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比较
省级机关职能和机构编制管理
省级机关职能和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构职能编制管理与机构改革今天,我要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体制机构、职能编制管理与机构改革。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体制机构概述;职能编制管理情况;政府机构改革回顾和展望。
一、体制机构概述机构的涵义:机构编制管理中的“机构”,是指为行使公共权力所建立的,由人、财、物和信息等若干要素有序联结起来的单位。
机构是职能的载体。
按照机构的性质、特点及其在社会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常将机构分为党派机构、国家机构、群众团体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组织等。
由于党派机构、国家机构、群众团体机构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经常称之为机关(机关原指整个机械的关键部分)。
1、国家机构: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设置以下7大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立法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给我们的第一概念就是特指担任主席的人,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本身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这就好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
不同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而国家主席这一机关仅由主席和副主席组成。
(3)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4)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
中央军事委员会由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
(5)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市、县、乡四级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由法律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比较分析——兼议大部制改革视角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内容提 要 : 当前 , 内各地 方政 府纷 纷 开始 大部制 改革 的 实践探 索和 试 点 , 得 了显 著成 效 。例如 , 国 取
深圳的大部制改革 旨 寻找部 门规模与职能的平衡 点;湖北随州的大部制改革经历 了从不 自 在 觉到 自觉 的艰难跋 涉; 东顺德的大部制 改革大刀阔斧意在彻底理顺政府职能关 系。 广 深入 比较分析各地大部制改 革 的 背景 、 目标 、 法 、 果和 意 义 , 清大部 制 改革 与政 府职 能 转 变的 关 系, 而 为大 部 制改 革的进 一 做 效 认 从 步推 行和政 府 职 能的真 正 转 变做 出理论 贡献 。
关键 词 : 方政 府 地 大部 制 改革 政的十 七大报 告 指 出 ,要 “ 大机 构 整合力 加
度,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 门体制 , 健全部 fr协调配合机制 。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 - ̄ 1 1 构及其办事机构 , 减少行政层次 , 降低行政成本 , 着力解决机构重叠 、 职责交叉 、 政出多门问题”在 。 新 一轮地 方政 府机 构 改革 即将 开展 之 际 ,深 入分 析 我 国各地 大 部 制改 革 的背 景 、 目标 、 法 、 果 做 效 和意 义 ,探 寻其 对 我 国地方 政府 机构 改革 的启 示 意义 ,进而认清大部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的关 系, 对大部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和政府职能的真 正转 变具有 重要 而显 现 的现 实 意义 。
为一个大部门,或者使相 同相近职能 由一个部门 管理 为 主。大 部 门制 主要 有两 个 特征 : 个是 ‘ 一 宽 职 能 ’另 一个 是 ‘ , 少部 门 ”。关 于 大部 制的 特征 , ’ 有学 者 总结为 :大 ” 即组 织规 模 大 、 能范 围广 ; “ , 职 “ , 少” 即职能部 门少 ;合 ” 即实现行政资源的整 “ , 合 ;协”即政府机构之 间高度协调。徐双敏教授 “ , 认为所谓 “ 大部制” 就是大部门体制。I 大部制” l l “ 改革 , 以组建 “ 部 门体 制” 目标 改革 的简称 , 是 大 为 其主要 内容就是 , 在政府 的机构设置 中, 将那些职 能相 近 、 业务 范 围雷 同的事 项 , 对集 中 , 相 由一个 部 门统一进行管理 , 对确需多部门管理的事务 , 明 确区分主管和协管单位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 职能交叉 、 出多 门、 政 多头管理 , 从而达到提高行 政效率 , 降低行政成本 的 目 。 标 综合前面几位学者的观点,大部制是指在党 和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同或相近、 业 务范围趋同的事项合并至一个政府部门管理 , 进 而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大部制改革把 多种 政府 职 能有联 系 的事 务交 由某 一个 部 门统 一 管理 ,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 、 政出多 门, 以实现提高行政效率 , 降低行政成本 的 目的。 大部 制改革 的本 质 是实 现政 府 职 能有机 统一 。强
试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市场竞争机制, 把政策制定同服务提供予 分开, 如住 房政策、 城市绿化政策由政府制定、 具体的住房建设、 绿化
维普资讯
的维护等由企业竞争去承办, 政府不宜直接从事这些具体 的服务工作 从而改变政府低效率运行状态, 提高整个社
革漏整, 都与其息息相关。 为此, 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在转变职能方面. 应将进一步理顺上下级政府( 包括中央 与地方、 地方上下级) 之间关系纳^其中. . 否则 转变政府 职能将难以实现韧衷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行上下级政府之问的关系在《 宪法》 地方组织 和《 法》 中有明确的条文予 规定。 依据法律的规定, 地方政府 的行政职能具有双重属性: 同 国家权力机关 的执行 一为 级 机关, 二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地方政府工作部门有的需 受双重领导, 双重属性决定了地方政府的地位 、 确立了上 下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 之间的关系 尽管法律上的规定较 为明晰. 但一方面因两种属性存在较大差异, 作为同级国 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突出了政治上的民主性; 作为地 方国家行政机关, 它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 突出了 行政上的集中性。另一方面, 法律上的规定是一种静态的 关系. 且内容笼统不具体, 以致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上下级 政府之间产生了许多不应产生的问题, 诸如: 上级政府过 多干预下级政府的工作; 上级政府集中过多权力, 对下级 政府控制较紧; 等等, 这些不协调、 不正常的关系, 影响了 国家整个行政工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完善。
