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笔记
育明考研:2013年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七月一日之前推出全国58所院校行政管理视频和资料,优惠价为1680元-2500元。
越早越优惠。
还赠送最后三套押题卷和公共课阅卷老师一对一的点评指导。
育明教育包揽2009-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第五节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战略目标一、人力资源管理与生产力用最少的资源去完成目标或运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多地完成任务,是组织永恒的目标。
可以说,一个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产力的高低。
在如今虽然对生产力的真正含义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甚至存在争论,但生产力通常以产品或服务的数量为主,也可以引申为产品和服务的整体价值。
一般的看法认为,生产力是一个时期内投入一产出的比率,并保证质量。
用公式表示为:生产力=产出量/投入量人力资源管理,作为提高组织生产力的关键领域,其对生产力提升的贡献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予以说明:一是不断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扩大人力资源投入的收益,实现组织生产力的提高;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促使人力资源价值的实现,最终提高组织生产力。
1、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的控制问题从组织生产力的角度观之,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成本中心改造为利润中心,控制人力资源的成本,直接达到实现生产力的目的。
人力资源成本是一个组织取得人力资源、使用人力资源、维持和提升人力资源而付出的代价。
一般而言,一个组织用于人力资源上的成本主要包括:(1)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
它是一个组织在招募和甄选人员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招募成本,选择成本、安置成本。
(2)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指组织为提升人力资源的质量而投入的培训和教育费用。
(3)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是组织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等。
(4)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
(5)人力资源的离职成本。
是由于职工离开组织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离职补偿成本、空职成本。
如何有效控制人力支出,并不断扩大其收益已直接影响着一个组织的效率。
人民大学EMBA-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课堂笔记全集4
第四讲一、课程简介本讲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策略模式和两个支援性作业(工作分析和绩效评估),重点讲授了绩效评价概念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策略模式●掌握工作分析的概念、步骤和层次●掌握绩效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掌握绩效评价的测量方法●列举不同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工作中绩效评价容易出现的问题三、要点提示:人力资源策略模式、工作分析、绩效评估、相对标准法、绝对标准法、目标管理法、全方位业绩评价法、直接排列法、间隔排列法、配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特征评价表、行为定向评价法、关键事件法、晕轮效应、居中趋势四、课程预习:●阅读指导1、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第3、10章2、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第8章●阅读笔记课程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程学习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研方振邦《管理学基础》重点总结
第一篇绪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管理是人类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通过管理,人们能够有目的、有秩序地组织生产、改善生活和从事其他社会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组织任务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类社会日益需要通过集体协作来达成组织目标,管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本章将对管理及管理学的有关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旨在帮助读者对该学科有个初步的认识。
1•1管理1•1•1管理的内涵管理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人们对管理内涵的理解各持己见、不尽相同。
其中最通俗的一种解释就是将管理界定为“管人”和“理事”,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和事物进行安排与处理。
尽管这种字面意义上的解释颇为精练,但难以严格地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
管理始于人类有组织的活动,寓于组织之中,因而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管理的内涵,首先应该对组织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1•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也就是说,管理不可能独立于组织而存在。
所谓组织,是由人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无论是国家、军队、教会等庞然大物,还是企业、学校、医院等小型单位,它们都是组织,因为它们都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见图1-1)。
