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规律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PPT课件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d9a2e2b52acfc788ebc905.png)
(单选)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 系的各个方面,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表明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改革就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活动 C.我国的改革是有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生产关系有巨大反作用
第5页/共25页
第12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私营经济 A.含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B.作用: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C.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外资经济 A.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 B.合资与合作的区别:
②集体经济
A.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B.作用:适应性;经营方式灵活;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共同富裕;吸收社会分 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税收。具有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C.农业集体经济: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广大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第义9页新/共农2村5页。
地租、土地使用权的有 非劳动收入 偿转让
第18页/共25页
土地具有稀缺性,有利于土 地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 业流动
1、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 分配
劳动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劳动收入
合
法
收 3、资本要素:储蓄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
入
出租财产收入
非劳
股票分红、直接开办企业收入 动 收
入
4、土地要素
益突出,充分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A.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改革就是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创造财富的活动 C.我国的改革是有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生产关系有巨大反作用
第5页/共25页
第12页/共25页
四、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私营经济 A.含义: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私有制经济 B.作用:已成为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C.个体私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③外资经济 A.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 B.合资与合作的区别:
②集体经济
A.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别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B.作用:适应性;经营方式灵活;提供更多产品和服务;共同富裕;吸收社会分 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税收。具有国有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 C.农业集体经济: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广大 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建设社会主第义9页新/共农2村5页。
地租、土地使用权的有 非劳动收入 偿转让
第18页/共25页
土地具有稀缺性,有利于土 地向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和企 业流动
1、按劳分配
2、按生产要素 分配
劳动要素 技术要素 管理要素
劳动收入
合
法
收 3、资本要素:储蓄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
入
出租财产收入
非劳
股票分红、直接开办企业收入 动 收
入
4、土地要素
益突出,充分说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九年级政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PPT教学课件
![九年级政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4c5ca201f69e314232941a.png)
人的因素 劳动者
生产工具 物的因素
劳动对象
经验少、技能低、 科学文化知识有限
极其简陋, 主要是石制生产工具
非常有限,主要是果实根茎 及小动物
原始社会 的生产力 水平极端 低下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 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 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 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 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阿 尔比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被十分 细心的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 来,他们把他们区域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 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 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枯竭了,而在雨 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
下列各项那些属于生产资料?
拖拉机技能经验源自矿山种子 理论牲畜 思想
劳动者
电脑
知识 土地
2000年11月29日,我国第一台具有人类外 观特征,可以模拟人类行走与基本操作功能 的类人形机器人----先行者,在国防科技大 学首次亮相,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先行者” 是?
生产力各要素 原始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状况 结论
人 谁来改造 类
生
改 造 怎么改造
产自
生
力
然
加
产
的 改造什么 能
工
资 料
物的因素
力
劳动者的生产经验、
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 促进
扩大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知识的积累和提高
促进
推动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劳 原始人 使用 动 农民 者
产业工人
生 产 工 具
石锄 铁犁 拖拉机
加工 劳 动
对
象
土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优秀课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e61c88eefdc8d377ee3285.png)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青铜器
奴隶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 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 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⑴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 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 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⑵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 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 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劳动者
劳动者: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并 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而实现物 质资料生产的人。
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为生产 过程提供科技服务和从事管理的脑力劳动者。
劳动者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和决定性要素, 起着主导作用。
劳动者
管理人员
体力劳动者 科研工作者
工程技术人员
在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 者,即科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是生产劳 动者。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对生产 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真舒服!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 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PPT48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PPT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e4f2ca3ea0116c175f0e48de.png)
(2)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 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 决定
生
产
产 关
力 反作用 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 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 作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三)两个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 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 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及其解决程度。
3、两个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概念
(二)社会改革
