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科学课堂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
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起点
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有效教学的起点【摘要】现代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中心论”。
本文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由于教学目标的含糊性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提出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而建立的语文教学目标。
探讨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语文教学目标的关系,主张确立不同于传统语文教学目标,符合有效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语文新课语标准的改革与新教材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个无法摆脱的尴尬局面:学生对语文课没兴趣,听不听课无所谓,更有甚者,在语文课上公然做其它学科的作业。
这种现象,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但为何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经过了解和调查,发现了这样一种事实:学生认为自己在校学习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业成绩,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而在语文课上听与不听,听得多与听得少和考试关系不大,等到高三系统复习时,多做一些练习就可以了。
这种事实就说明了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益是低的、无效的。
这种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必定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导致了语文教学的困境。
本文说试从如何确立新教学目标入手,阐述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目标与教学效益的关系,以及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等三方面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
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学生的学习结果。
因而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应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要告诉学生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明确自己的行为,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应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补救,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师也可以此为依据,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可测量的评价。
可见,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的意义是显著的。
教学目标可以指引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教学本身也是系统地提供学习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
如果教学开始,教师就将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就能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方向,改变在传统教学中所出现的学生不知该学什么的现象,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上。
如何准确制定课科学教学目标
如何准确制定课科学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目标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我们每一节课,都离不开教学目标。
在我们的教案中,我们首先确定的就是教学目标。
确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具体到一节课中,教学目标不仅指导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依据。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待教学目标的态度却非常复杂:一方面深知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把它当作摆设,往往照抄《教师用书》中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的环节走走过场。
这样的教学目标怎么能有效的指导我们的教学?所以,我们还是应该重视这教学的第一步,让准确而科学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指导我们的教学。
那么科学课到底该如何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一、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特点为基础《课程标准》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小学生在该阶段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则是课堂教学目标设定的载体。
教师依据科学课程内容,挖掘科学教材中隐含的科学知识、探究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方面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教学实际情况,完善和细化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再筛选、调整和组织具体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研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加热和冷却》一课时,我们依从《课标》物质世界----物体与物质----物体的特征,1.4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以使物体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
这便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重点。
考虑到学生接触观察生活能力比较弱的情况,我们就把“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也加入到教学目标中,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把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体现科学学科特点,确定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
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由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所组成。
在制订目标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思考和设计每一维度的预期目标。
正确定位课堂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课堂
正确定位课堂学习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摘要】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可见,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达到语文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步。
学习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刻解读文本后,在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科学设计出关注学生发展的学习目标,课堂上再机智应变、灵活处理生成目标,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实现高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定位;学习目标;高效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课堂学习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展示和完成课堂教学的最重要一个环节。
教师在正确定位学习目标时首先应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找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其次要实现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课前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了解,关注学生的水平,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找准学习目标的起点。
在制定学习目标既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又要注重文本的特点,目标的是否准确会影响到课堂效益。
课堂学习目标制定既要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要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实现。
1.科学定位学科方向良好的教学目标设计应是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教师对教材的系统分析相结合,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教授文言文中的说明性文章《核舟记》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如果把目标定位为核舟高超的技艺,把一篇说明文的文体目标变成了非重点目标。
就背离的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方向。
2.制定学习目标应该具体由于有的教师缺少正确分析学习目标,在课堂设计时更多注重过程,认为学习目标只是格式需求,是教学中的一种形式安排。
导致学习目标制定宽泛而空洞。
缺少可操作性,缺少计划性,无法完成学习目标,甚至可能千篇一律,成为电源教学的标签,例如浅易文白小说<柳毅传>中定的目标为“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通过本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看去并没有错,但是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目标设置形同虚设,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更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检测。
