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三四实验总结
高三化学实验题的总结归纳
![高三化学实验题的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299bd9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7e.png)
高三化学实验题的总结归纳在高三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学习的兴趣。
本文将对高三化学实验题进行总结归纳,让我们回顾一下所学的重点内容。
1.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题1.1 硝酸铜与锌的反应实验现象:锌在硝酸铜溶液中出现放电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
反应类型:单质氧化反应。
实验原理:锌由于活泼性较大,可以将铜离子还原为铜原子,同时自身被氧化为锌离子。
实验方程式:Zn + Cu(NO3)2 -> Zn(NO3)2 + Cu1.2 氯化亚铁与二氧化锰的反应实验现象:氯化亚铁与二氧化锰混合后,受热后会发生爆炸。
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原理:二氧化锰具有催化性质,在适当的温度下,可以使氯化亚铁与氧气迅速反应放热。
实验方程式:2FeCl2 + MnO2 -> 2FeCl3 + MnCl2 + Cl22. 酸碱反应实验题2.1 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现象: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溶液升高温度,冒出气泡。
反应类型: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原理:氢氧化钠为强碱,硫酸为强酸,两者中和反应产生水和相应的盐。
实验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2.2 硫酸与铁粉的反应实验现象:硫酸与铁粉反应,溶液颜色变为红褐色并冒出气泡。
反应类型:酸与金属的反应。
实验原理:铁属于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相应盐的溶液。
实验方程式:H2SO4 + Fe -> FeSO4 + H23. 离子反应实验题3.1 硫酸铜与氯化钠的反应实验现象:硫酸铜与氯化钠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并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类型:双离子交换反应。
实验原理:氯化钠中的Cl-离子与硫酸铜中的SO42-离子交换位置,形成Cl2SO4,同时铜离子Cu2+和钠离子Na+在溶液中。
实验方程式:CuSO4 + 2NaCl -> CuCl2 + Na2SO43.2 氯化钡与硫酸铵的反应实验现象:氯化钡与硫酸铵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4。
化学实验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化学实验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bac430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f.png)
化学实验的⼼得体会(精选1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作⽣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篇⼼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法。
⼀起来学习⼼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是店铺精⼼整理的化学实验的⼼得体会,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化学实验的⼼得体会篇1 化学是⼀门实验科⽬,需要考⽣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
做完化学实验之后,学⽣们要写化学实验⼼得体会,将⾃⼰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
下⾯店铺为⼤家提供化学实验⼼得体会,供⼤家参考。
化学是⼀门以实验为基础与⽣活⽣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在实验中发现问题,⾃⼰看书,独⽴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也就加深了学⽣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如⽤电解饱和⾷盐⽔的⽅法制取氯⽓的的实验要清楚各实验仪器的接法,如果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地浪费时间,会事倍功半。
虽然做实验时,⽼师会讲解⼀下实验步骤,但是如果⾃⼰没有⼀些基础知识,那时是很难作得下去的,惟有胡乱按⽼师指使做,其实⾃⼰也不知道做什么。
做实验时,⼀定要亲⼒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就会忘得⼀⼲⼆净,这还不如不做。
做实验时,⽼师会根据⾃⼰的亲⾝体会,将⼀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学⽣,拓宽学⽣的眼界,使学⽣认识到这门课程在⽣活中的应⽤是那么的⼴泛。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a6f7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c.pn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配比,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
2. 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等,加入待测物质中,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金属与盐酸反应:将金属片如锌、铁等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金属的溶解,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对酸的反应性。
4. 酸与碱中和反应: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混合,逐滴加入,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记录加入的酸碱体积。
5. 酒精和脱水剂实验:将酒精与脱水剂如浓硫酸等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的反应,同时可以用湿的蓝色石蕊纸测试气体的酸碱性。
6. 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盐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金属片的溶解等,可以根据表观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7. 催化剂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催化剂如铁粉、铜粉等,观察反应的速率和明火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要点包括注意安全操作、掌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目的和结果分析等。
在考试
中,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实验内容。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2016d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7.png)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化学实验总结(精彩9篇)化学(chemistry)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6d7085c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5.png)
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课程,学生需要在这门课程中掌握许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这些知识是未来高考和大学进阶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在科学和技术领域中,化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并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必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这些基本知识点。
1、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基本概念有物质、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离子、化学键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概念的定义和基本规律。
2、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化学中重要的基本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化学计量的基本计算方法和规律,其中包括原子量、分子量、质量分数、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等。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加成反应、裂解反应等,同时还需了解反应速率、平衡常数和反应热等相关概念。
4、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也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在高中课程中也被广泛学习。
学生需要掌握二者的定义和区别,并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5、酸碱理论与pH值酸碱理论是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了解酸碱定义、酸碱中和、pH值等一系列相关概念,并能通过化学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
6、物质的状态与转化物质的状态和转化也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定义和特征,同时还需了解气体压力、气体温度、动力学理论等相关知识。