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
人是组织的主体,是组织借以开展工作、达成目标的首要因素,而且组织是两个以上人员的集合体,单独一个人的工作是不能够构成组织的。
其次,每个组织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组织的目的通常以一个或者一组目标来表达,它反映了组织所希望达到的状态。
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组织的结构既可以是弹性的、开放的,也可以是刚性的、严密的,但不管其类型如何,它都要求具有某些精细的特征,以便明确组织成员间的工作关系。
尽管管理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有组织都可以加以运用,但是,由于不同类型组织的最终目的不同,在管理活动中所关注的侧重点也就各不一样,因此管理者在实践工作中要视不同类型组织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有针对性地予以区别对待。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序号 院系 招考专业 ①120401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
②120404 社会保障
1
公共管理学院
③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④1204Z1 公共财政与政策 ⑤1204J1 城乡发展与规划 ⑥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⑦1204Z2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 2 3 4 教育学院 社会与人口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农业与农村发展 学院 ①120401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 ②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科目三
科目四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复试科 目 中国政 府与政 治,外语 社会保 障理论 与政策, 外语
备注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101-思 想政治 理论 101-思 想政治 理论
620-学 科基础
120404 社会保障
620-学 科基础
120405 土地资源管 理
101-思 想Biblioteka 治 理论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620-学 科基础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公共管理 学院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经验分享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经验分享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初试经验我考了两年,第一年决定考研是在6月份,但是真正进入状态复习是在十一放假时。
因为我身边有一个考人大经济的同学,老是跟我说不用急。
我6-9就比较松懈。
第二年是7月份开始看书的,7.1号开始就是每天7:00-晚上10:00。
我希望想考的同学们,看书趁早,不要松懈,每天要坚持。
(一)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我建议先看大学的教材。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高数《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四版上册、下册。
上面的知识很简单易懂。
我大学时高数学的不是特别好,但是看了这个教材之后,高数知识框架很清晰。
每个章节后面的习题不用做了,没有必要。
教材上下册看完后,看全书的高数,主要是习题可以练习一下。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华中科技大学,第二版。
线代的知识是个整体,所以是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楚来龙去脉,我第一年考的时候就是因为时间紧张,根本没有弄清晰就上了考场,吃亏很大。
前面几章联系很大,后面两章要稍微独立一些。
同样的,看完教材就看全书做题。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概率论也是用的华中科技大学的版本。
概论看教材的时候,概念比较重要,例题我不建议全部看,一般看每个概念、定理后面例1、2等,越靠近后面越没必要看,有些定理概念的证明也没有必要看,有点浪费时间。
同样是看完之后就看全书做题。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教材是《李永乐.复习全书。
数学三》第一年的时候看了一遍,第二年也是只看了一遍。
我觉得数学,看大学的教材是经典。
理解很重要,全书上面前面是知识点,但是还是没有书上那么全面,尤其高数。
在理解的基础上做题。
全书每个章节后面的练习题,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做,至少我没有做,所以买书时附带的答案直到我今年考完都是新的。
我9月底看完的全书,10月份开始做《李永乐660题》,其实660没必要做,我刚开始全部用铅笔写,以为会写第二遍。
结果做前面高数的前一两章,对的就没有两个,很受打击。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点(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第一章一、人力资源的特点: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第二章一、人性假设理论(P50)(一)X理论—Y理论麦格雷戈将传统的人们对人性的假设称为X理论(性本恶),基于X理论,麦格雷戈提出了与之完全相反的Y理论(性本善)。
