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农林大学考研试题814-植物营养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科目代码: 814 科目名称:植物营养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1.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2.主动吸收:膜外养分逆浓度梯度(分子和离子)或电化学势梯度(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3.长距离运输:养分从根经木质部或韧皮部到达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的运输以及养分从地上部经韧皮部向根的运输过程。
4.养分利用效率:指植物组织内单位养分所产生的地上部干物质的重量。
5.绿肥:直接用作肥料的新鲜绿色植物体。
6.截获:指根系在土壤的伸展过程中吸取直接接触到的养分的过程。
7.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生成相应的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
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8.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种离子存在或过多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9.有益元素:对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或为某些植物种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所必需,但不是所有植物所必需,称之为有益元素。
10.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指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能产生最大效能的那段时间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请写出高等植物16个必需营养元素中文名称和它们的化学元素符号。
答:高等植物16个必需营养元素中文名称和它们的化学元素符号如下:------------------------------------------------------------------------------------------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考博复习题
1 铁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2 铁与叶绿素含量有何关系?3 铁是哪些酶的组成分?4 硼有哪些营养功能?5 缺硼植物的典型症状是什么?6 对硼敏感的植物有哪些?7 锰与植物生长素的含量有何关系?8 植物缺锰的典型症状是什么?9 锰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0 铜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1 铜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2 铜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3 锌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4 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5 锌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6 对锌敏感的植物有哪些?17 碳酸酐酶有何作用? 锌与它的活性有何关系?19 钼有哪些营养功能?20 钼与豆科植物固氮有何关系?21 钼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何关系?22 哪些植物对钼敏感?23 大麦灰斑病、番茄脐腐病、苹果小叶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4 果树黄叶病、甜菜心腐病、花叶菜鞭尾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5 简述根际的概念和范围26 根际N、P、K养分的亏缺区宽度大小顺序如何?27 化学有效性养分与生物有效性养分有何差异?28 那些因素影响根系的生长?29 什么是根分泌物? 有哪些种类? 举例说明造成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1 何谓菌根? 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32 菌根促进植物磷素吸收的主要机理是什么?33 说明排根的形成条件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34 什么是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35 交换性钾含量相同的沙土和粘土在钾肥施用上有何区别?36 根际pH值变化对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37 土壤A的全磷含量比土壤B高, 能否推断土壤A上植物生长一定比土壤B好?38、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39、列出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集中方式, 并说明氮磷钙各以那种方式为主? •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40、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
41、简述植物根分泌物的成分、性质,它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营养有什么意义?42、华北石灰性土壤上哪些微量元素容易缺乏? 为什么? 其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43、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贮存和利用方面各有什么差异?44、试说明钾对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_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_2013真题(回忆版)
中国农业大学815土壤与植物营养学2013真题(回忆版)
名词解释:土壤肥力,土壤bsp,土壤水分特征曲线,质流,异元素溶解,养分生物有效性,养分归还原理
简答题:1 土壤为什么能生长植物2 土壤缓冲性的机理3伊利石为什么没有膨胀性4苹果苦痘病是因为什么
问答题:1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2土壤碳循环,对全球变暖有什么影响3我国农田缺乏微量元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作物容易缺乏?为什么?施用微量元素肥料应注意什么?怎样可以提高微量元素肥料的利用率
质外体与共质体养分运输的特点和区别是什么?运输机理。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真题总汇
97年一.名词解释:1.氮肥利用率2.根际3.枸溶性磷肥4.植物养分再利用5.作物营养临界期二.指出下列营养病害是缺乏何种营养元素。
1.水稻胡?叶斑病 2.玉米白苗病3.苹果黄叶病 4.甜菜腐心病5.小麦穗而不实 6.苹果苦豆病7.玉米紫苗病 8.大白菜干烧心9.花椰菜鞭尾病 10.豌豆杂斑病三.华北石灰性土壤上作物一般容易缺乏哪种微量元素?为什么其?分别指出其主要症状的那些表现?四.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五.分别说明氮肥在旱地施用时,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相应措施是哪些?六.简述钾的主要营养功能,棉花缺钾会出现什么典型症状,并说明其病因。
七.试述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并简述其作用机理。
八.我国配方施肥中常见的几种方法,并简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九.分析秸秆还田的优点和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如何应用该技术达到当年明显增产的目的。
(在职)98年一解释下列名词1.根系分泌物2.伤流液3.质子泵4.高温堆肥5.硝化作用二下列现象可能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简述其生理原因。
1.番茄脐腐病2.棉花蕾而不花三简述现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
四简述硝态氮吸收与同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五解释铁吸收机理Ⅰ和机理Ⅱ。
六论述作物高效吸收磷营养的生理基础。
七论述施用微肥的基本原则及目前我国微肥利用现状八不同类型土壤上施用钾肥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九秸秆还田有何优劣点?还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99一解释名词1.离子的主动吸收 2.生理酸性肥料3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 4.氮素的反硝化作用5.专一性根分泌物二下列现象分别是由缺乏那种营养元素造成的?并简述其原因。
苹果小叶病番茄脐腐病烟草老叶烧油菜花而不实果树黄化病三简述现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领域四简述植物根吸收土壤铁的机理Ⅰ和机理Ⅱ。
五比较磷和钙在植物的吸收、运输、再利用及缺素症部位方面的特点。
六钾对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2013年中农土壤与植物营养真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肥力、土壤胶体、水分特征曲线、BSP、土壤退化、土壤养分有效性、农作物氮效率、质流、养分归还学说、异成分溶解
二、简答题
1、土壤上为什么能生长植物
2、伊利石为什么没有膨胀性
3、土壤的缓冲机制是什么
4、养分在质外体与共质体中的运输区别?养分如何经质外体与共质体途径从根外运
输进入细胞质?
