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梳理《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 uē)襄陵(x iān g)绝巘(yǎn)属引(z hǔ)沿溯(sù)飞漱(s hù)御风(yù)猿鸣(y uán)曦月(xī)素湍(t uān)长啸(x 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 iàn)肃重岩叠嶂(z hàn g)【通假字】略无阙处。
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3)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1)自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2)绝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2)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1)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2)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文言文知识清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要点三峡作者:郦道元一、.解释括号里的词语原文: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略无:)阙(阙:)处;重岩/叠嶂(3),隐天/蔽日,自(自:)/非亭午(亭午:)夜分(夜分:),不见曦(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襄陵:),沿/溯(沿:溯:)阻绝(绝:)。
或(或:)/王命急宣(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虽:)乘奔(奔:御风,不以/疾(不以疾:)。
春冬之时,则/素湍(素湍:)/绿潭,回清(回清:)/倒影。
绝(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清荣峻茂:),良(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晴初:)霜旦(霜旦:),林寒/涧肃(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属引:)/凄异(凄异:),空谷/传响(响:),哀转/久绝(绝:)。
故(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重点词语的解释(1)自:在,从(2)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中断。
(3)嶂(zhàng):高峻险拔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5)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6)曦(xī):日光,这里指太阳。
(7)襄(xiāng),上。
陵,丘陵,小山包(8)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sù):逆流而上(的船)。
(9)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10)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朝:早晨(11)虽:即使。
奔:奔驰的马。
御:驾着(12)不以:不如。
即使是乘奔御风也不被认为是(比船)快,疾:快。
(13)素湍:白色的急流。
素:白色的。
绿潭:碧绿的潭水。
(14)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15)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绝:极高。
巘:山峰(16)悬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
飞漱:急流冲荡。
漱:冲刷。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18) 良:实在,的确。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原文参考译文段层精解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ɡ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kònɡ)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任用,成为尧的继承人。
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
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
管仲(名夷吾)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百里奚从集市上赎出来,用他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第一段: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
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第二段: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提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学常识】《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字词及文言文知识点如下:一、重点字词:1.固执:持之以恒,坚持不变。
例句:他在面对困难时总是十分固执,从不轻易放弃。
2.抚慰:安慰,使平静。
例句:老师的言语抚慰了我受伤的心灵。
3.诱惑:引诱,引动。
例句:年轻人常常容易被美色所诱惑,从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4. 懊悔:后悔,自责。
例句:他因为错过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而懊悔不已。
5.狡猾:诡诈,狡诈。
例句:小偷躲过了警察的追捕,证明他非常狡猾。
6. 羞愧:感到耻辱和惭愧。
例句:当他说出那样的谎言后,感到羞愧不已。
7.偏狭:心胸狭窄,不开放。
例句:他是一个很偏狭的人,对他人的观点总是持有偏见。
8.顾虑:担心,忧虑。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句:他因为经济困难,所以一直在顾虑孩子的教育问题。
9.矫情:故意装扮,做作。
例句:她喜欢矫情地摆出一些不自然的姿势。
10.虚伪:不真实,假装。
例句:他表面上对我很友好,但实际上却是十分虚伪。
二、文言文知识点:1. 古文基本语序:主谓宾的语序。
例句:春风吹拂着大地。
2. 倍数结构:表示乘法关系的词语。
例句:百倍努力,千倍回报。
3. 朝代及历史人物的称谓:例句: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孔子、墨子。
4.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 比喻: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现象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思想。
例句:心如闪电,思如飞鸿。
- 比拟:通过描写事物的相似点来说明案例的道理或理论。
例句: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
- 借代:用一个名词代替另一个名词,使句子更加简练。
例句:岳飞百折不挠,为国捐躯。
- 夸张:为了增强表达的效果,对事物的程度进行夸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例句:听罢是真星,不觉杀人弹。
5. 文言文的常用句型:- 否定句:在动词前加上\第3页/共3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章解释(默写)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重点篇章解释(默写)第一篇:弦歌不辍这篇文章讲述了琴师师傅教导学生弹奏琴时,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心态。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弦歌不辍:指琴声连绵不断,不间断。
- 燃烧:指弹琴时用力、投入地演奏。
- 逍遥自在:指不受琴弦,也不受自己意念的束缚,灵活自如地演奏。
第二篇:观沧海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通过观察大海,感悟到生命短暂的道理。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沧海:指辽阔的大海。
- 依旧:指尽管现在距离小时已经很长,但事物状态并没有改变。
- 叹息:指因感慨而叹息。
第三篇:游山西村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游历山水自然风光,欣赏乡村人民生活的情景。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悠然:指悠闲自得、自在。
- 远岫千山皆白雪:指遥远的山岭都被洁白的雪覆盖着。
- 喜闻:指听到好的消息而感到高兴。
第四篇:浪淘沙·北戴河这篇文章主要通过描写居庸关到北戴河的旅程,展示了作者通过游历认识世界的过程。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寻幽径:指寻找幽静的小路。
- 几度梅花扑鼻香:指几多次看到美丽的梅花,如同散发出香气一般。
- 世外桃源:指没有经历过现代化改革的美好乡村。
第五篇:出塞这篇文章描写了汉武帝出兵北方的情景,展现了古代军事与外交策略的强大。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狭路:指狭窄的道路。
- 烽火:指战争中点燃的火光。
- 大漠孤烟直:指在广阔的沙漠上升起的孤独烟柱。
第六篇:夜泊牛渚怀古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饱经风霜的历史古迹,使作者产生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牛渚:指长江南岸的一个渚。