麦格雷戈认为Y理论比X理论更优越,因此管理应当按照Y理论来行事(二)四种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二、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低级到高级)三、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一)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往往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有关,赫兹伯格将其称为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认可、工作本身、责任、晋升、成长的六个方面:而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则大多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有关赫兹伯格将其称为保健因素,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政策和管理、监督、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薪酬、与同事的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地位及安全感等十个方面(二)理论的不足之处:1.调查样本的代表性不够 2.人们总是把好的结果归结于自己的努力,而把不好的结果归罪于客观条件或他人身上 3.高度的工作满意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三)指导意义:能够促使管理者注意工作内容方面因素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们与工作丰富化和工作满足的关系第三章第四章一、职位分析的步骤(一)准备阶段:1.确定职位分析的目的和用途 2.成立职位分析小组3.对职位分析人员进行培训4.做好其他必要的准备(二)调查阶段:1.制定职位分析的目的 2.根据职位分析的目的,选择搜集工作内容及相关信息的方法 3.搜集工作的背景资料 4.搜集职位的相关信息(三)分析阶段:1.整理资料 2.审查资料 3.分析资料(四)完成阶段:1.编写职位说明书 2.对整个职位分析过程进行总结 3.将职位分析的结果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的相关方面,真正发挥职位分析的作用二、职位分析的方法(一)定性的方法:访谈法、非定量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关键事件技术、工作日志法、工作实践法(二)定量的方法:职位分析问卷法、管理职位描述问卷、通用标准问卷、O*NET系统、职能职位分析系统法、职位分析计划表三、职位说明书的主要内容职位标识、职位概要、履行职责、业绩标准、工作关系、使用设备、工作的环境和工作条件、任职资格、其他信息(前七个属于职位描述,第八个属于职位规范)第五章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一)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对计划期内人力资源规划结果的总体描述(二)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总体规划的分解和具体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观判断法、德尔菲法、趋势预测法、回归预测法、比率预测法三、马尔科夫模型:用来预测等时间间隔点上(一般为一年)各类人员分布状况的一种动态预测技术,这也是从统计学中借鉴过来的一种定量预测方法四、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一)供给和需求总平衡,结构不匹配1.进行人员内部的重新配置,包括晋升、调动、降职等,来弥补那些空缺的职位,满足这部分人力资源需求2.对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使他们能够从事空缺职位的工作3.进行人员的置换,释放那些企业不需要的人员,补充企业需要的人员,以调整人员结构(二)供给大于需求1.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拓新的增长点,以增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2.永久性地裁员或者辞退员工3.鼓励员工提前退休4.冻结招聘5.缩短员工的工作时间、实行工作分享或者降低员工的工资6.对富余员工进行培训(三)供给小于需求1.从外部雇佣人员,包括返聘退休人员2.提高现有员工的工作效率3.延长工作时间,让员工加班加点4.降低员工的离职率,减少员工的流失,同时进行内部调配,通过提高内部的流动来增加某些职位的供给5.可以将企业的一些业务外包,这实际上等于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第六章一、招聘的原则因事择人的原则、能级对应的原则、德才兼备的原则、用人所长的原则、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二、招聘工作的程序1.确定招聘需求2.制定招聘计划(招聘的规模、招聘的范围、招聘的时间、招聘的预算)3.招募4.甄选5.录用(录用决策、通知录用者及未录用者、员工入职、试用和正式录用)6.效果评估(招聘的时间、招聘的成本、应聘比率、录用比率)三、内部招募的方法(一)工作公告法:通过向员工通报现有工作空缺,从而吸引相关人员来申请这些空缺职位。
【人大考研】2019年人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复习资料、参考书、考研真题及解析、报录比、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解析-育明考研考博一、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招生人数、考试内容专业年份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复试科目人力资源管理2018年12人101政治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人力资源管理笔试外语笔试专业与综合素质面试外语听说测试2017年18人2016年16人2015年17人2014年24人人大考研fudao+VX:yumingjiaoyuzsy二、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分数线年份单科(100分)专业课(150分)总分2018年55分90分363分2017年55分90分377分2016年55分90分376分2015年50分90分369分2014年50分90分369分三、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科学综合:(1)劳动经济学部分:《劳动经济学》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十版伊兰伯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扩展阅读)(2)劳动关系学部分:《劳动关系学》常凯主编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3)人力资源管理部分:《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彭剑锋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绩效管理》付亚和、许玉林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薪酬管理原理》文跃然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扩展阅读)803的复习除了看书完全没有任何更好的办法,但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那几本课本背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有些知识点根本记不住。
