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历史汇编
历史开学第一课汇编

2。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你也需要学习历史。 如果古往今 来的人都不学历史,不懂历史,人也就不成为人了,同 动物没什么区别。为什么一万年前的蜜蜂同今天的蜜蜂 没多大区别?一千年前的猴子同现在的猴子没什么不同? 而一百年前的人同现在的人相比,却有很大的变化呢? 因为动物没有历史,人有!人类通过学习历史,了解和 吸收先辈的经验和智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然 后再把自己的智慧和经验传给后人,如此代代相传,人 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强大, 人类社会也就不断向前发展了。正因为如此,一位名人 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他永远是个孩子。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同历史知识有着不解之缘,他既是 历史知识的继承者,又是历史知识的创造者,也是历史 知识的传播者。
3。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学习历史。中国是一个有着数 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很长时间内,由于完善的制度, 灿烂的文化,领跑于世界。可是到了近代,我们却落伍 了,备受宰割,任人欺凌。一提到古代,我们无比自豪, 一提到近代,我们却无地自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就我们需要去探索的历史 问题。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忘记历史 的民族是会消亡的,而一个歪曲历史的民族是不可能有 前途的。因此,要研究历史,作为一个中国人,熟悉历 史才能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责任,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的国家。
历史开学第一课
走进历史世界
教师自我介绍
第一篇章
历史是什么?
故事? 历史课本? 历史学家写的史书? 普及历史的读物或者历史影视剧?
▪《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
▪
“从又持中,中正也”。
中
册
又
历史,一是指过去事实的记载;二是指已 过去的事实;三是指经历,底细;四是指 自然界和社会的发展进程,沿革,来历; 五是指已过去的经历和事迹的痕迹;六是 指历史学科。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

开学第一课教案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目标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理解历史对现在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历史的重要性(10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他们思考历史的意义和重要性。
讨论历史对于了解我们的过去、理解现在以及为未来做出决策的重要性。
2. 古代中国历史概述(20分钟)介绍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概况,包括以下内容:- 夏、商、周三代的建立与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 汉朝的兴盛与灭亡。
3. 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15分钟)探讨历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 社会制度和文化传承;- 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 人文思想和哲学发展。
4. 研究历史的方法与途径(15分钟)讲解研究历史的方法和途径,包括以下建议:- 阅读历史书籍和资料;- 参观历史遗迹和博物馆;- 观看历史纪录片和电影;- 听取历史学家的讲解和演讲。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一个古代中国历史事件,包括事件的背景、影响以及历史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2. 观看历史纪录片(20分钟)播放一部与古代中国历史相关的纪录片,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背景。
3. 学生报告(15分钟)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对他们讨论的历史事件进行简要报告,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收获。
4. 问题解答(10分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他们在研究历史中遇到的疑惑和困惑。
总结通过开展这堂课,学生将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并认识到历史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同时,他们还将学会一些研究历史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

联系上下文
分析因果关系
将知识点放在历史背景 中理解,把握整体脉络。
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 果关系,深入探究其背
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较与对比
将不同历史事件或文化 进行比较和对比,加深
理解。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的历史案例来 分析理论,增强实际应
用能力。
批判性思维
提问与质疑
对历史事件和观点保持质疑的态度,勇于提 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
增强记忆力
学习历史需要记忆大量的时间、事件 和人物,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和注意力。
社会理解
增进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 学生可以更加自豪地认识 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培养国际视野
通过了解世界历史,学生 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 和文化的背景和发展轨迹, 从而培养国际视野。
促进社会进步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主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发表自 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时倾听他人的意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协作能力。
课堂演讲
总结词
课堂演讲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和自信心,同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就某一历史事件或 人物进行简短的演讲,让学生准备并 呈现自己的观点,通过演讲的方式加 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分析社会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如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发展 需要等,并探讨社会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改革与现代社会
比较社会改革与现代社会改革,探讨社会改革对现代社会 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06
课堂互动与讨论
分组讨论
总结词
分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课堂互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 课堂参与度。
历史开学第一课

