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c2d023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7.png)
2023-2024学年上海市黄浦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积累(6分)1.按要求填空(6分)(1),天下归仁焉。
《颜渊》(2)我有嘉宾,。
《短歌行》(3)合抱之木,。
《老子四章》(4)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5),一时多少豪杰。
《念奴娇·》二阅读(5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2-7题。
(16分)①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
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
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
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
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
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②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
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
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
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
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③“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
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
”④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
”⑤“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
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一一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⑥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自己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fbd3f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4b.png)
浦东新区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考生留意:本试卷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
全部答案必需做在试答题纸上,坐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积累应用6分1.按要求填空。
(4分)(1)怅寥廓,,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3)陶渊明《饮酒》中与“可意会,不行言传”意思相同的诗句是:,。
2.按要求选择。
(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传统礼貌用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2分)A.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探望伴侣,可以说,“特意来看您”,也可以说“特意光临寒舍....”。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阅读5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
(11分)①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以其特定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契合。
不管人们如何狂热地用“世界性”、“现代性”、“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之类的术语涂抹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族特性照旧是艺术的本质属性之一。
放逐民族性必将置艺术于无根状态。
作为一种审美范式....,古老的诗歌往往是一个民族审美心理的分散,是历代诗人探究、试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审美阅历的长期积淀。
如意大利的十四行、波斯的柔巴依、日本的俳句、中国的律诗……②那么,新诗是否完成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的契合呢?③中国诗歌史进展的一个基本规律是:诗歌体制起自民间,兴于文士,最终成为一种主要审美范式。
④中国古典诗歌历经二千年试验、积淀,从四言、五言到七言,至唐代格律诗体制完备,产生了中国人傲慢的唐诗。
由于方块字的音形特征,格律诗汇融节奏、韵律、修辞与建筑之美,成为汉语诗的黄金范式。
伴随这一审美范式的成熟,汉语诗学也进展为一门系统的学科。
天才李白、杜甫是汉语诗的顶峰大师,他们把握、运用汉语诗的审美范式,并将这一审美范式推向成熟,但他们无力转变这一范式。
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带译文精校版)
![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带译文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dad92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4.png)
2020年上海市静安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带译文精校版)静安区201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尘满面,XXX。
”出自XXX的《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纵豆蔻词工,谁堪摘折轻盈。
”出自XXX的《扬州慢》。
3)XXX在《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运用“从对面写起”的手法,描写了“相思之苦,不堪回首”。
2.按要求选择。
(5分)1)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2分)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应受到尊重。
自尊、自重,就意味着尊重他人,自主、自由,就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
