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 论述题题目
简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意义。
论述题: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的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该观点是不全面的。
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
不能否认一些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在教学领域有一定的成就。
理论来自于时间,又反过来影响实践。
现代教育学汇集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学的思想荟萃,对象现代教育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义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知道,实践难以取得成效。
我国教育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重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教育,批判地继承教育学遗产,吸取当代中外教学经验,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
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温故而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在当代也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是孔子的教育和现代教育也有很大的不同。
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也不同,教育目的,目标不同,因此,只因孔子没学过教育学而否定教育学的意义价值是说不通的。
简答题:简述教育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答: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教育也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1)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生产和再生产。
论述题:如何改善和促进教育公平?案例分析:学生发散思维,具有创造性的回答三番四次被老师批评,就这个案例,老师的教学行为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依据现代教育理论评价这种教学行为。
(完整版)金融学简答题和论述题大全
简答题1、如何理解金融范畴。
答: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与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货币制度也建立在信用制度之上,没有不含货币因素的信用,也没有不含信用因素的货币,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
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的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影响着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部门构成和地区构成。
当货币的运动与信用的活动不可分析地联系在一起时,就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地新范畴——金融。
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地融合体。
2、简述利率在经济中的作用、答:利率作为经济杠杆在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表现在1)在宏观经济方面:①利率能够调节货币供求;②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③利率可以调节储蓄与投资;2在微观经济方面:①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②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答:(1)第一次明确提出货币需求的三个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推出货币需求函数,即:Md=M1+M2=L1(y)+L2(r), 说明的是,由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是收入水平Y 的函数,且与收入正相关;而由投机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则是利率水平R 的函数,且与利率负相关。
4、怎样运用宏观紧缩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答:(1)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率;(2)运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3)运用紧缩性的收入政策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手段包括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管制或冻结工资以及运用税收手段。
5、如何理解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答: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1)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大规模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2)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是什么
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区别
1、篇幅程度不同
论述题就是要长篇大论,跟写议论文一样有例证最好,尽量详述。
而简答则是要把论点概述出来,用最少的话说最明白的道理或事。
2、大体方向不同
简答题一般是要你列出关于这个题目的几点1、2、3、4,一般是答对一点给一定分,全列出来了才给全分。
论述题一般是给一个题目,让对这个题目做一些分析,拓展等。
3、重点位置不同
简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将答案的重点突出回答即可。
而论述题就是在简答题的基础上,将重点加以论述或举例说明,最后概括。
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述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3、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4、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 耐性定律。
简答题论述题
一.简述题: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3、简述环境、生态环境和生境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生态环境是指围绕着生物体或者群体的所有生态因子的集合,或者说是指环境中对生物有影响的那部分因子的集合;生境则是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4、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生态因子分为哪几类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其可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
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教育学简答题和论述题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a)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c)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d)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高等教育的结构2.结合实际谈谈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论述)a)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包括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通过科研发展科学和直接为社会提供服务;b)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这项职能从古就有,沿袭至今。
培养专门人才是早期大学创办的宗旨,也是大学作为社会特定机构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依据。
在现代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依旧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也是高校职能体系中的核心;c)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发展科学职能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科研活动中,开展科研活动是现代高校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期提出的客观要求;d)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社会服务职能主要表现为高校在培养人才和发展科学的基础上,还通过各种形式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
3.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应遵循的原则(简答)a)在可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当加快发展速度b)在注重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质量和效益c)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体系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d)发展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4.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当前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取向(论述)a)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取向概括为“效率优先,兼顾平等”。
所谓“效率优先”是指当前必须把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作为首要目标;“兼顾平等”,一是指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二是指目前仍不能用平等的理想目标来要求现实,而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做符合现实的努力。
