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计数原理2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2课时 分类加法计(1)

高中数学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2课时 分类加法计(1)
答案:4 6 12
类型 1 组数问题(自主研析) [典例 1] 用 0,1,2,3,4 五个数字, (1)可以排出多少个三位数字的密码? (2)可以排成多少个三位数? (3)可以排成多少个能被 2 整除的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解:(1)三位数字的密码,首位可以是 0,数字也可以重 复,每个位置都有 5 种排法,共有 5×5×5=53=125(种). (2)三位数的首位不能为 0,但可以有重复数字,首先考
19
共有 60+96=156(个). 其中比 2 000 小的有:千位是 1 的共有 3×4×3= 36(个), 所以符合条件的四位偶数共有 156-36=120(个).
20
类型 2 分配问题
[典例 2] (1)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
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
6
2.应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注意事项 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分类后再分别对每一类进行 计数,最后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求和,得到总数. 3.应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注意事项 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步与步之间要相互独立,根 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把完成每一步的方法数相乘得到 总数.
7
1.从 3 名女同学和 2 名男同学中选出一人主持本班
答案:C
11
5.如图所示,从点 A 沿圆或三角形的边运动到点 C, 若经过点 B,有________种不同的走法.若可经过点 B, 也可不经过点 B,有________种不同的走法.
解析:经过点 B,不同的走法有 2×2=4(种).若可 经过点 B,也可不经过点 B,不同的走法有 2×2+2= 6(种).
一次班会,则不同的选法种数为( )
A.6
B.5
C.3Leabharlann D.2解析: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 3+2=5 种不同选

高二数学(选修2-3人教B版)-计数原理全章总结

高二数学(选修2-3人教B版)-计数原理全章总结
解:(1)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 C52 10 .
例6、求 (1 2x)5的展开式的:
(1)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 (2)第三项的系数; (3)所有项的系数和. 解:(2)由通项可知,展开式的第三项是
T3 C52 13 (2x)2 40x2
所以,第三项的系数为40.
例6、求 (1 2x)5的展开式的:
表示?
(a b)n (a b)(a b) (a b)
n个a b
Tr1 Cnr anr br
例6、求 (1 2x)5的展开式的:
(1)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 (2)第三项的系数; (3)所有项的系数和.
例6、求 (1 2x)5的展开式的:
(1)第三项的二项式系数; (2)第三项的系数; (3)所有项的系数和.
解:首先将A、B、C、D排成一排,共有 A44 种排法,每一种
排法都会产生五个“空”,在这五个“空”中任选一个,将E
放入,共有 C51 种方法;其次,E中的两个元素可以交换,有 A22
种方法.
所以,共有 A44 C51 A22 240 种不同的排法.
问题4 (a b)n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什么可以用组合数的形式

Cm n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mn
Cm1 n
)?
作业: 1.一个集合由8个元素组成,这个集合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有多 少个? 2.将6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分配到两个用人单位,每个单位至少 两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3.求 (9x 1 )18 展开式的常数项,并说明它是展开式的第几项.
3x
入,共有 A43 种排法. 所以,一共有A33 A43 144 种不同的排法.
例5、有6位同学站成一排,符合下列各题要求的不同排法有多 少种? (2)甲、乙相邻. 解:(2) 设除甲、乙之外的另外四个同学为A、B、C、D. 因为甲、乙要相邻,所以可以把甲、乙“绑”在一起看作一个 元素(记为E).

《与名师对话》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课件1.1-2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与名师对话》2015-201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3课件1.1-2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D.32 种
解析:5 名学生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名学生限
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每名学生均有 2 种不同的报名方法,故
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25=32 种.故选 D.
答案:D
3.已知集合 A {1,2,3},且 A 中至少有一个奇数,则这样
的集合有(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解析:满足题意的集合 A 可以是{1},{3},{1,2},{1,3}, {2,3}共有 5 个,故选 D.
易错点:忽略题目的隐含条件致误
某外语组有 9 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 一门,其中 7 人会英语,3 人会日语,从中选出会英语和日语 的各一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错解】 第一步,从会英语的 7 人中选一人,有 7 种选 法;第二步,从会日语的 3 人中选一人,有 3 种选法,故共有 7×3=21(种)不同的选法.
如图,要给地图 A,B,C,D 四个区域分别 涂上 3 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 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
【思路启迪】 根据地图的特点确定涂色的顺序,再进行 计算.
【解】 按地图 A,B,C,D 四个区域依次涂色,分四 步完成:
第一步:涂 A 区域,有 3 种选择; 第二步:涂 B 区域,有 2 种选择; 第三步:涂 C 区域,由于它与 A,B 区域颜色不同,有 1 种选择; 第四步,涂 D 区域,由于它与 B,C 区域颜色不同,有 1 种选择. 所以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到不同的涂色方案种数共 有 3×2×1×1=6.
(3)分三步,每位旅客都有 4 种不同的住宿方法,因而不同 的方法共有 N=4×4×4=64(种).

沪教版高中三年级数学:计数原理II——加法原理

沪教版高中三年级数学:计数原理II——加法原理
∴ P31 P41 P82 + P21 P51 P82 =1232个
例4. 如果从7名运动员中选4名运动员组成接力队,参加 4×100接力赛,那么甲、乙两人不跑中间两棒的安排方法 有多少种? 析:按照4名运动员中, ①含甲、乙两人; ②含甲、乙两人之 一; ③不含甲、乙两人进行分类
①甲、乙跑1、4棒有P22 中间两棒有:P52
解:①含甲、乙两人,但甲、乙两人不跑中间两棒有:P22 P52种
②甲、乙之一跑1、4棒有P21P21 中间两棒有:P53
②含甲、乙之一,但该人不跑中间两棒有:P21 P21 P53 种
③不含甲、乙的有P54
③不含甲、乙, 有:P54 种
由加法原理得到:共有 P22 P52 + P21 P21 P53 + P54=400种
“分类”理解:①类与类之间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②“分类”与“分步”的不同点: “分类”中的每一类方法都能独立完成一件事; “分步”中的每一部的方法都无法独立完成一件事;
③“类与类”之间是“或”的关系; 而“步与步”之间是“且”的关关系;
④“分类”与“分步”的图示区别:完成“从A到B”事

分 类A
第1类 第…2…类
火车6

汽车5
类甲

轮船3
共有6+5+3=14种走法.
例2.用红黄蓝的小旗各一面挂在旗杆上表示信号,每次可以挂 一面或二面或3三面,并且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共可表 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解:N=P31 + P32 +P33 =15种不同的信号
例3.在3000到8000之间,有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奇数? 析:题意中出现的数字是一个四位数,其限制条件是首位是3~7 之间的整数,末位是奇数的各位数上数字均不同. 完成四位奇 数必须分二类:①首位是3~7的奇数; ②首位是3~7的偶数

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基本计数原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基本计数原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排列组合基本计数原理在各省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是每年都会考察的内容。

这一部分涉及到的内容、题型和知识点都非常繁多,是大家一直比较头痛的部分。

其中,排列组合的相关题目,可能是大家复习当中的难点。

本文是店铺整理的,欢迎阅读。

排列组合基本计数原理排列组合的基本计数原理有两个,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下面让我们逐一进行解释:加法原理即分类时采用的计数方法。

也就是说,当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几类情况时,把每一类的情况数计算或枚举出来,那么总的情况数,就是所有类的情况数相加。

乘法原理即分步时采用的计数方法。

也就是说,当完成一件事情,分成先后几步时,把每一步的情况数计算或枚举出来,那么总的情况数,就是所有步的情况数相加乘。

那么,何为分类,何为分步?让我们来举例说明。

如果从北京到上海,那么坐飞机可以,坐高铁可以,坐汽车可以,自驾也行,此时称为分类;如果坐飞机有3个航班合适,坐高铁有4趟高铁合适,坐汽车有2趟都行,自驾游也有1种路线,那么从北京到上海,所有的方法数就是3+4+2+1=10种方法。

如果从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再回北京,整个的行程按顺序分成了3个步骤,此时即为分步;如果从北京到上海有3种方法,上海到广州到4条路线,广州再回北京也有2种方案,那么整个行程,所有的方法数就是3×4×2=24种方法。

我们发现分类与分步,一定是不同的、有区别的,它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独立完成此事。

第一个例子中,想从北京到上海,飞机、高铁、汽车、自驾,这4类方案,都可以完成这个行程,即分类当中的每一类,都可以独立完成整个事情。

第二个例子中,北京到上海,上海到广州,广州再回北京,这是完成整个行程的3步,单独拿出任何一步来,比如上海到广州,这1步,并不意味着整个行程就完成了,即分步当中的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此事。

下面来看一个例题,加深对于分类分步的理解:例题:某人乘车从家直接到艺术中心有3条路线可选;从家到体育场有4条路线可选,从体育场到艺术中心有2条路线可选,则他从家到艺术中心共有几种不同的路线?通过阅读题目,我们可以发现,题目所求的从家到艺术中心,可以分成两类情况:要么直接到;要么从体育场中转换乘间接到。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学习任务单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 学习任务单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能正确运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解决简单的计数问题。

3、体会两个计数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概念。

(2)掌握运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进行计数的方法。

2、难点(1)区分何时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何时使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2)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正确运用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进行计数。

三、知识梳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在第 1 类办法中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1 + m2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

