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10*1分
二判断10*1分不用改错
三比较分析
1 可用投资和可贷头寸
2 借款负债和存款负债
按照资金来源划分,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存款负债、借款负债、结算性负债和应付款项。银行需要对前两项来源支付利息,称为计息负债。存款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和经常性资金来源,借款负债的比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上升。
3 会计资本和监管资本
会计资本是会计意义上的资本,对应着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是一种实际存在的资本,代表着股东的权益。主要关注主体是股东。在数量上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银行希望拥有的资本越少越好,因为银行这样能够通过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提高资本利润率,增加股东价值。
监管资本是法律意义上的资本,是符合监管当局要求的资本,确定监管资本的标准是资本的用途,尤其是防范吸收银行未来损失的作用,主要关注主体是监管当局。从数量上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监管当局总是希望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以提高银行吸收损失的能力,尽可能减少银行破产倒闭的风险,从而确保银行稳定。
4 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监管资本中的核心资本均为会计资本,只是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还需要从核心资本中扣除一些项目;附属资本中的一部分(如重估储备、一般准备、优先股)属于会计资本,而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在会稽山属于债务,因而不属于会计资本。
5 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用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代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等业务。中间业务有两个特征:一是不形成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从而不进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二是产生非利息收入。因此,中间业务也被成为表外业务或收费业务。但是在狭义上,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分别指两类不同的业务。因此,商业银行业务划分为四大类,即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狭义的中间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四简答
1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分为五类: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照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机试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兮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2 贷款流程
(一)贷款营销与借款人申请
(二)信用评级与授信额度核定
(三)贷款调查、审批与发放
(1)贷款调查与分析
(2)贷款审批
(3)签订借款合同
(4)贷款发放
(四)贷后管理
(1)贷后检查
(2)贷款风险预警
(3)贷后管理责任制
3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措施、方法
(一)资产管理理论
(1)商业贷款理论: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客户的存款,而这些存款是要经常提取的。
(2)资产转换理论:银行的贷款不能仅依赖于短期和自偿性
(3)预期收入理论:决定贷款安全性,不是贷款的用途,也不是担保品,而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
(二)负债管理理论:银行可以积极主动的通过借入资金的方式来维持资产流动性,支持资产规模的扩张,以获取更高的盈利水平。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从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结合起来保证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保证资产负债结构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以此保证银行具有充足的流动性。
4 金融分析5C法
信用(Character):借款人的还款意愿,主要通过借款人过去的信用记录及借款人(或其
管理者)的品质、性格等来反映
能力(Capacity):包括财务能力和法律能力两大类,财务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而法律能力涉及借款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是否有权利签署法律保护的借款合同
资本(Capital):借款是否有充足的自有资金,能够在经营上出现损失时及时弥补,从而能够保证银行债权的安全
担保(Collateral):借款的第二还款来源,在借款人无法依靠其正常收入偿还银行借款时,能够帮助银行减少损失
环境(Condition):借款人未来经营的外在环境,它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借款人未来的收入情况,从而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借款人未来的偿还能力
五案例分析2*10分
1 票据贴现
(一)贴现、转贴现与再贴现
贴现是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在贴付一定利息后,将票据权利转让给商业银行的票据行为,是商业银行向持票人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另一商业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
再贴现则是商业银行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再以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票据行为。
(二)票据贴现与贷款的比较
(1)融资性质。贴现是一种票据买卖关系,而贷款则是一种借贷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尽相同
(2)融资对象。申请贴现的仅限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但申请贷款的还可以是自然人。
(3)融资基础。贴现必须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而且这些交易通常是在贴现之前就已完成的交易,而贷款项下的商品交易要在贷款发放后才会发生
(4)融资期限。票据贴现最长不超过6个月,贷款的期限可长达30年,比如住房抵押贷款
(5)融资利息。贴现的利息采取预扣的方式,而贷款的利息一般采取分期支付或到期支付的形式。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贴现的实际利率比贷款的高
(6)融资利率。贴现利率采取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百分点的方式生成,加点幅度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不能低于中共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90%。由于再贴现利率要远低于贷款基准利率,因此在实践中,贴现利率要低于贷款利率(7)还款人和还款金额。贴现到期以后,偿还银行款项的是票据承兑人,而不是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的票据贴现申请人,所支付款项是票据上所载明的金额。而贷款到期后,偿还银行款项的是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的借款人,还款金额除了本金以外,还包括利息(8)流动性。对于贴现来说,在到期前,银行可以通过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方式融入资金。而对于贷款来说,由于贷款的流通市场非常狭小,银行很难在到期前通过转让的方式变现,因此,贴现的流动性要远远高于贷款。
(9)融资风险。银行办理贴现的票据要经过承兑,而且通常是银行承兑,再加上贴现有真实的商品交易为背景,期限比较短。因此,对于银行来说,贴现的风险相对较低。而一般来说,贷款的风险相对要高一些。
(10)办理手续。由于票据及贴现等几乎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办理手续相对比较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