题谈些粗浅的认识 。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发展要求, 全面转变政府职蘸
随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 个社会渐渐发生 了变化 , 政府统揽一切 、 无所不管的格局被打破 要深化地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答案范文
乡镇行政管理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1、分权制:分权制是指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权,下级可以独自进行决策和管理,上级不予干涉的公共组织类型。
2、管理层次: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划发管理层级的数额。
3、行政领导责任:行政领导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4、人事行政机关:人事行政机关,是指根据人事管理职责,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人事行政业务的组织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A 4.C 5.C 6.A 7.B 8.A 9.A 10.B三、多项选择题:1.BCDE 2.ABDE 3.AD 4.ABCDE 5.ABD四、简答题1、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有自然地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差别,有的差别是巨大的。
就是在同一种制度的前提下,公共行政环境也有区别。
这些差别形成了不同的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
2、简述民主集中制地方政府体制的特点?答:第一,中国地方政府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下级执行机关,下级政府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关。
第二,各级地方政府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
第三,各省、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自治区有自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有高度自治权。
第四,各级地方政府必须接受上级和同级的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领导,执行党的常委会和委员会作的决定和制定的政策。
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的常委会成员。
五、论述题1、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政府职能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角色定位,一是充当市场经济运行的调节与干预主体;二是提高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有力推动者。
转型期我国经济角色有其特殊性,政府是市场缺陷的校正者,市场化的推动者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进程中的创新者,地方政府经济职能重点:制定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保证地方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和培育市场,实现充分就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条件,地方政府在履行经济职能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管”与“改”,“统”与“松”三个的相互关系,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的力度,建立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推动政府法制化。
综论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与机构改革
叶克林 侯 祥 鹏
内容提 要
科 学界定地 方政府 职能取 决干纵 向—— “ 中央 一地 方” 政府权 力关 系架构下 的权责划分 和横
向— — 不 同时 代 条 件 下 政 府 属 性 及 其 行 为取 向这 两 个 维 度 变 量 的 影 响。 本 文 基 于 经 济 学 公 共 品 理 论 的 研 究 视 角 , 建 了 一个 以地 方层 次 上 的 外 部 性 和 规 模 经 济 构 成 的二 维 空 间 , 此 作 为 “ 构 以 中央 一地 方 ” 府 职 能 划 分 政
论 研 究 探 寻 中 国 地 方 政 府 机 构 改 革 取 向 , 其 提 为
有 多 方 面 的 职 能 , 作 为 统 治 者 和 领 导 者 的 政 治 如 职 能 ; 理 经 济 工 作 的 经 济 职 能 ; 理 社 会 公 共 事 管 管 务 的社 会 职 能 。⑧ 在 一 国 政 府 体 系 中 , 方 政 府 ” 地 职 能定位往 往取决 于纵 、 两个 维度变 量的影 响 。 横 ( ) 向维 度 : 中 央 一地 方 ” 府 权 力 关 系 一 纵 “ 政 架 构 下 的 权 责 划 分 。 国 际 经 验 表 明 , 了 极 少 数 除 例 外 , 论 是 实 行 何 种 政 体 类 型 的 国家 , 是 追 溯 无 还 历 史 、 察 现 实 、 望 未 来 , 方 政 府 的 地 位 和 作 考 展 地 用 总 会 受 到 特 定 “ 央 一地 方 ” 府 权 力 架 构 的 制 中 政 度 约 束 。 “ 种 制 度 的 基 本 特 征 是 实 行 纵 向 分 权 这 和 制 衡 , 中 央 与 地 方 政 府 各 有 划 分 明 确 的 事 务 即 范 围 , 且 在 各 自事 务 范 围 内 享 有 充 分 自主 权 , 并 同 时 , 方 政 府 有 足 够 的 宪 政 保 障 以 反 制 中 央 政 府 地 的 随 意 干 预 , 方 在 某 些 事 项 上 通 过 联 合 作 业 和 双 混 合 财 政 进 行 府 际 合 作 。 因 此 , 这 种 权 力 关 ” 在
地方政府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1.地方政府的界定:(1)从内涵上讲,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对称,是中央政府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负责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
(2)从外延来看,在单一制国家,它包括全国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级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它包括联邦政府的直辖政府和联邦成员的下级政府。
2.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一)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是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中央政府可以依法对其予以变更或撤销。
(二)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
第一,权限所及地域范围是局部的;第二,权限所及的权限是局部的。
(三)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
