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ea27be4e009581b6bd9ebf6.png)
名词解释1、种子(seed):是指能够生长出下一代个体的生物组织器官。
2、植物学种子:是指由胚珠(ovule)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3、农业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
4、《种子法》中所称“种子”:是指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包括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5、人工种子:植物组织培养中经常出现一种起源于体细胞而在体内没有的特殊组织结构——胚状体,将形成的胚状体,经过分离、筛选,包被于人工种皮之中,便形成人工种子。
6、原原种:指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者亲本最初的一批种子,可用于繁殖原种种子。
原原种由育种家负责保存和生产。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育种家种子(breed seed)7、原种:是指用原原种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至第三代种子;或:我国规定的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原种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基础种子(foundation seed)。
8、良种:是指用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后,供应大田生产的种子。
相当于国外的检定种子(certified seed)。
9、品种:是指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植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
10、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11、植物新品种权(简称品种权):是指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受权品种(授予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
12、职务育种: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本单位的资金、仪器设备、试验场地以及单位所有或者持有的尚未允许公开的育种材料和技术资料等)所育成的品种。
13、非职务育种:是指单位的职工育种不属于本职工作范围,不是单位交付的任务,也不是利用单位的物质条件育成的品种。
《种子学》作业
![《种子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8279c51d6edb6f1aff001f5e.png)
《种子学》作业
一、名词解释:
1、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
是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
2、种子活力:种子活力即种子的健壮度,是种子发芽和出苗率、幼苗生长的潜势、植株抗逆能力和生产潜力的总和,是种子品质的重要指标。
3、种子检验: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长上的种子品种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鉴定,以判断与评价其种子品质优劣的一门科学。
4、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5、种子寿命:种子寿命是指种子群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即种子能存活的时间。
二、简答题:
1、种子检验的原理?
1).剥胚或切割种子的快速发芽法凡具有生活力的种胚
2).依据酶活性测定生活力以各种指示剂的变色来标志种子中酶活性和呼吸代谢。
以TTC法最常用
法系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唑的颜色变化
被还原时变成红色的不溶性的三苯甲(左:月右:朁)种子的生活力
3).依据种子化学成分变化测定生活力简便实用的是直接荧光法
生明亮的蓝色、蓝紫色、紫色或蓝绿色的荧光
4).根据细胞膜的透性来测定生活力种子细胞膜的完整性与其活力、生活力的关系十分密切
2、种子活力测定方法?
(一)幼苗生长测定(二)幼苗评定试验(三)发芽速率测定(四)低温发芽试验(五)TTC定量法(六)种子浸出液的电导率测定(七)加速老化测定
3、种子生活力测定方法?
1)、甲稀蓝法
2)
3)
4)。
种子学名词解释
![种子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079e46e518964bcf847cf4.png)
一、名词解释种子:高等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核型胚乳:被子植物最常见,初生胚乳核发育初期只进行核分裂,不形成细胞毕,沿着胚囊边缘形成大量的游离核,充满胚囊,形成细胞壁。
细胞型胚乳:核质同时分裂,形成大量胚乳细胞。
如烟草。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最早在柑桔中发现。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地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即种子败育。
种子生理上的成熟: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和生理上成熟(发芽能力)。
酸价;表示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参数。
碘价;表示脂肪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参数,是指100克脂肪能吸收I的克数。
碘价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多,品质好。
临界水份;自由水刚刚出现或留下的仅为束缚水时含水量叫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称为安全水分。
种子休眠;凡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应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初生休眠;即先天性休眠。
在种子形成后即进入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生理抑制所引起的,所以又称生理休眠。
次生休眠;指原来没有休眠或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而使它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在给予适宜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二次休眠和再度休眠。
休眠期;种子从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到80%时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寿命;单粒正常发育成熟的种子,在普通的储藏条件下,维持生命力的最长期限。
种子利用年限:把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农用种子规定的最低要求(90%)的期限。
种子活力:播种成苗是事关生产成败重要环节,指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
作物种子学
![作物种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579d72806529647d272852a5.png)