一天中,火车有 4 趟,汽车有 2 趟,轮船有 3 趟。

那么从甲地到乙地一共有 4 + 2 + 3 = 9 种不同的走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 1 步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n 步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 m2 ×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比如,从 A 村到 B 村有 3 条道路,从 B 村到 C 村有 2 条道路。

那么从 A 村经 B 村到 C 村共有 3 × 2 = 6 条不同的道路。

四、例题解析例 1:书架的第 1 层放有 4 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 2 层放有 3 本不同的文艺书,第 3 层放有 2 本不同的体育书。

(1)从书架上任取 1 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从书架的第 1、2、3 层各取 1 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解:(1)从书架上任取 1 本书,有三类方法:第 1 类方法是从第 1 层取 1 本计算机书,有 4 种方法;第 2 类方法是从第 2 层取 1 本文艺书,有 3 种方法;第 3 类方法是从第 3 层取 1 本体育书,有 2 种方法。

选修2-3:1.2.2组合——排列组合综合应用

选修2-3:1.2.2组合——排列组合综合应用

第二步:将甲乙两人也排一下,共有A22种排法
第三步:将甲乙等5人看成一个元素,与其余2人,一共三个元素 进行全排 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甲、乙两人中间必须有3人的排法一共有: A53 A22A33种排法
例2. 有3名男生,4名女生,求下列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6)全体排成一行,男、女各不相邻. 特殊位置排列方式 第一步:将4名女生全排,共有A44种放法
乙、丙三人从左至右的顺序只是6种顺序中的一种 由此可见:甲、乙、丙三人从左至右的顺序的排法一共有:
A
7 7
A
3 种排法 3
例2. 有3名男生,4名女生,求下列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9)排成前后二排,前排3人,后排4人. 站成两排,其实可以理解为,站成一排后,将后面的人砍到第二 排即可
由此可知:站两排的排法一共有:A77种排法
第二步:将三名男生看成一个元素,与其余4个女生人全排,共有
A55种排法 由分步计数原理可知:3名男生站一起的排法一共有: A33×A55种排法
例2. 有3名男生,4名女生,求下列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5)全体排成一行,甲、乙两人中间必须有3人. 特殊元素,优先排 第一步:将甲乙中间安排3个人,共有A53种放法
这种排法是要被删掉的
第二步:将乙安排在右端,其余人全排,共有A55种放法 这种排法也是要被删掉的 但是甲在左端且乙在右端的排法有A44,这个排法被减掉2次, 要补回
注意要做到不重不漏
甲不在最左边,乙不在最右边的排法一共有:A66-2A55 +A44种排法
例2. 有3名男生,4名女生,求下列各有多少种不同站法 (1)全体排成一行,其中甲只能在左右两端.
给三个学习兴趣小组去研究,每组一个课题,共有多少种不同
的分法;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第二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高中数学】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第二课时)课件 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 高三年级的三个班级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
工厂甲必须有班级要去,每班去哪个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
有( )
A.27种
B.36种
C.54种
D.81种
解:根据题意,甲工厂必须有班级去,可能有一个,也有可能两个或三个, 直接讨论比较麻烦,我们采用间接法:若不加以限制,每个班级都有4种 选择,共有4×4×4种,其中甲工厂没有班级去的方案有3×3×3种,所以 满足题意的有64-27=37种.
对于组数问题,应掌握以下原则 (1)明确特殊位置或特殊数字,是我们采用“分类”还是“分步”的关 键.一般按特殊位置(末位或首位)分类,分类中再按特殊位置(特殊元素) 优先的策略分步完成,如果正面分类较多,可采用间接法求解. (2)要注意数字“0”不能排在两位数或两位数以上的数的最高位.
1. 在一个三位数中,若十位数字小于个位和百位数字,则称该数为“驼
解:(1)首先填百位数字,不能是0,所以有1,2,3三种选择,然后,十 位和个位都有0,1,2,3四种选择,根据乘法原理可组成 3 4 4 48 个 三位数; (2)没有重复数字,首先填百位数字,不能是0,有三种选择,然后填十位 数字,在余下的数字中选择,包括0有三种选择,最后填个位数字,在余 下的两个数字中选择,只有两种可能,根据乘法原理可组成 3 3 2 18 个不同的三位数; (3)没有重复数字,且百位大于十位大于个位,当百位数是3时有:321, 320,310;当百位数是2时有:210.所以满足条件的有 3 1 4 个三位数.
6.1 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第二课时)
1.进一步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区别. 2.会正确应用这两个计数原理解决组数问题、选取与分配问题、涂色问 题.

