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05963笔记
绩效管理05963-5

第五章绩效评估1、识记:绩效评估的含义绩效评估就是要在绩效周期结束的时候,人力资源经理和职能部门经理依据绩效指标体系和在绩效实施过程中能够说明被评估者绩效表现的数据和事实,对被评估者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判断被评估者是否达到绩效指标的要求,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决策的依据。
我们把绩效评估定义为一种衡量、评价、影响员工工资表现的正式系统。
绩效评估的功能我们可以分析出绩效评估具有两大类的功能:一是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制定报酬标准、职位晋升以及辞退等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管理依据;二是开发功能,主要体现在识别员工潜能和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进而促进组织发展。
绩效评估主体是指对被评估者作出评估的个体。
包括:第一,直接上级评估;第二,同事评估;第三,员工自我评估;第四,下级评估;第五,顾客评估;第六,专家评估。
讲座法它是培训师将其想要传授给受训者的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培训方式,在这种培训方法中,评估主体作为受训者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培训师与接受培训的评估主体间的沟通在大多数时候是信息的单向沟通。
采用讲座法要注意培训时间不宜过长,培训地点要安静、舒适、不受外界干扰。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情景模拟的一种方式,是指在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让受训人员扮演其中的任务,承担模拟情境中角色的工作职责的一种培训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参加培训的评估主体可以较快地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了解新的工作业务,掌握必备的工作技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
角色扮演的关键问题是排除参加者的心理障碍,让参与者减轻心理压力。
行为示范。
行为示范是指通过让受训者观摩行为标准实例或影像资料,而后进行实际操作的一种培训方法。
行为示范培训由四个流程组成:注意、回应、机械重复和激励。
2、领会:绩效评估的原则第一,公平、公正原则;第二,公开、透明原则;第三,制度化原则;第四,弹性原则;第五,可行性原则。
绩效评估的周期所谓评估周期,就是指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评估。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05963)笔记

自考本科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05963)笔记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一、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一)绩效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二)绩效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先决条件(能力、性格)、直接决定条件(陈述性知识、程度性知识与技能)2.环境因素:个人增强因素(促进因素)、系统制约因素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动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同时和员工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
1.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①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罗杰斯、布雷德拉普)②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代表:安史沃斯、史密斯)③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2.绩效管理内涵:①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②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③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活动。
(二)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可以开发优秀的员工,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和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
(三)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包括工作结果评估和工作行为评估两个方面。
4.绩效反馈:就是要通过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面谈的方式,反馈传递对被评估者进行绩效考评的信息。
5.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四)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特点:1.战略一致性:指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一致性程度。
自考绩效管理05963复习资料

自考绩效管理05963复习资料05963绩效管理最新复习资料一、单选:1、(单)理论界对绩效的界定,目前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观点:一是结果说;二是行为说。
近来,还有学者提出与绩效结果说和行为说不同的第三种观点,即技能、能力与价值观绩效论。
(多)2、(单)在坎贝尔模型里,特定任务的因素更多地渗透在组织所规定的角色行为里,而其他的因素则更多地渗透在组织公民行为、亲社会行为和献身精神里。
(多)3、(单)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多)4、(单)以美国空军人员为样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独立地对整体绩效起作用,从而从实证角度区分了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5、(多)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一般可分为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三个层次。
6、(多)绩效具有的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
7、(单)卡迪、多宾斯和沃德曼1994提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分为系统因素与个人因素。
8、(单)总结坎贝尔、卡迪、多宾斯和沃德曼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从系统的角度看,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即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9(单)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
10(单)绩效管理的第一环节是绩效计划,这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11(单)绩效计划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准备信息和决定要采用何种沟通方式12(单)整个绩效计划的核心阶段是计划阶段。
13(单)审定和确认是制定绩效计划的最后环节。
14(单)绩效计划制定好之后,就进入了绩效实施阶段。
15(单)价值观、态度是创造绩效的原动力。
16(多)由于绩效管理计划涉及如何控制预期绩效的整个过程,因此,其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者、各职能部门经理、员工本人三方面来共同承担。
17(单)员工个人的参与是提高绩效计划及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18(单)绩效计划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双向沟通。
19(多)绩效计划的作用体现在其指向作用、操作作用、弥补作用上。
绩效管理05963-7

