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浅析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生的学习效果上的差异 。因此在第二节进行 了一次 1 5分
钟 的课 堂 小 测 , 小测 结 果显 示 乙班 学 生完 成 时 间只 用 了 1 0
同情况之外, 还出了r一 ” 的解集为 这样被老师忽略的情
L x>a
分钟就完成小测 的3 个题 目, 且准确率相 当高, 而甲班 1 5 分 钟还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全部完成 ,且出现了许多计算及解
的 解 满 足 x + y < o , 求 m 的 取 值 范 围 。 , , 虽
然编 出 的题 目与 所 做 习题 有相 似 之 处 ,但题 目已具 科 学性 及严 谨 性 , 只要 老师 对 一些 尚不严 谨 的题 目 稍 加 指正 , 学 生 的学 习能 力及 学 习成就 感 完 全可 以得到 进 一步 提 升 。 上 完 这 节课 后 , 我 极想 检 验 这两 堂 不 同形 式 的课 所产
独立思考、 合作探 究例题、 习题: 三、 挑选探究案例, 展示特
色案例; 四、 小 组编 题 , 每个 小 组编 一 道题 , 汇 总后 做 为 当天
全班 的作业。现将课堂教学情况简述如下 :
在 第 一环 节 “ 合 作 复 习” 中, 学 生除 了列 出上 述 4种 不
f _ r <n
I j一 , 一 l

4 、 已 知 关 于 x , y 的 方 程 组 { L _ 十 l 1 的 解 满 足 x > y ,

求 P的取值 范 围 . l 1 : 一 ,l , 的 整数 解 共有 5个 , 5 、 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 t ' 二 / - = 求 a的取 值 范 围 . 在“ 分 析— — 提 问— — 讲 解— — 题后 小 结 ” 的教 学流 程

试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试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

试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论文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当代数学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基础。

本文主要从知识观、学生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对数学知识的态度和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主动建构和合作学习;以学生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教学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古今中外,历史上有各种派系的学习理论,就各派学习理论所阐述的主要思想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影响更大,受到数学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代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不是被动的、简单的知识累积,此建构活动中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

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建构主义的理解从知识观、学习观、教师观三个方面来阐述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对数学教学的思考。

1知识观1.2对数学知识应用的培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应用的情景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景。

因此,教材不能只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多设置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现实情景问题,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技能时,还应培养在情景中的应用能力,比如可以设置现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能源危机问题、环境保持问题、人口问题等等。

学生学习的应是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数学,而不是枯燥单纯的数学符号。

例如,在讲函数时,有这样一道题: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心理学家发现学生的接受能力依赖于老师引人概念和描述问题的时间,讲授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较理想的状态,随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分析结果和实验表明,用f(x)表示学生掌握和接受概念的能力,x表示提出和讲授概念的时间(单位:min),可有以下公式:(1)开始后多少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能维持多少时间?(2)开始后Smin与开始后20min比较,学生的接受能力何时强一些?(3)一个数学难题,需要55的接受能力以及13min时间,老师能否及时在学生一直达到所需接受能力的状态下讲授完这个难题?砰)如果每隔5min测量一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吗?像这样的创新应用题,是讲学生接受能力及老师讲课的,题意很新,又运用了所学知识,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12 3 多问求解 ( .. 归纳探究 .解决问题) 利用 l O一1 5分钟时 间,对学生讨论 的问题进 行归 纳、总结 ,给出合理化的课业讲 授, 使学生 比较出 自己与教师在归纳知识点 、提 出问题 方面有 何 区别 , 对本节知识的认识 怎样 才更 合理 、 更清楚 , 从而避免 了 “ 填鸭式” 的书本知识讲授方法 , 发挥了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 。 12 4 突破创 新 ( .. 运用结论 .升华问题) 利用 l O一1 5分钟时 间。 解析书 中的例题 ( 可略讲 ) 因为解决 了本节课内容讲授 与 , 学生掌握的矛盾 , 使学生学习起来也 比较轻松 。本节课 的主要 内容通过学生 自己归纳 , 教师 的归类整理 , 学生 已基本掌握 , 然 后再把所学知识加 以弓 导 ,运用到例题的解析上 。 l 则学生掌握
2 2 理论 考 试 崴 绩 比 辍 .
实 验班 平均成绩 (3 5 8 . 0士1 .0 0 3 )分 ,对 照班 (2 7 7 .5士 1 .0 分 , 比较 , =62 , < . 1 有极显著性差异 , O 2 ) 2组 l . 2 P 00 , 实验 班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
得更好 。 这时 , 笔者可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 引申生活 中
与之相关的实际例题 、 典型例题 , 引导其参阅课外阅读资料 , 并
使学生 的知识 面拓 宽到 书本知 识之外 ,丰富其学 习的知识 内
容, 完成其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 。 评价方法 :1问卷调 查。调查表 由笔者设 计 , () 内容为 1 O个 项 目, 每项 回答方式为肯定或否定 , 在期 末课程结束后发放 。 当 天 回收。 发放问卷 12份 , 0 回收 9 , 8份 有效 问卷 9 份 , 8 有效率为 10 。( ) 0 % 2 理论考试。在实验班和对照班同时进行考试 。 比较 2 个班的考试成绩 。