5、叶片失绿与哪些营养元素有关?原因?
6、北方石灰性土壤苹果苦痘病是缺哪种营养元素?出现苦痘病原因是什么?
三、问答题
1、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土壤侵蚀的现状?危害?对策?
3、碳素在土壤中的转化过程?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4、土壤磷素缺乏时植物的形态与生理学变化?
5、不同氮肥对土壤PH变化的影响?原因?我国土壤PH下降的原因?如何提高氮肥效
率?
6、什么作物容易缺乏微量元素?原因?施用微肥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有效施用微
肥?。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历年考研题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历年考研题1994年1.术语解释:根际、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短距离运输、有益元素,2.当代植物营养科学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其内涵和进展3.什么是生理缺陷?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生理性缺钙、缺铁、缺锌的症状和机理4.比较在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不同氮源时,植物体内有机,无机离子(阴阳离子)的积累,分布特征及其对植物质量的影响意义是什么5.请选择一种最好,运用于华北地区评价土壤供氮水平的化学测试方法,这个方法的理论依数据及其优缺点6.简述自由空间与质外体在植物营养和抗逆子性方面的作物7.应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建立推荐施肥制度时,应采取哪些措施克服该方法的局限性,提高施肥效率肥决策的准确性?19961.名词解释:养分协迫,生理酸性肥料,短距离运输,有益元素,以磷增氮2.描述肥料在中国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并指出目前中国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比较花生、山药和大麦对土壤低铁条件的适应性和适应机制?4.什么是生理缺陷?描述生理性缺钙和缺锌的症状和内在机制?5.尝试描述植物根际效应与土壤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6.当代植物营养学有哪些研究方向,并简要说明其内涵和进展?19971.名词解释:菌根,生理酸性肥料,质外体,土壤缓效钾,专一性根分泌物2.当代植物营养学有哪些研究方向,并简要说明其内涵和进展?3.比较大豆和大麦对土壤低铁条件的适应性和适应机制?4.什么是生理缺陷?描述生理性缺钙和缺锌的症状和内在机制?5.尝试描述植物根际效应与土壤养分有效性之间的关系?6.评价我国目前肥料利用率的现状,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及其可行性?植物营养学,中国农业大学,1999年1.名词解释:质外体,以磷增氮,根分泌物,最小养分率,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和化学有效性2.矿质养分跨膜运输途径及其调节机制3.SOD在植物中的作用,哪些微量元素参与了SOD活性的调节4.什么情况下养分再活化?以钙和氮为例说明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5.植物体内含有哪些低分子含氮化合物,作用?6.酸性土的主要障碍,对生产的影响7.蔬菜组织中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如何控制和降低硝酸盐含量?8.描述动植物营养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并告诉我们您的理解和观点?2000年1.NH4+和NO3-的吸收、离子平衡的调节、代谢过程2.速生蔬菜的施肥原则3.果树的施肥原则和施肥需求特征?4.植物营养发展的前景?5.什么是含钼蛋白酶?效应6.名词解释:菌根,cec,以p增n,反硝化作用,质外体20011.词解释:离子拮抗作用,交互作用,生理酸性肥料,反硝化作用,质外体,土生理酸性肥料,维赫兹效应2.植物缺钙症状及生理成因,说明钙在植物体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及生理作用3.比较必须元素,有益元素在植物营养作用方面的异同4.我国氮磷钾肥当季利用率为多少?并评价5.比较木质部和韧皮部矿质元素运输的异同及其对生长发育的重要性?6.举2种典型的植物对养分逆境的适应反应,试述植物对养分逆境的适应性反应的生态学意义7.根据所学,试述提高植物对矿质养分利用率的目的,途径和意义?二千零二十一1.养分活化与养分循环的异同?2.解释氮形态(NH4-N和NO3-N)和铁营养对根系H+释放(Fe)的影响\\缺乏)3.大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考博复习题
1 铁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2 铁与叶绿素含量有何关系?3 铁是哪些酶的组成分?4 硼有哪些营养功能?5 缺硼植物的典型症状是什么?6 对硼敏感的植物有哪些?7 锰与植物生长素的含量有何关系?8 植物缺锰的典型症状是什么?9 锰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0 铜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1 铜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2 铜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3 锌有哪些主要营养功能?14 锌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何关系?15 锌是哪些酶的激活剂?16 对锌敏感的植物有哪些?17 碳酸酐酶有何作用? 