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但德忠 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复习

《环境监测》复习

《环境监测》复习第一篇:《环境监测》复习绪论1、分类:按目的分类:1.监视性检测: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保工作进展。

包括:污染源监督检测和环境质量检测。

2.特定目的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3.研究性监测: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5、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特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是最基本的标准,也是范围最小,规定最松的标准,地方和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可以比国家标准更严格,更具体,执行时优先于国家标准。

水和废水监测2、怎样制定地面水体水质监测方案?以河流为例,说明如何设置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首先明确监测目的,然后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检测项目,布设监测点,合理安排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检测报告要求,制定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及实施计划等。

监测断面:背景断面可以调取水利部门的水文测量数据,对照断面需要设置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之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般设置一个。

控制断面设在排污区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数目根据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

削减断面一般也一个,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是指河流收纳废水污水后,经扩散稀释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

采样点:水面:宽小于等于50m,只设一条中泓垂线,50-100m,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大于100m,三条。

如果证明断面水质均匀,可只设一条中泓垂线。

垂线上:水深小于等于5m,水面下0.5m设置一个采样点;若不足1m,在1/2水深处设置。

5-10m,水面下、河底上0.5m,分别设置一个。

大于10m,2+1(0.5、0.5、1/2)。

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样布设采样点,怎样测量污染物排放总量?(1)监测一类污染物(能在生物体内积累,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废水排放口设置采样点。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2. 已知分析天平能称准至=0.1mg,要使试样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则至少要称取试样()克。

3. 分析误差分为()、()和()三种。

4. 地下水检测时,通常布设两种类型的检测点(井),即()和()监测点(井)。

5. 酚类化合物在水样中很不稳定,尤其是低浓度时,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和()使其氧化或分解。

6. 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0.2180是()位、1.8×10-6是()位。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第二类污染物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应该执行_ __级标准,而排入地表水III类水体的污水应该执行___级标准。

8. 水质检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___断面、控制断面和__ _断面。

在采样断面的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在__ _设采样点;若水深≤5m时,在_ __设采样点。

9. 测定空气中NOx 时用含CrO3氧化管的目的是为了()。

如氧化管板结或变为绿色,表示氧化剂()。

10. 土壤的蛇形采样法适用于()、()、()。

11.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和()的残体。

经生物分解形成各种()。

12. 固体废物的腐蚀性是指含水废物,或本身不含水但加入定量水后浸出液的pH≤()或pH≥()的废物。

13.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光程和()之间的定量关系用数学式表示,即()。

14. 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_ ___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__ __。

15.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现行方法分为三类:即()、()和()。

16. 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检验、()检验和()检验三种。

17. 水中氨氮是指以_ __和_ __形式存在的氮。

18.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分为__ _级,南昌大学校区应该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__ _级标准。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监测考点一、名词解释**环境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为了寻求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人们着手调查污染物质的性质、来源、含量及其分布状态,并以基本化学物质为单位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灵敏度:指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变化所引起的仪器响应值或其他指示量的变化程度。

公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恶臭、噪声、震动、地面下沉 *采样单位:代表所研究样品的采样单元*气溶胶:任何固态或液态物质以小的颗粒形式分散在气流或大气中时都称作气溶胶。

共沉淀法:当目的组分浓度极小,向试样中加入试剂不能使之沉淀时,可先向试样中加入一些可以沉淀的物质,并以此沉淀为载体,将目的组分积聚下来。

**分配比:溶质在有机相和水相中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总浓度的比值。

***萃取率(建议做做题):平衡时,有机相中目的组分量占有机相和水相目的组分量之和的百分比。

其中D 为分配比*交换容量:1g 干燥的H +型或OH -型树脂能交换的阳离子或阴离子的毫克当量数。

**螯合树脂:将有螯合功能的螯合剂嫁接到树脂的支架上,就形成了螯合树脂。

**比移值: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展开剂终点的距离的比值。

**掩蔽:将试样中与被测组分共存的干扰组分变成不再具有某一反应特征的形式,使之不再影响正常测量的方法硫酸盐化速率:空气中的含硫污染物(SO 2,H 2S )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过程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盐雾或硫酸雾的速率。

