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病理学

合集下载

肺炎(病理学)

肺炎(病理学)

(二)病变组织学类型 1、鳞癌 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2、腺癌 高分化癌 低分化癌 3、泡状核细胞癌 4、未分化癌
精品PPT
(三)扩散特点 1.直接蔓延
向上: 向外: 向前: 向后:
颅底、颅内 中耳 鼻腔、眼眶 颈脊髓
精品PPT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颈部淋巴结 无痛性肿大
➢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 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 2~3/10万。
精品PPT
概念:原发于鼻咽粘膜上皮组 织的恶性肿瘤。
(一)病因 1. EB病毒 2.化学因素 3.家族遗传因素
精品PPT
(二)病变 结节型 菜花型 粘膜下型 浸润型 溃疡型
好发部位 顶壁>侧壁和隐窝>前壁
精品PPT
左 肺 大 叶 性 肺 炎
精品PPT
颜色灰白、灰黄,质 实如肝.
大叶性 肺炎
灰色 肝样变期
精品PPT
渗出成分以大量纤维 素及中性粒细胞为主.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精品PPT
中性粒细胞
纵横交错红色丝网状 的纤维素.
肺泡腔内的纤维素及中性白细胞 精品PPT
※2.病变及联系
(4)溶解消散期
(第7天)
肺透明膜 精品PPT
病理临床联系
1、主要临床症状:无痰 、呛咳、 缺 氧等。 2、预后良好,但坏死严重者可以在
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治愈者可留 下瘢痕或合并支扩。
精品PPT
三、支原体肺炎
精品PPT
概念:
• 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间 质性炎症。
• 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行为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正常存在患者的口鼻 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 于青少年,以冬春季常见。

病理学 肺炎

病理学 肺炎

病理学肺炎肺炎概述肺炎是指发生在肺组织的急性渗出性炎症,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分类按解剖学: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按病原学: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支原性、寄生虫性按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肿性一、大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球菌引起,以肺泡内纤维蛋白渗出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急性炎症。

临床表现:急骤起病,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同时伴有肺实变体征和白细胞数量增多。

病因及发病机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球菌,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当机体在诱因的作用下抵抗力降低,细菌易于侵入肺泡并繁殖,病变引起的浆液性渗出物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导致肺组织的变态反应。

细菌及炎性渗出物沿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管迅速向周围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肺大叶,带菌渗出物经肺叶支气管播散,可引起数个肺大叶的病变。

_射线检查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

随着病情进展,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表现为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在消散期,_线显示炎性浸润逐渐吸收,可有片状区域吸收较快,呈现“假空洞”征,多数病例在起病3_4周后才完全消散。

老年患者病灶消散较慢,容易出现吸收不完全而成为机化性肺炎。

病理变化和病理临床关系1充血水肿期 2红色肝样变期 3灰色肝样变期 4溶解消散期各时期的镜下观结局及并发症1感染性休克常见于早期的重症大叶性肺炎,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和微循环衰竭,病死率较高。

2肺脓肿及脓胸患者免疫力低下,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混合感染,易并发脓肿,病变若蔓延到胸膜则引起脓胸。

3败血症或脓毒败血症见于严重感染时因细菌侵入血流继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所致。

4肺肉质变肉眼观病变部位肺组织褐色肉样组织。

患者因中性粒细胞渗出过少,由其释放的蛋白质酶不足以及时溶解、清除肺泡腔内的纤维素等渗出物则由肉芽组织予以机化。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损伤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损伤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损伤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病理学特点及组织损伤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损伤进行探讨。

一、病理学特点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炎症反应: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主要是小气道和肺泡的炎症反应。

早期病变主要表现为炎症细胞的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

炎症反应的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相关,严重感染可引起肺实质的广泛浸润,甚至可发展为坏死性肺炎。

2. 粘液与凝血栓形成:支原体感染还可引起炎性渗出物的产生,使肺泡和气道受损。

病理切片中可观察到病灶区域出现大量的黏液堆积,并可形成凝血栓。

粘液和凝血栓的形成会阻塞气道,使肺组织受到更严重的损伤。

3. 细胞变性和坏死:支原体感染会导致肺泡细胞和上皮细胞的变性和坏死。

细胞变性主要表现为胞浆变湿性,细胞内出现空泡和嗜酸性颗粒等变化。

细胞坏死则可导致肺泡壁破坏和组织坏死,加重炎症反应。

二、组织损伤支原体肺炎对肺组织的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肺泡炎症: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泡炎症主要表现为肺泡壁增厚和间质纤维化。

肺泡壁增厚是由于炎症细胞浸润和病灶区域水肿引起的,而间质纤维化则是由于长期反复感染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纤维组织增生。