利用建构主义构建数学课堂

利用建构主义构建数学课堂

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J OURNAL OF QINGHAI JUNIOR TEACHERS’COLLEG E(Educa tion Scie nce)2006年第(3-4)期No(3-4).2006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基本的数学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数学活动参与过程中培养应有的态度与行为,从而形成从事未来社会活动所必要的思维品质、思维方式以及应用、创新意识。

一、现实的数学教学著名的数学家兼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且寓于现实中。

以这一思想为基础,他提出了数学教学应该是现实的数学。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应该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学习抽象的数学,并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掌握“数学化”的方法。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书本靠听讲或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

(一)实例运用教师要促使学生实现概念化,必须提供实例。

当学生在思考时,实例成为思维自由来去的落脚点。

因此。

以实例引入概念,再让概念应用到实际中,是教学中应该做也是可以做的一项工作。

(二)丰富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这是早已认可的观点,但在教学中并没有认真实施。

在传统教学中,为了获得某个原理,有时也会提出一个问题,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一个问题情境的优劣取决于它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否体现再创造的过程,是否蕴含了丰富的数学事实。

比如,让同学们用二面角的实物模型弄清半平面、二面角的棱、二面角的面、平面角等概念,并尝试进行二面的度量。

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再创造的过程。

二、建构的数学教学在杜威的经验主义、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发生认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通过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主动建立、重组、改造和发展的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1)各位领导、专家、⽼师,⼤家好!我是课题组数学学科研究⼩组的成员。

课题组在开题准备阶段,组织了我们深⼊地学习和研究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和今后在研究中应⽤的精髓要点。

下⾯我谈⼀点学习的体会:在课题组刚成⽴时,怎样开展研究,我的也是⼼存疑虑的。

指导学⽣⾃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往在教学实践中有点尝试,也就是看过⼀些⽂章,听过⼏节⽰范课,试探性的在课堂上试验了⼏次。

但怎样才算学⽣真正意义上的⾃主探究学习,怎样才能有效指导学⽣⾃主探究学习,别⼈的经验好在哪⾥,从未系统想过,有时候,⾃⼰的实践探索也觉得好,有⼼得体会,但就是说不出个道道来,觉得有点难。

这次,把指导学⽣⾃主探究学习作为科研课题来研究,我们⾮常⾼兴。

特别是课题组组织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核⼼理论,主体性教学性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就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过理论学习,我认识到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有关理论指导下进⾏研究实践的过程。

好的成功的教学经验⼀般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经过实践检验并上升到理论⾼度的教育经验。

我们应不断借鉴他⼈成功的经验,把它上升到理论,同时在他⼈的经验上敢于创新和探索,在他⼈的经验上寻求⽣长点。

怎样指导学⽣⾃主探究学习,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中⼼。

要让这种新的学习模式成功地进课堂,⾸先要在教学理念有所改变。

近年来逐渐为⼈们所接受的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教学模式在促进学⽣⾃主探究学习⽅⾯有积极的作⽤。

⽐如通过学习理论,我们知道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点是反对传统教学中机械的客观主义的知识观,⽽数学正需要灵活和发散的思维来学习,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就可以能动地建构起来,把数学教学与情境交互结合起来,因⽽学⽣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来学习数学。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

教师的作⽤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学习的⾼级伙伴或合作者。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引言数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既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计算,缺乏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引导,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容易产生数学焦虑。

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引入教学过程,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通过自我建构知识和理解世界,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发现式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和实践来建构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趣的,并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与数学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什么特点?我们能够怎样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逐渐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并且能够主动提出问题。

2.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学知识。

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获得相应的感受。

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具、实物等物质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操作来感受数学知识,使得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互动和合作来建构知识。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来建构知识,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果。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基于建构主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建构数学知识。

16--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16--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它是在吸取了众多学习理论,尤其是皮亚杰、维果茨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建构主义对“什么是学习活动的本质”从整体上及一定的认识论角度作出了科学的分析。

一、建构主义的认知论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认为:第一,认识并非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的、被动的反映(镜面式反应),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所有的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第二,在建构的过程中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主体的认知结构亦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现代的建构主义有多种学派,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极端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认知建构主义。

极端建构主义有两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突出强调认识活动的建构性质,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主体的建构,我们不可能具有对外部世界的直接认识,认识活动就是一个“意义赋予”( sense making )的过程,即是主体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构出对外部世界的意义;其次,是对认识活动的“个体性质”的绝对肯定,认为各个主体必然地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基础(或不同的认知结构),因此,即使就同一个对象的认识而言,相应的认识活动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而必然地具在个体的特殊性。

在极端建构主义者看来,个人的建构有其充分的自主性,即是一种高度自主的活动,也就是说“一百个人就是一百个主体,并会有一百个不同的建构”。

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极端建构主义也常常被称作“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

