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图文稿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人际关系)—有你相随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人际关系)—有你相随](https://img.taocdn.com/s3/m/cd12ad67783e0912a2162a3b.png)
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方案——有你相随
1.团体名称
有你相随
2.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团体
3.帮助成员增强交往意识,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4.团体对象
本科学员
5.团体规模
每组16人(共2组)
6.成员招募方式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谈筛选
7.团体活动次数及时间
共一次,2011年5月25日15时至17时
8.团体活动地点
待定
9.领导者介绍
领导者:
观察员:
10.理论依据
(1)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
根据埃里克森自我发展理论,大学阶段是活的亲密感而避免孤独感的时期。
亲密的社会意义,使个人能与他
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
如果一个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不能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不能相互关心与帮助,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苦恼情境之中。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揭示,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接受、尊重或欣赏,不过现实生活中如果想得到他人的接受、尊重和欣赏,必须从自我开始,从给予别人开始。
11.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领导者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观察记录
项目三:团体成员反馈单
12.团体方案
13.活动具体安排。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ec5cb763231126fdb1116.png)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
我沟通,我快乐
二、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团体
三、团体目标
帮助成员增强交往意识,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团体对象
在校大学生
五、团体规模
30人
六、成员招募方式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谈筛选
七、团体活动次数及时间
共3次,10月23号、10月30号,11月6号19:00_21;00
八、团体活动地点
教学楼5楼钢架结构东团体咨询室
九、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领导者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项目三:团体成员反馈单
十、团体方案
十一、活动具体安排。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范文(精选8篇)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0fde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db.png)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范文(精选8篇)活动一:合作拼图活动目的: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培养团队成员的耐心和集体意识。
活动过程:团队成员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得到一幅拼图,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拼图。
活动开始后,每个小组只能有一位成员站起来观察拼图,其他成员需要合作配合,根据观察者的指示完成拼图。
通过这个活动,团队成员需要充分沟通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活动效果:通过合作拼图活动,团队成员能够互相协作,改进沟通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集体意识。
活动二:情景模拟剧活动目的:培养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团队成员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选取一个情景进行模拟,情景可以是工作场景、家庭场景等。
每个小组需要根据情景构思一段剧本,并进行表演。
其他小组成员需要观察剧本,并提出建议,讨论该情景下的最佳解决方案。
活动效果:通过情景模拟剧活动,团队成员可以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从其他小组的表演和讨论中学习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活动三:问题解决讨论活动目的:培养团队成员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过程:团队成员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每个问题都需要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
团队成员可以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道问题,一定时间后,小组成员需要向其他小组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补充或者修改建议,最终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活动效果:通过问题解决讨论活动,团队成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和协商的意识,加强团队的合作能力。
活动四:情感分享会活动目的: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活动过程:团队成员轮流分享一个个人故事或者经历,可以是开心的、悲伤的、成功的或者失败的。
其他成员需要倾听,并提出问题或者鼓励。
分享会结束后,团队成员可以一起讨论所听到的故事,并对彼此的理解和认识进行交流。
活动效果:通过情感分享会活动,团队成员之间可以更好地了解彼此,建立更为深厚的情感联系,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凝聚力。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c8a29b8bd63186bcebbc69.png)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
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一、团体名称
我沟通,我快乐
二、团体性质
