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最新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最新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第一章行为矫正概述

一、什么是行为

要科学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干预,首先必须了解行为的含义。行为可以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名词,但也是最难以界定的名词之一。对于行为的认识,目前心理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传统行为主义,如华生、斯金纳等,将行为界定为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像个体的跑步、游泳等;至于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则不被视为行为。

新行为主义者,如赫尔、班都拉等,将行为的定义扩大,除可被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外,也包括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因此认知、观念、情绪等也在考虑之内。

认知行为主义者,如贝克、艾里斯等,则将行为视为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强调信息加工、认知评价、问题解决等复杂历程;对于外显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反而不太重视。

总之,行为在心理学中的含义广泛,它既包含了外显的行为变化,也包含了内隐的心理过程。不过,就目前的行为矫正的应用而言,外显行为变化是主要的方面,内隐心理过程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二、行为改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身心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在随时改变。影响行为改变主要有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四方面的因素。遗传与成熟可以说是决定个体行为改变的先天因素,而环境和学习则是影响个体行为改变的后天因素。遗传和成熟决定了个体行为发展的可能性,但只有环境和学习才能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才是影响行为发展的真正决定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行为是在环境中学习而成的,行为是可能改变的。因此,科学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行为的特征

米尔腾伯格尔(Miltenberger)认为行为具有6个方面的特征:

1、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对于人们说的和做的,我们常常可以进行观察。如可以对说的内容及伴随的肢体动作进行描述。

2、行为具有测量尺度

对于表现出来的行为,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测量。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行为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次数;二是行为发生一次所持续的时间长短;三是行为发生时的强度。行为发生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和强度是我们观察和测量行为时常常使用的维度。

3、行为可以被他人或自己所观察、描述和记录

个体的外部动作,别人是很容易进行观察、描述和记录的,但对于个体内心的心理过程,只有行为人自己才能体察到,若行为人将所发生的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报告,那么不仅行为人自己可以进行描述和记录,别人也可以进行描述和记录。

4、行为对外界环境产生影响

因为行为是一种包含时间和空间运动的行动,所以行为能对外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如某人将物品扔到了地上,物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扔物品的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了影响,如果扔物品的行为吸引了他人的注意,则社会环境也产生了影响。

5、行为受自然规律所支配

依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的出现和维持与环境中的事件、行为出现之后的结果有密切关系,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行为,因此可以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分析,找到控制行为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实施干预的计划,从而使个体的行为发生改变。

6、行为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隐蔽的

行为既可以指他人可以观察和测量到的动作,也可以是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前者的动作往往是公开的,后者只有行为人自己可以体察和测量,如果行为人没有进行报告,他人只能通过其外部的动作进行猜测,而很难进行直接的观察和测量,因此是非常隐蔽的。

四、行为曲线

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行为密集度呈正态分布。大多数人的行为都落于中央位置。而行为过少和行为过多的人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正常人也会存在行为过多或过少的现象。

正常人也会存在过多的行为,如:有的人会在学习的时候喜欢转笔,他的这种转笔的行为发生的频率过多,就形成了一种过多行为,通过转笔这种过多的自我刺激行为,他可能学习得更加认真、投入,学习效率可能会更好。再如:有的人很喜欢讲话、而有的人则非常喜欢运动。这些都有可能是以过多的行为形式出现。但也有的人非常内向,他们不喜欢与人交往、有了空闲时间也是呆在家中不喜欢出去;不喜欢讲话;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往往表现为过少的行为。

五、什么是问题行为

正常人存在过多或过少的问题,但我们往往不认为这些现象有问题,是因为虽然他们的行为发生频率属于少数人的范畴,但他们的行为也满足以下的要求,所以我们认为是正常的。首先过多或过少的行为它不能影响个体学习新的行为,其次不能影响个体以前学习到的行为,也不能影响个体的正常的社交活动,最后它们不能影响个体的独立生活能力。凡是不能满足以上条件中的任何一条时,都应该充分地进行思考,往往那种行为就可能是问题行为,要予以进行行为治疗。

在行为矫正领域,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会成为矫正的目标。只有那些被判断为问题行为的行为才会成为被关注的目标,但也不一定需要进行矫正。

问题行为指的是那些偏离常态,给他人或者自己的身体、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危害甚至危险的行为。偏离常态指的是与普通人的行为相比行为表现出过度、不足或不适当。行为过度通常指的是与同年龄的个体相比,个体的行为次数太多或者强度太高。行为不足指的是与同年龄的个体相比,个体的行为发生的频率或者强度不够。行为不适当指的是个体所表现出的行为与其所处的情境不相匹配。

目前有研究,倾向于用挑战性行为来替代问题行为,认为问题行为的出现就意味着个体遇到了挑战,而面对这种挑战,个体还没有处理能力,因此只能采取错误行为,这意味着他们需要重新学习一些行为来应付这种挑战。

六、问题行为的常见原因

个体产生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生理的原因,也有环境的因素。

1、生理因素

生理方面有障碍或者其他不良因素的个体很容易表现出问题行为。不良的生理条件主要来自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异常。这种功能异常可能来自于先天的基因遗传,也可能来自于母亲孕期的不良因素、后天的创伤及疾病。

2、家庭因素

个体成长的家庭环境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个体所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家庭结构、父母的婚姻状况、成长过程中父母采取的教养态度、特殊的家庭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家庭这一社会细胞难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正常的功能,从而导致个体对自我、他人的认识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因而在行为上表现出很多差异。

3、学校及社会因素

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对个体的行为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水平会影响到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不当的教育行为不仅难以解决学生已有的问

题,反而会引发学生新的行为问题。对考试或学校感到焦虑、恐惧的行为等。

社会所主导的价值观对个体的成长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电视、电影对暴力的过分渲染以及对名利的过分宣传所带来的社会风气转变,也会对个体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与此相关的一些问题行为也因此出现,如过度追星、沉迷网络游戏等。

七、什么是行为矫正

关于什么是行为矫正,不同的学者由于其理论取向的不同,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倾向于完全的行为主义,而有的则站在认知行为主义的角度上。综合各学者的研究观点,认为行为矫正具有以下的特点:

1、行为矫正着眼于问题行为的解决

行为矫正要解决的是个体特定的问题行为,而不是个体的一般特征,它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重视行为的分类。

2、行为矫正有明确的学习理论基础

行为矫正在解决问题行为的过程中,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如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等都可以从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等找到理论的依据。

3、行为矫正强调环境和学习的作用

由于行为矫正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因此在具体运用上,特别强调和重视当前环境事件和学习的重要性。当然行为矫正强调问题行为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得以改变,并不意味着任何新的学习经验必定能改变行为。

4、行为矫正重视专业和生活的结合

行为矫正作为一门学问和专业,环境事件的设置、学习经验的安排、矫正方法的选择,都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的行为矫正人员来完成,非专业人员不能随意使用行为矫正方法。但是,由专业人员发展起来的行为矫正方法,经常由与被矫正者密切接触的教师、家长、同伴或被矫正者自身来实施。实施行为矫正的人员也必须接受过一定的训练,以保证他们能够正确地使用行为矫正方法。

5、行为矫正强调对行为改变的测量

行为矫正在研究方法上,特别反对主现猜测和内省,而是强调通过行为的客观表现及可测量的数据作为有效的矫正根据。所以行为矫正的治疗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治疗前被矫正行为的发展水平的基线阶段;二为矫正方法的治疗或处理阶段;三为矫正后的效果追踪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验,每次测验中,必须对行为变化做出详细而客观的记录。

八、行为矫正的发展简史

行为矫正的研究,伴随着20世纪初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现而兴起,至今已有近100年的历史。

1、巴甫洛夫的基础性工作

巴甫洛夫作为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其研究深深地影响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包括行为矫正的发展。在巴甫洛夫的晚年,他开始将其条件作用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心理病理学,从而为行为矫正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华生和琼斯等人的先驱性工作

在行为矫正的历史上,最早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初。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和他的同事琼斯等人,运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对儿童所进行的形成惧怕反应和消除这种惧怕心理的著名研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3、沃尔普和艾森克的开创性工作

在行为矫正的历史上,最早把条件反射学习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沃尔普和英国的艾森克,他们促使行为矫正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得到广泛应用,为行为矫正的迅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4、斯金纳和班都拉的发展性工作

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杰出代表,他对行为矫正的主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二是创造了行为分析的科学方法,即“行为实验分析法”。斯金纳在这两方面,对行为矫正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发展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历史影响。可以说行为矫正较完整的理论阐述和应用于临床的成套技术和方法,是在斯金纳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并应用于临床心理治疗之后才大体形成的。

目前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应用和发展规模,已经远胜于斯金纳提出学说之初时的情形,无论是原理、实验方法的完善,还是临床实践的扩展,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其特有的魅力,深为行为矫正研究者所青睐。