锌与它的活性有何关系?19 钼有哪些营养功能?20 钼与豆科植物固氮有何关系?21 钼与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有何关系?22 哪些植物对钼敏感?23 大麦灰斑病、番茄脐腐病、苹果小叶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4 果树黄叶病、甜菜心腐病、花叶菜鞭尾病分别是缺乏什么元素引起的?25 简述根际的概念和范围26 根际N、P、K养分的亏缺区宽度大小顺序如何?27 化学有效性养分与生物有效性养分有何差异?28 那些因素影响根系的生长?29 什么是根分泌物? 有哪些种类? 举例说明造成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31 何谓菌根? 对植物生长有何作用?32 菌根促进植物磷素吸收的主要机理是什么?33 说明排根的形成条件及其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34 什么是土壤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35 交换性钾含量相同的沙土和粘土在钾肥施用上有何区别?36 根际pH值变化对养分有效性有何影响?37 土壤A的全磷含量比土壤B高, 能否推断土壤A上植物生长一定比土壤B好?38、试分析土壤条件与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关系。
39、列出土壤中养分向根表迁移的集中方式, 并说明氮磷钙各以那种方式为主? •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40、试比较钙和磷在根部吸收的部位、横向运输、纵向运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的特点。
41、简述植物根分泌物的成分、性质,它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营养有什么意义?42、华北石灰性土壤上哪些微量元素容易缺乏? 为什么? 其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43、说明植物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在吸收、同化、运输、•贮存和利用方面各有什么差异?44、试说明钾对增强作物抗病虫能力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考研专业课辅导资料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090321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专业重点、难点预测及考前押题第一部分重点、难点解析1土壤学第一章、绪论掌握土壤、土壤圈的概念(重点、考点);知道土壤资源的几个特点:再生性、有限性、固定性、可变性;了解土壤科学发展的历史;掌握我国土壤研究的主要任务(重点、考点);第二章、土壤物理性质与过程知道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什么;了解土壤三相:固相、液相、气相;重点掌握土粒密度、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含水量:质量含水量、体积含水量、有效粒径、土壤颗粒、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质地、团粒结构、土壤机械组成、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相对含水量、土壤水势、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土面蒸发、SPAC、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等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度之间的转化、计算(重点);土壤颗粒分为:石砾、砂粒、粉粒、粘粒(重点、考点);知道土壤质地的分类制: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中国制;重点掌握团粒结构的定义、特点、优点(重点、考点);了解土壤结构形成的因素;重点掌握土壤孔隙的类型: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通气孔隙(重点、考点);掌握2.2土壤水的计算(重点、难点、考点);了解土壤水的测定方法:重量法、中子法、TDR法;掌握土壤水势的分类(难点);了解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滞后现象;掌握土壤水在各相情况下的运动,液态:饱和流、非饱和流;夜潮、聚墒重点掌握土面蒸发的3个阶段(考点);了解土壤力学性质:黏结性、黏着性、可塑性、账缩性、第三章、土壤化学性质和过程重点掌握土壤胶体、同晶替代(置换)、腐殖质、永久电荷、可变电荷、阳离子交换量(CEC)、专性吸附作用、土壤缓冲容量、土壤pH等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土壤胶体的分类及各分类的定义(重点、考点);2了解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掌握腐殖质的分组,学会辨别各组分(重点、考点);掌握土壤胶体的吸附作用及分类(重点、考点);掌握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考点、填空);了解影响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了解土壤酸性、土壤碱性、后面章节会提到如何治理土壤酸碱性;第四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与养分循环掌握根系分泌物的定义(土壤学课本147页,植物营养学中也有此定义、考点);了解菌根;知道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掌握矿化作用、腐殖化系数的定义(重点、考点);掌握影响土壤有机质矿化分解过程的因素(重点、考点、同秸秆还田一起记忆);了解土壤中氮素的来源:空气、雨水,灌溉、肥料;掌握土壤中氮素的形态(重点、考点);重点掌握土壤重氮素的转化:矿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固持作用(重点、难点、考点);重点掌握土壤氮素的损失途径(重点、考点);掌握土壤磷素的分类(重点、考点);了解土壤中钾、硫、磷的转化(多看几遍课本);第五章、土壤的形成和发育3植物营养学第一章:绪论理解植物营养学定义、重点掌握李