(一)名词解释1.真种子:指整个籽粒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
2.农业种子:泛指用于农业播种的植物器官。
3.种脐:指种子成熟后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
4.发芽口:又称种孔,是胚珠时期珠孔的遗迹。
5.脐条:又称种脉、种脊,是倒生、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6.内脐: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成突起状。
7.种阜:靠近种脐部位种皮上的瘤状突起,是外种皮细胞增值或扩大而形成。
8.外胚乳:由珠心细胞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9.内胚乳:由极核受精发育而成的贮藏组织。
10.11.合子:雌雄配子经受精形成的二倍体细胞。
12.盾片:禾本科植物的外子叶发育不全,只有内子叶发育,着生于胚轴的一侧,形状如盾,称为盾片。
13.14.束缚水: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具15.次生胚根:后于初生胚根突破种皮的胚根,位置一般与初生胚根相对。
16.无胚现象:一批种子中,发现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种子。
17.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18.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胚而形成的种子的统称。
19.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20.无融合生殖:在植物中不经过配子融合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1.临界水分:临界水分是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
22.安全水分:指种子的水分在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
安全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同。
23.平衡水分:指在规定温度与规定相对湿度相平衡时的水分。
24.脂肪酸价: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25.脂肪碘价:指每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的质量(以克计)。
26.油质酸败:指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引起变质的现象。
27.种子毒物:由生物或环境引起,种子中存在的有毒物质。
28.内源性毒物:种子本身固有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因植物种类品及种不同而异,可遗传。
种子学复习重点
![种子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4c799cc850ad02df8041c6.png)
一、名词解释★种子:(1)植物学上指由胚珠经传粉受精后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农业生产上指可直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
(3)种子法中指农作物和林木的播种材料(根、茎、叶、芽、苗、子粒、果实)。
★扦样:指利用一种专用的扦样工具,从袋装或散装种子批取样的工作。
其目的是从一大批种子中扦取适当数量有代表性的送验样品供检验之用。
★种子批:指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并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群体。
★种子学:(1)广义:指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加工储藏,种子检验理论与技术,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和法律法规。
(2)狭义:指研究种子特征特性和生长发育。
★种子休眠:指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活力:指种子的健壮度,是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总体表现,是种子对恶劣环境的抵抗能力的总称。
★临界水分:指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即自由水刚刚去尽,只剩下饱和束缚水的种子含水量,也称饱和束缚水。
★诱导休眠:又叫次生休眠或二次休眠,指原来不休眠的种子,由于不良条件的影响,发生了休眠或部分休眠的种子加深休眠,即使再将种子移植到正常的环境,种子仍然不能萌发。
种皮:保护种子不受外部机械损伤,防止病虫害侵入。
种被:果皮和种皮很薄,粘贴在一起称为种被或果种皮。
吸胀:种子萌发起始阶段,是胶体吸水后体积膨大的物理作用。
酸价:是指中和1 克脂肪中全部的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碘价:是指100 克脂肪结合所需的碘克数,指示脂肪酸的不饱和度。
解吸:被吸附的气体分子也可以从种子表面或毛细管内部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去,这一过程是吸附的逆转。
萌动:种子吸胀后胚部细胞开始伸长分裂胚根胚芽向外伸长突破种皮。
俗称露白或破胸。
小麦油菜一般需要 1 天左右。
玉米西瓜则需 3 天左右。
结露:当湿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种子层相遇,种粒间的水汽量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便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与露水相似的水滴,这就是种子的结露。
种子学复习题
![种子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d20769ed630b1c59eeb578.png)
种子学一、名词解释1、种子:高等植物由胚株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2、农业种子: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农业种子。
3、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4、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
5、种子产业化: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6、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建立原粮种繁育体系和种子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
7、种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和阐明作物种子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客观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包括种子形态、化学成分、休眠等。
8、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二、填空1、种子是农业生产上最重要的有(生命力)的生产资料。
2、高等植物由胚株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3、凡是在农业生产上可直接被利应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农业种子)。