封闭式、结构式团体
三、团体目标
帮助成员增强交往意识,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交往能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团体对象
在校大学生
五、团体规模
30人
六、成员招募方式
海报宣传、自愿报名、面谈筛选
七、团体活动次数及时间
共3次,10月23号、10月30号,11月6号19:00_21;00
八、团体活动地点
教学楼5楼钢架结构东团体咨询室
九、团体评估方法
项目一:领导者自我总结
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
项目三:团体成员反馈单
十、团体方案
十一、活动具体安排。
小学生人际关系辅导系列课团辅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小学生人际关系辅导系列课团辅教案心理健康教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3f807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4.png)
人际关系辅导的内容
第二课:沟通技巧和倾听能力 - 口头和非口头沟通:介绍不同类型
的沟通方式,并讲解其特点和应用场景 。
- 倾听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技巧, 如眼神接触和积极回应。
人际关系辅导的内容
第三课:合作和团队意识 - 合作意识:介绍合作的重要性
小学生人际关系辅 导系列课团辅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介绍人际关系辅导 人际关系辅导的内容 课堂实践活动
介绍人际关系 辅导导是指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 往能力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活动 。
为什么需要人际关系辅导:人际关 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效果有 着重要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
介绍人际关系辅导
辅导的目标:通过人际关系辅 导,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提高他们的沟通、合作 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人际关系辅导 的内容
人际关系辅导的内容
第一课:情绪管理和自我认知 - 理解情绪:介绍不同情绪
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 情绪管理策略:教授学生
有效的情绪管理策略,如深呼 吸和积极思考。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课堂实践活动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 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生活中的 人际交往场景,加深对人际关 系辅导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 让他们讨论人际关系问题,并 提出解决方案,激发学生的思 维和创造力。
课堂实践活动
课堂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游戏, 如团队建设游戏和情绪管理游戏,以活 跃课堂氛围并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和合作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 团队合作训练:通过小组活动
和团队项目,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和团队意识。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人际关系课件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人际关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2e3e79af45b307e871979b.png)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 他从每个轮胎上面卸下了一个螺丝,这样 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教授惊 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 想到这个办法的?”
听故事,学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与本主题无关,特此说明!
1
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学习交流PPT
长
互平
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玛沙。” 听了小姑娘的话,萧伯纳为之一震。孩子单纯
做 人 智
尊等
幼稚,不识名人,头脑中没有世俗的等级观念,
慧
重即
在与成人交往时,幼小纯洁的心灵同样渴望一
交 往
份平等。
者
要
萧伯纳为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以名人自
懂
居的不平等态度而深感内疚。为此,他回国后
得 自
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反省自己,并提醒世人与他
2
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
学习交流PPT
24
②
迎诚 的实 品守 质信
是 评 价 最 高 、 最 受 欢
三国时期的吴国,有个人叫卓怒。他为人笃守信用,从不食言, 只要是答应了的事就立即去办。他与人有约,纵然遇到急风暴雨或雷 电冰雪,也从没有不如期到达的。一次,他从建业回会稽,临行前去 向太傅诸葛格告辞。诸葛格问他什么时候再来建业。他回答说定某天 当再来拜见。
那么,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会不自觉地产 生了。因此,“放低姿态、放软身段”是人际交往中 常用不衰的法宝。所以,我们应该常常检视自己:是 不是又自负了,又骄傲了,又看不起别人了,又优越 感十足了?
1
平等待人是人际交往的前提
学习交流PPT
19
实事求是,坦坦荡荡,不弄虚作假,不口是心 非,不坑人骗人,不搞阴谋诡计(战争另说)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PPT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PPT](https://img.taocdn.com/s3/m/c109c42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1.png)
二、暖身活动之无家可归 1、开始时让全体成员围圈手拉手,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 2、心理委员说“变,4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成4人一组,形成新的“家”。 3、心理委员可以多次变换人数。 4、分享感受,特别是那些游离在团体之外的成员。
4
三、暖身活动之对对碰 1、将成员平均分为两组(分组方法:内圈外圈各一圈,心理委员说开始,内圈按顺时针方向走,外 圈按逆时针方向走,心理委员说停,相对的两个人分为一组),两两相视而站。 2、规定每个成员向对方伸出1-4个手指,分别代表四种亲密程度不同的举动。1表示握手,说“你 好”;2表示拍对方的肩,说“能够认识你我很开心”;3表示拍对方的头,说“你很可爱”;4表示 拥抱对方,说“你好棒的,加油”!