7、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内容,其基本概念和特征需要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包括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并且需要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8、有机化学在高中化学中,有机化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生需要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烃类、醇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等重要化合物。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必修知识点非常丰富和重要,学生需要通过认真的学习和复习来掌握这些知识点,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注重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6b92245195f312b3069a53c.png)
高中化学课本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P5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按顺序写出所选试剂添加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涉及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P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Ag+检验方法P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蒸馏P7-8所涉及的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4、萃取分液P9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查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颜色:溴水_______ 溴的CCl4溶液_______ 液溴_______ 溴蒸气_______碘水_______ 碘的CCl4溶液_______ 碘_______ 碘蒸气_______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解水P13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2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16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误差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P26(1)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丁达尔效应:(操作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浊液和胶体过滤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浊液、溶液、胶体利用半透膜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泳(P28科学视野)补充:带正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负电的胶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离子反应P31-33(现象)(1)Na2SO4+KCl_____________ (2)NaSO4+BaCl2_____________(3)NaOH+HCl_____________ (4)CuSO4+NaOH_____________(5)NaOH(酚酞)+HCl_____________ (6)Na2CO3+HCl_____________9、钠单质的性质P47、P49(1)如何取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的切割、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钠与水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铝单质的性质P48铝熔化实验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铁单质与水反应P50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棉花、肥皂液、氢气的检验1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P55注意:放热反应,滴加酚酞(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P56(1)外观差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于水温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滴加酚酞溶液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分解实验(大管套小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酸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焰色反应P57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焰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氢氧化铝的性质P58(1)Al2(SO4)3溶液中滴加氨水(2)Al(OH)3加稀盐酸和NaOH溶液16、铁的氢氧化物P60(1)FeCl3溶液和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2)Fe(OH)2的制备沉淀在空气中放置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设计实验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Fe3+的检验P61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2+的检验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Fe2+和Fe3+的相互转化P61FeCl3溶液中加Fe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FeCl2酸性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P62现象,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硅酸的制备P76Na2SiO3(1:2或1:3稀释)+酚酞+稀盐酸,至红色变浅接近消失。
高中化学最全实验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最全实验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53b89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8.png)
高中化学最全实验总结教案
实验名称:化学反应速率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探讨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等因素的关系。
实验材料: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钙溶液、醋酸乙酯、酚酞指示剂、试管、试管架、分液漏斗。
实验步骤:
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2. 在试管中加入数滴酚酞指示剂,使溶液变成粉红色。
3. 将两个试管倒立放置在试管架上,使试管中的液体保持接触状态。
4. 往一个试管中滴加少量醋酸乙酯,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
5. 记录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和反应的速率。
实验结果分析:
1. 加入醋酸乙酯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沉淀,并且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
2. 随着醋酸乙酯的加入,反应速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
3. 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提高反应速率,而温度的升高和反应物表面积的增大也会加快反应速率。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这些结论对于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以指导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扩展实验:可以进一步探究不同催化剂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或者利用其他反应系统进行反应速率实验,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和掌握。
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三
![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71eb2d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72.png)
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三化学在高中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必修三是其中的一门主要课程。
在上海的高中教育中,化学必修三是学生们在学术成长中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介绍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三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以及学生在该课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第一部分:化学必修三课程概述化学必修三是上海高中教育中的一门关键课程。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做准备。