20世纪60年代,随着行为主义理论的衰落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成为调和两者矛盾的新型理论而出现。该理论以班都拉及其同事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一系列关于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及所得资料为依据。该理论指出,人们的社会学习和社会化的过程除了言语学习之外,还可通过观察学习这一途径来实现;个体行为的发生和种种变化除了受直接强化影响之外,还受替代性强化的控制。这种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就是为个体提供行为的榜样、做出示范,个体则通过观察、进行模仿来开展学习。这一理论很快被临床心理学家应用到心理治疗上,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即替代性强化技术。

第二章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

从行为矫正的历史分析可知,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其中以前两大理论为主流,它们奠定了行为矫正的基础,并在方法和策略的应用上也占据主要的内容。后两个理论是在行为矫正的发展后期才逐渐渗入的,目前仍处于进一步的发展时期。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在他的经典实验中,他将狗置于经过严格控制的隔音实验室内。食物通过摇控装置可以送到狗的面前食物盘中。狗的唾液分泌量通过仪器可以随时测量并记录。实验开

始后,首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便给予食物,于是可观察并记录到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之后,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在这个实验开始时,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而铃声不能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这时食物叫无条件刺激,铃声叫中性刺激,诱发的唾液分泌反应称为无条件反应。在铃声与食物经过多次匹配之后,单独呈现铃声而没有食物时,狗也会分泌唾液。此时中性刺激铃声变成了条件刺激,而单独呈现条件刺激即能引起的反应叫做条件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巴甫洛夫研究的虽然是狗的唾液分泌反应,但经典性条件学习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如望梅止渴等。一些本来并不引起机体反应的中性刺激,由于在过去曾反复与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无条件刺激相伴出现,因而变成了预示无条件刺激到来的信号,所以也能引起机体的反应。

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

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主要规律有行为获得律与消退律、刺激泛化与分化律、恐惧性条件作用律和高级条件作用律。

获得律与消退律。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也难以建立联系。当条件反射建立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

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直至最终消失。但这种消失只是暂时的,休息一段时间后,当条件刺激再次单独出现时,条件反应仍会以很微弱的形式重新出现。当然,随着进一步的消退训练,这种自发恢复的条件反应又会迅速变弱。然而要完全消除一个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应比获得这个反应要困难得多。

刺激泛化与分化律。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的出现。如曾被大狗咬过的人看到小狗也会害怕。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越相似,其诱发的条件反应就越强。事实上,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刺激很少每次都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借助刺激泛化将学习范围扩展到原来的特定刺激之外,因此刺激泛化对学习范围的扩大来说非常重要。刺激的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性的反应。泛化能使个体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

恐惧性条件作用律。在经典性条件作用实验中,以引起个体恐惧的刺激(如电击)作为无条件刺激来建立条件反应,结果发现它们也能控制个体的行为。像这种以对机体具有恐惧性质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而进行的条件作用,称为恐惧性条件作用。如电击是一个无条件刺激,它能引起实验动物肌肉的收缩反应,如果每次电击前都呈现一个铃声刺激,反复几次以后,单独呈现铃声时,机体也会出现肌肉收缩反应。

高级条件作用律。在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机体的反应。从这种意义上说,条件刺激似乎成了一种“替代性”的无条件刺激。这种由一个已经条件化了的刺激来使另外一个中性刺激条件化的过程,叫做高级条件作用。在高级条件作用中,条件作用的发生不再需要具有生物力量的无条件刺激的帮助,因而它极大地拓宽了经典条件作用的领域。

3、从巴甫洛夫的理论到沃尔普的临床实验

最早把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与临床心理治疗实践相结合的是南非的沃尔普。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了交互抑制原理和系统脱敏原理。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在批判性继承巴甫洛夫、华生和桑代克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及行为分类

斯金纳的整个学习理论是根据他在特制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中的一系列动物实验结果提出的。斯金纳箱内有一个伸出的杠杆,下面有一个食物盘,只要箱内的动物按压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到食物盘内,动物即可得到食物。斯金纳将饥饿的白鼠关在箱内,白鼠便在箱在不安地乱跑,活动中偶然压到杠杆,就会有一粒食丸滚到食物盘内,白鼠便吃到了食丸。以后白鼠再次按压杠杆,又可得到食物。由于食物强化了白鼠按压杠杆的行为,因此白鼠后来按压杠杆的速率迅速上升。由此斯金纳发现,机体做出反应与其随后出现的刺激条件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反应发生的概率。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斯金纳将条件作用的学习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刺激情境引发的反应,斯金纳称之为应答性反应,与经典性条件作用类似;另一种是操作性条件作用,是由机体的自发行为引发的,即实验者针对机体在刺激情境中自发性的多个反应中,选择其一(要机体学习的反应)给予强化,从而建立刺激——反应联结。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有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消退。

3、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比较

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其主要差别在于强化的手续不同。在经典性条件作用中,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几乎同时出现,无条件刺激即是强化物,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共同诱发行为的发生。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前不给予强化物,只有在条件反应发生后才会出现强化物。因此,经典性条件作用是强化决定反应,而操作性条件作用是反应决定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在行为矫正中作用很大,大多数行为矫正的具体方法都是建立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基础上。

三、认知行为学习理论

1、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的含义

随着行为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展,一些热衷于行为控制和改变的学者也积极注意到内存的认知过程对外在行为的影响。简单地说,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就是结合行为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影响个体的内在认知可以改变个体外显的问题行为。认知行为学习理论认为,经由自己内在思想的改变,主动去修正外在的问题行为,往往可以使行为改变持续,不因外在强化物的消失或撤离而中断。因此,认知行为学习理论既注重个体的外显行为,也关注内在的认知历程,以便新的适应性行为能够持续和内化。也就是说,认知行为学习理论是运用以行为表现为基础的流程和认知介入的方式去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感受和行为。

2、艾里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

艾里勘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理论认为,行为者的情绪困扰是由个体的不合理信念所引起,所以要教导行为者学习“合理信念”以代替“不合理信念”,以清除行为者的情绪困扰。该理论又叫“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型中,A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后建立的相应信念,即对这一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指在特定情境中,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认为情绪及行为反应(C)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所引起,但ABC 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原因。如:两个学生在一次重要考试中都失败了,他们对这同一事件所持的信念可以完全不同。其中一个可能性出现后悔的情绪并决定克服这种情绪,争取下一次考出好成绩。另一个可能会感到自卑、抑郁、很难打起精神再作努力。因此当人们对某一事件所持的看法、信念不同时,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也会不同。

3、贝克的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行为者的感情和行为大部分取决于行为者本人对于周围世界的解释、想法和认知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及行为反应。因此在行为矫正时,应该改变行为者不良的或歪曲的认知和观念。

四、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强化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而班都拉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是成立的,但对人类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行为的习得来自间接经验,其行为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也受制于个体的认知等因素的作用,并且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认知和环境。于是,班都拉在提出学习的交互决定论以及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观察学习理论。

1、学习的交互决定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三位一体的交互决定论”的学习观,即以行动、环境、个体(包括认知和动机)三者的交互决定论为基本框架,试图解释人类动机、情绪和行为的起源。这一理论坚持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其观点可以概括为:行为、个体(认知占主要成分)及环境三因素互为因果,组成相互作用的系统。行为、个体及环境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导致一果多因或一因多果。

2、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理论指的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在人类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使我们超越经由赏罚控制来学习直接经验的

限制,而且可以使我们超越事先设计的学习情境的限制,随时随地地进行学习。

第三章行为矫正的技术

一、强化

1、强化的含义及类型

在行为矫正领域,强化指的是某种行为发生之后,所跟随的结果能够导致将来该行为发生概率增加的过程。行为的增加通常指的是行为的发生次数、持续时间或者强度得到了增强。

根据行为的结果,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增加行为的过程。当行为结果是获得强化物的过程称为正强化。而行为结果是逃避或者回避的过程为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当个体做出某一行为后,导致了刺激的出现或者刺激强度的增加,并且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概率的过程。在正强化中,随着行为发生而出现或增加的刺激,称为强化物。判断一个刺激是不是强化物,要注意这一刺激是否导致今后行为发生的概率提高。只有提高了行为发生概率的刺激才是强化物。

负强化是当个体做出某一行为后,导致了刺激的消失或刺激强度的降低,并且结果也提高了该行为在今后发生的概率。如:减轻处罚。

2、强化物的类型

在正强化的使用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强化物。对于强化物的类型,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分类方式。

根据强化物的起源或者性质可将强化物分为无条件强化物或条件强化物。无条件强化物也称原级强化物或者非习得性强化物,这一类刺激物通常不需要个体经过学习就具备强化功能,也就是说,刺激物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强化效果。如食物、水、空气。一般来说,无条件强化物都具有很好的强化功能,但是其强化功能的发挥是要有前提条件的。由于无条件强化物很容易引起个体对刺激物的满足,因此只有在剥夺状态下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这也是无条件强化物的弱点所在。条件强化物又称为次级强化物或者习得性强化物,这一类强化物在开始的时候是一类中性刺激物,并不具有强化的功能,由于无条件强化物或者其他条件强化物一起配对使用,才获得了强化的功能,因此它们的强化作用是有条件的,所以被称的条件强化物。如考试分数、体育比赛的名次。