5
3、心理委员发口令,每对人伸手指,然后做手指数少的数字代表的动作。 4、交换配对,重复游戏。 5、分享感成员,微笑着握握手,鼓励成员极可能多地与其他人握 手。当心理委员说“停”,每个成员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两人一组,互相面对,各自做自 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包括:姓名、所属专业、生源地,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 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等(心理委员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需要成员介绍的内容)。 2、两人一组,步调一致,自由漫步。同样见到其他成员,俩人一同微笑着握握手。当心理委员说 “停”,俩人面对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四人一组,分别介绍对方的信息给他们,大家互相认识。 3、四人小组合并成8人,继续介绍。
9
活动目的 • 通过第一环节使团体气氛变得轻松、融洽 • 通过第二环节让大家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体 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 • 通过第三环节加快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 • 通过第四环节认识了解团体成员。 • 通过第五、六环节增进团队合作精神,感受团队的力量。通过成员之间沟通,分析团队合作能力。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课件
![《人际关系心理辅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43a4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b.png)
尊重个人隐私:避免询问敏感问题,保护个 人隐私
遵守伦理规范:遵循职业道德,不泄露客户 信息
保持专业态度:保持客观、中立、尊重的态 度,避免个人偏见
学校:帮助学生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社交能力
家庭:帮助家庭成 员建立良好的沟通 和互动关系,促进 家庭和谐
学校:帮助学生处 理同学间的矛盾和 冲突,提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家庭:帮助家庭成 员处理家庭矛盾和 冲突,提高家庭解 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促 进团队成员间的沟通与合作
婚姻治疗:通过改善 夫妻之间的沟通和互 动,解决婚姻问题
家庭治疗和婚姻治疗的 共同点:都需要家庭成 员或夫妻双方共同参与, 共同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和婚姻治疗的 不同点:家庭治疗更注 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婚姻治疗更注重夫妻之 间的互动
小组治疗: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成员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集体治疗:通过集体活动,如游戏、讨论等,帮助成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治疗目标:提高成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 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等
倾听:认真听 取对方的观点 和感受,不要
打断对方
表达:清晰、 准确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和感 受,避免模糊
不清
尊重:尊重对 方的观点和感 受,不要随意
评判
同理心:站在 对方的角度思 考问题,理解 对方的感受和
需求
自我认知:了 解自己的情绪、 需求和价值观自我调节:学 会控制自己的
情绪和行为
自我激励:设 定目标,激发 自己的积极性
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图文稿
![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e9134e1ada38376bae1fae4f.png)
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人际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1)两人一组的自我介绍【目的】初步相识【时间】8分钟【操作】介绍内容包括:姓名、所属院系、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
每人3分钟,然后漫谈儿分钟。
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2)四人一组的他者介绍【目的】扩大交往圈子,拓展相识面【时间】10分钟【操作】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并,形成4人一组,每个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每人2-3分钟,然后4人一起自由交谈儿分钟。
(3)八人一组的自我介绍【目的】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队的兴趣【时间】8-10分钟【操作】两个四人小组合并,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院系、专业、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兴趣、爱好等)、姓名。
规则是:当第一个人说完后,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第三个人一直到第八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先介绍自己,然后从第一个人开始介绍)。
【目的】增进彼此的距离,建立安全、友善、信任的团体气氛。
【时间】10分钟【操作】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其他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红衣服的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
没有位子的人就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
如果说“小风吹”就反着进行。
如果说“台风吹”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目的】让学生体会沟通过程中单向与双向、封闭与开放、盲目与探索的区别;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确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双向沟通【时间】10-15分钟【材料】16开白纸【操作】①每位成员拿一张16开纸,闭上眼睛,听从主持人的指令:把纸对折, 再对折,再对折,撕去左上角,再撕去右下角。