比希的三个学说: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矿质营养学说、(重点、考点)掌握植物营养学的研究范畴、(考点)了解植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大量营养元素定义: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考点)了解确定必需营养元素的3个标准、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大量营养元素(6种)、中量营养元素(3种)、微量营养元素(7种)必需营养元素的一般营养功能(重点:填空题,植物营养课本第一册16页、考点)、了解碳、氢、氧的重要性、营养功能、过量危害等、重点掌握氮:氮素的主要存在位置、氮素的营养功能、植物对氮的吸收、同化、运输(重点、难点、考点,见植物营养课本25-33页)硝态氮和铵态氮营养作用的比较(考点)了解植物缺氮症状与供氮过多的危害(缺氮症状是考点)磷的营养功能(重点、考点)作物对磷的吸收和利用(考点、课本45页)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磷的主要因素及植物缺磷和供磷过多的危害(重点)钾的营养功能(重点、考点)钾对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影响(考点、课本56-58)了解缺钾症状4了解氮、磷、钾在植物中的分布第三章、中量营养元素钙、镁、硫的营养功能、缺素症状(重点)不同植物对硫的需求(考点、填空、课本75页)第四章、微量营养元素了解铁的营养功能;植物对缺铁的反应:机理Ⅰ植物;机理Ⅱ植物(重点、考点;详见课本81页,)硼的营养功能(重点掌握第四条:促进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了解锰、铜、锌、钼、氯的营养功能;重点掌握必需营养元素的缺素症状:(重点、考点)过量氮:大麦褐锈病;水稻褐斑病;小麦赤霉病;玉米叶枯病缺磷:玉米紫苗病缺钾:根腐病缺钙:甘蓝,白菜和莴苣叶焦病;番茄,辣椒,西瓜脐腐病;苹果苦痘病和水心病;皱叶病大白菜干烧心缺硫:油菜花而不实缺硼:甜菜腐心病;油菜的花而不实;棉花的蕾而不花;花椰菜的褐心病;小麦的穗而不实;芹菜的茎折病;苹果的缩果病缺锰:燕麦灰斑病;豌豆杂斑病缺锌:小叶病;簇叶病玉米白苗病缺钼:柑橘黄斑病;花椰菜鞭尾病缺铁:果树黄叶病历年考过的缺素症状:玉米白苗病(锌)苹果黄叶病(铁)甜菜腐心病 ( 硼 )小麦穗而不实(硼)苹果苦痘病(钙)玉米紫苗病(磷)大白菜干烧心(钙)花椰菜鞭尾病(钼)豌豆杂斑病(锰)番茄脐腐病(钙)棉花蕾而不花(硼)苹果小叶病(锌)烟草老叶烧边油菜花而不实(硼)果树黄化病(铁)果树黄叶病(铁)第五章、有益元素通读第五章全文、有个大概了解,此章不是重点和考点第六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掌握生物有效性的定义;掌握化学有效养分的定义;重点掌握土壤养分的缓冲因素(重点);养分向根表的迁移:截获、迁移(质流和扩散),及掌握截获和质流扩散的定义(重点、考点);5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
818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概述一、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考试科目包括: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
二、考试比例:土壤学占50%,植物营养学占50%。
三、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占13.3%,20分,每题2分,10道题,其中土壤学5道,植物营养学5道)简答题(占53.3%,80分,每题10分,8道题,其中土壤学4道,植物营养学4道)分析论述题(占33.3%,50分,每题25分,2道题,其中土壤学1道,植物营养学1道)总分150分。
四、考试时间:3小时。
五、参考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最新版的本科教材《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
土壤学一、考查目标1. 系统掌握土壤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掌握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相互作用以及和植物生长关系。
3. 了解土壤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产生的作用及其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考试内容1. 绪论土壤在农业及生态环境上的重要作用;土壤及土壤肥力定义;土壤学科发展及土壤学研究方法。
2. 土壤矿物质土壤矿物质的矿物及化学组成,岩石的风化;粘土矿物基本类型与特点;土壤颗粒组成与性质;土壤质地类型;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改良措施。
3. 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来源、类型、化学组成;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土壤腐殖质形成和性质;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4.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类型及其性质;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计算;土壤水分能量观点;土壤水的运动;土壤中溶质运移5. 土壤空气和热量土壤空气的组成及特点;土壤通气性;土壤热特性;土壤温度6. 土壤孔性、结构性及耕性土壤比重,容重;土壤孔隙类型及特点;土壤结构类型及特点;土壤团粒结构及其意义;土壤耕性;土壤物理机械性能7. 土壤胶体与表面性质土壤胶体的类型、结构及性质特点;土壤吸收性能;离子交换作用及其特性;交换性离子有效度及其影响因素8. 土壤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土壤酸碱性的定义、性质及特点,土壤酸碱性的衡量指标;土壤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及衡量指标9. 