人管的知识点比较零碎、比较细,所以基本精力都要放在背知识点上,就不对人管的老师多做分析啦,但了解一些前沿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也对答题很有帮助哟。
四、真题803劳动科学综合劳动关系学部分1、简述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学派关于工会的理论观点2、简述当前集体谈判分散化的趋势3、简述劳务派遣与劳务外包的概念及两者区别论述题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如何理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建立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领导协调机制,形成全社会协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人力资源管理部分1、比较内外招募的优缺点2、什么是期权激励3、简述培训效果评估的常见指标类型论述题分析新生代员工的需求,并论述怎么样对新生代员工有效激励五、导师信息:(1)常凯:关注集体劳动关系,研究劳工、工会、罢工,也比较有名啦。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笔记第一、二章1.核心能力的四个特征:价值性、独特性、难模仿性、组织化2.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
3.企业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1>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2>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植根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3>人力资本是指蕴藏于组织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内驱力、团队意识等各种因素的集合。
4.人力资源:1>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中引入了“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他指出,和其他所有资源相比较而言,惟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并且是经理们必须考虑的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2>国内学者郑绍濂则主要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界定,认为: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综合,它应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5.人力资源的特征:1>与其他资源相比较:1.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具有生物性2.在开发过程中具有能动性3.具有时效性4.有可再生性5.具有不可剥夺性2>与其他财务资本相比较:1.高价值创造、高风险投入的资本2.自我经营、自我扩张的资本3.经营复杂缓慢,收益难以计量的资本4.人性化资本6.人力资源管理: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
7.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1>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1.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是指企业家和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人民大学EMBA-人力资源管理方向课堂笔记全集4
精心整理第四讲一、课程简介本讲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策略模式和两个支援性作业(工作分析和绩效评估),重点讲授了绩效评价概念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了解人力资源策略模式●掌握工作分析的概念、步骤和层次●掌握绩效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掌握绩效评价的测量方法●列举不同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了解工作中绩效评价容易出现的问题三、要点提示:价表、行为定向评价法、关键事件法、晕轮效应、居中趋势●1、人、10章2、机第8章●课程重点课程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难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程学习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Notes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Q&A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研真题解析参考书笔记-育明考研
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研备考资料-育明考研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统计(育明.斯泰朗考研) (2)二、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试招考分析(育明.斯泰朗考研) (2)三、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研考博) (3)四、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考研参考书(育明考研考博) (4)五、620学科基础历年真题(育明考研考博) (5)六、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历年考研真题(育明考研考博) (5)七、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 (6)八、方振邦《管理学基础》参考书笔记 (8)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统计(育明·斯泰朗考研)人民大学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4所自行确定本校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之一,是以人文社科类专业见长的名校,公共管理大类更是其王牌专业,人民大学招收管理类考生的专业如上图所示,管理类专业考试科目中包括政治、外语、620学科基础和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专业课考试自主命题每个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出题特色和考察重点,出题特色大多围绕老师的研究方向学术特点等。