社会建构主义的核心在于对认识活动的社会性质的明确肯定,认为社会环境、社会共同体对于主体的认识活动有重要作用,个体的认识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所谓的“意义赋予”包含有“文化继承”的含义,即经由个体的建构活动所产生的“个体意义”事实上包含了对于相应的“社会文化意义”的理解和继承。

认知建构主义是从个人的角度接近学习和认识的,对心理学作了狭义的说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用 建构 的 方 法 来 组织 教 学 。另 一 方 面 , 们 要 善 于捕 捉 我 稍 纵 即逝 的 “ 构 点 ” 行 建 构 性 教 学 。如 未 知 领 域 的 建 进
探求 , 律的生成与概括 , 规 问题 的 提 出 、 决 、 造 与 外 解 改 推 , 知过程的思路来源等 , 是一些很有 价值的 “ 认 都 建
科研视 窗 ・ 澡堂教学研究
在数学课堂教学 中实施建构 主义 的教学策略
广 西责港 市港 北 区大圩镇 中心 小学(319 李 570)
随着 课 程 改 革 的 不 断 深 入 ,传 统 课 堂 的 内涵 在 课 改 的 推 波 助 澜 下得 到 了及 时 的 刷 新 与 拓 展 。 课堂 变 活 了 、 大了 , 富朝气 了 , 生们 用智慧的灵 性演绎着 变 更 学
法 加 以解 决 , 过 合 作 学 习的 形 式 , 个 学 生 都 有 机 会 通 每
了解 一下 哪 些 商 品 是 1 克 ,荠 且 布 置 每 个 学 生 准 备 1 千 千克 的 物 品 。第二 天 上 课 时 , 学 们 争先 恐 后 地 把 自己 同
的发 现 告 诉 大 家 需 求 。在 数 学 课 堂上 数 学 问 题 往 往 可 以 用 不 同 的方
供 一个 自我 发 现 、 自我 探 索 和 自我 表 现 的 机 会 , 进 学 增
生 的 探 索 热情 , 形成 自主 探 索 的 习惯 打 下 基 础 。例 如 为 在教 学 “ 千克 的 认识 ” , 预 先 让 学 生 到 商 店 去 观 察 、 时 我


构点” 。例 如 , 教 学 “ 的 认 } 这 一 节 时 , 通过 多 媒 在 圆 只” 我 体 ,展 现 这 样 的 一 幅 画 面 :一 个 车 夫 赶 着 一 辆 两轮 马 车 , 簸 在 马 路 上 。 时 引起 了全 堂 哄 笑 。 什 么呢 ? 颠 这 为 原 来 , 辆 马 车 的 车轮 很 特 别 , 正 方 形 的 。之 后 , 生 们 这 是 学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培养,更突出了学习过程的重要地位。

它明确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决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过程转化成“做数学”的过程,并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提出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数学教育课堂教学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常有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数学教师才高八斗,上课讲得头头是道,也比较风趣和幽默,学生听得天花乱坠,但往往在一片笑声中却感觉到什么也没学到;有的数学教师讲课井井有条,例题分析十分透彻,学生似乎明明白白,但让学他们独立完成一道数学题就傻了眼;有的数学教师讲课设置了许多问题,师生之间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闹非凡,但检测一下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很不理想;有的数学教师能够精讲有关重点内容,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各种花样的习题,虽可使学生应付一些形式训练题,却又限制和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这样的现象很明显地摆到了我们面前,那么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课到底应该怎样上呢?笔者试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一些新的探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1.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

2.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的;因此,学生彼此互动与通过动手实践获得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3.人与人交流的本质--交流传递的只是信号而非意义。

对接受者来说,要对信号加以重新解释,重新构造其意义。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课应该以学生自主建构为首要任务。

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如下几点:一、让学生主动学习。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与评课活动中,人们往往注重教师的课讲得如何。

但是建构主义的观点不是这样的,主要是看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建构理论,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运用建构理论,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运用建构理论,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
建构理论是一种现代教育理论,是指人类作为信息处理者,运用已有知识构造新的知
识体系的机制。

当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时,建构主义理论可提供指导和支持,从而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

首先,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在线互动式课堂、模拟实验、虚拟实境等方式积极探究、理解和解决问题,通过
这些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概念、原理与定理,建立认知结构和概
念图谱,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和理解。

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社交化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中,学生可以借助
网络,与同学或教师进行互动,解决问题、交流观点、分享知识。

这种同伴交流有助于提
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与反思能力,激发思维的活力,促进自主和协作学习。

最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情境化的过程。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可以设计多种情境
化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的场景、情境及应用,如基于数学的网络游戏或智能设备
编程等。