第七章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1、识记:绩效改进计划的含义绩效改进计划就是指为了提高和改善员工现有绩效的一系列具体行动和措施。
实际是绩效反馈面谈中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对员工绩效达成一致意见之后形成的书面计划,即绩效反馈面谈之后的具体落实。
绩效改进计划的内容第一,基本信息;第二,问题描述;第三,提出意见;第四,明确目标。
六西格玛六西格玛即指“6倍标准差”,在质量上表示每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率少于3.4。
六西格玛管理的重点集中在测量产品质量和改进流程管理两方面,推动流程改进和节约成本。
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揭示问题,并把揭示的问题引入统计概念中去,再运用统计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核心是建立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输入变量的分析和优化,改善输出变量的特征。
标杆超越这种方法是美国施乐公司20世纪70年代末首创。
所谓标杆超越就是通过对比和分析先进企业的行为方式,对本企业的产品、服务、过程等关键的成功因素进行改进和变革,使之成为同业最佳的系统性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及内容第一,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达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战术目标,科学地预测、分析其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必需的人力资源的规划。
简单地讲,人力资源规划就是对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人员供给和人员需求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平衡人力资源的供需。
第二,内容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的内容,也就是它的最终结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人力资源总体规划。
是指对计划期内人力资源规划结果的总体描述,包括预测的需求和供给分别是多少,作出这些预测的依据是什么,供给和需求的比较结果是什么,企业平衡供需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政策市什么等等。
2.人力资源业务规划。
人力资源业务规划是总体的分解和具体内容,它包括人员补充计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工资激励计划、员工关系计划和退休解聘计划等内容。
福建自考05963绩效管理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绩效管理(35-05963适用福建省)速记宝典一、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绩效的概念和组织层次。
一般意义上,绩效指的是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绩效是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组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按照被衡量行为主体的多样性,绩效可以从组织架构层次角度划分为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体绩效。
按照被衡量行为主体的多样性,绩效可以从组织架构层次角度划分为组织绩效/群体绩效和个体绩效。
对于员工个人绩效的内涵,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只要有三种典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另一种观点是认为绩效是行为,第三种观点则认为绩效是行为和结果的统一。
考点2简述绩效的性质包括哪几方面。
(1)多因性影响绩效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国家法规政策以及同行业其他组织的发展情况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架构、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者领导风格等。
(2)多维性绩效的多维性指的是评价主体需要多维度、多维度地去分析和评价绩效。
布雷德拉普认为组织绩效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有效性、效率和变革性。
(3)动态性绩效的第三个特征是动态性,员工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原来较差的绩效有可能好转,而原来较好的绩效也可能变差。
考点3简述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间的区别: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绩效评价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注重的是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绩效评价注重考核和评估;绩效管理伴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绩效评价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绩效管理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绩效评价具有滞后性。
自考05963绩效管理考点汇总

第一篇 绪论重点第二篇 绩效管理的体系框架重点重点重点重点重点第三篇 绩效考核方法难点难点考试题型分析题型数量分值总分单项选择题15230多项选择题5210名词解释题5315简答题5525论述题21020考试题型举例考试题型举例考试题型举例应试注意事项考点一 绩效的概念、特性考点二 绩效的内涵与特点考点三 绩效管理的目的和作用对企业的作用对员工的作用对管理者作用考点四 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考点五 国外绩效管理的发展历史考点六 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考点七 绩效管理的关键决策考点八 各级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考点九 优秀绩效管理系统的特征考点十 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例题【正确答案:B】例题【正确答案:D】例题【正确答案:C】例题【正确答案:B】例题【参考答案】:例题考点一 控制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因绩效管理目的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绩效沟通果果果果因因因考点二 系统论考点三 信息论考点四 目标管理理论考点五 目标设置理论考点六 激励理论考点七 成本收益理论考点八 组织公平感理论考点九 权变理论考点十 组织文化考点十一 工作分析考点十一 工作分析考点十一 工作分析例题【正确答案:A】第二章 绩效管理的基础例题A.控制论B.系统论C.反馈论D.信息论【正确答案:D】同样绩效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信息过程。
【正确答案:B】例题例题【正确答案:D】例题【正确答案:C】例题【参考答案】:考点一 战略管理理论的流派。
自学考试自考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5963绩效管理202004复习重点