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事务是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职责。
第二章1.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依据领土大小、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及文化状态、民族、人口分布、历史传统、军事防御、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将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一国的地方行政建制的一种有意识的国家行为。
2.行政区划的结构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行政区划是一个包含地方行政建制、地方行政单位和地方行政区域三者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的概念。
(1).地方行政建制:国家设置的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是由一定地域和居民组成的政治实体。
(2)地方行政单位: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置的治理该国结构单元的一级政府,是该单元各地方国家机构组成的整体。
(3)地方行政区域:国家为推行政务而划分的有确定界线的区域。
三者关系(1)地方行政建制在这三者中最为稳定,或设或撤。
(2)地方行政单位在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其具体组成的地方国家机关的改革,或其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3)行政区域是最易改变的,在同一地方行政单位管辖下,由边界调整或下属行政单位的改变,都可以导致行政区域的改变。
3.影响行政区划的因素:(1)自然环境对行政区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国家的大小是行政区划的基本依据第二,许多自然地理物常常成为行政区划的边界(2)、政治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
关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进展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式、方法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的改革基本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赶超战略。
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的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迭经变迁,多次实行权力下放和上收,却只限于调整中央和地方、条条和块块的管理权限,其目的是鼓励中央大计划的完成。
表现形式是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行政体制随着国家经济、政治设定的目标而调整和改革,行政体制改革与机构改革同国家经济涨落周期基本同步。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适应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行政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具有为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开辟道路的指向,逐渐向“有限政府”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为减少了行政审批,决策更加注重民主化、科学化,政策更加关注民生。
第一,政府治理理念上有了重大的调整。
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是有边界的。
计划经济年代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导致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政府过去那种无限权力和无限责任的“全能政府”的弊病。
要建立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重塑政府形象。
这个有限权力和有限责任的新型政府不能越位、错位、缺位,必须真正依法行政,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方面的职能。
第二,政府职能和公共治理发生重大转变。
基本建立了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日益明显;政府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实行政企分开,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大大减少;加强对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努力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和垄断领域的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创新;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更加关注民生的公平与权利,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发挥社会组织的调节作用。
浅谈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下的机构改革
人 力 资 源和 社会 保 障 ” “ 一 城 乡规 划 ” “ 一 科 、统 、统
技 与 信 息化 ” 体制 . 索 建 立 职 能有 机 统 一 的地 方 大 探
部 门体 制 许 多省 市在 积极 探索 大部 门体 制 . 大机 加 构整 合力 度 . 府 职能 正在 更多 的 向社会 管理 和公 共 政
服务 方 面转变
一
进 行撤并 整合 门利益 的既 得 者总是 不 甘心 失去 既 部
得利益 . 凡是 与 部 门利 益 相 冲 突 的 、 以 获取 部 门利 难 益 的 改革 . 们 总是 阳奉 阴违 或 消极 不 作 为 : 是 能 他 凡
、
地 方政 府 大 部 制 改 革 中面 临 的 问题
浅谈我 国地方政府大部门体 制下 的机 构改革
庄 东煌
摘要 : 分析 了地 方政 府 推 行 大 部 制 机 构 改 革 面 临 的 问题 从 加 强服 务 型 政 府 理 念 建设 , 完善 公 务 员退 出机 制 , 理 配 置 合 地 方政 府 的 决 策权 、 行 权 和 监 督 权 , 执 完善 政 府 改 革 相 关 的 法律 制 度 等 方 面 , 对推 进 地 方政 府 机 构 改 革 提 出 了建 议 关 键词 : 方 政 府 ; 构 改革 ; 地 机 大部 门体 制 ; 务 型 政 府 : 务 员 服 公 中图分类号: 3 D6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 6 3 1 9 (0 2 o — 0 2 0 17 — 99 2 1)3 0 1 — 2
品 7个 领域 . 以转变 政府 职 能为核 心 . 目标是 建 立 “ 大
交通 、 文化 、 大 大城 管 、 大水 务 、 建设 、 大 大林 业 ” “ 和 统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一、前言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各级地方政府在辖区内行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职责的组织形式和结构。
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加强深化改革,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方面也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以提高政府的效能与社会认可度。
