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应还原其本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学应还原其本色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为了应对高考而急功近利,进行高消耗、低效益的简单重复式的教学。其实,语文教学中除了需要教师诗意语言的奔涌、真情实感的抒发、盎然情趣的激跃、个性思想的迸发、奇妙想象的飞扬,最重要的是要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色。
“本色”一词辞海里的意思为“本来的面目”。那么“语文本色”即本来面目的语文。于漪老师说:“注重语文本色就是重视语言,在语言的层面上培养学生的素养。”于漪老师认为:“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华中师范大学杨再隋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色就是“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扎扎实实、轻轻松松教语文、学语文”。我认为,本色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远离浮躁,回到语文本质,回归语文教育的本源目标追求。做到回归生活、回归文本、回归学生,唯其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书香飘溢、诗意流淌、智慧碰撞、心灵相遇!
文学的最大功能是宣扬社会理想,展现社会生活。就这一点来说,其教化功能是不言而喻的。生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所以,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还原生活本色,展现语文教学特质。新教材在选文的考虑上已经毫无保留的展现了这一点。教材的选文大量的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倘若把这点仅理解为选文只是展现学生生活为主要内容,则未免流于肤浅,更为重要的是选文更为贴近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上。很多文章的选定,体现了青少年成长的某一过程所必须的心理准备,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展现了语文学科对学生人格形成、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的学科特质。文以载道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这是现今语文学科教学推卸不掉的重要使命。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
关注文本,就是要还原文本的真情实意,追求的是真实美。有时,由于我们对语文的研究的不断细化,分化了语文原来的形态,造成了语文教学的虚化。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出发的目的,忘记了我们真正的目标追求。学语文,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应以阅读为基本方法。要让学生真实地走进文本,而不是一个“旁观者”。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编者、教师的教学的有效对接,回到作者的真实、读者的真实、编者的真实,不附会,不拔高,真情流动,从而实现教学的真实。教学中应改变对课文重思想分析和语法分析的习惯作法,要求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默读和
朗读上,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有意识地扩大课外阅读,学生的语感就能得到明显加强,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相应提高了。阅读是个体的、个性化的。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阅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只是一种“一千个哈姆雷特”状态。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学习汉字、学会阅读,况且,学生阅读的“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不少是错的。因此,语文教学基本的要求把作者固化在文本中的实情实景展现出来,把编者编辑本文所包含的语文学习目标、任务、要求落实,把文本的字词句段篇具体落实好。由此,呈现真实美,这是本色语文的重要基础。就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而言,教学不能没有激情和个性,但“激情”和“个性”,应重在学生与课文之间的生成,是学生阅读文本后产生的独特的阅读体验,或经验与教学情境的共鸣、共生,个性生成,这都不能是游离文本的,不能是脱离本文的拓展,否则,语文学习将成为空中楼阁,学生的阅读只是信马由缰的个性,没有了语文的基础,没有文本所固化的价值观的“植入”。这就是不教学,不是教育,而是普通“生活”和一般的阅读而已,不是语文教学本真的价值追求。
人本就是要回到学习者本真的状态,追求的是人性美。这里的人本,首先是对生命个体多样化、个性化的尊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其次是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人,让美好的人性充分勃发、舒展。营造一个人性化的学习环境,对语文学习是必要的。由于人总是处在与他人的相互的关系中,是一种真实的
生命存在。语文学习从人文角度看,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些生命相遇时的感悟,从而生成新的生命发展历程,学习是生活化的,不是说教,不是灌输。如果我们用教师的视角,以说教的方式来主导学生的语文学习,用教师理解的人文来勾兑文意,解读文本,拔高思想,把鲜活的人性支解得支离破碎,则语文教学便失去本色。远离学生生活本色、生命本色的语文,只会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讨厌语文,学生越受教育,越远离真实世界,这是对学习的误解,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其实,语文教学需要通过学生读懂的过程学习语言,在学习运用语文中学会语言,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热爱祖国语言、基本的语文知识、良好的语文听说读写书的能力、较好的语感、思维水平、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等。否则的话语文就变成什么都是,但偏偏就不是语文。
语文教学是一个立体的展开的动态的创造的世界,它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生存方式,洋溢着人文光辉和理想的阳光,是学生感受幸福的摇篮,创造的乐园,我们走在语文的路上,不能让“乱花”迷失我们的慧眼,只有不断学习与实践,穿花拂杨,寻本溯源,语文教学才会扎实,彰显本色。
参考资料:《于漪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