2. 小气道损伤:支原体感染会引起小气道炎症和黏液堆积,导致小气道狭窄和阻塞。

受损的小气道功能减退,影响肺部通气和气体交换,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3. 肺实质破坏:严重的支原体肺炎可导致肺实质的广泛损伤和破坏,病理切片上可观察到坏死灶和出血灶。

肺实质破坏增加了感染的程度和范围,对于患者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

4. 肺功能受损:支原体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会使肺功能受损,包括肺顺应性下降和气体交换功能异常等。

严重感染可导致呼吸功能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支持。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包括组织炎症反应、粘液与凝血栓形成、细胞变性和坏死等。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与组织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与组织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与组织学表现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与组织学表现是对该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围绕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和组织学表现展开论述。

一、病理学特征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主要包括病变部位、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

1. 病变部位支原体主要侵犯的部位是呼吸道上皮细胞,尤其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炎症往往从上呼吸道开始,逐渐扩展到下呼吸道。

对于严重感染的患者,支原体可进一步侵犯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泡炎症。

2. 病变类型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主要包括浆液性炎症和混合性炎症。

浆液性炎症以炎性细胞渗出为主,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混合性炎症则同时存在炎性细胞和纤维化改变。

3. 病变程度支原体肺炎的病变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病变主要表现为病灶局限,浆液性炎症较轻。

中度病变病灶扩展,炎症细胞渗出增多,肺组织发生纤维化。

重度病变则病灶广泛,炎症细胞明显增多,伴有显著的纤维化和肺泡结构破坏。

二、组织学表现支原体肺炎的组织学表现主要包括炎症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改变和病灶扩展。

1. 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学观察下,支原体肺炎病变区域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这些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特征,它们聚集在上皮细胞周围,形成灶性浸润。

2. 上皮细胞改变支原体感染导致上皮细胞的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脱落、变性和坏死。

在炎症的刺激下,上皮细胞脱落增多,导致上皮屏障的破坏。

同时,支原体的侵袭会引起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进一步加重病情。

3. 病灶扩展支原体肺炎的病灶可以通过支气管黏膜向周围扩展。

随着炎症的发展,病灶逐渐扩大,并且可累及肺泡。

病灶扩展的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总结: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病理学特征与组织学表现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支原体感染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引起浆液性炎症和混合性炎症,病变程度可以轻、中、重度。

肺炎 病理学

肺炎 病理学

2、肉眼:灰黄色实变病灶,病灶大小不等,
直径约 0.5-1cm,形状不规则;病灶内可 见细支气管断面;脓样物挤出。
3、镜下:
@早期:细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膜表面附 着粘液性渗出物,周围肺组织可无明显 改变或仅表现为轻度肺泡充血; @进展:支气管、细支气管及周围的肺泡腔内出 现较多的嗜中性粒细胞、少量红细胞和 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纤维素少见; @后期:中性粒细胞渗出增多,渗出物呈脓性。 病灶周围的肺组织充血,浆液渗出;
二、病理变化
炎症可引起整个呼吸道,肺部病变常仅累及 一叶肺组织,以下叶多见,偶可波及双肺。 镜下:间质性肺炎的改变; 肉眼:病变发生于肺间质,呈节段性或局灶性分布, 暗红色,切面可有少量红色泡沫 状液体, 气管、支气管可有黏液性渗出物,胸膜一般 不受累。
三、预后:
预后好,自然病程约为两周,可完全痊愈。
轻度粘连。
2.临床联系:
体温下降,X线:病变区域阴影逐渐减低
溶解消散期
肺泡腔
五、结局和并发症
大多数肺组织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肺肉质变 合并金葡菌感染 肺脓肿、脓胸 纤维素性胸膜炎 胸膜肥厚和粘连
病灶
入血 感染性休克 (休克/中毒性肺炎) 金葡菌、肺炎链球菌
败血症、脓毒败血症
坏并 肺 死其 脓 而它 肿 形细 : 成菌 当 脓感 机 肿染 体 时抵 ,抗 肺力 组低 织, 可合
们的各级分支和肺泡
肺腺泡(pulmonary acinus):肺小叶内的Ⅰ级呼吸细支气管
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 ,是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
肺小叶约有 15~25个肺腺泡。
(二)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防御功能:
1.纤毛粘液排送系统:
a.排出体外
b.粘液中含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之肺炎PPT课件

