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再塑生命的人

合集下载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的人

— 巴尔扎克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 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 培根
7.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我要把 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 当作我的光明, 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 当成我的交响乐, 别人嘴角的微笑 当作我的幸福。
自主阅读课文,尝试归纳总结
你觉得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怎样的 老师,从文中哪些语句我们可以感受 到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
合作探究:
请说说: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为
“再塑生命的人”?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Fra bibliotek重新塑造生命、 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 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莎莉文老师让“我”获得了幸福的体验。从这个 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从中表达 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
拓展延伸
通过这些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结合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谈谈你觉 得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成功与挫折,快 乐和不幸。
1.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感受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和莎莉文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2.完成练习册。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 任何一座高峰。 — 荻更斯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 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 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 PPT课件
带海伦·凯勒到井房散步,让她把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面,感受水在手上流过,在她的另一只手上由 慢到快地一次次拼写“water” 使她领悟到“水”这个词指的就是流过手上的凉凉的东西,这样才让海伦认识了水。
课堂检测
第叁部分
人物感知
品读莎利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 双手。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 毫不敢疏忽。
整体感知
认识
全文结构 开启
相处
第一部分 1-5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第二部分 6-8
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单词。
第三部分 9-13
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我”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 知的欲望。
课文解读
莎利文怎样塑造小海伦?
莎莉文老师送“我”布娃娃,教 我拼写单词
词语集注
不求甚解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 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 解。
混为一谈
恍然大悟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 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油然而生
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 地产生。
所作所为
所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 行为。
花团锦簇
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 丽的形象。簇,丛集、 聚集。
美不胜收
小心翼翼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 接受不完。胜,完、尽。

体会莎莉文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艺术。学习

海伦·凯勒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课文解读
第贰部分
新课导入
你们认识海伦凯勒吗?
一位谱写出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生命赞歌的盲聋哑人,被马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能够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写作和分享,提高表达和交流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对自我认知和成长的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对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师职业的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再塑生命的人》讲述了作者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位老师的影响下,重新获得生命意义的故事。

2.2 课文结构:引言:介绍作者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背景。

描述作者与老师的相遇和相处,以及老师对作者的影响。

结尾:表达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分析并描述课文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3.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深入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和对生命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和思考。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写作表达:鼓励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2 教学手段:课文文本:提供课文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五、教学安排5.1 课时: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建议为2课时。

5.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写作表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分享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六、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和写作表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反馈和指导。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11课《再塑生命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作者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不同的是,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与心得为主,而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自传体作文是传记的简要形式——小传的一种。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
文体
搓捻( ) 怦怦( ) 抚弄( )绽开( ) 惭愧( ) 譬如( )恍然大悟( ) 花 团锦簇( )
(1887年3月3日)
巨大差异
愤怒、痛苦、消沉、无助、迷惘、焦躁、恐惧、渴望光明
海伦·凯勒的生活前后产生了巨大的差异,莎莉文老师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让海伦·凯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了解她们的相处经历以及海伦的成长变化,为撰写推荐信准备丰富的素材。
任务二:探“最美”事迹
事件
海伦·凯勒变化
给“我”玩具娃娃,教“我”拼写“doll”(娃娃)这个词。
导入
1.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2.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形象,体会她强烈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学习目标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马克·吐温也给了她极高的评价:“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她的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从“有一天,我正在和新娃娃玩的时候,莎莉文小姐把我原来玩旧了的大号娃娃也放到了我的膝上,并且拼写了‘娃娃’这个词,她努力想使我明白‘娃娃’这个词对两个娃娃都适用。”中,可见莎莉文老师是一位极具教学智慧、注重因材施教、耐心的人。

初一语文笔记再塑生命的人

初一语文笔记再塑生命的人

初一语文笔记再塑生命的人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生命是一团混沌未开的泥巴,有一个人却像神奇的工匠,将它捏塑成了精美的艺术品呢?这就像我在初一语文课本里读到的那个故事一样,关于那个“再塑生命的人”。

在我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开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故事里的“我”,就像一只迷失在黑暗森林里的小鹿,惊恐又迷茫。

“我”看不到、听不到,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这时候,莎莉文老师出现了,她就像是一束穿透黑暗的光,突然照进了“我”的世界。

我记得有一次课上讨论,有个同学说:“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凯勒认识‘水’那个情节,简直就像一场魔法。

”他说得没错啊。

莎莉文老师把海伦的小手放在水流下,让冰冷的水在她的小手上流过,同时在她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这个单词。