1、改革的含义: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 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2、改革的作用: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 要动力。
3、改革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 物,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
4、改革的实质: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 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生 决定
生
产
产 关
力 反作用 系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 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 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 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 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 产力状况规律的内容与要求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青铜器
铁器
大机器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 作用
(1)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三)两个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地 位和作用更根本,规定了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及 其解决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及其解决程度。
3、两个矛盾相互联结、相互制约, 共同支配人类社会发展。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一)阶级斗争的概念
(二)社会改革
1、改革的含义: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 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的变革, 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
2、改革的作用:它是推动同一社会发展的重 要动力。
3、改革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产 物,社会规律的客观要求。
4、改革的实质:它是同一社会形态的自我发 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第七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 动及其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优秀课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e61c88eefdc8d377ee3285.png)
了名目繁多的全党全民“大办”、“特办” 的口号,
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 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在这样的目标和口
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 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
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积累率突然 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
由于硬要完成这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青铜器
奴隶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
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
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
工农业生产指标。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
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
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1960年提出要长
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
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
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
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
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
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
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
例如,全党全民大炼钢铁,大办铁路,大办 万头猪场,大办万鸡山。在这样的目标和口
号下,基本建设投资急剧膨胀,三年间,基 建投资总额高达1006亿元,比一五计划时期
基本建设总投资几乎高出一倍。积累率突然 猛增,三年间平均每年积累率高达39.1%。
由于硬要完成这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原始工具
原始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青铜器
奴隶社会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必然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广大群
众生活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努
力纠正已经觉察到的错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压低1959年的
工农业生产指标。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批判所谓彭德怀右倾
反党集团,及随后全党展开“反右倾”斗争,使纠正错误的
努力中断,而党内“左”倾错误更加发展。1960年提出要长
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由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
经济的基本情况认识不够,进行社会主义建
设经验不足,加之毛泽东等人在胜利面前滋
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主观意
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会主义建设
总路线提出之后,没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
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要
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
生产力生产关系ppt课件
![生产力生产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987f1208a1284ac9504320.png)
产卫星”、“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27
精品大课件炼钢铁
28
精品课件
29
精品课件
30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 系:( )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 生产力。
• B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对生 产关系起反作用
• C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需要有什么样的 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
精品课件
1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
的最高阶段
封建社会 阶级社会 奴隶社会 阶级社会 原始社会 进入阶级社会,
文明时代 人类社会发展的 最初阶段,没有 阶级,人人平等
精品课件
2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发展必然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表现为生产力
• D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需要有什么样的 生产力与它相适应
精品课件
31
2、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资料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 C 生产力的发展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精品课件
32
3、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 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根本标准是: ()
• A是否存在阶级斗争 • B 人民生活是否不断提高 • C 是否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 • D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精品课件
33
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俗 语主要是说: ( )
• A生产资料的重要性 • B 生产工具的重要性 • C 劳动对象的重要性 • D 劳动者的重要性
精品课件
34
5、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 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 罗盘航海,中国人却用它看风水。 外国人用鸦片治病,中国人却当它 饭吃。这说明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 因素中,重要的因素是:( )
第三章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第三章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0f73052312b3169a451a42b.png)
按劳分配
• 2011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新近出炉, 169家中央企业2007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 其中来自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的“十 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十 二豪门”员工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到 4倍,平均最高达到每人12万。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 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 客观经济规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 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总路线提出后,党发动了“大跃进”运 动。“大跃进”运动,在生产发展上追求高 速度,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目标。要 求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成倍、几倍、甚至 几十倍地增长。