情境化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运用建构主义理论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可以创设富有挑战
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还可以让学
生在在线实验室和游戏场景中进行数学实践,让学习更加有趣和动态,为培养具有创新能
力的21世纪数学人才奠定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的过 程 , 建 学 生 探 索 数 学 未 知 的思 想 构
习者原有 的知识经验 因为新知 识经验 的进 入而发 生
调 整 和 改变 . 例 如在讲述 工程问题时有这样一道试题 : 一项工
在这里必须 明确何 谓建 构主 义 , 谓知 识. 何 建构 主义是 指学 习理论 中行 为主义 发展 到认 知主义 以后 的进一 步发 展 , 而认知 是指 学 习者感知 到 的信息 , 在 人脑 中被转换 、 简化 、 存 、 储 恢复 和运用 的全 过程. 建 构 主义 认 为 世 界 是 客 观存 在 的 , 是 对 世 界 的 理 解 和 但
维普资讯
专题 探讨
建构主义 教学思想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的运用
河 北邯郸 市 第十 一 中学 (50 2 孔 德利 0 60 )
【 摘 要】 在 中学数 学课 堂教 学中, 师 用建 构 教 主 义 的 知 识 观 讲 授 数 学知 识 趋 于 完善 的过 程 ; 用建 构

教师把知识 简单 地传 递给学生 , 而是 由学生 自己建构
知识 的过程 . ②学 习是 学 习者根据 自己 的经 验背景 , 对外部信息进行 主动地 选择 、 加工 和处 理 , 对新信 息 重新认识 和编码 , 建构 自己的理解. 在这一过程 中, 学

用 建 构 主 义 的 知 识 观 讲 授 数 学 知 识趋 于 完 善

例如在讲 圆周率与圆的面积时 , 先讲 述古 代伟大
的数学家 阿基米德 的有关 命题 : 圆周是直径 的三倍 ① 大, 所大部分小 于直 径 的 I 7 而 大于 直径 的 1 / 1 /, o7.
② 圆的面积 与其 直径 上正方形面积之 比, 近似 地等 于 1 1 . 于命题 ② , 1: 4 对 阿基米德是 用 9 的圆 内接正 加 不 断提高 中学数学课堂 教学 的质量和效果 , 是摆 在每个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通过活动和互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它认为知识不是被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他们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社会交往中产生和发展。

2. 建构主义教学法的原则•学生积极参与:建构主义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包括思考、讨论、合作等。

•知识建构: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探索创建新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

•社交互动:与他人分享经验和观点,通过讨论和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多样化评价:采用多种方法评估学生成果,如项目作业、口头演示等。

3. 建构主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 情境化问题引入建构主义强调将抽象概念置于具体情境中引入学生,通过情境化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情境化问题,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挑战能力。

b. 操作性任务与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操作性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数学概念和技能。

此外,合作学习也是建构主义教育的核心之一,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鼓励交流与互动。

c. 反思与自主学习建构主义强调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理解,并通过自主探索来建立知识结构。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他们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讨论和探究来深化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4. 建构主义教育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益处•培养创造力:建构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学习效果:通过积极参与、互动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培养合作精神:建构主义教育倡导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技巧。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反思和自主探索,建构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进步的动力。