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王萍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而我们常常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称为课时目标或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观[1]。
科学的教学目标,能给师生清晰地指明本节课的方向。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定要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
2009年9月14~15号笔者参加了在江苏常州召开的09年江苏省高中英语课改实验交流会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主要分为观摩研讨课和专家点评两部分。
提供现场交流观摩课的是全省各地市选送的14位优秀教师,分为两组,分别展示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的7种不同课型。
在研讨活动中,授课老师语言基本功扎实,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反映了老师高水平的语言素质和正在不断提高的理论水平。
为了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他们特别注重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但笔者在课堂观察和研读授课教师所提供的教案过程中却发现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有较大的偏差,有些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甚至有比较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没有反映文本在本节教学内容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目标中动词的行为主体偏离;选用的行为动词不妥当;课时教学目标过多;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混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不匹配;教学目标与课堂评价脱钩。
教师应该如何确定一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呢?怎样的课堂教学目标才是科学的呢?笔者认为,在确定一节课的课时目标时,教师至少应考虑下列四个方面:课程标准、教材、编者意图与学生学习情况,现以《牛津高中英语》M5U3 project 板块第一课时为例对此进行简单说明。
先让我们首先看看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准确定位目标_追求教学有效
准确定位目标追求教学有效兆小樊泽斌【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
可以说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它不仅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更关系到课堂教学效益问题。
那么,如何准确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应该从哪些角度出发来确定语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本文试从品研标准、吃透教材、考虑学生,准确定位几方面谈谈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品研课标吃透教材考虑学生准确定位高效课堂。
当今的语文教学都在呼唤有效教学,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与低效、无效相对,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也在努力地营造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们在轰轰烈烈地追求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的同时,似乎把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目标给忘了。
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石,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也说了:“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没有准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怎么高,也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教师得想一想:这一节课究竟有没有“增量”?有多少“增量”?这显然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
【案例回放】【案例1】《东方之珠》课堂描述:一位教师执教《东方之珠》一文,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阅读,接着逐个出示关于浅水湾、海洋公园、铜锣湾的多媒体课件。
忽而是海豚精彩表演的视频,忽而出现铜锣湾热闹的街景,忽而又是香港回归时分的视频。
最后老师又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香港的赞美之情。
于是,学生有的吟诗赞颂,有的唱歌展示……整堂课热热闹闹,好一派情趣盎然。
这是一堂典型的没有语文的“语文”课,外在的、空泛的“人文性”大红大紫,而“工具性”却备受冷落,造成文本的丢失、语文的失落。
如何准确确定教学目标
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立是学科教学设计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教学的总方向,学习内容的选择、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展开。
教学目标能否定准能真正体现一位教师专业水准。
教学目标的确定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朦胧阶段。
这个时候根本不重视目标,备课上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那也是参考人家的目标,考虑的中心是知识,大脑中根本没有学生的存有,无从谈起目标的针对性,上课情况可想而知;进步阶段。
已经重视教学目标,从备课到上课能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实行,仅仅这时候真正重视知识目标和水平目标,备课时也能综合考虑知识和学生的学情;成熟阶段。
在确立课堂教学知识、水平目标的同时,更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确立,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学习目标更接近学情和学生的个性差异,更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我校大力提倡“堂堂有目标,堂堂有效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力争使六年级升学考试均分达到全县第13名以上,七八年级调研考试均分达到全县第12名以上,九年级调升学试均分达到全县第8名以上的奋斗目标,更应该做好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研究。
确定好教学目标,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前提。
一、准确定位目标对象他们在教师与同伴的协助下,利用资源和工具学会了什么,而不是指教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
不过在实践中,在目标编写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目标对象的错误定位,常常将学习目标描述为教师应做什么或是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设计的描述,如在语文教学中:“给出特定的词句,让学生说一段话,培养学生语言综合水平”、“借助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看图说话水平”,上述两个目标都是描述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某种水平拟采取什么方法或活动,而不是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阅读教学备课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推荐五篇)
阅读教学备课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推荐五篇)第一篇:阅读教学备课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备课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阅读教学备课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似乎是个不值得探讨的话题,因为一打开《教师教学用书》,每课的教学目标一清二楚,翻开老师的教案,一、二、三……也很到位。
但当走进教师的课堂时,却发现不少教师一堂课下来要么教学目标不明确,要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究其原因,有不少教师不知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就照搬《教师教学用书》上那仅作参考的教学目标,或随意列几条写在自己的教案上。
这样的课堂连“目标方向”都有问题,能不高耗低效吗?因此,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是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关键。
如何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来把握。
一、吃透课程标准是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前提(一)找准阶段目标,不越级新课程标准中的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对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有明确的要求。
课程目标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阶段目标分四个阶段。
比如,阅读教学目标四个阶段共46条,这46条对阅读能力做了横向分解和纵向分段,既有层级,又有照应,哲理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它告诉我们: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靠阅读技能的分项训练逐步形成的。
比如,阅读教学目标中就理解词句来讲,第一学段目标提的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第二学段提的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第三学段提的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第四学段提的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些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来确定的,有极强的层次性和坡度。
精准确立目标,引领高效课堂
——在创建高效课堂校本研修活动上的发言
游 昭 军
何为高效? 高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 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效 果。 基本特征:一是效率的最大化。 二是效益的最优化。
何谓高效课堂?