即历史学,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三、为什么要学历史?
1.历史具有借鉴作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魏征传》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 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 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 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2.读史使人明智
二、历史是什么?
1.初中各阶段的历史要学习的内容 七年级 中国古代史 上册:中国近代史 八年级 下册:中国现代史
九年级
世界史 上册:世界古、近代史 下册:世界现代史
要求:掌握历史常识,学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 初步学会分析历史问题。
2、历史六要素: 三个主体:人、物、事 六要素: Why: 为什么(背景) Who: 什么人(人物) When: 什么时间(时间) Where: 什么地方(地点) How: 怎么样(过程) What: 是什么(结果)
3、历史的内容 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关系,外 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涉及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
还记得你是在什么地方第一次了解到“历史”吗?
史迹遗存
历史科普书籍 历史影视
历史小说
哪些才是真实的“历史”呢?
4.历史的基本含义
客观性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而 且是指对过去事件的记述和研究。
无论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都要把它学好。
四、怎么学历史?
1.课内学习
积极参与课堂 认真做笔记 不开小差 课前预习 熟悉教材
课后多次回顾 在理解中记忆 高质量完成作业
讲规矩,守纪律,求上进,做一 名优秀的三利学子。
2.课外学习 ①读万卷书
历史开学第一课

历史开学第一课一、课程背景历史开学第一课作为新学期的开端,旨在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本课程将围绕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主线,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丰富的史料,引导学生走进历史的长河,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二、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课程内容1. 中国古代史概述(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2)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与思想文化繁荣(3)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与民族融合(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民族交融2. 中国近代史概述(1)鸦片战争与近代史的开端(2)太平天国运动与民族觉醒(3)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4)辛亥革命与民主共和国的建立3. 中国现代史概述(1)新中国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剖析。
3. 对话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增强学生的历史感悟。
五、课程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本学期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认知。
4. 同伴评价:培养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六、课程实施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
2. 课堂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
3.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三篇

【导语】历史学科是⼀门必修学科。
美国教育家卢布姆说:“如果⼀门学科是学⽣必修的,那么⼈们便认为它对于学⽣或社会是重要的,希望这门学科学得更好,更充分些,⽽不愿学得较差。
”历史在中考、⾼考都是必考科⽬,⽆论如何学⽣都要把它学好。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情感导⼊: 开学问候: 同学们好!见到同学们真⾼兴!我是历史⽼师,能够和同学们在⼀起是我们的缘分。
开学第⼀堂课我们不上课,我和同学们⼀起聊天谈⼼好不好? 读史明理: 问题导引 1、同学们,暑假怎么过的?暑假都读了哪些书? 2、你们知道*主席在你们这个年代都读了哪些书?做了哪些事? 思考探究: 学⽣畅所欲⾔,师⽣⼀起回忆研究,寻找答案。
教师启发:同学们,*读的⼤多是历史书籍。
从*主席的伟⼤功勋看,读历史书籍有什么好处? 学⽣畅所欲⾔:(励志、才华横溢、克服困难挫折、意志坚强、战⽆不胜,实现⼈⽣梦想、成就伟业,古为今鉴,少⾛弯路) 推荐书⽬ ⽼师推荐书⽬:伟⼈名⼈传记。
如:《孔⼦》、《孟⼦》、《韩⾮⼦》、《李⽩》、《杜甫》、*传、周恩来传、⼗⼤元帅传记、马克思、恩克斯、诺贝尔、⽐尔盖茨、贝多芬传记等;历史⼩说:如《隋唐演义》、《李⾃成》等。
推荐理由,⽤问题引导学⽣⾃⼰归纳:我们读伟⼈名⼈传记有什么好处呢?(学⽣:与伟⼈名⼈交朋友,交流思想,学会说话做事处理问题,学会克服困难挫折、成为意志坚强的⼈,能积极向上、勇往直前,成就⼈⽣梦想,取得事业成功,也能成为名⼈、伟⼈。
⽼师⿎励:同学们要趁青春年少多读书,特别要多读历史书籍。
将来⾛上社会打拼出属于⾃⼰的⼀⽅天地,实现⼈⽣梦想、实现中国梦。
学习要求: 同学们,学习要端正态度,讲究⽅法。
态度要认真,上课时排除⼀切⼲扰,聚精会神听讲。
学习要得法。
要想学好中国历史,课前要预习,画出重点内容、不懂的问题;课上聚精会神听课,做好听课笔记,做到听懂了、记住了,讲究时效性;课后要巩固复习。
再记背重点知识。
历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

