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城市规划2010~202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柳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柳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72c0a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3.png)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柳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评价刘新岗【摘要】城市轨道交通的线网规划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采用交通需求分析法、万人拥有率法、线网密度法等3种方法综合分析匡算柳州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结合柳州市的城镇布局和空间结构形态形成了3种线网规划方案;利用层析分析法建立了3个层次、5个大类共1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综合满意度函数法进行计算整体满意度,并综合分析得出了推荐方案.【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年(卷),期】2015(018)008【总页数】5页(P101-104,110)【关键词】柳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方案评价【作者】刘新岗【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710043,西安【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311 项目背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础,是预留轨道交通通道和用地控制的重要依据,轨道交通线路将据此进行设计和建设。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用地发展布局和客流主流向。
合理可行的城市轨道线网规划不仅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还能有效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合理应用。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柳州市,素有“桂中商埠”的称号,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也是连接西南地区与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为了构建广西“双核”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引导“一心两城、沿江发展、重点向东”城市发展方向,加快鹿寨、柳江与市区同城化进程,促进区域土地开发和物业综合开发利用,必须对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进行科学规划,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规模。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完成以后,如何对其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现有的评价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无法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3个线网规划方案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经综合比选得出最优方案。
2 柳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柳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包括线网规模研究与线网规划方案。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0b7b00290066f5335a8121ac.png)
柳州殡葬设施规划初探作者:黄斌杰一、殡葬设施的概念殡葬设施是为了进行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等与殡葬相关的工作,满足人们殡葬活动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狭义的殡葬设施是指为处理遗体或骨灰以及满足人们殡葬活动而建立的建筑或场所。
目前我国的殡葬设施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处理遗体的殡葬设施。
包括火化遗体的火葬场,其主要功能是负责遗体接运、遗体冷藏、遗体火化。
二是处理骨灰的殡葬设施。
包括安葬遗体、骨灰或者安放骨灰的公墓,其主要功能是安葬(或散撒)骨灰并为人们提供祭奠、悼念的场所。
三是为殡葬活动过程中礼仪的进行而建立的殡葬设施。
包括为停灵、吊唁、遗体告别等殡葬礼仪而建立的殡仪馆、殡葬服务中心等;骨灰散撒(如海葬)后,为了方便后人悼念、纪念而建立的纪念或祭奠设施与场所等。
二、我国殡葬设施的发展现状我国殡葬改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实行火葬、改革土葬的基础上,殡葬习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殡葬法治稳步推进。
在我国殡葬改革的历程中,殡葬设施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经济欠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推行火葬而建立的“三五”式火葬场,设施简陋,功能单一。
二是进入 20世纪 80 年代后,随着社会体制改革和殡葬改革的推进,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殡葬消费的需求的提高,对设施简陋的火葬场进行更新改造,原有的接运、冷藏、火化简单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形成了以火化、礼仪、骨灰存放等多功能的综合性殡葬设施即殡仪馆;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随着“骨灰处理多样化”精神的逐步落实,为满足人们传统殡葬文化中“入土为安”的殡葬需求,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以安葬骨灰为主要功能的经营性公墓,弥补殡葬事业经费的严重不足。
三是进入 20世纪 90 年代后,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殡葬消费需求,进入“殡仪馆进一步更新改造,争创国家等级殡仪馆,经营性公墓得到长足发展”的阶段。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3b1e1f95783e0912a3162a2d.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目录第一章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态势第三节发展道路第二章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第一节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第二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第三节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第四章促进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第一节提升核心城市综合功能第二节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第三节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第四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第五章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第一节培育发展北部湾国家级重点城市群第二节加快发展区域性城镇群第三节积极发展桂西地区特色城镇第四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第五节建立城镇群协调发展机制第六章推动新型城镇建设第一节建设集约城镇第二节建设绿色城镇第三节建设智慧城镇第四节建设人文城镇第五节建设特色城镇第七章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第一节提高城镇规划水平第二节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水平第三节提高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