**COD :1L 水中所含还原性物质(主要指有机物)在给定条件下被强氧化剂氧化所需的氧气的毫克数。

*BOD :在好气条件下,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所需要的溶解氧的量。

浮选分离:在一定条件下,向试液中鼓入空气或氮气使之发泡,将溶液中存在的欲分离富集的微量组分吸附在其表面,并随气泡浮到液面,然后收集起来,达到分离和富集的方法。

回收率:目的组分浓缩后与浓缩前的比值。

萨尔斯曼系数:0.76±0.005()()()()()()()()%100%=100%=100%T o o T o o T w w w o E C V C V C V D D V V =⨯⨯+⨯+有机相中目的组分的量水相和有机相中目的组分的总量DPC分子式NH NHHNHNCO,化学名二苯碳酰二肼,溶液呈酸性,三价铁干扰加磷酸,加入一定量的乙醇丙酮起增色作用。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复习知识点第一章: 绪论1.(必考)环境监测的定义: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 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必考)环境监测的工作程序: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后六个必须有质量保证。

3.环境检测是环境监测过程的一部分,环境监测离不开环境检测。

4.环境监测可分为监测性监测(常规监测或例行监测)、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 可分为污染事故应急、纠纷仲裁、考核验证、咨询服务)、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5.环境监测发展的三个阶段: 被动监测、主动监测、自动监测6.3S技术: 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7.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单独作用、相加作用(如低浓度条件下,大气中SO2和硫酸气溶胶之间,氯和氯化氢之间)、相乘作用(锌和镉能和氰产生协同作用,使氰的毒性加强)、拮抗作用(如硒可抑制甲基汞的毒性)8.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连续性、追溯性的特点。

9. 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这类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特点:潜在危险性大(难降解、生物积累性、毒性大和属三致物质);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 高残留;检测方法成熟的化学物质制订优先监测目标, 实施优先和重点监测。

(名词解释或简答题)10.优先监测: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11.中国的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12.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可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可分为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问答题)注意:地方标准应符合以下两点:国家标准中所未规定的项目: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补充和完善。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是通过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高锰酸钾指数:一定条件下,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氧化1L水体中的所有的还的mg/L表示。

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O23.生化需氧量:在悠扬的条件,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作用而被氧化分解,变成稳定的物质,完成该过程所需要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结果用O2的mg/L表示。

4.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值的符合程度,通常用误差表示。

5.浊度:(浑浊度)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作用的量度。

6.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叫做环境优先污染物。

简称优先污染物。

7.综合水样: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称为瞬时水样。

8.精密度:同一测量中多次平行测定之间的符合程度。

9.化学计量点:在滴定过程中,当滴入的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与待测组分的物质的量恰好符合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称该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10.水的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包括无机酸,有机酸,强酸弱碱盐等。

11.灵敏度: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响应量的变化程度。

12.静态配气法: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到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体混匀制得。

13.混合水样:指在同一采样点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14:臭阈值:水样稀释到臭阈浓度时的稀释倍数。

【水样的体积(ml)+无臭水体积(ml)/水样体积(ml)】15:瞬时水样: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样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16.硫酸盐化速率:由于工业和家庭排放物中的一些含硫污染物,如SO2、H2S、H2SO4等,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过程,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

大气中硫化物这种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

3、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4、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段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这种水样在观察某一时段平均浓度很有用,但不适用于不同组分在贮存过程发生明显变化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这种水样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5、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称。

6、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汽等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的速率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7、危险废物: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8、生态监测:是在地球上的全部或局部范围内观察和收集生命支持能力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9、生物污染监测:就是应用各种检测手段测定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及时掌握被污染的程度,以便采取措施,改善生物生存环境,保证生物食品的安全。

10、渗沥水: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11、底质:是矿物、岩石、土壤的自然侵蚀和废(污)水排出物沉积,以及生物活动,物质之间的物理、化学反应等过程的产物。