人教A版22019高中数学选修2-3教学案:复习课(一) 计数原理_含解析

人教A版22019高中数学选修2-3教学案:复习课(一) 计数原理_含解析

复习课(一)计数原理对应学生用书P48(1)两个计数原理是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基础,高考中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中等.(2)运用两个计数原理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区分“分类”与“分步”.分类就是能“一步到位”——任何一类中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情,而分步则只能“局部到位”——任何一步中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这件事情,只能完成事件的某一部分,只有当各步全部完成时,这件事情才完成.[考点精要]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N=n1+n2+n3+…+n m;(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N=n1·n2·n3·…·n m.[典例]如图所示,花坛内有五个花池,有五种不同颜色的花卉可供栽种,每个花池内只能种同种颜色的花卉,相邻两池的花色不同,则最多的栽种方案有()A.180种B.240种C.360种D.420种[解析]由题意知,最少用三种颜色的花卉,按照花卉选种的颜色可分为三类方案,即用三种颜色,四种颜色,五种颜色.①当用三种颜色时,花池2,4同色和花池3,5同色,此时共有A35种方案.②当用四种颜色时,花池2,4同色或花池3,5同色,故共有2A45种方案.③当用五种颜色时有A55种方案.因此所有栽种方案为A35+2A45+A55=420(种).[答案] D[类题通法]使用两个原理解决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既要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又要运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问题,我们可以恰当地画出示意图或列出表格,使问题更加直观、清晰.(2)当两个原理混合使用时,一般是先分类,在每类方法里再分步.[题组训练]1.从黄瓜、白菜、油菜、扁豆4种蔬菜品种中选出3种,分别种在不同土质的三块土地上,其中黄瓜必须种植,不同的种植方法有()A.24种B.18种C.12种D.6种解析:选B法一:(直接法)若黄瓜种在第一块土地上,则有3×2=6种不同的种植方法.同理,黄瓜种在第二块、第三块土地上均有3×2=6种不同的种植方法.故不同的种植方法共有6×3=18种.法二:(间接法)从4种蔬菜中选出3种种在三块地上,有4×3×2=24种方法,其中不种黄瓜有3×2×1=6种方法,故共有不同的种植方法24-6=18种.2.有红、黄、蓝旗各3面,每次升一面、二面或三面在旗杆上纵向排列表示不同的信号,顺序不同则表示不同的信号,共可以组成的信号有________种.解析:每次升1面旗可组成3种不同的信号;每次升2面旗可组成3×3=9种不同的信号;每次升3面旗可组成3×3×3=27种不同的信号.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可组成3+9+27=39种不同的信号.答案:39(1)高考中往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排列与组合的综合应用,同时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有时与概率结合考查.(2)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关键是掌握四项基本原则①特殊优先原则:如果问题中有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优先考虑这些特殊元素或特殊位置的解题原则.②先取后排原则:在既有取出又需要对取出的元素进行排列中,要先取后排,即完整地把需要排列的元素取出后,再进行排列.③正难则反原则:当直接求解困难时,采用间接法解决问题的原则.④先分组后分配原则:在分配问题中如果被分配的元素多于位置,这时要先进行分组,再进行分配.[考点精要]1.排列与组合的概念2.排列数与组合数的概念3.排列数与组合数公式 (1)排列数公式①A m n =n (n -1)…(n -m +1)=n !(n -m )!;②A n n =n !. (2)组合数公式C mn =A m n A m m =n (n -1)(n -2)…(n -m +1)m !=n !m !(n -m )!.4.组合数的性质(1)C m n =C n-mn;(2)C m n +C m -1n=C mn +1. [典例] (1)一排9个座位坐了3个三口之家,若每家人坐在一起,则不同的坐法种数为( )A .3×3!B .3×(3!)3C .(3!)4D .9!(2)(重庆高考)某次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1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种数是( )A .72B .120C .144D .168(3)从6位同学中选出4位参加一个座谈会,要求张、王两同学中至多有一个人参加,则不同选法的种数为( )A .9B .14C .12D .15[解析] (1)把一家三口看作一个排列,然后再排列这3家,所以有(3!)4种.(2)依题意,先仅考虑3个歌舞类节目互不相邻的排法种数为A 33A 34=144,其中3个歌舞类节目互不相邻但2个小品类节目相邻的排法种数为A 22A 22A 33=24,因此满足题意的排法种数为144-24=120,选B .(3)法一:(直接法)分两类,第一类张、王两同学都不参加,有C 44种选法;第二类张、王两同学中只有1人参加,有C 12C 34种选法.故共有C 44+C 12C 34=9种选法.法二:(间接法)C46-C24=9种.[答案](1)C(2)B(3)A[类题通法]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相邻问题捆绑法.在特定条件下,将几个相关元素视为一个元素来考虑,待整个问题排好之后,再考虑它们“内部”的排列.(2)相间问题插空法.先把一般元素排好,然后把特定元素插在它们之间或两端的空当中,它与捆绑法有同等作用.(3)特殊元素(位置)优先安排法.优先考虑问题中的特殊元素或位置,然后再排列其他一般元素或位置.[题组训练]1.有5盆各不相同的菊花,其中黄菊花2盆、白菊花2盆、红菊花1盆,现把它们摆放成一排,要求2盆黄菊花必须相邻,2盆白菊花不能相邻,则这5盆花的不同摆放种数是()A.12 B.24C.36 D.48解析:选B2盆黄菊花捆绑作为一个元素与一盆红菊花排列,2盆白菊花采用插空法,所以这5盆花的不同摆放共有A22A22A23=24种.2.某班准备从含甲、乙的7名男生中选取4人参加4×100米接力赛,要求甲、乙两人至少有一人参加,且若甲、乙同时参加,则他们在赛道上顺序不能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为()A.720 B.520C.600 D.360解析:选C根据题意,分2种情况讨论.①只有甲乙其中一人参加,有C12C35A44=480种情况;②若甲乙两人都参加,有C22C25A44=240种情况,其中甲乙相邻的有C22C25A33A22=120种情况,不同的排法种数为480+240-120=600种,故选C.(1)求二项展开式中的项或项的系数是高考的热点,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查,难度中低档.(2)解决此类问题常遵循“知四求一”的原则在二项式的通项公式中共含有a, b,n,k,T k+1这五个元素,只要知道其中的4个元素,便可求第5个元素的值,在有关二项式定理的问题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知道这5个元素中的若干个(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另外几个元素.这类问题一般是利用通项公式,把问题归结为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这里要注意n为正整数,k为自然数,且k≤n.[考点精要]1.二项式定理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典例](1)已知(1+ax)(1+x)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5,则a=()A.-4 B.-3C.-2 D.-1(2)设m为正整数,(x+y)2m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a,(x+y)2m+1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为b,若13a=7b,则m=()A.5 B.6C.7 D.8(3)若(1-2x)4=a0+a1x+a2x2+a3x3+a4x4,则a1+a2+a3+a4=________.[解析](1)展开式中含x2的系数为C25+a C15=5,解得a=-1,故选D.(2)由题意得:a=C m2m,b=C m2m+1,所以13C m2m=7C m2m+1,∴13·(2m)!m!·m!=7·(2m+1)!m!·(m+1)!,∴7(2m+1)m+1=13,解得m=6,经检验为原方程的解,选B.(3)令x=1可得a0+a1+a2+a3+a4=1,令x=0,可得a0=1,所以a1+a2+a3+a4=0.[答案](1)D(2)B(3)0[类题通法]求二项式展开式有关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展开式中的特定项.可依据条件写出第r +1项,再由特定项的特点求出r 值即可. (2)已知展开式的某项,求特定项的系数.可由某项得出参数项,再由通项公式写出第r +1项,由特定项得出r 值,最后求出其参数.(3)与二项式各项系数的和有关的问题一般用赋值法求解.[题组训练]1.在x (1+x )6的展开式中,含x 3项的系数为( ) A .30 B .20 C .15D .10解析:选C 只需求(1+x )6的展开式中含x 2项的系数即可,而含x 2项的系数为C 26=15,故选C .2.若(x -1)4=a 0+a 1x +a 2x 2+a 3x 3+a 4x 4,则a 0+a 2+a 4的值为( ) A .9 B .8 C .6D .5解析:选B 令x =1,则a 0+a 1+a 2+a 3+a 4=0,令x =-1,则a 0-a 1+a 2-a 3+a 4=16,∴a 0+a 2+a 4=8.1.设二项式⎝⎛⎭⎪⎫3x +3x n 的展开式各项系数的和为a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为b ,若a +2b =80,则n 的值为( )A .8B .4C .3D .2解析:选C 由题意a =4n ,b =2n ,∵a +2b =80, ∴4n +2×2n -80=0,即(2n )2+2×2n -80=0,解得n =3.2.教室里有6盏灯,由3个开关控制,每个开关控制2盏灯,则不同的照明方法有( ) A .63种 B .31种 C .8种D .7种解析:选D 由题意知,可以开2盏、4盏、6盏灯照明,不同方法有C 13+C 23+C 33=7(种).3.分配4名水暖工去3户不同的居民家里检查暖气管道.要求4名水暖工都分配出去,且每户居民家都要有人去检查,那么分配的方案共有( )A .A 34种B .A 33A 13种 C .C 24A 33种D .C 14C 13A 33种解析:选C 先将4名水暖工选出2人分成一组,然后将三组水暖工分配到3户不同的居民家,故有C 24A 33种.4.(x +2)2(1-x )5中x 7的系数与常数项之差的绝对值为( ) A .5 B .3 C .2D .0解析:选A 常数项为C 22·22·C 05=4,x 7系数为C 02·C 55(-1)5=-1,因此x 7系数与常数项之差的绝对值为5.5.⎝⎛⎭⎫x 2-12x 6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 A .-54B .54C .-1516D .1516解析:选D T r +1=C r 6(x 2)6-r ⎝⎛⎭⎫-12x r =⎝⎛⎭⎫-12r C r 6x 12-13r ,令12-3r =0,解得r =4. ∴常数项为⎝⎛⎭⎫-124C 46=1516.故选D . 6.将4个颜色互不相同的球全部放入编号为1和2的两个盒子里,使得放入每个盒子里球的个数不小于该盒子的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 )A .10种B .20种C .36种D .52种解析:选A 分为两类:①1号盒子放入1个球,2号盒子放入3个球,有C 14=4种放球方法;②1号盒子放入2个球,2号盒子放入2个球,有C 24=6种放球方法.∴共有C 14+C 24=10种不同的放球方法.7.若将函数f (x )=x 5表示为f (x )=a 0+a 1(1+x )+a 2(1+x )2+…+a 5(1+x )5,其中a 0,a 1,a 2,…,a 5为实数,则a 3=________.解析:不妨设1+x =t ,则x =t -1,因此有(t -1)5=a 0+a 1t +a 2t 2+a 3t 3+a 4t 4+a 5t 5,则a 3=C 25(-1)2=10.答案:108.农科院小李在做某项试验中,计划从花生、大白菜、大豆、玉米、小麦、高粱这6种种子中选出4种,分别种植在4块不同的空地上(1块空地只能种1种作物),若小李已决定在第1块空地上种玉米或高粱,则不同的种植方案有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第1块地有C 12种种植方法,则第2~4块地共有A 35种种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不同的种植方案有C 12A 35=120种.答案:1209.(北京高考)把5件不同产品摆成一排,若产品A 与产品B 相邻,且产品A 与产品C 不相邻,则不同的摆法有________种.解析:将A ,B 捆绑在一起,有A 22种摆法,再将它们与其他3件产品全排列,有A 44种摆法,共有A 22A 44=48种摆法,而A ,B ,C 3件在一起,且A ,B 相邻,A ,C 相邻有CAB ,BAC 两种情况,将这3件与剩下2件全排列,有2×A 33=12种摆法,故A ,B 相邻,A ,C不相邻的摆法有48-12=36种.答案:3610.若(2x +3)3=a 0+a 1(x +2)+a 2(x +2)2+a 3(x +2)3,求a 0+a 1+2a 2+3a 3的值. 解:由(2x +3)3=[2(x +2)-1]3=C 03[2(x +2)]3(-1)0+C 13[2(x +2)]2(-1)1+C 23[2·(x +2)]1(-1)2+C 33[2(x +2)]0(-1)3=8(x +2)3-12(x +2)2+6(x +2)-1 =a 0+a 1(x +2)+a 2(x +2)2+a 3(x +2)3. 则a 0=-1,a 1=6,a 2=-12,a 3=8. 则a 0+a 1+2a 2+3a 3=5.11.将7个相同的小球放入4个不同的盒子中. (1)不出现空盒时的放入方式共有多少种? (2)可出现空盒时的放入方式共有多少种?解:(1)将7个相同的小球排成一排,在中间形成的6个空当中插入无区别的3个“隔板”将球分成4份,每一种插入隔板的方式对应一种球的放入方式,则共有C 36=20种不同的放入方式.(2)每种放入方式对应于将7个相同的小球与3个相同的“隔板”进行一次排列,即从10个位置中选3个位置安排隔板,故共有C 310=120种放入方式.12.已知(3x 2+3x 2)n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和比各项的二项式系数和大992. (1)求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的最大项; (2)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解:(1)令x =1,则二项式各项系数和为(1+3)n =4n , 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2n . 由题意,知4n -2n =992.∴(2n )2-2n -992=0.∴(2n +31)(2n -32)=0. ∴2n =-31(舍)或2n =32,∴n =5. 由于n =5为奇数,∴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项为中间两项,它们是 T 3=C 25(x 23)3(3x 2)2=90x 6,T 4=C 35(x 23)2(3x 2)3=270x 223.(2)展开式通项公式为T r +1=C r 53r·(x 23)5-r (x 2)r =C r 5·3r ·x 103+4r 3.假设T r +1项系数最大,则有⎩⎪⎨⎪⎧C r 53r ≥C r -15·3r -1,C r 53r ≥C r +15·3r +1, ∴⎩⎪⎨⎪⎧5!(5-r )!r !×3≥5!(6-r )!(r -1)!,5!(5-r )!r !≥5!(4-r )!(r +1)!×3.∴⎩⎨⎧3r ≥16-r ,15-r ≥3r +1.∴72≤r ≤92. ∵r ∈N *,∴r =4.∴展开式中系数最大项为T 5=C 45·34·x 103+4×43=405x 263.。