所以考生初试成绩中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
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
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
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建议备考的考生可以联系育明教育来获取一些考试信息和经验。
二、人民大学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试招考分析(育明·斯泰朗考研)育明斯泰朗考研杜老师整理了人大各个专业的考研报考分析文档,本文档主要给各位考生介绍一下人大管理类专业中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的招生情况,如果考生们想了解更多考研文档可以搜索育明斯泰朗考研文档或联系我的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育明教育杜老师解析:1、学科基础考察的范围是管理学、经济学。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分数线参考书复习资料-育明考研
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备考指导-育明考研本文档包括一、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二、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招生情况三、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分数线四、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考研参考书五、2016年人大803-劳动科学综合真题六、2014年人大803-劳动科学综合真题七、考研复习备考攻略一、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育明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现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价中心、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数据与案例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开发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四个博士点;与其他院系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劳动人事学院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最权威学府,是国内相关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最佳管理实践的推动者。
学院长期针对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委组织部等国家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界一流高校签订有协议;与壳牌石油、中国化工、中船集团、光大银行等各行业翘楚有着多方面的合作。
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等方式,影响了中国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规范化进程。
二、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招生情况(育明考研)专业考试科目招生人数(不含推免)复试科目1202Z1人力资源管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2016年人2015年21人2014年28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外语育明杜老师解析:1、劳动科学综合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一、考研科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是人力资源管理硕士专业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专业是负责组织、计划、领导和控制以及合理运用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科学与技术,旨在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科目内容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该部分主要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重要性,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科目,主要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规律、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
3. 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该部分主要讲解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工作,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招聘流程与方法等。
4. 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关键的内容,该部分将介绍如何制定绩效评估体系、绩效考核方法以及薪酬制度设计等。
5. 培训与发展培训与发展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该部分将介绍如何进行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6.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是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学习的内容,该部分将介绍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劳动法律的基本知识。
三、学习建议考研科目的学习对于日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1.提前查阅考研科目参考书籍,熟悉内容,做好学习计划;2.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应用;3.积累相关案例和实务经验,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4.加强与同行业人士的交流与学习,扩大专业视野;5.充分利用考前复习时间,做好总结和归纳。