本文将就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进行探讨,分别从政府职责、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详述。
二、政府职责改革与创新1.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型过去地方政府职责主要是行政管理,而现在正逐渐转向公共服务。
政府职责的变化已从制定发展规划、投资引导等向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向转变。
政府职责转型背后的逻辑是:将市场、社会和政府的作用区分明确,让政府更多地扮演政策制定和资源调配的角色,将具体事务的办理交给市场和民间组织。
2.区域协调发展地方政府也逐渐意识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责除了要扮演好市场调节者的角色,还要从协调着手,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
为此,地方政府不断尝试开展跨区域合作,推行协同发展等模式。
比如,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就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背景下,较好地实现区域协作。
三、机构设置改革与创新1.简化机构为了去除冗杂流程,深化机构改革成为中国各级政府近年来的主攻方向。
机构改革的一个方向是简化机构。
先前各级政府对待事务重复多,部门交集复杂。
因此,设立了“拆墙”式的行政机构改革,将原本各自为战的多机构联手改为核心部门负责主导,减轻了层层部门的管理交叉和审批复杂度。
2.创新机构除了简化机构,地方政府还在积极探索一些创新机构。
比如杭州市设立的西湖区智慧城市示范区改革,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智慧城市的试点和先行区,西湖在机构设置上的改革更注重科技、文化和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更多创新企业聚集纳入。
这样一来,城市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等多方面得到了高效地整合,使该地区在发展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1. 创新招聘改革与创新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点。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文化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职能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广泛涉及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事权划分、文化政策制定、文化产品供需宏观调控、社会文化和文化市场监管等丰富内容,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从管理范围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所谓宏观管理,即以国家为主体,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产业供需基本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监督管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观管理,即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文化产业的协调与管理,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包括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规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落实与监督等。
微观管理则主要是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组织、领导、生产、营销及与外部的合作等。
[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层面。
一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文化产业的运行主要是通过文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等。
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精神属性。
出于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精品PPT课件
问题一:改革开放30年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和总结。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行政管理体制是联接各方面体制的重要环节。
➢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 要动力。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历程回顾
1、1982年的改革:主要是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 事、效率低下的变的 问题。
3、1993年的改革:改革重点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4、1998年的改革 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把综合经
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要求彻 底改变传统的计划投资方式,形成市 场投资方式,由企业自主决策、自担 风险。 5、2003年的改革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机构 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完善与市场经 济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
3、管理方式存在着决 策的民主化程度不高、 透明度不够、随意性较 大、责任机制不健全的 问题。
4、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果上群 众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案例介绍:贵州瓮安“6•28”事件 云南孟连“7·19”事件
(五)经验
1、行政管理体制必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2、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
6、2008年的改革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 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 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 ,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 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 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转变政府职能 三、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展望
_大部门体制_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的逻辑选择