病理学 呼吸系统疾病之肺炎PPT课件
16
17
18
小叶性肺炎
(lobular pneumonia) 概述: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肺小叶为范围的
急性化脓性炎症。 病变常在急性细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发
展形成,又称支气管肺(bronchopneumonia)
19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小叶性肺炎 诱因:传染病、慢性心衰、昏迷、麻醉、
复习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分类:上、下呼吸道
1
第一节 肺 炎
( pneumonia )
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2
类型:
发病原因:感染性(细菌、病毒、支原体、 真菌、寄生虫)。
理化性(放射性、吸入性、类脂性)。 变态反应性(过敏性、风湿性)。 发生部位:肺泡性、间质性。 病变范围:小叶性、节段性、大叶性。 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 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肿性。
小叶性肺炎 小儿、年老体弱 多种细菌 化脓性炎 肺小叶 两肺各叶.背侧及下叶多 病灶常小(直径约1cm)散在实变 化脓性炎.肺组织有破坏 .肺泡壁完整 较差
26
二 、病毒性肺炎 ( viral pneumonia )
三、支原体性肺炎 ( mycoplasmal pneumonia )
27
病毒性肺炎病理变化
常常是“雪上加霜”。
并发症: 1. 呼吸衰竭 2. 心力衰竭 3. 肺脓肿、脓胸及脓毒败血症 4. 支气管扩张
25
大、小叶性肺炎比较: ★ ★
年龄 细菌 炎症性质 病变范围 肉眼
镜下
预后
大叶性肺炎 青壮年 肺炎球菌(90%) 纤维素性炎 肺大叶 单侧肺.左下叶多 肺大叶实变.病灶大 纤维素性炎 无组织坏死 较好

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

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

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肺炎病是指由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其病理学特点涉及到炎症反应、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相应的形态学表现。

本文将详细讨论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

一、炎症反应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首先体现在炎症反应方面。

在病原体入侵肺部后,肺组织中的免疫细胞将迅速启动炎症反应以对抗病原体。

这一过程涉及到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细胞因子释放等多种生理变化。

血管扩张增加了血流量,增强了免疫细胞的聚集和活性;而血管渗透性的增加则导致了炎症渗出物的形成,包括血浆和炎性细胞。

二、组织病理学变化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还表现在组织病理学变化方面。

一般来说,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病主要影响肺泡和间质。

在早期病变中,肺泡壁上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开始增多,同时病原体也大量滞留于肺泡腔内。

这些变化将导致肺泡的功能受损,气体交换受限。

随着炎症的进展,肺泡内的渗出物逐渐增多,形成病理性渗出物,其中包括纤维蛋白栓塞和炎性细胞。

纤维蛋白栓塞会进一步阻塞肺泡,导致肺泡坏死和瘢痕形成。

同时,炎性细胞的大量积聚也会对肺组织造成破坏,并加重炎症反应。

三、形态学表现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还可以通过形态学表现来展示。

炎症反应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导致了肺组织的典型形态学改变,这些改变可以通过病理切片来观察和分析。

在肺炎病的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肺泡的充血和水肿,病原体的存在和肺泡腔中的病理性渗出物。

此外,还可以见到肺泡壁的增厚和纤维化,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

这些形态学改变是肺炎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临床意义对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的了解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炎症反应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可以推测出病原体的种类和侵犯的范围,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此外,对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的了解还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可以决定采取合适的药物治疗措施,如抗菌药物、抗炎药物和支持治疗等。

综上所述,肺炎病的病理学特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及形态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病理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病理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病理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其病理学特点与组织病理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本文将从病理学特点和组织病理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病理学特点1. 经典病理学特点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细菌聚集:支原体在感染部位可以形成颗粒状聚集,主要定位于肺泡腔和细支气管。

1.2 黏液性渗出:感染后,黏液性渗出物在肺泡腔和细支气管内大量积聚,使肺组织充血、水肿。

1.3 淋巴细胞浸润:支原体感染后,淋巴细胞浸润是其典型的病理特征之一,尤其是在感染早期。

1.4 上皮细胞增殖:支原体感染可导致感染部位上皮细胞的增殖及上皮细胞形态改变。

2. 免疫学特点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免疫学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细胞免疫反应:感染后,机体会产生细胞免疫应答,主要表现为T淋巴细胞的增加及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

2.2 体液免疫反应: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也会产生相应的体液免疫反应,包括炎症因子和抗体的产生。

二、组织病理在组织病理学方面,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 肺泡炎症支原体感染可导致肺泡炎症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肺泡内黏液性渗出物的积聚,以及细胞和细菌的聚集。

由于炎症反应的存在,肺泡腔内可见多量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2. 肺间质炎症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间质炎症,主要表现为纤维组织增生和细胞浸润。

严重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3. 上皮细胞损伤支原体感染对上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增殖、坏死和脱落。

损伤的上皮细胞可在组织病理学观察下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和坏死。

总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点与组织病理表现主要包括黏液性渗出、淋巴细胞浸润、细菌聚集、肺泡炎症和肺间质炎症等。

此外,支原体感染还可导致上皮细胞损伤,表现为上皮细胞的增殖、坏死和脱落。

这些特点的存在可通过病理学观察来支持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并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与影像学表现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进行探讨。

一、病理学变化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包括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1.肺组织炎症反应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支气管黏膜和肺泡壁的炎症细胞浸润。