其一、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 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 我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时髦的理 念,而是保证课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谓高效课堂,就是在具体的一节课 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 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其三、高效的课堂应该让孩子们过得心情舒 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
教育目标范围的层级关系
层 级 陈 述 名 称 制 定 者 政府/国 政府 国 家 特 点 举 例 一级 教育方针或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课 程目标 二级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九年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目标 一至二年级语文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阅读 领域) 领域) 学年(学期) 学年(学期)目 标或单元(主体) 标或单元(主体) 三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目标或课时目标 从“抽象”逐 抽象” 步过渡到“ 步过渡到“具 体” 抽象;笼统; 抽象;笼统; 应该如何” “应该如何” 德、智、体都得到 发展 终身学习的基础知 识、技能 阅读能力,情感体 阅读能力, 验,想象力和创造 潜能 了解课文中词句的 意思,积累词语。 意思,积累词语。 《沁园春.雪》教学 沁园春 雪 目标: 目标:感情充沛的 吟诵;当堂背诵; 吟诵;当堂背诵; 体会诗人的豪情壮 志。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 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 维教学目标。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 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 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 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 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 解,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 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打造科学高效课堂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打造科学高效课堂作者:牟向前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6年第06期【摘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只有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42-01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而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制定好全面、具体、适宜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下面就以《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有效开展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1.关注教学内容间的前后联系科学课的教学内容,每一课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前后相联系的,因此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前后联系,准确把握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了解本课在单元乃至整套科学教材中的地位,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原来是相互关联的》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6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物的多样性”。
第1、2课从搜索校园中的生物入手,让学生从生物种类(物种)的角度感受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第3、4课,从校园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拓展到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第5课,以我们人类自己为研究对象,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是多样的,就一种生物而言,生物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第6、7课从现象入手,通过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8课,通过运用资料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的生存权利。
不难看出,《原来是相互关联的》这一课,既是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深化,又是后面几课学习的基础。
2.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认同了生物的种类是多样的,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时,学生们的头脑中自然会生成这样的问题: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不同?怎样带领学生搞清楚这一问题呢?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从现象入手,让学生从直观的现象中逐渐领悟。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打造有效课堂
小学科学教学如何打造有效课堂安乡县城南小学万琴如何打造科学教学的有效课堂?首先要弄清有效的科学课堂应该是怎样一种状态?我认为:课堂中的角色要定位:师生是合作者、促进者;课堂中的活力所在是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课堂中的张力体现是学科渗透、学科整合;课堂中的奇迹所引是引发创意、心灵震撼。
我认为有效的科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点、着力点、突破点、动情点及生长点,用童心建立起来的角色、用激情创造出来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富有张力、闪现奇迹,一定会是学生们向往的乐园。
如何打造科学课堂的有效性,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要精准,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师们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
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都必须依从于教学目标,并最终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所以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取决于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而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包括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以及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相应地,课堂教学目标常以分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目标的形式进行表达。
在学科教学中,知识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要以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托和中介,脱离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失去根基。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应该确定好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然后要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最后,根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确定本节课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哪些情感,以及对待科学应有的态度等。