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正如火如荼地推行“大部门体制”改革。
“大部门体制”改革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职能相近、业务雷同部门合并或拆减,而是行政系统内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职能的相对分离,目的是在三者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即“大部门体制”改革仍然是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目的。
而政府职能是与政府规模和结构密不可分的。
就这一层面而言,“大部门体制”的实质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权力规模与结构的重构,是政府规模适度化与政府结构合理化的逻辑选择。
一、“大部门体制”改革与政府规模、结构的关系地方政府的公共职能定位,依赖于设定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的适度性标准,据此对其基本规律进行科学揭示,作出优化规模、降低行政成本的政策选择,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方式,以及内部结构要素的排列方式与互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和准确判定。
因此,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必须以规模与结构优化为关键突破口,这即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历次行政改革均以机构改革为着力点的动因。
地方政府规模和结构的优化,其终极目标应定位于地方政府规模的适度化、结构的合理化。
所谓地方政府规模的适度化,是指地方政府规模必须与当地发展水平、治理环境等相适应,政府财力消费与人力投入既能圆满实现其公共职能,也不会导致规模的无限膨胀。
所谓地方政府结构的合理化,是指地方政府各类组成单位在现有法律框架和政治体制下,各类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决策、执行、监督,分工明确、权责匹配、沟通顺畅,共同组成高效低耗的治理主体体系。
作为任何一级行政“大部门体制”:地方政府规模与结构优化的逻辑选择*李和中方国威(李和中: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方国威: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2)摘要:以大部门体制为导向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实质是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对政府权力规模与结构的重构,是政府规模适度化与政府结构合理化的逻辑选择。
从政府职能、规模、结构的三维互动关系出发,作者认为,“大部门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政府职能的“到位”、政府规模的精简、政府结构的合理,从而实现政府绩效的最大化。
行政管理学笔记(专科)——市政学论述题(20题)
⼀、结合实际谈谈发展⼩城市对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积极作⽤?⼩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农村城市化具有积极的作⽤,主要表现在:1.便于农业剩余劳动⼈⼝的转移,其发展能充分发挥“蓄⽔池”的作⽤,缓解⼤量农业剩余劳动⼒给社会造成的冲击。
2.有利于农村社会转型,⼩城市的发展是农村社会转型的最直接、最⼴泛的推动⼒。
3.有利于地⽅性城市络系统的形成,我国城市体系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地⽅性的三级城市络,地⽅性城市络的结节点就是⼩城市。
⼆、论述市政体制的作⽤市政体制的作⽤,主要表现在:第⼀点1.通过调整城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增强统治阶级的团结,调动统治阶级成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2.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政机构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3.过改⾰和完善城市政权的组织形式,巩固统治阶级在城市的统治地位。
第⼆点:1.通过调整城市政权的组织机构,适应城市职权⾏使统治和管理职能的需要。
2.通过促进城市政权有效地⾏使统治和管理的职能,适应城市经济体制和⽣产⼒的发展。
三、论述我国市政体制改⾰的基本内容(包括市街体制的类型和改⾰内容,地改市的类型、市领导县体制的作⽤)?(⼀)市街体制是国家⾏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市与市辖区、街道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
我国市街体制的类型:1.市、区和街道三级型,直辖市和多数的地级市属于这种类型;2.市和街道两级型,县级市属于这种类型。
(⼆)党的以来,我国的市街体制的改⾰经历。
1.适当合并市辖区和街道。
2.市政府向区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向街道办事处恰当下放权⼒。
3.使市政府、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职权划分法制化、制度化。
(三)市领导县1.含义:是国家⾏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是直辖市、地级市与周围的县、县级市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直辖市、地级市与县、县级市的中共党委、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核⼼是发挥城市在经济上带动农村的作⽤,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关系的维度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3), 301-304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asshttps:///10.12677/ass.2020.93046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Institutions: Dimensions ofStructure, Function andRelationshipZhaorong Cao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management,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Received: Feb. 26th, 2020; accepted: Mar. 12th, 2020; published: Mar. 19th, 2020AbstractThe eighth refor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has been launched in 2018. This reform 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unified leadership as a political theme. It focuses on optimiz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 and emphasizing the formation of a streamlined, collaborative, and efficient func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believes that under such a strategic layout, the