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流分析报告 - R01
模流分析报告
PVT properties:PVT曲线变化图
Page 5
Preprocess and mesh statistics(产品网格质量统计)
3D四面体网格分析
Page 6
Mesh Thickness Diagnostic(厚度分析示意图)
Specification: 壁厚分布说明
•产品肉厚分布图,主体壁厚10.0mm,
-检查注塑机台的吨位选择是否过大或过小; -判断产品肉厚的设计,以及浇口位置和浇口数量的设置是否合理;
Max. clamp force CAE最大锁模力
Specification: 锁模说明
43.4tone
Clamp force limit 注塑机最大锁模力
未提供
Page 15
Air Traps(气泡)
Max. Pressure Time 喷嘴压力最大时刻
Packing time 保压时间
Specification: 压力曲线说明
5.07s 20s 注射压力适中,可成型。
Max. Pressure 喷嘴压力最大值
Packing pressure 保压压力
22.91Mpa 18.4MPA
Page 14
5.07s/99.1%/22.91Mpa
18.4Mpa
339.5854 cm^2
Page 3
Analysis results(结果摘要)
Maximum injection pressure 最大注射压力
22.9Mpa
Clamp tonnage during filling/packing maximum clamp force 填充/保压时最大锁模力
Specification: 排气说明
模流分析报告
模流分析报告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工具,其主要用于分析公司或企业的业务流程,以帮助管理层进行有效的决策制定。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管理者需要借助各种工具来优化企业的流程和效率,以保持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的概念、应用和方法,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数据分析工具的相关知识。
一、概念是一种数据分析工具,它主要基于业务流程管理(BPM)的理念。
BPM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企业流程的优化和监控,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主要是基于流程模型,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分析,以识别和解决流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
二、应用主要应用于企业的流程改进、生产优化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通过,企业可以深入了解自己的业务流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流程。
例如,通过,可以发现某一部门的流程繁琐、冗长,可以尝试重新设计流程,减少流程环节,提高效率。
此外,也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通过对流程的分析和优化,减少企业的浪费和成本,提高利润。
三、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分析范围确定分析的业务范围和流程,这是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选择左右重要的业务流程,以便集中资源进行深入分析。
选择分析的流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
2、绘制流程图绘制流程图是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清晰地了解业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基础。
3、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是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数据收集,可以获取流程中的各项指标,例如处理时间、等待时间、工作量等等。
数据收集的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系统日志等多种方式。
4、分析和优化在获取了足够的数据之后,可以开始对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
分析和优化的重点是发现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例如流程环节过多、处理时间过长、资源利用率低等。
通过分析报告,企业可以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流程效率。
5、评估效果在改进措施实施后,企业需要对改进效果进行评估。
模流分析课程设计报告
模流分析课设分析报告专业:材料系模具2010-1班姓名:袁勇学号:20100310040126 指导老师:匡唐清目录 (3)一、三维造型 (4)1.1.三维造型分析 (4)1.2.文件格式转化 (5)二、CAD doctor 修复和简化 (5)2.1.模型简化 (5)三、网格划分和网格修复 (6)3.1.网格划分 (6)3.2 .网格修复 (7)四、材料选择和浇口位置分析 (8)4.1.材料选择 (8)4.2.浇口位置分析 (9)五、成型窗口和充填分析 (10)5.1.成型窗口 (10)5.2.充填分析 (14)六、浇注系统和填充分析 (16)6.1.浇注系统 (16)6.2.浇注系统填充分析 (16)七、冷却系统分析和优化 (18)7.1.冷却系统构建 (18)7.2.冷却系统比较和选择 (20)7.3.冷却系统的优化 (22)八、保压分析和优化 (25)8.1.保压分析 (25)九、翘曲分析和优化 (29)9.1.翘曲分析 (29)9.2.翘曲优化 (32)十、总结 (32)十一、心得体会 (34)十二、参考文献 (37)分析流程任务书(分析要求,过程)报告设计分析制件保压、翘曲分析一、三维造型 1.1.三维造型分析度等因素。