我们常常发现,标榜者与者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唯命是听的人往往不负责任。
与完全相反,宽以待己者往往严以对人。
这正是因为自尊者尊重人,自由选择的人是负责的人,而又决不强人所难,自爱的人爱人,他们懂得。
①摧眉折腰事权贵②己所不欲,勿施予人③不为五斗米折腰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答案:B2)青年作者XXX在一次座谈会上认识了《文学月刊》的编辑XXX老师,XXX为了投稿和请教方便,主动加了XXX老师的微信。
某日,XXX将自己的短篇小说用微信发送给XXX老师,微信是这样写的:尊敬的XXX,奉上一篇小作,请您多加指教;如有可能发表在贵刊,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XXX因为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该刊编辑,于是回复道:谢谢您的信任,很抱歉,我已调离编辑部。
下面是几位同学替XXX拟定回复XXX的微信,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太遗憾了!他们会为失去一位这么好的编辑而感到惭愧。
B.噢,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祝您在新的岗位顺利。
C.那是巨大损失啊,您现在做什么?我马上加入您的队伍。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统考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统考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5108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c.png)
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统考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
父正苦节自砺县令某欲见之方粪田投锸而往急人之难倾其家不惜远近称鹿太公。
善继端方谨悫。
由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内艰..除,起故官。
辽左饷中绝,廷臣数请发帑,不报。
会广东进金花银,善继稽旧制,金花贮库,备各边应用。
乃奏记尚书李汝华曰:“与其请不发之帑,何如留未进之金?”汝华然之。
帝怒,夺善继俸一年,趣补进。
善继持不可,以死争。
乃夺汝华俸二月,降善继一级,调外。
汝华惧,卒补银进。
泰昌改元..,复原官,典新饷。
连疏请帑百万,不报。
天启元年,辽阳陷,以才改兵部职方主事。
大学士孙承宗理兵部事,推心任之。
及阅视关门,以善继从。
出督师,复表为赞画。
布衣赢马,出入亭障间,延见将卒相劳苦,拓地四百里,收复城堡数十,承宗倚之若左右手。
在关四年,累进员外郎、郎中。
承宗谢事,善继亦告归。
先是,杨、左之狱起,魏大中子学洢、左光斗弟光明,先后投鹿太公家。
太公客之,与所善义士容城举人孙奇逢谋,持书走关门,告其难于承宗。
承宗、善继谋借巡视蓟门,请入觐。
奄党大哗,谓阁部将提兵清君侧,严旨阻之。
狱益急,五日一追赃,搒掠甚酷。
太公急募得数百金输之,而两人者则皆已毙矣。
至是,善继归,而周顺昌之狱又起。
顺昌,善继同年生,善继又为募得数百金,金入而顺昌又毙。
奄党居近善继家,难家子弟仆从相望于道。
太公曰:“吾不惧也。
”崇祯元年,逆榼既诛,善继起.尚宝卿,迁.太常少卿,管光禄丞事,再请归。
九年七月,大清兵攻定兴。
善继家在江村,白太公请入捍城,太公许之。
与里居知州薛一鹗等共守。
守六日而城破,善继死。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语文试卷(A卷)(解
![(新高考地区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语文试卷(A卷)(解](https://img.taocdn.com/s3/m/f428b4fde87101f69f319562.png)
(新教材)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备考金卷语文(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
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
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
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
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
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世界充满了敬畏。
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
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
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
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
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关学。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解析)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7a99a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07.png)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默写。
(1)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杜牧《阿房宫赋》)(3)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苏洵《六国论》)(4),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5)诗中描写仙人出现时的装束车马的句子是“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按要求选择。
(1)小强在学习上得过且过,你认为哪句话送给他最合适?()A.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最合理的一项是()在文学作品中,不只是山水花木,不只是人物房舍,可以,;人的主观世界,人的情感、思绪,也可以,从而,成为心理的图画,也就是所谓的情感之境、思想之象。
①被展现①构成境、象①得到清晰的再现①成为笔下的境、象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二、阅读(50分)(一)(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假如你是一头大象①如果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大象,那会是什么情景?①首先,你会发现自己的脸上多出了一只甩来甩去的、仅有两根指头的手。
这条手又肿又难看,却能推倒一堵墙或捡起一颗樱桃。
你也可以用这只手“闻”到数英里外的水源和脚下的野花。
这只手还可以带给你五种讯息:。
①你脚下踩着的土地已经被污染所侵袭。