reform of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is mainl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adjusting functions, changing structures, and rational relations, and using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specifi-cally analyze the basic implementation path under this model. After the reform, it will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local party committees, improve the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and vitality of markets and society, and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systems and capabilities.KeywordsInstitutional Re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Local Governance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结构、功能、关系的维度曹曌蓉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太原收稿日期:2020年2月26日;录用日期:2020年3月12日;发布日期:2020年3月19日曹曌蓉摘 要第八次政府机构改革在2018年已经展开,此次改革以强化党的统一领导为政治主题,着眼于优化政府效能,强调形成精简、协同以及高效的职能体系。
论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论中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推进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
本文先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并从当前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设服务型政府。
标签:政府;服务型政府;管理体制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探索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创造了条件,国际上相继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运动”等改革理论,中国这政府管理体制一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主水平的提高,还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并进行相应改革。
根据政务院制定的《关于调整机构紧缩编制的决定(草案)》,进行第一次精简工作,并在1954年初步构建了中国的基本行政框架,1956年,重新划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关系,先划分中央和各省、市的行政管理职权,再逐步划分省和县、县和乡的行政管理职权。
现在政府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没有限制部门权力利益化,这跟政府的职责划分利益划分不明确有直接关系,而且政府部门的监督也不是很到位,所以政府需要明确划分职能和利益,并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进行口常业务处理和相互监督。
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幅度改革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三个阶段。
阶段一:改革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模式(1978—1992年)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模式,国家管得较多,抑制了企业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行政体制改革和创新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以简政放权为重点的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
这一阶段进行推进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撤销一些部门,推进政府工作人员专业化,探索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阶段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探索(1993-2012)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比较
20 0 9年 6月
武 汉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 fW u a i fS i & Te h ( o ilS in eEdt n .o h n Un.o c. c . S ca ce c ii ) o
Vo1 1 N o . 1, .3
及 一些 沿海开放 城 市 改革 探索 情 况来 说 , 的 十 党 六 大 以来 , 同地 方 政 府选 取 了不 同改 革 路径 。 不 根据政 府职 能与机构 整合程度 及改革方 案推 出时
20 年 1 05 2月 , 为进一 步深 化 文化体 制 改革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发 布 了《 于深化 文化体 制改革 的若 关
单位依法 运营 的文化 管 理 体制 ” 。党 的十 六 届 四 中全会 把提高 建设社 会 主义先进 文化 的能力作 为 加强 党 的执政 能 力建 设 的 一项 主 要 任务 , 明确 提 出要 深化 文化体制 改革 , 放和 发展文 化生产力 。 解
入 普遍实 施 阶段 。调研 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表 明 , 就试 点 城 市 以
关于试 点地 区省辖市 文化广 电新 闻出版局合并 设 置 , 一 履行 原 文化 、 统 广播 影视 、 闻出版 等部 门 新 行政 管理职 能这一对 地方政 府文化 管理职 能与机
纷纷 展开各 自改革 探 索 进 程 。由此 , 方政 府 文 地
化 管理职 能与机 构改革 也进入试 点实 施阶段 。在 此基 础上 , 的十六 届 三 中全 会 进 一步 确定 了深 党
文化 管理 和服务 职 能 , 建 覆 盖全 社会 的公 共文 构 化 服务体 系 。随 后 , 中央 编办发布 的《 于认真做 关 好 文化体 制改革 中文化事 业单位 改革机构 编制调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模式选择
步 加 深 大部 制 改 革提 供借 鉴 。
林 、水和交通 当作 “ 突破 口” 先后实施了 , 农业 、交通 、水务 、林业和 园林等 涉及 3 O 多个部 门的行政管理体 制改革,改革了不
适 应 城 乡统 筹 发 展 要 求 的行 政 机 构 ,组 建
俭 ,2 0 0 9J 。
( ) 圳模 式— — “ 二 深 行政 三 分 ” 革 改
由此 , 成都市政府结构逐渐形成了“ 大
农业” “ 、 大水务 ” “ 、 大交通” 大商务 ” 、“ 和 “ 大城管 ”等大部 门格局。此外 , 成都市还 按照 “ 政事分 开”的原则 ,实行广 电局台 分离; 照 “ 按 政企分开”的原则 , 撤销 了冶 金、机械 、纺织 、轻工 、 化工 、建材、电子 等 7个行业协会 ,并将其承担的行政管理
地 方 政 府 机 构 改 革 都 具 有 一 定 的 借 鉴 和 启 示意 义 ,本 文据 此进 行 分析 ,为进
一
奏展开 ,从有效 整合 农林牧渔 管理职能 、 交通运输 管理 职能、经济贸易管理职能入