通过拉伸、扫描、倒圆角、抽壳 等工具构建主体框架,通过拉伸、扫描、复制移动、倒圆角等工具构建出其余结构。
零件在造型的时候,首先考虑实用性和可用性,在此基础上再考虑线条的流畅和美观,当然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利于模具的加工和有利于开模。
Moldflow CAD 处理流道和冷却系统分析网格化模型浇口分析图1.1(三维造型外观)零件主要信息为如图1.1所示,其尺寸为长×宽×高(80 mm ×60 mm ×20 mm ),整体的厚度为1.5mm 。
1.2.文件格式转化将文件另存为igs 格式文件,再将其导入到Moldflow软件进行后续分析。
膜流分析报告
膜流分析报告1. 引言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过程,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水处理、制药、食品和化工等。
膜流分析通过模拟膜分离过程的流体行为,可以评估膜分离系统的性能和优化设计。
本报告旨在通过膜流分析,评估一种膜分离系统的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2. 方法2.1 模型建立本次分析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膜分离系统进行模拟。
首先,建立了一个二维可压缩流体模型,考虑到了膜分离腔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
然后,将膜分离腔划分为两个区域,分别表示进料端和产物端。
最后,设定了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使模型能够更好地模拟实际膜分离过程。
2.2 模型求解在模型建立完成后,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其进行求解。
通过求解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可以获得流体在膜分离腔中的流动速度和压力分布。
进一步,利用质量守恒方程和物质的扩散过程,可以获得物质的传递速率和膜分离效果。
2.3 参数设置为了更准确地模拟膜分离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对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参数进行设置。
这些参数包括膜材料的渗透系数、膜表面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流体的黏度和密度等。
在本次分析中,我们参考了实验数据和文献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3. 结果与讨论3.1 流体速度分布通过膜分析模型的求解,我们得到了流体在膜分离腔中的速度分布情况。
图1展示了流体速度在膜分离腔中的等值线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流体在进料端的速度较高,而在产物端的速度较低。
这是由于膜的存在导致了流体速度的差异,进料流体的速度高于产物流体。
3.2 物质传递速率根据模型求解的结果,我们还可以获得物质在膜分离腔中的传递速率。
图2展示了物质传递速率在膜分离腔中的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传递速率在进料端较高,在产物端较低。
这与流体速度分布的趋势相一致。
3.3 膜分离效果膜分离效果是评估膜分离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模型求解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膜分离效果的定量评估。
模流分析报告
•
Frozen Lay Fraction
•
Circuit Coolant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Part at the End of
Cooling
•
Deflection (all deflection cause)
DESIGN SOLUTIONS
10
Fill Time (F5 Animation)
最大锁模力
每个浇口填充区域
注塑压力
剪切应力
凹痕深度 凹痕阴影显示
2 熔接痕
冷却液温度 冷却管壁温度
冷却系统散热效率 冷却结束后模具表面温度 冷却结束后产品表面温度 产品整体收缩变形 产品X向收缩变形 产品Y向收缩变形 产品Z向收缩变形 冷却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收缩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纤维取向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角落效应对产品收缩变形的影响
5
产品信息
DESIGN SOLUTIONS
产品体积 (cm^3) 产品尺寸 (mm) 投影面积 (cm^2) 基本壁厚 (mm)
6
810.2 592 ×492×74 1757.7 2.0
模具信息
DESIGN SOLUTIONS
两板模,四个侧浇口。 定模侧一条水路,动模侧两条水路。
7
成型工艺参数
Moldflow分析结果正确判定与优化方案确定
CAD-IT Consultants (Shanghai) Co., Ltd Jason Qiu
Bring you tomorrow's technology today...