【高中数学】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 课件 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高中数学】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2) 课件 高二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3. 从1, 2, ‧‧‧, 19, 20中任选一个数作被减数,再从1, 2, ‧‧‧, 10中任选一个数
作减数,然后写成一个减法算式,共可得到多少个不同的算式?
解:20×10=200 (个).
课本P7
4. 在1, 2, ‧‧‧, 500中,被5除余2的数共有多少个?
解1:被5除余2的正整数的个位是2或7.
数字的记数法,即二进制.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字符,需要对字符进行编
码,每个字符可以用1个或多个字节来表示,其中字节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
的最小计量单位,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构成.
(1) 1个字节(8位)最多可以表示多少个不同的字符?
(2) 计算机汉字国标码包含了6763个汉字,一个汉字为一个字符,要对这
满足条件的k值有100个, 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共有100个.
5. 由数字1, 2, 3, 4, 5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字可以重复)?
解:满足条件的三位数有5×5×5= 125 个 .
课本P11
1. 乘积(a1+a2+a3)(b1+b2+b3)(c1+c2+c3+c4+c5) 展开后共有多少项?
也是最容易控制的两种状态. 因此计算机内部就采用了每一位只有0或1两种
数字的记数法,即二进制. 为了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字符,需要对字符进行编
码,每个字符可以用1个或多个字节来表示,其中字节是计算机中数据存储
的最小计量单位,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构成.
(1) 1个字节(8位)最多可以表示多少个不同的字符?
m
>, <
m
/
>a3 <
m
>, <

人教B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全部教案---两个计数原理

人教B版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全部教案---两个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②会利用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等良好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教学难点: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的准确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引入课题先看下面的问题:①从我们班上推选出两名同学担任班长,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②把我们的同学排成一排,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运用有关排列、组合知识. 排列组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计数方法.总的来说,就是研究按某一规那么做某事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做法.在运用排列、组合方法时,经常要用到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这节课,我们从具体例子出发来学习这两个原理.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1〕提出问题问题1.1: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或一个阿拉伯数字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够编出多少种不同的?问题1.2: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如果一天中火车有3班,汽车有2班.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探究:你能说说以上两个问题的特征吗?〔2〕发现新知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N+m种不同的方法.〔3〕知识应用例1.在填写高考志愿表时,一名高中毕业生了解到,A,B两所大学各有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强项专业,具体情况如下:A大学 B大学生物学数学化学会计学医学信息技术学物理学法学工程学如果这名同学只能选一个专业,那么他共有多少种选择呢?分析:由于这名同学在 A , B 两所大学中只能选择一所,而且只能选择一个专业,又由于两所大学没有共同的强项专业,因此符合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条件.解:这名同学可以选择 A , B 两所大学中的一所.在 A 大学中有 5 种专业选择方法,在 B 大学中有 4 种专业选择方法.又由于没有一个强项专业是两所大学共有的,因此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5+4=9〔种〕.变式:假设还有C 大学,其中强项专业为:新闻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学.那么,这名同学可能的专业选择共有多少种?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有三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3类方案中有3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如果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不同方案,在每一类中都有假设干种不同方法,那么应当如何计数呢?一般归纳: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假设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2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提出问题问题2.1:用前6个大写英文字母和1—9九个阿拉伯数字,以1A ,2A ,…,1B ,2B ,…的方式给教室里的座位编号,总共能编出多少个不同的?用列举法可以列出所有可能的:我们还可以这样来思考:由于前 6 个英文字母中的任意一个都能与 9 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组成一个,而且它们各不相同,因此共有 6×9 = 54 个不同的.探究:你能说说这个问题的特征吗?〔2〕发现新知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N ⨯=种不同的方法.〔3〕知识应用例2.设某班有男生30名,女生24名. 现要从中选出男、女生各一名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分析:选出一组参赛代表,可以分两个步骤.第 l 步选男生.第2步选女生.解:第 1 步,从 30 名男生中选出1人,有30种不同选择;第 2 步,从24 名女生中选出1人,有 24 种不同选择.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0×24 =720种不同的选法.探究: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三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3步有3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n 个步骤,做每一步中都有假设干种不同方法,那么应当如何计数呢?一般归纳: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N ⨯⋅⋅⋅⨯⨯=21种不同的方法.理解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假设干步,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完成任何其中的一步都不能完成该件事,只有当各个步骤都完成后,才算完成这件事.3.理解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异同点①相同点:都是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②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类〞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假设干类,各类的方法相互独立,各类中的各种方法也相对独立,用任何一类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单独完成这件事,是独立完成;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针对的是“分步〞问题,完成一件事要分为假设干步,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完成任何其中的一步都不能完成该件事,只有当各个步骤都完成后,才算完成这件事,是合作完成.3 综合应用例3.书架的第1层放有4本不同的计算机书,第2层放有3本不同的文艺书,第3层放2本不同的体育书.①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②从书架的第1、2、3层各取1本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③从书架上任取两本不同学科的书,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分析]①要完成的事是“取一本书〞,由于不论取书架的哪一层的书都可以完成了这件事,因此是分类问题,应用分类计数原理.②要完成的事是“从书架的第1、2、3层中各取一本书〞,由于取一层中的一本书都只完成了这件事的一部分,只有第1、2、3层都取后,才能完成这件事,因此是分步问题,应用分步计数原理.③要完成的事是“取2本不同学科的书〞,先要考虑的是取哪两个学科的书,如取计算机和文艺书各1本,再要考虑取1本计算机书或取1本文艺书都只完成了这件事的一部分,应用分步计数原理,上述每一种选法都完成后,这件事才能完成,因此这些选法的种数之间还应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解: (1) 从书架上任取1本书,有3类方法:第1类方法是从第1层取1本计算机书,有4 种方法;第2 类方法是从第2 层取1本文艺书,有3 种方法;第3类方法是从第 3 层取 1 本体育书,有 2 种方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不同取法的种数是123N m m m =++=4+3+2=9;( 2 〕从书架的第 1 , 2 , 3 层各取 1 本书,可以分成3个步骤完成:第 1 步从第 1 层取 1 本计算机书,有 4 种方法;第 2 步从第 2 层取1本文艺书,有 3 种方法;第 3 步从第3层取1 本体育书,有 2 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不同取法的种数是123N m m m =⨯⨯=4×3×2=24 .〔3〕26232434=⨯+⨯+⨯=N 。