四、结语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研科目是培养高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考生可以掌握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所有考生都能够充分利用好考研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人力资源管理
考研人大专业介绍之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是新中国的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大学,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在文、法、哲等比较偏文的多领域国内领先,下面看一下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之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国内最早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和实践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从九大方面详细介绍如下:一、本专业包括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长期以来成为各高校开设和管理本专业的标杆。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和管理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1983年建院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是劳动人事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
1986年,学院开始招收人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干部专修生,1993年,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1996年,又率先在全国招收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
本学科2003年获准独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生源优秀,迄今为止,已有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3个博士点和3个硕士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方向)三个本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有关学科分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国家培养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大批专业人才。
二、专业概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概况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已被正式列入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实现了从劳动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历史性飞跃,而且也是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对提高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二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已然成为高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截止到2010年,全国共开设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已从1999年的37所增加到300多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1年8月3日批准实施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笔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树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如何思考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时代与企业发展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活动范围内针对人这一特殊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活动。
1.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区别:沟通方式改变,学习的革命(学习方式变化)企业的核心是职业技能:员工具备的能力、素质人力资本-员工本身智力资本结构资本-企业内部模式顾客资本-顾客关系价值区别一:目标追求不同⌝工业时代-追求规模,以规模求利润,产量知识时代-企业整体效益的超值,讲求小、好,强调企业整体提高,服务超值,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区别二:管理系统工业时代-物质资本为核心技能知识时代-以智力资本为核心联接其它技能。
区别三:管理思想⌝工业时代-标准制度、激励系统让人更稳定、努力,让人“尽力”是理性管理思想。
信息时代-人性的思想,更多要求人“尽心”工作,让人更聪明地工作,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是人性管理思想。
区别四:管理秩序工业时代-强调等级秩序,金字塔型,职能管理。
信息时代-组织要求扁平化,强调部门间的合作,管理重心下移。
2.时代对管理的要求策略联盟:从营销角度看:是顾客导向型形成一个服务价值链。
企业生存发展顾客忠诚度顾客的满意度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的管理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员工生产效率①由员工处理顾客问题②品质与创新:{产品、质量、速度、团队}四大魔咒③注重速度与效率④组织扁平化⑤强调沟通,强调企业文化⑥学习型组织,注重员工自我开发与潜能开发⑦利益共同体⑧系统整合,出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精神,每一方面均与人相关。
↓服务,→速度,↑产品质量,←企业注重品质与创新在四个方面: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未来成长发展的源泉。