1
AMI主要分析结果
充填模式 V/P时刻注塑压力 料流前锋温度 剪切速率 脱模时刻体积收缩 产品凝固时间 凝固层因子 困气
Moldflow模流分析报告
Moldflow模流分析報告33P2256H15747A Arthur Chen2003.5--------------------------------------------------------------------------3 --------------------------------------------------------------------------4 --------------------------------------------------------------------------5此產品在成型時發生比較嚴重的問題,如縮水、拉模、燒焦等,如下模流分析找出問題點,並提出具體的改善方案,希望可以改善甚至完全克服上述問題,燒焦拉模Melt Temperature Minimum 255.000000 deg.C285.000000 deg.C紅色和黃色區域較厚,最大的肉厚約為3.0mm最小肉厚僅為0.5-均為扇形澆口,前端厚度均為1.0mm均為邊門澆口,前端厚度均為1.0mm潛伏澆口,前端直徑為1.5mm兩個原始方案分析均採用實際試模的成型條件,成型冷卻水溫變化模穴表面溫度分佈A A在圈示的三處較厚區域冷卻效果較差,特別是處公模側存在積熱現象,冷卻凝固必將較慢而可能導致較大的收縮。
充填時間短射滯流充填流動過程Original1充填流動過程Original2波前溫度分佈1 231 23充填壓力(充填/保壓切換時)縫合線位置Original2冷卻凝固過程Original2這六個圖表示的是產品和流道的冷卻凝固過程,紅色區域表示最先凝固的區域,一般最薄處最先凝固。
從圖三可知,注入口已先行凝固(箭頭指示處),而此時產品大部分都沒凝固,説明注入口尺寸太小,成品將得不到有效保壓而發生縮水現象。
此外分析中也發現澆口亦太薄,凝固太快。
凹陷指數Original2注射壓力及鎖模力變化Original2 Max.: 107.2MPa Max.: 35ton翹曲變形情況〈放大Original2X&Y&ZOriginal20.2mm 0.3mm0.2mm0.1mm0.2mm0.2mm由於產品結構設計、功能要求和裝配等原因,產品孔洞較多,肉厚亦較不均勻,若澆口大小、位置設計不當或射出曲綫設定不當都很容易發生(見25-26,發現用兩板模難以達成較爲理想的效果,因此改用三板模,以三個扇形澆口充填模穴,一方面讓塑膠在充填將要結束時流到薄區域,避幾個捨棄的改善方案123滯流滯流123幾個捨棄的改善方案短射1234採用兩個澆口,如圖中1、2,讓薄區域成爲最後充填區域,可以克服滯流、短射問題,然而中部較厚區域卻因离澆口太遠得12嚴重縮水Revised5均為扇形澆口,前端厚度均為1.5mm100¯6¯52.23.5¯3.5-6¯3-6¯1.5-2.535Revised5公模水路保持不變,母模最好改成三條水路,並位于左、右、中三個較厚的Revised5最大保壓壓力取最大充填。
模流分析报告解读范例(一)2024
模流分析报告解读范例(一)引言概述:模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通过对模流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系统性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解读一份模流分析报告的范例,通过分析报告的内容,介绍其中的关键点和解析方法。
正文:一、模流概述1. 模流数据的来源及采集方式2. 模流数据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3. 模流数据的基本特征和统计指标4. 模流数据的数据清洗和处理方法5. 模流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手段二、模流异常点分析1. 异常点的定义和检测方法2. 异常点对模流分析的影响和价值3. 异常点的分类及特征描述4. 异常点与其他因素的关联性分析5. 异常点处理的方法和建议三、模流趋势分析1. 模流的时间序列性质和趋势分析方法2. 模流趋势分析的技术指标和模型3. 模流趋势分析的预测和预警方法4. 模流趋势分析在系统优化中的应用5. 模流趋势分析的误差估计和检验方法四、模流关联性分析1. 模流关联性的定义和度量方法2. 模流关联性分析的相关因素选取3. 模流关联性分析的统计检验方法4. 模流关联性的时间和空间特征5. 模流关联性分析的实践案例五、模流变化模式分析1. 模流变化模式的分类和描述方法2. 模流变化模式的驱动因素分析3. 模流变化模式的模型建立和验证方法4. 模流变化模式的周期性分析和控制方法5. 模流变化模式分析的实际应用案例总结:通过对这份模流分析报告的解读,我们了解了模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模流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系统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在模流分析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异常点、趋势分析、关联性分析和变化模式等方面,以全面把握模流数据的特征和规律。
希望本文的范例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模流分析方法。
经典模流分析报告案例