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支气管壁增厚,并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肺泡壁也常见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

2.免疫反应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会产生免疫反应。

炎症细胞的浸润会释放炎症介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同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对抗支原体感染。

在病理切片中,可以观察到免疫反应相关的病变,如淋巴滤泡增生。

二、影像学表现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肺部实变和肺实质病变。

1.肺部实变在X线胸片上,支原体肺炎可呈现为肺部实变,表现为肺纹理增多、模糊。

CT检查可以更准确地观察到实变灶的分布和范围。

支气管壁增厚、渗出灶、大片影和结节状阴影是支原体肺炎的常见表现。

2.肺实质病变支原体肺炎还可引起肺实质的病变。

在影像学上,可见到局部的磨玻璃样浸润、斑片状浸润或结节影。

这些病变常常呈现为双侧多发的分布,与其他肺炎有所不同。

此外,支原体肺炎还可能导致肺间质纤维化和肺气肿。

这些影像学表现在病程后期更常见,对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包括支气管壁的增厚和炎症细胞的浸润。

影像学上,支原体肺炎可呈现为肺部实变和肺实质病变,包括肺纹理增多、模糊、肺渗出灶等。

了解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变化和影像学表现,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本文将重点介绍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和发展过程,并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理学特征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是一种细菌样寄生体,主要感染人体的呼吸道上皮细胞。

在感染的过程中,支原体会破坏细胞内基质,释放炎性因子,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

2. 炎症反应: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肺泡和细支气管周围的炎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等。

炎症反应会导致肺组织的水肿、坏死和纤维化等病理变化。

3. 肺实质受损:在支原体感染的早期,病人常出现轻度肺炎的症状,如咳嗽、咳痰、胸闷等。

随着病情的加重,支原体会进一步破坏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实质的受损,肺泡壁变薄,肺容积减小。

二、发展过程支原体肺炎的发展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潜伏期:支原体感染初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称为潜伏期。

此时,支原体已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但尚未引起炎症反应或其他临床症状。

2. 前驱期:在潜伏期后,病人逐渐出现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

此时,支原体感染已引起炎症反应,但炎症尚未严重。

3. 高峰期:前驱期后,支原体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显著增强,肺部病变明显。

病人常有高热、剧咳、胸闷等明显症状,肺部听诊常闻及湿性啰音。

4. 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病人的症状逐渐缓解,肺部病变得到控制,恢复期到来。

在这个阶段,患者的体温逐渐降至正常,咳嗽和咳痰的程度减轻。

三、诊断和治疗方法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在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医生常常会进行以下检查:1. 实验室检查:通过咽拭子或痰液的培养和PCR检测,可以明确支原体的感染情况。

2. 影像学检查:可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观察肺部病变的范围和程度。

3. 其他辅助检查:如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等可以评价支原体感染对肺功能的影响。

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及不同病原体的区别

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及不同病原体的区别

肺炎的病理学特征及不同病原体的区别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肺炎可以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不同的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在其病理学特征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肺炎的病理学特征以及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之间的区别。

一、肺炎的病理学特征肺炎的病理学特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肺炎炎症反应肺炎的主要特征是肺组织的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可表现为肺组织的红、肿、热、痛以及功能障碍等。

炎症反应的程度取决于病原体的侵袭程度、宿主免疫系统的反应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2. 肺部病变肺炎导致肺部病变的形成,其中最常见的是肺泡和支气管的病变。

肺泡病变包括肺泡壁的水肿、坏死、出血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

支气管病变则表现为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包括支气管的水肿、坏死以及痉挛等。

3. 炎症细胞浸润肺炎导致炎症细胞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的浸润。

这些炎症细胞参与了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修复过程。

不同的病原体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炎症细胞浸润。

4. 病原体定位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可能有不同的病原体定位。

例如,细菌引起的肺炎可能主要定位于肺泡和支气管壁,病毒引起的肺炎可能主要定位于肺泡上皮细胞,而真菌引起的肺炎可能主要定位于肺间质。

5. 伴随病变肺炎可能伴随其他病变的发生,例如肺栓塞、脓胸等。

这些伴随病变可能对肺炎的病理学特征有一定的影响。

二、不同病原体引起肺炎的区别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在其病理学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组织损伤程度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在肺组织损伤程度上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细菌引起的肺炎通常会引起肺组织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而病毒引起的肺炎则可能导致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脱落。

2. 炎症细胞类型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在炎症细胞类型上可能有所区别。

细菌引起的肺炎常伴有中性粒细胞的浸润,而病毒引起的肺炎可能伴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浸润。

3. 炎症反应程度不同病原体导致的肺炎可能在炎症反应程度上存在差异。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学分类与临床分型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学分类与临床分型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学分类与临床分型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是炎症侵犯肺实质和周围的支气管。

