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家庭康复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折的家庭康复治疗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
突然的意外事故,使外部力量作用于骨骼,使骨质的正常结构发生破坏,称为外伤性骨折。骨折后,使骨骼的支撑、固定、保护软组织的作用丧失或部分丧失,进而影响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质量。本章不包括因某些疾病所造成的病理性骨折。
一、骨折的临床表现
外伤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外伤(暴力)。又可分为直接、传达、牵拉和积累四种外伤作用力。枪弹伤、弹片伤、挤压伤、撞击伤等原因为直接外伤;当人跌倒时伸手触地引起的手腕、上肢各部位的骨折及摔倒所致的股骨胫骨折,就是一种传达外伤性骨折;急剧而不协调的肌肉收缩或韧带的突然紧张所引起的髌骨、尺骨鹰嘴、胫骨结节、肱骨大结节、第五跖骨基底及韧带附着点的撕脱骨折等,属牵拉外伤性骨折;长途行走,连续跑步,偶尔可引起第二跖骨颈或腓骨下端骨折,操纵机器连续震动过久引起的尺骨下端骨折,不习惯的持续过度负重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或股骨颈骨折,是由于多次或长期积累性外伤所造成(亦称疲劳性骨折)。
根据外伤史、局部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活动受限及X线检查,诊断并不困难。
二、骨折的家庭康复
骨折后必须要在医院,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由医生进行整复、固定和治疗。在医院进行处理或基本康复后,根据医生的医嘱,大部分时间要在家庭中疗养、康复、巩固疗效,直至彻底痊愈。
(一)骨折康复的基本原则
1.接送病人
动作要轻,注意患肢始终保持功能位(据医生嘱咐)。由于患肢失去控制能力,要防止因肢体重力而造成骨折断端再移位。例如,上肢骨折采取悬吊式掌心向内固定,腰椎骨折平躺在硬板床上等。
2.抬高患肢
骨折后,由于局部肿胀和固定的限制,可影响患肢的血液循环。家中疗养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使患肢保持相对高位,以利于血液回流。
3.调整布带
固定初期(4天内),由于复位的继发性损伤及固定的压力,血液回流受阻,肿胀可能有加重趋势,可每天将缠绕的布带放松一点。4天后肿胀逐渐消退,固定夹板或石膏内压力日渐下降,布带会变松,应每日紧缩一点。两周后肿胀消退到相对稳定程度,布带松紧调整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4.适度活动
掌握尽早活动的原则。骨折的初期,要注意断端两侧关节的适度活动。治疗中期,视骨折愈合的进度,可逐渐加大周围关节和肌肉的活动幅度及强度,以减少关节的强直和防止肌肉萎缩的机会,但要强调活动以不影响骨折部位的固定为准则。治疗后期,断端愈合较牢固,可加大活动量,有意负重,刺激骨折愈合进度,加速损伤处骨与软组织的修复过程,为患肢功能的早日恢复创造条件。5.定期复查
有特殊情况,如意外再伤、疼痛加剧、表皮溃烂、肢端循环不良等,要及时到医院复查。一般情况下,2周后复查一次,用X线观察骨折断端的对位是否有变化,45天以后可复查骨痂已开始形成的情况。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确定复查日期。如行夹板、石膏外固定或钢板、髓内针内固定,要遵照医嘱复查或确定解除固定的时间。
(二)功能康复锻炼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使骨折部位及患肢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所以,从骨折的整复治疗开始到彻底痊愈的全部过程,就应该注意患肢的功能锻炼,这是骨折后在医院或在家庭中康复的重点。不过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方式。
1、功能锻炼的步骤
(1)第一阶段(外伤性炎症恢复期),骨折后1~2周。
其特点是:局部疼痛,肢体肿胀,骨折端不稳定,活动受限。
练功的目的:促进肿胀消退,增加血液回流,防止肌肉萎缩,预防关节粘连,强直。