5. 结论建构主义教育法在初中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社交互动和多样化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运用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运用论文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的运用【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着眼于数学课堂教学,谈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阐述我个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认知的过程就是人们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知识的过程. 既有“同化”的认识数量的扩充,也有“顺应”的认知性质的改变. 数学和语言学科一起堪称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学问. 我们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最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形成学生正确的数学认知结构,显得尤其重要. 于我们教师的实际数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思想,更显其必要性和重要性.1. 创造现实情境,设计问题所谓现实情境是指避免数学知识的抽象枯燥,让学生在具体事件的实践中感受、体会并获得数学知识,而人为创设出来的一件有关数学的实际事件. 在这样的具体事件中若能恰当地设计问题,对学生数学新知识的建构能够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如正负数的引入,如果我们只是“开门见山”式地直接引入,那么或许表面上学生很快学会了,其实学生也会很快忘记,从而不能建构知识.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时,展示两个同样大的箱子,分别起名为x箱、y箱,然后老师背着学生将五个苹果放入这两个箱子. 由于学生没看见老师是如何放入的,会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结构是一元一次方程;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此较好地实现顺应呢?可这样设计问题:①如果x箱里放一个,那么y箱里放几个?②如果x箱里放个,那么y箱里放几个?由于第一个问题把x确定了,因而已不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而是一元一次方程,学生会很容易解得y=4. 第二个问题是在第一个问题之后,因而学生就能轻松自行“顺应”,确定一个x值,再求出y值.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循序渐进,顺利地实现建构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这样就能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假如我们直接就问:“你能知道x箱里放几个,y箱里放几个吗?”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显得很茫然,即使部分学生能够说出x,y的一些值,也很难在建构二元一次方程解的知识上“顺应”,当然就很难正确认识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与一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区别.当然我们在设计现实情境时,一定要结合我们课堂教学对象的实际生活经历、学习经验,恰当选择,真正使所选情境具有现实性.2. 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情境的设计恰当不仅有利于问题的产生,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使在认知过程中建构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很多. 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有:①提供需要解决的实际现象或事实、事件. 如“我们可以在地面上很容易地测出高楼的影子长度,而不容易测出高楼的高度,那么我们如何知道高楼的高度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一定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学生会有多种猜测和想法. 当然会有“楼高与影长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猜测. 再进行新知识教学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演示实际生活中的场景. 如安排几名学生进行商场购物的表演,在其中设定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在这种环境下,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问题的欲望当然会极大地得到激发. ③直接展示数学学习中的困惑. 如针对负数的引入,在学生的计算中肯定遇到过被减数小于减数的情况,让学生说出自己在这方面的困惑后,我们再引入负数也显得自然顺畅.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较好地建构数学知识,运用建构主义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造现实情境、恰当设计问题是很有效的手段之一.3. 自主尝试,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自主尝试是指教师作为指导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获得新知识绝不可以是教师的“填鸭式”,也不能是“搀扶式”;而应该尽可能地放手于学生.建构主义认为,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搭积木”式的堆垒过程,而是需要“移花接木”式的培植过程. 那么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就必然存在由“排异”到“接受”,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 这一过程外界是无法参与的,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放手于学生,让他们对新问题进行自主解决尝试,从而建构知识.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教师可将问题展示如下:(1)x+2=3(2)x+5=8(3)x-2=3(4)x-5=8x =3-()x =3+()x =()你是根据什么完成以上方程求解的?解了这四题,你发现解的过程有什么规律?不难想到,学生在这样的放手中对过去已有的“和”、“加数”之间的关系及“差”“减数”“被减数”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的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对其中的规律的探究又自然地“顺应”到“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新知识的形成. 也就会有对过去已有知识的“同化”,同时会更“顺应”地发现新规律,从而对新知识形成建构. 当然“放手”的情况还可以基于网络特殊功能而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尝试空间. 另外,由于学生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已有经验的差别,因而在独立应用自己已有经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经验的缺失或错误的经验,而使新的问题不能“同化”或“顺应”地解决,最终也无法形成知识建构或形成错误的知识建构. 这当然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 如何减少直至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可以很好地弥补学生个体经验的不足,从而达到形成正确的知识建构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过程中. 可充分让学生进行交流解决. 三角形内角和一定吗?如果一定,那么是多少?我们如何确定这个数值?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可能会出现用量角器测量的方法,用剪裁拼接的方法,当然也会有逻辑推理的方法. 不论是否能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值,还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定值,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必然也相互得到经验的补充或纠正,从而共同形成正确的知识建构.。

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邓必秀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5期摘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新的教育观念也不断刺激新的数学观念的形成。

传统的数学观念中学生类似于静止的状态,只要坐在教室中听老师的满堂灌即可,而新的数学观念要求把学生从静止状态逐步转变为动态,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

小学数学正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参与学习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变通、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自己建构知识框架,作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关键词:建构主义;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世界上的知识并不能精准的概括世界的所有法则,面对问题时,应该针对具体问题的实际情况进行新知识的创造或者对旧知识进行新的开发使用,而不是直接把旧知识拿来使用。

其次,建构主义在教学当中的看法是,认为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传递给学生的,而应该是学生自身为自己传递知识,而在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小学数学教育的启示有人把数学学习定义为一种很特别的学习,这是因为数学知识的高度抽象化和高度逻辑性造成的。

还有人提出,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数学研究的对象以及得到的数学结论,也恰恰是借助这样的活动得以建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兼顾教学对象的性格特点,由于教学对象都是小学生,其思维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控能力较差等,小学生的具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务必要把教材内容简单明了化,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教学。

因此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在进行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机械死板的进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也是建构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学会扮演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

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作者:王丽霞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年第07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得到教师的实际教学应用,而且取得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对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与探讨.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涵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认知学习理论,而且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开展的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单纯靠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注重的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并且借助其他方面的帮助,使用合理的学习资料,通过构建主义的方法来获取知识.这里说的借助其他方面的帮助,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老师或者一起学习的伙伴、同学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强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和思维时间,帮助学生认知自身的实际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情境式学习”、“协作式学习”、“会话式学习”、“意义构建”.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以往传统的教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及活动的组织者.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科学的、有趣的情境,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意识,提高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数学教学中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1.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引导者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教学主体的转变.要从以往的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是应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灌输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加强自身的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或者遇到学习瓶颈的时候,教师要及时鼓励,帮助学生,可以通过适当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予学生一定的解决思路.对于表现优异,学习进展明显的学生,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成绩,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学习信心.此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主动去承担一些责任,让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培养潜在能力.2.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态度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以学习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而进行的重新建构.所以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及情感态度,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初中数学处在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丰富内涵以及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态度综合统一进行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也要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观念.3.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才是有帮助的.所以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情境中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合理的情境,借助多媒体技术等其他工具的支持,将课本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重视备课,要在提问时提出好问题,不仅有趣,而且要有实际意义.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ABC”时,我提出:在三角形的底边上随便找一个点D,然后从点D引两条垂线,分别到等腰三角形的两腰上,记作DE、DF,我们知道DE+DF的和会等于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但是如果点D不在底边上呢,那么DE+DF还会等于三角形一腰上的高吗?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思考性和实践性,可以吸引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开始探究式学习,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教学质量.4.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数学观念形成以后,就会开始使用新的数学思维去解题和学习,从而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反思过程,这主要指的是学生针对新知识的学习背景,将新知识应用到实际学习和做题中,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去整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际修正,最后慢慢地整合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用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数学学习课堂