根据强化物的内容可分为可吃型、感觉型、可触摸型、活动型和社会型。

可吃型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它们往往属于无条件强化物,其强化价值一般不需要经过学习就可获得。

感觉型强化物。各种可以给予个体感觉器官刺激的强化物都可以属于这一类。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可触摸的强化物。如贴画、积木等。这一类强化物有点类似于拥有性的强化物。

活动型强化物。如玩游戏、阅读、看电视、听音乐等。

社会型强化物。指的是个体喜欢接受的身体的接触(如拥抱)、接近、注意、口头表扬、脸部表情等。

二、惩罚

惩罚是指个体做出某一行为反应的结果,降低了该行为以后发生概率的过程。即惩罚是当个体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做出某一行为后,结果立即导致了厌恶刺激的出现或者损失了已经获得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的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在惩罚过程中,导致个体行为减少或消失的刺激物或者事件就是惩罚物。惩罚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让个体承受某种厌恶刺激,另一种是撤除积极的强化物。前者称为正惩罚,后者称为负惩罚。

三、消退

消退指的是在某个情境或者刺激条件下,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但反应之后并没有跟随通常的强化,那么在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境时,该行为的发生率就会降低。简单地说,消退就是对以往强化过的行为不再进行强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使得行为的发生率逐渐降低。如孩子每一次哭闹着提出无理要求时,总是不给予满足,以后孩子的哭闹行为就慢慢减少了。

四、区别强化

区别强化指的是采用强化物对某一组行为反应进行强化,但是对其他行为反应则不给予强化。

目前有四种区别强化形式常常被用于减少不良行为上,包括低比例行为的区别强化、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替代行为的区别强化以及其他行为的区别强化。

低比例行为的区别强化指的是如果个体的不良行为低于规定的比例发生时,就给予正强化物。也就是说,只要个体不良行为的出现率没有超过规定的限度,不仅不会得到惩罚,反而会获得强化。那么以后个体的不良行为更会趋于以低比例的方式发生。

不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指的是对与不良行为不能同时发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强化,而当不

良行为发生时则没有强化。不相容行为通常指的是一组行为,当这组行为中的一个行为减少时,另一个行为的发生率必然会增加,那么这两个行为就是不相容行为。如坐和站就是一组不相容行为。

替代行为的区别强化与相容行为的区别强化实际上是相似的。只不过所强化的良好行为并不一定要与不良行为不相容。可以通过让行为者从事一些不良行为的替代行为来占据本来是不良行为发生的时间。

其他行为的区别强化指的是只要在这一段特定的时间间隔内不良行为不发生就给予强化。由于这一程序中的强化给予与不良行为是否发生有紧密的关系,因此该程序有时也被称作零反应的区别强化。

五、刺激控制

刺激控制指的是某一特定行为跟随某一特定刺激出现,而不是其他刺激。也就是说,当该特定刺激出现的时候,某个特定行为的发生频率、持续时间或者强度更有可能发生改变;而当该特定刺激不存在的时候,该行为则不会出现变化。这就意味着该特定刺激对个体的特定行为具有控制作用。

刺激控制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到,比如:孩子常常很容易知道,当他提出某个要求的时候,谁更能满足他。

六、塑造

塑造指的是通过对连续趋近于目标行为的行为进行系统的区别强化,并最终帮助个体学会新的目标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个体从不会到一步步学会某个新行为的过程。在塑造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内容:一是行为目标的逐渐趋近;二是对不断变化行为的区别强化。

在塑造的过程中,个体总是通过某种方式对与最终目标行为非常类似的行为进行区别强化。因此个体形成新的行为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趋近的过程。在塑造的过程中,最初被强化的行为是与目标行为类似或存在某些关联的行为,或者是完成最终目标行为所必须的先前行为,这一行为也是在当前条件下个体能力水平所能表现出来的行为。当个体最初的行为逐渐变得频繁的时候,强化的目标就会转移到更接近最终目标行为的行为。因此,在塑造过程中,强化的目标是不断变化的,它们逐渐地趋近于最终目标行为,每一个行为都比先前的行为更加接近最终的目标行为。

在塑造过程中,强化的目标是一组行为,包括阶段性的目标行为与最终目标行为,它们

在某些方面都具有共同的品质或者联系。但是这些行为不会始终都成为强化的目标,当某个阶段性目标成为强化的目标时,前一个阶段的行为就不再获得强化物,而是被消退。也就是说,随着个体行为能力的提高,干预的目标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而强化都只是针对现阶段的目标,而不是前阶段的目标。

七、渐隐

渐隐指的是逐渐变化控制行为反应的刺激,最后当这个刺激达到自然刺激水平的情况下,个体也能做出相同的反应。渐隐可以使个体在学习中减少尝试的错误,从而产生一个不发生错误就能进行学习的辨别过程。它可以使个体少走弯路,为个体的学习节约宝贵的时间,同时它也可以使个体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

渐隐与塑造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两者都是通过一步步对渐进性目标的训练帮助个体学会新的行为。但是两者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塑造中,干预者要根据个体行为掌握的情况,不断提高对个体行为的要求,最终使个体学会新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干预者来说,提供给个体的刺激条件是稳定的,不管每一阶段的目标行为如何变化,行为发生的刺激条件是不变。而在渐隐程序中,要求个体表现出的目标行为在各个阶段都是相同的,但是所提供的刺激条件在每个阶段都是不同的。从起始阶段开始,干预者缓慢地改变所提供的刺激条件,并对这些刺激条件下所引发的特定行为反应进行强化,最终使刺激变化成为所需要的生活中自然呈现的刺激。

八、链锁

如果个体所要学习的新行为比较复杂,且由多个环节组成时,就需要运用链锁的方法对行为进行训练。

链锁就是把要求习得的整体行为分解为一个个紧密联系着的环节,即刺激——反应链,然后对个体的行为链条逐一进行训练,并最终使之习得整体行为的方法。它把目标行为中包含的各个行为反应进行训练,使个体掌握并串接起来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各个反应环节都是新行为的组成部分。

链锁包括整体链锁、逆向链锁和顺向链锁三种。整体链锁是将复杂的行为链作为一个单位进行训练,每次学习尝试都要完成全部任务。逆向链锁是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行为链的逆向顺序先教倒数第一个环节;随后教倒数第二个环节……依此类推,直到学会整个行为。顺向链锁是在训练过程中,按照行为链的自然正向顺序先教第一个环节;随后教第二个环节……依此类推,直到学会整个行为。

九、代币

代币指的是可以累积起来交换其他强化物的物体。代币制指的是运用代币对个体行为进行强化的一套行为改变系统,这一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一为一张目标行为的详细清单;二为与目标行为有关的代币数量;三是代币可以交换的支持性强化物清单。在代币制中最关键的是代币,它对行为具有很好的强化作用,但是它又不同于食物、活动或微笑等强化物。

代币制的优点在于:①它对行为有很好的强化效果。②它可以延缓或者避免强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强化物饱厌现象。③代币的价值及强化作用具有客观性。④它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⑤代币制中可以引入惩罚程序。

第四章行为学与孤独症治疗

孤独症是起病于童年早期的广泛性脑功能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Kanner三联征,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的兴趣和行为。因为孤独的病因至今不明,因此对本症的治疗主要是减轻患儿的症状、改善其社会功能、学习语言交流、矫正问题行为、提高其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争取使其回归主流社会。

20世纪80年代以前,孤独症普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自从1987年Lovaas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孤独症儿童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了许多的孤独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多数疗法或课程的建立者均声称自己的疗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Helfin等将各种孤独症疗法分为以下4类。①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 floor time)疗法、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RDI)疗法。②以技巧发展为基础的干预疗法:包括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 PECS) 、行为分解训练法( 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 。③基于生理学的干预疗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听觉统合训练、排毒治疗与饮食疗法。④综合疗法:包括结构化教学( 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TEACCH)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其他应用于孤独症患儿治疗的还有精神统合、艺术治疗、海豚疗法、舞蹈疗法、拥抱疗法、中医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等。

这些治疗方法在实践中,有些治疗方法对孤独症儿童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也有一些疗法对治疗的对象上有一定的选择性,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一部分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甚至有很大争议。目前没有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只能够针对患儿的症状表现进行对症治疗,从

而减轻患儿的症状,提高患儿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争取其尽量能回归主流社会。

以下的三种方法均采用了行为学的技术:

一、应用行为分析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Lovaas创立少年孤独症训练项目,该项目运用零散单元教学法(又称为离散单元教学法),强化理论和简单祈使句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密集的行为训练,后来发展为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它强调运用功能分析法,从个体的需要出发,采用“A-B-C”模式,即“前因(需要)—行为—结果”来塑造正性行为。该方法是目前孤独症患儿早期教育训练最有效的操作性方法之一,具有可操作性强、方法较简单的特点。