12、瞬时水样:在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的水样。

(自己加的)SS:悬浮物 TOC:总有机碳 COD:化学需氧量 VOC S:挥发性有机物 DO:溶解氧PM10:可吸入颗粒物BOD:生化需氧量BOD5:五日培养法TSP:总悬浮颗粒物填空题:1、水样的保存时间和保存方法:洁净水72h,轻度污染48h,严重污染12h内;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解PH值,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标准: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环境质量的双重含义:①质量现状②质量变化趋势4.环境监测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5.环境监测原则:1)实用性原则:监测结果有用2)经济性原则:从减少布点而又能满足质量要求,充分发挥站、点功能,协作或网络化,资源共享而尽量减少投入3)质量优先原则: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减少投入4)污染物优先监测原则:(1)污染物毒性大,或潜在毒性大,或污染趋势向重的污染物(2)有监测手段(3)有评价标准的污染物。

6.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①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②优先污染物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三致物质、毒性较大或潜在危害性较大以及现代已有检出方法的。

③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美国最早开展优先监测:水体中129种,空气中43种。

前苏联:水体中664种,空气中1122种。

“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包括: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7.制取去离子水(无CO2水):①煮沸法:将蒸馏水或去离子水煮沸至少10分钟(水多时),或使水量蒸发10%以上(水少时),加盖冷放即得。

②曝气法:用惰性气体或纯氮通入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至饱和即得。

8.化学试剂的级别:级别名称代号标志颜色用途一级品优级纯GR绿色精密的分析工作,在环境分析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中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二级品分析纯AR红色配制定量分析中普通试液。

如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无注明环境监测所用试剂均应为二级或二级以上为二级或二级以上三级品化学纯CP蓝色配制半定量、定性分析小试液和清洁液等和清洁液等9.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可比性、完整性10.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规则。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一,环境监测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通过监测来检验和判别工业排放物浓度或排放量是否超标,检验和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分类:特定目的监测(特例监测、应急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纠纷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二,中国环境标准体系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本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三,废水监测项目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第二类是在污染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

四,河流监测断面采样点位布设当水面宽小于50米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50—100,左右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大于一百,设左中右三条。

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不足0.5,在二分之一处设;0.5—5,水下0.5处设;5—10,水下0.5处,河底上0.5处;大于10,水下0.5,水底上0.5,二分之一处,各设一。

五,水样保存方法与保存要求要求1.减缓生物作用2.减缓化合物或者络合物的水解及氧化还原作用3.减少组分的挥发和吸附。

保存措施:1,冷藏或冷冻 2,加入化学保存剂:控制溶液 pH 值,加入氧化剂,加入还原剂,加入抑制剂六,水样消解的作用和要求及消解类型类型:湿式消解法,干灰化法,微波消解法要求:消解后水样要清澈透明无沉淀。

作用: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物,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解的无机物。

七,水样常见富集与分离方法过滤,气提,顶空,蒸馏,萃取,吸附,离子交换,共沉淀,层析。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全

环境监测·但德忠-复习资料全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1)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

可以现场直接进行分析,具有时间短、局部性、单个污染物质分析的特点环境监测主要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的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既包括化学污染也包括物理污染,既包括直接污染也包括间接污染。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密切相关而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环境监测的容比环境分析更广更深刻。

(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源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寻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性监测)、研究性监测3、何谓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为什么要开展优先监测?试述在环境监测中开展优先监测的意义。

答:(1)优先污染物:潜在危险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有成熟监测方法、样品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确定为优先监测目标,这些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2)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有数千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达10多万种。

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但由于对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的限制,所以进行优先监测。

(3)意义略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答: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做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一类有毒有机物。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环境监测的双重含义:质量现状和质量变化趋势。

2.环境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3.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4.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就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例如:有害成分含量及其排放源规定的限量阈值和技术规范)所做的规定。

5.环境空气: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6.等速采样法:测定烟气、烟尘浓度必须采用等速采样法,即烟气进入采样嘴的速度应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否则,过大、过小均会造成测定误差。

7.危险废物:是指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所列的废物或者根据国务院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8.生物监测: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9.等效连续声级: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用一个相同时间内声能与之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的大小。

填空:1.环境监测的原则: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质量优先原则、污染物优先监测原则。

2.各国环境优先污染物的种数:(1)美国:水体中129种,空气中43种;(2)前苏联:水体中664种,空气中1122种;(3)中国:14种化学类别共68种有毒化学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3.监测数据的五性: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可比性、完整性。