包括(真种子)、(类似于种子的干果)和(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4、种子学是研究种子的(特征特性)、(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农业生产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5、德国1986年建立了种子实验室,NOBBE博士撰写了(《种子学手册》),从而以德国为中心的现代种子科学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并相续建立了一些种子检验协会,因此被推崇为(种子学)的创始人。
三、简答1、人工种子的特点答:(1)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种子多代利用;(2)可用于自然条件下不结实或种子很昂贵的特种植物的快速繁殖:改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条件,增强种子抗逆性;(3)繁殖速度快:工厂化生产避免季节性、自然灾害的限制,并节约土地和粮食。
种子学
![种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89376848d7c1c708a145fe.png)
种子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种子(植物学上的、农业上的):植物学上的: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农业上的:指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2.良种:是指农作物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3.珠孔受精(顶点受精):花粉管进入胚囊必须通过珠孔,才能达到受精的目的4.合点受精:花粉管直接穿过合点而进入胚囊5.中点受精:花粉管不经过珠孔,亦不经过合点,而中途直接从珠被刺入,再穿过珠心层进入胚囊6.平衡水分:种子对水气的吸附和解吸以同等速率进行时的水分7.酸价:中和1g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8.碘价:指与100g脂肪结合所需的碘的克数9.酸败: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蛤气11.休眠:凡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11.硬实:因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12.种子寿命: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的期限13.农业种子的寿命:指种子的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以上发芽率的期限14.正常型种子:采用干燥、低温和密闭的方法贮藏可以大大延长寿命的种子15.顽拗型种子(异常型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需要较高的水分、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氧气的种子16.萌发:有活力的种子经过休眠之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内部生理代谢活化,有胚恢复生长成苗的现象17.萌动:指种子吸胀后,胚细胞开始分裂、伸长,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限度时,胚根突破种皮的现象18.吸胀冷害:干燥种子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的现象19.种子活力:常指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能力及与此有关的其他特性和指标20.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的发芽潜在能力和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即活的)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21. 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来表示二、大题1.良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1)纯净一致,种子应属于一个品种,不混有其它品种,也不含有异作物和杂草种子,以及虫卵、虫瘿、菌瘿、泥土、沙粒等杂质2)饱满完整,种子充分发育,充实饱满、性状大小整齐一致、组织紧密、不含细小粒、秕粒、破损粒及胚部受伤粒等3)健全无病虫,种子外部及内部没有感染病害,没有被害虫蛀食,也没有害虫潜伏其中4)生活力强,种子具有旺盛的生活力,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势强、发芽率高、长成的幼苗整齐一致2.种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1)新品种选育和引进2)种子繁殖和推广3)种子加工和包装4)种子推广及销售5)宏观管理3.简述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1)花开放→花药破裂→散出花粉粒→靠自然界的各种动力(风、虫、鸟、水等)传播到柱头2)从柱头吸取水分和养料→萌发→长成花粉管→从花粉粒的发芽孔伸出来→花粉粒的外壁被挤破→内壁随着花粉管伸长→发芽孔延伸到柱头上→从柱头钻进花柱→到达子房内部的胚珠中→两个精核(雄配子)先后滑到胚囊中→一个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另一个与胚囊中部的2个极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原始胚乳细胞4.受精障碍发生在哪三个时期1)授粉期2)配子发育前期3)融合期5.授粉期不亲合现象的发生原因有哪些1)雌雄花器成熟时间不同2)花粉粒在形态上的某些差异3)生理上差异6.生理上不亲和性发生在花器中的哪些位置和受精过程的哪些时期1)发生在柱头表面。
种子生物学
![种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f1305b69eae009591bec1f.png)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种被:是种子外表的保护组织。
果实种子的种被包括果皮和种皮,真种子的种被仅包括种皮。
2.胚:是种子最主要的部分,通常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幼小植物体,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3.多胚现象:通常每颗种子只有一个胚,但有时可发现同一颗种子里包含着2个或2个以上的胚,这称为多胚现象。
4.无胚现象:有时能看到水稻、小麦、玉米、蓖麻及某些伞形科植物的种子,外形正常,而内部却缺少胚。
由于卵细胞未能受精或受精以后在胚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不利条件的影响而中途停止发育或发育得很小。
5.胚乳:内胚乳( 3n )由受精极核发育成;外胚乳( 2n),由珠心细胞发育成;裸子植物的胚乳(1n), 由雌配子体发育而成。
6.二、填空1.种子外表性状的差异主要可以从性状、色泽、大小三方面进行区分。
2.种子的大小往往用其重量(千粒重或百粒重)作为衡量种子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
3.种子的性状和色泽在遗传上是相当稳定的性状,长度和宽度一般较稳定,厚度受环境影响大。
4.一般认为胚乳细胞是死的,但外层的糊粉层细胞是活的,发现有细胞核,含有线粒体,还有酶产生。
5.三、简述1.种被上有哪些构造呢?真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种皮上常留有胚珠时期的遗迹;果实种子由子房发育而成,果皮上也多留有子房的遗迹,而假果的果皮外还常附有宿存的花被。