那感觉,就像是在黑暗中突然有人给了你一把钥匙,一下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海伦她就像一个在沙漠里快要渴死的旅人,突然发现了绿洲一样,那一瞬间,她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感知。

我和同桌还为此讨论过呢。

同桌说:“你说海伦当时得多激动啊。

”我马上接话:“那肯定啊,就好像你一直生活在无声无色的梦里,突然就醒了过来,周围的一切都变得清晰可感了。

”你看,莎莉文老师就是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她用她的耐心、爱心和独特的教育方法,一点一点地把海伦从那个黑暗寂静的世界里拉了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海伦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重塑”的。

她就像一块倔强的石头,有时候不理解莎莉文老师的用意,还会发脾气呢。

但是莎莉文老师从不生气,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对待任性的孩子,总是温柔地引导她。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学习的时候,有时候遇到难题就想放弃,和海伦比起来,我可真是太不应该了。

我觉得莎莉文老师就是那种能改变别人命运的人。

她让海伦从一个几乎被世界遗弃的孩子,变成了一个能够书写自己精彩人生的强者。

这难道不神奇吗?就好比把一颗快要枯死的种子,培育成了参天大树。

在我的语文笔记里,这个故事不仅仅是文字的记录,更是一种激励。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教案2

《再塑生命的人》教案再塑生命的人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文背景介绍海伦·凯勒这位伟大的人物,她身残志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导师安妮·沙利文的帮助,最终学会了沟通和理解世界。

强调海伦·凯勒的作品《再塑生命的人》对残疾人的鼓舞和教育意义。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伦·凯勒的生平和作品《再塑生命的人》。

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课文解读2.1 课文梗概简述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病失去视力和听力,陷入黑暗与寂静的世界。

描述安妮·沙利文如何成为她的导师,通过手指语和触摸的方式教会她理解和沟通。

展现海伦·凯勒逐渐学会语言和读书,重新点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情。

2.2 教学内容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情感描写,体验海伦·凯勒的心情变化。

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困境,会如何应对和坚持。

第三章:讨论与思考3.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引导学生关注海伦·凯勒对生命的态度和对教育的重视。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与他人交流观点。

3.2 个人思考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

第四章:延伸活动4.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海伦·凯勒和安妮·沙利文,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深入理解人物的心情和感受。

鼓励学生在表演中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4.2 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盲人学校或与残疾人交流的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挑战,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力。

鼓励学生与残疾人交流,听取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主题。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再塑生命的人》ppt课件
我要把 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 当作我的光明, 别人耳朵听见的音乐 当成我的交响乐, 别人嘴角的微笑 当作我的幸福。
十九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 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 伦· 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 凯勒是二十世纪美国十大 伟人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
“1902年,文学上最重要的两大贡献 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伦· 凯勒的《我 的生活》。” ——美国著名作家海尔博士
导 语
是什么原因让她成为有如此杰出成 就的伟人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再塑生命的人》,去感受一个病弱 生命的顽强成长的足迹和引领她人生 转机走向光明的莎莉文老师。
析字正音
(cuō)

(niǎn)

(pēng)

(pí )
脾气
(pì )
(yò u huò ) 诱惑 (á o) 遨游 (hà n) 遗憾
配歌曲《隐形的翅膀》
路德维希· 范· 贝多芬
(1770-1827)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 26岁时听觉衰退 35岁时完全耳聋„„
——世界不给他欢乐 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世界
富兰克林·罗斯福 (1882-1945)
美国政治家
41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 下肢瘫痪„„
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 四届的总统。
张海迪
5岁时胸部以下完全 失去知觉 高位截 瘫„„ 自学掌握英语 日语 德语等 当代知名作家 翻译 家
深入探究
文章为什么以“再塑生命 的人”为题?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 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这表达了作者对莎利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运用比喻,十分形象地展示了坠入 黑暗而沉寂世界的海伦的心灵历程。
2021/4/9
24
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 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 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 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比喻的手法。写出没有接受教育前我的处 境:迷惘,焦虑,绝望,不安的心绪以及 对光明的渴盼。反衬出老师的教育对我的 重要。
2021/4/9
25
知识积累 全面的海伦·凯勒
她除了嗜书如命,还喜欢骑马、游泳、划船,酷爱戏剧表演艺术, 靠着不屈不挠的意志,海伦学会了唇读,可以通过“手”听到马 克·吐温为她朗诵的短篇小说,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世界名校哈佛 大学的学业。读书不但使海伦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也陶冶了 她美好的心灵。
她喜欢信马由缰地徜徉在森林中,也喜欢月夜泛舟,靠水草、 睡莲散发出的芬芳来辨别方向。她还喜欢骑着双人自行车兜风,在 飞驰中体会力量和速度,并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在国际象棋的较量中 斗智斗勇……她还爱大自然,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虽看不到飞流 直下三千尺的人间胜景,听不到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却可以从空气 的震颤中领略到世界最宏大的瀑布的雄奇壮观。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 识,而且使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 认识。“水”让海伦获得了生命的意 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 的感受。
2021/4/9
15
课文1-5段,作者在莎莉文出场前铺垫了 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l到“我”家的时间及对“我”的重要性
给读者以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
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 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
海伦·凯勒是二十世纪美国十大伟人之一。 ——美国《时代周刊》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知识点+图文解读_莎莉文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课文电子版课文朗读课文知识点【文学常识】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后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的悉心帮助下,先后就读于剑桥女子中学和拉德克利夫学院。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著有《我的一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日记》等。