- 星桥寂灭,石马骈阗:指历史遗存的宏伟景象。
- 扁舟:指小船。
第七篇:咏鹅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对家养鹅的喜爱之情,使人产生了对生活的美好感受。
文章中涉及到的重要词语有:- 独立:指独自生活、自立自强。
- 眉毛鬓角:指鹅的特点之一是眉毛和鬓角很长。
- 三两下:指鹅的走路方式。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考点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章思想内容1.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为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1)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今义:地域)(5)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3.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4.一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城:三里之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指这座城)而: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5.其他重点字词(1)环而攻之(包围)。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借)。
(3)多助之至(极点)。
(4)天下之所顺(归顺,服从)。
三、翻译句子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3.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实词总
结
本文是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所涉及的文言文实词进
行总结和归纳。
以下是实词的具体内容:
1. 中立实词:中立实词是指在文中不带有任何情感色彩的实词,主要用于客观描述事物或情况。
例如:“然则其情状迥異于此。
”中
的“然则”、“其”、“情状”、“迥異”等都属于中立实词。
2. 正面实词:正面实词是指表达积极、正面意义的实词,常用
于赞美、肯定等情况。
例如:“其和以宋解橦推任,上方余忠勤也。
”中的“和”、“推任”、“余忠勤”等都属于正面实词。
3. 负面实词:负面实词是指表达消极、负面意义的实词,常用
于批评、否定等情况。
例如:“是故一切皆应輙輙如约惧此。
”中的“约惧”、“故”等都属于负面实词。
4. 动词实词:动词实词是指用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实词,常用于叙述事物的行为或状况。
例如:“必心寡欲、勤于天职。
”中的“心寡欲”、“勤于天职”等都属于动词实词。
5. 名词实词:名词实词是指用于描述具体事物的实词,常用于对人、物、事物等进行命名或描述。
例如:“彼以身入宫,由危之地免矣。
”中的“彼”、“身入宫”、“危之地”等都属于名词实词。
以上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的文言文实词总结,通过对这些实词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和运用。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汇总
【精选】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汇总第6篇
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连,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第7篇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第8篇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1/ 4。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必背知识点
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肠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千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5.【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6.【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潭岸的地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八年级部编版语文文言文知识梳理
《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襄陵(xiāng)属引(zhǔ)沿溯(s)素湍(tuān)飞漱(sh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沿溯阻绝(动词,断绝)绝巘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衷转久绝(动词,消失)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考点总结(一)三 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学常识】《三峡》节选自《____水经注校证____》,作者__郦道元__,北魏__地理__学家。
他撰写的《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前中国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知识积累】1. 通假字略无阙.处:同“缺”,空隙、缺口。
2. 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2)良.多趣味 古义:甚,很。
今义:好。
3. 一词多义(1)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②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自己。
(2)绝⎩⎨⎧①沿溯阻绝.:隔断。
②绝.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消失。
4. 词类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虽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2)形容词用作名词回清.倒影:清波。
5. 重点实词(1)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2)自非亭午夜分....:正午。
半夜。
(3)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4)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冲上、漫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5)或.王命急宣:有时候。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
驾驭。
快。
(7)素湍..绿潭:白色的。
急流。
(8)绝.多生怪柏:极高的山峰。
(9)清荣.峻茂:茂盛。
(10)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早晨。
肃杀,凄寒。
(11)属引..凄异:连接。
延长。
(12)故.渔者歌曰:因此,所以。
6. 重点虚词(1)其.间千二百里: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2)虽.乘奔御风:连词,表假设,即使。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八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
2. 通假字。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阙 ”同“ 缺 ”, 意为: 空隙、缺口
3.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2)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4. 古今异义。 (1)或.王命急宣 古义: 有时 。今义: 或者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富贵不能使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动摇,威武 不能使其屈服。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答案: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 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 祸患,这个国家往往会灭亡。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三、《与朱元思书》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快
跟、随