所以学生在三维目标上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
准确定位目标 优化课堂教学
准确定位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摘要:课堂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课堂要准确地定位好教学内容目标、学生目标和教师目标,只有把这三个目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使得学习内容、学生和教师得到升华,才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目标有效课堂效率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
可见,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达到语文教学有效性最为关键的一步。
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
在一堂课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它既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时间的限制。
一堂语文课,要向学生传授几个知识点,培养哪种能力,使他们受到什么教育,必须有一定的确定性。
但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目标不明确而造成的教学随意性、盲目性现象仍然较为普遍。
如何才能准确制定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呢?一、认真钻研教材,深刻解读文本文本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
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
”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找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教学设计。
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我通过反复研读文本及艾青写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不同人对这首诗不同的鉴赏文后,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
如何构建有效科学课堂论文
如何构建有效科学课堂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
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因此,科学课的教学必需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上好小学科学课?现在我将结合小学科学学科和小学生的特点从课前准备、上课及课后探究活动的开展谈一谈如何构建有效科学课堂。
一、课前准备做好“两读”“两备”,把所做实验了然于胸。
1、“两读”即读教材教参和读学生。
读教材。
我们老师要时刻牢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我们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对每一个活动进行再思考。
对教材进行统整,对教材中的各个单元或单元中的各个课时进行统整,按照预设的课程目标进行对教学探究活动的取舍。
读学生。
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力水平和情感态度不完全一样,因此确定教学目标应该因人而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2、“两备”指的是认真备课和做好课前准备。
备课中运用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日常的教学行为。
要熟悉教材,抓住教材的重难点,掌握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节课所要用的各种仪器,对所做的实验提前熟练,牢记于心。
课前准备工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完成的基础。
在每一次实验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
比如要了解本节课所需要的实验器具、知道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你要得出的结论等。
有些容易出差错的实验,教师要动手亲自做一做,这样可以掌握一手资料。
例如:在教学《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的实验课时,老师把所需的实验器材〔盐水、蒸发皿、酒精灯、搅拌棒、石棉网〕预先摆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这样可以缩短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而且整堂课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有效课堂的关键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有效课堂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目标,则谈不上效率;目标偏离,则高耗低效。
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曾这样描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她如同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
”下面我们从关注学情、学段意识、课时目标、确定目标等4个方面谈谈目标定位的问题。
(一)关注学情曾有那么一个阶段,我们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打开《教师教学用书》,把书上的教学目标一字不漏地抄下来,以为这些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准确的。
因为大家都认为《教师教学用书》是一些教育专家与名师智慧的结晶。
其实,《教师教学用书》毕竟是编者个人的想法,有它的局限性,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而我们教学的对象是人,是一大群性格,智力、情商都不一样的人。
人们是常说“同一对父母生的几个小孩,他们的性格与智力也肯定不一样”,更何况是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呢?我们制定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班学生的语文认知水平。
另外,我们当老师的相信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我们怀着无限敬佩之情,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教案原封不动地照搬;继而又怀着无限的憧憬模仿这些名师上这节课,结果,效果却是不尽人意。
为什么?究其原因,关键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脱离了学生的学情,而我们的老师在课中也没有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二)学段意识1、当前现状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导致的不到位、越位现象。
(1)不到位:从成人来看,凭借我们的语感可以读的文章,小孩子不行。
所以读字正确,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读出段落的停顿,都需要一天天训练,是个长期的过程!这是我们低年级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要推给中高年级。
到了中高年级读课文还不时的丢字、加字、读不正确,这是低年级的责任,这是低年级教学不到位的例子。
中年级的阅读向高年级发展,造成段,特别是自然段、结构段的教学的缺失,这是中年级不到位的例子。
有效的课堂从教学目标开始
有效的课堂从教学目标开始作者:修焕然来源:《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13年第07期教学目标是数学课程的第一要素,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课堂教学有效性首先要从教学目标开始。
一、问题透视[案例1]教学目标指向错误一位教师执教《圆的周长》时,把教学目标定为“1.使学生认识圆的周长,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2.引导学生探索圆周率推导过程,知道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3.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5.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这教学目标粗看起来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能力与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但仔细推敲就发现,教学目标中的“使”、“引导”、“培养”、“增强”、“帮助”等行为动词,它们的主语都是教师本身,而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收获,而不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
