.89 cm12.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v=s/t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根据v=s/t可知,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14.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 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A.1.25 m/B.0.73 m/sC.0.67 m/sD.0.8 m/s15.如果一个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

上海航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有答案解析)

上海航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与s 和t 无关,是一个定值 B .由sv t=可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4.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象,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C 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B .AB 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 .CD 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 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 D .汽车在4h 内运动的路程为30km5.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 ,中途的速度是8m/s ,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 .如果他的成绩是10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9.7m/sB .10.0m/sC .10.3m/sD .10.7m/s6.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 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7.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上海玉华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有答案解析)

上海玉华中学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检测(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以相同的动能从同一点水平抛出两个物体a 和b ,落地点的水平位移为s 1和s 2,自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 1、W 2,落地瞬间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 1和P 2( )A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B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C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D .若s 1=s 2,则W 1<W 2,P 1<P 22.桌面的高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为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以桌面为参考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 A .0B .mghC .mgHD .mg (H +h )3.某人骑自行车沿平直坡道向下骑行,其车把上挂有一只盛有半杯水的水杯,若骑行过程中悬绳始终竖直,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行车可能做匀加速运动B .坡道对自行车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 .杯内水面与坡面平行D .水杯及水的机械能守恒4.将一个小球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 ,则运动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其高度为(规定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 )A .上升时高于10m ,下降时低于10mB .上升时低于10m ,下降时高于10mC .上升时高于10m ,下降时高于10mD .上升时低于10m ,下降时低于10m5.在圆轨道上运动的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它到地面的距离等于地球半径R ,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卫星运动的周期为gR2π4 B .卫星运动的加速度为12g C .卫星的动能为18mgRD 2gR 6.发射高轨道卫星时,一般是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上运行,然后在某点Q 变速,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在远地点P 再次变速,将卫星送入预定圆形高轨道3运行,已知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

【单元练】上海民办交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单元练】上海民办交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 .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 .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 .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B解析:B【详解】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可以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故选B 。

2.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B解析:B【详解】 由图像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s v t=可知 v v <甲乙故选B 。

3.甲、乙先后从同一位置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比乙早出发2s ,甲运动6s 时通过的路程为6m ,此时甲与乙间的距离为2m ,在a 、b 、c 三条图线中,有一条是描述乙的运动情况的。关于运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aB.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bC.图像为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乙可能是图像中图线cD.图像为速度与时间关系图像,乙一定是图像中图线b C解析:C【详解】图像横坐标是时间t,纵坐标是路程s,故图像为路程s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s,所以乙运动时间t=6s-2s=4s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s=s甲+2m=6m+2m=8m也可能是s′=s甲−2m=6m−2m=4m由v=st,乙的速度可能是v=st=8m4s=2m/s也可能是v′=st=4m4s=1m/s由图线a,当s=8m时,t=4s,所以图线a表示的速度v a=8m4s=2m/s由图线b,当s=8m时,t=5.5s,所以图线b表示的速度v b=8m5.5s≈1.45m/s由图线c,当s=6m时,t=6s,所以图线c表示的速度v c=6m6s=1m/s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图线,所以ABD错误,C正确。

上海玉华中学简单机械单元综合训练

上海玉华中学简单机械单元综合训练

上海玉华中学简单机械单元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2.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W甲=W乙,P甲=P乙B.F甲>F乙,η甲>η乙C.W甲=W乙,P甲>P乙D.F甲=F乙,η甲=η乙3.如图,拉力F将重 120N 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1m,用时 1s。

运动时,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3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F=10N B.克服动滑轮重力做额外功 7.5JC.动滑轮重 7.5N D.拉力的功率是 37.5W4.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用升降机提升大理石的滑轮组示意图。

滑轮组通过固定架被固定住,滑轮组中的两个定滑轮质量相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00N.大理石的密度是2.8×103kg/m3,每块大理石的体积是1.0×10﹣2m3,升降机货箱和动滑轮的总重力是300N.在某次提升15块大理石的过程中,升降机在1min内将货箱中的大理石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了15m,绳子末端的拉力为F,拉力F的功率为P,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不计绳子的重力和轮与轴的摩擦,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升降机一次最多能匀速提升40块大理石B.拉力F的大小为1300NC.拉力F的功率P为1125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为85%5.如图所示,边长为a、密度均匀的正方体物块静止于河岸边,在BB′边上施加一个力F 使其绕DD′边转动掉落于河水中,它漂浮时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水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块的密度为a haρ-()B.物块的重力为(a﹣h)ρgaC.物块漂浮在水面时底面受水的压强为ρg(a﹣h)D.为了使物块掉落于河水中,力F至少是2 24a h a g ρ-()6.如图,粗细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O'两个支点上.已知AO、O'B长度均为0.25m。