Lovaas曾在1987年报道过其纵向研究的成果,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运用ABA 技术训练两三年,训练时间每周超过40小时的实验组有47%智商超过100,每周训练10小时左右的实验组只有2%智商超过100,而没有任何训练的对照组智商无明显变化。后继的研究表明,有90%的孤独症儿童经过训练有显著效果,而1岁2个月是孤独症儿童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进行行为训练的最佳开始期。后来McClannahan等的研究认为,该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成年孤独症患者。

二、结构化教学(Structured Teaching)

TEACCH(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handicapped children) 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1970年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Eric Schople创建,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1972年美国北卡罗莱那州议会通过立法建立TEACCH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治疗教育部门——该教育称结构化教育。该教育项目曾获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成就金奖,也是孤独症患儿治疗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的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

三、图片交换沟通系统(PECS)

以前交流训练曾运用于孤独症患儿的治疗上,该方法是通过字母图片、手势等外在力量训练孤独症的语言能力,其理论基础是孤独症患儿并不缺乏语言能力,只是表达上受限,因此可以通过外力来开发。后来研究发现该方法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无效。图片交换沟通系统是在图片交流与行为学理论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训练孤独症患儿的沟通能力。

第五章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概述

20世纪7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Lovaas创立少年孤独症训练项目,该项目运用零散单元教学法(又称为离散单元教学法),强化理论和简单祈使句对孤独症患儿进行密集的行为训练,后来发展为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

该方法是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为塑造技术,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其核心理论为功能分析模式(A—B—C模式)

一、行为学家对于孤独症患者的观点

行为学家认为孤独症患者在行为上出现了行为的缺陷和行为过度的表现。行为缺陷的表现为言语交流的接受和表达、非语言交流、独立游戏(兴趣)和集体游戏、自理行为等。行为过度的表现常常为攻击行为、自伤行为、自我刺激行为、刻板行为、暴躁行为。而对孤独症患儿的治疗就是要使其过少的缺陷行为通过训练使其增多,同时运用行为学的方法使患儿过多的行为得到控制。

二、ABA的优点

1、该方法把所有个体的复杂行为都分解成小单元行为,也就是简单行为,通过回合式教学的方法教会小单元行为,然后再通过训练慢慢把复杂的行为复原出来。例如:洗手、扣扣子等复杂的生活自理行为即是通过这种程序进行训练。

2、个体化明显。使用应用行为分析方法时,程度不同的孤独症患儿,从哪个小单元开始进行教授,从哪个起点开始也不同。

3、教授的是功能性的课程。也就是在课程的选择上选取在患儿的社交上“重要”的行为。

4、正面性干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教正确的行为而不是进行纠正错误的行为。因些在训练过程中,尽量不让患儿有出错的机会,可能通过及时给予提示的方法实现。

三、功能分析模式(A—B—C模式)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中的应用

A—B—C模式是分段式教学(回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A ——

B —— C

Antecedent Behavior Consequence

前因行为结果

1、A—B—C行为观察记录表

A—B—C行为观察记录表,系依A—B—C行为观察之概念所设计。A(Antecedent),指的是前事刺激(事件),也就是问题行为出现前发生了什么事,B(Behavior),指的是问题行为本身,C(Consequence),指的是行为结果,也就是问题行为出现后发生了什么事。A—B —C行为观察法透过行为的前事刺激、行为本身、行之结果的来龙去脉,归纳出目标行为与前事刺激、行为结果之间的关系,以找出行为所代表的功能。

A—B—C行为观察记录表主要以单一问题行为(目标行为)之观察记录为主,由老师就某一特定问题行为(B),经由实际观察到之问题行为发生之来龙去脉加以记录。换句话说,老师必须亲眼观察到、知道问题行为出现前,发生了什么事(即前事刺激为何),问题行为出现后,紧接着产生了什么事(即行为结果为何?)才可以记录在A—B—C(行为观察记录表上。

使用本观察记录表有三个主要的用途:①增进教师对问题行为的观察能力。因为教师必须记录问题行为出现前与出现后的相关行为,因此必须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才不会遗漏重要讯息。经常利用A—B—C行为观察记录表记录孩子的行为,能有效增进教师观察的敏锐度与准确度。②增进教师对问题行为的了解。如,孤独症患儿在何种情况下,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行为,也可以获知自闭症儿童的问题行为和环境中的哪些人、事、物有关。③增进教师客观而非主观研判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能力,进而增加辅导的能力。

3、前因

前因是对行为之前环境因素的客观描述,包括客观物理环境和其他人的行为。

如:时间,在什么时候进行训练。地点,选择在哪里教。人,由谁来教(父母/教师/孩子)。事情或活动,行为发生前发生的导致行为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在训练中指令、教学方法、教材等也属于行为的前因。

3、行为

首先行为是具体的、特别的,也就是说行为应该是详细的、明确的、不同的人的一个具体的行为应该是一致的。其次行为是可以看到的。再次行为是可以衡量的,它的发生的次数是可数的。因此我们平时所说的发脾气、有礼貌、伤心均不是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中的行为。

4、结果

结果是行为所获得的东西,它可以增加或减少行为的发生。强化(正、负强化)可以增加行为的发生,反之惩罚会减少行为的发生。①正强化,是指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立即得到一种强化物,这种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并使这种行为在那种情景或刺激下出现的几率增加。例如:当患攻遵守纪律,保持安静时给其喜欢的玩具,患儿以后遵守纪律、保持安静的现象出现增多的现象。②负强化,是指行为者置身于或即将置身于一个厌恶性情境中,当其采取某项行为后,该厌恶性刺激会终止或避免,即当患儿做出好的行为后,其厌恶的刺激消失。如:当患儿不遵守纪律时给予厌恶的刺激(如:不允许出去玩),当患儿安静了以后,撤消厌恶的刺激(才能出去玩)。③惩罚,是指在某行为后出现的某一事件,该事件使得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下降。即:当患儿做出不好的行为后,厌恶的刺激出现。如:当患儿不遵守纪律时,给予厌恶性刺激(如:不允许出去玩)。

在ABA的训练中往往设计前因(特定的时间、地点、教材、指令等)下,使患儿出现期待的目标行为,然后给予结果(强化物),从而促进目标行为的维持及更多地发生。

四、应用行为分析疗法中强化物的观点

强化物不是奖励,它是能增加或维持行为的环境中的任何因素。正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强化,如:通过努力工作,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精心打扮自已以后,获得别人的赞美等。在分段式教学(回合式教学)的操作中,强化物是用来对孩子的正确反应进行“奖励”的物品和活动,其特点是多样性,即凡是对孩子能起到“奖励性”作用的事物都可能成为强化物。

1、强化物的分类

强化物在应用行为分析的教学使用过程中,根据强化物自身的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社交性强化物,如:鼓掌、拥抱、摸摸头,说“你真棒”“很好”。实物强化物,如:患儿喜欢的东西、卡片、小玩具等。游戏强化物,如患儿喜欢的游戏(荡秋千)、打电脑、看电视等。食品强化物,如患儿喜欢的糖、饼干、薯片等。代币强化物,各种代币,如:小红花。

根据强化是否是自然发生,强化物可分为自然强化物和特设强化物。自然强化物是指跟随某些行为后自然发生。如:喝水之后口渴的感觉消失。特设强化物是指那些并不是跟随行

为自然发生,而是人为给予的强化物。如:在ABA训练中当患儿听从教师的指令摸一下红积木后,教师给患儿一块饼干吃。

2、有效强化的原则

ABA教学中为保证上课的质量,首先要选好本次课程的强化物,实现有效强化的原则。

①适当性,强化物应该是患儿选择出来的,是患儿所喜欢的,能真正起到强化的作用。②伴随性,指当患儿完成教师所指定的任务后,应伴随给予强化物。③即时性,指当患儿完成教师指定的任务后,在其行为发生的3秒钟内给予强化物。④一致性,指在患儿的ABA教学中,如果有多位教师参与教学训练,那么不同的教师在给予强化物时应保持一致性原则。

3、如何选择合适的强化物

首先应对患儿实行强化物的调查和选样。观察患儿平时的选择倾向,应提供6种以上的选择,选中后随机换位置再次进行选择,如果连续2—3次均选择同一个物品,则此次课程的强化物即为此物品。在选择强化物时,同时应注意评估一下其是否有效,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是可以做到,既“可实现性”,是否可以控制,即“可控制性”。

当患儿不注意学习时应首先考虑强化物是否有效的问题。应重新让患儿选择强化物从而判别是否是由于强化物失效所导致。在教学中应注意强化物会随时间、地点的改变而改变。如果需要,孤独症患儿可以同时拥有2件以上的强化物。