19-20 第1章 1.1 第2课时 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

19-20 第1章 1.1 第2课时 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

第2课时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学习目标:1.熟练应用两个计数原理.(重点)2.能运用两个计数原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难点)教材整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阅读教材P4~P5,完成下列问题.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联系与区别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联系两个原理回答的都是关于完成一件事情的不同方法的种数的问题区别一完成一件事共有n类办法,关键词是“分类”完成一件事共分n个步骤,关键词是“分步”区别二每类办法都能完成这件事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事,缺少任何一步也不能完成这件事,只有每个步骤都完成了,才能完成这件事区别三各类办法都是互斥的、并列的、独立的各步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互相依存的1.由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的个数为4×3×2=24.【答案】242.(a1+a2+a3)(b1+b2+b3)(c1+c2+c3+c4)展开后共有________项.【解析】该展开式中每一项的因式分别来自a1+a2+a3,b1+b2+b3,c1+c2+c3+c4中的各一项.由a1,a2,a3中取一项共3种取法,从b1,b2,b3中取一项有3种不同取法,从c1,c2,c3,c4中任取一项共4种不同的取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该展开式共3×3×4=36(项).【答案】363.5名班委进行分工,其中A不适合当班长,B只适合当学习委员,则不同的分工方案种数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B只适合当学习委员,有1种情况,A不适合当班长,也不能当学习委员,有3种安排方法,剩余的3人担任剩余的工作,有3×2×1=6种情况,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共有1×3×6=18种分工方案.【答案】184.用1,2,3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四位数,规定这三个数必须全部使用,且同一数字不能相邻,这样的四位数有________个.【解析】分三步完成,第1步,确定哪一个数字被使用2次,有3种方法;第2步,把这2个相同的数字排在四位数不相邻的两个位置上,有3种方法;第3步,将余下的2个数字排在四位数余下的两个位置上,有2种方法.故有3×3×2=18个不同的四位数.【答案】18抽取(分配)问题【例1】(1)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其中工厂甲必须有班级去,每班去何工厂可自由选择,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A.16种B.18种C.37种D.48种(2)甲、乙、丙、丁四人各写一张贺卡,放在一起,再各取一张不是自己的贺卡,则不同取法的种数有________种.【精彩点拨】(1)由于去甲工厂的班级分配情况较多,而其对立面较少,可考虑间接法求解.(2)先让一人去抽,然后再让被抽到贺卡所写人去抽.【解】(1)高三年级的三个班到甲、乙、丙、丁四个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有43种不同的分配方案,若三个班都不去工厂甲则有33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则满足条件的不同的分配方案有43-33=37(种).故选C.(2)不妨由甲先来取,共3种取法,而甲取到谁的将由谁在甲取后第二个来取,共3种取法,余下来的人,都只有1种选择,所以不同取法共有3×3×1×1=9(种).【答案】(1)C(2)9求解抽取(分配)问题的方法1.当涉及对象数目不大时,一般选用枚举法、树状图法、框图法或者图表法.2.当涉及对象数目很大时,一般有两种方法:①直接法:直接使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或分步乘法计数原理.②间接法:去掉限制条件,计算所有的抽取方法数,然后减去所有不符合条件的抽取方法数即可.1.3个不同的小球放入5个不同的盒子,每个盒子至多放一个小球,共有多少种方法?【解】法一:(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放第一个小球有5种选择;第二步:放第二个小球有4种选择;第三步:放第三个小球有3种选择.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共有方法数N=5×4×3=60(种).法二:(以盒子为研究对象)盒子标上序号1,2,3,4,5,分成以下10类:第一类:空盒子标号为(1,2):选法有3×2×1=6(种);第二类:空盒子标号为(1,3):选法有3×2×1=6(种);第三类:空盒子标号为(1,4):选法有3×2×1=6(种);分类还有以下几种情况:空盒子标号分别为(1,5),(2,3),(2,4),(2,5),(3,4),(3,5),(4,5),共10类,每一类都有6种方法.根据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得,共有方法数N=6+6+…+6=60(种).组数问题【例2】用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1)银行存折的四位密码?(2)四位整数?(3)比2 000大的四位偶数?【精彩点拨】(1)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解(1)问;(2)0不能作首位,优先排首位,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求解;(3)可以按个位是0,2,4分三类,也可以按首位是2,3,4,5分四类解决,也可以用间接法求解.【解】(1)分步解决.第一步:选取左边第一个位置上的数字,有6种选取方法;第二步:选取左边第二个位置上的数字,有5种选取方法;第三步:选取左边第三个位置上的数字,有4种选取方法;第四步:选取左边第四个位置上的数字,有3种选取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可组成不同的四位密码共有6×5×4×3=360(个).(2)分步解决.第一步:首位数字有5种选取方法;第二步:百位数字有5种选取方法;第三步:十位数字有4种选取方法;第四步:个位数字有3种选取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可组成四位整数有5×5×4×3=300(个).(3)法一:按末位是0,2,4分为三类:第一类:末位是0的有4×4×3=48个;第二类:末位是2的有3×4×3=36个;第三类:末位是4的有3×4×3=36个.则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有N=48+36+36=120(个).法二:按千位是2,3,4,5分四类:第一类:千位是2的有2×4×3=24(个);第二类:千位是3的有3×4×3=36(个);第三类:千位是4的有2×4×3=24(个);第四类:千位是5的有3×4×3=36(个).则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有N=24+36+24+36=120(个).法三:间接法.用0,1,2,3,4,5可以组成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分两类:第一类:末位是0的有5×4×3=60(个);第二类:末位是2或4的有2×4×4×3=96(个).共有60+96=156(个).其中比2 000小的有:千位是1的共有3×4×3=36(个),所以符合条件的四位偶数共有156-36=120(个).1.对于组数问题,一般按特殊位置(一般是末位和首位)由谁占领分类,分类中再按特殊位置(或者特殊元素)优先的方法分步完成;如果正面分类较多,可采用间接法从反面求解.2.解决组数问题,应特别注意其限制条件,有些条件是隐藏的,要善于挖掘.排数时,要注意特殊元素、特殊位置优先的原则.2.由0,1,2,3这四个数字,可组成多少个:(1)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2)可以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解】(1)0不能做百位数字,所以百位数字有3种选择,十位数字有3种选择,个位数字有2种选择,所以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3×3×2=18(个).(2)百位数字有3种选择,十位数字有4种选择,个位数字也有4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可以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共有3×4×4=48(个).涂色问题[探究问题]1.用3种不同颜色填涂图中A,B,C,D四个区A B C D域,,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案?【提示】涂A区有3种涂法,B,C,D区域各有2种不同的涂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将A,B,C,D四个区域涂色共有3×2×2×2=24(种)不同方案.2.在探究1中,若恰好用3种不同颜色涂A,B,C,D四个区域,那么哪些区域必同色?把四个区域涂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案?【提示】恰用3种不同颜色涂四个区域,则A,C区域,或A,D区域,或B,D区域必同色.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可得恰用3种不同颜色涂四个区域共3×2×1+3×2×1+3×2×1=18(种)不同的方案.3.在探究1中,若恰好用2种不同颜色涂完四个区域,则哪些区域必同色?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案?【提示】若恰好用2种不同颜色涂四个区域,则A,C区域必同色,且B,D区域必同色.先从3种不同颜色中任取两种颜色,共3种不同的取法,然后用所取的2种颜色涂四个区域共2种不同的涂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可得恰好用2种不同颜色涂四个区域共有3×2=6(种)不同的涂色方案.【例3】将红、黄、绿、黑四种不同的颜色涂在如图所示的图中,要求相邻的两个区域的颜色都不相同,则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精彩点拨】给图中区域标上记号A,B,C,D,E,则A区域有4种不同的涂色方法,B区域有3种,C区域有2种,D区域有2种,但E区域的涂色取决于B与D涂的颜色,如果B与D颜色相同有2种,如果不相同,那么只有1种.因此应先分类后分步.【解】法一:给图中区域标上记号A,B,C,D,E,如图所示.①当B与D同色时,有4×3×2×1×2=48种.②当B与D不同色时,有4×3×2×1×1=24种.故共有48+24=72种不同的涂色方法.法二:按涂色时所用颜色种数多少分类:第一类,用4种颜色:此时B,D区域或A,E区域同色,则共有2×4×3×2×1=48种不同涂法.第二类,用3种颜色:此时B,D同色,A,E同色,先从4种颜色中取3种,再涂色,共4×3×2×1=24种不同涂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48+24=72种不同涂法.求解涂色(种植)问题一般是直接利用两个计数原理求解,常用方法有:(1)按区域的不同以区域为主分步计数,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分析;(2)以颜色(种植作物)为主分类讨论,适用于“区域、点、线段”问题,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析;(3)对于涂色问题将空间问题平面化,转化为平面区域涂色问题.3.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正三棱锥P-ABC与正三棱柱ABC-A1B1C1组合而成的,现用3种不同颜色对这个几何体的表面染色(底面A1B1C1不涂色),要求相邻的面均不同色,则不同的染色方案共有________种.【解析】先涂三棱锥P-ABC的三个侧面,然后涂三棱柱的三个侧面,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2×1×2=12种不同的涂法.【答案】121.已知x∈{1,2,3,4},y∈{5,6,7,8},则xy可表示不同值的个数为() A.2 B.4C.8 D.15【解析】x的取值共有4个,y的取值也有4个,则xy共有4×4=16个积,但是由于3×8=4×6,所以xy共有16-1=15(个)不同值,故选D.【答案】 D2.某年级要从3名男生,2名女生中选派3人参加某次社区服务,如果要求至少有1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派方案有()A.6种B.7种C.8种D.9种【解析】可按女生人数分类:若选派一名女生,有2×3=6种;若选派2名女生,则有3种.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9种不同的选派方法.【答案】 D3.3名学生报名参加篮球、足球、排球、计算机课外兴趣小组,每人选报一门,则不同的报名方案有________种.【解析】每名同学都有4种不同的报名方案,共有4×4×4=64种不同的报名方案.【答案】644.圆周上有2n个等分点(n大于2),任取3点可得一个三角形,恰为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________.【解析】先在圆周上找一点,因为有2n个等分点,所以应有n条直径,不过该点的直径应有n-1条,这n-1条直径都可以与该点形成直角三角形,一个点可以形成n-1个直角三角形,而这样的点有2n个,所以一共有2n(n-1)个符合题意的直角三角形.【答案】2n(n-1)5.用6种不同颜色的彩色粉笔写黑板报,板报设计如图所示,要求相邻区域不能用同一种颜色的彩色粉笔.问:该板报有多少种书写方案?【解】第一步,选英语角用的彩色粉笔,有6种不同的选法;第二步,选语文学苑用的彩色粉笔,不能与英语角用的颜色相同,有5种不同的选法;第三步,选理综视界用的彩色粉笔,与英语角和语文学苑用的颜色都不能相同,有4种不同的选法;第四步,选数学天地用的彩色粉笔,只需与理综视界的颜色不同即可,有5种不同的选法,共有6×5×4×5=600种不同的书写方案.课时分层作业(二)基本计数原理的应用(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5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4个课外知识讲座,每个同学可自由选择,且必须选择一个知识讲座,则不同的选择种数是()A.54B.45C.5×4×3×2 D.5×4【解析】5名同学每人都选一个课外知识讲座,则每人都有4种选择,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共有4×4×4×4×4=45种选择.【答案】 B2.已知集合M={1,-2,3},N={-4,5,6,7},从两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作为点的坐标,则这样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可表示第一、二象限内不同的点的个数是()A.18 B.17C.16 D.10【解析】分两类.第一类:M中的元素作横坐标,N中的元素作纵坐标,则在第一、二象限内的点有3×3=9(个);第二类:N中的元素作横坐标,M中的元素作纵坐标,则在第一、二象限内的点有4×2=8(个).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9+8=17(个)点在第一、二象限.【答案】 B3.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一张别人写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A.12种B.9种C.8种D.6种【解析】设四张贺卡分别记为A,B,C,D.由题意,某人(不妨设A 卡的供卡人)取卡的情况有3种,据此将卡的分配方式分为三类,对于每一类,其他人依次取卡分步进行,为了避免重复或遗漏,我们用“树状图”表示如下:所以共有9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故选B.【答案】 B4.将1,2,3,…,9这9个数字填在如图所示的9个空格中,要求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当3,4固定在图中的位置时,填写空格的方法为()A.6种B.12种C.18种D.24种【解析】因为每一行从左到右,每一列从上到下分别依次增大,1,2,9只有一种填法,5只能填在右上角或左下角,5填好后与之相邻的空格可填6,7,8任一个;余下两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只有一种方法.共有2×3=6种结果,故选A.【答案】 A5.体育老师把9个相同的足球放入编号为1,2,3的三个箱子中,要求每个箱子放球的个数不少于其编号,则不同的放球方法有()A.8种B.10种C.12种D.16种【解析】首先在三个箱子中放入个数与编号相同的球,这样剩下三个足球,这三个足球可以随意放置,第一种方法,可以在每一个箱子中放一个,有1种结果;第二种方法,可以把球分成两份,1和2,这两份在三个位置,有3×2=6种结果;第三种方法,可以把三个球都放到一个箱子中,有3种结果.综上可知共有1+6+3=10种结果.【答案】 B二、填空题6.小张正在玩一款种菜的游戏,他计划从仓库里的玉米、土豆、茄子、辣椒、胡萝卜这5种种子中选出4种分别种植在四块不同的空地上(一块空地只能种植一种作物),若小张已决定在第一块空地上种茄子或辣椒,则不同的种植方案共有________种.【解析】当第一块地种茄子时,有4×3×2=24种不同的种法;当第一块地种辣椒时,有4×3×2=24种不同的种法,故共有48种不同的种植方案.【答案】487.从集合{0,1,2,3,5,7,11}中任取3个不同元素分别作为直线方程Ax+By +C=0中的A,B,C,所得直线经过坐标原点的有________条.【解析】因为过原点的直线常数项为0,所以C=0,从集合中的6个非零元素中任取一个作为系数A,有6种方法,再从其余的5个元素中任取一个作为系数B,有5种方法,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得,适合条件的直线共有1×6×5=30(条).【答案】308.甲、乙、丙3位志愿者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5天中参加某项志愿者活动,要求每人参加一天且每天至多安排一人,并要求甲安排在另外两位前面.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________种.【解析】分三类:若甲在周一,则乙丙有4×3=12种排法;若甲在周二,则乙丙有3×2=6种排法;若甲在周三,则乙丙有2×1=2种排法.所以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12+6+2=20种.【答案】20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用6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4个格子涂色,每个格子涂一种颜色,要求相邻的两个格子颜色不同,且两端的格子的颜色也不同,不同的涂色方法共有多少种?(用数字作答)【解】不妨将图中的4个格子依次编号为①②③④,当①③同色时,有6×5×1×5=150种方法;当①③异色时,有6×5×4×4=480种方法.所以共有150+480=630种方法.10.用数字1,2,3,4,5,6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数,然后由小到大排成一个数列.(1)求这个数列的项数;(2)求这个数列中的第89项的值.【解】(1)完成这件事需要分别确定百位、十位和个位数,可以先确定百位,再确定十位,最后确定个位,因此要分步相乘.第一步:确定百位数,有6种方法.第二步:确定十位数,有5种方法.第三步:确定个位数,有4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N=6×5×4=120个三位数.所以这个数列的项数为120.(2)这个数列中,百位是1,2,3,4的共有4×5×4=80个,百位是5的三位数中,十位是1或2的有4+4=8个,故第88项为526,故从小到大第89项为531.[能力提升练]1.如图所示,一环形花坛分成A,B,C,D四块,现有4种不同的花供选种,要求在每块里种1种花,且相邻的2块种不同的花,则不同的种法总数为()A.96 B.84C.60 D.48【解析】可依次种A,B,C,D四块,当C与A种同一种花时,有4×3×1×3=36种种法;当C与A所种花不同时,有4×3×2×2=48种种法.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不同的种法种数为36+48=84.【答案】 B2.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采取五局三胜制,即先赢三局者获胜,决出胜负为止,则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形(两人输赢局数的不同视为不同情形)共有()A.10种B.15种C.20种D.30种【解析】由题意知,比赛局数最少为3局,至多为5局.当比赛局数为3局时,情形为甲或乙连赢3局,共2种;当比赛局数为4局时,若甲赢,则前3局中甲赢2局,最后一局甲赢,共有3种情形;同理,若乙赢,则也有3种情形,所以共有6种情形;当比赛局数为5局时,前4局,甲、乙双方各赢2局,最后一局胜出的人赢,若甲前4局赢2局,共有赢取第1、2局,1、3局,1、4局,2、3局,2、4局,3、4局六种情形,所以比赛局数为5局时共有2×6=12(种),综上可知,共有2+6+12=20(种).故选C.【答案】 C3.在一次运动会选手选拔赛上,8名男运动员参加100米决赛.其中甲、乙、丙三人必须在1,2,3,4,5,6,7,8八条跑道的奇数号跑道上,则安排这8名运动员比赛的方式共有________种.【解析】分两步安排这8名运动员.第一步:安排甲、乙、丙三人,共有1,3,5,7四条跑道可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4×3×2=24种.第二步:安排另外5人,可在2,4,6,8及余下的一条奇数号跑道安排,所以安排方式有5×4×3×2×1=120种.所以安排这8人的方式有24×120=2 880种.【答案】 2 8804.给出一个正五棱柱,用3种颜色给其10个顶点染色,要求各侧棱的两个端点不同色,有几种染色方案?【解】分两步,先给上底面的5个顶点染色,每个顶点都有3种方法,共有35种方法,再给下底面的5个顶点染色,因为各侧棱两个端点不同色,所以每个顶点有2种方法,共有25种方法,根据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5·25=7 776(种)染色方案.。