(1)工业时代: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本、企业家。
(2)信息时代:提出了知识是特殊资源,知识、劳动力、企业家价值是企业创造资本的要素,确立人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源管理笔记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树涵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如何思考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时代与企业发展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活动范围内针对人这一特殊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活动。
1. 工业时代与信息时代的区别:沟通方式改变,学习的革命(学习方式变化)企业的核心是职业技能:员工具备的能力、素质智力资本、人力资本-员工本身、结构资本-企业内部模式、顾客资本-顾客关系价值区别一:目标追求不同工业时代-追求规模,以规模求利润,产量知识时代-企业整体效益的超值,讲求小、好,强调企业整体提高,服务超值,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区别二:管理系统工业时代-物质资本为核心技能知识时代-以智力资本为核心联接其它技能。
区别三:管理思想工业时代-标准制度、激励系统让人更稳定、努力,让人“尽力”是理性管理思想。
信息时代-人性的思想,更多要求人“尽心”工作,让人更聪明地工作,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是人性管理思想。
区别四:管理秩序工业时代-强调等级秩序,金字塔型,职能管理。
信息时代-组织要求扁平化,强调部门间的合作,管理重心下移。
2. 时代对管理的要求策略联盟:从营销角度看:是顾客导向型形成一个服务价值链。
企业生存发展顾客忠诚度顾客的满意度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人力资源的管理员工的满意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员工生产效率①由员工处理顾客问题②品质与创新:{产品、质量、速度、团队}四大魔咒③注重速度与效率④组织扁平化⑤强调沟通,强调企业文化⑥学习型组织,注重员工自我开发与潜能开发⑦利益共同体⑧系统整合,出现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团队精神,每一方面均与人相关。
服务,速度,产品质量,企业注重品质与创新在四个方面: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未来成长发展的源泉。
(1)工业时代:土地资本、劳动力资本、企业家。
(2)信息时代:提出了知识是特殊资源,知识、劳动力、企业家价值是企业创造资本的要素,确立人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人力资源是特殊的战略性资源从组织上确立人力资源的核心地位(1)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本主体是创造源泉(2)人力资源有能动性和可激励性(3)力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可开发性,通过开发可增值三、人力资源管理进入战略性目标的标志(1)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目的制度执行实现的主要参与者(2)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成为重要组成部分(3)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战略目的制定的对象(4)人力源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而是所有管理者的责任四、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目标的作用1、确定企业人力管理规划2、人力资源管理与别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相互协作如海尔公司(略)五、人力资源管理是全体管理者的责任1、推荐下属,发现人才2、价值评价体系3、是组织各层管理者责任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及内容一、功能1、吸纳功能:据组织需求吸纳选拔各类有用人才。
2、维持功能:用有力手段为组织创造良好、健康、安全的环境,培育和发展企业文化,使企业需要的人才留在企业内发挥作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3、激励功能:调动员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组织中的人人尽其才。
4、开发潜能,使员工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使人才资本不断增值。
二、业务操作内容1、人员的招聘与录用工作内容工作要点(1)工作分析与评价①组织设计与职务系列的确定②进行工作分析③编制职务规范④职务价值评价(2)人力资源管理开发的规划①据企业发展目标预测人力需求②分析人员供需状况③编制人员招聘计划、晋升、培训④轮换交流计划、福利、保险计划⑤人力成本分析与预算(3)甄选录用①广录人才,开发招聘、挑选甄选工具挑选录用人才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4)人员配置①员工劳动合同管理②工作轮换组织安排③内部人才流动④员工调入与调出手续的办理(5)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①调查外部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②员工流动率分析③制定吸纳与留信住人才的政策④与人才交流服务中介机构密切合作2、绩效与报酬管理(1)绩效管理①建立员工分层分类管理体系②建立企业职能职务等级系列③建立企业价值评价体系(考核制度、标准指标体系、任职体系)④监督协作各级主管实施绩效考核⑤对部门实行绩效考核对分公司、子公司的经营绩效进行考核,绩效工作面谈,考核晋升、考勤管理(2)工资管理①报酬体系设计②薪金确定③工资调整④利润分享与员工持股计划⑤激励计划⑥奖励计划(3)福利管理①掌握国家政策、法规②制定福利计划与措施保证合理性与充分性③完善福利体系和后勤保障体系3、员工关系与沟通(1)员工关系①工资协调②劳资纠纷处理③集体谈判④针对与就业立法有关事项提出意见(2)员工沟通与参与①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的执行②人事申诉的处理③员工满意程度的处理④建立质量小组⑤企业文化教育(3)职业安全与健康①了解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并采取相应措施②事故处理的参与③协助安全部门处理职工安全规划④职工安全卫生规划⑤职工生理健康规划⑥职工心理健康规划4、培训与开发规划(1)培训①培训开发目标与体系设计②具体草案③经费预算(2)培训开发的组织实施①教材、方案与师资②培训与开发激励建设、管理③效果评估(3)管理者能力开发与评价①管理继承人计划②管理任职资格设计与考核③管理者能力评价与开发④管理培训开发与组织实施(4)职业生涯管理①组织发展与员工适应性调查②参与组织发展的计划制度③员工职业生涯指导三、人事经理的角色职能管理者决策提出个案处理意见监督控制者决策建立在监督协调基础上变革推动者决策保证变革方案有效推行专业咨询者决策提供上级所需咨询服务者决策为各个部门各方面提供服务协调者决策扮演促裁者角色团队气氛外部公共关系的协调者第二章世界各国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第一节日本人力资源管理一、终身制职业:稳定人心二、缓慢升职和评估:忠诚热情合作排在工作前面;奖励对心理比对经济影响大三、非专业生涯途径四、集体决策五、质量圈质量不仅是商品包括:准时交货、发出帐单准确、服务时间、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要通过:计划实施检验行动过程的四个环境。