用建构主义理论构建数学学习课堂
语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 习
No . 0 3 . 2 0 1 3
Y u S h u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第 3期
用 建 构 主 义 理 论构 建 数 学 学 习课 堂

黄紫 宜
( 惠 阳高级 中学初 中部 , 广东 惠州
5 1 6 0 0 0 )
摘 要: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建构作用, 强调创新能. 力 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本文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 数学》 的教学 ̄ 1 . g - ‘ ‘ 等边三角形” 为例 , 运 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进行教学设计、 课 堂组织和实施。 ‘
关键 词 : 建构主 义 ; 创 新能 力 ; 数 学学 习 ; 数 学课 堂 .

的认 知结构 就是 通过 同化 和 顺 应 过 程逐 步建 构 起 来 的 , 并在 “ 平 衡 —— 不平衡 —— 新 的不平 衡 ” 的过 程 中 得 到 不 断 的 丰 富、 提 高 和发展 。这 就是皮 亚杰关 于建 构 主义 的基 本观点 。
二、 建构 主义 教学 的特点
学 生是认 知 的主体 , 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学 习 是 一个 积 极 主 动 的建 构过程 , 学 习是学 生 以 自身 已有 的知识 和 经 验 为基 础 的建 构 活动 , 也是 通过 协作 活动 而 实 现其 意义 建 构 的过 程 ; 教师 不 是 传 统意义 的知 识传播 者 , 教 师在 教 学过 程 中 起组 织 者 、 指导 者 、 帮 助 者和促 进者 的作 用。

。 生3 : 我 的不一样 , 我 是先 画一个 6 0度 的角 , 再 画这 个 角 的两 边, 使得 它 的两边相 等 。 师: 这位 同学 的做 法 比较 特 别 你 们 能说 明这 样 的 三 角 形 是 等边 三角形 吗? ( 学生 画 出图形 , 经过思 考容 易得到 证 明。 ) 师: 是 否可 以说 有一个 角是 6 0 。 的等腰 三 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 生1 : 可 以吧 。有 学生 开始讨 论 , 发 现还有 另一 种情 况 。 生2 : 不一定吧, 如果这个角不是夹角呢?( 学生开始就这种 情 况进 行讨 论 。 ) 生3 : 我 发现 这种情 况也 是等边 三角 形 。 师( 及部 分学生 ) : 为什 么 ? 生3 : 因为根 据等边 对等 角 , 两个 底 角都 等 于 6 0 。 , 那 么第 三个 角 也等 于 6 o 。 , 等角对 等边 , 三条边 都 相等 。 师: 很好 , 从 刚才 的讨 论 中 , 你们 能得 出识 别一 个 等 边三 角 形 有 哪些 方法 吗 ?也 就是 等边三 角形有 哪些 判定 方法 ? 生: 等边三 角形 的判定 方 法 : ( 板书 ) 1 、 三 条边 都相 等的三 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 2 、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3 、 有 一个角 是 6 0 。 的等腰 三角形 是等边 三角 形 。 ( 五) 知 识应用 数 1 、 下 列 四个 说法 中 , 不 正确 的有 ( ) A . 0 个 B . 1 个 C . 2个 D . 3 个 学 ( a ) 三 个角 都相 等的三 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 教 ( b ) 有两个 角 等于 6 o 。 的三角 形是等 边三 角形 ; 育 ( c ) 有 一个是 6 o 。 的等腰三 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

浅谈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建构主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 教园 地

车 耷 摹 教 喀 用 ≥ 一
五0 ■ 王 磊
建构 主义在数学 教育领域 中兴 起 已有 十几年 , 建构 主义 的理论 内容很丰富 ,但其核心可用一句话 来概括 : 以学生为中心 , 在学生 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 强调学生对 知识 的主动探 索 、 主动发现和对所学 知识意义 的主动建构 。学生 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 的 自主建构活动 ,这种主动的 自主建构活动是在学 生 已有 的知 识 基 础 上 进 行 的 ,所 以 教 师 的 教 学 应 以 学生 已有 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需 要 出发 。 为学 生 创 造 良好 的学 习环 境 , 充 分发 挥学 生的主动性 、 积极性和创造性 , 最 终使 学生很好 的对 所学的知识构建 良好的数学认 知结构 。以下结合数 学课堂教学实践 ,谈谈 建构 主义 在数学课 堂教学 中
二、 数 学 课堂 教学 以启 发式 教 学为 主 要教 学 方式
教学 中, 首先 可以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思考 , 从上 面这些算式 中你能发现什么? 让学生经历观察( 每个 算式 和结果的特点 ) 、 比较( 不 同算式之 间的异 同) 、 归纳 ( 可能具有 的规律 ) 、 提 出猜想的过程 。 以使学生 从 中发现规律 :进而鼓励 学生 推测 出1 + 3 + 5 + 7 + 9 + 1 9 = 1 0 2 。此后 ,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 的实际情 况 ,把这个问题进一 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推出l + 3 + 5 + 7 + 9 + ……( 2 n 一 1 ) = n 2 , 当然 应 该 认 识 到 这 个 结 论的正确性有 待进一步证 明。 这样 一切 由师生 , 生生合作交流完成 , 有利于学 生 对 所学 知识 意义 的主 动 建 构 。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