随着卡车和出租车驶过,地面嗡嗡地震动着。
这种震动轻搔着你脚上环层的触觉小体,让你不由得抬起脚来。
你可以用自己的脚听到声音,你的股骨会变成扩音器。
在你走十英里去寻找早餐的过程中,将会用跨越10个八度的声音和朋友们聊天。
这会吵得附近的人类感觉自己像被敲响的鼓,因为次声波会不断震动着他们的胸口。
①即便整个城市都变成草地,而非水泥路面并且遍地狗屎,你仍然会觉得它太小太小了。
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1年上海市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5c7be283c4bb4cf6ecd1c1.png)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末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2021年1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古诗文(40分)(一)默写(16分)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云横秦岭家何在? ___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_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你的好友热爱文学喜欢创作,但投稿至今未被采用,他沮丧难过,你可以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安慰鼓励他。
(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6—8题(12分)【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知识积累。
(6分)A.甲词的小序和乙文的首句,都交代了作者写作的时间和缘由。
B.甲词以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写出了自己对人间生活的厌弃。
C.乙文巧用比喻写月光清澈透明,点染出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
D.甲词和乙文均用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将复杂情感融于景中。
8.味,但两篇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者虽身处逆境却仍______________的情怀。
(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12分)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
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练习版)
![2022届上海市静安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试题(练习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58d5d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7.png)
⑦连老板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⑧连老板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二、阅读(70分)
(一)(1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生活书写时代编年史
一
历数70年中国语言生活大事,当首者应该是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普及和提高。当今中国,除了少数地方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用普通话进行沟通和交流。普通话已经成为真正的国家通用语言,成为中国语言生活中的语言主体。全国已基本形成普通话、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一起构成主体多样性的语言生活局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大的汉语方言区,双(多)语双(多)方言的交际模式成为社会语言生活的主流。对此,有学者不无骄傲地欢呼,“中国两千年来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言同音”。
2018年5月
《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公布。
(2019《新华文摘》,有删节)
3.选文第一部分加点词“言同音”是指()。
A.少数民族通用普通话B.普通话、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融为一体
C.全国通用普通话D.口头语与书面语相“通”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be16eaeaad1f346933ffd.png)
2020-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定州阅古堂记(北宋)韩琦①庆历八年,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非择帅分治而并抚其民不可,始诏魏、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
而定以不肖辱其选。
既让不获命,至则竭愚修职,尚惧不能称上所以付与之意,退而思迹古名臣之轨躅以自策励,□患其汩于多务而志之弗虔。
会郡圃有坏亭,岁久不葺,于是广之为堂。
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实,可载诸图而为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而以“阅古”为堂名。
②夫古犹今也,古之人能成异政、立奇功,而今或不能者,何也?盖其待己也,必贤而足;其报䘵也,必利而安,持是以望政成而功立,不其难哉?如曰,古人能之,予反不能之,日夜以勉焉,又安有不至者耶?今予之所为也,诚以己之道未充,而君之禄殊厚,任重途远,惟仆踣之是虞。
故在燕处之间,必将监古以自勉。
③其未至也,则虽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予方仰而愧,俯而忧,孰知夫乐之为乐哉!其少进也,则虽吏文之扰怀,边责之在己,予固得其道而处之,至于幅巾坐啸,恬然终日,予之所乐,恶有既乎?若其宾客之于斯,僚属之于斯,不离几席,如阅旧史,俾人人知为治者莫先于教化,用兵者莫贵于权谋,而俱本之于忠义。
功名一立,不独身享富贵,而庆流家宗,其余风遗烈,可以传于简策,邈千万世而凛然如存,咸有耸慕之意,不以酣歌优笑之为乐,而以是为乐。
而予也岂徒己之为益,是将有益于人。
知我者,其以我为喜爽垲,遂娱赏而已乎?④后来之贤,与我同志,必爱尚而增葺之,宜免夫毁圮污墁之患矣。
(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A.因B.则C.以D.且(2)下列对第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人已经不能像古人一样成异政、立奇功了。
B.我接受朝廷的俸禄就必须担起重任不断前行。
C.我担心自己在进取的道路上跌倒不前而停滞。
D.在公务之余闲居之时我也借鉴古人勉励自己。