在整个过程中不允许提问、不允许讨论,独立完成。
展开撕剩下的纸,相互交流②全班交流讨论,谈感受③每位成员拿一张16开纸,闭上眼睛,听从主持人的指令:把纸对折,再对折, 再对折,撕去左上角,再撕去右上角。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一年级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一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61fcf3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9.png)
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一年级(原创实用版)目录1.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2.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3.如何开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4.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正文一、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所面临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团体形式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阶段的心理健康发展尤为关键,因为他们正处于从家庭环境向学校环境过渡的阶段,面临着诸多适应问题。
因此,开展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1.心理特点:一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希望被认可和尊重。
2.心理需求:一年级学生需要获得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培养自信、自尊,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适应能力,学会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三、如何开展有效的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1.制定合适的辅导计划: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辅导计划,包括主题选择、活动设计、时间安排等。
2.创设良好的辅导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由表达,充分参与。
3.采用多样化的辅导方法:运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感悟、成长。
4.注重个别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
四、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1.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收集师生反馈、进行心理测量等方式,评估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
2.持续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辅导计划,优化辅导方法,以提高辅导效果。
总之,开展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图文稿
![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图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be2747f0c22590103029d9a.png)
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团体名称?“打开心扉交朋友”——小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2.团体性质封闭式、结构式、同质性、成长性3.团体目标本团体希望通过“心理游戏”的形式,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氛围,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缺点以及人际关系,通过与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了解自己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优缺点,并勇于接纳自己的缺点。
帮助组员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觉,在体验与他人的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人际沟通技巧、建立互信互助关系。
4.团体对象新造镇在校小学生,需有比较强烈的的认识自我的意愿,希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能认真地对待小组活动。
5.团体规模12~16人(团体人数为偶数)6.团体时间活动计划3次,每次2小时,在一周内完成。
7.团体地点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8.团体领导者领导者:吴丹婷,湛江师范学院大二在校生。
2013年获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
现为新造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实习生。
曾在三下乡活动中带过“人际交往”团队。
9.理论依据1.人际沟通理论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系统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前提条件。
人际沟通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
人际沟通具有传递信息、心理保健、自我认识和人际协调等功能。
人际沟通为团体咨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如何交往、怎样增强沟通效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或减少交往障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参考,也为团体领导者选择怎样的团体沟通方式,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的沟通,增进自我了解和他人了解,在协调的人际关系中获得成长提供了具体的方式和技巧。