疲惫不堪:疲倦得难以支持。

小心翼翼:形容非常小心。

照着同样的图案画葫芦:照着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意思是纯模仿,没有变化。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淆:把不同的东西混在一起,说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的样子。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悔恨莫及:悔恨也来不及了。

花:形容色彩斑斓、绚丽多姿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企盼:盼望。

【主题归纳】这篇回忆录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各感激之情。

【问题探究】1.“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再塑生命”从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莎文老师是“我”的“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2.“水”本身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答:“水”本身并没有这么大的魔力。

正是对“水”的理解启发了“我”,使“我”认识到宇宙万物都有名称,使“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一切都豁然开朗起来。

3.为什么“我”此时会“悔恨莫及”?答: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背景。

分析并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观点。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意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培养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心,提高社会责任感。

启发对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再塑生命的人》全文。

2.2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分析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2.3 教学难点:理解并评价作者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分析并评价文章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笔记,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3.2 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象征手法。

3.3 批判性思维法: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挑战和验证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海伦·凯勒的背景和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考“再塑生命”的含义。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基本情节和结构。

学生自主思考和笔记,整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4.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学生通过合作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象征手法。

4.4 批判性思维: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挑战和验证自己的观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5.2 作业要求:5.3 作业提交时间:读后感提交时间为一周后,论文提交时间为两周后。

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笔记

七年级上册语文《再塑生命的人》笔记一、文学常识1. 作者2. 体裁- 散文。

这篇文章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情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和崇敬之情。

二、生字词1. 字音- 感慨(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

- 搓捻(cuō niǎn):将线、纸等搓成条状物。

- 绽开(zhàn):裂开。

- 争执(zhí):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 惭愧(cán kuì):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 悔恨(huǐhèn):懊悔。

- 奥秘(ào mì):深奥与神秘,通常指某个领域中隐藏的或还未被认识的事物。

- 拼凑(pīn còu):把零碎的或分散的合在一起。

- 企盼(qǐpàn):盼望。

- 截然不同(jié rán bù tóng):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 疲倦不堪(pí juàn bù kān):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 字形- “捡”与“拣”:“捡”侧重于拾取,如“捡东西”;“拣”侧重于挑选,如“拣选”。

在文中“捡起”应用“捡”。

- “辨”与“辩”:“辨”侧重于辨别、区分,如“辨认”;“辩”侧重于辩论、辩解,如“争辩”。

三、文章结构1. 序幕(1 - 5段)- 概述“我”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的生活状态。

“我”生活在一个黑暗、寂静、茫然无知的世界里,像大雾中的航船,没有方向。

例如,“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这表明“我”在未接受教育之前内心的痛苦与迷茫。

2.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6 - 13段)- 莎莉文老师送给“我”一个洋娃娃,然后在“我”的手心里拼写“doll”这个词,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文字。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解

部编版七上《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解课前预习一、作品梗概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突患猩红热,连日高烧,昏迷不醒。

而醒来之后的她,眼睛失明,耳朵失聪,说话也开始含糊不清,从此坠入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进痛苦的深渊。

在这之后,她却慢慢走出黑暗,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除了靠她自身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安妮·莎莉文的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

她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恩和怀念,写下此文,文题所指便是莎莉文老师。

二、作者简介海伦·凯勒(1880一1968),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是盲聋哑人。

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之一。

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走出黑暗》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感慨kǎi:有所感触而慨叹。

