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第一讲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考点解读
【基础性考点知识突破】
一、集合的含义及表示方法
1.元素与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构成集合的元素除了常见的数、式、点等数学对象之外,还可以是其他任何对象.2.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1)任何一个对象都能确定它是不是某一集合的元素,这是集合的最基本特征.
(2)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即在同一集合里不能重复出现相同元素.
(3)在同一集合里,通常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
3.集合的表示
集合的表示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列举法、描述法和Venn图法.一般地,表示有限集合常用列举法;表示无限集合常用描述法;描述抽象集合常用Venn图法.正确认识一个集合的关键是理解集合中的元素特征.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或“不属于”,记为“”或“∉”.
二、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1)包含关系
子集:如果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显然A⊆A,∅⊆A.
(2)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反过来,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也都是集合A中的元素,那么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记作A=B.
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A⊆B,同时B⊆A,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3)真子集关系
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若A ⊆B ,且A ≠B ,则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显然有下面的结论:
①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则A ⊆C ;
②对于集合A 、B 、C ,如果A
B ,B
C ,则A C .
(4)不包含关系 用表示
2.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有限集的子集、真子集的个数
关于有限集的子集个数有下列结论:若有限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子集的
个数有2n 个,即02C C C 2n n n n n ++⋅⋅⋅+=(个),非空子集的个数有(21n -)个;真子集的个数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有(22n
-)个,
三、集合的交、并、补集的运算
1.交集
(1)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A ∩B ={x |x ∈A 且x ∈B }.
(2)性质:A ∩A =A ;A ∩B =B ∩A (交换律); A ∩∅=∅;(A ∩B )⊆A ;(A ∩B )⊆B ;
若A ⊆B ,则A ∩B =A .
2.并集
(1)定义: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A ∪B ={x |x ∈A 或x ∈B }.
(2)性质:A ∪A =A ;A ∪B =B ∪A (交换律);
A ∪∅=A ;A ⊆(A ∪
B );B ⊆(A ∪B );
若A ⊆B ,则A ∪B =B .
3.补集
(1)定义:在研究某一集合问题的过程中,所有集合都是一个给定集合的子集,这个给
定的集合就称为全集,记作U .设A ⊆U ,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在集合U 中的补集,记作U A ð,即U A ð={x |x ∈U 且x ∉A }(如图).
(2)性质:A ∪(U A ð)=U ;A ∩(U A ð)=∅,U ð(U A ð)=A ,U ∅ð=U , U U ð=∅.
4.集合运算中常用的结论
(1)U ð(A ∩B )=(U A ð)∪(U B ð),U ð(A ∪B )=(U A ð)∩(U B ð)
(2)A ⊆B ⇔A ∩B =A ;A ⊆B ⇔A ∪B =B .
【培优性方法技巧综合】
1.在处理有关集合的问题时首先确定集合中的元素是点集还是数集,然后明确集合中的元素所满足的条件,理解并正确掌握集合的相关术语及符号表示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
2.判断两集合间的关系
①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求两集合间的关系;
②用列举法表示两集合,从元素中寻求关系.
3.根据两集合的关系求参数的方法
①若集合元素是一一列举的,依据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解方程(组)求解,此时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②若集合表示的是不等式的解集,常依据数轴转化为不等式(组)求解,此时需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
【提示】①题目中若有条件B ⊆A ,则应分B =∅和B ≠∅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②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运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
③两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可以相互转化,即A B A
B B A B B ⊆⇔=⇔=. 4.应当考虑空集的几种情况:在⊆A B ,A
B ,=A B A ,=A B B ,都应当
考虑到=∅A 时的情况.
5.要注意表示集合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形的沟通与转化,对于某些集合运算的问题,文字描述较为抽象,可借助于Venn 图及坐标轴,利用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以“形”助
“数”.同时加强与其他章节的渗透,在复习中要控制难度.
考点分类精讲
考点1 集合的概念
1.集合概念的准确理解.
2.集合的表示方法的准确把握与灵活运用.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的灵活运用.
【例1】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 B =,则a 的值为
A .0
B .1
C .2
D .4
点拨:解决集合的有关问题,首先要明确集合元素的构成形式;其次要注意集合元素性质(即元素的三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的灵活运用,它既是解决有些题的切入点,也是问题解决之前的检验点.
【例2】若集合2{|320}A x R ax x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
A .92
B .98
C .0
D .0或98 点拨:由于方程的不定性导致求解过程用了分类讨论思想.
考点2 集合之间的关系
1.集合间的相等、子集、真子集关系的确定.
2.已知集合的包含关系,确定有关参数的取值范围.
3.求有关集合的子集的个数.
【例3】已知集合1{|,}6A x x a a Z ==+∈,1{|,}23b B x x b Z ==-∈,{|2
c C x x == 1,}6
c Z +∈,则A ,B ,C 之间的关系 A .A =B C B .A B =C C .A B C D .B C =A
点拨:辨析集合之间的关系应该从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入手,可将元素列举出来直观分析,也可从描述法中认识集合中元素具备的特性,定性分析,以上两种思想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通法,应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例4】集合{,,,,}S a b c d e =,包含{,}a b 的S 的子集共有( ).
A .2个
B .3个
C .5个
D .8个
点拨:解决集合的子集的个数的问题,应注意利用排列组合知识,特别是两个基本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