2.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在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原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着重阐明人是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人际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1)两人一组的自我介绍【目的】初步相识【时间】8分钟【操作】介绍内容包括:姓名、所属院系、性格特点、个人兴趣爱好、家庭情况、以及个人愿意让对方了解的有关自我的资料。
每人3分钟,然后漫谈几分钟。
当对方自我介绍时,倾听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的观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方。
(2)四人一组的他者介绍【目的】扩大交往圈子,拓展相识面【时间】10分钟【操作】刚才自我介绍的两个组合并,形成4人一组,每个成员将自己刚才认识的朋友向另外两位新朋友介绍,每人2-3分钟,然后4人一起自由交谈几分钟。
(3)八人一组的自我介绍【目的】进一步扩大交往范围,引发个人参与团队的兴趣【时间】8-10分钟【操作】两个四人小组合并,从其中一个人开始,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
一句话中必须包含三个内容:院系、专业、自己与众不同的特征(兴趣、爱好等)、姓名。
规则是:当第一个人说完后,第二个人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第三个人一直到第八个人都必须从第一个人开始讲起(先介绍自己,然后从第一个人开始介绍)。
【目的】增进彼此的距离,建立安全、友善、信任的团体气氛。
【时间】10分钟【操作】所有人围成一个圆圈,先由一人站在团体中说“大风吹”,其他人问“吹什么?”,如果那人说“吹穿红衣服的人”,那么所有穿红衣服的人就必须离开位子重新寻找位子。
没有位子的人就站到中间继续进行活动。
如果说“小风吹”就反着进行。
如果说“台风吹”则所有人都需要离开位子重新寻找。
【目的】让学生体会沟通过程中单向与双向、封闭与开放、盲目与探索的区别;通过游戏使学生明确有效沟通的基础是双向沟通【时间】10-15分钟【材料】16开白纸【操作】①每位成员拿一张16开纸,闭上眼睛,听从主持人的指令: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撕去左上角,再撕去右下角。
在整个过程中不允许提问、不允许讨论,独立完成。
展开撕剩下的纸,相互交流②全班交流讨论,谈感受③每位成员拿一张16开纸,闭上眼睛,听从主持人的指令:把纸对折,再对折,再对折,撕去左上角,再撕去右上角。
在整个过程中允许提问和讨论。
展开撕剩下的纸,相互交流④全班交流讨论,两次撕纸过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总结:在第一轮游戏中,完成第一步“把纸对折”,就已经存在很大差异了,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完成以后的几步,那就更是“千差万别”了。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跟着主持人的指令行动,但在指令不明确的情况下,其实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
由于各人的理解不同,表达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
但是在第二轮游戏中,虽然主持人的指令还是一样,但允许交流、允许提问,大家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不断改进自己的行动,始终保持与主持人的指令意图一致,最后的结果自然完美。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你说我做”这种单向交流方式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真正的有效沟通必然是双向的交流。
【目的】体会单方面交流和被迫接受信息的困难,从而强化采用互动的沟通方式进行交流;体验有效地信息沟通药物包括准确表达、用心聆听、思考质疑、澄清确定等。
【时间】10-15分钟【材料】16开白纸【操作】①第一轮,请一名志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两分钟,(主持人问:“你能够准确地把信息传达给全体倾听者吗?”)背对倾听者下达画图指令。
②倾听者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样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③根据游戏结果,传达着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④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画图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不断提问。
⑤请倾听者和传达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分析原因。
(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原因)【分享】①当我们只能被迫单向交流时,是否感到不顺畅、焦虑和困难为什么②即使是双向交流也会有人出错,分析一下这是为什么?③读图者有哪些有效地表达有哪些有待改进之处总结:单向交流常常使人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
有问题不能问,出了错也不能及时知道,就会让人无所适从,从而错误丛生。
单向交流可以说是无效的沟通,有点像父母训孩子、老师满堂灌的味道,最简单的理由是没有回馈,听者对说者表达的内容必有或多或少的误解。
因此,在人际沟通时注意双方的互动与回馈。
表达者要正面表达自己的意思,减少扭曲、伪装、防卫,体会对方的感受;倾听者要确实“听到”、“听懂”、“听完”,同时,在互动过程中,要澄清自己所听到、所了解的,与对方所表达的是否一致,及时、恰当地给对方回应。
只有彼此之间随时保持双向的交流,才能使大家的意见都得到重视,才算是成功的沟通。
样图一样图二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沟通是第一步。
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至于经常碰壁,善于与其他人相处。
我们通过上面两个游戏让大家体验到了沟通以及在沟通中信息表达是否清楚与是否有及时反馈的重要性。
【目的】1、通过“盲人”和“拐杖”的角色体验,让学生理解自助与他助同样重要。
2、让学生感受信任与被信任、爱与被爱的幸福与快乐。
【时间】30分钟【材料】围巾若干,盲道设计【操作】①参加活动的每个成员戴上眼罩扮演一个盲人,先在室内独自一人穿越障碍旅程,体验盲人的无助、艰辛、甚至恐惧。
②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中一半人继续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杖”(盲人不知道“拐杖”是谁),由“拐杖”帮助盲人完成障碍旅程。
期间不允许用语言交流,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通过障碍。
完成后交换角色重新体验(盲人和“拐杖”的组合可以改变)。
③参加活动的所有成员均扮演盲人,并两个盲人(可以任意组合)相互帮助完成障碍旅程。