2.种子的基本构造:(1)果皮和种皮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而成,一般分为三层: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
种皮由一层或二层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
种皮外部胚珠遗迹:①发芽口:受精前胚珠时期的珠孔,授粉后,花粉管伸长,经此空进入胚囊。
当胚珠受精后发育成为种子,就称为种孔或发芽口。
②种脐:种子从种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疤痕,或说是种子附着在胎座上的部位。
③脐条:又称种脊或种脉,它是倒生或半倒生胚珠从珠柄通到合点的维管束遗迹。
④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稍呈突起状。
种子学
![种子学](https://img.taocdn.com/s3/m/dc18d520e2bd960591c67707.png)
种子 一,名词解释 1种子: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包括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
2皮层:是种子外面包围的保护组织的总称包括种皮,果皮及表面附属物。
3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的,一般分为外,中,内三层。
4种皮:是由珠被发育而成,外珠被发育成外种皮,内珠被发育成内种皮。
5种脐:是成熟种子在株柄上脱落时留下的痕迹。
6种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小植物体,一般可分为(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7发芽口:是株孔遗迹,其位置正对着胚根尖端。
8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位,成微突状。
9自由水:是指不被种子中胶体所吸收而能自由流动的水,据普通水的性质。
(可作为溶剂,在0度能结冰,易从种子中蒸发掉。
) 10束缚水:指被紧紧吸附在种子胶体表面,不能自由流动的水,不具普通水的性质。
11临界水分:当种子只含束缚水时,由于缺乏容积酶类钝化,种子新城代谢极其微弱。
当自由水出现,种子酶类开始活化,这个转折点,即自由水刚出现时的种子含水量即临界水分。
12安全水分:通常把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
13糖类是种子中重要的贮藏物质之一,也是主要的呼吸基质。
分为两类:1可溶性糖2不溶性糖 14可溶性糖:充分成熟种子中几乎完全不含还原糖,主要以蔗糖的状态存在。
15不溶性糖:主要是多糖类,其中以淀粉是最主要的贮藏形式。
16蔗糖的含量以种子胚部及外围部分为高。
17淀粉以淀粉粒形式存在于胚乳或无胚乳种子的子叶中,胚和皮层部分一般不含。
18脂肪:是三大营养物质之一,是重要的高能储藏物质。
19酸价 :指中和1克脂肪中全部游离脂肪酸所必须的 koH 毫克数,酸价高,品质劣。
20碘价:指100克脂肪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碘价越高,品质佳。
21蛋白质是种子中含有N 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是贮藏物质又是结构物质。
22硬度:是指籽粒抗机械力破坏的能力。
是衡量种子机械结构和磨碎加工品质的物理特性。
种子学硬实名词解释
![种子学硬实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10316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2.png)
种子学硬实名词解释种子学是一门研究植物种子的学科,它涉及到种子的形态结构、生理和生态方面的内容。
种子是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
种子学的目标是理解种子的发育、传播和萌发等各个环节,并通过这些知识来促进植物的繁殖和保护。
种子学包括对种子的形态和结构进行研究。
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大小、形状、颜色和纹理等,这些特征对于种子识别和分类非常重要。
而种子的内部结构则涉及内胚乳、胚珠、种皮和胚等组织的组成和功能,了解这些结构有助于理解种子发育和植物繁殖的机制。
种子学还关注种子的生理学特性。
种子的生理学研究包括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等过程。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在一定条件下暂时失去了萌发能力,这种机制可以帮助种子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延缓萌发,以增加其存活率。
种子的萌发是指种子重新开始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中的胚会释放出生长所需的激素和酶,从而开始发芽和生长。
种子学还研究种子的生态学特性。
种子的传播是植物种群扩散的重要方式之一,包括风传、水传、动物传和自力播种等。
种子的传播机制对于植物的分布、繁殖和种群动态具有重要影响,种子学研究着重于了解种子在不同环境中的传播途径、传播距离和种子性状对传播的影响。
种子学的研究对于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种子的生态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濒危植物和生态系统。
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萌发机制的研究则有助于改良农作物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通过种子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植物的种子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种子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涉及到种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等方面。
通过种子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植物的繁殖机制,促进植物的保护和农业的发展。
种子学复习资料
![种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c6ec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6.png)
种子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种子的含义:在植物学上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在农业生产上,凡是可直接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2.种子的生理活性物质指种子中某些含量很低但能调节种子的生理状态和生化变化,促使种子生命活动强度的增高或降低的化学物质;主要有植物激素、酶和维生素3.多胚现象:在一个胚珠中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胚的现象;其类型有真多胚和假多胚;4.种子休眠:指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在适宜发芽的环境因子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5.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即种子存活的时间;6.硬实:自然界具有许多种皮不透水而不能吸胀发芽的种子称为硬实;7.吸胀损伤:某些种子由于其种皮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力较强,一旦侵入水中会使细胞迅速吸水膨胀,细胞膜、细胞器无法良好地修复而导致的一种损伤现象;8.