4.数据处理与结果表述:⑵数字修约规则:常采用“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规则。

例如:14.3426→14.3;14.2631→14.3;14.2501→14.3;14.2500→14.2。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引言环境监测是保障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环境监测考试是对环境监测人员的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考验,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环境监测考试,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和重点内容。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环境监测是通过采集、分析和解释环境数据,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变化、识别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环境监测的意义在于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

二、环境监测的基本要素环境监测包括环境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解释,主要涉及空气、水、土壤和噪声等方面的监测。

在复习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方法与仪器设备:了解常见的环境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仪等。

2. 监测对象和指标:熟悉各种环境监测对象和指标,如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水中的氨氮含量等。

3. 监测标准与规范:了解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水质监测规范》等。

三、环境监测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环境监测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常见问题,考试中也常涉及对这些问题的解答。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内容:1. 数据处理与分析:了解环境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如常用的统计方法和专业软件的使用。

2. 污染源识别与评估:掌握常见的污染源识别和评估方法,如污染物溯源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3. 环境监测规划与管理:了解环境监测规划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监测站点的选择和布局等。

四、相关政策法规和最新技术进展环境监测工作必须建立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基础上,同时也要关注最新的技术进展。

在复习过程中,需要熟悉一些相关政策法规和最新的技术进展,如《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新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等。

结语环境监测考试是对环境监测人员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考核,对保障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复习和准备,结合相关资料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相信考生们一定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重点整合版)本文介绍了环境监测的过程、目的和分类,以及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内容。

第二章重点介绍了水和废水监测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过程包括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环境监测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和研究性监测。

环境优先污染物是指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具有生物积累性、毒性较大、难以降解等特点。

优先监测是针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水体的污染状况、评价水质、监测水体治理效果等。

水和废水监测的重点章节包括水质监测、废水排放标准、水和废水监测技术和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等。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而水污染源则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二、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根据监测分析方法的原理,测定无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电化学法、离子色谱法以及其他方法。

而用于测定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则主要有:气相色谱法(G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以及其他方法。

三、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对于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为了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而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具体而言,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第⼀章绪论1.环境监测的⽬的P2准确、及时、全⾯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的对象P1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然因素;对⼈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3.环境监测的分类P2按监测⽬的分类(监视性监测、特定⽬的监测):A.监视性监测(⼜称例⾏监测或常规监测);B.特定⽬的监测(⼜称特例监测):(1)污染事故监测、(2)纠纷仲裁监测、(3)考核验证监测、(4)咨询服务监测;C.研究性监测(科研监测)。

按监测介质或对象分类:可分为⽔质监测、空⽓监测、⼟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物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测、光监测、卫⽣(病原体、病毒、寄⽣⾍等)监测等。

4.环境污染的特点P41. 时间分布性;2. 空间分布性;3.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阙值);4.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5.环境监测的特点P51.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监测⼿段:化学、物理、⽣物、物理化学、⽣物化学及⽣物物理等监测对象:空⽓、⽔体(江、河、湖、海及地下⽔)、⼟壤、固体废物、⽣物等监测数据的处理:对监测数据进⾏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涉及该地区的⾃然和社会各个⽅⾯情况2.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量的数据中揭⽰其变化规律。

3. 环境监测的追踪性为保证监测结果具有⼀定的准确性、可⽐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个量值追踪体系予以监督。

6.优先污染物及优先监测P8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7.标准与标准化P9所谓标准化,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为了所有有关⽅⾯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的协作下,进⾏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

环境监测复习(DOC)

环境监测复习(DOC)

一、绪论1、环境监测的目的。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数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2、环境监测的对象。

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3、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分类:监视性检测;特定目的监测;研究性监测。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等。

按专业部门分类: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

4、环境污染的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5、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监测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环境监测的追踪性6、优先污染物及优先监测。

通过一个筛选原则,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7、标准与标准化。

经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的一项特定标准化工作成果称为标准。

为了所有有关方面的利益,特别是为了促进最佳的全面经济效果,并适当考虑产品使用条件与安全要求,在所有有关方面的协作下,进行有秩序的特定活动,制定并实施各项规则的过程称为标准化。

8、中国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9、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构成。

10、中国环境标准的分类。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11、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区别。