历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
历年央视《开学第一课》主题
自2008年起,教育部就和中央电视台密切合作,于每年新学年开学之际推出《开学第一课》。
下面是央视开学第一课历年主题供大家参考。
央视开学第一课历年主题(2008-2015年)
2008年,首届《开学第一课》在汶川大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背景下,以《知识守护生命》为主题,对全国孩子们进行应急避险教育和生命意识教育。
2009年,第二届《开学第一课》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背景下,以《我爱你,中国》为主题,为全国中小学生展示了一台爱的主题班会。
2010年,第三届《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节很多目分为“我的梦”、“坚持梦想”、“探索梦想”、“中国梦”4个篇章。
2011年,第四届《开学第一课》,以“幸福在哪里”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
2012年,第五届《开学第一课》,以“美在你身边”为主题,通过探索美、创造美,传递美和和谐美向大家介绍身边美。
2013年,第六届《开学第一课》,以“乘着梦想的翅膀”为主题。
2014年,第七届《开学第一课》,以“父母教会我”为主题。
2015年,第八届《开学第一课》,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主题,本届节目主题将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一个个英雄故事。
这一节目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而设计,靠他们喜欢的`方式,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有利于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每年都是针对当年最重要的事情选定节目内容,有利于增进教育的实效性。
央视开学第一课历年主题都与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都与当前学习实际相融合。
【资料】高中历史开学第一课汇编

• 记:听讲的过程中要在笔记本或书上做听 课笔记,有选择性的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 笔记书写要工整。
看书的方法:
• 一:弄清教材知识的文字含义 • 二:1、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能够
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2、在看书的 同时,作必要的笔记。3、对书上的历史图 片或模型、历史遗址等进行观察,获得有 价值的历史信息。4、最好可以每周复习一 次本周学习的历史知识。
与实践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选修模块
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历史分期
古代史中国ຫໍສະໝຸດ 世界原始社会 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1、高考的需要; 2、各学科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3、丰富知识; 4、提高人文素养和思想境界; 5、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6、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7、学史明智
……
高一新生对历史学习的困惑
• 1、兴趣危机:高一学生面对全新的教材、丰富
的知识容量,有些同学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学好高中历史, 从而失去兴趣。(须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475年——1840年
原始社会(略)
奴隶社会(略)
封建社会
476年——1640年
近代史
中国 1840年——194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界 16世纪初——1917年 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阶段
现代史
中国 1949年——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世界 1917年— 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形成并曲折发展
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

开学第一课教案(历史)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等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知识。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历史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1)夏商西周:中华文明的起源、封建制度的建立。
(2)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3)秦汉: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文化繁荣。
(5)隋唐: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
(6)宋元明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封建社会衰落。
2. 重点历史事件、人物、年代:(1)黄帝、炎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者。
(3)汉武帝:开疆拓土、加强中央集权。
(4)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5)唐太宗:盛唐时期的杰出皇帝,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
2. 教学难点:(1)历史年代的识记。
(2)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与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
(2)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 讲授新课:(1)按照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脉络,详细讲解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年代。
(2)运用图片、故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历史知识。
3. 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历史知识问答,检验学习效果。
(2)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开学第一课-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河西走廊》 《玄奘之路》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中国通史》 《大明宫》 《千古风流人物》 《大国崛起》 《故宫100》
01
历史纪录片
国家宝藏 典籍里的中国 如果国宝会说话 从长安到罗马 了不起的长城
02 历史综艺
《明朝那些事儿》 《万历十五年》 《中国儒学三千年》 《东京梦华录》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 《苏东坡传》
03
历史书籍Βιβλιοθήκη 历史学什么?历史学习范围
七上 中国古代史
七下 中国古代史
八上 中国近代史
八下 中国现代史
九上
世界古近代史
九下
世界近现代史
历史学什么?
历史学习内容
事件发生的 事件涉及的
主要地点
相关人物
事件发生 的时间
地点
时间 03
事件发生 的原因
02
背景 01
人物
事件发生的
阶段及内容
04 经过
05
事件最终带来
06 影响 的 结 果 和 影 响
历史六要素
为什么学历史?
汲取营养 获得知识
为往圣继 绝学
以史为鉴 明正现实
传承精神 振兴中华
要考试 中考 高考
如何学历史?
历史学习第一步
七年级上册
第一 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 华文明的起源
第二 单元
夏商周时期
奴隶制王朝的 更替和向封建 社会的过渡
第三 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
和巩固
开学第一课
七上历史
1
目 录
什么是历史?
2 历史学什么?
3 为什么学历史?
4 如何学历史?
高一历史开学第一课