浅谈建构主义对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数学知识的有效获得和能力发展要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建构,这种理论和观点对数学教育及学生的发展均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在建构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并指出它存在问题。

随着国外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理论的引入和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越来越被大家所了解和熟悉。

本文在建构主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并指出它存在问题。

1.建构主义的基本内涵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又称结构主义,它的内涵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从多重视角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关认识与学习的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

如:个人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等,总体来说,它们在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方面基本一致。

2.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启示2.1 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的生成,确认了“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观。

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老师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自己原有的经验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在头脑里建构新知识结构,才能完成知识的接受。

例如在讲解新课必修四“向量的加法”时,教师不要急于将运算法则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能通过与实数的类比,让学生慢慢猜测出“向量的加法”也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证明这一结论。

由猜测结论到证明结论,正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我想通过这一方式获得的知识,学生会记忆犹新。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进而发现新知识。

2.2 教学中要重视课堂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同学的协作下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建构是一种社会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建构主义理论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策略
米 , 长是 1 周 2厘米 的 正 方形 , 它们 拼 成 一个 长 方形 , 个 把 这
长 , 图形 里 面 的线段 无 关 。 和
长方 形 的周 长 是 多 少 ? 生 : 坐在座 位 上喊 )4 米 。( 了一会 儿 ) : ( 2厘 过 生 不是
2 4厘 米 。
( ) 那么, 5 师: 如果我把这个正方形 中间随便剪一刀, 剪 成 了这样 两个图形 , 它们的周长变 了吗 ?( 小组合作 )
() 6 小结: 个图形分成两个图形之后 周长会变长 , 一 多
的就是 剪开后新增加的边的长度 。
学生 很容 易 受两 条线 段 的长 度之 和等 于拼 成 的线段 的
长度 的迁 移 , 当然地 得 出 : 想 两个 正方 形拼 成 的长 方形 的周
师: 那是 不是 2 呢?用你的正方形拼一拼 , 4 想一想, 小
白为什 么会 少了, 原来是少 了中间两条边 ,4—6 8 2 =1
4 9
辇~ N . 。 I
壳照



动 的教学 情 境下 建构 完 成 的 。 因此 , 强调 教育 主 体 ( 它 教师

起 了, 中间那两条线段原 来包括在正方形的周长里面, 现
师 : 真 能发 现 问题 !请 同学们 用 红 笔描 一 描 长 方 形 你
在不是长方形的周长 了, 所以中间的两条线就不能算了。
的周 长 , 把 两 个正 方 形分 开 , 再 你发 现 了什 么?
放 慢 探 索 的脚 步 , 这样 在 探 索 的过 程 中 可能 就会 有 意
外 的 收获 ,看 见 思维 的美丽 火 花 , 到求 知 探索 的兴奋 表 看

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基本理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启示

摘要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知识,以及其中涉及的教学观、学生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环境等知识,针对小学课程的具体情况,提出建构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启示。

关键词课堂教学小学数学建构主义理论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Basic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on Classroom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GaoBaoguoAbstractAccordingtoconstructivismtheoryandsomebasicknowledgeitinvolves,thispaperproposestheenlightenmentofitsbasictheoryonclassroomteachingofprimaryschoolmathematics.Key wordsclassroomteaching;primaryschoolmathematics;constructivismtheoryAuthor's addressPing'anMiddleSchoolinZhangjiachuanCountyofTianshuiCity,741500,Tianshui,Gansu,China马和穆托夫认为,课的结构是作为一种有益的组织知识,作为一种指示和标准理论而被人们理解和运用的。

现在不少教师对45分钟缺乏通盘的考虑,导致课堂结构松散,教学方法随意,继而使教学目标不能落到实处。

因此,对我们教师而言,清楚教学方法而不知道如何优化的课堂,依然是效率低下的课堂。

教学方法中如何渗透新课改理念,继而通过优化教学方法达到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

1建构主义中的知识观和数学观对于知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被人发现的东西,而是人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新事物、新现象、新信息、新问题所作出的暂定性的解释和假设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学校数学课程与教学
课程作业
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娟娟)
摘要:数学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给受教育者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一种能力,这样就能使受教育者科学的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得到培养。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各类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它所强调的主动地意义建构过程,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学内容、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都对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提高,如何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来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本文对其进行一定阐述。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殊教育
1. 建构主义理论
1.1 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基本观点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的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1]。

建构主义十分关注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个人建构自己关于主观知识和概念,使得它们与社会所接受的知识和概念相适应,这是建构主义的实质。