经典模流分析报告案例引言模流分析是一种常用于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的技术方法,通过对系统的整体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经典的模流分析案例,通过对该案例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模流分析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案例背景在一个电商网站的订单处理系统中,用户下单后,订单需要进入一系列的流程,包括商品库存检查、支付验证、物流安排等。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该系统经常出现订单丢失、支付失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和订单处理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决定对该系统进行模流分析。
分析目标经过与系统管理员和开发团队的讨论,我们确定了以下模流分析的目标: 1. 发现订单处理流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如并发性能、数据一致性等; 2. 优化订单处理流程,提高整体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理解,为后续系统维护和升级提供参考。
分析步骤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模流分析:1. 收集资料首先,我们与系统管理员和开发团队沟通,收集有关订单处理系统的资料,包括系统架构、数据流图、业务需求等。
同时,我们还调查了用户反馈和系统日志,以了解已知的问题和瓶颈。
2. 绘制流程图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我们绘制了订单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流程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系统的流程、数据流动和各个环节之间的依赖关系。
3. 分析流程根据流程图,我们对订单处理流程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各个环节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 - 各个环节之间的并发情况; - 各个环节的运行时间和耗时操作。
4. 发现问题通过对流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 由于订单处理环节的并发问题,导致订单丢失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 某些环节的运行时间过长,影响了整体的响应速度; - 某些环节的逻辑错误导致订单状态不准确。
5. 优化改进基于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优化改进的方案: - 在订单处理环节增加锁机制,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优化某些环节的算法和操作,减少运行时间; - 对订单状态更新的逻辑进行检查和修复。
模流分析总结报告
2014-8-24
7
6.困气
如图红色线圈内需要排气
2014-8-24 8
7.熔接痕
图中彩色线条为熔接线,调机可提高压力和温度改善,也可通过喷涂等后工艺改善熔接线。 移动浇口位置可改变熔接线位置
2014-8-24
9
8.缩水痕
左图流动不平衡造成保压不均匀,出现涨模和缩水的风险较大。 右图流动较平衡,缩水的风险较小。 收缩值较小且差异较小的方案为佳。
2014-8-24
2
1.2流动平衡(父子模的流动平衡)
同一套模中产品大小不同,需更改流道和浇口大小实现流动平衡。
2014-8-24
3
2.压力分布
左图压力分布不平衡,右图压力分布较平衡。压力分布不平衡会造成压力偏大、过保压、披风、缩水、 尺寸大小头等缺陷。压力较小且分布平衡的方案为佳。
2014-8-24
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流动平衡(1.1单个产品的流动平衡;1.2父子模的流动平衡) 压力分布 温度分布 滞流 短射 困气 熔接线 缩水痕 翘曲
2014-8-24
1
1.1流动平衡(单个产品的流动平衡)
全屏动画
左图流动不平衡,右图流动较平衡。流动不平衡会造成压力偏大、过保压、披风、缩水、 尺寸大小头等缺陷。流动平衡的方案为佳。
4
3.温度分布
胶料的推荐温度为308度,温差在5度以内较好(由于剪切热温度上升2.2度,由于冷却温度下降1.9度), 且需在胶料的推荐范围内(285-330度)。
2014-8-24
5
4.滞流
3.3
0.77
产品壁厚不均匀造成滞流,产品表面有缺陷的风险
2014-8-24 6
模流分析1Report (2)
Summary - Mesh
2.1. Summary table - Mesh 模穴尺寸 体积 模穴体积 冷流道体积 元素个数 模穴元素 节点数目 流道厚度 模穴厚度
132.56 x 450.00 x 88.98 (mm) 122.447 (cc) 106.304 (cc) 16.1427 (cc) 10715 10715 5571 1.50 - 8.00 (mm) 2.50 - 2.50 (mm)
6
True 3D CAE for Injection Molding
充填结果-流动波前时间
流动波前时间
记录充填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波前边界位置
利用流动波前数据可以: -检查充填保压过程的流动情形 -检查是否发生充填不饱(短射)的问题
-找出可能的缝合线位置
-找出可能的包封位置 -检视不同浇口对流动的贡献以平衡流道设计 -找出较佳之浇口位置以平衡流动并消除缝合线
Statistics plot
25
True 3D CAE for Injection Molding
翘曲变形-凹痕值
凹痕值
凹痕值是成型塑件产生凹痕大小的度量. 此值越大凹痕越明显.