b)为了提高效率,高校首先要改革办学体制,其次要实现高等教育适当分流。
c)另一方面,国家应采取具体措施对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学生给与帮助,以尽量避免“马太效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水平。
d)(最后结合平等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实际来论述)5.我国成人高等学校系统有哪些形式?(简答)a)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b)广播电视大学c)函授大学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d)普通高校的夜大学e)其它f)自学考试制度6.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简答)a)继续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增加灵活性,扩大招生规模;b)完善高校招生收费制度,建立和完善奖学金、贷学金、勤工俭学制度;c)对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逐步扩大招生自主权。
论述题和简答题有什么区别
论述题和简答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区别:
一、简答题由于出题较为直接,对考点的考查也比较明显,所以考生在进行回答的时候主要是将所考察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回答出来即可,不必进行其他的拓展,即问什么就回答什么。
二、论述题则相对难度较大,不仅在于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更在于回答时更是存在一定难度。
在回答论述题时,题目考查的点往往不够明确,所以考生回答应有发散性思维。
回答内容不仅要紧密结合着考点,更要将相关的考点一并回答上。
同时,考生也必须将所回答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理解性的转述一遍。
三、两者命题形式有不同,从字数上看,简答题一般字数比较少,语言简洁明了,言简意赅,不拖泥带水,短短的一句话就能将题目意义点明。
而论述题相对来讲字数较多,往往需要两三句话进行表述。
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练习一五.简答题。
1.用语言学观点分析下列各句中“语言”的含义。
1)列宁是运用语言的模范,他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学习。
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言语:即所说的话。
2)语言美是四美之一。
言语:即所说的话,行为的结果。
3)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这部作品的语言真美。
言语:所说的话。
2.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出生,从今语言学走上了自立进展的道路。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开头,语言学的讨论对象和讨论目的、讨论办法都有别于传统语文学。
语言学从今挣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用历史的观点和历史比较法讨论语言现象,注重探讨逻辑,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3.试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和联系。
①.联系: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详细运用和运用结果;语言是从言语中抽象出来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语言的详细存在形式。
二者是普通与个别的关系,是工具和对工具使用的关系,语言是工具,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
①.区分:语言和言语虽然关系密切,但同时也有很大的不同。
a.语言是稳定的、相对静态的符号系统,言语是动态的、复杂多变的符号运用。
b.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详细的。
语言是从言语中归纳概括出来的,因此具有抽象性;言语是对语言的使用,是和详细的事物、现象挂钩的。
d.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
4如何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从产生的那天起就是作为交际工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1)人类使用的交际工具除了语言以外,还有三类:第一类,文字;其次类,数学符号、电报代码、旗语、灯语……;第三类,身势陪同动作。
这些交际工具无论从使用的深度和广度上,其重要性都不能和语言相比。
(2)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虽然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光和空间的限制,但是其重要性远远不能和语言相比。
(3)旗语、电报代码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越发后起的交际工具,离开语言和文字,它们就不能自立存在。
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一章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五章简答题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答:(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生产力方面,包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关系方面,包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提高效率,通过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来体现社会公平,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充分体现。
(2)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时,还要注意理解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关系。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们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途径与方式。
只有坚持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才能使生产力更快发展,才能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
党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党章论述题一、论述题:1、谈谈你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并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答:认识:①党的性质决定着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②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只有党员具有先进性才有党的先进性;③党员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保证;④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民心向着还是背离党的重要因素。
实际行动:①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优异成绩,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遵章守纪,规范行为,做好表率;④关心和帮助他人,乐于奉献。
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如何理解“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答:(1)无产阶级政党是铁的纪律的部队。
纪律严明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入党誓词中也有“严守党的纪律”的内容。
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是作为党员条件和党员标准提出来的,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①共产党员必须增强纪律观念。
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③共产党员要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④必须严肃党纪,坚决处理违纪者。
4、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
首先,要扬弃其中的过时和落后的因素,同时保留其中具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
其次,要认识到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也要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和特色,不盲目追求西方化,而是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加强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也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特点,制定符合我国实际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
2)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处理都是普遍的,但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矛盾各具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3)在处理矛盾时,要善于把握共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既要遵循普遍规律,又要注重特殊情况,实现共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统一。
总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真理的绝对性是相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是在真理的绝对性基础上的。
(3)真理的相对性是发展的动力。
二、论述题1.论述认识的历史性和发展性。
答:认识的历史性是指认识活动和认识对象的历史性。
认识的发展性是指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扩展。
认识的历史性和发展性是辩证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的历史性决定了认识的发展性。
(2)认识的发展性是历史性的深化和扩展。