⑵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 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 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 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 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前提决定的,所以是基本的、 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 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案例
•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产生 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 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
《文汇报》记载了五十年代中国人的赶超情结
会后全国形成了全民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 1958年底,全国为满足毛泽东的意愿,把钢产量比57年番 一番,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但由于技 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炼钢 需要铁矿、焦炭、 燃料等材料。由于铁矿不足,于是全民不 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矿,使粮食产量大减,还去把家里的 铁器丢到炉火中,却炼成一个个的铁疙瘩。 由于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 光光,引发日后的天灾。其实这些天灾都是人为的。传闻增 城挂绿荔枝树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炉的建 筑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筑拆了,把砖块拿去建炉,还 说文物也要为炼钢服务。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述(PPT43页).pptx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述(PPT43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fec0dc98ed630b1c59eeb5e4.png)
地区、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
▪ (3)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
▪ 3 、 在分配中的关系
▪ (1)生产资料的分配关系 ▪ 即所有制的关系,所有制的结构问题(单一的公
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
▪ (2)产品的分配关系 ▪ 产品的分配关系主要由所有制的关系所决定(按
劳分配?按要素分配?首先取决于所有制)
▪ 4 、 在消费中的关系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生产方式
教学重点: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 教学难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生产方式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 所有制与产权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
▪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
(2)交换影响消费 交换通过影响可供分配的价值量而影响消费
(3)分配影响消费 分配的结构影响着消费力,(收入分配均等化?还是拉
大差距?不同分配结构对国民总消费力有不同的影响)
积累和消费的结构影响着消费力(高积累低消费?还是 相反?)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 与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 1、 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 2 、 在交换中关系 ▪ 3 、 在分配中的关系 ▪ 4 、 在消费中的关系
▪ (1)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 生产的过程就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消 费的过程,称生产性消费。正是进行生产性消费 才生产出产品。
▪ 消费(人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则 是再生产出劳动力的过程,因此消费过程也是一 种生产。
▪ 1、生产与消费
▪ (2)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 生产的性质也决定了消费的性质
▪ (1)生产决定交换
▪ (3)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换关系
▪ 3 、 在分配中的关系
▪ (1)生产资料的分配关系 ▪ 即所有制的关系,所有制的结构问题(单一的公
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
▪ (2)产品的分配关系 ▪ 产品的分配关系主要由所有制的关系所决定(按
劳分配?按要素分配?首先取决于所有制)
▪ 4 、 在消费中的关系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生产方式
教学重点: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 教学难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含义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生产方式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 所有制与产权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
▪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关系
(2)交换影响消费 交换通过影响可供分配的价值量而影响消费
(3)分配影响消费 分配的结构影响着消费力,(收入分配均等化?还是拉
大差距?不同分配结构对国民总消费力有不同的影响)
积累和消费的结构影响着消费力(高积累低消费?还是 相反?)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 与消费过程中的关系
▪ 1、 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 2 、 在交换中关系 ▪ 3 、 在分配中的关系 ▪ 4 、 在消费中的关系
▪ (1)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
▪ 生产的过程就是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消 费的过程,称生产性消费。正是进行生产性消费 才生产出产品。
▪ 消费(人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生活消费)则 是再生产出劳动力的过程,因此消费过程也是一 种生产。
▪ 1、生产与消费
▪ (2)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生产决定了消费的方式 生产的性质也决定了消费的性质
▪ (1)生产决定交换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1f9e7b8e9951e79b89277c.png)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做?
在当前,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原理,就要敏锐地把握社会先 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 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 创新和科技创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 向前进。
正因为如此,党带领全国人民在不改变我国社会性 质的条件下改革了生产关系中的不合理成分以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 幸福生活是党改革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党提出 三个有利于作为一切政策制定的标准。
因此,我国改革开放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 的,由党发起和领导的改革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 发展的改革,人民的小康生活在于改革开放,我国 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什么是劳动者?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 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 产实践活动的人。
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
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 产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 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 力。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的性质和形式 (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 关系的变革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 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马克思
可见,生产力的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 提和物质基础。
坦克
汽车生产车间
小米3
生 产 关 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规律PPT课件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规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2009a4852458fb760b56da.png)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
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 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
产 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
力 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1页/共22页
人生 与产 自力 然解 的决 矛的 盾是
第2页/共22页
劳动资料
物的要素
生 产
实 体
劳动对象
性 要
体力劳动者 人
力 要
素
劳动者
的
要
脑力劳动者 素
素
系
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真舒服!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第19页/共22页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 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 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生 产产 力关 状系 况一 的定 规要 律适