绽zhàn开: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花儿开放,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争执zhí:争论中各持己见,不肯相让。

惭愧cán kuì:因为自己有缺点、做错了事或未能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截jié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小心翼翼yì: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的样子。

不求甚shèn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hùn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恍huǎng然大悟: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花团锦簇cù: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二、主题概述课文通过叙述莎莉文老师来到“我”家后,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5):写“我”与莎莉文老师的初识。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精品课件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精品课件
《再塑生命的人》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海伦·凯勒和她的老师安妮·莎利文之间的感人故事,深刻诠释了题目的内涵。海伦因急性充血丧失了视力和听力,但在莎利文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她不仅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还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和热爱。莎利文老师用教育和爱心改变了海伦的命运,为她开启了外部世界的大门,这一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就像是再塑了海伦的生命。课文详细描述了莎利文老师如何教海伦学知识,如何引导她了解并热爱大自然,以及如何向她阐释爱的含义。这些内容都与课文题目《再塑生命的人》紧密相连,展பைடு நூலகம்了教育对于个体生命的深远影响。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以及一个优秀的教育者如何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海伦·凯勒及其作品《再塑生命的人》的背景。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教育的重视。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命意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者海伦·凯勒的生平和作品《再塑生命的人》。

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再塑生命的人”对作者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如生命的宝贵、教育的力量等。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章的意义。

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章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思想。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简介作者海伦·凯勒和作品《再塑生命的人》。

学生自读文章开头部分,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生命的渴望和追求。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分析。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教师引导和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作业3.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发言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关注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作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

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2 作业布置请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内容包括对文章主题思想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思考。

选择文章中的一个角色,写一篇关于该角色的分析,包括角色特点和对文章主题的贡献。

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如写一篇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主题的短故事。

第四章:教学拓展与延伸4.1 教学拓展推荐学生阅读海伦·凯勒的其他作品,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题材,如关于身残志坚的人物故事。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观看相关电影,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细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初中语文】《再塑生命的人》课文详细解析

再塑生命的人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

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截然不同”一词强调了从那个时间开始莎莉文老师对“我”生命的意义。

]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开门见山,首句提到引“我”走向光明的老师莎莉文小姐。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

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过阳台的金银花,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

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冀冀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心儿怦怦直跳,惟恐发生意外。

在没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作者心路历程的形象展示。

][以上三段是作者对自己前一段生活的回顾。

]我觉得有脚步向我走来,我以为是母亲,立刻伸出双手。

可是,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初次见面的一个拥抱给了“我”爱的启示。

]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莎莉文老师来到“我”的家。

]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

[莎莉文送我一个洋娃娃,再次让“我”感受到爱与关怀。

这也是莎莉文从儿童的心理出发开展她的教育。

]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柏金斯盲人学校的学生赠送的。

衣服是由年老的萝拉亲手缝制的。

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PPT精品课件
这句话深情地流露出“我”对莎莉文老师的无限感激。总领下文,是全 文的中心句。
课文探究
莎莉文老师又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莎莉文老师又给“我”一个更大的新布娃娃,她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比较中 教会“我”认知事物。说明老师为了开启“我”智慧的大门,是多么有耐心。
课文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我”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摩擦? 在这小小的矛盾冲突中,真实地再现了“我”急躁、乖戾的性格弱点。对 此,莎莉文老师既不是进行简单粗暴的体罚,也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寻 找一种“我”乐意接受的、更有效的方法,从而侧面表现了老师工作耐心 的特点和出色的教育艺术。
这句话独立成段,突出了“水”对“我”的重要意义,强调了莎莉文老师通过“水”开 启了“我”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望,让“我”开始用好 奇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使“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获得了求知的幸福感。
分析讨论
课文12段结尾句“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为什么“我”此时会 “悔恨莫及”?
因为此时在莎莉文老师的耐心引导下,“我”的学习终于迎来了质变,“我”终于在 文字和事物名称之间建立了联系。回想起“我”因为自己的不耐烦而摔坏了莎莉文 老师给“我”的布娃娃,并且怎么也拼不好它,“我”十分伤心与后悔。
莎莉文老师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和教育艺术?
她“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由此可以看出她和蔼、富有爱心; 想尽各种办法教一个盲聋哑孩子写字,说明她聪明睿智,能因材施教,而且 极有耐心;在对“我”的教育过程中总能由浅入深地教会“我”许多以前不知道的 东西,表现了她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
【解析】(3)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再塑生命的人
第2课时
1.学习本文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 合的写作技巧。(重点) 2.学习文章巧妙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突出人物形象特点 的描写方法。(难点) 3.感受莎莉文老师的伟大之处,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 和感激之情,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学 习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品质。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课件 7.《再塑生命的人》课件