(3)第③段画线的“纷肴觞,竞笳吹,四时之景交见于前”一语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509d0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b.png)
B. ③④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③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肽键
C. 在溶解后产生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成紫色
D. 过程②产生的蛋白块也可以用③的方法进行溶解
29.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酸中的 N 存在于碱基中B. 蛋白质中的 N 主要存在于氨基中
化合物名称
KNO3
NH4H2PO4
Ca(NO3)2
MgSO4*7H2O
MnSO4
用量(毫克/升)
303
57
236
123
5.21
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 )
A. K+B. SO42-C. NH4+D. Mn2+
8. 下列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会导致实验失败的是( )
①脂肪鉴定时,从培养皿中选择较厚的花生子叶切片
A. 如果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白天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 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BMALI”的蛋白质增多,能促进脂肪堆积
C. 马在白天吃草,但物质的转化是在夜间
D. 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脂肪之间的转化
A. 人类的遗传物质与裂谷热病毒的遗传物质相比,特有的是胸腺嘧啶和核糖
B. 裂谷热病毒和人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
C. 人的细胞能为裂谷热病毒的繁殖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等
D. 裂谷热病毒侵入人体后,在人体细胞中进行增殖
17. 如图表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部分操作过程,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①视野中的图像是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
②蛋白质鉴定时,把 A、B 液等量混合后再加入蛋白质样液中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695272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8.png)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提出概念,提出问题,比较思维,追根溯源】2。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早期的共同体观念:不能解决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且二元对立】3。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本源是不平等、剥削、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等】4。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浦东新区 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ee9c1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f.png)
③首先,原先那种血缘群体在一个小地方密切频繁互动的状况就不可能了,家族乃至大家庭肯定会逐渐瓦解,亲情势必淡薄。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个人也从原先那种家庭结构中逐渐脱嵌出来,获得了相对更大的自由度。
对现代人来说,流动是最重要的一项个人权利,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或一个阶层无法获得自我改善的机会,是对个人权利的最大侵害;与此同时,也只有赋予人们这样的权利,一个社会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将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大化。
④其次,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普遍不愿也不会务农,在土地抛荒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流转。
资本下乡对土地进行更高附加值的开发,这看起来确实像是在“侵蚀”农村最后的资源,然而在老路已经走不下去的时候,这也是匡救之本。
⑤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中国也不例外,未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务农;恰恰相反,历来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就是过密化,劳动力的不断密集投入造成边际效益递减的停滞状况。
中国农村以往的普遍景象是人们过着高度同质化的生活,很多手艺是普遍的技能,因而专业化的分工也就很难出现。
就像二三十年前很多妇女都会自己打毛衣做鞋子,那时也就不会去买来穿。
只有把更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村才能实现现代化。
⑥就此而言,农村人口流失即便不完全是“好事情”,至少也是不可逆转的进程。
壮劳力都出走了,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势必衍生出新的问题,冷冷清清的村庄也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衰败”和“凋敝”,村庄的空心化由此让许多人痛心。
与此同时,人口流动和城乡交流破坏了原先的乡村结构和传统价值观,的确出现了各种失范行为和无序现象——这在历史上也是常见的现象。
如果误以为把农村劳动力从城市里重新赶回去就能重建秩序,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那不仅因小失大,而且还将重蹈历史覆辙。
要想从历史的循环中挣脱出来,现在应该做的是顺应新的变化,制定新的规则来匡正新出现的问题。
⑦研究现代化理论的学者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在每一场革命性的变迁之后,在通向新繁荣之路上,总要穿越一个“泪谷”,那包含着瓦解、痛苦的自我否弃与最后的重生。
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6ea7d0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1.png)