石制工具
原始社会
第11页/共22页
青铜器
实例二 奴隶社会
关生 系产 的力 性状 质况
决 定 生 产
第12页/共22页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实例三
铁器
封建社会
第13页/共22页
产生 关产 系力 的状 性况 质决
定 生
实例四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第14页/共22页
“手推磨产生的是
生
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产
合
第20页/共22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 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 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
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 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
产 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
力 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1页/共22页
人生 与产 自力 然解 的决 矛的 盾是
第2页/共22页
劳动资料
物的要素
生 产
实 体
劳动对象
性 要
体力劳动者 人
力 要
素
劳动者
的
要
脑力劳动者 素
素
系
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真舒服!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第19页/共22页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 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 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生 产产 力关 状系 况一 的定 规要 律适
石制工具
原始社会
第11页/共22页
青铜器
实例二 奴隶社会
关生 系产 的力 性状 质况
决 定 生 产
第12页/共22页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实例三
铁器
封建社会
第13页/共22页
产生 关产 系力 的状 性况 质决
定 生
实例四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第14页/共22页
“手推磨产生的是
生
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产
合
第20页/共22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 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 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生产关系PPT课件
![生产力生产关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d108a4852458fb770b56f5.png)
第30页/共39页
2、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资料的发展 • C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31页/共39页
3、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根 本标准是:( )
• A是否存在阶级斗争 • B 人民生活是否不断提高 • C 是否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 • D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A 生产工具由石器发展为金属工具、铁制工具、 机器直到现在的计算机、航天飞机以至基因工 程和纳米技术
• B 劳动对象的范围由极狭窄的石头、野果发展 到今天的万千物种,从陆地、海洋发展到宇宙
空间、纳米微观
•C(
)
第36页/共39页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社会发展必然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第4页/共39页
靠什么突破900公斤?
袁隆平说,此次亩产突破900公斤,概 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良种、良法和良田,缺 一不可。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 基础,三良必须配套。在良法上,除了栽培 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今年有个特 别的地方,使用了专门的超级稻专用肥,起 了很大的作用。去年亩产840公斤的时候, 没有使用这种肥料。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注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2、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
• A生产资料的发展 • C 生产力的发展
B 生产关系的发展 D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31页/共39页
3、判断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根 本标准是:( )
• A是否存在阶级斗争 • B 人民生活是否不断提高 • C 是否存在阶级剥削和压迫 • D 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A 生产工具由石器发展为金属工具、铁制工具、 机器直到现在的计算机、航天飞机以至基因工 程和纳米技术
• B 劳动对象的范围由极狭窄的石头、野果发展 到今天的万千物种,从陆地、海洋发展到宇宙
空间、纳米微观
•C(
)
第36页/共39页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社会发展必然要发生两方面的关系: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
第4页/共39页
靠什么突破900公斤?
袁隆平说,此次亩产突破900公斤,概 括起来主要有三点:良种、良法和良田,缺 一不可。良种是核心,良法是手段,良田是 基础,三良必须配套。在良法上,除了栽培 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今年有个特 别的地方,使用了专门的超级稻专用肥,起 了很大的作用。去年亩产840公斤的时候, 没有使用这种肥料。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 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注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
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反作用: 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 的发展; 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及其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7bf8322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5.png)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C-大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着人与自然的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力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劳动资料-物的要素-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系统-实体性要素-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人的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 产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力-生产关系-石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蒸汽 -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新的生-促进-发展-旧的生-阻碍-示意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真舒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真难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大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 生产力发展-的桎桔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马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力-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方式-决定作用-反作用-生产关系-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关系-决定-的性质-生产力状况-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一-石制工具-原始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大
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青铜器-实例二-奴隶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着人与自然的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人与自然的矛盾-生产力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劳动资料-物的要素-劳动对象-生产力要素系统-实体性要素-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人的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 产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力-生产关系-石器-原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蒸汽 -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新的生-促进-发展-旧的生-阻碍-示意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真舒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真难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大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 生产力发展-的桎桔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马 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力-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方式-决定作用-反作用-生产关系-社会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生产关系-决定-的性质-生产力状况-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实例一-石制工具-原始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大