第四节提高城镇管理水平第八章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第一节强化城镇产业支撑第二节优化城镇产业布局第三节增强城镇创新能力第四节营造就业创业良好环境第九章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一节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机制第二节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三节扎实建设新农村第四节推进国有农林场城镇建设第十章改革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第一节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第二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第三节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第四节健全城镇住房制度第五节创新城镇管理体制第十一章提升城镇化开放合作水平第一节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第二节合作共建跨区域城市群第三节培育发展沿边城镇带第十二章推进规划实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形成政策合力第三节开展试点示范第四节强化监测评估附录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工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抓手,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成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的重要支撑。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611ad8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9.png)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2.22•【字号】柳政办〔2024〕8号•【施行日期】2024.0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柳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2月22日柳州市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尤为重要。
一、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判断、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深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求变,坚定向海图强,加快开放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和广西副中心城市,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实现新进展、取得新成效。
(二)预期目标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以上,实际工作中向着国家、自治区确定的年度目标努力。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进出口总额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e3ee2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2.png)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12.04•【字号】柳政办〔2023〕67号•【施行日期】2023.12.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12月4日柳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柳州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以将柳州市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结合柳州发展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度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增强柳州枢纽集聚能力为目标,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根本目的,加快构建柳州综合立体交通网,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枢纽港站集疏运网络,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推进柳州市建设成为辐射全区、面向东盟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全力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和广西副中心城市夯实交通支撑。
二、工作目标至2025年,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现代立体交通网络,旅客出行全链条更加便捷,货物多式联运效率稳步提升,枢纽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市域内“三高四普”的铁路网布局基本形成,全市新增铁路里程50公里以上,市域铁路网总里程660公里以上,新增对外铁路通道1条,“东融”直达铁路通道取得实质性进展。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概况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6c5114e9998fcc22bcd10d73.png)
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新闻发言稿柳州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全市辖6县4区,总面积约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72万。
近年来,柳州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扎实推进“三个同步”,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取得了“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重大突破。
自1900年~2000年百年期间,柳州市总体规划共进行了9次编制或修编。
进入新世纪后,为保证今后城市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柳州市政府根据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要求,适时组织了新一轮《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有关工作于2001年开始启动,2004年规划成稿,2005年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后2006~2009年期间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于2010年4月定稿,并于同年11月10日得到正式批准。
根据本次经批准的《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柳州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山水风貌独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及重要的工业城市。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为860平方公里。
至2020年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6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168平方公里。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柳州市综合交通将形成以公路为主,铁路、水运、航空为辅的各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全面发展的陆、水、空立体交通网络。
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城市快速路网络系统、城市主干道网络以及跨江大桥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同时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将进一步调整优化,主要规划有柳北、柳西、阳和、西鹅四个工业片区。