当本次课程的强化物选好以后不能立即拿开,如果是实物强化物可以给患儿玩一会,如果是食品类的强化物可以给患儿吃一点点,然后应立即开始进行教学。

4、强化的频率

强化的频率分为高频强化和低频强化两种。高频强化是指以固定比率(1:1),即对患儿的每一次正确反应给予一次奖励。高频强化使用在患儿对教学的配合能力较弱、情绪较差、或对患儿提出新的课题时。低频强化是指以变化比率(X:1),即在患儿数次正确反应后给予一次奖励。低频强化使用在患儿能够较好地配合教学、情绪较好、与患儿进行其所喜欢的活动时、课题难度不大或患儿已表现出能够独立完成时。通过强化比率的变化也可以看到患儿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

5、避免过度强化

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一次给予患儿过多的食物类强化物,防止患儿过快出现吃饱了的现象,进而使强化物失效。同样对于实物强化物也应避免让患儿一次玩的时间过长。当强化物失效时,也应考虑到是否是强化物太单调而缺乏变化,导致患儿缺乏持久的兴趣。

6、建立操作性条件

操作性条件是指利用或改变环境因素从而提高强化物的有效性。如:当患儿饥饿时食物

的强化效能会有所提高。而炎热的天气时或患儿吃过较干的食物后,水对患儿的吸引力会上升。喜欢玩的玩具,很久不给予患儿玩以后,该玩具对患儿的吸引力会更强。当患儿闻到食物的香味后,食物对患儿的吸引力也会上升。

第六章ABA教学技巧和课程形式

ABA教学是从教技能开始,并以其为中心。而孤独症患儿的许多行为问题多与儿童的相关技能缺乏有关,ABA教学从技能着手更有可能在孤独症患儿的教育中成功。

一、ABA教学的主要程序及注意点

在教学时,尤其是在教学的初期阶段应拿走分散孤独症患儿注意力的物体。在上课之前应把本次上课的所有材料准备好。在教学时应注意遵循强化的原则,即有效强化的原则。在教学中应遵循课程的形式及测试的阶段,当患儿的能力不够时不能进行下一阶段。在教学中教师应清楚教学的目标以及教学应遵循的泛化级别。同时在教学中注意遵循提示的层次,提示的力度应逐渐减弱。当患儿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反应时,教师应正确给予进行行为的纠错。教学中应随时进行数据的记录,通过详尽的数据来分析患儿学习的效果,并决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二、ABA教学中常运用的行为技术

1、塑造

塑造的含义在以前的内容曾做过介绍,它通过强化近似成功的反应逐步建立新的行为。即通过连续不断地逐步强化、修正个体的行为,使其行为逐渐接近设定的目标。

ABA是将行为分解成细小的部分,即小单元的行为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近似的反应来“塑造”孩子不断趋近和最终完成所期望行为(目标行为)因此一个得到强化的行为,应该比以前的行为更接近期望行为的标准。该技术能够增加患儿获得强化的机会,并使其获得成就感。在使用该技术时应注意把握好“赏进不赏退”,“赏好不赏差”的塑造原则。

经常需要采用塑造法的情况有:①身体动作(对孩子动作进行强化,使这些动作越来越接近正确的动作);②语言技巧(对孩子逐步改善的发声进行强化);③书写及绘画(在孩子画出的字母越来越接近于卡片上的时给予强化)。

2、提示

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

自闭症儿童的最佳干预期 自闭症距离我们多近? 当用搜索引擎搜“自闭症”的时候,总能看到各种各样小心翼翼地求证。 “我的孩子快2岁了,还不会说话,经常喜欢用尖叫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绪。有什么事情不能满足她,就会歇斯底里地哭。游乐场里,独自玩可以,小朋友一来她就要走,这是不是自闭症?” “我家宝宝到特别难接受变化,比如换一下被子他就不肯,一定要以前的被子。喜欢看广告,特别喜欢球,会重复地做一些他认为有趣的事情。怎么办?他得自闭症了吗?” 那么,自闭症距离我们多近?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2015年的健康统计报告显示,自闭症儿童从2011—2013年的,每80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攀升到目前的每45个人中就会有一个。 在我国,根据2015年采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张雁华的数据统计,中国自闭症患者已超1000万,0到14岁的儿童患病者达200余万,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这些冰冷的数字真真切切地告诉我们有一群这样的孩子就生活在我们中间,带着他们那份独有的安静。 你的等待,TA的终身遗憾 当发现宝贝有自闭症苗头,70%的家长会采取上面的做法:找度娘询问“我的孩子是不是自闭症”,只为求得心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说话比较晚、情感冷淡,觉得孩子只是大器晚成,再等一等,长大自然就会好。但这样的想法,可能耽误孩子的一生。 对于自闭儿来说,2-6岁是最佳治疗期,特别是两岁左右,是幼儿神经系统可塑性最佳的时期,通过大量良性互动和训练,孩子能很快地养成学习和沟通能力,走向正常轨道。 而事实是我国90%以上的患儿在2岁以后甚至更晚才发现异常,44%患儿从发现异常到确诊需要一年甚至更久。 自闭症是一生的博弈 2016年3月8日,人民教师张强杀死了19岁的自闭症女儿,给妻子留下了一封信“如今我已经被债务逼得喘不过气来,整天精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 孤独症儿童治疗

特殊教育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孤独症儿童治疗 结构化教育 结构化教育是由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建立的一套专门针对孤独 症儿童的教育方法,是在欧美国家获得最高评价的孤独症训练课程。该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对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训练内容包含儿童模仿、 粗细运动、知觉能力、认知、手眼协调、语言理解和表达、生活自理、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等各个方面。强调训练场地或家庭家具地特别布置、玩具及其有关物品的特别摆放;注重训练程序的安排和所谓的视觉提示;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语言、身体姿势、提示、标签、图表、文 字等各种方法增进儿童对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行为强化 原理和其他行为矫正技术帮助儿童克服异常行为,增加良好行为。课程可以在有关机构开展,也可在家庭中开展。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 又称ABA。1987年Lovaas报道对一组19例孤独症儿童采用ABA 疗法干预2年时间,结果有9例儿童基本恢复正常,其他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一报道引起了轰动。其后许多研究者重复了ABA,

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早期报道ABA对高功能孤独症有较好疗效,目前认为该疗法对各类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均有很好的疗效。Lovaas 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左右的孤独症儿童,这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认为即使对于较大的孤独症儿童,ABA仍然有很高的应用价值。ABA采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其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discrete trial therapy,DTT),所谓DTT包括:①任务分解。②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③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强化(reinforce),强化物主 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或身体姿势表扬,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④提示(prompt)和提示渐隐(fade),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⑤间歇(intertrial interval),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训练要求个体化、系统化、严格性、一致性、科学性。要保证治疗应该具有一定的强度,每周 20~40h。每天1~3次,每次3h,在3h 内要求完成规定的任务。 药物治疗 由于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常改变没有完全阐明,到目 前为止,孤独症没有特效药物,尤其对于核心的语言和交流障碍缺乏