根据病理学表现和临床症状的差异,支气管肺炎可以分为不同的病理学分类和临床分型。

一、病理学分类支气管肺炎的病理学分类根据炎症分布的不同来划分,常见的病理学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 细支气管肺炎(Bronchiolitis)细支气管肺炎是一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主要累及到肺的细支气管和肺泡。

其特点是呼吸道症状明显,患者常有喘息、咳嗽等症状。

2. 渗出性支气管肺炎(Exudative bronchopneumonia)渗出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炎症反应强烈的支气管肺炎,其特点是肺泡和支气管壁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和渗出物积聚。

常见的导致该类型支气管肺炎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病毒等。

3. 干酪样支气管肺炎(Caseous bronchopneumonia)干酪样支气管肺炎是一种特殊的感染性炎症,其特点是肺组织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干酪样物质。

干酪样支气管肺炎常见于结核杆菌等特定病原体感染。

4. 间质性支气管肺炎(Interstitial bronchopneumonia)间质性支气管肺炎是一种主要表现为肺间质炎症的支气管肺炎,其特点是肺间质区域呈现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间质性支气管肺炎常见于结缔组织疾病、药物反应等。

二、临床分型支气管肺炎的临床分型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表现来划分,常见的临床分型包括以下几种。

1. 轻型支气管肺炎轻型支气管肺炎多见于儿童和成人,患者常有轻度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肺部体征轻微,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

2. 中型支气管肺炎中型支气管肺炎常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情较轻型支气管肺炎严重,患者有明显的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等症状,肺部体征明显。

3. 重型支气管肺炎重型支气管肺炎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病情较中型支气管肺炎更为严重,患者有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肺实质浸润等症状,肺部体征明显,甚至危及生命。

肺炎(病理学)

肺炎(病理学)
病理学对肺炎诊断的重要性
病理学在肺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肺部病变的观察和检测,可以 更准确地诊断病因、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病理学在研究中的作用
病理学可以通过对肺部病变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研究肺炎的发生机制、 病变特点、药物疗效和预后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本次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03
肺炎的病理生理
炎症反应与免疫应答
炎症反应
肺炎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炎症细胞通过释放炎症介 质参与肺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过程。
免疫应答
肺炎的免疫应答涉及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通过 吞噬作用、自然杀伤细胞等手段清除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则 通过抗体和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肺损伤与修复
肺损伤
3
由于其他疾病或治疗不当而引起的肺炎。
分类学
大叶性肺炎
多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以肺泡内弥 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
小叶性肺炎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 炎症。
间质性肺炎
以肺间质为主的炎症,可由细菌、 病毒等感染引起。
支气管肺炎
多由细菌或病毒等感染引起,累及 支气管和肺泡。
机械通气
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采用机械通 气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采集患者的痰液、血液或其他体液样本进行 实验室检查,以确定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
CT检查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肺炎,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T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显示 肺部炎症病灶的位置和范围。
05
肺炎的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生素
根据细菌学诊断,选用敏感抗 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
类、大环内酯类等。

《病理学》课件——大叶性肺炎——病因、病机和结局

《病理学》课件——大叶性肺炎——病因、病机和结局
大叶性肺炎 ——病因、病机和结局
一、肺炎的分类
肺炎(pneumonia)通常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
1. 按 病 因: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 、真菌性 2. 按病变部位: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3. 按病变性质:浆液性、纤维蛋白性、化脓性、出血性
二、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概述
三、大叶性肺炎——病因、诱因
1.肺炎链球菌(90%)、肺炎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2.受寒、 疲劳、 感冒、醉酒等
四、大叶性肺炎——发病机制
细菌
呼吸道 肺 泡 肺泡间孔 肺大叶
肺大叶 肺小叶 肺腺泡
五、大叶性肺炎——结局及并发症
1.大部分痊愈(肺泡结构未被破坏) 2.并发症:
成纤维细胞 新生的毛细血管
炎细胞
肺肉质变
五、大叶性肺炎——结局及并发症
肺肉质变
肺脓肿
脓胸
小结
小结
病因:肺炎链球菌 诱因:受寒、 疲劳、 感冒、醉酒等 结局和并发症:痊愈
并发症: • 肺脓肿及脓胸或脓气胸; • 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 感染性休克; • 肺肉质变
思考题
“肺肉质样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发生的?
(1)肺脓肿及脓胸或脓气胸; (2)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 (3)感染性休克; (4)灰色肝样变期(模式图)
大叶性肺炎-溶解消失期(模式图)
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蛋白溶解酶 →纤维素溶解 ; 病原体被吞噬溶解,肺组织可完全恢复正常
五、大叶性肺炎——结局及并发症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变化与组织学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变化与组织学分析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变化与组织学分析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是一种常见的引起肺炎的病原微生物。