Statistics plot
26
True 3D CAE for Injection Molding
锁模力
16
True 3D CAE for Injection Molding
保压结果-流动波前时间
流动波前时间
记录充填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波前边界位置
利用流动波前数据可以: -检查充填保压过程的流动情形 -检查是否发生充填不饱(短射)的问题
-找出可能的缝合线位置
-找出可能的包封位置 -检视不同浇口对流动的贡献以平衡流道设计 -找出较佳之浇口位置以平衡流动并消除缝合线
模流分析
•降低鎖模力傳統射出時高保壓壓力需要高鎖模力,以防止塑料溢出(Flashing),但GIM所需之保 壓壓力不高,通常可降低鎖模力需求達25~60%左右。
•減少流道長度-
•氣體流通管道之較大厚度設計,可引導幫助塑料流通,便不需要特 別的外在流道設計,進而減低模具加工成本,及控制縫合線位置等 。
•應用於厚度變化大之成品厚部可利用以為Gal Channel。 •其他..... MF/GAS是針對GIM成型方式所寫的流動/保壓分析軟體,主要功能在於 預測塑料與氣體之充填流動/保壓行為,包括塑料的流動時間、溫度分 佈、壓力分佈、流動剪力、氣體的充填時間、位置、成品肉厚百分比 ..... MF/GAS分析對象泛包括所有商用氣體射出程序,分為體積控制(如 Cinpres I & II)與壓力控制(如Battenfeld)及其他相似技術,如 Krauss,Klockner,Gain...。
1. • • • • • • •
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分析功能模組: MF/Flow流動充填分析:塑料流動充填保壓 MF/Cool模具冷卻分析:模具冷卻水道及溫度變化 MF/Warp翹曲變形分析:成品不同因素影響的變形翹曲預估 MF/Stress塑膠應力分析:塑膠成品線性及非線性應力應變分析 MF/Fiber玻纖配向性分析:內含玻璃纖維流動型態及強度影響 MF/GAS 氣輔中空成型分析:結合流動冷卻的中空氣輔成型 MF/Tset 熱固性分析:IC封裝分析 l MF/Optim 最佳化成型分析: 最佳成型條件分析
GIM的好處 •減少殘留應力、降低翹曲問題傳統射出成型,需要足夠的高壓以推動塑料由主澆道流至最外圍區域;此高壓會造 成高流動剪力,殘存後則會造成成品變形。GIM中形成中空之氣體流通管道(Gas Channel)則能有效傳遞壓力,降低內應力,便減少成品發生翹曲的問題。 •消除凹陷痕跡傳統射出成品會在厚部區域如肋部(Rib & Boss)背後,形成凹陷痕跡(Sink Mark),這 是由於物料產生收縮不均的結果。但GIM則可藉由中空之氣體管道施壓,促使成 品收縮時由內部向外進行,則固化後在外觀上便不會有此痕跡。
模流分析
模具厂所接的订单的和一般公司还有所不同,我们所接的模具订单各种各样,工程师的经验有时毕竟有限,所以借助MOLDFLOW软件的分析功能,对我们设计模具帮助很大。
案例一,CLIP设计:此产品为一固定U盘的回行夹。
如下图所示,标示处变形量要求较严格,以往生产出来的产品此处变形常常偏大,我们的工程师考虑先在模具设计时设定一方向的预变形,与产品变形相互抵消,保证产品符合要求的。
问题是此预变形量多大,方向如何,设计前并不知道,如果预变形做的太大,将来产品可能就会反向变形。
借助MOLDFLOW软件的FLOW COOL WARP 模块,我们先分析出产品可能的变形量,在此基础上,给模具设计一合理的预变形量,从而一次试模成功,获得了合格的产品。
案例二,memorex-bottom-top 设计:[/ALIGN]此套模具为2+2 模穴,设计为自然平衡流道,如果不经过分析,模具设计者很难想到要在标示处加强排气,只能等试模时才能发现问题,必然会提高整个产品上市周期。
经过MOLDFLOW 软件的FLOW 模块分析后,我们在模具设计前就已经知道此问题,所以模具设计时特意在此处加强排气,保证一次试模成功。
还有一些案例解决流道平衡的问题,一模多腔的设计,通过控制流道尺寸,保证流动平衡,从而控制产品品质。