自闭症儿童干预技术

自 闭 症 儿 童 干 预 技 术 赖 珊 徐光兴△ 【摘要】 文章概述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AP A/EBSCO数据库2000—2010年有关自闭症儿童干预技术的研究,并以时间为线索引用了主要干预技术的实证研究,重视干预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主要干预手段,如应用行为分析、DIR、社会故事法、箱庭疗法、音乐疗法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提出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干预;发展趋势;综述 Review Study on Autism:Interventions for C hildren.L ai Shan,X u Guangx ing.School of Psy chology and Cognitive Science,East China N or mal Univer sity,Shanghai200062,P.R.China 自闭症是一个和脑发育有关的神经障碍,是一个认知、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心理学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正常社会化的关系障碍。本文以“A utism”、“I nter vention”为关键词,搜集了2000-2010年A PA/EBSCO数据库(共186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共36篇)内所有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研究文献,并筛选出有关“干预手段”的研究文献共30篇。本文拟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通过理清国内外自闭症干预技术研究的进展状况,从而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者和干预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1 儿童自闭症干预的共识和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技术是多元化的,并且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干预技术被证实适用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因而,需要针对自闭症儿童的不同功能缺陷来采取不同的干预技术。但是在干预技术的实施上,专业研究者和工作者达成了一些共识: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越早越好;干预必须是密集的;对家长的教育和心理支持也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必须关注社会沟通领域;应该特别强调教学的泛化和应用[1]。 对于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技术是基于以下3种理论:首先是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强化是操作性行为形成的重要激发因素;其次是Bar on-Cohen等提出的心理理论,其认为,自闭症患者社会能力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心理理论”的缺失,即患者缺少准确体察和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因而无法做出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反应;最后是Ho bson 等提出的“感情认知障碍说”,认为,自闭症患者的本质性障碍不是知觉障碍,而是人际-感情认知障碍,即患者无法理解他人的感情及多样的表现形式。自闭症儿童干预手段的发展也是紧随着这3种理论的发展线索,从行为干预到认知干预,再到注重情感意义的表达。 2 儿童自闭症的教育干预技术 2.1 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干预手段 2.1.1 T EACCH结构化教学 T EA CCH结构化教学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一个公共卫生项目,由Eric Schople于1970年创建。它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自闭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它为自闭症儿童设计个性化、结构化的环境,包括物理组织、时间表、工作系统和作业组织的结构化,以此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发展适应能力[2]。Panerai于2002年的研究发现,T EA CCH相比较于传统的融合教育,更能够增加儿童的自发性交流能力,并减少问题行为,使之适应学校和家庭生活。经过T EACCH训练的自闭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3]。 2.1.2 应用行为分析(ABA) 应用行为分析植根于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L o-v aas教授于1977年创建。它包括以行为分析为原则而设计的用以改善问题行为、形成可测量的和有社会意义的行为的干预策略。A BA模式作为评估和实施自闭症儿童教学方案的有效性已被很多研究证实[4]。A BA的指令可以以各种方式(分段回合教学法、自然教学、自然语言范式等),但很多行为分析师主张采用“分段回合”(Discrete T r ial)形式的指令,它包含4  tions of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o investigate psychiatric di sorders[J].Topics M agn Reson Im ag,2008,19:81-96 [13]Geier D,Kern J,Garver C,et al.Biomarkers of envi ronmental toxic- ity and susceptibility in autism[J].J Neur ol S ci,2009,280:101-108 [14]James S,Rose S,M el n yk S,et al.Cellular and mitochondrial glu- tathione redox imbalan ce in lymphoblastoid cells der i ved from ch il-dren w ith autism[J].FASEB J,2009,23:2374-2383 [15]NapolioAni V,Persico A M,Porcel li V,et al.T he mitoch ondrial as- partate/glutamate carrier AGC1and Calcium h omeostasis:Physio-logical links and abnorm alities in autism[J].M ol Neurobiol,2011, 44:83-92 [16]Palmieri L,Papaleo V,Porcelli V,et al.Al tered calcium homeostasis in autism-spectrum disorders:Evidence from bioch emical and ge-netic studi es of the mitochondrial aspartate/glutamate carrier AGC1 [J].M ol Psychiatry,2010,15:38-52 [17]Zilbovicius M,M eresse I,Chabane N,et al.Autism the superior tem poral sulcus and social percepti on[J].Trends Neurosci,2006, 29:359-366 (编辑:库雪飞 收稿时间:2012-08-26) ? 317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1卷第2期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3,Vol21,No.2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个案 【摘要】早在自闭症被认识和命名之前,具备所有自闭症表现特征的儿童和成年人可能就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看上去身体都是正常的,他们的外表往往非常漂亮。从人们认识到这些孩子患有自闭症以来,自闭症的康复、治疗就成了教育界、医学界的研究焦点。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还未找到,因此自闭症的真正治愈办法还未研究出来。但是,自闭症的康复治疗方法却在不断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自闭症;结构化教学;感觉统合;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 自闭症是一种通常起病于3岁以前,以明显的社会交往障碍、言语沟通异常以及刻板的兴趣、奇特的行为方式为特征的广泛发展障碍,男孩发病率比女孩高。从19世纪欧美各国记录这种特殊疾病至今,自闭症的病因一直是个谜团,也没有治愈的药物或疗法。只有尽早发现并根据自闭症儿童显著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语言训练、感觉统合训练、行为改变等。自闭症儿童发病早,起病缓慢,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语言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所以,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康复训练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单一的语言训练或者是单一的感觉统合训练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发展。现如今的教育提倡综合素质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也应当讲究综合教育。长期的、综合的、有目的的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促进和

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各个方面的提高。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通过采用感觉统合训练、游戏治疗法、音乐陶冶法和结构化教学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语言、认知、情绪行为三个方面的综合康复训练,探其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对象 1、个案基本情况: 李亮,男,2003年5月出生。医生诊断为中度自闭症,韦氏智力量表测试其智商为59。 2、研究前的行为表现: ①语言方面:语言流畅,语速较快,被叫名字时会回应但是不看对方,偶尔会莫名其妙的笑或是自言自语。 ②认知方面:能从1数到20,若给以引导能数到30,但不会书写;不会写字,能识别自己的名字;模仿能力强;用蜡笔给图画图上颜色的能力较好,上色慢却均匀。 ③情绪行为方面:易发脾气,有时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出现自己掐自己手腕的自伤行为;玩游戏时间长一点就表现出不耐烦,对别人的指令不予理睬;注意力不集中;让其洗毛巾或者餐具时如不命令其停止,他会一直洗下去。 ④生活自理方面:能自己如厕;会简单的自我清理,比如自己用纸巾擦鼻涕、饭后用抹布擦桌子;会系扣子,但是不会拉拉链。因此,老师针对亮亮的情况,在课上及课后进行了两个月的综康复训练,主

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

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属于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临床表现以语言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和活动内容局限刻板为特征[1],多数始于婴幼儿期,通常在30 个月以前就出现发育异常和受损,男孩发病显著高于女孩。孤独症儿童并不从现实退缩,而是由于普遍和严重的发育障碍,使患儿缺乏进入现实世界的能力[2]。心理因素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只有充分重视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因素才更有利于研究孤独症成因、诊断、发展和干预的机理及方法,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孤独症儿童的诊断和康复工作一直存在着重“生理”轻“心理”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孤独症儿童的严重交流和认知障碍,很难对其开展研究和干预工作[3];另一方面,是因为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心理问题缺乏专业研究人员关注和参与此项工作,导致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干预存在“易忽视性”和“难操作性”的现实,使孤独症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进展很慢、成果很少,使诊断、康复训练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打破现在孤独症康复领域普遍存在的重“身”轻“心”现状,应该引起广大孤独症康复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高度重视。 1.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概念 心理干预是指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的心理、行为和社会 功能进行发展性康复促进的方法和手段。包括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和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贯穿孤独症康复训练的整个过程。 2. 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理论 通过对孤独症心理理论研究的分析,结合孤独症的心理特点,应用心理 理论的原理设计治疗方案,对孤独症患者进行康复矫治,给孤独症的心理干 预带来希望。 3. 孤独症儿童心理干预原则 3.1 阶段性重点干预原则孤独症儿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心理干预要把握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 3.2 身心结合干预原则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不平衡是孤独症儿童的生长 特点之一,在心理干预的同时要发展儿童的身体素质,在干预训练过程中既

儿童孤独症及治疗

儿童孤独症及治疗 初听到"孤独症"或"自闭症"的人,往往联想到性格孤僻或内向,即把它与某类纯心理障碍疾病联系起来,认为这孩子一定是受到某种来自外界环境的刺激而发生障碍。也曾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们往往有一个不良的家庭气氛,如父母性格怪异,或母亲忙于工作而使孩子在发育早期(婴幼儿阶段)受到忽视等等……那么,孤独症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孤独症的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但可以肯定有神经生理方面的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大脑系统的生理结构异常有关系,只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大脑系统的异常结构。虽然孤独症并非为纯心理方面的障碍,但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由于其在感知加工功能方面受到影响,也可能引发孤独症表现。 孤独症儿童虽然伴有全面性发育迟缓现象,但发育次序异常,且各方面发育不平衡。如:有的儿童大小便完全不能自理,却能有很强的计算、绘画能力;有的儿童完全没有或只有极少的语言,却在记忆力方面、识别颜色方面表现突出。孤独症儿童由于社会性极弱,在人际交往的能力和主动性方面远远低于弱智儿童,目前尚没有能准确测量孤独症儿童智商的工具。 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有病就一定会对人的身体精神有影响,从而导致其他方方面面的影响。小孩子的孤独症更不可忽视。孩子期的不仅要在教育上培养的好更要在身体上养的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孤独症有哪些表现。 1、没有依恋行为:不理人、自己玩自己的;不粘人。例如:不会像一般孩子一样缠着大人不放,喜欢大人抱他、逗他、陪他玩。有人形容他们把父母视为“生活的工具”,要吃什么东西才去拉妈妈的手,而不是“情感对象”,平常没事就不理妈妈。 2、对亲人和生人的反应没有很大的差别:看到妈妈来了,爸爸下班了,不会表现出特别高兴,常常是没有什么反应;看见陌生人也不害怕,不认生。 3、对人际关系不感兴趣:对团体游戏活动不感兴趣,很少主动找人玩,很少主动参与一群人的交谈,也很少能和他人维持真正持久的友谊。随年龄增长,有些会在人际关系上有所进步,但仍表现出对“人”不感兴趣的特征。 4、语言沟通障碍:即通常所说的语言发育迟缓。主要表现还有:咬字不清,说话速度太快,音调太高或太低;说个别字词、而不说完整的句子;仿说现象明显,如背诵诗歌、广告

训练自闭症儿童肢体协调能力93个游戏

训练自闭症儿童肢体协调能力93个游戏 1.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孤独症儿童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并把它推回去;(1-2) 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 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 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3.能2步1级上楼梯;(1-2)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 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 4.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6.头5-10次;(1-2) 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 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 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 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 5.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1-2) 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 6.能倒走3-5步;(1-2)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