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将地表水分为哪五类?排入相应水体的入水需要满足哪些要求?13、对污染物的排放用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各有什么特点?浓度控制执行方便;总量控制是基于受纳水体的功能和实际,得到允许总量,再予分配的方法,更加科学,但实际执行较困难。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环境监测复习资料在如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环境监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和评估环境状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环境监测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环境问题。

一、环境监测的定义和目的环境监测是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测定、观测、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了解环境的状况和变化趋势;第二,评估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第三,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根据监测的对象和内容,环境监测可以分为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生物环境监测等。

其中,大气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素;水环境监测主要关注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和水质指标;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关注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土壤质地;生物环境监测主要关注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积累和生物多样性。

三、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两种。

现场监测是指在环境中直接进行观测和测量,如使用气象站、水质监测仪器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实验室分析是指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化学、生物等方面的分析,以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常用的环境监测技术包括气象监测技术、光谱分析技术、质谱分析技术、生物传感技术等。

其中,气象监测技术可以用于监测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因素;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浓度;质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析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生物传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生物体中的污染物积累情况。

四、环境监测的挑战和应对环境监测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监测设备的高成本、数据采集的复杂性、监测结果的不确定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推动数据共享和开放,促进环境监测数据的交流和利用;3.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环境监测的实施和管理;4. 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环境监测和环境分析有何区别?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 (1)环境分析的主要对象是人类因生产活动而排放于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

可以现场直接进行分析,具有时间短、局部性、单个污染物质分析的特点环境监测主要是测定各种代表环境质量的标志数据,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过程。

既包括化学污染也包括物理污染,既包括直接污染也包括间接污染。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是密切相关而又互相区别的两个概念,环境分析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先驱之一,环境监测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环境监测的内容比环境分析更广更深刻。

(2)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客观、全面、及时、准确的反应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源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寻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

2、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可分为哪几类?答:按目的可分为:监视性监测(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的状况和污染物来源,评价控制措施效果,判断环境标准实施的情况和改善环境取得的进展)、特定目的监测(包括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性监测)、研究性监测3、何谓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为什么要开展优先监测?试述在环境监测中开展优先监测的意义。

答:(1)优先污染物:潜在危险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残留高、有成熟监测方法、样品有广泛代表性的污染物确定为优先监测目标,这些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2)世界上已知的化学物质有数千万种,而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达10多万种。

由于环境污染物种类繁多,但由于对人力、物力、财力及技术的限制,所以进行优先监测。

(3)意义略4、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答: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存留时间长、可通过空气、水和迁徙物种做跨越国际边界的迁移并沉积在远离其排放地点的地区,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的一类有毒有机物。

5、何谓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它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有何意义?简述中国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特点。

答:(1)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任务,达到一定的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手段和途径。

(2)意义:环境监测技术路线决定着环境监测的发展方向,制约着监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影响着监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3)技术路线特点:1稳定性与变动性,稳定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技术路线一经确定就保持其相对稳定。

变动性指根据环境管理的需求和监测技术的发展,技术路线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调整和完善。

2技术手段和途径的多样性3目标任务与手段途径的最佳适配性。

6、什么叫环境标准?试分析我国环保标准体系的特点。

答:(1)环境标准:有关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是国家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人群健康,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环境保护中的各项工作所制定的各项技术规范和要求。

(2)三级六类:三级:国家环境标准(GB)国家环境行业标准(HJ)地方环境标准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7、为什么要分别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答: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某个范围内环境质量好坏的评定,排放标准是对污染物排放的限定.污染物排放对环境产生影响,但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影响环境的因素还包括当地工业生产状况、气候条件、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等.所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质量标准没有冲突,环境质量标准是对整体环境进行评定,排放标准是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进行限定.8、制定环保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答:原则:(1)以人为本原则(2)科学性、政策性原则(3)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科技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原则(4)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原则(5)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原则(6)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原则(7)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原则(8)便于实施与监督的原则9、什么是水污染?是分析水体污染的类型和影响。

答:(1)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理化特征、生物特征或放射性等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和使用价值,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0、名词解释: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定时水样: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的独立水样,且每个样品单独测定。

等比例混合水样:在某一时段内,在统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根据废水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多个水样,于同一容器中混匀后得到的样品。