规划期末,中心城区规划为14个居住片区,并将大力建设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建河东中心区,完善市级商业中心,新建商业次中心,设置片区级商业中心,完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场馆、影剧院、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
柳州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将贯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方针,规划统筹考虑,保护旧城区,保护自然景观,延续传统的山水格局形态;同时规划将充分利用城中有山水的优势条件,扩展园林绿地规模,创造优美山水园林城市景观,逐步建成生态环保宜居城市。
柳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
![柳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66a310b8d5bbfd0a795673e4.png)
1. 研究背景2005年3月底柳州进行全市综合交通规划大调查,标志着柳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的正式启动。
经过2个月的时间,现状调查与分析工作基本结束,课题小组在2005年7月向市相关单位汇报了调查成果,同时展开综合交通规划战略部分的研究工作。
本次研究报告主要针对交通战略研究展开。
1.1 交通战略研究在综合交通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按照城市道路综合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包括两大基本内容一是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二是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综合交通规划首先进行的第一步关键规划。
通过这项研究,从宏观、长远的观点,对城市交通的发展作出战略规划。
先分析影响城市交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增长、有关政策的影响、分析现有交通的水平;确定城市交通在规划期限内的发展水平和目标,预估未来的交通负荷和交通结构,规定交通的发展模式,以及为保证交通规划实施的各项交通政策建议。
在柳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中遵循下面的技术路线。
第一步通过现状调查明确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
第二步利用调查数据和城市规划的资料建立城市交通模型,对城市交通进行模拟;通过交通模型和城市发展分析、需求分析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
第三步在交通发展战略基础上对城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等综合交通的专项进行研究形成综合交通规划。
第四步研究城市交通的近期行动计划,提出近期实施方案。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是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指导,起到了龙头作用。
基础资料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现状 城市交通调查城市交通现状分析与评价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分析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的分析测试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发展分析社会经济目标城市总体规划相关发展规划相关发展政策 城市发展分析城市人口与就业 机动化发展水平 城市交通需求 交通运输模式 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需求分析 评议与决策规划实施评审与决策道路交通 分期建设规划 近期交通改善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 对外交通 静态交通 交通管理图1-1 柳州城市道路综合交通规划技术路线图1.2 编制柳州城市道路综合交通战略研究的目的在编制柳州城市综合战略规划中,以下面几个方面为研究工作的目的:➢通过交通战略研究设计研究区域内的交通系统。
村镇规划获奖
![村镇规划获奖](https://img.taocdn.com/s3/m/49155eb00975f46527d3e1d8.png)
王路生、黄丹影、莫丽丽、李婷、黄雁、龙斌、韩成贵、杨瑞文、李嘉、马胜华、谢春盛、黄巨锋、蒙良柱、黄宇、郝云
4
来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5)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规划设计院
刘李力、兰波、莫滨、吴锡熹、张耀庆、彭建良、方春、农何茵、梁立新、陆璐、苏敏、祝仲文、李自敏、陆宇、刘名蔚、林新辉、李智斌
3
柳州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2010年-2012年)
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黄艳松、王静、杜仁兵、温亚沙、孔令竹、杨喆明、邓琼茜
4
南宁市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建设规划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王路生、荣海山、李虹、梁立东、周辉峰、黄勇、肖寒、何家辉、刘勇
5
海口市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 Nhomakorabea贵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林文棋、郑筱津、卢庆强、刘晋媛、赵广文、旷薇、张辉、季海波、吴邦銮、戴琳、曾爱华、张强、韦忠武、宋云、刘晓燕
3
南宁市南湖——竹排冲水系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景观工程民歌广场综合改造工程(原名为南宁民歌广场综合改造规划)
7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总体规划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王路生、荣海山、陈辉、吴靖、韦洁、施鸿智、徐云鸿、彭春、李强、张月金、叶荔明、陆玉兰
8
南宁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沿线土地资源综合开发策划研究
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王路生、卢源、荣海山、陈辉、张月金、刘冰、吴靖、施澄、韦洁、于涛、李强、韩荣亮、李华莹、袁晓雪、宋立荣
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韦年攀、李启超、胡伦卓、耿磊、李继昭、练俊、谭大成、田杰
(完整版)柳州总体规划文本(2010-2020)
![(完整版)柳州总体规划文本(2010-2020)](https://img.taocdn.com/s3/m/ae8c21c6960590c69fc37618.png)
目录第一章总则 (4)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5)第三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7)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7)第一节城镇发展战略 (7)第二节城镇发展功能定位 (8)第三节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预测 (9)第四节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 (10)第五节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10)第六节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协调规划 (11)第七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 (11)第八节旅游业发展规划 (12)第九节空间管制 (13)第十节城乡统筹与新农村建设 (14)第十一节分区发展策略 (15)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16)第一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分区 (16)第二节重要用地空间规划布局 (18)第六章居住用地规划 (19)第七章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0)第一节工业区整治及工业用地规划 (20)第二节仓储用地规划 (22)第八章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22)第九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25)第一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 (25)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26)第三节保护目标和内容 (26)第四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7)第五节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构筑物及古树名木的保护 (32)第六节城市紫线及其管理 (33)第七节规划实施管理 (33)第十章综合交通规划 (34)第一节对外交通 (34)第二节城市道路交通 (36)第十一章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景观 (40)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 (40)第二节城市景观 (42)第十二章城市市政设施规划 (44)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介绍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84f007701f69e314332944a.png)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介绍为更好地保护桂林市优秀的自然资源与景观环境,满足桂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践,贯彻“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城市发展方略,协调与统筹桂林市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1.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以展现桂林世界独有的景观风貌特征、注重生态与人文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为前提,实现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制定科学、务实的城乡规划和行动安排。
(2)坚持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
加强桂林市与周边城市的跨界联系,促进桂林市域内部市、县(区)、镇(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调动与促进各级行政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活力;加强区域与城乡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建设;积极带动与推动乡镇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环境的改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加强规划过程中的公众与各类群体的参与性;注重城市优良环境的营造,增强城市的可居性、可游性和安全性。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城市生态的多样性,使城乡土地、水资源、能源、物产资源得到节约、集约与可持续的利用。
(5)坚持“山水环境观”。
以“保护山水资源、传承山水文化、创新山水城市”为出发点,力求实现保护漓江、城市向西、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突出展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的特色。
2.规划期限与地域空间层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
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地域空间层次。
其中,市域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包括5个行政区和12个县;规划区范围为5个行政区及临桂县、灵川县、永福县、阳朔县、兴安县;中心城区范围主要包括桂林市区所辖的象山、叠彩、秀峰、七星4区,雁山区柘木镇和雁山镇,灵川县定江镇和大圩镇部分地区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临桂县的临桂镇、四塘乡和庙岭镇部分地区等,总面积为866.36平方公里。
柳州市2020年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计划表(预备项目)
![柳州市2020年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计划表(预备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894a5c6852ea551810a687bf.png)
上级资金 财政配套 上级资金 财政配套 财政拨款 业主自筹
财政拨款 业主自筹
财政资金 业主自筹
业主自筹
10000 业主自筹
10000 业主自筹
49 基础设施 市政-桥隧 柳城县大埔融江复线桥工程
柳城县住建局
柳城县政府
50 基础设施 市政-桥隧 融安县长安四桥及引道工程
融安县资产管理公 司
融安县政府
51 基础设施 市政-桥隧 融水县三桥及连接线工程
上级资金 300535 业主自筹
市级补助
54000
10000 10000 11000
上级资金 业主自筹
财政拨款 业主自筹 业主自筹
业主自筹
25000 业主自筹
第 1 页,共 10 页
柳州市2020年市级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计划表(预备项目)
序号 项目领域 行业类型
项目名称
20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S210柳城马山至来宾凤凰二级公路
15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S507沙塘至洛满公路二级公路
16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国道G323绕城公路(三柳高速出口至 拟建柳城大桥)
17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柳城县2018年县、乡、村公路提升项
18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柳城县大埔至太平公路
19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柳城县凤山至社冲段二级公路
柳南区交通局 鱼峰区交通局 鹿寨县交通局 融安县交通局 三江县交通局
古板、屯秋二级公路
38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融安县长安至浮石一级公路
39
基础设施
交通-公路
融安至从江高速公路(二期)(融水 至黔桂界)
广西交通投资集团 鹿寨县鹿之联投资
有限责任公司 东城集团
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https://img.taocdn.com/s3/m/75517ea8e2bd960591c67747.png)
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本规划已于2011年9月经市政府批复实施(柳政函[2011]457号)一、编制背景近期建设规划是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衔接环节,担负着协调宏观的城市远期规划与近期发展规划的任务。
二、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1、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与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期限一致。
2、规划范围规划重点区域为柳州市市区,主要包括柳北区、柳南区、城中区、鱼峰区、阳和工业新区,总面积约860平方公里。
功能性区域协调规划涵盖鹿寨县、柳江县、柳江县以及市区外围雒容镇、沙塘镇、石碑坪镇、太阳村镇等部分区域。
三、近期城市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1、功能定位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工业基地与服务中心,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2、发展目标至规划期末,将柳州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综合交通发达、公用设施齐全、名城特色突出、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健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四、城市规模根据现状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规划期末柳州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145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为15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03.5平方米。