土壤养分循环土壤氮素循环;土壤磷和硫的循环;土壤钾、钙镁的循环;微量元素循环;土壤养分平衡及有效性10. 土壤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的概念、污染物来源及危害;土壤污染类型及防治措施11.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土壤退化的概念、分类、退化的背景与基本态势;土壤退化主要类型及防治;土壤质量及评价植物营养学一、考查目标1. 系统掌握植物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考研大纲及出题思路,考研参考书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中国农业大学815土壤学与植物营养考研大纲一、考试性质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考试是生态环境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教育部授权的相关专业硕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生态环境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原理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高素质的适于从事生态环境类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为国家培养该领域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础知识。
(2)要求考生掌握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的基本原理。
(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土壤和植物营养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硕士入学考试内容由“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基本知识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识2.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基本概念3.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常用术语包括中文名称和英文解释(二)基本原理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土壤物理过程、土壤化学过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形成与发育过程、土壤退化过程以及土壤分类与分布的基本原理。
2.营养元素的功能、养分吸收机理、养分运输与再利用、土壤养分有效性、植物对营养逆境的适应性、肥料的基本性质、肥料的合理施用原理等。
(三)基本问题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1.土壤现象分析、土壤过程机理分析、土壤实际问题分析;2.作物营养缺素症状成因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问题分析、肥料施用中的问题分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初试专业课真题
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专业课真题
一、名词解释
肥力胶体水分特征曲线 BSP 退化
生物有效性作物农学氮效率质流养分归还学说异成份溶解
二、简答题
1.为什么土壤能生长植物
2.为什么伊利石无膨胀性
3.简述土壤缓冲机制
4.简述质外体、共质体途径
5.简述使叶片失绿的元素,引起原因
6.简述苦痘病原因
三、论述题
1.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土壤的碳素转化,全球变暖
3.土壤侵蚀现象、危害、防止
4.根系高效吸收利用P的形态学生理学机制
5.不同形态的N施用对PH的影响机制
6.施肥导致PH下降的原因
7.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途径
8.微量元素缺乏原因?那些作物易缺?微肥施用应注意?提高微肥效率的途径。
(4,5,6加黑的不记得是否是一题了,但所考知识点记录无误)。
12年土壤与植物营养真题
2012年中农土壤与植物营养学研究生考试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腐殖质
2.CEC
3.共质体
4.最小养分率
5.土壤水基质势
6.K的利用率
7.富铝化作用
8.离子通道
9.缓控释肥
10.土壤质量
二、简答题
1土壤的基本特征
2.玉米缺P而表现紫苗的机理
3.高岭石的结构和特点
4.李比希对植物营养学的贡献
5.为什么磷酸钙在土壤施肥中效果差
6.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子
三、论述题
1.土壤在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2.硅对植物的作用和机理
3.我国是一个钾矿缺乏的国家,而农业上又需要大量的钾肥,如何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
4.农业上为什么要施用有机肥
5.我国土壤退化现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6.滴灌水肥的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建议:学弟学妹们把历年真题尤其是09-13年的每一道真题给归类到中农指定课本的相应章节中(中农815土壤与植物营养考研是10年开始实行的,之前土壤与植物营养一直是分着考的),这样就会找到出题的规律,心里有个大概出题的谱。
很容易知道哪些章节是每年必考的,哪些章节只考名词解释哪些章节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都考等等。
重点和方向就会很清楚!。