避免由于流动不平衡带来过保压现象,导致产品翘曲变形。
同时优化流道尺寸设计还有一个很大的益处就是减小循环周期。
因为很多情况下,产品最后凝固在流道处,如果流道尺寸偏大,必然提高整个循环周期,同时还会产生较多的废料。
电池盖部件是我们运用MOLDFLOW软件的又一成功案例。
此产品是薄壁件,难以填充。
在分析之前,解决它的方法是加大注射压力,提高注射速度,强制成型。
这样一方面机器磨损较大,另外高压高速注射后的产品内部残余应力较大,产品品质仍然无法保证。
采用MOLDFLOW分析后,采用局部加厚的方法,改善了产品的流动,从而使公司可以利用较小的压力和较低的注射速度成型。
模流分析报告解析
优点 缺点
3
How To Review Mold flow Report/如何检查模流分析报告
网格质量检查:
1)不能存在自由边界。 2)双面流分析,上下表面的网格匹配率必须达到 90%。 3)三角形单元的边长比:平均<3:1,最大<6:1。 4)网格之间没有交叉和重叠。 5)网格的大小。
Moldflow网格质量检查报告 自由边界
10
How To Review Mold flow Report/如何检查模流分析报告
填充分析----熔体前端温度
注意: 熔体前端温度的变化应该小于30F。
影响: 过高的温度变化可以导致零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 而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导致零件发生翘曲。
11
How To Review Mold flow Report/如何检查模流分析报告
14
影响: 融接痕可以导致表面缺陷。 融接痕可能导致零件的强度降低。
How To Review Mold flow Report/如何检查模流分析报告
填充分析——气穴
注意: 气穴应该都分布在零件的边界上。 存在气穴的位置应该在模具上添加排气槽。 应该避免在零件的A面上出现气穴。
15
影响:
气穴可能使制件没有被完全填充,零件内存在气孔。
保压分析——喷嘴处的压力分布
注射压力峰值
注射/保压切换压力值
影响: 注意: 注射压力峰值最好和注射/保压切换时的压力值 相等。
17
注射压力峰值最好和注射/保压切换时的压力值的 不平衡就意味着注射过程的不平衡。零件内部可能 会因此而产生内应力。
How To Review Mold flow Report/如何检查模流分析报告
9
模流分析报告
Option 4
Option 5
Option 6
比例因子:放大10倍
如图所示:X,Y,Z方向产品变形情况
播放按Shift+F5
P 33
Deflection, all effects: X Component(变形,所有因素:X方向)
Option 1
Option 2Optio Nhomakorabea 3Option 4
Option 5
Runner system design(浇注系统)
Option 4
Option 5
CORE SLDE
Option 6
U-shape runner size:6x5mm
U-shape runner size:6x5mm
产品排位以模图
Gate size:¢2.5mm
P6
Wall thickness(壁厚分布)
Gate quantity: 进胶方式:
BC5-7651
PC (EVA/J2525)
1X1CAV
Thickness (厚度):--mm LWH(长宽高)93.38x56.0x43.85mm
冷流道2点进胶
Analyasis Content 分析内容
Analysis Mesh type 分析网格类型
Fill+Pack+Warp 充填+保压+翘曲
3D
Entity 实体
Mesh 网格
P2
Plastic material(材料信息)
PC+24GF (Tejin G-3124 R225)
1.Melt Density 熔体密度
2. Solid Density 固体密度
最新模流分析报告范本PPT课件
充填的最大壓力為130.58Mpa 成品內部壓力分布為0~98.88M 流道壓力損失為31.70Mpa.