应该如何干预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_11

时刻有事做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别闲着,别无聊,要时刻有事做,才能用有意义的事情占据他的时间,从而避免刻板行为发生。 立刻打断,转移注意 一旦刻板行为(尤其是刻板动作)发生,要立刻打断,转移孩子注意力,做些别的事情,避免刻板行为严重化。 长期干预: 尤其是思维刻板、语言刻板、规则刻板,一定要教儿童充分泛化。 地点的泛化。比如,一个小朋友每天坐电梯回家,忽然有一天电梯坏了,走楼梯的话就哭闹不止。此时,就需要地点泛化,妈妈每天带他走不一样的方式回家,有时候坐电梯,有时候走楼梯。经过一段时间地点泛化,孩子终于能够接受任何方式回家了。 时间的泛化。比如,一个小朋友在学校上课,第一节课语言课,第二节课音乐课,有一天换了课表,这两节课调换位置了,孩子就不能接受。他觉得第一节课这个时间点,必须要上语言课,第二节课这个时间点,必须要上音乐课。为此,我们可以不定时为孩子调换课程顺序,让他逐步接受。 人物的泛化。比如,张老师给小朋友上个训课,有天,张老师请病假,换王老师上课,他就接受不了,各种哭闹不服从,产生对人物的刻板。那么,我们就多尝试让孩子接受不同老师的个训课程,让他逐渐接受。 物品的泛化。 比如,一个小朋友对于一个绿色小球特别执着,时时刻刻都要拿着,只要让他放下小球,他就哭闹不止,拿小球这个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上课,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小球上。于是,我们先从替换开始泛化,把绿色小球换成其他颜色的小球,再换成其他物品,又逐渐练习拿起放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泛化,让他逐渐减少对绿色小球的执着。 形式的泛化。比如,搭积木时,小朋友只能接受从低到高仿搭,不能接受从左到右,或者从前到后等形式。于是,我们就将形式经常变换,让他逐渐接受。 对于概念的理解,我们经常要全方位泛化。比如,学习苹果的概念时,不光要学习视觉上的苹果,还要学习苹果皮,苹果核,苹果汁,苹果块,把苹果切开,感受苹果的味觉、嗅觉、触觉,以及咬一口苹果的咔嚓清脆的声音。只有全方位泛化,概念理解及语言表达才能让儿童深刻理解。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孤独症的治疗方法 孤独症治疗主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矫治和训练教育,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积极参与治疗康复工作,有非常重要意义。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极为重要。药物治疗也是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但是用药治疗前须经医生诊断检查后选择用药,切勿盲目偏信乱用药,同时要了解服药过程注意事项,加强观察,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加强药物的安全保管,以防意外。 孤独症药物治疗方法: 一、针对智力发育退滞的药物治疗 孤独症儿童中约有的60%~70%智力水平低下、自理生活能力差。可选用促进大脑功能(神经营养剂或称益智药物)的药物,以促进中枢神神经系统功能的发展,增加认知功能,提高智力水平。 常用药物包括有脑复康( 吡拉西坦)、 r氦酪酸、脑复新、哈伯英、凯尔、脑活素、活血素、脑复素等,也有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注射。中药益智药的种类也绞多,常用的包括益智丹、益智宝、智康口服液、智力糖浆等。 二、对儿童孤独症药物治疗 当前有共孤独症的病因尚未明白,在总体治疗上尚无特效的疗法。据近年文献介绍治疗儿童孤独症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下列种类。 (一)抗精神病药 诊断明确后,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选用药物、按医嘱用药及规律按时服药,维持治疗,通常可以减轻多动、冲动、哭闹及攻击行为,改善行为,稳定情绪等作用。 1、典型的(传统的)抗精神病药,包括氯丙嗪、舒必利,氟哌啶醇等。 2、非典型的(新型的)抗精神病药,包括利培酮(维思通)、氯氮平、奥氮平等。临床近来常用小刑量利培酮治疗孤独症,可减轻多动、冲动、攻击行为、强迫重复行为症状,某些患儿可增进社合交往,奥氮平也有类似效果。 (二)抗抑郁药 一般选用氯丙咪嗪、丙咪嗉和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荆( SSRS),如氟西汀,色曲林、氟伏沙明(兰释)等,也有应用丁螺环酮治疗儿童孤独症,可以减少刻板行为、自伤行为、攻击行为和改善社合交往异常的症状。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5、听觉辨别:在家庭亲子活动过程中进行。家庭成员围坐一圈,冬冬站在中间。用一块手绢蒙住冬冬的眼睛,冬冬可能会觉得害怕,这个过程要让冬冬慢慢熟悉,不要太过强迫。由妈妈先开口说:“冬冬,到妈妈这里来。”注意冬冬的反应——是否能辨别声音的来源,妈妈的呼唤声不要间断。如果冬冬不能正确反应,则妈妈应该伸出手牵引冬冬的手,让他走到自己面前并抱住他。如果冬冬能够准确反应走到妈妈面前,妈妈应赞扬他并拥抱他。冬冬正确反应之后,马上由爸爸开口:“冬冬,到爸爸这里来。”程序相同。替代形式:家庭成员围坐成扇形,冬冬坐在圆心的小椅子上,手绢蒙住眼睛。妈妈开口说:“冬冬,谁在说话?”重复两三次,如果冬冬反应错误或没有反应,则由妈妈说“冬冬,妈妈在说话。”

儿童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概要

自闭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永骏 (石河子大学应用心理学系,新疆,832000 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由美国临床学家Kanner提出。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研究者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对自闭症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从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自闭症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和分析了自闭症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自闭症的治疗。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对自闭症进行详细的临床研究并发表第一篇研究论文的学者是美 国的临床医学家Leo Kanner。[1]他将一组行为特异的儿童命名为“early infantile autism”(早期婴儿自闭症。他发现这些儿童有着极度的孤立,强烈的要求保持同一性,语言理解和表达障碍,对刺激的过度敏感,自发性活动类型的局限性。但是却有着超常的记忆水平,良好的认知能力。[2]但是仅凭对11个儿童的临床观察就得出自闭症的特点是不科学的。2013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诊断标准列为如下4项:1.在各种情景下持续存在的社会交流和社会交往缺陷,不能用一般的发育迟缓解释。2.行为方式、兴 趣或活动内容狭隘、重复。3.症状必须在儿童早期出现。4.所有症状共同限制和损害了日常功能。[3]对自闭症更精确的诊断提供了帮助,但是自闭症的病因和治疗依然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1自闭症的病因

由于自闭症儿童的症状多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因此诸多早期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来寻找自闭症的病因[4],但是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医学,生物学等角度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的进展。2.1生物学因素 2.1.1神经生物学因素 研究者通过MRI,ERP和HC(超声的技术检验发现2到4岁的自闭症儿童的自闭症患儿多个脑区灰白质局限性异常肥厚(比正常肥大20%,额叶肥大最重,从额到枕肥大度渐小,枕叶与正常人无差别.[5]Courchesne等人通过研究推测自闭症儿童脑区的过度增长可能与脑神经元数目过多有关,而过多的神经元可能会阻碍各个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各个脑区之间的所构成的网络是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功能基础,自闭症儿童的早期临床表现可能与此相关。[6] 1.1.2遗传因素 自从Folstein等(1991认为自闭症的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2 %, 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10 %[7],一些学者也随之做了相似的研究都得出相似的结果,因此自闭症可能有一定的家庭遗传因素。 2.2营养因素 近些年来,人们开始从其他领域研究自闭症的成因,JG Bell 等[8]报道15 名自闭症儿童及青少年患者较15 名无孤独症的智力发育迟滞同龄患者血浆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降低。同时有临床研究表明自闭症患者存在基因水平的PUFA代谢困难。[9]而PUFA的代谢障碍可以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精神活动。但是人们对于是营养因素导致的自闭症还是营养因素的问题是自闭症的伴随现象目前还尚无定论。 2.3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意图、愿望、信念、动机和情绪等进行推测,并据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预测和解释的能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案例分析和治疗方案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案例分析和治疗方案 一、儿童孤独症的表现案例分析 4岁的祁琪至今无法上幼儿园,因为她是个孤独症患者.从外表看,她是那么可爱,但是,唯独她眼睛是冰冷的.祁琪的妈妈一谈起孩子就声泪俱下,后悔自己当初忽视了孩子的异常现象,以至于很晚才意识 到孩子患有孤独症. 祁琪是个顺产儿,在1岁之前,妈妈还曾庆幸这孩子真好带!因为她不像别的孩子一样吵闹,总是很安静,大家都夸她很乖.但是那时候祁琪就和别的孩子有所不同,别的孩子如果离开妈妈的怀抱,或者妈 妈在离开后返回家时,会伸手让妈妈抱,可是祁琪从来不会主动索求 妈妈的拥抱,不仅对妈妈,对其他亲人也从来没有表现出很依恋的样子.尤其是目光从来不愿意与人交流,当妈妈有时候抱过她让她的脸 面对自己时,她也总是将自己的目光移开.当时,因为孩子年纪小,妈 妈也就没放在心上.祁琪1岁之后,妈妈上了班,由外公外婆来照顾孩子.按理说1岁多的孩子已经开始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汇了,可是祁琪 还只是会发出“啊啊”的音,老人说孩子说话有早有晚,年龄大点自 然就会说话了,由于妈妈和爸爸都忙工作,也没有把孩子说话的事情 放在心上. 祁琪2岁多了,依然不爱说话,但也能发出“爸爸、妈妈”的音来,祁琪妈以为孩子就是太孤僻了,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这一下,祁琪与其他孩子的反差一下子就变的很明晰了,幼儿园老师观察到祁琪到了幼儿园只是不停地来回跑,喊她的名字,她也不理不睬,好像什么都没听见一样,不论问她什么,她都不回答.她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上 幼儿园的第一天,因为小朋友拉她一起玩,她就把小朋友的手用力甩开,还推了这个小朋友一把.毕竟幼儿园的老师有一定的经验,她怀疑孩子患有孤独症,并认为孩子无法上正常的幼儿园. 祁琪妈妈这才重视起女儿的问题来,她发现女儿确实与其他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她就喜欢跑来跑去,很难让她停下来,或者有时候低