计数原理(第二课时)

计数原理(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选修 2-3
第一章《计数原理》 §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第二课时)
知识回顾
1.两个计数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2.两个计数原理的作用是什么? 3.解决两个计数原理问题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解决计数原理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
应用两个计数原理应注意的问题 (1)分类要做到“_不__重__不__漏___”,分类后再对每一类 进行计数,最后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求和,得到 总数. (2)分步要做到“_步__骤__完__整___”完成了所有步骤,恰 好完成任务,当然步与步之间要相互独立.分步 后再计算每一步的方法数,最后根据分步乘法计 数原理,把完成每一步的方法数相乘,得到总 数.
2、由数字0,1,2,3,4,5,6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 位数的个数是( )
A.11 B.12 C.30 D.36
解析: 十位数字有6种选法,个位数字有6种选法, 由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知,可组成6×6=36个无重复 数字的两位数.
答案: C
由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共有3+8+5=16(种)选法.
(2)分三步选人:第一步选老师,有3种方法;第二步选男 同学,有8种方法;第三步选女同学,有5种方法.由分步 乘法计数原理,共有3×8×5=120(种)选法.
(3)可分两类,每一类又分两步.第一类,选一名老师再 选一名男同学,有3×8=24(种)选法;第二类,选一名老 师再选一名女同学,共有3×5=15(种)选法.
练习:有一项活动,需在3名老师,8名男同学和5 名女同学中选人参加.
(1)若只需一人参加,有多少种不同方法? (2)若需老师、男同学、女同学各一人参加,有多 少种不同选法?
(3)若需一名老师,一名学生参加,有多少种不同 选法?

高中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知识点总结与训练

高中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知识点总结与训练

第一章:计数原理一、两个计数原理3、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二、排列与组合1、排列: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

用符号 表示.3、排列数公式: 其中4、组合: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5、组合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

用符号 表示。

6、组合数公式:其中注意:判断一个具体问题是否为组合问题,关键是看取出的元素是否与顺序有关,有关就是排列,无关便是组合.判断时要弄清楚“事件是什么”.7、性质: mn A m n A ()()()()!!121m n n m n n n n A mn -=+---= .,,*n m N m n ≤∈并且m n C ()()()()!!!!121m n m n m m n n n n C mn -=+---=.,,*n m N m n ≤∈并且mn nm n C C -=mn m n m n C C C 11+-=+三、二项式定理如果在二项式定理中,设a=1,b=x ,则可以得到公式:2、性质:02413512n n n nn n nC C C C C C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和偶数项二项式系数和:注意事项:相邻问题,常用“捆绑法”不相邻问题,常用“插空法”巩固训练:1、有4个男生和3个女生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1)男甲排在正中间;(2)男甲不在排头,女乙不在排尾;(3)三个女生排在一起;(4)三个女生两两都不相邻;2、某城新建的一条道路上有12只路灯,为了节省用电而不影响正常的照明,可以熄灭其中三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可以熄灭的方法共有()3、(1)今有10件不同奖品,从中选6件分成三份, 二份各1件,另一份4件, 有多少种分法?(2) 今有10件不同奖品,从中选6件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二件有多少种分法?4、从6个学校中选出3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每校至少有1人,这样有几种选法?5、将8个学生干部的培训指标分配给5个不同的班级,每班至少分到1个名额,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6、对某种产品的6件不同的正品和4件不同的次品,一一进行测试,至区分出所有次品为止,若所有次品恰好在第5次测试时全部发现,则这样的测试方法有种可能?7、3 名医生和 6 名护士被分配到 3 所学校为学生体检,每校分配 1 名医生和 2 名护士,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多少种?8、如图,要给地图A 、B 、C 、D 四个区域分别涂上3种不同颜色中的某一种,允许同一种颜色使用多次,但相邻区域必须涂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涂色方案有多少种?9、求值与化简:1055845635425215222221)1(⋅+⋅+⋅+⋅+⋅+C C C C C 求值:。