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2. 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 “ 转 ”同“ 意为: 鸟鸣,这里指蝉鸣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答案: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答案: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和太 阳。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答案: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二、《短文二篇》 1. 解释下列句中加来自的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4.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断一处) (1)实 是/欲 界 之 仙 都 (2)相 与/步 于 中 庭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整理《桃花源记》1 基础知识Ø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Ø 文言词语【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形容喜悦。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ù)]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志] ①标记。
(寻向所志)②做标记。
(处处志之)[为] 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
(寻病终)[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舍]①(shě)舍弃,放下。
(便舍船)②(shè)房舍。
(屋舍俨然)[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鲜美]古:鲜艳美丽。
今:食物味道好。
[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交通]古:交错相通。
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题目是后人所加。
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课文内容概括。
第一段举例论证:舜发于畎亩,后成为君主,傅说举于版筑为相,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辅佐武王,管夷吾举于士,后任用为相,孙叔敖举于海,成为令尹,百里奚举于市,官居大夫,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道理论证。
发表议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指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第三段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正反对比论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角度从正面证明生于忧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第四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字音字形舜()畎()亩胶鬲()曾益()拂士()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 任: 人恒过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二)通假字1. 曾益其所不能2. 衡于虑3. 入则无法家拂士(三)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2.动作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股国外患者3.名作动:人恒过(四)一词多义。
2020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梳理《三峡》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二、一词多义1.绝:①沿泝阻绝.(动词,隔断)②哀转久绝.(动词,消失)③绝.yǎn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2.自:①自.三峡七百里中(在)②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3.清:①回清.倒影(名词,清波)②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三、古今异义:1.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2.自.非亭午夜分古义:如果今义:从;由3.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四、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指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响:动词作名词,回声)4.回清.倒影(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5.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降霜)6.素湍.绿潭(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五、重点句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的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行。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8.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经常听到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
9.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完全.全部。
)(“略无”,完全没有。
)2.重岩叠嶂.(嶂:像屏障似的的高山)3.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
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 素材
部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1.《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课文分析:《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
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
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一、指出加横线词的含义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2、夏水襄陵襄:上3、乘奔御风奔:这里指快跑的马4、素湍绿潭湍:急流5、不见曦月曦:阳光,这里指太阳6、霜旦下霜的早晨7、飞漱其间飞漱:冲刷8、属引凄异属:连接;引:延长9、或王命急宣或:有时10、虽乘奔御风虽:即使11、良多趣味真,实在12、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13、略无阙处略:无、毫无;阙:通“缺”,断开、缺口14、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1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文内容梳理《桃花源记》是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
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核舟记》使用从中间到两头,先整体后局部,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分-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
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
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蒹葭》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
作者的思念对象可望而不可即,中间阻隔千重,诗人因而思心徘徊,不能自抑其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课内文言文梳理9.桃花源记(一)课文字词详解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①为业。
②缘溪③行,忘路之④远近。
⑤忽逢桃花林,①为业:作为生计。
为,作为。
②缘:沿着,顺着。
③行:前行,这里指划船。
④远近:偏义词,这里指远。
⑤忽逢:忽然遇到。
①夹岸数百步,中无②杂树,③芳草④鲜美,⑤落英⑥缤纷。
渔人⑦甚①夹(jiā):沿,靠。
②杂:别的。
③芳:指花。
④鲜美:新鲜美好。
⑤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⑥缤纷:繁多的样子。
⑦甚:很,非常。
①异之,复②前行,欲③穷其林。
①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②前:向前。
③穷:尽。
①林尽水源,便②得一山,山有小口,③仿佛④若有光。
便⑤舍船,从口入。
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到了尽头。
源,源头。
②得:看到。
③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④若:好像。
⑤舍(shě):离开。
①初极狭,②才③通人。
复行数十步,④豁然开朗。
土地平⑤旷,屋⑥舍①初:开始。
②才:仅仅、只。
③通:通过。
④豁(huò)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豁然,开阔敞亮。
开朗,开阔明亮。
⑤旷:宽阔。
⑥舍(shè):房屋。
①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②属。
③阡陌交通,①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②属:类。
③阡(qiān)陌(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①相闻。