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短时间内在0℃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的现象;9.种子生产:就是利用遗传学、育种学和栽培学的理论,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繁殖系数,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生产出合乎农业生产质量标准要求合格的种子;10.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在一种或多种上优于两个的现象;11.品种混杂:指在一个品种群体中混有各种异型株,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12.品种退化:表现为原有种性变劣,优良性状部分或完全消失,生活力和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以致降低或丧失原品种在生产上的利用价值;13.种子加工:指从收货到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干燥、清洗、精选分级、包衣包装等一系列加工过程;14.种子自动分级:种子堆在移动和散落的过程中,其中各个组成部分都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和本身物理特性的综合作用而发生重新分配现象,即性质相近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相同部位,而失去原有的均匀性,使品质和成分的差异程度增加的现象;15.种子结露: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受温度、湿度变化及水分转移的影响,在种堆内外出现结露现象;16.种子质量: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17.品种质量: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18.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19.发芽势: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的比例;20.发芽率:指在发芽试验终期规定日期内全部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比例;21.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所具有的生命力;二、填空1.种子的类型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及植物人工种子;2.人工种子具有繁殖速度快、可快速固定杂种优势、使F1代杂交种多代使用的优点;a)种子结构包括种皮、胚及胚乳;3.胚乳的发育方式为核型、细胞型及沼生木型;由2个极核与1个精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初生胚乳核发育而成3N;4.胚的类型有:直立性、弯曲性、螺旋形、胚状型、折叠型、偏在型及多叶型;5.种子休眠的原因有种胚未成熟、种被障碍、发芽抑制物质的存在、光的影响其其他不良条件的影响6.硬实的原因:硬实是由于种皮细胞壁或细胞内含物脱水而发生胶体变化所造成7.栽培品种的特性包括经济性、时效性、可生产性、地域性及商品性;8.我国现行的种子级别分为育种家种子、原种和大田用种;9.包衣的类型有种子包膜和种子丸化;三、解答1.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分布答:按其在种子种的作用可将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四类,即细胞的结构性物质蛋白质、核酸、木质素等、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等、生理活性物质植物激素、酶等及水分;农作物种子按其化学成分性质及用途可分为粉质种子、蛋白质种子及油质种子详见P48;种子败育的原因种子成熟:一是指种子形态上的成熟,二是指种子生理成熟;形态成熟指种子的形态、大小已固定不变、且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生理成熟指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营养物质发合成、运输已经停止,种子的干物质的积累不再增加;(2)种子含水量减少,种子的硬度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性增强;(3)种皮变坚固,呈现出种子固有的颜色和花纹;(4)种子的生理成熟过程已经完成,具备发芽能力;3.种子休眠的意义答:1种子休眠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抗不良环境所形成的一种生态适应性;2种子休眠是调节萌发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一种方法;3种子休眠在农业上既有有力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种子休眠可以防止在母株上发芽,其次,种子休眠因抗逆性还有利于保存,但如果到播种前种子还在休眠就不利于播种;4.种子萌发的过程及条件答:种子萌发过程分为吸胀、萌动、发芽及幼苗形成;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氧气、光照、CO2及土壤酸碱度等5.变温处理有利于种子萌发的原因:答:1变温使种被胀缩受损,从而有利于水分和空气进入种子内部,还使得种子内外有温差而促进气体交换,并且低温下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大,随水进入种子的氧气较多,有利于呼吸; 2变温可减少贮藏物质呼吸消耗;3变温有利于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促进酶活动;6.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答: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 残存异质基因的分离重组和基因突变4选择不当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6遗传漂移7病毒感染7.种子清洗的目的及意义目的:一是分离和清除混有种子中的其他作物种子、各类杂质和杂草种子,以提高种子纯度,并为种子安全干燥和包装贮藏做好准备;二是种子的精选分级,1去除种子中的质量低劣的种子,即不饱满、虫蛀或变劣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精度级别和利用率,提高发芽率和种子活意义(1)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2)有利于种子的贮藏与运输;(3)可增加后续工作的方便性;(4)可提高种子在市场上的竞争力;8.种子干燥的目的和必要性答:目的:将其水分降低到安全包装和安全贮藏的标准,以保持种子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保证种子质量,使种子能安全经过从收获到播种的贮藏时期;必要性:1防发芽、霉变、虫蛀和冻害;2确保安全包装,安全贮藏和安全运输;3保持包衣和处理种子的活力;9.种子处理的一般方法答:温水浸种、种子药剂处理、生长调节剂处理、肥料浸种、微量元素处理及物理因素处理33.种子包衣:指利用黏着剂或成膜剂,将填充剂或杀菌剂、杀虫剂、微量元素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等非种子材料包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形或基本保持原有性状,以提高抗逆性和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的一项种子处理技术;10.种子包衣的意义答:改进种子的播种性能有效防控作物苗期病虫危害克服逆境危害,促进幼苗生长节省种子和化肥,降低成本11.