计数原理及举例

计数原理及举例

计数原理及举例一、两个原理:1.加法原理。

一般地,如果完成一件事情需要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 21种方法。

上述原理称为加法原理。

2.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需要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方法,做第二步有2m 种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m m m ⨯⨯⨯ 21 种方法。

上述原理称为乘法原理。

让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如下图,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从乙地到丙地有4条路,从甲地到丁地有3条路,从丁地到丙地也有3条路。

问:从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此题中,首先可根据加法原理,把从甲到丙的走法分为两类。

① 由甲过乙至丙,② 由甲过丁至丙。

而这两类办法中,都需要两个步骤,要应用乘法原理来算,最后总的方法为: 2×4+3×3=17(种)。

下面让我们来看几个具体的题。

例1:有一堆火柴共12根,如果规定每次取1~3根,那么取完这堆火柴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此题要用到加法原理:要拿第n 根火柴,可以从第(n-3)、(n-2)及(n-1)根三种基础上来考虑。

如果拿第(n-3)根有a 种办法,拿第(n-2)根有b 种办法,拿第(n-1)根有c 种办法,因此拿第n 根共有(a+b+c )种办法。

因此只要知道拿1根、2根、3根的火柴数就可以得到具体的种数。

1,2,4,7,13,24,44,81,149,274,504,927,…例2:从2,3,4,5,6,10,11,12这八个数中,取出两个数组成一个最简真分数,共有多少种取法?此题显然是根据分子或分母的情况来分类,最后种数为15种。

例3:在下图中,从A点沿实线走最短路径到B点,有多少种走法?35种,可从图上逐个标注数字,除左边和下边都是1外,其余每个点的种数在计算时都是一个加法原理的应用。

计数原理-概率统计知识梳理(三)

计数原理-概率统计知识梳理(三)

知识梳理(三)计数原理、概率统计两个计数原理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有n 类方式,在第1类方式中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式中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方式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___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m 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 =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方法.3.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都涉及完成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的种数.它们的区别在于:分类计数原理与_______有关,各种方法相互独立,用其中的任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这件事;分步计数原理与_______有关,各个步骤相互依存,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了,这件事才算完成.排列与组合1.排列(1)排列的定义: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_______.(2)排列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_______表示.(3)排列数公式:A m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排列: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n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_______,A n n =______________=n !.排列数公式写成阶乘的形式为A m n =______________,这里规定0!=_______.2.组合(1)组合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_______.(2)组合数的定义: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m ≤n )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_______表示.(3)组合数的计算公式:C m n =_______=n !m !(n -m )!=_____________________,C 0n =_______.(4)组合数的性质:①C m n =_______;②C m n +1=C mn +_______.二项式定理1.二项式定理(a +b )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 ∈N *).这个公式叫做二项式定理,右边的多项式叫做(a +b )n 的二项展开式,其中的系数______(r =0,1,2,…,n )叫做二项式系数.式中的C r n a n -r b r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T r +1表示,即展开式的第r +1项:T r +1=__________.2.二项展开式形式上的特点(1)项数为______.(2)各项的次数都等于二项式的幂指数n ,即a 与b 的指数的和为______.(3)字母a 按降幂排列,从第一项开始,次数由n 逐项减1直到零;字母b 按升幂排列,从第一项起,次数由零逐项增1直到n .(4)二项式的系数为C 0n ,C 1n ,…,C n -1n ,C nn .3.二项式系数的性质(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即C m n =______.(2)增减性与最大值:二项式系数C rn ,当r ________时,二项式系数是递增的;当r _________时,二项式系数是递减的.当n 是偶数时,那么其展开式中间一项______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当n 是奇数时,那么其展开式中间两项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3)各二项式系数的和(a +b )n 的展开式的各个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______,即C 0n +C 1n +C 2n +…+C k n +…+C nn =______.二项展开式中,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即C 1n +C 3n +C 5n +…=C 0n +C 2n +C 4n +…=______.统计与概率初步1.抽样掌握随机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2.总体估计(1)作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方法①先制作频率分布表,然后作直角坐标系;②把横轴分成若干段,每一线段对应一个组的组距,然后以此线段为底作一矩形,它的高等于该组的______,这样得出一系列的矩形.③每个矩形的面积恰好是该组的频率,这些矩形就构成了频率分布直方图.(2)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对于一组数据:x 1,x 2,…,x n .①平均数:x =__________________.②样本方差、标准差方程差s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差s =s 2.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2)必然事件的概率P (Ω)=1.(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Ø)=0.(4)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①如果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则P (A +B )=____________.②若事件B 与事件A 互为对立事件,则P (A )=____________.4.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 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如果某个事件A 包括的结果有m 个,那么事件A 的概率P (A )=______.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1.条件概率(1)条件概率:设A ,B 为两个事件,且P (A )>0,称P (B |A )=________为在事件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2)性质:①0≤P (B |A )≤1;②如果B 和C 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 (B ∪C |A )=________________.(3)乘法公式:P (AB )=________________.(4)全概率公式:若样本空间Ω中的事件A 1,A 2,…,A n 满足:①任意两个事件均互斥,即A i A j =⌀,i ,j =1,2,…,n ,i ≠j ;②A 1∪A 2∪…∪A n =Ω;③P (A i )>0,i =1,2,3,…,n .则对Ω中的任意事件B ,都有B =BA 1∪BA 2∪…∪BA n ,且P (B )=i =1nP (BA i )=________________.2.事件的独立性(1)一般地,若事件A ,B 满足________________,则称事件A ,B 独立.(2)两个事件A ,B 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P (AB )=______________.(3)若事件A 1,A 2,…,A n 相互独立,则这n 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P (A 1A 2…A n )=_______________.(4)若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事件A 与B -也相互独立.A -与B 相互独立,A -与B -相互独立,P (B |A )=________,P (A |B )=________.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1)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2)若离散型随机变量X 可能取的不同值为x 1,x 2,…,x i ,…,x n ,X 取每一个值x i (i =1,2,…,n )的概率P (X =x i )=p i ,则表X x 1x 2…x i …x n P p 1p 2…p i …p n称为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列,具有性质:①p i ≥0,i =1,2,…,n ;②p 1+p 2+…+p i +…+p n =________.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3)均值称x 1p 1+x 2p 2+…+x n p n 为随机变量X 的均值或数学期望,记为E (X )或μ,即E (X )=μ=x 1p 1+x 2p 2+…+x n p n .它反映了随机变量取值的________水平.(4)方差与标准差(x i -μ)2(μ=E (X ))描述了x i (i =1,2,…,n )相对于均值μ的偏离程度,随机变量X 的方差,记为D (X )或σ2.即D (X )=σ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差也可用公式D (X )=ni =1x 2i p i -μ2计算,随机变量X 的方差也称为X 的概率分布的方差,X 的方差D (X )的算术平方根称为X 的标准差,即σ=D (X ).随机变量的方差和标准差都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取值偏离于均值的平均程度.方差或标准差越________,随机变量偏离于均值的平均程度就越小.(5)均值与方差的性质①E (aX +b )=________________;②D (aX +b )=_______________(a ,b 为常数).均值与方差的关系:D (X )=E (X 2)-________.4.两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为:X 10P p q其中0<p <1,q =1-p ,则称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p 的两点分布.两点分布的数学期望与方差:E (X )=________,D (X )=________.5.超几何分布在含有M 件次品的N 件产品中,任取n 件,其中恰有X 件次品,则事件{X =r }发生的概率:P (X =r )=______________(r =0,1,2,…,l ),其中l =min{n ,M },且n ≤N ,M ≤N ,n 、M 、N ∈N *,则称X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X ~H (n ,M ,N ),并将P (X =r )=C r M C n -r N -MC nN,记为H (r ;n ,M ,N ).超几何分布的数学期望:E (X )=________.二项分布和正态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与二项分布(1)独立重复试验: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做的n 次试验称为n 次独立重复试验.(2)二项分布:在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用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则P (X =k )=_______________(k =0,1,2,…,n ),此时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并称p 为成功概率.2.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如果对于任何实数a ,b (a <b ),随机变量X 满足P (a <X ≤b )是正态密度曲线下方和x 轴上(a ,b ]上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记为X ~N (μ,σ2).P (x )=12πσe (x -μ)22σ2,x ∈(-∞,+∞)的图象称为正态曲线.μ和σ是参数,分别表示总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2)正态曲线的性质①曲线位于x 轴上方,与x 轴不相交,与x 轴之间的面积为1;②曲线是单峰的,它关于直线________对称;③曲线在x =μ处达到峰值1σ2π;④当μ一定时,曲线的形状由σ确定,σ越______,曲线越“瘦高”,表示总体的分布越集中;σ越______,曲线越“矮胖”,表示总体的分布越分散.(3)正态总体在三个特殊区间内取值的概率值①P (μ-σ<X ≤μ+σ)=0.6826;②P (μ-2σ<X ≤μ+2σ)=0.9544;③P (μ-3σ<X ≤μ+3σ)=0.9974.线性回归分析与独立性检验一.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判断相关性的常用统计图是:散点图;统计量有相关系数与相关指数.1.相关关系:(1)在散点图中,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对于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我们将它称为______相关;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______相关.(2)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具有_______相关关系.2.线性回归方程:(1)最小二乘法: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回归直线的距离的平方和最_____的方法叫做最小二乘法.(2)回归方程:两个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的一组数据:(x1,y1),(x2,y2),…,(x n,y n),其回归方程为^y=^bx+^a,则^b=∑ni=1(x i-x-)(y i-y-)∑ni=1(x i-x-)2=∑ni=1x i y i-n x-·y-∑ni=1x i2-n x-2,^a=________,其中,^b是回归方程的斜率,^a是在y轴上的截距,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点的中心________.3.线性回归分析:(1)定义: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2)样本点的中心:对于一组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数据(x1,y1),(x2,y2),…,(x n,y n),其中(-x,-y)称为样本点的中心.(3)相关系数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________相关;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________相关.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________.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4)相关指数:R2=1-n∑i=1(y i-y^)2n∑i=1(y i-y-)2,其中n∑i=1(y i-^y i)2是残差平方和,其值越小,则R2越大(接近1),模型的拟合效果越______.二.独立性检验1.利用随机变量K2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系”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2.列联表:列出的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假设有两个分类变量X和Y,它们的可能取值分别为{x1,x2}和{y1,y2},其样本频数列联表(2×2列联表)为y1y2总计x1a b a+bx2c d c+d总计a+c b+d a+b+c+d则随机变量K2=n(ad-bc)2(a+b)(a+c)(b+d)(c+d),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根据K2的值可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有关的可信程度,若K2越大,则两分类变量有关的把握越________.利用K2进行独立性检验临界值表:P(K2≥k)0.500.400.250.150.100.050.0250.0100.0050.001 k0.4450.708 1.323 2.072 2.706 3.841 5.024 6.6357.87910.828。