五、近期协调区域规模柳州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另外近期建设规划协调区域范围还包括柳东新区及市区周边紧密结合地带,这些区域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80平方公里,整个规划协调区域建设用地面积将达到230平方公里,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230万人,其中中心城区人口145万,其他协调区85万人。
六、近期建设总体策略1、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城市整体结构框架2、优化调整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加快旧城改造3、建设森林城市,提升历史文化内涵4、构建完善的保障新住房供应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5、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质量6、建设生态宜居城市7、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七、近期重点开发区域近期柳州市重点打造片区共6片,重点改善片区3片,其中重点打造片区主要有静兰—古亭片区、河东路北片区、香兰片区、白沙片区、西鹅南片区以及马鹿山片区,重点改善片区包括城中半岛片区、广雅桥西—火车站片区、五岔路口片区。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c0d73d8771fe910ef12df8c0.png)
为更好地保护桂林市优秀的自然资源与景观环境,满足桂林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推进“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践,贯彻“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城市发展方略,协调与统筹桂林市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进行《桂林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编制工作。
1.规划指导思想(1)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以展现桂林世界独有的景观风貌特征、注重生态与人文资源保护和有效利用为前提,实现城市又好又快的发展,制定科学、务实的城乡规划和行动安排。
(2)坚持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思路。
加强桂林市与周边城市的跨界联系,促进桂林市域内部市、县(区)、镇(乡)、村之间的协调发展,调动与促进各级行政主体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活力;加强区域与城乡基础设施系统的整体建设;积极带动与推动乡镇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与环境的改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3)坚持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规划目标以公众利益为前提,加强规划过程中的公众与各类群体的参与性;注重城市优良环境的营造,增强城市的可居性、可游性和安全性。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建设节约型社会,保持城市生态的多样性,使城乡土地、水资源、能源、物产资源得到节约、集约与可持续的利用。
(5)坚持“山水环境观”。
以“保护山水资源、传承山水文化、创新山水城市”为出发点,力求实现保护漓江、城市向西、拓展旅游业的发展目标;突出展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山水城市的特色。
2.规划期限与地域空间层次规划期限为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规划远期为2016~2020年;规划远景为2030年。
规划分为“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地域空间层次。
其中,市域范围为桂林市行政辖区,包括5个行政区和12个县;规划区范围为5个行政区及临桂县、灵川县、永福县、阳朔县、兴安县;中心城区范围主要包括桂林市区所辖的象山、叠彩、秀峰、七星4区,雁山区柘木镇和雁山镇,灵川县定江镇和大圩镇部分地区及八里街经济开发区,临桂县的临桂镇、四塘乡和庙岭镇部分地区等,总面积为866.36平方公里。
柳州市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分析调研.doc
![柳州市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分析调研.doc](https://img.taocdn.com/s3/m/122ddf014693daef5ff73d7c.png)
柳州市城市发展与房地产分析调研Urban development and real estate analysis in LiuzhouCity摘要:主要介绍了柳州的城市发展区位优势和城市的基本概况,柳州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定位以及对柳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分析,柳州市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造成的影响的真实情况。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Liuzhou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city’s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direction and position Liuzhou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Liuzhou make analysis,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 Liuzhou caused the real situation.)关键词: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方向、经济分析、对房地产的影响。
(Keywords: advantage, direction, economic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n the real estate.)(一)、基础介绍柳州被人们叫做龙城,是广西中心位置的重要的一个城市,从古代的时期建潭中县城以来这么,柳州总共的历史已经有2222年那么长了,它是被国务院提名的一个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还获得了国家甲级别的旅游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
“它也获得2011年时候中国十大美丽城市”的第九名。
柳州它还是南方的工业重镇,同时柳州还是广西最大的一个工业城市,柳州工业生产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全市一共拥有工业企业近4000多家,有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柳工集团、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进入了全国500强. 目前,柳州市现在慢慢的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等一写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共同发展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的一个文明的工业城市。
柳州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
![柳州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5334d11a76e58fafab003df.png)
柳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13-202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柳州市防灾减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柳州市实际情况,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全市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规划,是柳州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柳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行动纲领。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三部分组成,批准后的规划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在城市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开发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