(3)认识的历史性和发展性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2.论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答: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认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获取新的认识资料。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活动可以推动认识的深化和扩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能证明认识的正确性。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
论述题、简答题
论述题:1、莫言《红高粱》莫言《红高粱》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
小说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所有笔墨都用来写由土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的各种野性故事。
小说情节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主干写民间武装伏击日军汽车的起因和过程;后者由余占鳌和戴凤莲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串起。
抗日的线索,从长工罗汉大爷被日军残忍杀害开始,到余占鳌愤怒而组织民间武装在焦平公路边伏击日本汽车队,于是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抗战。
整个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战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为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
后一条线索中始终被凸显出来的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他包容了暴力与性爱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为其根本,也是对民间世界和生命的讴歌。
在《红高粱》中有一个鲜明的意象就是红高粱,它代表着莫言所向往的洋溢着生命力度的充满狂欢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强力的象征。
作品中多次写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生命强力。
这部作品以红高粱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红高粱命名,开篇就营造了一个红高粱世界,到处弥漫着红高梁的气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
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乡亲们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鲜明的性格:挺拔、坚韧、坚固、团结、伟岸、生气蓬勃、狂放不羁、英勇无畏。
作者结合情节的发展,人物命运的变化,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重点来突出、渲染象征本体的寓义,使之紧密结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并形成更多更深的联系,从而也使象征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小说是标准的先锋小说,呈现片段化,没有完整情节陈述,各个片段相互交织,组成小说文本,通过集结情欲、冒险、复仇、反抗的传奇故事,通过一个风云突变,血与火燃烧的特殊2、王蒙《海的梦》王蒙《海的梦》王蒙是同代人中最富于艺术探索精神的作家之一。
短篇小说《海的梦》是对理想主义及其实践过程的反思。
小说通过主人公一段情绪活动的描述,浓缩了一代人的惨痛经历和沧桑体验,在这里,个人的坎坷遭遇和国家民族的历史灾难已经被自然地连为一体。
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
简答题和论述题及答案1.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
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
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
2.简要回答外汇倾销的含义及条件。
答:(1)外汇倾销的含义。
外汇倾销是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特殊手段。
当一国货币贬值后,出口商品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价格降低,提高了该商品竞争能力,从而扩大了出口。
(2)外汇倾销的条件。
①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货币贬值必然引起一国国内物价上涨的趋势。
当国内物价上涨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贬值的程度,对外贬值与对内贬值差距也随之消失,外汇倾销的条件也不存在了。
但是,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的上涨总要有一个过程,并不是本国货币一贬值,国内物价立即响应上涨。
在一定时期内它总是落后于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因此垄断组织就可以获得外汇倾销的利益。
②其他国家不同量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贬值,那么货币贬值幅度就相互抵消,汇价仍处于贬值前的水平,而得不到货币对外贬值的利益。
如果外国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限制进口的报复性措施,也会起到抵消的作用。
3.简要回答合同中保险条款的内容。
答:(1)规定投保人。
在买卖合同中,究竟由哪一方投保,一般决定于买卖双方所选用的贸易术语。
例如,如果采用CIF属于成交,保险则由卖方办理;如果采用FOB或CFR属于成交,保险则由买方办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论述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一、简答1. 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 简述意识的本质。
答:意识的本质是:〔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3. 简述联系的含义及联普遍性。
答:〔1〕马克思主义认为,联系的含义: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各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联系普遍性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4. 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答:量变是事物的数量及其空间结构形式的变化,是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超越度的范围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二,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
二、论述题1. 试述辩证否认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
答:唯物辩证法的否认观是:〔1〕辩证的否认是事物的自我否认,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认。
党考试简答题论述题
党章论述题一、论述题:1、谈谈你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并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答:认识:①党的性质决定着党是具有先进性的政党;②党员是党的肌体和细胞,只有党员具有先进性才有党的先进性;③党员的先进性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础和保证;④党员的先进性关系到民心向着还是背离党的重要因素。
实际行动:①不断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优异成绩,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③遵章守纪,规范行为,做好表率;④关心和帮助他人,乐于奉献。
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3、如何理解“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答:(1)无产阶级政党是铁的纪律的部队。
纪律严明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巩固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2)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
”入党誓词中也有“严守党的纪律”的内容。
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是作为党员条件和党员标准提出来的,因此,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增强纪律观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①共产党员必须增强纪律观念。
②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③共产党员要勇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④必须严肃党纪,坚决处理违纪者。
4、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曾经说过:“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简答题、论述题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试题库简答题、论述题1.、新世纪合格党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答: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认真学习党章、党纲和党的基本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党的观念,时刻记住自已是个共产党员,事事处处按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基本条件和党员义务权利严格要求自己。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1)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用共产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言行。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以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个人利益同党和群众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不怕吃苦,不怕吃亏。
(3)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和积极投身改革,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4)处处以身作则,起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坚持组织原则,模范地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勇于同违法违纪现象作斗争,同群众同甘共苦,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群众。