中国农业大学历年考研真题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 蛋白质四级结构5 盐析6 碱性氨基酸7 Z-DNA8 ATP9 核苷磷酸化酶10 磷酸果糖激酶二、填空(每空1分,共28分)1 DNA损伤后的修复主要有共修复、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2DNA,RNA和肽链的合成方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真核生物mRNA前体的加工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含有完整的线粒体系统中,加入解偶联剂后,能进行_____________,但不能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5 果糖1,6-二磷酸可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裂解生成2分子三碳糖。
6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脱羧,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是连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纽带。
7氨基酸降解的反应主要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反应。
8高等绿色植物体内,在___________________酶和___________________酶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将氨和α-酮戊二酸合成为谷氨酸。
9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__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础;蛋白质溶液在____________nm有特征吸收峰,该波长是固_______________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所采用的波长。
10米氏方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其中的________是酶的特征常数。
植物营养学与土壤学
中国农业大学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背28道题(部分)一.华北石灰性土壤上作物一般容易缺乏哪些微量元素?为什么?并指出主要的症状有那些表现?答:华北石灰性土壤容易缺乏Fe,Mn,Zn微量元素Ⅰ缺铁原因①石灰性土壤上CaCO3含量高,土壤溶液中高浓度的重碳酸盐是石灰性土壤上造成植物缺铁的根本原因,这些高浓度的重碳酸盐使土壤的PH值在8以上的较高范围内。
土壤中无机态的铁的溶解度受PH值控制,PH值每升高一个单位,铁的溶解度降低1000倍。
所以,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性铁的浓度很低,是导致植物缺铁的直接外界因素。
②机理Ⅰ型植物在缺铁胁迫的时候,会主动的做出适应性反应,双子叶植物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向根分泌质子,以酸化根际土壤,增加铁的溶解度,而且质膜上Fe3+还原酶的活性提高,将Fe3+还原成Fe2+利于根系的吸收。
高浓度的重碳酸盐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将根系分泌的质子迅速中和,保持较高的PH值,质膜上的Fe3+还原酶活性受PH值影响很大,高PH值抑制其活性,使根系吸收Fe的能力下降。
③高浓度的重碳酸盐能促进植物使根内有机酸的合成,对铁进行螯合,使铁滞留在跟中,难以向地上部分运输,此外高浓度的重碳酸盐还会使木质部汁液PH值上升,降低导管中铁的溶解度,使进入木质部Fe不能向上运输。
④高浓度的重碳酸盐能促进Fe2+转化为Fe3+而失活,且介质中重碳酸盐浓度过高时,植物体自由空间的碱性提高,使已经运输到地上不的Fe以高铁的形态沉淀于自由空间中,降低Fe2+数量。
⑤高浓度的重碳酸盐会抑制根系生长,减少根尖的数量,减少铁的吸收量。
缺铁的症状表现:①典型的症状是在叶片的叶脉间和细胞网状组织中出现失绿现象,在叶片上往往明显可见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相当明显。
②严重缺铁时,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逐渐枯死。
③此外,缺铁时根系中可能出现有机酸积累的现象Ⅱ缺锌原因:①土壤中锌受PH的影响,一般PH升高一个单位,锌的溶解度下降100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农业大学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质量答案: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和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
2、土壤腐殖质答案:土壤有机物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一类结构复杂、性质稳定的特殊性质的高分子化合物。
3、基质势答案:在土壤中,由于吸附力和毛管力所制约的土水势,一般为负值,当水分饱和是,为零。
4、富铝化作用答案: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并有一定的干湿季节交替条件下,硅铝酸盐发生强烈分解,释放出大量的盐基物质,形成弱碱条件,硅和大量盐基离子犹如溶解度大而淋失,铁铝滞于原土层而相对富集,使土体呈现鲜红色。
5、CEC答案:为阳离子交换量即是指土壤胶体所能吸附各种阳离子的总量,其数值以每千克土壤中含有各种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来表示,即mol/kg6、离子通道答案:离子通道是生物膜上具有选择性功能的孔道蛋白,孔道的大小和其表面电荷密度决定运输蛋白的选择性强弱,而不取决于与该蛋白的选择性结合。
7、缓控释肥答案: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养分的速度比普通肥料缓慢的肥料并通过各种机制措施预先设定肥料的释放模式,与作物养分吸收基本同步,从而达到提高肥效目的的一类肥料。