仓库虫害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检疫防治、清洁卫生防治、机械物理防治、化学药剂防治;12.微生物引起种子发芽率降低和丧失的原因答:微生物直接侵害和破坏种胚组织;一些微生物可分泌毒素毒害种子;微生物分解种子形成各种有害产物,造成种子正常生理活动的障碍等13.种子结露的因和部位原因:当湿热的空气和较低温度种子层相遇,种粒间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在种子表面,形成与露水相似的水滴;其主要原因就是温差;部位:1种堆表面或上层及结露 2种子堆上层结露3地坪结露4垂直结露5种子堆内部结露6冷藏种子结露7覆盖膜结露14.种子结露的预防1保持种子干燥 2密闭门窗保温3表面覆膜盖移湿 4翻动表面层散热5种子冷却入库 6围包柱子7通风降温排湿 8仓库内空间增温9冷藏种子增温15.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部位原因:呼吸发热、微生物生长和繁殖、仓库害虫活动、种子堆放不合理等部位: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垂直发热、局部发热及整仓发热16.怎样进行合理通风17.种子净度分析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供检验种子样品中不同组分的重量比例和种子样品混杂物特性,并根据此推测种子批的组成,为评价种子质量提供依据;意义:1通过种子净度分析,将供检验种子式样分为净种子、其他作物种子和杂质3类,并测定其比例;据此可推断该样品所代表的种子组成情况;从而为计算种子利用价值提供依据; 2通过对杂质及其他植物种子种类和含量分析,可以为种子加工与贮藏提供依据;3通过测定其他植物种子和种类和数量可解决种子批的取舍和危害程度,避免有害、有毒、检验性杂草危害农业生产安全;18.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和意义目的:测定种子样品答最大发芽潜力,从而估测种子批的田间播种价值,并比较不同种子批的种用质量;在实验室内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好好的控制满足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从而使种子样品整齐、迅速、完全地发芽,且实验结果准确可靠,重演型好;意义:种子发芽率是决定播种品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种子经营和农业生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种子生产、经营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进行发芽试验;在收购种子时做好发芽试验,可根据发芽率的高低结合其他指标正确地进行种子分级和定价;在种子贮藏期间做好发芽试验,可掌握种子贮藏期间的发芽率变化情况,以便及时改进仓库贮藏条件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确保种子安全贮藏;在调运种子前做好发芽试验可避免调进发芽率低的种子而带来经济损失;在播种前做好发芽试验,可以指导种子使用者选用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还可以根据发芽率高低确定播种量,既可以防止伪劣种子下田,又可以保证田间苗全、苗齐和密度适宜,为作物高产奠定基础,并防止种子浪费,确保播种成功;。
种子学的概念
![种子学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d17f35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8.png)
种子学的概念种子学是一个研究种子的科学学科,它涵盖了种子的产生、发育、成熟、休眠、萌发和生活史等多个方面。
种子是种植物的繁殖和传播方式之一,它具有多种适应性特征,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并等待适宜的时机萌发。
种子学的研究对象是种子及其相关特征,包括种子的形态、结构、营养组成、生理特征、遗传特征和生殖生态学等方面。
种子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涉及实验室技术、野外调查、遗传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交叉的手段。
种子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种子的形态学、发育学、生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活史等多个方面。
种子的形态学研究种子的大小、颜色、外形和表面特征等方面;发育学研究种子的发育过程,包括胚乳发育、子叶吸收和胚发育等;生态学研究种子在种群和群落中的定位、分布和传播模式等;生理学研究种子的休眠机制、萌发条件和抗逆性等;遗传学研究种子的遗传多样性、种子遗传和进化等;生活史研究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功能和适应性等。
种子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种子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研究种子可以揭示植物繁殖的机制和策略,为植物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种子在植物生活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种子可以揭示植物的生活史演化和适应性。
此外,种子是种植物的重要遗传载体,种子学的研究可以为植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种子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技术和遗传学手段。
野外调查主要通过对野外样地的种子收集和观察,了解种子的形态特征、分布模式和数量等情况。
实验室技术包括显微镜观察、染色技术、电子显微镜观察、生物化学分析和萌发实验等,可以研究种子的细胞结构、化学成分、萌发条件和生活史等。
遗传学手段包括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学等技术,可以揭示种子的遗传多样性、种子遗传和进化等方面的信息。
种子学的研究对于植物科学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农业领域,种子学的研究可以促进作物的育种和种子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为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种子学复习思考题
![种子学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715080902020740be1e9b3a.png)
《种子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种子的涵义:指凡是能作为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人工种子、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或体细胞种子,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体细胞诱导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与合子胚相似的体细胞胚,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组成便于播种的类似种子的单位。
良种:一是品种优良:指要有优良的种性 其遗传特性符合当地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是品质优良:指优良的播种品质和品种品质,指符合国际或国家规定的种子质量标准。
真多胚现象: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或成熟种子中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的现象。