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一初级训练计划纲要 (一)参与能力 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我”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 1、操作动作模仿(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 1、听懂一步指令(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如:睡觉喝水吃走拍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l、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如:上下、甲.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 1、听到“你想要什么?”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 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如:嘿!你好!早上好I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如:上下、前后、左右、那里、这里、里外, 中间、旁边、高低 等) (五)、学业配备 1、配对 (1)、完全相同的物品 (2)、完全相同的卡片 (3)、物体到卡片

(4)、卡片到物体 (5)、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物体之间的联系(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以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 8、点数 (六)\精细能力 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2、把10件不同大小的物体放入碗内 3、穿5个大孔的珠子 4、仿搭3块积木 5、正确握笔乱写乱画 6、把橡皮泥撮尖、搓圆、压扁、做成球状 7、正确撕纸 8、把一张纸延着折痕对折 (七)飞大肌肉运动能力 l、独立行走 2、从站立的姿势蹲下再站起来 3、扶着一只手上下楼梯约2次

最新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孤独症儿童行为干预(讲义) 第一章行为矫正概述 一、什么是行为 要科学地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行为干预,首先必须了解行为的含义。行为可以说是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名词,但也是最难以界定的名词之一。对于行为的认识,目前心理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传统行为主义,如华生、斯金纳等,将行为界定为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像个体的跑步、游泳等;至于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则不被视为行为。 新行为主义者,如赫尔、班都拉等,将行为的定义扩大,除可被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外,也包括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因此认知、观念、情绪等也在考虑之内。 认知行为主义者,如贝克、艾里斯等,则将行为视为内隐性的心理过程,强调信息加工、认知评价、问题解决等复杂历程;对于外显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反而不太重视。 总之,行为在心理学中的含义广泛,它既包含了外显的行为变化,也包含了内隐的心理过程。不过,就目前的行为矫正的应用而言,外显行为变化是主要的方面,内隐心理过程则处于次要的地位。 二、行为改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行为在本质上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身心发展和客观环境影响在随时改变。影响行为改变主要有遗传、环境、成熟和学习四方面的因素。遗传与成熟可以说是决定个体行为改变的先天因素,而环境和学习则是影响个体行为改变的后天因素。遗传和成熟决定了个体行为发展的可能性,但只有环境和学习才能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才是影响行为发展的真正决定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行为是在环境中学习而成的,行为是可能改变的。因此,科学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三、行为的特征 米尔腾伯格尔(Miltenberger)认为行为具有6个方面的特征: 1、行为就是人们说的和做的 对于人们说的和做的,我们常常可以进行观察。如可以对说的内容及伴随的肢体动作进行描述。 2、行为具有测量尺度

儿童孤独症的防治 饮食疗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儿童孤独症的防治饮食疗法 导语:(一)应控制的食物有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饿谷蛋白和酪蛋白对儿童的大脑具有麻醉的作用,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情 (一)应控制的食物 有研究发现,奶制品、麦制品及粮食酿造的酒类中含有饿谷蛋白和酪蛋白对儿童的大脑具有麻醉的作用,能影响儿童的行为、情绪、感知觉等多种生理和心理机能,影响儿童大脑中与语言和听觉统合有关的颞叶,并且减少血液里含有的糖分,从而造成大脑反应缓慢。饮食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严格控制儿童食用某些食品以达到缓解儿童症状的目的。以下是应该严格控制的孤独症儿童所进食的食物。 首先,谷类的食物。并不是所有的谷类食物都在孤独症儿童禁食之列,孤独症儿童禁食的谷类食物主要是大麦、黑麦和燕麦等制成的食物,但是不包括大米和土豆等经常食用的食物。因此,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注意尽量避免让儿童吃比如黑面包、燕麦片之类的食物。只要坚持控制儿童进食此类谷类食物达6-12个月的时间,孤独症儿童不适当行为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其次,各种奶制品。奶制品中富含蛋白质、维他命和多种矿物质,尤其是其中的钙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特殊性,他们无法彻底分解牛奶中的酪蛋白,从而进一步加重孤独症儿童的症状。因此,控制孤独症儿童不吃或少吃奶制品对他们来说是有利的。除了各种奶制品属于禁食外,鸡蛋、鲜奶蛋糕等食物也同样富含酪蛋白,这些食物同样会造成孤独症儿童的症状的加重。有研究表明,2-4岁孤独症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严格控制进食奶类食物后,其症状改善效果非常明显。持续禁食奶制品的时间并不长,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 【摘要】: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能够尽早弥补缺陷,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三个部分。自闭症患者幼儿时期的诊疗和干预极为重要,干预矫治在2~5岁时最有效,治疗介入越早效果越好,否则反之。如果错过这个最好时机将会遗憾终生。通过简要介绍自闭症早期干预的内容、方法及干预原则,阐述自闭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早期干预 1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儿童广泛发育障碍的病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发育障碍疾病,通常在3岁前发病。自闭症患者在社会交往方面有严重障碍,在日常生活和谋生技能方面有严重缺陷,而且大多数还伴有智力发育障碍,是伴随终生的精神残疾。目前病因不确定,没有对症的有效药物治疗,早期干预是能改善他们行为异常和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 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对儿童孤独症样障碍的识别率和关注度远远不够。自闭症儿童如果能在3岁之前接受科学综合的早期干预,残疾的程度会得到很大的改善。对自闭症的早期干预能够尽早弥补缺陷,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包括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早期教育三个部分。【1】 2 自闭症儿童的临床特征 自闭症儿童的特点是:(1)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严重不平衡。有的患者能够完成普通中学甚至大学的学业,但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只相当于3—7岁的儿童。不能与人建立关系,对物体的兴趣比对人的兴趣大得多,没有说话的概念。(2)语言能力差,有鹦鹉学舌的特点。(3)不愿与人交流,即使能说话也不交流,只识自己的话,自言自语,或只能背记忆的广告词。(4)常用错代词“你”,“我”。(5)行为刻板,无变化。(6)重复玩一种活动,具有破坏行为。(7)外貌长相与普通孩子一样,甚至有的很漂亮,看起来显得很聪慧,有人称之为“仙女遗忘在人间的孩子”。(8)大部份患者智力落后,有部份患者(约20%)在智力的某些方面表现超常,如:机械记忆力、绘画能力、音乐能力等,有人称之为“聪明的傻瓜”。 3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原则 3.1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可以概括为二早,早期发现与诊断,早期教育与训练。现在许多国

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特点及干预

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特点及干预 摘要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或全面性发育障碍。这种发育障碍的成因,至今学术界不能对其做出准确和科学的解释。但是,根据已知的研究,学术界对孤独症有一个基本共识:孤独症是因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而引起的广泛性、发展性障碍。这种疾病呈现出许多有别于其他精神病、发展障碍的特征。除此之外,孤独症儿童还表现为心智年龄的低龄化,致使他们在自控力、耐挫力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更主要的方面,孤独症儿童在语言、认知、行为和社会交往这几大方面可能会同时出现和交叉出现严重的问题。 目前,由于孤独症的病因无法明确,因此无法做到对症下药,所以对于孤独症儿童的治疗只能进行干预,以减轻症状。 关键词:孤独症;儿童自伤行为特点;干预

ABSTRACT Autism is also known as autism or generalize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has yet to make an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explanation for the causes of autism. However, there is a consensus in academia that autism is a generalized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 caused by developmental disturbances in the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 This disease presents many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mental disorders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Not only that, autistic children also show mental age of younger age, resulting in their self-control, frustr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mergence of varying degrees of obstacles. What's more,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in language, cognition, behavior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t present, due to the reasons for autism can not be clear, and therefore can not be the right remedy, so the treatment of autistic children can only intervene, in order to alleviate symptoms. Key words:Children with autism; self injurious behavior; interv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