循环往复提高质量称:丹明圈或丹明环。
把质量控制放在中层管理,例:8个一般工人,一名年长资深工人1、怎样解决问题2、定期解决提高质量等质量圈――为解决问题而奋斗六、能力主义管理所发材料(略)第二节美国人力资源管理一、西方管理理论1早期管理理论4格式塔管理理论2科学管理理论5当代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6最新管理理论二、美国当代管理理论(一)麦金瑟的“7s”管理分子图典型理论积极主动、灵活的战略既集中又松散的机构层次分明和公开的体制技术、技能、技巧用社会化企业的哲学管理主体人员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声不响的作风作为道德和信养的主体体现的价值观念1、轻视软件技术、人员作风只注意战略机构体制等硬件2、日本偏重于社会与日本的差距,人的积极性3、开阔管理者视野(二)“企业文化”或“公司文化体制”80年代末我国提出《成功之路》成功不仅是技术体制而是文化。
公司成功靠企业文化、公司文化指独特的价值标准历史传统、观念道德习惯作风,规划生活信念等,并统一于共同的企业方向中。
8条成功原则:1乐于采取行动(干起来修正再干)2紧靠顾客(特殊感性服务)3自主和企业家精神(分成小公司,鼓励创业,支持冒险和创新)4以人促产(相信人、尊重人、理解人)5身体力行建立本组织的价值观念从而建立价值观6发挥优势如何正确认识,发挥优势7精兵简政8有紧有松有高度统一又有充分自主(三)组织的生命周期理论基本观点:1、组织同人一样与生命周期2、组织同人一样具有个性和生命力3、组织是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开放4、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由封闭(四)A战略:人与效益的7步骤使用有效标准化企业气氛调查方法来衡量并确定本企业人员目前基本状况企业据调查数据确认并集中致志立于改进的关键管理环节(1)改进联系促进沟通(2)通过工资报酬等实现更合理(3)灵活报酬制度(自助餐式,多干多得)(4)重视采纳职工意见并使员工享受分红改变传统经理人员考评和报酬制度,不光考虑利润消除阻碍管理相互沟通做出贡献的障碍向职工汇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方面的设想和行动已做了哪些,请员工协助制定进一步计划再次用企业气氛调查法确定企业实际状况及如何改革检测企业调查数据同企业经营硬指标有哪些关系(成本、生产率、盈利率、产值增长)第三节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日美管理哲学1、日本企业在社会上作用是为企业内部及外部服务,利润不是第一重要;美国认为是为股东提供利润的经济实体趋向剥削性,日本认为满足职工和社会需要第一2、怎样看待职员日:看成能使组织发生巨大改变的宝贵财富和能力据Y理论美:员工生来懒惰(人之初,性本恶)据X理论3、集体解决运行中的问题美:员工不参加,发挥个人的动力,个人的自由,缺乏主人翁感和集体参与意识日:决策前花时间,群体哲学二、日本与美国管理的差异中国孔子的人本善、忠、孝影响日本,追求享受为道德败坏惮宗、佛教教育人们群体的生活、美国“原罪”观点,资本主义竞争思想,以自我为中心工业结构的区别:日:工业筹资方法影响日本人依靠国民储蓄存20%,少有大股东美:靠股东筹资,短期重利行为日本社会的单一民族观念,经理与员工有平等和同等的机会美国多元化、多民族、管理阶段的贵族观念日本是古老民族封建家庭工管理深刻影响企业,为家长制统治管理美:独立自由和个人主义,追求财富、幸福等自然资源上的差异影响管理的差异日本资源缺乏形成生存意识,重视战略,重视国际开拓美国地大物博第三章了解人的行为动机,激发人力资源潜能动机,激励人去行动主观原因,表现为兴趣、理想需要,生理需要社会需要产生动机原因动机的功能选择刺激内部刺激强化外部刺激调整个人因素动机因素组织因素个人与组织互相作用因素动机过程模式动机因素组织因素报酬制度任务设计个人行为报酬或结果同事、主管沟通、反馈个人因素对任务的感觉个人满意兴趣态度需要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相称或抵触感觉认知过程知觉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思维心意识过程想像理记忆现能力象个性心理特征气质个性心理性格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态度信念一、动机理论(一)个人动机理论、模式斯蒂尔斯、波特个人心理个人倾向性需要、兴趣、态度对动态度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协调性、稳定性、内稳性《动机与工作行为》书中提出:个人需要、兴趣、态度、都影响着动机:需要1、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生存、衣食住行交住(自然)①三个层次捕猎劳动,劳动以外的享受(社会)(精神)②需具有社会特性、后天性要双向性、客体可能形成主体的协调性特稳定性点内本性、存在于内心③高级需要:以人的才能充分全面发展和精神满足为标志,对理想的追求联络感情享受需要:审美、尊重与信任、交际交流信息、健康、家庭人活动发展的需要:劳动的需要、贡献、服务、为社会的创造、竞技、学习、探究需要发挥人的才能、潜能安全需要财产低级需要: 生存需要生命同化需要衣食住阳光空气、水2、马斯洛需求五层次P74人的需求是阶段性动态递进的:最高层的e自我实现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被承认c归属感受或社会b安全、安定摆脱失业、生病等a生理需求最低①生理需求:人原始需求、肉体的衣食住行等②安全与安定需求:保障安全,失业、医疗、养老的危机③归属、爱的需求,有很大影响④被承认、尊重的需求,地位评价、独立、自由、自信⑤自我实现的需要,无限的发展自我开发3、奥德佛的ERG理论①生存的需要(生理、安全)与马斯洛需求层次不同的是②关系的需要不光以满足前进途径为基础③成长的需要还有挫折后退4、麦克里兰的成就动机理论个人动机理论:人们在执行任务时完成任务的动机,在强烈成功需要的人有三种追求工作成功的驱动力喜欢自己找出解决问题方法有成功需求人的特点适当冒险,适当的目标喜欢对工作有及时的反馈(挖掘此类人员)(二)组织动机理论1、赫斯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世界上任何灾难都是人的灾难,当人的灾难化解了,希望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