假多胚现象;指几个额外胚从同一珠心中的不同胚囊所产生,或者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胚囊的珠心互相融合所产生的现象。
无胚现象;一批种子中,发现外形似乎正常但内部无胚的种子。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正常种子的现象。
种子年;种子年又叫大年、丰年。
是林木种子丰产的年份。
种子年的种子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好。
种子成熟:是指种子在形态上和生理上均成熟后的现象。
自由水:不被植物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所吸附、能自由移动、并起溶剂作用的水。
结合水:被细胞内胶体颗粒或大分子吸附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不能自由移动,临界水分:临界水分是种子的结合水达到饱和程度并将出现游离水时的水分。
安全水分:指种子的水分在临界水分以下,可以安全储藏的水分含量。
安全水分受温度的影响而不同。
平衡水分:指在规定温度与规定相对湿度相平衡时的水分。
酸败;指种子在贮藏过程中,由于脂肪变质产生醛、酮、酸等物质而发生苦味和不良的气味。
休眠: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休眠期;植物体或其器官在发育的过程中,生长和代谢出现暂时停顿的时期。
休眠种子:有生活力的种子由于内在原因,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
静止种子;二次休眠;指原无休眠或已通过了休眠的种子,因遇到不良环境因素重新陷入休眠 ,为环境胁迫导致的生理抑制。
种子学整理期末复习
![种子学整理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c382d9467ec102de3bd8900.png)
一 绪论1、种子的涵义植物学上——种子是指由胚珠(ovule)发育而来的繁殖器官,或说是受精后发育了的胚珠。
如银杏、大豆、棉花、十字花科、瓜类等农业生产上——种子泛指“播种材料”,即凡用来繁殖的器官或营养体的一部分,统称农业种子,包括真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人工种子四大类2、种子生物学的内涵种子学,即作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有的叫它种子工艺学。
也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种子的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阐明植物种子各种生命现象的变化及其与环境条件的联系,并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种子生产、加工、贮藏、检验等环节。
3、种子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可参见P5)• 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种子是人类最主要的生活资料• 种子是绿色革命的主体,农业科技的载体4、种子工程的意义以及实现种子产业化的途径意义:P5目的途径:5、为什么说种子是特殊的商品?·种子本身的独特性(基本的农业生产投入、变异的载体、物理、生理特性易改变、自身具有生命力、能自我繁殖)·种子有特定的生产适应性、易受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利用种子时间的有限性·种子生产方式的特殊性补充:良种的含义---所谓良种,必须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必须是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二 种子的形成、发育和成熟1、种子发育成熟过程经历哪些阶段?种子成熟过程中有哪些物质积累?阶段: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被的发育物质积累: 淀粉粒 脂肪体 蛋白质体果种皮 胚乳外层 胚乳内层 可溶性糖、非蛋白态N 含量降低 淀粉的支/直升膏 随种子成熟 脂肪酸价降低、碘价升高贮藏蛋白(蛋白体)愈多2、种子成熟的概念?真正成熟的种子应包括:形态成熟:种子的形状、大小已固定不变,呈现出品种的固有色泽生理成熟:种胚具有了发芽能力3、什么是脱水耐性?种子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综合特性 , 它指的是种子对低含水量或脱水的忍耐程度, 即植物种子在脱水后的活力或发芽力的变化情况, 其反面称为顽拗性或脱水敏感性。
种 子 学.doc1
![种 子 学.doc1](https://img.taocdn.com/s3/m/033f0b263169a4517723a368.png)
种子学一、名词解释农业种子:凡是农业生产上可直接用作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种子工程:是包括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新品种选育和引进,建立原良种繁制体系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发展种子加工和包衣技术,完善种子质量监督检验体系,规范种子经营和加强种子法制管理等互相制约的系统工程。
种子产业化:是指将新品种选育、引进、种子生产、加工、包装、贮藏、推广、销售和售后服务管理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育繁推销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
自由水(游离水):不被种子中的胶粒吸引或吸引很小, 能自由流动的水。
束缚水(结合水):被种子中的亲水胶体紧紧吸引,不能自由流动的水。
临界水分:即自由水和束缚水的分界,指自由水刚刚去尽,留下的为达饱和程度的束缚水时的种子含水量,又称束缚水量。
(禾谷类种子安全水:12%-14%以下,油料种子为:8%-10%)。
安全水分:能够保证种子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范围。
每逢种子入库,都要先确定其安全水分。
平衡水分:对水分的吸附与解吸达到动态平衡的种子含水量。
(影响因素:温度、湿度、种子化学物质的亲水性)。
种子休眠:指具有生活力种子在适宜发芽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亦指活种子所占的百分数。
种子发芽力:种子在实验室条件下发芽并长成常幼苗的能力,通常以发芽势、发芽率表示。
种子活力:指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活性强度及该种子特征的综合表现。
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高活力的种子一定具有高的发芽能力和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种子寿命:指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农业种子的寿命:是指种子生活力在一定条件下能保持90%以上发芽率的期限。
半活期:指一批种子从收获后降低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
陈种:贮藏1年以上的种子(发芽率在70%以下的种子不能作种用)。
种子萌发:种胚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活跃生长状态的生命活动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种子:高等植物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一般包括三部分:种皮、胚、胚乳。
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又称合成种子、超级种子,是指由植物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跑胚或类似物,经过有机物的包埋而形成的一种能在适宜条件下发芽的类似天然种子结构的颗粒体。