(团体成员两人一组,一位做盲人,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盲人蒙上眼睛,原地转3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帮助人的搀扶下,沿着指导者选定的路线,带领"盲人"绕室内外活动。
其间不能讲话,只能用手势、动作帮助"盲人"体验各种感觉。
)【分享】在不同情况下,扮演不同角色的感受。
对于“盲人”,你看不见后是什么感觉;使你想起什么;你对你的伙伴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你对自己和他人有什么新发现对于“拐杖”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你是怎样想方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了什么?求助前我们想什么求助后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助人者在被人求助时是怎么想的帮助别人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总结:指导者引导成员认识:分担痛苦,与人分忧是助人为乐的一种形式,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之心,因此,遇到挫折和难以自我解决问题之时,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并非软弱和无能,更不必担忧遭人讥笑。
生活中要主动帮助他人和寻求别人帮助,助人本身就是人与人的交往过程。
【目的】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力量与快乐;在游戏中学生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个人对团队的信任与责任。
【时间】30分钟【材料】秒表【操作】①从成员中选择15-16人,让他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记住自己左右手各相握的人②主持人说“开始”之后,大家放开手,随意走动,主持人说“停”,脚步即停。
然后找到原来左右手相握的人分别握住③小组中所有参与者的手都彼此相握,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
主持人要求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结”解成一个大圆圈,主持人记录时间④全部结束后,以用时最少的组取胜⑤全班交流,分享感受【分享】①出现彼此交错的“手链”时,感觉如何?②是怎么解开“手链”的,是否出现领导者?③在解“手链”的过程中,你认为什么很重要(言语交流)④什么地方表现的好什么地方表现得不足总结:游戏开始,大家看到自己的手被纠缠在一起时,心想要解开这个“结”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会感到无从下手,从而往往站在原地不动。
而有些人不停地动,尝试一些新的办法,如果你的尝试获得了一些效果,你就会开始变得积极。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人都只是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怎样解套,实际上,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团队意识相当重要,只要大家尝试给予多一点沟通与信任,那么问题就不难解决了。
【目的】体验团体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感受彼此间的互助精神【时间】30分钟【操作】①以学院为组,每组先选出2人②两人(一男一女)一组坐在地上,背靠背、手臂扣手臂,然后听口令一同站起来③完成动作后再增加人数,直到人数多得无法起立为止④全部结束后,以最后站起来人数多的组取胜⑤全班交流,分享感受【分享】活动中你认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在团队合作中怎样最具效率总结:两笔支撑就是一个“人”字,人与人互相支持,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在团队合作中,虽然每个人的初衷都是好的,但由于用力方向和工作重点的不同,很可能会导致团体效率的地下,反而没有达到团队合作的目的,所以在工作中就需要大家的不断磨合,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目标。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与支持;培养学生写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团队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时间】30分钟【材料】报纸,秒表【操作】①从成员中选出10人②把一张报纸展开放在空地上。
这张报纸就是滔滔洪水之中的一条小船。
每组人都站上去,至少停留10秒。
不能让任何一个成员落水③这一阶段成功后,把报纸对这。
水不断上涨漫溢上来,全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想办法继续站上去④在报纸不断缩小的情况下,站上去的人最多的组获胜⑤全班交流,分享感受【分享】①在一张报纸上要站这么多人,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②随着游戏地进行,报纸越折越小,你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总结:有时候我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常常会在集体的智慧和合作中成为可能。
这个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在团队中建立有效决策,大家保持平衡,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的过程。
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世界的未来将是一个竞争与挑战的时代,本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我们必须树立正当的竞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竞争能力。
然而在竞争的压力下,常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意识和消极的、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为克服这些不良心理和小消极行为,恰当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将有利于提高个人和团体的竞争力。
因此,培养大家的竞争与合作意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心有千千结”让大家感受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验到了个人对团体的信任和责任。
通过“齐心协力”和“同舟共济”两个游戏,也让大家感悟到了团队中的合作性和竞争力。
竞争,是前进的动力;合作,是成功的保障。
通过这些游戏地体验与感悟,相信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会深入大家的心中,会深入到伴随大家一生的工作和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