上海玉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有答案解析)(1)

上海玉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有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3.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4.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

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270m。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刘速度最大B.小韩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5.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A.55m B.25m C.15m D.5m6.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7.某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2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m/s B.1.5m/s C.1.6m/s D.2m/s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9.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2: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A.4:9B.3:4C.3:1D.1:310.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11.在观光电梯上,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单元练】上海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上海市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D解析:D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的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详解】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不能倾斜,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没有单位数字无意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注意刻度尺的0刻度线是否磨损,已经磨损的,应该从其它整刻度量起,然后减去前面的刻度作为物体的长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D解析:D【详解】A.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15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100m 6.7m/s 15s s v t ==≈ 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0~20s 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s v t=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C .由图可知,甲在10~15s 内静止,故C 错误;D .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 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 内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 ,路程为100m 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 正确。

上海玉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阶段测试(含解析)

上海玉华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阶段测试(含解析)

一、选择题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

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svt=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恒定不变,与路程及时间无关3.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4.如图所示,白鹭水平掠过平静的湖面,在水中形成了清晰的倒影。

下列关于其相对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其倒影为参照物,白鹭是运动的B.以水面为参照物,白鹭是静止的C.以湖边的树为参照物,白鹭的倒影是运动的D.当白鹭向上飞行时,其倒影相对白鹭向上运动5.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前3s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当t=3s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当t=5s时,甲、乙两车相距40m6.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7.两辆列车如图所示,复兴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复兴号静止,和谐号向东行驶B.和谐号静止,复兴号向西行驶C.两车都向东行驶,和谐号行驶得较慢D.两车都向西行驶,复兴号行驶得较快8.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其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9.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A.4.5×104m B.6×104m C.9×104m D.1.2×105m10.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运动员在争先恐后地竞走B.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C.列车在飞速奔驰D.飞机在蓝天翱翔11.下列对一些常见的估测恰当的是()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40cm B.中学生心脏每分钟跳动约是70次C.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是1s D.我国高速公路限速300km/h1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 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 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 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 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3.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上海玉华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二章《机械振动》检测(有答案解析)

上海玉华中学高中物理选修一第二章《机械振动》检测(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弹簧振子以点O 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

取向左为正方向,振子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8s t =,振子的速度为零B .0.2s t =时,振子在O 点右侧6cm 处C .0.4s t =和 1.2s t =时,振子的加速度均为零D .0.4s t =到0.8s t =的时间内,振子的速度逐渐增大2.如图甲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挂几个摆。

当a 摆振动的时候,其余各摆在a 摆的驱动下也逐步振动起来,不计空气阻力,达到稳定时,b 摆的振动图像如图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稳定时b 摆的振幅最大B .稳定时b 摆的周期最大C .由图乙可以估算出b 摆的摆长D .由图乙可以估算出c 摆的摆长3.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如图所示。

不开电动机让这个筛子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 s ,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的转速是50 r/min 。

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电压可使其转速提高,而增加筛子的总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

为使共振筛的振幅增大,以下做法可行的是( )①降低输入电压 ②提高输入电压 ③增加筛子质量 ④减小筛子质量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4.两个弹簧振子甲的固有频率为f ,乙的固有频率为10f 。

若它们均在频率为9f 的驱动力作用下受迫振动( )A .振子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fB .振子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9fC .振子甲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9fD .振子乙的振幅较大,振动频率为10f 5.摆球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单摆悬挂点高度相同,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选悬挂点所在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面,由图可知( )A .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49B .t a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相等C .t b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势能差最小D .t c 时刻甲、乙两单摆的速率相等6.如图所示,为某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的图像,由图可知( )A .t =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B .t =0时,质点的加速度为零C .t =1s 与t =3s 时,质点位置相同D .t =1s 与t =3s 时,质点加速度相同 7.如图所示,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用轻弹簧悬挂于拉力传感器上,拉力传感器固定于天花板上,将小物块托起一定高度后释放,拉力传感器记录了弹簧拉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上海玉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机械和功》检测(有答案解析)