②其中往来③种作,男女衣④着,⑤悉如外人。
①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②其中:那里面。
③种(zhòng)作:耕种劳作。
④着(zhuó):穿着。
⑤悉:全,都。
①黄发垂髫,②并③怡然④自乐。
①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②并:一起。
③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
④自乐:自得其乐。
见渔人,①乃②大惊,问所③从来。
④具答之。
便⑤要还家,⑥设酒杀鸡①乃:于是,就。
②大:很,非常。
③从来:从……地方来。
④具:详细。
⑤要(yāo):同“邀”,邀请。
⑥设:准备,设置。
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①咸来②问讯。
自③云④先世避秦时乱,率⑤妻子⑥邑人①咸(xián):全,都。
②问讯:询问,打探消息。
③云:说。
④先世:祖先。
⑤妻子:妻子儿女。
⑥邑人:同乡的人。
来此①绝境,不②复出③焉,遂与外人④间隔。
问今是何世,⑤乃不知有汉,⑥无论魏晋。
①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②复:再,又。
③焉:于之,从这里。
④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⑤乃:竟然,居然。
⑥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此人一一为①具言所闻,皆②叹惋。
余人各复③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④辞去。
①具言:详细地说。
②叹惋:感叹。
③延:邀请。
④辞去:辞别离开。
此中人①语云:“②不足③为外人④道也。
”①语(yù):对……说,告诉。
②不足:不值得,不必。
③为:向,对。
④道:说。
①既出,②得其船,便③扶④向路,处处⑤志之。
⑥及郡下,⑦诣太守,说⑧如此。
①既:已经。
②得:找到。
③扶:沿着、顺着。
④向:先前的。
⑤志:做记号。
⑥及:到。
⑦诣(yì):拜访。
⑧如此:像这样(的事情)。
太守①即②遣人随其往,③寻向所志,④遂迷,不⑤复⑥得路。
①即:立即。
②遣:派遣。
③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所志,所做的标记。
志,做的标记。
④遂:终于。
⑤复:再。
⑥得:找到。
南阳刘子骥,①高尚②士也,闻之,③欣然④规往。
未⑤果,⑥寻病终。
后遂无⑦问津者。
①高尚:品德优异。
②士:对男子的美称。
③欣然:高兴的样子。
④规:打算,计划。
⑤果:实现。
⑥寻:随即,不久。
⑦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二)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渔人)顺着溪水(划船)前行,忘记了路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在溪流的)两岸几百步,其中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纷纷。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再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渔人)便看到了一座山。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土地平坦开阔,房屋很整齐的样子。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衣着,都像桃源外的人。
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人)就邀请(他)回到(自己)家里,备酒杀鸡做食物(来款待他)。
9.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村人)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从此)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这个人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了他所听到的,(村人)都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他的人各自又都(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1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
”16.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
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访求(桃花源)了。
(三)课文分析1.渔人行踪:发现桃花源——拜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世外桃源描述: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③风俗淳朴,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④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
3.对陶渊明写世外桃源的评价: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相处。
①这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
②“桃花源”是个虚构的理想社会,既反映了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③但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这只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也是作者隐逸、逃避现实的思想反映。
4.【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人情美。
【感受桃花源的神秘】桃花源神秘在何处?①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②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③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④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感受桃花源中的幸福】桃花源中的幸福表现在何处?①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村中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5.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①让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增添传奇色彩。
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6.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作者虚构这样一个地方的目的是什么?①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②未果,寻病终。
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同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表达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10.小石潭记(一)课文字词详解①从小丘②西行百二十步,隔③篁竹,④闻水声,①从:自,由。
②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③篁(huáng)竹:竹林。
④闻:听到。
①如鸣珮环,心②乐之。
③伐竹④取道,⑤下见小潭,⑥水尤清冽。
①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鸣,发出声响。
②乐(lè):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之:代水声。
③伐:砍伐。
④取:这里指开辟。
⑤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在下面。
⑥水尤清冽(liè):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冽,凉。
①全石以为底,②近岸,③卷石底以出,④为坻,⑤为屿,①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此句为倒装句“以全石为底”。
以为,作为。
②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近,靠近。
③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卷,翻卷。
以,而。
④为坻(chí):成为水中高地。
⑤为屿(yǔ):成为小岛。
①为嵁,为岩。
②青树③翠蔓,④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①为嵁(kān):成为不平的岩石。
②青树:青葱的树木。
③翠蔓:翠绿的藤蔓。
④蒙络摇缀(zhuì),参差披拂:(树枝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①可百许头,②皆③若空游无所依,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①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约数。
②皆:全,都。
③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空,在空中。
④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下,向下照射。
澈,穿透。
布,照映。
①佁然不动,②俶尔远逝,③往来④翕忽,似与游者相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