计数原理2(含答案)

计数原理2(含答案)

试卷第1页,总11页绝密★启用前高中数学2019年12月18日单元测试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用0,1,2,3,4,5这6个数字,可以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是( ) A .360 B .300 C .240 D .180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为有0和没0两类求解. 【详解】当四个数字中没有0时,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45120A =种;当四个数字中有0时,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有:1335180A A =种,两类相加一共有300种,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与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属于基础题.2.为做好社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需将四名志愿者分配到甲、乙、丙三个小区开展工作,每个小区至少分配一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 )种 A .36 B .48 C .60 D .16【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必有二名志愿者去同一小区开展工作,结合排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试卷第2页,总11页【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必有二名志愿者去同一小区开展工作,因此有244362C ⨯==种方式, 所以四名志愿者分配到甲、乙、丙三个小区开展工作,每个小区至少分配一名志愿者共有23436321=36C A ⋅=⨯⨯⨯种方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组合与排列的应用,属于基础题.3.高三某6个班级从“照母山”等6个不同的景点中任意选取一个进行郊游活动,其中1班、2班不去同一景点且均不去“照母山”的不同的安排方式有多少种( ) A .2454C A B .2456CC .2454A AD .2456A【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1班、2班的安排方式有25A 种,剩余4个班的安排方式有46种,所以共有2456A 各安排方式,故选D . 考点:计数原理.4.根据党中央关于“精准”脱贫的要求,我市某农业经济部门决定派出五位相关专家对三个贫困地区进行调研,每个地区至少派遣一位专家,其中甲、乙两位专家需要派遣至同一地区,则不同的派遣方案种数为 A .18 B .24 C .28 D .36【答案】D 【解析】分析:按甲乙两人所派地区的人数分类,再对其他人派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始
子模块1 18条执行路径
子模块2 45条执行路径 A
子模块3 28条执行路径
子模块4 38条执行路径
子模块5 43条执行路径
结束
例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某城市家庭汽车拥有量迅速增 长,汽车牌照号码需要扩容。交通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种汽车牌 照组成办法,每一个汽车牌照都必须有3个不重复的英文字母 和3个不重复的阿拉伯数字,并且3个字母相邻出现,那么这 种办法共能给多少辆汽车上牌照?
分类计数原理
与 分步计数原理(二)
安徽省会宫中学 良 2013.1.6 朱贤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 第1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m2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 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 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 骤,做第1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2种不同的 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 事共有 N m1 m2 mn 种不同的方法.
每一步得到的只是中间结果, 任何一步都不能独立完成这件 事,缺少任何一步也不能完成 这件事,只有各个步骤都完成 了,才能完成这件事。
相乘
即:类类独立,步步关联。
课前练习:
1.某商场销售某种配置的电脑,其中 国产品牌的有4种,外国品牌的有7种, 要买1台这种配置的电脑,有多少种 不同的选法? 加法原理: N= 4 + 7 =11(种)
4 4 4=4100 种不同的RNA分子. 4
100 个4
例3.计算机编程人员在编 写好程序以后要对程序进 行测试。程序员需要知道 到底有多少条执行路线 (即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 路线),以便知道需要提 供多少个测试数据。一般 的,一个程序模块又许多 子模块组成。如图,它是 一个具有许多执行路径的 程序模块。问:这个程序 模块有多少条执行路径?
课前练习:
2.为了对某农作物新品种选择最佳生产条 件,在分别有3种不同土质,2种不同施肥 量,4种不同种植密度,3种不同时间的因素 下进行种植试验,则不同的实验方案共有 多少种?
乘法原理: 3×2×4×3=72(种)
3.一个三位密码锁,各位上数字由
0,1,2,3,4,5,6,7,8,9十个数字组成, 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 (1)可以设置多少种三位数的密码? N1=10×10×10=1000(种) (2)首位数字不为0的密码数是多少? N2=9×10×10=900(种) (3)首位数字是0的密码数又是多少? N3=10×10=100(种)
规律总结
用两个计数 原理解决计 数问题时 最 , 重要的是在 开始计算 之 前要进 行仔 细分析 需 要分类还是 需要分步 .
分类要做到 "不重不漏 分类后再分别 ". 对每一类进行计数最后用分类加法计 , 数原理求和 得到总数. , 分步要做到 "步骤完整". 完成了所有 步骤 , 恰好完成任务当然步与步之间要 , 相互独 立 .分步后再计算每一步的 方法 数, 最后根据分步乘法计数 原理, 把完成 每一步方法数相乘得到总数. ,
分析:用100位 第100位 C、G、U中任选一个来占据。
……
4种 4种 4种 4种
解:100个碱基组成的长链共有100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中,从A、C、G、U 中任选一个来填入,每个位置有4种填充方法。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共有
例1.给程序模块命名,需要用3个字符,其中首个字 符要求用字母A~G或U~Z,后两个要求用数字1~9, 问最多可以给多少个程序命名?
分析:要给一个程序模块命名,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步, 选首字符;第二步,先中间字符;第三步,选末位字符。
解:首字符共有7+6=13种不同的选法, 中间字符和末位字符各有9种不同的选法
所以, 根据分类原理, 从A到B共有 N=3+1+4=8 条不同的线路可通电。
在解题有时既要分类又要分步。
5.如图,一蚂蚁沿着长方体的棱,从的一 个顶点爬到相对的另一个顶点的最近路 线共有多少条?
解:如图,从总体上看,如,蚂蚁从顶点A爬到顶点C1有三 类方法,从局部上看每类又需两步完成,所以, 第一类, m1 = 1×2 = 2 条 第二类, m2 = 1×2 = 2 条 第三类, m3 = 1×2 = 2 条 所以, 根据分类记数原理, 从顶点A到顶点C1最近路线 共有 N = 2 + 2 + 2 = 6 条。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的 共同点:解决的都是有关做一件事的不同方法种数的问题 不同点: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类有关,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与分步有关。
分类计数原理
区别1 完成一件事,共有n类 办法,关键词“分类”
分步计数原理
完成一件事,共分n个 步骤,关键词“分步”
每类办法都能独立地完成 这件事情,它是独立的、 区别2 一次的、且每次得到的是 最后结果,只须一种方法 就可完成这件事。 区别3 相加
结束语
两大原理妙无穷
,
茫茫计数此中寻;
万万千千说不尽,
运用解题任驰骋。
作业:
课时作业
课堂练习
1、乘积 (a1 a2 a3 )(b1 b2 b3 )(c1 c2 c3 c4 c5 ) 展开后共有几项?
2、某商场有6个门,如果某人从其中的任意一个 门进入商场,并且要求从其他的门出去,共有多 少种不同的进出商场的方式?
课堂练习
3.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2条路,从乙地到丁地 有3条路;从甲地到丙地有4条路可以走,从丙 地到丁地有2条路。从甲地到丁地共有多少种 不同地走法?
甲地
乙地 N1=2×3=6
N2=4×2=8 N= N1+N2 =14
丙地 丁地
课堂练习
4.如图,该电
路,从A到B共 有多少条不 同的线路可 通电?
A
B
解: 从总体上看由A到B的通电线路可分三类,
第一类, m1 = 3 条 第二类, m2 = 1 条 第三类, m3 = 2×2 = 4, 条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最多可以有13×9×9=1053种不同的选法
答:最多可以给1053个程序命名。
例2.核糖核酸(RNA)分子是在生物细胞中发现的化学成分,一个RNA分子 是一个有着数百个甚至数千个位置的长链,长链中每一个位置上都由一种称 为碱基的化学成分所占据,总共有4个不同的碱基,分别用A,C,G,U表 示,在一个RNA分子中,各种碱基能够以任意次序出现,所以在任意一个位 置上的碱基与其他位置上的碱基无关。假设有一类RNA分子由100个碱基组 成,那么能有多少种不同的RNA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