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将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更好地理解当今社会和世界。
课程大纲
01
02
03
04
古代历史
介绍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包 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
中世纪历史
介绍中世纪欧洲的发展历程, 包括封建制度、教会统治等。
近代历史
介绍近代欧洲和世界的发展历 程,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等。
例如,历史上的一些观念和现实中的观念之间的 联系与区别,以及历史上的一些决策和现实中的 决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记忆技巧
联想记忆法
将知识点与已知的事物 或个人经历建立联系,
通过联想帮助记忆。
重复记忆法
定期回顾和重复学习, 确保记忆的持久性。
故事记忆法
将知识点串联成一个有 趣的故事,通过故事情
节帮助记忆。
音乐记忆法
将知识点与音乐或歌曲 结合,通过旋律和节奏
帮助记忆。
理解能力
01
02
03
04
上下文理解
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理解历史事 件和人物。
会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03
例如,中国古代文化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对
中国的影响。
现实对历史的借鉴
历史事件对当今决策的启示
例如,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对当今国家决策的启示,如改革开 放、抗美援朝等。
历史人物对当今领袖的启示
例如,历史上一些伟大领袖的品质和决策对当今领袖的启示,如毛 泽东、孙中山等。
罗斯福
美国总统,提出新政以应对经济大危机,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202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3篇)

202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精选13篇)2023年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篇1一、说教材《人类的形成》是鲁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内容。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2.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人类起源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
3.使学生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
本课以“人类的形成”为主题概述了原始社会的历史演变,主要以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原始社会的瓦解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了原始社会的历史风貌。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是: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因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
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此外我还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将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是借用《圣经》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由此导入新课。
环节2、学习新课1、人类的出现(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2)人类进化史,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
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
环节3巩固提高本课内容学过后,教师投影图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让学生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
中小学开学第一课 (284)