手 ,把 与 城 乡协 调 发 展 关 系最 密切 的 农 、
从改革前 的5 6 名减少到 5 3 59 1 4名 , 简 精
7 10 40 0)
个 ) 仅机构 “ 身” 。不 瘦 ,人 员也 “ 肥 ” 减 。
随州市本级 只有行政编 制 8 0名 ,与其它 6 地 f 、州 ) 比,几乎少 了近 13 市 相 / ,并且 还 留下2 %的编制空缺 , 0 用来逐年招考公
务 员和 接 收 军 转 干 部 ,整 个 市 的 编 制 总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卷第3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1,No.32009年6月J.of Wuhan Uni.of Sci.&Tech.(Social Science Edition )J un.2009 收稿日期:2009202221 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70733003)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8CZZ012). 作者简介:陈世香(19732),男,湖北鄂州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公共行政学基础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和行政价值理论研究.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比较陈世香(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我国以职能和机构整合为核心的地方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已经由试点改革进入到全面推行阶段。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典型调查法与比较研究法,对典型地方政府改革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在文化领域进行政府管理职能定位与组织设置改革的相关影响因素。
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地方政府的改革实施方案存在较大差异,大致可以归纳为六种模式。
根据各自职能与机构整合方式的不同,这些改革方案共同构成改革模式类型连续体,不同地方政府改革方案在这一连续体所占的具体位置由许多重要因素所决定。
关键词:文化管理体制;职能整合;机构设置;政府创新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3699(2009)0320012204一、绪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
按照党的十六大有关政策精神,2003年6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在9个省市和35个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改革试点。
根据随后颁发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1号),以政府职能调整与机构改革为核心内容之一的文化体制试点改革拉开帷幕。
在机构改革压力推动以及在中央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一些非试点地区政府也纷纷展开各自改革探索进程。
由此,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也进入试点实施阶段。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提出要“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005年12月,为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
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出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强化政府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后,中央编办发布的《关于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中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的通知》(中编办发[2006]94号)明确指出,中发[2005]14号文件下发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试点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该文件重申了《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中办发[2004]24号)关于试点地区省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并设置,统一履行原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行政管理职能这一对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进行整合等指导性改革要求。
这些政策文件从不同维度推动了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进程。
尽管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初步进入普遍实施阶段。
调研资料表明,就试点城市以及一些沿海开放城市改革探索情况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不同地方政府选取了不同改革路径。
根据政府职能与机构整合程度及改革方案推出时间不同,我们可以把不同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整合模式选择看成是两个不同的改革类型的连续体。
2009年第3期陈世香: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比较二、以改革方案中职能与机构整合程度作为指标形成的改革模式类型连续体学界所谓“大文化”,主要指由党委宣传部系统、国家文化部系统、广播电视总局系统和新闻出版总署系统所管辖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事(产)业,不包括教育、科学、卫生、体育等方面在内[1]。
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从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出发,将文化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根据这一界定,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相应地,根据相关制度规定涉及文化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国家文化部系统、广播电视总局系统、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系统三大政府职能与机构系列。
若以相关政府部门的文化管理职能调整与机构设置整合程度为指标,地方政府改革模式连续体可划分出深度整合型、渐进过渡型、初步整合型三种典型模式。
(一)深度整合型根据深圳市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市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要点〉的通知》(深发[2001]17号),深圳市政府设置市文化局(挂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的牌子)作为该市政府统管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文物事业等相关文化职能的工作部门。
