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教案
高三语文组安彦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回顾文言文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强化文言翻译知识的记忆,使学生能够科学思维,规范翻译,切实提高翻译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文言翻译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翻译实践,教师现场指导、分析、点评,再进行强化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做到对文言翻译的知识心中有数,对翻译不惧怕,能把知道的词句译出来。
教学重难点:
强化文言翻译知识记忆与方法运用,训练翻译思维,规范翻译方法,提高翻译能力。教学措施:
知识回顾、实践运用、指导点评、强化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那些因文言翻译错误而闹出的笑话。
请翻译下面的句子: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让你忍俊不禁的答案:
1.驴子比赛不能取胜,非常愤怒,埋怨这双蹄子
2.我不能早一些任用我的儿子,如今急着要一个儿子,这是我的过错。
解析:其实,第一句话中,“胜”是“忍受”之意,读第一声,“怒”可以理解为“发怒”,“蹄”是词类活用,可理解为“用蹄子踢”,“之”代“老虎”,正确的翻译应为“驴子忍不住发怒,用蹄子去踢老虎”。第二句中的“子”,是第二人称代词,应该翻译成“你”,整句的意思是“我不能早一点重用你,现在事情紧急了才来请求你,这是我的过错。”
以上的翻译出现了什么问题?大家还记得翻译的标准、原则和方法是什么吗?
二、知识回顾:(此部分让学生自己回顾,详细内容参见第一轮总复习P123-124)
(一)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1.“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
2.“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3.“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2.意译,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在具体翻译时,应灵活对应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就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翻译的方法: “对”、“换”、“留”、“删”、“补”、“调”。
1.对——对译: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译成以该词为词素的合成词(相当于组词)。
2.换——替换: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不用或不常用,或词义已经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现代汉语里的词去替换原文里的词。
3.留——保留:古文中的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应该保留。
4.删——删略:古文里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来翻译,或者现代汉语在这个地方不用虚词,便可删略。
5.补——补充:古书中的省略现象比较普遍,为了完整地表达文章的内容,译文就应补出原文省略的而现代汉语又不能省略的某些词句。
6.调——调整:古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言规律作些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以上是翻译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法,我们翻译语句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些什么?
三、方法指引:(让学生阅读专题突破案+考前增分练P9、11、12,然后归纳重点)
(一)关注语境:外部语境、内部语境
联系上下文,前后句,审清外部语境,注意译句的句意重点和句间关系,审清内部语境。(二)抓住关键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词、疑难词、常用虚词
1.积累通假字,总结通假规律
通假字经常成为翻译题的得分点,复习时应该积累文言文中的常见通假字,总结通假规律。重点关注形近通假,同音、近音通假。
2.区别、拆分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是十分重要的得分点。它有两种情况:
①单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走”“金”“谷”等,翻译时要特别把其古今义区别开来;
②类似今天双音节的同形异义词,如“祖父”“妻子”“其实”等,一般情况下要把它拆成两个词翻译。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3.根据语境确定多义词的含义
译准多义词,要注意积累多义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用法,尤其是要掌握常见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句,还要注意:
①利用上下文推断实词的具体含义,把推断出来的词义代入语境看是否合情合理;
②略识词义引申知识,一词多义基本属于词义引申,有其规律,认识这种由本义出发加以引申的规律,有助于揣摩推断词义。
4.依据语法判定活用词并译到位
翻译活用词,其方法有如下两种:
①根据语法知识准确判断。如名词活用为动词,有多种语法特征:两个名词连用,其一必活用为动词;“而”前或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之”前“所”后、副词后的名词必活用为动词,等等。
②译到位。所谓译到位就是必须用一套用语把它在语境中的词性、连同词义一同译出来。例如:
a.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一是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刃”译为“杀”。二是扩充法,将原单音节名词扩充为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译为“驻军”。
b.名词作状语,一般要带“用……”“在……”“像……”等词语。
c.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d.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5.多方推断疑难词
翻译中肯定会遇到疑难词语,对此,不必害怕,因为它要考查的是你的临场推断能力。故要会借助多种方法来推断词义。常用的推断方法有:①语境推断,②语法推断,③对称推断,④字形推断,⑤成语推断,⑥邻字推断,⑦通假推断,⑧课本推断。
当然,推断只是推断,要确保推断出来的意思正确,必须多种推断方法综合使用,尤其必须把它代入原句中看是否合乎上下文的意思。
6.关注常用文言虚词:以、为、因、于、乃、而、则、且(参见第一轮总复习P115-119)(三)抓住特殊句式:判断、被动、倒装、省略、固定
《考试说明》列出四种: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另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等。
特殊句式要靠平时积累:
①要熟记典型例句,这样有助于掌握常见句式。
②要善于总结,充分利用已熟悉的特殊句式的经典范例,归纳总结文言句式的一般规律,逐步掌握文言句式的知识。
临场翻译时,要特别注意两点:
①抓住标志,判断类型。几乎所有的特殊句式都有一定的语言标志,要会利用这些语言标志快速准确地判断句式。
②掌握特殊句式的特殊译法。几乎每一种特殊句式都有特殊的译法:
a.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b.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c.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固定的句式调到位。
d.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e.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硬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省略句的翻译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留心:
省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古代语言的一个特点。省略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点,因为省略现象普遍而复杂,而且很难找到鲜明的标志。这些省略成分在翻译中如果不补充出来,就很难达到现代汉语表意清楚、表达流畅的要求。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该补出省略成分,使文意通顺。为此我们在翻译时可以这样做:
①联系上下文,前后句,回归语境,把握语境。
②积累常见省略句型,灵活判断运用于翻译。
③最常见也最常考的省略句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动词后或介词后的宾语,省略介词“于”或“以”字。
(四)牢记文言翻译原则,灵活使用翻译六法。译完后不要忘了检查答案,看它是否符合生活常理,是否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是否经得起推敲。
四、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