一、计划提出de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二、学习效果如何?三、如果没完成计划,那么原因是什么?
通过检查,再修订计划,改变不合理de地方.每天应在日记中把计划完成情况认真记录下来,以利改正.
目标如何实现?
养成良好习惯
就是我们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de同时,要做好课堂笔记.老师讲课de时候,只是起个引导de作用,最主要de还是靠自己思考,这就要求在听课de时候时刻都要用心.
党de知识走进校园
延安整风之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七大至八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八大至九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九大至十四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十四大至十六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十四大党章)十六大至十七大,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党章)
党de知识走进校园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第二部分
二零二二年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思政主题班会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学习红色革命精神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第三部分
二零二二年中小学开学第一课思政主题班会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革命先烈历史事迹
青少年怎样爱党爱国
就是听课de时候,不仅注意黑板上老师写de内容,还要注意老师de表情、口型等,要灵活地根据实际情境运用.一般de情况下,口到有三个需要:一是朗读需要;二是记忆需要;三是随时发问.
我要用全身心de爱去迎接今天--------------------爱de习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持之以恒de习惯我是自然界最伟大de奇迹-----------------------自信de习惯用好我生命中de每一天--------------------珍惜时间de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尧的“禅”始/夏启的“禅”终/传说的王朝 2换汤不换药
习惯性搬家/头号大坏蛋 3 一锅粥喝了二百七十年 大国的兴起/城里人暴动/犬戎灭西周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各扫门前雪/木头棒子秀/拜玉的国家
学习历史的方法
利用图书馆、资料馆等广泛阅读有关历史方面的 书籍(史书、人物传记、历史小说、档案资料等)
家
女
女
婿
婿
魏 军 族大 兄将 弟夏 侯 渊 刘 禅
歷史
《说文解字》:“历,过也,传也” “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历史”的三层含义:
1、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2、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记录的历史 3、历史学
学习历史的意义
西方人说:“学史使人明智”, 中国人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学习历史可以发现价值,创造价值 学习历史可以拓宽眼界,提升素质
通过网络、电视等了解历史(历史宣传片、电视 剧等)
访问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 长者等;参观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参观等方式收集资料, 进行研究性学习。
多看、多听、多想、多练
新的要求
秋眠不觉晓,上课别迟到;
(课前准备:人到、心到、书本到)
开学第一课 历史
今天的相聚 明天的历史 ——漫谈初中历史
孔 融 让 梨
丢 弃 妻 儿
武大郎—本名武 植,山东清河县武家 村人身高1.78米,出 身贫寒,但崇文尚武, 少年中进士,任山东 阳谷县令。而潘金莲 是知州的千金,名门 淑媛,二人和睦恩爱, 育有四子。
曹操侄ຫໍສະໝຸດ 堂 侄 女孙 女 婿
婿
夏
侯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辽夏金元,明清王朝完。
开学第一课 历史
谢谢
夜来风雨声,作业按时交。 (导学案、课时特训独立完成)
笔记加测验,活动亦重要;
(笔记可以记在书上,划出重点内容,
笔记兑换印章;每学完一专题要测验) 勤巧作舟楫,学海任逍遥。
1.会预习——寻找和提出问题; 2.会听讲——掌握史实、概念、联系。 3.会复习——温故知新;把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历史讲的是人类社会过去的事情,讲述人与人、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博大精深。它帮助人们了解过去, 理解现在,懂得社会,认识自我,放眼世界,树立科学的 充满人情味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历史课程在提 高中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公民意识、现代人文素养、科学 精神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中学课程体 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袁Sir语录 ■长城是中国农牧业的天然分界线,我们老祖宗很明智,长城 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种的,只能放牧,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呢, 风不吹都能看见黄鼠狼。 ■骑兵打步兵,那不跟德国队踢中国队似的么,我想进几个球 就进几个球。北京奥运会我给你留点脸,5分钟进一个,我不 给你留脸半分钟就进一个,180比0。
对待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态度
可以借助历史剧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不能简单地把剧情当历史,学会对比、
鉴别、分析 不断查阅相关历史知识,来提高自己鉴
赏艺术作品的能力
真正了解历史要看史书,学会对比、鉴别、分析
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人手一本《历史与社会》,开篇第一课《古代埃及》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告诉了我们哪些历史知识? P2
南开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历史题材 的影视作品已成为大众获取历史知识的 “第二课堂”,仅次于历史教科书和教师。
其中,提及率最高的历史题材影视作 品分别是《康熙王朝》、《汉武大帝》、 《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
71.5%的人在接受调查时承认自己能 从历史剧中获得历史知识。
历史上雍正有熹妃钮祜禄氏,是少 年时嫁入雍王府,不是选秀进的皇宫, 也不是汉旗的甄嬛。雍正登基时封她做 的熹妃,后来又封为熹贵妃,最后成了 雍正的皇后,亲生儿子弘历继位,就成 了太后。她的一生相对平坦,并没有那 么多争斗。还有就是钮祜禄氏与果亲王 没有私情,都是剧里杜撰的 。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
前言 失踪的国家 说话的石碑 千古之谜金字塔 法老的诅咒 大战卡叠石 神奇古都底比斯 太阳之子埃赫那吞 太阳历和公历
前言· 开天辟地的神话· 钻木取火的传说
黄帝战蚩尤· 尧舜让位· 大禹治水·
神箭手后羿· 商汤和伊尹·
盘庚迁都· 姜太公钓鱼·
……
朱元璋篇 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 姓名:朱元璋别名(外号):朱重八、朱国瑞 性别:男 民族:汉 血型:? 学历:无文凭,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后曾自学过 职业:皇帝 家庭出身:(至少三代)贫农 生卒:1328-1398 最喜欢的颜色:黄色(这个好像没得选) 社会关系: 父亲:朱五四,农民 母亲:陈氏,农民(不好意思,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 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还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