上海玉华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下第九章《机械和功》检测(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重力均为2N的A、B两滑轮,按如图所示组装,重物G重40N,绳端拉力为F。

若不计摩擦,在匀速提起重物时,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A.A、B均为定滑轮,F=40NB.A、B均为动滑轮,F=20NC.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21ND.A为定滑轮、B为动滑轮,F=19N2.小明爸爸的质量为70kg,小明的质量为50 kg。

若父子俩用相同的时间从居住楼的一层爬到三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人做功的功率相等B.小明做功的功率比爸爸的大C.爸爸做功的功率比小明大D.无法比较做功的快慢3.如图所示,用30N的拉力F沿水平方向拉绳子的一端,使重400N的物体A以0.1m/s 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过程中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1mB.滑轮组对物体A的水平拉力为90NC.拉力F的功率为3W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72J4.小明同学从学校一楼跑上四楼,他上楼时克服重力做的功最接近于()A.50J B.500J C.5000J D.50000J5.如图所示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α小于∠β,同一个物体分别在AC和BC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所需的拉力分别为F A和F B所做的功分别为W A和W B,他们之间的关系为()A.F A>F B,W A<W B B.F A<F B,W A<W B C.F A<F B,W A>W B D.F A<F B,W A=W B 6.如图所示的斜面表面光滑,其中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用相同的时间从斜面的底部匀速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A.F1<F2 W1=W2 P1=P2B.F1>F2 W1=W2 P1=P2C.F1<F2 W1=W2 P1>P2D.F1>F2 W1>W2 P1>P27.如图所示装置中,A物体重力为100N,B物体重力为30N,此时A物体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和滑轮摩擦)()A.A受到绳子的拉力为30NB.动滑轮的重力为10NC.若将B的重力增加一倍,则A受到的摩擦力也增大一倍D.若将B的重力减小一半,则A受到的摩擦力也减小一半8.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2021-2022学年上海玉华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上海玉华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1-2022学年上海玉华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穿过电磁打点汁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①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l、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是。

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C.滑块的质量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E.滑块运动的时间t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参考答案:① 0.49 (2分) ② CD (2分)③2. (单选)如下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平均速度最大,B物体平均速度最小B.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相等C.三个物体始终沿着同一方向运动D.t0时C物体的速度比B物体的速度大参考答案:D由图像可知,A、B、C三个物体的位移相同,A运动时出现了反向运动,所以C项错误,且路程是A 的最大,B、C的路程也相同,所以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平均速率是A的最大,所以A、B选项错误,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是速度,斜率越大则速度越大,所以D项正确。

3.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和B通过轻绳相连,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绳中拉力为T,桌面对两物体的摩擦力分别是f A和f B,则有A.F= f A + f B + T B.F= f A + f B -TC.F= f B D.T= f A参考答案:D4. 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它们以下的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位移 B.加速度C.初速度 D.末速度参考答案:C5. (多选)关于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三个人造卫星A、B、C在同一轨道平面上,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则( )A.向心加速度B.根据,可知C.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D.运动一周后,A先回到原点参考答案:AD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质量单位“千克”用普朗克常量定义,“国际千克原器”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的数值为,根据能量子定义,的单位是______,该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表示,则为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甲是“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 m/s,比较AC段与CD段的平均速度得v AC_____v CD(选填“>”“<”或“=”);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经过某点时的速度s AB=0.3m t AB=0.5s v AB=0.6m/s v B=1.2m/ss BC=0.9m t BC=0.5s v BC=v C=2.4m/ss CD=1.5m t CD=0.5s v CD=3m/s v D=3.6m/s(3)为进一步探究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作出了v-t图像,如图乙所示,假设斜面足够长,小球从A处滚下,经过2s到达E点(图甲中未画出),则该小球经过E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 m/s。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评价物理试题【答案】svt=加速 1.8m/s < 4.8m/s【解析】【分析】【详解】(1)[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为svt=。

[2]由图甲可知,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在做加速运动。

(2)[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BC段的平均速度是BCBCBC0.9m1.8m/s0.5ssvt===[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C段的路程是AC AB BC0.3m0.9m 1.2ms s s=+=+=AC段所用的时间是AC AB BC0.5s0.5s1st t t=+=+=AC段的平均速度是ACACAC1.2m1.2m/s1ssvt===CD段的速度是v CD=3m/s,可知AC段的速度小于CD段的速度。