相类似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浙委办[2004]80号)文件精神,杭州市政府将原有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合并,设立了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将原有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支行政执法队伍合并,成立了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同时分别履行原三个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和原三支行政执法队伍的行政执法职能,直接改变了三个系统原有的管理体制和结构体系。
由此,深圳市文化局和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不仅分别成为主管全市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著作权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而且还都统一行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权力。
可以纳入这一文化领域职能定位与机构改革模式的还包括宁波、温州、珠海、汕头以及珠三角地区的沿海经济发达城市。
尽管是西部城市,作为唯一地级试点改革城市的丽江市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也属于这一类型行业。
当然,更为激进的海南省人民政府由于在机构设置上更早、更深入地实行了大文化管理与体育管理职能的统一,尽管有其特殊动因,无疑应算是迄今为止在大文化领域实现政府职能与机构整合力度最大的地方政府。
(二)渐进过渡型2000年4月,原上海市文化局和原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建制撤销,成立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实现“文广合流”。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是主管全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市政府组成部门,负责对全市文化广播影视事业实行行业管理,直接或委托有关社会组织对社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施管理。
然而,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仍然作为市政府直属机构独立行使新闻出版、印刷及版权等相关领域的管理职能。
相类似但有所不同地,大连、秦皇岛、南通等不属于试点改革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则是把新闻出版局与文化局合并,设置市文化局(挂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的牌子)作为市政府主管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版权、文物事业的工作部门,而广播电视局则作为市政府新闻宣传管理机关和广播电视事业管理机关继续独立存在。
调查表明,这种模式正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
在作者调研过的5个非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但业已进行自主改革尝试的湖北省地方政府中,有4个实施了类似改革方案。
另外1个作为省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仙桃市政府则选择了类似于杭州市的改革模式。
该类型的第三种模式是广州市,该政府成立了市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局(市版权局)作为政府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领域政府管理职能的主管部门,而文化局则作为市政府一个职能部门继续维持独立存在,行使传统文化管理职能。
(三)初步整合型之所以把一些改革方案纳入初步整合改革模式类型,主要是因为它们正式地采取了合署办公这一模棱两可的职能与机构整合模式。
尽管程度上有所差别,这种改革方式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职能与机构整合改革。
其中,根据《关于在文化体制改革综合性试点地区建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意见》(中办发[2004]24号)以及《关于认真做好文化体制改革中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机构编31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制调整工作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6]94号)等相关文件关于试点地区省辖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并设置,统一履行原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行政管理职能等相关政策精神的要求, 2004年11月,重庆市编制委员会审议决定,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实行一套班子、合署办公;重庆市新闻出版局作为市政府的职能部门独立行使新闻出版、版权管理等文化管理职能。
沈阳市则相反,该市实现合署办公的是市文化局(市文物局)与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但这两个部门在官方组织图表中至今依然保持相互独立地位;沈阳市广播电视局继续作为主管全市广播电视事业的政府工作部门维持独立存在。
在试点改革政府序列中,西安市属于一个特殊个案。
自2003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以来,该市在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整合方面的主要改革工作是建立起了集中统一的文化市场执法机构[2]。
然而,单就以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设置整合程度而言,迄今为止,西安市仍然维持文化局、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广播电视局三个机构独立运行的传统职能与机构设置体制不变。
甚至在其他城市政府一般都列为文化局管理机构的文物局,在西安市也是独立设置的政府工作机构。
三、以改革方案推出时间作为指标形成的改革模式类型连续体以改革方案推出时间为指标,分别以2003年7月《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1号)和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两个标志性文件的颁布实施作为间隔时间点,可以把地方政府文化管理职能与机构整合模式改革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创新阶段、试点推动阶段与普遍推动阶段。
相应地,也可以把地方政府大文化职能与机构改革模式划分为三种类型:初始创新型、试点推动型与普遍推动型。
(一)初始创新型上海市、深圳市属于这一类型,其改革方案推出时间早于《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颁布。
该类方案主要是地方政府基于自身种种考虑而主动提出的创新方案。
值得强调的是,所谓初始创新,并不意味着改革进程是由改革政府完全自主自愿进行的。
据了解,被列入初始创新型典型的深圳市与上海市,其改革方案提出的大背景虽然不是中央政府直接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要求,但却与改革开放以来最大规模的、且由中央政府领导实施的1999年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进程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