核型胚乳:被子植物最常见,初生胚乳核发育初期只进行核分裂,不形成细胞毕,沿着胚囊边缘形成大量的游离核,充满胚囊,形成细胞壁。
细胞型胚乳:核质同时分裂,形成大量胚乳细胞。
如烟草。
无性种子:凡通过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均称为无性种子。
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胚,最早在柑桔中发现。
种子败育:胚珠能顺利地通过双受精过程,但却不能发育成具有发芽能力的种子,这种现象即种子败育。
种子生理上的成熟:种子生理、生化的变化和生理上成熟(发芽能力)。
酸价;表示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参数。
碘价;表示脂肪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的参数,是指100克脂肪能吸收I的克数。
碘价越高,不饱和脂肪酸多,品质好。
临界水份;自由水刚刚出现或留下的仅为束缚水时含水量叫临界水分。
安全水分;低于临界水分种子能安全储藏的种子含水量称为安全水分。
种子休眠;凡是具有生活力的种子,在适应萌发的条件下不能萌发的现象。
初生休眠;即先天性休眠。
在种子形成后即进入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生理抑制所引起的,所以又称生理休眠。
次生休眠;指原来没有休眠或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遇到不良环境条件而使它重新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即使在给予适宜萌发的条件也不能萌发的现象。
又称二次休眠和再度休眠。
休眠期;种子从收获那天起至发芽率达到80%时所经历的时间。
种子寿命;单粒正常发育成熟的种子,在普通的储藏条件下,维持生命力的最长期限。
种子利用年限:把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农用种子规定的最低要求(90%)的期限。
种子活力:播种成苗是事关生产成败重要环节,指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其内在活性及表现性能的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的总和。
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的潜在能力。
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形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原原种:由育种者种子繁殖而来,或由育种者的保种圃繁殖而来。
原种:由原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
良种:由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
生物学混杂:是指异品种、异亲本的花粉的侵入和参与杂交,导致产生新的杂种和分离群体,是一种生物学的行为及产生的后果,所以称谓生物学混杂。
机械混杂:是指在种子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条件的限制或人为的不按技术操作规程作业、疏忽、过失,导致异品种种子混入的现象。
品种纯度:是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
种子真实性;是指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如品种说明书、标签等)是否相符。
真实性检验主要根据品种特征特性进行鉴定。
雄性不育系:具有雄性不育特性的品种或自交系,简称不育系。
无性系:无性繁殖作物利用通常以营养器官进行繁殖,从一个单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称谓无性繁殖系或无性系。
种子丸化:指利用粘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染料,填充剂等非种子物质粘着在种子外面,常做成在大小和形状上没有明显差异的球形单粒种子单位。
种子包膜:是指利用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染料等非种子物质包裹在种子外面,形成一层薄膜,经包膜后,成为基本上保持原来种子形状的种子单位。
种子处理:播种前对种子所采取的各种处理。
包括杀虫消毒、浸种催芽及渗调包衣。
种子包衣:利用粘着剂或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填充剂等非种子材料包裹在种子外部,以达到使种子成球型或基本保持原有形状,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出苗,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分级:是将种子按照物质特性的不同,按种子长、宽、厚、比重等不同进行分级,创造出苗一致条件,使田间出苗整齐一致,提高机械化水平。
处理:是根据不同作物种子需要进行种子的拌药、丸化、包衣、包装等。
种子呼吸强度:一定时间内,单位重量种子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或吸收的氧气量。
它是表示种子呼吸强度的指标。
种子呼吸商:种子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吸收的氧气体积之比。
它是表示呼吸底物的性质和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
种子堆霉变:由于霉菌在种子堆内的大量繁殖,引起种子发霉的坏种现象。
种子堆结露:当湿热的空气与低温的种子相遇时,或因温度降低使水气量达到过饱和状态时,水气在种子表面凝结,形成水珠的现象。
顽拗型种子:是指那些不耐干燥和零下低温的种子,也即是对干燥和低温敏感的种子。
这是相对于能在干燥、低温条件下长期贮存的“正常型”种子而言。
种子批:同一来源、同一品种、同一年度、同一时期收获和质量基本一致、在规定数量之内的种子。
初次样品:从种子批的一个扦样点上,用扦样器或徒手扦取的一小部分种子。
混合样品:从一种子批中所扦取的全部初次样品合并混合而成的样品。
送检样品:从混合样品中分取的一部分相当数量的种子送到种子检验机构作检验用的样品。
试验样品:简称试样。
由送检样品中分出的部分样品,供测定某一检验项目之用。
半试样:将试验样品分减成一半重量的样品。
扦样: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手续从大量的种子中扦取小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作为检验品质之用
种子净度:又称种子清洁度,是指供检样品中除去杂质和其他植物种子后留下本作物净种子重量占样品总重量之比。
品种纯度:品种在特征特性方面典型一致的程度,用本品种的株数或粒数或穗数占供检本作物的株数或粒数或穗数的百分率。
种子发芽势: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初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种子发芽率:发芽率是指表示种子发芽终期(规定日期内)正常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比。
假种子:是指以非种子冒充种子;以此品种的种子冒充他品种的种子;种子种类、品种、产地与标签标注的内容不符的。
劣种子:是指质量低于国家规定的种用标准的;质量低于标签标注指标的;因变质不能做种子使用的;杂草种子的比率超过规定的;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的有害生物的。
种子认证:是指保持和生产高质量和遗传稳定的作物品种种子繁殖材料的一种方案。
即种子质量的保证系统。
登记种子:由登记种子生产组织来管理,已为商品种子等级,挂紫色标签,供给鉴定种子用种。
鉴定种子:由鉴定种子生产组织来管理,是大量商品种子,挂蓝色标签,供给农民大田种植用种。
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及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