它引发的肺炎通常被称为支原体肺炎。

本文将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变化与组织学分析进行阐述。

一、病理学变化肺炎支原体感染经历了一系列病理学变化。

首先,在细菌进入人体之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免疫细胞的聚集和炎性物质的释放。

这些炎性细胞和化学物质会破坏肺泡壁和周围组织,进而引起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其次,肺泡壁的细胞会发生增生和变性。

研究表明,肺炎支原体感染会导致肺泡壁细胞的增殖,特别是肺泡上皮细胞。

同时,这些细胞也会发生明显的变性,形状变得异常,并且还会释放炎性细胞因子,从而加重炎症反应。

另外,肺间质的病理改变也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重要特征之一。

感染过程中,炎性细胞和渗出液会积聚在肺间质内,导致肺间质水肿和纤维化的发生。

严重的病例中,还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炎和肺不张的情况。

最后,肺泡内会出现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栓子。

渗出物主要由炎性细胞、细菌及其代谢产物以及坏死细胞构成。

而纤维蛋白栓子则是指纤维蛋白聚集在肺泡内形成的栓塞物。

这些渗出物和栓子会进一步阻塞肺泡,影响气体交换,造成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二、组织学分析通过组织学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理学变化。

首先,肺组织切片观察可见肺泡壁和间质的病变。

肺泡壁上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细胞增生,并伴有细胞变性的特征。

此外,肺泡腔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纤维蛋白栓子。

其次,病理学分析还可以观察到炎性细胞浸润的情况。

病理切片显示,肺组织内浸润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浆细胞等炎性细胞。

这些炎性细胞的聚集是机体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免疫反应。

另外,肺间质的改变也是组织学分析的重点之一。

感染导致的肺间质水肿和纤维化在组织切片中可见。

肺间质的增厚和细胞浸润是纤维化的重要特征,这与肺部炎症反应和渗出物积聚相关。

最后,免疫组化染色可进一步验证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存在。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与病理学改变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与病理学改变

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与病理学改变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本文将详细探讨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以及病理学改变。

一、病原体特点支原体是一类微小的细菌,其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细胞壁与细胞核。

其主要分为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两类,其中肺炎支原体是引起支原体肺炎的主要病原体。

二、病理过程支原体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定植于肺泡上皮细胞,并在该处复制繁殖。

病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潜伏期:支原体侵入人体后,病原体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为2-10天。

2. 上皮细胞破坏:支原体侵入肺泡上皮细胞,并通过生物学反应使得细胞脱落、坏死或者变性。

上皮细胞破坏会导致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

3. 细菌感染:因为上皮细胞的破坏,支原体引起的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等增加。

4. 炎症反应:由于支原体的侵袭,机体免疫系统会引起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导致肺组织出现充血、淋巴细胞浸润、肺间质水肿等改变。

5. 肺组织病变:支原体肺炎病变主要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厚、肺泡堵塞、肺泡腔内出现炎性渗出物等。

三、病理学改变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肺泡间隔增厚:支原体侵入肺泡上皮细胞后,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肺泡间隔增厚。

肺泡间隔增厚使得气体交换受阻,从而引起呼吸困难等症状。

2. 肺泡堵塞:由于支原体侵袭及炎症反应,肺泡腔内会出现大量炎性渗出物,使得肺泡堵塞。

肺泡堵塞会进一步加重气体交换障碍。

3. 肺间质改变:支原体肺炎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肺间质充血、水肿等改变。

肺间质改变使得肺组织更加致密,影响气体交换。

4. 上皮细胞破坏:支原体侵入上皮细胞并引发细胞坏死,使得肺组织的上皮层受损。

上皮细胞破坏使得肺组织的防御功能减弱,易受其他细菌感染。

5. 炎性渗出物:支原体肺炎会引发炎性反应,导致肺泡腔内出现大量渗出物。

炎性渗出物包括炎性细胞、纤维蛋白等,会进一步增加肺泡堵塞,影响气体交换。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潜伏期、上皮细胞破坏、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阶段。