[案例2]教学目标模糊笼统一位教师在执教《角的认识》时,制定“初步认识角,认识它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在活动中培养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能够知道身边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精神”这些教学目标。
这些教学目标虽考虑了教学方方面面的内容,但过于笼统、模糊。
比如具体达到什么要求才能说明学生“初步认识了角”?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良好学习习惯到底指什么?创新精神能否在本课实现?这种目标反映了设计者在确定目标时,对本课教学到底要达成什么样的要求并没有明晰、具体的认识,难以操作。
[案例3]教学目标脱离实际三年级一位教师在上《几分之一》时,先创设情境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然后把一个图形对折,涂色得到二分之一,再通过涂一涂等活动让学生观察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数特征,接着就给出定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几分之一”,最后让学生比较两个几分之一的大小,并总结“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反而大”。
高效课堂从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开始
高效课堂从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开始作者:李陈新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8年第3期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学校教育目的范畴的一个具体概念,它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确定教与学的方向。
所以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
构建本真、简约与多样的课堂需要我们从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开始。
一、目标主体清晰,还一个本真的课堂本真的课堂应该就是生本的课堂。
用课标中的话说,就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如何体现,涉及的方面相当复杂,但是就教学目标的确定而言,目标主体应该十分清晰。
这里,我以两个案例分别给予说明。
1.在言语表述上具体体现笔者以为,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有两点:一是能运用习得的图式识别承接结构的段落,二是能运用习得的图式写一段承接结构的段落。
按照崔允漷《教学目标——不该被遗忘的教学起点》一文的表述,目标指向是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预期结果,因此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四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与传统的“教学生”“培养学生”所表现的主体显然不同。
对照这样的表述要求,这里的两个目标主体设定尽管是隐含的,但“学生”作为主体是十分明晰的:2.在教学实施上具体体现但凡成功的课堂实施,我们也都可以从教学过程的具体呈现中感受到鲜明的目标主体。
《青海高原一株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时,“精读‘神奇’,感悟韧劲”部分主要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神奇”之一,生长环境。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紧紧抓住“这里写青海高原的哪些词语令你印象深刻”这个问题展开,行为主体是“你”,行为动词是“印象深刻”。
这里没有零碎的问答,只有学生的个性化阐述。
“神奇”之二,外部形态。
其中,教师的抓手是“这一株柳就藏在语言文字的后面,你从它的样子感受到了什么?”这一问题,行为主体是“你”,行为动词是“感受”。
我们尽管没有看到这些教学设计关于目标的表述,但是其中的目标意识已是十分明显。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课堂教学-最新教育资料
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笔者通过大量的听课调研, 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功能与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一节课下来,与教师的交谈中, 当问到执教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 教师往往说不出个所以然。
一、当前教学目标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在目标的认识与叙述上, 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 对教学目标的功能缺乏认识。
有的教师虽然按要求写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但不明白教学目标的作用与功能何在, 教学并没有围绕着目标进行, 教学目标形同虚设。
2. 教学目标表述含糊不清, 难以实施。
如: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的教学目标:①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②知道角有大小, 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案例中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足, 在于没有指明学生“认识角”的途径, 对采用什么方法“知道角有大小”缺乏明确的表述采用什么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也同样没有明示。
这样制定目标容易导致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随意性。
3. 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区分不清。
如: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目标:①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 认识分子、分母、分数线; 会读、写分数; 会用分数表示相应的操作结果, 或用适当的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会利用图形或操作来比较分子都是 1 的简单的分数的大小。
②对具体情境中出现的分数能用自己的语言作出解释, 培养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③会用简单的分数表达一些简单事物的信息, 能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想法。
④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 能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习信心。
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规定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领域的目标, 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期待的、可量化的、可操作的标准。
然而, 这并不是说实现这样的目标, 可以“毕其功于一节课” ,可以“集诸目标之大成”于一节课。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根据教材的编排序列和小学生数学认知活动的特点, 做到有轻重缓急,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效教学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
有效教学从目标的有效确立开始[内容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t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然而当前的教学目标确立存在着“面面俱到”、“笼统、空泛”以及“得意而忘言”等现象,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在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目标要适切、教学目标要凸显“语味”等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以期使准确的目标导航能成为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有效教学教学目标有效确立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