练功的形式:肌肉收缩锻炼。
练功的方式:上肢以握拳、吊臂、提肩为主,下肢以踝关节的背伸、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为主,其他部位也是以局部或邻近肌肉收缩锻炼为原则。必要时,他人协助被动活动关节或按摩。
(2)第二阶段(骨痂形成期),伤后3~4周。
其特点是:局部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肿胀也明显(或基本)消退,活动限制减轻,骨痂开始形成。
练功的目的:进一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
练功的形式:肌肉收缩力度增加,配合自主性的关节伸屈活动。
练功的方式:初始单一关节活动,再后逐渐多关节参与协调锻炼,活动范围也逐渐扩大。
(3)第三阶段(骨痂成熟期),伤后5~6周。
其特点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已恢复正常,肌肉已坚强有力,已有足够骨痂形成,断端已趋稳定。
练功的目的:增加肌肉力量,加强骨折处稳定性,巩固关节防粘连效果。
练功的形式:适当增加肌肉收缩和关节屈伸的阻力。
练功的方式:逐渐给患处负重锻炼,有意加大关节屈伸幅度。
(4)第四阶段(临床愈合期),伤后7~10周。
其特点是:局部无压痛,肿胀完全消退,局部活动基本不受限,X线显示骨痂相当清晰,骨折线已变模糊,骨折处更加稳固,外固定已可解除,临床已达愈合,但功能尚未达到正常。过于负重和长时间活动尚不能胜任。
练功的目的:增加患肢与全身的协调性,促使伤肢尽早达到正常功能。
练功的形式:除特殊部位和复杂性骨折外,一般可放宽活动的范围、强度和时间,根据个人的耐受性进行功能锻炼。
练功的方式:鼓励病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轻微家务劳动,在无障碍场合内可独立锻炼。下肢骨折的病人上下坡、外出上街时,仍需扶拐或用外夹板保护,直至骨折坚固愈合为止。
2、功能锻炼的注意事项
(1)练功活动以恢复患处肢体的原有生理功能为中心。上肢各种活动要以增加手的握力为重点,下肢以增强其负重、步行能力为重点。
(2)练功活动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骨折部位稳固程度的增加,活动范围应由小渐大,活动次数由少至多,活动强度由弱到强。但自我不能感到太疲劳,骨折处不能发生疼痛明显加重。
(3)练功是为了加速愈合,所以各种练功动作和方式均不能影响骨折固定的稳定性。
(4)骨折康复期间,患者应询问主管医生,了解自己骨折的病情、康复的目标、固定的要求、练功动作的作用、病程的发展、各阶段特点及大概愈合的日期,做到心中有数,树立信心,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
(5)在医院康复或在家庭中疗养,医患之间都要常通信息,密切配合。尤其是病人要树立持久战思想,即不必心情太急,又不能消极不练,要主动取得医务人员的科学指导。
(6)对某些严重复杂的骨折,或伴有颅脑伤、其他脏器伤等病人,往往需要长期卧床,要注意家中陪护人员给予被动锻炼,还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女性多见)、大便秘结、结石症等。有条件者家中配以多功能自动护理床及床上练功器具,达到自动、定时起坐、翻身、大小便自动清理、会阴区自动烘干和在床上能练功的目的。
三、辅助物理治疗
骨折的情况千差万别,骨折处软组织的损伤也不尽相同,康复过程也有长有短,预后结果也因人而异,要想取得最满意的康复效果,是医患双方都追求的结局。骨折初期医生正确的整复、对位、固定及指导显然是关键的一环,但在以后的康复疗养过程中辅助物理治疗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龄偏大、身体虚弱、严重复杂的骨折病人,辅以物理疗法可有效地协助治疗、促进康复、减少致残率和致残程度。
其作用机理是:减轻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消炎退肿,增加新陈代谢,缩短疗程,减轻或避免并发症,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至最佳状态。
辅助物理治疗可根据骨折愈合过程分别选择具体方法。
(一)骨折早期
1.冷敷法
适合伤后24小时内,如无开放性骨折及软组织破损,尽早用冷敷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