重庆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
“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汉字教育,势在必行。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55c56453610661ed9f4a5.png)
浦东新区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卷1.按要求填空。
(5分)(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3)姜夔《扬州慢》中,以芍药花开却无人欣赏抒发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中秋赏月诗会,以下诗词最适合选用的一项是()。
(2分)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下面是某高三学生的自主招生自荐信,画线部分表达不得体的有()处。
(3分)尊敬的校领导:您好!①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XXX,来自XX高级中学,曾代表学校参加市中学生辩论大赛,②以敏捷的反应和出众的口才令对手自惭形秽,③获得“最佳辩手”称号,贵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④能进入贵校学习是我的理想。
③贵校的自主招生条件也非常符合我的标准。
⑥请您一定不要拒绝我。
此致敬礼!自荐人:XXXXX年X月X日A.1B.2C.3D. 4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①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艺术家则恰恰相反。
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艺术家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成了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②“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在白居易看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绝对的,在诗的浪漫逻辑中,爱情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
这种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的,是一种情感逻辑,它不合客观的理性,却恰恰充分符合人的情感激动的特点,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1.按要求填空。
(1)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
(南宋·________(诗人)《观书有感(其二)》)(2)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4)_____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小明代表校学生会接待联谊学校的同学,以下开场白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各位同学,上午好,欢迎来到××学校。
B.感谢各位大驾光临,希望你们多多指教。
C.大家好,我叫小明。
欢迎关注我的母校。
D.很高兴认识大家,我会尽心尽力提供服务。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这场超级水平的篮球赛将在北京时间明晨8时在三藩市举行,届时大家熟悉的奥尼尔、邓肯等将粉墨登场。
B.他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大家对他怎能没意见?C.王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注意分类指导,取得了较好效果。
D.现在,“上网”已成为大家炙手可热的话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浅阅读”的危险①进入7月,各地书店又呈现出一片火爆景象,新书充斥书架,读者纷纷涌入。
应该说,对于今天日渐忙碌的都市人而言,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基于主动还是被动,能抽时间走进书店亲近书本总是好事。
读书能增进知识,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人的文明素质与城市的文化品位,怎么说都应该鼓励。
不过细加观察,其间一种“浅阅读”现象很堪忧虑,它主要表现在阅读兴趣的单一上,与之相伴随的,还有阅读过程的随意和阅读目的的迷失。
②阅读兴趣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而肯花时间细细体味经典名著的越来越少。
这从新华书店7月份销售统计中就可看出。
据此统计数字,除《新华字典》等长销书外,各地书店位居排行榜之首的都是通俗读物,相比之下,人文社科类图书少而又少。
即就其中最好销的文学类书籍而言,位居前列的也多为《我为歌狂》、《爱上爱情》等通俗小说,或者日、韩当红作家的言情新作。
此外便是网络文学的纸介版和漫画图文类读物了。
前者已发展到将网络游戏改制为创新小说隆重推出的程度,而后者漫画绘本,因其作者放低身段,以平视大众的姿态,关心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生活,有一点童真与温情,再带些外冷内热的调侃,浪漫感伤的倾诉,一下子将许多人挟制到远离现实的虚拟真空,并成为都市时尚情感最好的代言,其中有的销量已过百万册,有的则被改编成电视剧在热档播映。
至于一些原本是儿童看的图文书,也错位成了成年人的最爱,本地一家著名的周刊有“漫画书八大经典”之选,其中如《丁丁历险记》等书就吸引了无数成年人的眼球,书价不低,销售却仍火爆。
③本来,读养生、化妆、烹饪、园艺类书,乃或读名人传记以励志,读理财宝典以应用,完全随各人的兴趣和需要,都无可厚非。
但问题是,当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大多数人只读这一类书,少有更多途径的阅读拓展和更进一步的知识追求,譬如因人际关系紧张和生存压力增大,就只选择浪漫过头的爱情童话以为即时的寄托,因生活节奏加快和闲暇时间的稀缺,就只拿轻松浅显的四格图文替代计划中的原典赏会,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忧虑和警惕。
这种阅读过程的随意与阅读兴趣单一一样,再清楚不过地凸现了都市人在阅读目的上的迷失。
因为事实显然是,读书可以用为休闲,但决不仅止于休闲,其最根本的性质更无关于休闲。
读书除能深化已知了解未知外,还在于能促成人们深刻的灵魂拷问与自我反省,并从根本上满足从生命的繁琐中挣脱出来的自由向往,从而求得对生存困境最彻底的觉解和对情感层次最诗意的丰富。
④显然,上述通俗读物是很难帮助人真正实现这一目的的,它们或许可以安慰人于一时,但安慰不到久远;或许可以滋润人的情绪,但滋润不到灵魂。
那永远能安慰和滋润人灵魂的,只能是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因为它保留了人类对外部世界和内在心灵最艰苦的开拓,也最能证明人的心智所可达到的精神高度。
所以我们在东西方都可见到,人们把读这样的书比作“心灵的探险”,比作“灵魂的壮游”。
而在当今变化迭生的信息社会,一切知识不断被刷新,也惟有它历久弥新,能让人反复体味,并引导人克服格式化的生存,走向精神的丰实和成熟。