化学必修三的主要内容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三个领域。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必修三的第一个重要领域。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无机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学生将进一步深入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类型。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如氢氧化物、盐类和氧化剂等。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必修三的第二个重要领域。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深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学生将学习到烃、卤代烃、醇和醚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性质。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有机反应的类型和机理,为进一步研究有机化学奠定基础。
第四部分: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化学必修三的第三个重要领域。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将学习物质的结构和能量转化的原理。
学生将深入了解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和电化学等重要概念。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到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酸碱滴定等实验技巧。
第五部分:实验技能化学必修三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通过实验,学生将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巧。
学生将进行一系列实验,如配制溶液、测定物质的性质和分析未知物质等。
通过实践,学生将提高他们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等能力。
结论:上海高中化学必修三是一门全面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通过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内容,学生将具备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通过实验的实践,学生将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cf2346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8.png)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化学实验报告篇1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
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
”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
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
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30430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b.png)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高三化学教学反思工作总结篇1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6两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认真研究考纲、考试说明。
高考化学试题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因此开学初在备课组长的引领下认真研究考纲、考试说明,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详细复习计划。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我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二、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并坚决贯彻我们高三备课组统一计划:第一阶段的基础复习,稳扎稳打,打好基础。
这阶段复习主要以《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本教材为线索,《金版新学案》为教辅,进行系统的复习。
考纲规定的考点,近几年高考反映的重点考点,怎样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有关内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第一阶段复习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不能简单的将知识点进行堆积,师生应互动,引导学生将头脑中散乱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规律化,将零星的知识“点”梳理成知识“线”,并编织成知识“网”。
同时还要将化学知识提炼升华,形成牢固的知识框架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
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消除知识上的盲点,拓展知识的生长点,达到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将知识内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1)回归课本,精读教材,字斟句酌。
系统复习,自始至终都应以教材为本,回归教材,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对中学化学知识和技能都要一一复习到位;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结构;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使用和描述要科学、准确和全面,如规范地使用化学用语,正确、全面地表达实验现象和操作要点等对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
如与离子反应有关的知识有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的检验和推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等。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https://img.taocdn.com/s3/m/38ba60bb0242a8956bece4df.png)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3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总结
![3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15e6b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43.png)
《化学反应原理》教材实验总结实验一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0.01mol/L的KMnO4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 H2C2O4(草酸)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 H2C2O4溶液2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实验中发生了如下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 10CO2↑+8H2O【注意】1.不能改变KMnO4的用量,因为要通过KMnO4的紫红色来标示实验。
2.实验开始时溶液褪色较慢,随后褪色会加快,是因为反应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二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01mol/L Na2S2O3;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H2SO4;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
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实验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2+S+H2O实验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mL左右10%的H2O2,双孔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
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实验四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NO2(g)N2O4(g)ΔH=-56.9kJ/mol红棕色无色实验时,可把NO2的平衡球在热水和冰水中交替进行浸泡,观察颜色变化。
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实验中的Mg(OH)2沉淀可以通过MgCl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机分离获得沉淀物。
实验中应使用过量的NH4Cl浓溶液,并要注意充分振荡,以加速Mg(OH)2的溶解。
实际上,Mg(OH)2沉淀溶于NH4Cl溶液具有较大的可逆性。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af35300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cd.png)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涵盖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实验名称: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目标:
1. 理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
2. 掌握制备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3. 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
1. 硫酸铜(CuSO4)
2. 氢氧化钠(NaOH)
3. 试管、烧杯、滴管、搅拌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器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产生。
4. 等待反应完全后,用滤纸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观察沉淀物的性质。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
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产生蓝色沉淀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沉淀物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双替换反应,其中铜离子(Cu2+)被氢氧根离子(OH-)替换,而钠离子(Na+)被硫酸根离子(SO42-)替换。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化学实验心得精选范文5篇
![化学实验心得精选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bd6a57680203d8cf2f243c.png)
化学实验心得精选范文5篇(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心得体会范文意为读书、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文字感受中作为模范的心得体会,也常常用来指心得体会的模板。
常常用于心得体会的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耐性越来越小,它的出现补缺这个漏点。
心得体会范文就像一个公式,可以参考他人提供的感受带入到符合自己的心得体会中就可以了。
Download tips: The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model essay means the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as a model in the written feelings written after reading, studying, and practice. It is also often used as a template for the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Often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experi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patience is getting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it appears to fill this gap. The experience model essay is like a formula, you can refer to the feelings provided by others and bring it into your own experience.正文内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0篇
![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7172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3.png)
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0篇【#工作总结# #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10篇#】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
回首过去的工作历程,我们在挑战与机遇的交织中砥砺前行,在困难与希望的碰撞中拼搏奋进。
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这份工作总结将忠实记录我们一路走来的足迹,探寻成功的经验,反思不足的教训,为续写辉煌篇章奠定基础。
1.2024高中化学教学个人工作总结篇一本学年我担任高三理科1班化学教学工作,高三(1)班班主任工作,高三化学备课组工作。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储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
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把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
因此我与其他高三化学教师仔细分析了近几年来课改区的高考试题,结合历年来新课标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如对比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因此在我校暑期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当中我与其他同备课组的化学老师全部获得优异成绩。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
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大纲。
考纲是高考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
因此在12月我省考试大纲公布之后,我与备课组老师仔细研究,并准备在今后教学中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ccd11a6294dd88d1d26b15.png)
Prevention is the best way to solve a crisis.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1听了将小钢老师,林文兴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一下几点体会:一、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1)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2)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
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
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二、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
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络化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
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
材料化学高中实验总结教案
![材料化学高中实验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b1a8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6.png)
材料化学高中实验总结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反应合成铜氧化物,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学习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铜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黑色的铜氧化物。
实验材料:氧化铜粉、熔融石灰、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火柴、镊子。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量氧化铜粉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熔融石灰拌匀;
3. 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
4. 观察试管内反应情况,记录下产生的颜色变化。
实验总结与讨论:
1. 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了氧化铜与熔融石灰加热后生成了黑色的铜氧化物,证明了氧化反应的进行。
2. 实验中需要注意加热时火焰的高度,以免产生危险。
3. 在实验过程中,玻璃棒和镊子可用来搅拌和取出试管。
4. 实验操作要细心,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总结教案结束。
(注意:实验中如有任何不懂或危险的情况,请及时向实验老师寻求帮助。
)。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3a8d1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f.png)
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Ar]3d54s1、29Cu Ar]3d104s1.(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实验实验一: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向2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0.5gKMnO4和1ml浓盐酸,然后迅速地轻轻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日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等待片刻,观察现象。
现象包黑纸没有明显变化没包黑纸量筒内气体颜色变浅。
量筒内壁出现黄色油状液滴。
试管中有少量白雾。
液面上升,水槽中有固体析出练习.如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请写出化学方程式1)CH4+4Cl2CCl4+4HCl。