8、共质体答案:由穿过细胞壁的胞间连丝把细胞相连,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原生质的整体,共质体包括细胞质和胞间连丝。
9、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着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10、K肥利用率答案:植物从施用的钾肥吸收的量占所施钾肥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二、简答题1、土壤的基本功能答案:①具有生命力的多孔介质,对动植物生长和粮食供应至关重要。
②净化和储存水分。
③对植物的生长期支撑作用。
④具有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过程的自然体,直接影响养分的循环和有机废弃物的处置。
⑤土壤陆地与大气界面气体和能量的调节器。
⑥生物的栖息地,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⑦环境中巨大的自然缓冲介质。
⑧常用的工程建筑材料。
2、影响土壤交换性离子有效性的因素答案:①交换性阳离子的饱和度:饱和度大,该离子的有效性大;②陪伴离子的种类:对于某一特定的离子来说,其它与其共存的离子都是陪伴离子。
与胶体结合强度大的离子,本身有效性低,但对其它离子的有效性有利。
各离子抑制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氢离子>铝离子;③无机胶体的种类:在饱和度相同的前提下,各种离子在无机胶体上的有效性:高岭石大于蒙脱石大于伊利石;④离子半径大小与晶格孔穴大小的关系。
离子大小与孔径相近,离子易进入孔穴中,且稳定性较大,从而降低了有效性。
3、高岭石的结构和特性答案:①1:1粘土矿物,是强烈化学风化条件下的产物②晶格较稳定,两个单位晶层之间四面体底层的氧原子和相邻晶层八面体顶端的羟基(-OH)形成氢键,作用力很强,水分子或其他离子很难进入层间,膨胀性弱(5%),晶层间距小(0.72nm),比表面积较小,为30m2/g。
③晶体颗粒较大,同晶替代作用较弱,黏着性、粘结性、可塑性较弱。
④主要存在于南方酸性土壤中。
4、北方土壤磷矿粉的效果差答案:我国北方土壤显碱性,而磷矿粉的肥效主要受土壤性质,尤其是酸度的影响,在PH 值5.3的土壤中磷矿粉的增产效果最好。
在石灰性土壤中,磷酸钙的表面也可吸附磷酸离子,这是一种专性吸附,降低磷的有效性。
北方土壤中还有很多钙、镁离子,磷施入土壤中形成的磷酸离子,与钙、镁形成磷酸钙、磷酸镁盐,在转化过程中,生成物的浓度积常数增大,溶解度变小,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另外,北方土壤中有机磷含量低,磷肥施入土壤中,容易发生肥料磷的生物固定,合成有机态磷,使磷的有效性降低,导致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竞争磷素。
5、玉米缺磷出现紫苗病的机理答案:玉米缺磷时,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受阻,有糖分积累,从而易形成花青素(糖苷)。
磷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有重要功能,光合作用在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中形成的“同化力”(ATP和NADPH)均为含磷化合物、卡尔文循环中的糖都是糖的磷酸醋,光合作用中从磷酸丙糖形成蔗糖和淀粉都要通过含磷化合物,在C4植物光合碳同化中也要通过含磷化合物。
土壤中有效磷不足,与磷酸丙糖相交换的Pi减少,光合作用中形成的磷酸丙糖向细胞质转移受到抑制,因而影响到蔗糖合成;同时,由于磷酸丙糖的外运受到抑制,而使淀粉含成量相应增加,叶内积累糖分过多,形成较多的花青素,使叶片变紫。
6、李比希对植物营养学科的贡献答案:李比希对植物营养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三大学说:(1)植物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在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出现的,而不是在植物出现以前,因此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
(2)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以不同的方式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逐渐减少,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贫瘠,为了保持土壤肥力,就必须把植物带走的矿质养分和氮素以施肥的方式归还给土壤,否则由于不断地栽培植物,势必会引起土壤养分的损耗,而使土壤变得十分贫瘠,产量很低,甚至寸草不生,如通过施肥使之归还,就能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3)最小养分率,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控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
三、论述题1、论述土壤在我国农业方面的重要性答案:(1)土壤为植物提供氮、磷、钾及中量、微量营养元素和水分,是陆地生物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的重要给源;(2)土壤中存在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作用,实现营养元素与生物之间的循环和周转,保持了生物生命周期生息与繁衍。
(3)土壤具有很强的吸水和持水能力。
(4)对植物其生物支撑作用,保证绿色植物地上部分能稳定地站立。
(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为地上部分的植物和地下部分的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2、论述我国土地退化的概况措施答案: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1.5亿hm2,没计划占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沙漠化、土壤沙化总面积1.1亿hm2,占国土总面积的11.4%。