1.1.31病毒性肺炎病理学生理学课件

1.1.31病毒性肺炎病理学生理学课件

结局及并发症:
混合性感染,病变更为 严重和复杂,病灶呈小 叶性、节段性和大叶性 分布,且支气管和肺出 血、坏死,或混有化脓 性病变等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ARS )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drome
1. 病原体:引发SARS 的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最典型的是进入通常在冬季或春季在人群中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病理变化-脾和淋巴结病变
淋巴组织大片出血坏死,脾小体高度萎缩, 动脉周围淋巴鞘内淋巴细胞减少; 淋巴结内淋巴组织坏死,结构消失。
临床表现
发热、可伴头痛、肌肉和关 节酸痛;干咳,严重者出 现呼吸窘迫。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一般不升 高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 减少
X 线:肺部常有浸润性阴影
病毒包涵体
1、上皮细胞或多核巨细胞内 2、红染球形小体,周有透明晕 3、胞核内包涵体(巨细胞病毒和腺病毒)
胞浆内包涵体(呼吸道合胞病毒) 胞浆和胞核内(麻疹病毒)
腺病毒感染(细胞核内病毒包涵体)
巨细胞病毒包涵体)
临床表现
1、 病毒血症----发热, 血常规淋巴细胞↑ 2、频繁难治的咳嗽,气促,发绀等
2.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为主,直接接触病人粪便、尿液和血液也 会感染。
3. 发病机制:引起免疫超敏反应,使CD4 和CD8 阳性淋巴细胞 减少,严重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病理变化-肺部病变:
肉眼:双肺实变,肿胀,暗红色
镜下:病毒性肺炎改变,病毒包 涵体形成,肺泡腔充满大量脱 落的肺泡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 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病 理 变 化—肉眼观
病变常不明显,病变肺组织因 充血水肿而轻度肿大,切面可 有红色泡沫状液体溢出,无实 变

肺炎病理学教学案例

肺炎病理学教学案例

肺炎病理学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在新冠疫情爆发后,肺炎病理学成为了备受关注的学科。

了解肺炎的病理学变化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学案例将介绍一名患有肺炎的患者的病理学特点,并探讨与之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

患者信息- 年龄:65岁- 性别:男性- 症状: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病理学特点- 病理切片显示肺泡壁增厚,充血和水肿- 肺泡内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包括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 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由纤维蛋白和炎性细胞组成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寒战和盗汗- 咳嗽:干咳或有痰,痰液可呈黄色或绿色- 呼吸困难:由于肺泡壁增厚和肺功能受损导致治疗策略- 抗生素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抗炎治疗:应用类固醇和非甾体抗炎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氧疗:提供足够氧气,缓解呼吸困难- 对症支持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发热和咳嗽症状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案例,学生将能够:- 理解肺炎的病理学特点和临床表现- 掌握肺炎的治疗策略,包括抗生素治疗、抗炎治疗和支持治疗- 培养对疾病的病理学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关系的认识教学方法- 病理切片展示:展示肺炎患者的病理切片,让学生观察病理学特点- 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病理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其他肺炎病例,并进行病理学和临床分析总结肺炎病理学教学案例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肺炎病理学变化和临床表现的机会。