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它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因此准确的目标导航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
然而联系日常的调研、听课,我们发现许多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么一律按照“教参”教,要么完全按照“我认为的”教。
诚如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教授指出的,许多语文教师根本弄不清自己语文课堂上应该教什么、正在教什么。
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试想这样的教学,其实效何以保证?这也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有效确立来一番认真的审视与思考。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外有长期、中期、短期之分。
长期目标应该让学生获得四个方面的进步:语言习得、文学欣赏、文化传承、文明洗礼,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中期目标则要完成不同学段的人文教育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习惯的养成目标等;短期目标则是本年段、本册、本课教学的目标细化:这三个层级的目标构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系。
应该说,课标的许多规定都具有中长期的特性,中长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短期目标的达成。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部运行良好的机器。
那么每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这部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零件,由此看来,课时目标无疑成为语文教学是否有效、高效的关键。
可是一堂课只有40分钟,如何能完成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呢?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要求每一节课都必须完成语文教学的所有目标,应该追求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收获,并且是整体目标的一部分。
与其讲求面面俱到的面面不到,不如一课一得、一练一得,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科学课堂从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开始[摘要] 教学目标定位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有效性。
本文针对教学目标定位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探讨了科学教学目标定位的依据、具体思路和做法,阐明如何科学合理地定位科学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有效科学课堂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课堂、有效教学等越来越多地被提及。
其实,笔者觉得这并不是新课程的产物,自从有了教学,教学的有效性就一直受着广大教育者的关注。
,当我们一次次地提及“减负”“增效”时,其实不正是在要求课堂的有效性吗?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对于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关键一环。
课堂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激励、调节、检测、评价的作用,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只有确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才有意义,才能得到有效的教学结果。
但是,目前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科学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设立到落实与最优化相距甚远。
下面笔者就结合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谈谈科学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存在着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全面。
新课程提出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目前,很多教师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偏重于知识与技能度目标,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设计,尤其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出现了不设计或是有其形而无其实的忽视态势。
(二)教学目标定位过低或过高。
设计教学目标时,我们往往会很注重课本的内容,而忽视对学生已有知识的考虑。
其实定位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定位过低会使学生觉得内容太简单,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求知欲;定位过高则又会由于学生无法达到而丧失信心。
所以教学目标定位过低或过高都会使课堂效率降低。
(三)教学目标表述不清楚。
部分教师仍是沿用课改前的表述方式,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含糊、笼统,从而缺乏对教学的指导性,很容易导致课堂随意性大,影响课堂的有效性。
二、精心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的依据1.适合课程标准。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规定了科学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在定位教学目标时,要仔细研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同时兼顾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内容标准以及具体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教学特点。
2.适合教学内容。
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所以要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必须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具体、易操作、易检测的教学目标。
但同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
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重点要突出,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而影响教学效果。
3.适合学生实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应该基于学生已有的水平,设置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其间的“距离”便是学生发展的空间,契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学目标过高,则会造成教学中的“越位”,强人所难;教学目标过低,则会造成教学中的“滞后”,低水平重复。
所以,笔者主张“学生已经会的,不需教;教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能教”,一切教学目标的定位最终都要归结到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发展需求上来。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具体思路1.把握教材,定位在三维目标上。
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就要紧扣教材、落实教材。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相对来说具有明显性和确定性,较多地表现为可客观测量的外在行为结果。
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具有潜隐性、不确定性和随机生成性。