全国草地退化6770万hm2,占全部草地面积的21.4%。
土壤环境污染已大面积影响到我国农业土壤。
我国土壤退化的发生区域广,全国东西南北中发生着类型不同、程度不等的土壤退化现象。
简要来说,华北主要发生着盐碱化,西北主要是沙漠化,黄土高原和长江上、中游主要是水土流失,西南发生着石质化,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肥力退化和环境污染退化。
土壤退化已影响到我国60%以上的耕地土壤。
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防治:营造方林带;实施生态工程;建立生态复合经营模式;合理开发水资源;控制农垦;完善法制,严格控制破坏草地。
土壤流失防治:树立保护土壤,保护生态环境的全民意识;防治兼备、标本兼治;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防治:合理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生态农业结构;精耕细作。
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开沟排水,消除渍害;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合理施肥;开发耐渍水稻品种。
3、Si对植物有什么作用,生理作用是什么答案:(1)参与细胞壁的组成(2)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植物叶片中的硅化细胞对于散射光的透过量为绿色细胞的10倍,从而促进光合作用。
硅化物沉淀在细胞壁与角质层之间,能抑制植物的蒸腾,可以促进植物对水分的有效利用。
(3)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硅在提高植物耐锰毒、铝毒、镉毒,过量的锌和盐害中有重要作用。
(4)与其他养分的相互作用Si-N作用,供N过高时,植株的机械支撑力减弱,组织柔软,Si可以增强植株的刚性,减少倒伏。
Si-P作用,Si可以一直水稻对磷的过量吸收。
Si-Fe、Mn,Si能缓解铁、锰离子过多引起的毒害作用。
4、滴灌施肥有什么特点,在我国应用前景如何答案: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滴灌优点:(1)不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方式。
(2)节水、节肥、省工(3)改善品质、增产增效。
由于应用滴灌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病虫害的发生,可明显改善产品的品质。
主要特点是灌水量小,灌水的周期短,可以做到小水勤灌;需要的工作压力低,能够较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可减少无效的棵间蒸发,不会造成水的浪费。
缺点:易引起堵塞。
灌水器的堵塞是当前滴灌应用中最主要的问题,严重时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
引起堵塞的原因可以是物理因素、生物因素或化学因素。
如水中的泥沙、有机物质或是微生物以及化学沉凝物等。
因此,滴灌时水质要求较严,一般均应经过过滤,必要时还需经过沉淀和化学处理。
可能引起盐分积累。
当在含盐量高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是利用咸水滴灌时,盐分会积累在湿润区的边缘,若遇到小雨,这些盐分可能会被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这时应继续进行滴灌。
在没有充分冲洗条件下的地方或是秋季无充足降雨的地方,则不要在高含盐量的土壤上进行滴灌或利用咸水滴灌。
可能限制根系的发展。
由于滴灌只湿润部分土壤,加之作物的根系有向水性,这样就会引起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
另外,在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用滴灌时,应正确地布置灌水器。
5、我国钾矿资源短缺,而我国需要大量的钾肥,如何调节这两个方面的矛盾。
答案:我国家矿资源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我国海岸线较长,在制盐过程中有大量副产品盐卤,其中含有钾,可作为生产钾肥的原料。
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我国20世纪70年代从水泥厂的肺气肿回收钾,生产窑灰钾肥。
为了解决我国化学钾肥的不足,除科学用好钾肥外,必须加强有机钾源的利用,大力提倡秸秆还田和增势有机肥料。
充分利用富集钾能力强的作物,以利发挥土壤钾素的潜在肥力和加速钾素的循环。
重视生物性钾肥的研制和推广,开展合理种植与轮作等的综合性研究,以维持土壤钾素的平衡,并使之有所上升,确保我国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6、我国为什么提倡施用有机肥答案:(1)提高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不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提供养份和活性物质。
有机肥料中含有有机养分及活性物质,如氨基酸、核糖核酸、脱氢核糖核酸,均可供作物直接吸收,并刺激根系生长。
(3)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施用有机肥料后,由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提高,使得胞外酶的分泌增加,此外,有机物料本身也会带如一些酶和酶作用底物,使有关酶的活性得以提高,这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和循环。
(4)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
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能调高产品质量。
有机物料施入土壤,会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有机物料本身可能含有一些抑菌物质或者降解过程中会产生抑菌物质;植物体内氨基酸含量的增加有助于作物的抗旱,从而增强作物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