人教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课件 7.《再塑生命的人》课件
20
海伦用自己的坚强不屈的精神昭示了残疾人的 尊严,她是残疾人的榜样。请大家列举古今中外那 些付出艰苦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例。
21
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以惊人 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在病榻上完成了长篇小说《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鼓舞了几代热血青年;双耳失聪 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奏出了与命运抗 争的最强音——《命运交响曲》,激励着世界各个角落 的人们;失去光明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为 我们描绘了一个凄凉哀怨的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命运 的残酷和抗争的力量……
16
①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 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②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 胜收。 ③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 和自由。
17
①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 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反面说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 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冲破阻碍旅途的大 雾,找到准确的航向,从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湾。
③美不胜收: 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 过来)。
④恍然大悟: 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形容忽然醒悟。
8
1.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内容。 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具体的事物,为“我” 开启了 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心中充满喜悦。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4):写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 理变化。 第二部分(5~13):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 “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6
一、读一读 截然 ( jié ) 惭愧( kuì ) 拼凑 ( còu ) 怦怦 ( pēnɡ )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_人教版(1)

七年级语文上册《再塑生命的人》课件_人教版(1)
4、读了本文,你认为安妮?莎莉 文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5、说说再塑生命的含义?
在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海伦的生命的原 貌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原文回答。
1、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
经疲倦不堪了。
2、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 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 给我光明!” 3、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 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 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莎莉文老师的遗言: 再见了,Helen,我爱你。
……请Polly替我照顾好 Helen。 在她外出演讲的日子里并不怎么 顺利,人们难以相信她。不过,以后,恐怕 她再出去时我不能再为她翻译了。谢谢上帝 让我将生命赠予了Helen,使她拥有了一个 光明的世界,上帝啊!请你让Helen在没有 我的日子里,也能快 乐地生活!
仔细阅读 1-5段,老师出场前铺垫了那 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莎莉文老师到了的时间。准确 地记录时间,意味着重要而深刻。 2、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预示着 有不寻常的事要发生。 3、我当时的状态:愤怒,苦恼, 疲倦不堪。 4、我心里期盼着“光明! 光明!”
好处:1、烘托莎莉文老 师对我的重要。
2、通过铺垫,熏染气氛, 促使读者产生阅读期待、
盼望的急迫心情, 这样就大大增强了
作品的吸引力。
朗读第四段
比喻的手法。写出没有接受 教育前我的处境:迷惘,焦 虑,绝望,不安的心绪。反 衬出老师的教育对 我的重要。
2、莎莉文老师给海伦带来了什么,她都教 会了海伦什么?海伦学会后她的感受如何?
1)一个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 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 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 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次备课
主备人
樊瑞
授课时间
2014.9.25
审签人
学习
目标
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词义。
2.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积累阅读体验。学习作者运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安妮·莎莉文老师和海伦·凯勒的艺术形象。
清水九年制学校“336”教学模式语文导学案序号:13
年级
七年级
课题
7.1再塑造生命的人
合作
学习
(互动交流、小组展示、质疑探究)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莎莉文老师对“我”做了哪些事情。
2.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分段,概括各部分内容。
三、局部探究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自主
学习
(课前预习、依标
自学)
一、基础积累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搓捻()截然()
感慨()企盼()
疲倦不堪()绽开()
小心翼翼()花团锦簇()
2.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不求甚解:
恍然大悟:
混为一谈:
3.利用书籍、网络等资源,搜索积累有关海伦·凯勒的资料。
疑难貌、动作,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C、运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抽象事物的本质。
D、凭借触觉去感受大自然,感受老师的关爱,接受老师的教导。
3.下列对本文主旨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莎莉文小姐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师。
B、一位好的老师能决定自己的成长道路,甚至影响自己的一生。
C、莎莉文小姐把爱和欢乐带给了“我”,给“我”的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四、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后
反思
学生作业设计姓名:
上次作业
错题补做
共性作业
日期
9.25
次数
13
等级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花团锦簇()繁衍()迁徒()栖息()
2.下列对本文写法特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从自己的进步、成长过程体现老师的辛勤培育,从侧面烘托老师的形象。
D、由于莎莉文小姐的教育,“我”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学习语言的钥匙,也最终成为了一个作家。
4.为什么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