(2)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_________。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3)U形管左端的气柱变化是__________。
A.体积增大B.体积减小C.可能消失D.不变(4)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_反应中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光少,且生成的HCl能够溶于水,所以左端压强减小,右端玻璃管中的水柱降低。
实验二: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可得到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物;用该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1.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2.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3.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
现象: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KMnO4溶液红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褪去3.收集到的气体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科学探究】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①中加入石蜡油和石棉;试管②放在冷水中;试管③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
实验要点:(1)石棉要尽量多吸收石蜡油。
(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
(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实验中,碎瓷片和氧化铝的作用是:氧化铝起催化剂的作用,碎瓷片除了催化作用还起到间接加热的作用。
练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石油的催化裂化,装置如图: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烧瓶Ⅰ中固体石蜡先熔化,Ⅱ中试管有少量液体,试管Ⅲ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后闻试管Ⅱ中液体气味,具有汽油的气味。
资料一:石蜡是含有20~30个碳原子的烷烃的混合物,常温下呈固态。
资料二:石油催化裂化中通常使用Al2O3作催化剂。
(1)请简述仪器连接时遵循的原则:_________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检验装置的气密性_;装置中,有两处玻璃管比较长,这样做的目的是:导气、冷凝气体。
(2)实验过程中,试管Ⅱ中出现少量液体,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裂化生成了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
(3)试管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裂化生成了碳原子数小于5的烯烃。
(4) ____不能_____ (填“能”或“不能”)用试管Ⅱ中的液体萃取溴水中的溴,说明你的理由:因为裂化产物中有烯烃,易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5)写出二十烷裂化为癸烷和癸烯的化学方程式:C 20H4223Al O−−−→C10H22+C10H20。
实验三:苯的性质例题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的活塞关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除去混在HBr中的Br2;反应开始后,D、E两支试管中的现象为__D中石蕊试液变红,并在导管口有白雾生成,E中出现淡黄色的沉淀。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在B的NaOH溶液中可看到的现象是__在NaOH溶液底部有无色油状液体聚集。
(4)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作用的仪器有D、E、F(填字母)。
实验四:乙醇的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变化反应烈程度反应实质水浮、熔、游、响、反应剧烈水中的氢被置换红乙醇沉、不熔、不向、反应较缓和羟基中氢被置换气泡、反应缓慢2.乙醇的催化氧化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
现象结论铜丝又变回红色,重复几次后试管口有刺激性气味乙醇在能被热的CuO氧化为醛(乙醇在用Cu做催化剂并加热时能被空气氧化)练习.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加热;乙的作用是_冷却_。
(3(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__乙酸____。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实验五:乙酸的酯化反应:在1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 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到Na2CO3饱和溶液的液面上。
注意事项:(1)试管中需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加入顺序是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2)为防止试管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碎瓷片或沸石。
(1)酯化反应是可逆的,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2)导管不能插入Na2CO3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3)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便于收集(4)酯的分离:酯在试管中的上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取上层。
实验六:金属的冶炼――铝热反应步骤:1.用两张圆形滤纸分别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有四层。
把内层滤纸取出,再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跟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圈上,下面放置盛沙的蒸发皿。
2.把5g炒干的氧化铁粉末和2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上,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并在混合物中间插一根镁条,用小木条点燃镁条。
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镁条剧烈燃烧,放出一定的热量,使氧化铁粉末和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放出耀眼的光芒。
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铝热反应的操作和运用往往容易被忽视,但近几年高考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大部分是穿插在推断题中。
要掌握铝热反应的操作,知道是固+固冶炼金属的方法,铝和CuO、Cr2O3、MnO2、WO3都能发生置换反应。
练习.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润湿,再与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架台铁圈上,下面放有盛有细沙的蒸发皿,将5 g干燥的氧化铁粉末和2 g 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上面加少量氯酸钾固体,并在混合物中插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镁条。
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铝可用于制造信号弹、燃烧弹、火箭推进剂等。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Fe2O3+2Al高温Al2O3+2Fe。
(3)此反应称为铝热反应,铝粉也可以和锰、铬等的氧化物粉末发生铝热反应。
写出下面反应的方程式:Al+MnO2:___4Al+3MnO2高温2Al2O3 +3Mn;Al+Cr2O3: __2Al +Cr2O3高温Al2O3 +2Cr__。
(4)指出Al和MnO2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MnO2______,还原剂是___Al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Al2O3____,还原产物是____Mn_____。
实验七: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中提取溴:步骤:①海水浓缩酸化→②用氯气置换出溴单质→③通空气吹出溴蒸气→④用SO2(水)吸收→HBr请写出有关步骤的离子方程式:②Cl2+2Br—→2Cl—+Br2。
④SO2+Br2+2H2O=H2SO4+2HBr2.海带中提取碘:实验步骤:(1)取食用干海带,用刷子刷去表面粘附物,不用水洗,称取15g,放入铁或瓷坩埚中,把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煤气灯高温灼烧,将海带烧成炭黑色后,自然冷却,(2)将坩埚内灼烧残余物放至小烧杯中,加入5mL蒸馏水,不断搅拌,10分钟后过滤。
(3)在滤液中加入1mL饱和的新制氯水,振荡溶液,5分钟后,再滴入1%淀粉液1—2滴,溶液立刻由无色变成蓝色,由此证明溶液中含碘。
练习.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③萃取;过程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 2Cl—+I2。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A 甲苯、酒精B 四氯化碳、苯C 汽油、乙酸D 汽油、甘油(3)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右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使蒸馏烧瓶均匀受热,控制加热温度不使过高,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