2、入党宣誓誓词内容是什么?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2分);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2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分)3、如何理解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答: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它具有强制性,严肃性和统一性,所谓强制性是说,对于党的纪律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服从和执行,违反者要受到批评教育,甚至纪律的处分。
所谓严肃性是说,遵守纪律是无条件的,不能以个人认为是否正确作为遵守与否的前提条件。
所谓统一性是说,所有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谁违反了纪律,都要受到相应的处分,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就在于它具有严格的组织和铁的纪律。
4、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基本途径?答:一是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分)。
简答题、论述题
2002-2011法理学简答题1、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第一,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政方针确认下来,使改革获得法的依据,凭借法的普遍性、强制性,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进行。
第二,法可以将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确立和巩固下来,并使其得以有效地推行,指导改革健康地发展。
第三,法可以发挥它的权威性、普遍性,为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安定和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提供保障。
2、我国立法活动总体上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什么?答:(1)立法的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接受立法建议、进行立法预测和规划、形成立法议案和法律草案等。
(2)法的形成或确立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法律议案的提出和审议、法律草案的审议、通过和法律的公布等。
(3)法律的完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法的修改、废止、立法解释、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和法律编纂等。
3、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及其重点是什么?答:.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包括:(1)国家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和其他职权的行为;(2)国家司法机关依法行使司法权的行为;(3)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4)共产党依法执政和各民主党派依法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行为;(5)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行为等法律活动。
法律监督的重点是国家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
4、.法的一般性有哪几种含义?答:①法是一种抽象、概括的规定,它适用一般的人或事而不是特定的人或事②法在生效期间可以反复适用,而不是仅用一次③同样的情况同样适用,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5、国家权力机关监督的客体有哪些?答:①由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产生并向其负责的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
②有关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
③国家武装力量、各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及个人。
6、为什么说“法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答:①商品交换是平等自愿交换,它需要具有特殊权威性的法来确认交换主体的地位,以便交换能在平等条件下进行;②商品交换的实质是改变商品的归属关系,它需要具有普遍性和权威性的法来确认商品的所有权以解决交换资格和有效性;③商品的交换过程需要规则和秩序,其纠纷的解决需要法这种特殊的规范;7、简述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
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论述题:1.推动货币形成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动力是什么?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的商品交换对充当交换媒介的货币产生更高的要求,不仅货币的数量要能够伴随着不断增长的商品数量而保持同步的增长,而且还要使得交换更加便利、安全和快速。
正是适应这种需求,货币对自身的外在表现形式进行不断的扬弃,从低级逐渐走向高级。
2.简述金银复本位制的基本特征。
金银复本位制是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西欧各国流行的一种国家货币制度,其基本特征是: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法定币材,有黄金和白银铸造的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两者间可以自由兑换;黄金和白银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3.简述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基本特点。
(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
(2)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
(3)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
4.简述牙买加体系的核心内容。
(1)将业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政策进行监督,并且尽量缩小汇率波动幅度。
(2)黄金非货币化。
(3)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4)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干预和贷款活动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
5.试述布雷顿森林的历史背景、内容及其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市主要西方国家质检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取代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总居于中心地位,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如下:(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双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2)实行固定汇率制。
(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实现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近代史简答题、论述题(Word版)
简答题:1.简述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答:(1)在政治上,维新派不敢根本否定判建君上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土文宪制。
(2}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一一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C3)在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但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来“托古改制”。
2.简述五四运动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答:从5月4日到六兰大逮捕是第一阶段,运动的主休是青年学生5月4日,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游行示威。
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
6月3日,北洋军阀政府出动人批军警,两天内逮捕千余名学生六止大逮捕后是第二阶段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土海,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下人。
6月5日,上海工人2万余人开始罢工,揭开了工人罢工的序幕五四运动越出知识分子这一狄小的范围,形成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包括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全国规模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砒柱的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杭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4.没收官僚资本主要对新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一方面,削弱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力量。
旧中国官僚资本同民族资本的比例是8: 2,没收官僚资本,也就把中国资本主义的主要部分消灭了另一方面,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
没收官僚资本归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使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
5.简述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取得的成就。