本规划需要进行修编时,必须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第三条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主城区范围和《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2010—2030)》规划区范围。
柳州市主城区范围:总面积约为359平方公里,为城市的整体布局结构,即中心城区+外围组团的结构格局。
《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2010—2030)》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现雒容镇、洛埠镇所辖范围共约121平方公里,另外还包括北环高速以北约82平方公里范围的面积。
汽车城城市总体规划区总面积约为203平方公里。
第四条规划期限近期:2013-2017年远期:2018-2020年第五条主要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等国家法律;2、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等法规条例;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等有关规定;4、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等有关规章、规定;5、《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国家行业技术标准、规范;6、《柳州市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办法(2013)》、《柳州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广西柳州汽车城总体规划(2010-2030)》、《柳州市城市防灾系统专项规划(2006-2020)》、《柳州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5~2020)》、《柳州市中小学布点规划(2010-2020)》、《柳东新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柳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柳州市已批准的各片区控规等相关规划、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柳州市岩溶塌陷地震安全区划”。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
![(完整版)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4a9e8508a1284ac85043da.png)
柳州风貌 区位关系图大、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分析——以广西柳州、陕西宝鸡、四川绵竹广济镇为例Part1.大城市案例—柳州一. 概述柳州,又称龙城,是广西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广西工业名城、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
全市辖6县4区。
作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工业总量约占广西的三分之一。
柳州是一座底蕴浓厚的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风情的旅游名城。
柳州的民族风情独具神韵,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和侗族的楼,堪称柳州“民族风情四绝”。
柳州市是一个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北部的城市,史称“龙城”,地形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亦称“壶城”。
二.区域规划层面分析1. 城镇体系现状及规划结构现状 :从整体上看,属于“大城市+小城镇”的二元结构模式;中心城市是典型的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它城镇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农村市场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自下而上”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城市化的又一强大动力。
规划: 由“大城市+小城镇”的模式向“特大城市+小城市”发展模式转变;由“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型城市化转变;由市域低水平均衡型城镇化向相对极化型城镇化转变。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2总体思路:规划构成“一圈一带二走廊”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即以柳州大都市圈为主中心,融安——融水城镇带为次中心,沿湘桂线、枝柳线组织重点城镇发展走廊。
柳州都市圈:以柳州为核心,拉堡、柳城、穿山、六塘、沙埔、雒容、鹿寨等为外围城镇,以产业空间为核心,形成基础设施紧密联系的都市圈,作为市域城镇体系组织结构的核心。
融安——融水城镇带:以长安、融水为基础,以融安县浮石镇为结合点,构筑基本连片的城镇带。
以此为基础,远景组建组团式结构的带形城市。
城镇发展走廊:湘桂线城镇发展走廊;枝柳线城镇发展走廊;其它次要城镇发展走廊。
2.城镇职能中心城市(柳州)城市职能(1)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区域性工业、产业与服务中心,是桂中经济区的核心城市;(3)广西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4)区域性文化、教育、体育产业中心;(5)多元文化融合的地区和适宜居住与创业的理想家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4a42a1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f5.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3.12.26•【字号】桂建规园[2013]88号•【施行日期】2013.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的通知(桂建规园[2013]88号)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局)、规划局,各规划设计单位:由广西城市规划协会、广西小城镇规划建设协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联合组织的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工作顺利结束。
本次评选活动按城市规划类、村镇规划类、风景名胜区规划类(含园林景观规划)、城市勘测类和规划信息类五类分别进行,共收到145个项目参加评选。
经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3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50项,总计87项。
其中城市规划类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4项;村镇规划类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7项;风景名胜区规划类(含园林景观)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城市勘测类一等奖空缺、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规划信息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评选结果经由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和广西城乡规划信息网公示结束,公示结果无异议。
现将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评选获奖项目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3年12月26日附件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二〇一三年度广西优秀城乡规划设计获奖项目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