此所以费迪曼要将从荷马到毛姆、佛斯特的作品列入从18岁到80岁《一生的读书计划》,卡尔维诺要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
经典是这样一种东西,它很容易将时下的兴趣所在降格为背景噪音。
”⑤可现在,“时下的兴趣”有从背景噪音升格为阅读主流的危险,即使是经典,也多被掺了水透了气,如坊间迭出“缩水名著”即是一显例。
那些《文学名著精缩》、《外国文学速读手册》、《文学名著快读》,将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的快餐,据说销得不错,但对通过阅读经典以获取精神滋养这一目的的达成而言,显然是一条岔道,一种偏航。
⑥为了一个人精神的成长,乃至一座城市文明的提升,现在是到了加大对先进文化的宣传力度,认真学习与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并使之落实到从出版到发行各个方面的时候了。
我们不需要面上的花团锦簇,而急需切实的长养扩充。
而对读者来说,进食但求适口是可以的,但寻找精神食粮,就应该有更上一层的追求。
依此衡量,“浅阅读”不能算是一种自觉的阅读,甚至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阅读。
4.第⑤段中说“时下的兴趣”有从背景噪音升格为阅读主流的危险,从全文看,“背景噪音”指的是__________;而“阅读主流”应该是__________。
5.文章指出,读书的意义在于__________。
6.作者认为要读“经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7.以下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成现代人“浅阅读”的原因是阅读兴趣的单一,阅读过程的随意和阅读目的的迷失。
B.在东西方,人们把阅读经典比作“心灵的探险”,比作“灵魂的壮游”。
C.阅读“缩水名著”也是一种“浅阅读”。
D.就获取精神滋养这一目的而言,“浅阅读”不能算是一种自觉的阅读,甚至还不能算是一种有效的阅读。
8.今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结合本文,你认为现在需要“浅阅读”吗?请阐述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缨丹翻身林清玄(1)台北市区的安全岛上,行人道旁,开满了一大片紫的、黄的、白的、红的小花,繁华美丽。
(2)近一看,才发现是马缨丹花,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马缨丹竟已弥漫了整个城市。
⑶马缨丹攻略了城市,使我感到惊奇,那是因为马缨丹原是乡间极为粗贱的花,蔓生于田野、坡地与林间,虽然它的花朵很美,有如散落的小星星;它的花期很长,从春天可以一直开到冬天。
但是,它一向不为人喜。
⑷马缨丹不受欢迎,有很大部分来自它的名字。
在乡下,我们叫它“死人花”,那是因为马缨丹的花会发出一种怪味,似香非香,又经常盖满了坟地。
其次,是它的生命力太强了,稍不留意,就会抢去作物的生机,对于这种除之不尽的花,乡人都会感叹地说:“有够臭贱!”⑸像马缨丹这种花,在台湾乡下是不登大雅之堂,既不会被植于花园,也不会被种于庭院。
⑹与马缨丹一字之差的金合欢,又叫做“马缨花”,待遇是大有差别的。
乡下人认为,有如烟火盛放的金合欢,充满了喜气;而同样盛放如烟火的马缨丹,则充满了秽气。
⑺马缨丹不管别人的眼光,自兴自谢,犹枯犹荣。
⑻小的时候,我对这些被人离弃的花,有着难言的同情,常常剪下满满的小花,丢入庭前的水缸,水缸霎时热闹,映着天光云影,使我不禁为那不凡的美而痴了。
⑼美丽的马缨丹只有天地,没有是非。
俗人俗眼看这种花,只是泄露了自己的粗鄙,于马缨丹又有何损失呢?⑽在城市里,我经常漫步于马缨丹盛开的街头,这使我感到喜悦,也感到澄明。
喜悦的是,马缨丹终于翻身了,曾有更多更多的人欣赏到马缨丹的美,趋近一闻,它有独具的味道,非香是香,在强调风格与自我的城市,马缨丹的确是风格独具、自我强烈的花。
⑾使我感到澄明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对待并不是单一而绝对的。
三十年前的乡间看见的,是粗贱丑怪;三十年后的城市,却是繁华美丽的。
我们的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美与价值被忽略了;但只要我们坚持着美与价值,在另一个时间点上,我们的光辉就会确立。
在某一个空间上,被视之为怪的,像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历经千年之后,人们才大梦初醒,看见他们的先知。
⑿内心澄明的人,不会为一时一地的评价,或一时一地的曲解,而改变自己美好的初衷。
千山飞越、万里孤鸿。
在旅途上,人们往往要从缥缈的鸿影、雪泥的鸿爪去意见鸿,但能意见者众,能意会者寡;能一瞥者多,能惊鸿者少。
⒀有人欣赏,我能站在都城最热闹的街头,与人心心相印;无人欣赏,我也能站在最孤寂的荒地,与天地精神相照。
⒁我是一枝非凡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供养佛堂,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鼠目蛙见;我不在佛堂供养,我在山间供养,佛无所不在,无分别见。
⒂我是一枝美丽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能作为情人爱的信物,我知道那是他们的意韵不足;我不成为花束做信物,我立于永恒之河边见证。
⒃我是一枝清雅的马缨丹,有的人认为我不宜作为茶道的瓶花,我知道那是他们的道未会通;我不只在花瓶、不只在茶堂,在天地的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清雅。
⒄或者叫我马缨丹,或者不是。
⒅我是散落的点点繁星,你走过的风中,一直都有我的消息!9.本文“马缨丹翻身”的说法贴切生动,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10.联系全文,分析第(4)段在文中的作用。
11.根据对第(11)段划线句的理解,从古今中外名人中举一例进行分析。
12.本文结尾使用人称转换,作者借马缨丹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阅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溪亭(宋)林景熙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3.这首诗歌的体裁是______________14.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是( )A.首联破题,表明全诗以溪亭为中心,逐一描绘周围的清秋初月的景色。
B.颔联“高树月初白”,切上联“日暮”;“微风酒半醒”,与上联“余思”呼应。
C.颈联作者闲坐数着流萤,在落叶中独自穿行,心中适悦。
D.尾联写景,渔歌悠长,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灯火。
15.请结合全诗,简析画线句中“数”字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催科①[明]江盈科为令之难,难于催科。
催科与抚字②,往往相妨,不能相济。
阳城③以拙蒙赏,盖由古昔为然,今非其时矣!呜呼,竭泽而渔,明年无鱼,可不痛哉!或有尤之者,则应曰:“吾但使国家无逋④赋,吾职尽矣:不能复念尓民也。
”余求其比拟,类驼医然。
国家之需赋也,如枵腹⑤待食;穷民之输将也,如挖脑出髓。
为有司者,前迫于督促,后慑于黜罚,心计曰:“与其得罪于能陟我、能黜我之君王,不如忍怨于无若我何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