[8/12]
塑模一部設計處
——关于签单之后
1. 签单客户不要提前离开 2. 业务员与客户聚会 3. 陪客户回家 4. 第二天带小礼品去客户家回访
如何做:
全力拜访 量中取质
从我们的“A类客户”中筛选客 户
邀约的准备
1、工具的准备 2、话术准备
第一步: 吸引其注意力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公司定于 6月28日在公司举办一次高端客户联谊 会,本次客户联谊会只针对日益成熟 的现代家庭。机会难得!而且会上还 有众多的抽奖机会。
语气:不卑不亢 态度:诚恳热情 形象:专业干练
拒绝处理
1、我很忙,我没有时间参加。
其实张先生我知道向您这样的成功人 士都很忙,但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又都是为 了什么?无非是多赚一点钱,让自己和家 人能够生活的更加幸福!公司举办的是家 庭理财联谊会,就是请专家来教我们安全 有效的家庭理财方法,这样的机会您要是 错过了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事情。您可以先 去听听,就算中途有事,又没规定说中途 不可离开。
模流分析报告范本
成型材料
黏度(viscosity) 流體流動阻力的度量。黏度越高,流動阻力越大,流動越困難。 對一般熱塑性塑料,黏度是塑料成分、溫度、壓力及剪切率的函 數。就溫度效應而言,熱塑性塑料的黏度一般隨溫度升高而有降 低的情形。就剪切率(shear rate)的效應而言,剪切率越高,代表 加工變形速率越大,由於高分子鏈被排向的結果,使大部份的塑 料具有黏度隨剪切率升高而下降的切變致稀性(shear-thinning)。
模流分析报告解析(一)2024
模流分析报告解析(一)引言概述:这份报告解析了模流分析报告(一),详细介绍了模流分析的概念和重要性。
模流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系统性能的强大工具,它通过分析和优化模型中的流程,能够提高效率、减少浪费和优化资源分配。
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模流分析的基本原理,然后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探讨了这一工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其带来的益处。
正文:1. 模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 什么是模流分析?1.2 模流分析的基本原理1.3 模流分析与其他工具的比较2. 模流分析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2.1 模流分析在生产线设计中的应用2.2 模流分析在待机时间分析中的应用2.3 模流分析在物料流转中的应用2.4 模流分析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2.5 模流分析在故障排查中的应用3. 模流分析在服务业领域的应用3.1 模流分析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3.2 模流分析在餐厅流程中的应用3.3 模流分析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3.4 模流分析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3.5 模流分析在售后服务中的应用4. 模流分析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应用4.1 模流分析在软件需求分析中的应用4.2 模流分析在系统架构设计中的应用4.3 模流分析在软件测试中的应用4.4 模流分析在性能优化中的应用4.5 模流分析在用户体验改进中的应用5. 模流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5.1 模流分析的优势5.2 模流分析的局限性总结:这份报告解析了模流分析报告(一),介绍了模流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随后,详细讨论了该工具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包括生产制造、服务业和软件开发领域。
最后,总结了模流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
通过本报告的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模流分析及其在各个领域的益处,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思路和相关应用场景的参考。
模流分析经典教材-1
2
模流分析经典教材