(3)[5]由表格中数据可知,B点的速度是1.2m/s,C点的速度是2.4m/s,C点的速度比B点的速度增加了1.2m/s;D点的速度是3.6m/s,D点的速度比C点的速度增加了1.2m/s;相同时间增加的速度相同,所以可以推测E点的速度应该也比D点的速度大1.2m/s,即E点时的速度为4.8m/s。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1)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测量的;(2)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填“大”或“小”)。

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

(3)在AB段运动的路程s AB是________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 AC是________m/s;(4)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________。

【来源】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vt=小便于准确定位、计时 4.00 0.3 小【解析】【分析】【详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vt=;(2)[2]实验中,斜面应尽量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3]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片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与小车相碰发出声音,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相同路程的时间; (3)[4][5]由图示可知s AB =10.00dm-6.00dm=4.00dms AC =9.00dmt AC =15∶35:23-15∶35:20=2s=3sAC 段的平均速度9.00dm3dm /s 0.3m /s 3sAC AC AC s v t ====; (4)[6]如果小车到达C 点还没有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sv t=知,平均速度会偏小。

【点睛】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3.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 、内径10 mm 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

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

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___________。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机械运动【答案】svt=匀速直线运动不合理。

用10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

由图像可知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物体速度的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 =。

(2)[2]由表中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点,然后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3]通过描点、连线作出的图像可知,气泡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气泡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4)[4]晓彤的实验中选择的试管太短,气泡运动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误差大,而且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三个气泡的速度本来就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4.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到达A 、B 、C 三处的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刻度尺分度值1cm )则:(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和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斜面的作用是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AC s =_____cm ;BC t =_____s ;AB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_(填“大”或“小”)。

(5)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做法对吗?_____。

理由是_____。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质量监测物理试题 【答案】sv t=刻度尺 秒表 使小车停止运动,便于计时 使小车获得动力,自行下滑 10.0 1 0.025 小 不对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解析】 【分析】 【详解】(1)[1][2][3]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s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5]在斜面上放置一个金属板的目的就是让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来,便于测出小车行驶的时间;在该实验中,小车放在斜面上,松手后小车在重力的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设置斜面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车获得动力,能够自由滑下。

(3)[6][7][8]由题意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所以10.0cm 0.0cm10.0cm AC s =-=小车从B 点到C 点需要的时间15:35:235:35:221s BC t =-=小车从A 点到B 点通过的路程为10.0cm 5.0cm 5.0cm AB s =-=小车从A 点到B 点需要的时间15:35:225:35:202s AB t =-=根据sv t=可知,小车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 0.05m0.025m/s 2sAB AB AB s v t === (4)[9]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路程=10.0cm AC s 一定,如果小车到达C 点以后才停表,则会使所测AC 段的时间AC t 变大,根据ACAC ACs v t =可知,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小。

(5)[10][11]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因为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小车从A 到C 的过程中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不为0;小车通过AC 段的时间与AB 段的时间之差才是下半程BC 段的时间。

5.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_____斜面的坡度很小,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

图甲、乙是测量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2s 和全程路程1s 两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 (2)将实验中测量的数据记在下面的表格中,通过计算和分析可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2=v _____cm/s ,小车通过斜面全程是做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90cm s = 13s t = 1v =2m =45c s22s t =2=v【来源】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刻度尺时间甲 22.5 变速【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斜面长和运动时间,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秒表。

[2]实验时,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小车的运动时间。

[3]乙图全程的路程等于车长和车通过的路程之和,所以小车的路程测量值比实际路程大,正确的是图甲。

(2)[4]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2245cm 2sst==22.5cm/s [5]小车通过斜面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1=1190cm 3sst==30cm/s 小车通过下半程的路程是s3=90cm-45cm=45cm 下半程的时间t3=3s-2s=1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3=3345cm 1sst==45cm/s由于v3>v2小车在整个过程中做变速运动。

6.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如图甲所示把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大小不等的扇形,做成如图乙所示的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1)如果要测量两个纸锥的下落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和_____。

(2)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_____(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通过比较下落至地面的_____来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还可以比较同一时刻纸锥下落的_____来比较下落的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