答:(1)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下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从无到有”的问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z)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等得到长足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
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2.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的要求。
23.班集体的涵义及其德育作用。
24.德育工作者的素养。
25.学校德育管理的主要原则。
21.简述品德修养的基本过程。
22.班集体的德育作用有哪些?23.简述学校德育的特征。
24.简述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
25.简述社会精神文化对品德发展的作用。
21.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22.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社会德育的特点。
21.德育的内涵。
22.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
23.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意义。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22.德育工作者的概念及素养。
23.学生品德修养的作用。
24.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
25.品德的“三维结构说”。
21.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德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2.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要求。
23.简述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意义。
24.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规律性联系。
25.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1.德育规律的涵义及特点。
22.班集体的德育作用。
2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特点。
24.社会德育的特点。
25.品德修养的涵义及作用。
21德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2.什么是品德测评?品德测评应遵循哪些原则?23.德育目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
21.(1)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人的品德。
(2)培养一定社会的政
治领导人才。
(3)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制造社会舆论。
22.(1)品德测评是按照一定法则,用数字来描述人的品德行为,并据此进行分
析和作出评定。
(2)品德测评应遵循:①方向性原则②教育性原则③客观性原则④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⑤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原则2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标准。
它对德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选择、协调、激励作用。
24.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法)、形象感染法、实际训练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法等。
25.(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6)民主和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1.阐述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
2.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的性质和特点?
3.为什么学校德育在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如何理解德育的定义?
5.简述班集体德育工作的基本
21.课外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22.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
21.课外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22.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思想。
23.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24.德育效果检测与评定的原则。
25.德育工作者劳动的特点。
1.什么是德育内容?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有哪些?
2.社会生产、科学技术、商品经济是如何制约德育的?
3.
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4.你是怎样理解德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的?
5.学校德育的概念及其特征。
25.我国新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1.简述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2.简述品德发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各自的作用怎样?
3.如何理解和贯彻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确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5.进行社会德育的基本要求是怎样的?
26.联系实际论述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6.德育要遵循的人的品德发展年龄特征规律。
27.因材施教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
26.试论述如何在把握知、情、意、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实施德育。
27.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把握好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26.试述德育过程中学生品德的形成过程。
27.联系实际谈谈在学校教育中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
26.知行统一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27.谈谈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应注意的问题。
26.联系实际论述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德育原则的涵义与贯彻要求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26.如何理解学生品德是在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教育中形成的?27.联系实际分析如何指导学生品德修养和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的能力?
26.联系实际说明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德育原则的涵义及贯彻要求。
27.试论述品德测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6.中小学生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请你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27.结合德育工作实际,谈谈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素养。
26.(1)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①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原则②知行统一原则③说理疏导和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④发扬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⑤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⑥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⑦因材施教原则⑧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⑨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原则(2)结合德育工作实际,分析说明其中一条原则的提出依据和贯彻要求。
27.(1)应具备的素养:①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政治素养:包括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想观点;法纪道德素养:包括具有社会主义的法纪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职业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②知识和能力素养。
知识素养: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基本的马克思义主义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知识素养、德育科学知识素养、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组织德育活动能力、语言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③德育科研知识和能力素养。
德育工作者要增强德育科研意识,掌握德育科研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勇于进行德育科研,提高德育科研能力。
1.试述品德修养的标准、过程和特点。
2.联系实际谈谈一个称职合格的德育工作者要具备的素养条件。
1请你就“德育有法而无定法”理论联系实际加以分析。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品德修养和提高品德修养能力?
1.什么是现代德育?联系实际谈谈现代德育的存在基础和基本特征。
2.联系实际论述学校德育队伍建设的意义和措施。
26.论述学生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
26.论述学生品德是如何形成的。
27.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指导学生的品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