5-1-3 疲劳 5-1-4 冲击强度 5-1-5 热机械行为 5-2 塑件强度设计 5-2-1 短期负荷 5-2-2 长期负荷 5-2-3 反复性负荷 5-2-4 高速负荷及冲击负荷 5-2-5 极端温度施加负荷 5-3 塑件肉厚 5-4 肋之设计 5-5 组合之设计 5-5-1 压合连接 5-5-2 搭扣配合连接 5-5-3 固定连接组件 5-5-4 熔接制程 第六章 模具设计 6-1 流道系统 6-1-1 模穴数目之决定 6-1-2 流道配置 6-1-3 竖浇道尺寸之决定 6-1-4 流道截面之设计 6-1-5 流道尺寸之决定 6-1-6 热流道系统 6-2 流道平衡 6-2-1 流道设计规则 6-3 浇口设计 6-3-1 浇口种类 6-3-2 浇口设计原则 6-4 设计范例 6-4-1 阶段一:C-mold Filling EZ 简易充填模拟分析 6-4-2 阶段二:执行 C-mold Filling & Post Filling 最佳化 6-5 模具冷却系统 6-5-1 冷却孔道的配置 6-5-2 其它的冷却装置 6-6 冷却系统之相关方程式
射出机自从 1870 年代初期问世以来,累历了多次重大的改良,主要的里程碑包括回转式螺杆(recipr ocating screw)射出机的发明、各种替代加工制程的发明,以及塑件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尤其 是回转式螺杆射出机的发明,协对于热塑性塑料射出成形的多样性及生产力造成革命性的冲击。
现今的射出机,除了控制系统与机器功能有显著改善以外,从柱塞式机构改变为回转式螺杆是射出成形机 最主要的发展。柱塞式射出机本质上具有简单的特色,但是纯粹以热传导缓慢地加热塑料,使其普及率大 大地受到限制。回转式射出机则借着螺杆旋转运动所造成的摩擦热可以迅速均匀地将塑料材料塑化,并且, 也可以像柱塞式射出机一般向前推进螺杆,射出熔胶。图 1-1 是回转式螺杆射出机的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模力:XY 图
从图中可知,产生最大锁模力时间: XX S处, 所需要最大锁模力值:XXXTonn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熔接线
两处进胶结合处结合线比较明显,适当提高模具温度等有效减少结合线, 避免结合线处产品强度不够,容易断裂等现象。
气穴
产品上有气泡处,需要做好模具上排气,避免出现充填缺陷、烧伤产品、有气泡等现象
➢ 产品表面流动波前温度分布均匀;产品的困气位置在粉红色圆圈处,注意排气 设计。
➢ 产品表面有结合线产生可能影响外观。 ➢ 成型所需压力在合理成型范围内。 ➢ 产品变形供参考。
➢ :此分析报告仅供参考,请贵公司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取舍, 由中山市高立源模具科技有限公司CAE分析人员保留最终解释权。
目 录:
1. 制品分析 2. 材料信息 3. 流道系统设计 4. 充填时间(动画) 5. 流动前沿温度 6. 总体温度(动画) 7. V/P转换压力 8. 压力(动画)
9. 注射位置处压力:XY 图 10. 锁模力:XY 图 11. 熔接线 12. 气穴 13. 缩痕估算 14. X方向变形 15. Y方向变形 16. Z方向变形
播放动画:按Shift+F5
V/P转换压力
速度/压力切换时的压力,此亦为注塑本产品所需要的最大压力 为66.44MPA。
压力
从图中可知,分析最大压力:XXX Mpa, 位于可接受范围内,实际成型时适当提高 模、料温可降低射压需求。
播放动画:按Shift+F5
注射位置处压力:XY 图
从图中可知,产生最大注塑时间: XXS处, 所需要最大注塑压力值:XXXMpa。
材料信息
注:由于材料库中无法找到一样的材料,因此,找相似的材料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数据有差异。
流道系统设计
Fill time – Animate (充填时间-动画)
产品充填满,填充过程顺畅,无短射情况出现。
播放动画:按Shift+F5
流动前沿温度
总体温度
总体温度分布较均匀,局部温度偏差较大 处注意加强冷却及排气。
缩痕估算
Deflection all effects (总变形)
Deflection X component (X 方向变形)
Deflection Y component (Y 方向变形)
Deflection Z component (Z 方向变形)
➢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当前的流道和浇口条件下,产品填充OK无滞流短射现象出 现。
模号:xxx 日期:xxx
产品分析
* 制品名 : - 制品进胶口处厚度:2.0(mm) - 制品平均壁厚 : 2.0(mm) - 制品最最簿处厚度 : 1.0(mm)
* 制品信息 : - 制品重量 :104 - 型腔数量 : 2Cav - 制品规格: 130*100*29(mm)
备注:产品较薄处以及谷位较多位置 尽量增加排气,防止产品产生 困气及注塑不满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