1.2 建构主义观下的教育思想
基于对建构主义的研究,有学者就建构主义在数学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思想观念,主要包括对数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认识。

[2]
1.2.1知识观
在知识观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动态性:(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知识一种解释、假设,不是最终答案。

(2)知识并不是对自然法则的精确概括,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1.2.2 学生观
在学生观上,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经验系统,所以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依靠自己的推理判断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1.2.3 学习观
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由外到内的传递和转移,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
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经验的双向作用,充实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建构者。

1.2.4 教学观
建构主义基于自己对知识、学生、学习的理解,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模式:情境性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认知学徒制,这些教学模式对数学、科学和语言等领域的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3 建构主义理论对数学教育的意义
张叶圳提出,所谓数学的绝对性证明或者普遍性接受的证明是不存在的,数学归根结底是人类的活动,它具有人类社会所创造文化的一切特点,决定数学合理性的不是某种基础理论,而是人类的实践的有效性。

所以选择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数学教学和学习的指导理论,让个人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数学知识,是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人们的认知过程相符合的。

另一方面,张业圳也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选择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理论是与教育观的时代发展和国际趋势相吻合的。

现代教育越来越多的强调素质教育,即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而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所强调的正是学生在建构知识时的主动性。

[3]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还是现代教育观的影响,建构主义作为数学教育的基础理论是有一定实践意义的。

2. 建构主义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运用
2.1.1 形成数学概念中的应用
所谓数学概念,通俗来说,就是基本公式,基本定理等等。

它涉及到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等等的方面。

就数学概念教学,有学者提出了数学概念形成的四个阶段:活动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和图示阶段。

[4]比如在初中生学习圆及其标准式的教学中,活动阶段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中,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与圆有关的一系列知识,也会找到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点;下一步就是对象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课件或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圆的形成过程,进而引出圆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讨论总结圆的基本概念,教师加以总结;最后就是图示过程了。

像这种由一般化的,生活化的,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到最后的抽象逻辑的教学,逐层深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

2.1.2 数学建模中的应用
从狭义上来理解,数学建模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就是对一些一般,实际问题加以归纳(或抽象),形成数学模型(如方程,不等式等),从而用来解决一类问题的方法。

同数学概念的学习一样,在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学习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初级建模过渡到高级建模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高级建模。

在进行数学建模教学中,结合有关研究,主要由以下几个观点:(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这也是当今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同时也是建构主义的重要观点。

(2)要注重情境教学。

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同时也要注意不能纯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设置活动,忽视了活动的真正目的,设置一些华而不实的情景。

(3)关注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在进行教学中,小组协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一个很好方式。

[5]
2.2 建构主义理论对不同教学对象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对建构主义的应用要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实时调整,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现有经验(知识)水平,所学知识特点实施教学。

比如对于较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时,有学者提出要多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教学呈现方式不能单一化。

[6]对于教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多进行小组学习,重点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进而动手解决问题,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3 建构主义理论在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虽然在特殊学校数学教学中并未直接提出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进行教学,但就我们可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而言,特殊学校中建构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

最突出就表现在特殊学校,无论是盲聋还是培智,在教学内容上都提倡的是生活化,这里的生活化和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情景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但就其进行深入剖析,如果把特殊学校数学的教学理论简单的认为是建构主义,仍然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首先,特殊学校,尤其是培智学校,他们对课程的生活化设置存在一定的误区,主要有:将生活简单化,将生活狭隘化,将生活机械化,将生活庸俗化。

[7]只是为了学而将课程进行了生活化,未能注意到实际效果,很多情况下学生虽然在学,但是并未达到真正的意义建构;其次,特殊学校数学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学生主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学生很多情况下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有什么用,也不能和他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联系,这也导致他们只是机械式的重复,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一点也与建构主义理论是相违
背的。

再则,由于特殊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大,他们所拥有的原有知识经验各不相同,同时和普通儿童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改进教材的使用,多开发校本教材,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行个别化教育。

以上几点,是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应该尤为关注并改进的。

3.总结
在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的学习目标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要获得一定适应社会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经验。

[8]基于此标准,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 数学教学必须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这一点在特殊学校课堂中尤为重要,比如就盲生而言,他们由于视觉通道受阻,所以在知识经验上,如几何图形的认识上,缺少一定的经验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设置各种情景,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补充他们原有经验的不足。

3.2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对学习内容进行意义建构。

无论在数学课堂上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师必须遵循一点,即所有的活动都是为最终目的服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进而进行自我思考和探索。

如在对聋生进行方程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原有知识出发,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引出一元二次方程,同时,教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情景活动来促进学生思考。

3.3 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不是课堂的主体,而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

所以教师要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小组交流等的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80-208
[2]邹黎华.“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1
[3]张业圳.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数学教学.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1.2-5
[4]李肖燕.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数学概念教学.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07
[5]李蕙萱.建构主义观点下的中学数学建模教学研究与实践.硕士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3
[6]庞蕙琳.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课例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硕士论文.东北师范大
学,2013:51-57
[7]邓猛景时李芳.关于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14,12:29-30
[8]数学课程标准.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