通过学习和分析病例,学生将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提出合理的治疗策略,并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这将为他们日后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 化 性 肺 炎
肺肉质变
肺 脓 肿
19
(二)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
概念:以以细中菌性混粒合细感胞染渗致出(细吞支噬气细管菌为中心
的肺小叶的变化为脓脓细性胞炎)症为为主主,要伴病有不变同特征。
程度坏死的炎症。
病因:混合感染
范围:细支气管-小叶
病变:化脓性炎
人群:老、弱、病、小
预后:可较多较什重么是化脓性炎?
• 如严重或合并细菌感 染,病变可较复杂严 重.
• 病毒包涵体具有诊断 意义。
31
透明膜的形成 会影响到气体
如波及肺泡,渗出的浆液浓缩交换及。受空气挤压 ,在肺泡腔面形成一层红染膜状物。
肺透明膜
病理临床联系
1、主要临床症状:无痰 、呛咳、 缺 氧等。 2、预后良好,但坏死严重者可以在
短时间内发生死亡,治愈者可留 下瘢痕或合并支扩。
实。肺肺验泡泡室壁腔:充水白血肿细, 。胞升高,痰肺R中e肿d常, e胀可de,查ma色见tou细红s 菌9.
※2.病变及联系
(2) 红色肝样变期
(第3~4天)
临床表现
毒血症表现:寒战、高热.
呼吸系统: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困难
、紫绀等缺氧症状.
叩诊:浊音.
肺肺X实线泡泡验:壁腔室:充有病肺噬血纤变白为泡,;维处细腔形什素 胞大内成么渗升片的含会红铁出高致有细血,密铁胞黄痰阴锈素被中影肺色巨 混R.可e痰色噬 入d查, 细痰?e红d见胞中e,m细吞.a质t菌ou实。s .
小叶性 肺 炎
23
※2.病理变化
镜下 • (1)细支气管内化
脓性炎; • (2)周围肺组织的
渗出性炎; • (3)邻近肺泡的代
偿性肺气肿。
细 有 有周 也支 坏 脓围 有气 死 液肺 脓管渗,泡液粘出腔腔渗膜内。内出。
• 小叶性肺炎 24
3.临床病理联系
• 1.可有发热等毒血症表现。 • 2.咳嗽、咯痰——支气管炎性渗出物刺激所致
及红细胞漏出。
10
※2.病变及联系
(3)灰色肝样变期
(第5~6天)
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咳粘液脓性痰,胸痛、缺氧症 状有所减轻. 肺叩泡诊壁:充浊血音;或实音(肺泡腔渗出造成).
肺出X实线泡及验:腔中室性有:病粒大变痰细量处中胞纤大不渗维片易出素。渗致查密见阴见肺影细R色.菌ed。灰, ed白em,ato质us实11 .
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被 溶解,消散; 肺泡壁恢复.
• 3、
肺肉质变
合并症
肺脓肿
目前已不常见,但在机体抵抗力较脓差胸等情况 仍会有相➢应由的于并中发性症粒。细胞渗出过少脓,气胸
纤收维清素除性由渗肉出芽物组纤不织维能机素完化性全,胸吸x线膜炎 可遗留永败久血性症阴、影。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17
左 肺 大 叶 性 肺 炎
12
颜色灰白、灰黄,质 实如肝.
大叶性 肺炎
灰色 肝样变期
13
渗出成分以大量纤维 素及中性粒细胞为主.
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 14
中性粒细胞
纵横交错红色丝网状 的纤维素.
肺泡腔内的纤维素及中性白细胞 15
※2.病变及联系
(4)溶解消散期
(第7天)
临X线床:症状阴和影体变征淡并逐逐渐纤 赖渐减有 于维 于恢轻赖 机素 何复、于 体被 种正消白 免溶 成常失细 疫解 分胞的(。?主启(1要-动有3依)赖周.).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疾病
1
第二节 肺炎(p179)
2
概述
(一)肺炎的概念 1、广义肺炎:指一切肺部炎性疾患。 2、狭义肺炎:指肺急性渗出性炎症。 (二)肺炎的类型复杂,可按病因、
病变部位和范围及性质分类。
3
肺炎
• 细菌性肺炎 • 病毒性肺炎 • 支原体肺炎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三、支原体肺炎
34
概念:
• 是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肺间 质性炎症。
• 肺炎支原体的生物学行为介于细菌 和病毒之间,正常存在患者的口鼻 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多发生 于青少年,以冬春季常见。
菌分离鉴定.
28
二、病毒性肺炎
29
➢病毒性肺炎 (一)病原:
流感及副病毒 合胞病毒 腺病毒 麻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二)病变特点 1、病变部位:主要在肺间质。
30
病变特点
• 临床体征与症状不 符—非典型性肺炎.
• 肺间质、肺泡壁充血、 水肿、淋巴细胞等浸 润,导致肺泡壁明显 增宽,肺泡腔内无或 少有炎性渗出。
病原体分离
X-线诊断
4
气管
The lower 主支气管
respiratory叶支气管
tract
段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呼吸性 细支气管
肺泡管、肺泡囊
肺泡
大 叶 小 叶
5
一、细菌性肺炎
6
(一)大叶性肺炎
概念:以肺炎球菌致肺泡内弥漫至一大叶
的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特征。
病因:肺炎球菌 范围:肺泡-大叶 病变:纤维素性炎 人群:多见于青壮年 预后:多良好
20
1.病因及发病机理
➢由 多 种 病 菌 混 合 感 染
(抗生素联用)引起, 在 机 体 抵 抗 力 下 降 时 肺炎球菌
(继发于麻疹、百日咳、葡萄球菌
长期卧床等),细菌乘 虚而入.
流感嗜血杆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
21
※2.病理变化
➢多个散在灰红灰黄 实变病灶(可融合), 切面隆起,外围充血 水肿. 病灶中央可见细支气 管。 两下肺病变较重。
病病变变::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人人群群::多见于青壮年 老、弱、病、小
预预后后::多良好
可较多较重 27
细菌性肺炎小结
• 最常见的成人肺炎类型.
• 根据临床病理改变可分为:大叶性、小 叶性等.
• 均属细菌感染引起的渗出性炎.
• 共同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咳痰、胸 痛、呼吸困难、缺氧.
• 临床诊断依据:体征,X-ray表现,细
(粘液脓痰)。 • 3.呼吸困难、紫绀——支气管通气和肺泡换气
障碍。 • 4.细湿罗音——肺泡内渗出物。 • 5.X线——散在灶状阴影。
25
4、并发症 心衰 呼衰 败血症 脓毒血症 支气管扩张症
思考: 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有何区别 ?
病病因因::肺炎球菌
混合感染
范范围围::肺泡-大叶 细支气管-小叶
1.病因及发病机理
➢ 90%由肺炎链球菌(青 霉素等有效)引起,在 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醉 酒、淋雨、劳累等), 细菌乘虚而入.
➢病变起始于肺泡,迅速 波及整个肺大叶,以肺 泡内渗出大量纤维素为 特点。
pneumococcus
8
※2.病变及联系
(1) 充血水肿期
(第1~2天)
临床表现 毒血症表现:寒战、高热. 呼吸系统:咳嗽咳痰. 听诊:湿性罗音。 X线: 病变处片状模糊阴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