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青铜器-实例二-奴隶社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培训课件(PPT 35页).ppt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培训课件(PPT 3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17ea9c5fbfc77da369b151.png)
• (2)产权是由一组或一束权利组成的,它包括所有 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形成产权结构。我 们将这种由一束产权组成的结构成为权能结构。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 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1、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 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 本矛盾。
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 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2、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
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 替旧制度。
4、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
内容。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1、什么是产权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 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 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 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 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 转让权和收益权。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其核 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 业的迅速发展。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和发 展,从而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不断地得到改造, 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
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对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 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出资者权利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是现代市场经济 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1、什么是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它反 映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 本矛盾。
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人们必然会对 特定社会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2、调整生产关系的途径
一是变革这一社会的根本制度,用新制度代 替旧制度。
4、 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与联系
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 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着所有权的性质和
内容。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1、什么是产权
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人们在生产资料上 形成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处分、转 让、收益等关系,受到成文或非成文的法律 的承认和保护,在法权方面就分别表现为所 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处分权、 转让权和收益权。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经历新的科技革命,其核 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为领头的高科技及其产 业的迅速发展。
三、新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进步促使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涌现和发 展,从而扩大了生产领域的广度和深度;
科技进步使原有的传统工业不断地得到改造, 从而大大提高了这些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重新焕发出发展的活力;
二是在特定社会基本制度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对特定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对社会经 济运行的具体制度进行重新安排或创新。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PPT课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4c97d55727a5e9856a61ee.png)
原始社 会的生 产力水 平极端 低下
那么,“生产关系”这一概念有什么意义呢?
生产关系指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第13页/共54页
仍以原始社会为例: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生 产 关 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 系 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 的 特 点
产品如何分配
生产资料集体公有
原
始
社
原始的互助合作
会
的
生
产
关 平均分配消费品 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发现、利 用、改造、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劳动不仅仅 以自然物、半自然物为对象,更多的是用真正 属于人类创造的全新材料、原料为劳动对象。 世界上现有八百多万种化合物,每年还在以25 万种的速度在递增,这就大大拓宽了劳动对象 的范围。特别是人们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可 以把土壤中的沙粒变成半导体、光导纤维的重 要原料,其价值高于黄金。这标志着现代科学 技术使劳动对象进入到更高级的发展阶段。
• B.社会主义革命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
• C.只能靠经济力量去实现社会主义
• D.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资本主义内部自 发产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变革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
物质生产力的状况。所以说,革命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前提的,B正确。题干只是说强
调需要物质前提,而不是说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生和取得胜利,A
第29页/共54页
• 3、列宁说:“我们原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 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这一 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封锁所致 •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会很快消亡 • C、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 D、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 产
归
资
料
氏族成员 平均所有
原始社会
奴 隶 主 奴隶社会
所有 地主所有 资本家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
私 有 制 社 会
公 有 制 社 会
所有
社会
全社会共 同所有
共产主义 社会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
生产力
合
生产的 物质内容
生
产 方
决 定 作 用
反 作 用
式
生产关系
生产的 社会形式
生
生产关系 产
的性质 力
决定
决
生产力状况
定 生
决定 生产关系 产
的变革 关
系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实例一
石制工具
原始社会
青铜器
实例二 奴隶社会
关生 系产 的力 性状 质况
决 定 生 产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及规律
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
生产力就是人们能动地改 造自然界并从中获得物质
产 生活资料的能力,它表示
力 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生 与产 自力 然解 的决 矛的 盾是
劳动资料
实
物的要素
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劳动对象
生
性
产 力 要
要
体力劳动者 人
素
劳动者
的
要
脑力劳动者 素
素
系
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实例三
铁器
封建社会
产生 关产 系力 的状 性况 质决
定 生
实例四
大机器
资本主义社会
“手推磨产生的是
生
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产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 系 力
业资本家为首的社 会。”
的决 性定 质生
马克思
产 关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示意图
新的生 产关系
旧的生 产关系
促进 阻碍
生产力 发展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真舒服!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真难受!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要求: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 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 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 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生生 产产 力关 状系 况一 的定 规要 律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