因此,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要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依托和中介,脱离了知识与技能的获得,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会失去根基。
也就是说,在科学教学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根是扎在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之中。
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确定好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确定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后,再进一步研究分析,这一知识与技能是怎样获得的,需要经历怎样的科学探究过程,需要用到哪些科学探究的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确定过程与方法目标。
最后,根据本课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两个维度目标,确定教学中可以渗透、培养学生哪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对待科学应有哪些态度等。
【案例】八年级上《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知识与技能”目标分析:本课的核心内容是溶液的概念和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
因此把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为: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了解水和其它常见的溶剂。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学生要获得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经历了实验、观察现象、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归纳,与同学进行交流等过程,才找出溶液和悬浊液、乳浊液的各自特点。
因此,“过程与方法”目标定为: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最后总结得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主要特征,并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辨别生活中的实例,用所学到的知识结实生活实际现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结合实际的能力。
通过讨论、交流,训练语言组织能力、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实验、获得成功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树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2.把握学生,定位在“最近发展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必须做到“以学生为本”。
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定位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时,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方法基础,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已有知识等影响因素,同时还要理解教材,研究内容的呈现方法、设计的活动及知识的难易程度等,然后两者相结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裁减。
【案例】八下《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节课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初步认识磁体的性质、特点。
通过实验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的综合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过程梗概:第一步:水中巧取回形针,引入课题。
第二步:小组探究活动。
活动一:用磁铁吸引铁块、木头、塑料、铝块和铜块等物质。
得出结论: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活动二:用条形磁铁去吸引一些铁屑,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磁体两端磁性最强。
活动三:用磁体的一端靠近小磁针,观察现象。
得出结论:同名磁极互相吸引,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活动四:铁棒的磁化。
得出:磁化即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
分析:从课堂反映来看,气氛活跃,学生都能充分动手,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但再看学生通过本节课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收获却很少。
因为教师只是用40分钟复习了一些简单的有关磁的基本知识。
对策:考虑到小学已经学过磁性、磁极、磁化和地磁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而且生活中磁铁较为常见,学生较为熟悉,所以教师首先可以对课时进行调整。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全可以在一课时内完成。
同时,对三维目标进行调整,知识和技能目标改为:通过复习引入巩固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和磁极间的性质;通过观察小磁针在磁场的现象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知道磁场的方向和判断方法;知道地磁场的存在,根据指南针指南的现象分析得出地理北极就是地磁南极。
当然,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
3.把握梯度,定位在分层上。
新课标提倡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但是,一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没有想到分层设计,只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全班学生。
这从根本上是背离新课标要求的。
一方面,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发展是渐进的,情感体验也是逐步深入的,所以要达到预设的终极目标,其间必然需要经历一个个低层次的目标,如若忽视这些过渡目标的设定,就会影响终极目标的顺利达成。
因此,教师设计目标时还要考虑目标的分解,提出整体目标的层次要求,分步实施到位。
另一方面,学生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求他们在同一时间就同一内容达成同一目标,会导致一部分学生“吃不饱”。
为什么不可以让他们多学一点内容呢?分层设计正是符合了这一部分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学得慢的学生的一种激励。
总之,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就多了一把衡量的尺子,多几把尺子就可能多几种合格的结果。
这样有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理念。
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没有明晰的教学目标的课堂是盲目、随意和低效的。
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增强目标意识,以《科学课程标准》为准绳,遵循教材的系统性和内在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目标一明,方向一定,科学课堂就真正拥有自己的灵魂。
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就能从根本上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保罗?r?伯顿《有效的教学方法》[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8)2.赖新元《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设计》[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3.魏林明《按“最近发展区”设课促进课堂有效教学》[j](《物理通报》2010.12)4.梁燕霏《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j](《科学课》2011.5)(作者单位:浙江省乐清市虹桥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