等时混合水样:在某一时段内,在统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的多个水样,于同一容器中混匀后得到的样品。

流量比例混合水样:依靠自动连续采样器采样,按废水流量变化设定程序,使采样器按比例连续采集混合的水样。

等时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按照流量的大小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经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单独水样:11、水样在分析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答:(1)通过对水样的预处理可以获得欲测组分适于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和消除共存组分干扰的试样体系(2)预处理包括消解、分离和富集消解:1湿法消解(硝酸消解法、硝酸-硫酸消解法)2干式灰化法3微波消解4紫外光消解分离和富集:1顶空、气提、蒸馏2萃取3吸附法4离子交换法5冷冻浓缩法12、现有一废水样品,经初步分析,含有微量汞铜铅和痕量酚,欲测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试设计一个预处理。

答:汞,铜,铅要用原子吸收测。

酚用液相色谱测。

13、何谓水的真色和表色?水的色度通常指什么?浊度和色度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分别是由水中的何种物质造成的。

答:(1)真色:去除悬浮物后水样呈现的颜色表色:没有去除悬浮物的水所具有的颜色(2)水的色度通常指水的真色(3)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浊度与色度虽然都是水的光学性质,但它们是有区别的.色度是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所引起的,而浊度则是由水中不溶解物质引起的.14、何谓水的余氯和需氯量?他们的测定有何意义答: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需氯量是指水的加氯消毒处理时用于消灭细菌和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需要的氯量意义:氯化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可使含酚的水产生氯酚,还可以生成有机氯化合物,对人体十分有害,并可因存在化合氯而对某些水生物产生有害作用。

15、溶解氧的测定有何环境意义?碘量法和膜电极法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答:(1)溶解于水中分子态氧成为溶解氧,水中DO含量与大气压、水温及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大气压下降、水温升高、含盐量增加使DO降低清洁水DO接近饱和大量藻类时DO>饱和收到有机物质、无机还原物质DO<饱和甚至趋近于0。

生物死亡(2)清洁水可用碘量法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用氧电极法16、说明COD和高锰酸盐指数在什么情况下适用答:高锰酸盐指数主要用来测低浓度的COD,用于自来水、深井水的检测,这类水的COD很低<5mg.l,用铬法无法测到准确的数值。

高浓度的COD大多用铬法检测。

17、试比较COD、BOD、TOC、TOD以及四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答:COD化学需氧量:水样在规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氧化水样时消耗氧化剂的量,用氧的mg/L表示。

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水中主要的是有机物。

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

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BOD生化需氧量: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

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

TOC总有机碳:水中的有机物质的含量,以有机物中的主要元素一碳的量来表示,称为总有机碳。

在950℃的高温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气化燃烧,生成CO2,通过红外线分析仪,测定其生成的CO2之量,即可知总有机碳量。

TOD总需氧量:总需氧量的测定,是在特殊的燃烧器中,以铂为催化剂,于900℃下将有机物燃烧氧化所消耗氧的量,该测定结果比COD更接近理论需氧量。

TOD用仪器测定只需约3min可得结果,所以,有分析速度快、方法简便,干扰小、精度高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8、测定Cr6+和总Cr方法答:Cr6+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总Cr 先用KMnO4氧化成Cr6+再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19、名词解释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发展,特别是煤石油的大量使用,将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其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从而危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损害自然资源及财产、器物等。

这种情况被称为空气污染。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圆球的直径沉降: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密度不同,分散相粒子在力场(重力场或离心力场)作用下发生的定向运动。

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为PM10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20、空气中的污染物有哪几种形态?答:分子状态污染物、粒子状态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为: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21、大气中污染物分布有何特点答:具有时间、空间变化大的特点一次污染物:早晚高中午低二次污染物:早晚低中午高22、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判别危险固体废物的依据答:(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至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险固体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判断依据:1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4在处理、储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显示的或潜在的危害23、危险废物的检测包括哪些内容答: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放射性、浸出毒性、急性毒性以及其他毒性浸出毒性:浸出毒性是指固态的危险废物遇水浸沥,其中有害的物质迁移转化,污染环境,浸出的有害物质的毒性称为浸出毒性24、何谓生活垃圾,简述生活垃圾的来源和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