05963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论1.绩效:又称工作表现,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工作结果,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业绩,如工作的效率、工作产生的效益或利润等;另一方面指影响工作结果产生的行为、技能、能力和素质等。
因此,绩效既包括静态的结果内容,也包括动态的过程内容。
两者相辅相成,结果是工作的最终目标,过程则是影响和控制目标的实现。
2.绩效一般分为:组织绩效和人员绩效两类。
3.组织绩效:是通过人员个体绩效实现的,离开人员个体绩效,也就无所谓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又被分为组织整体绩效和部门或团队绩,因此,企业内绩效一般有三个层面:组织整体绩效、部门或团队绩效、员工个体绩效,一方面,员工个体绩效是根基,部门或团队绩效、组织整体绩效都是建立于个体绩效之上;另一方面,部门或团队绩效是员工个体绩效的整合和放大,组织整体绩效又是部门或团队绩效的整合和放大。
4.通常,绩效管理主要关注的是人员个体绩效。
5.影响人员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地说,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关键因素角度进行,另一种是从系统角度进行。
一,关键因素分析:人员工作绩效的关键因素有五个:工作者、工作本身、工作方法、工作环境和组织管理。
工作者主要指员工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技能和能力、工作知识、工作动机及个性特点等;工作本身主要包括工作目标、计划、资源需求、工作复杂程度、工作过程控制等;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工作手段、工具、流程、协调等;工作环境主要包括工作文化氛围、工作条件等;组织管理主要指企业组织的管理机制、政策和管理水平;上述五种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员工绩效,这些因素对员工绩效的影响效应往往是一种“木桶效应”,也就是说,如果有一种因素起消极作用,就会降低员工的绩效。
二,系统分析,从系统角度,将影响人员绩效因素分为两类:个人和情景。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性、能力、技能、知识、经验和动机等。
情景因素主要分为工作任务特征(工作任务内容相关性、稳定性和连贯性影响工作绩效,这是指工作任务特征的一致性)、工作目标特征(工作目标的专一性是指工作目标是否明确指定、相对稳定)、工作角色特征、物理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和组织特征。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绩效管理(05693适用江苏)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绩效管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及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绩效管理特点答:(1)目标导向(要求每个成员与组织战略目标相挂钩);(2)强调发展(通过绩效管理促进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通过绩效管理过程,为每一个员工提供指导、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员工的胜任力,建立学习型组织,从而建立组织的高绩效文化);(3)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4)系统思维(绩效管理需要具备全面的、相互联系的观点,重视目标制定、沟通管理等过程,需要掌握和使用相应的技巧和技能,在实施绩效管理中需要克服很多困难和障碍);(5)注重沟通。
考点2:工作分析答: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
1.要素:主体(工作分析小组;工作分析对象的直接领导;工作任职者是工作分析最关键的主体,是工作分析中的“天然的”最佳主体);客体(就是工作岗位)。
2.原则:科学原则;系统原则;动态原则;目的原则;参与原则;经济原则;岗位原则;应用原则。
3.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1)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对人员的招聘、选拔与调整具有指导作用。
(3)有利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工作的进行。
(4)为绩效考核和晋升提供了客观的标准。
(5)工作分析有助于建立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
(6)有利于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4.对绩效管理的意义:(1)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评估指标的来源;(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
江西省自考05963绩效管理最新整理知识点串讲笔记完整版,珍藏版

191、问卷调查法的概念是什么?
么?
念是什么?
145、企业级 KPI 的建立方法有哪些? 192、问卷要遵循的步骤是什么?
45、绩效目标设立管理者的讨论准备包 97、目标管理法的优点是什么?
146、标杆基准的不同的选择标准分类 193、问卷调查法的优势是什么?
括哪些内容?
98、目标管理法的不足是什么?
105、行为锚定评价量表法的优点是什 155、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建立的方法是
第七章 绩效管理培训
53、一般管理者的概念是什么?
么?
什么?
第八章 绩效管理的实施与监控
54、高层管理者的概念是什么?
106、混合标准量表法的概念是什么? 156 、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及内容是什
第九章 绩效管理的趋势与挑战
55、绩效管理与报酬管理的关系? 107 、关键 事件 法 (Criticl Incident 么?
200、绩效管理培训目标主要表现为哪 246、对团队管理岗位的成员,高阶主 个性特点等。
对照目标绩效计划,进行分析和总结。
几点?
管的变动薪资在其报酬中所占的比率 8、工作本身的概念是什么?
24、绩效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201 、绩效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是什 也高。
工作本身主要包括工作目标、计划、资 一般绩效管理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16、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先驱。
要弄清楚哪三个问题?
119、配对比较法的概念是什么?
167、绩效反馈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人
17、绩效管理的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69、设计绩效评价标准需要注意哪些问 120、配对比较法优点是什么?
格平等的谈话,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什
18、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是什 题?
自考05963绩效管理(湖南)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

将平衡计分卡从绩效衡量工具转变为战略实施的工具,标志着平衡计分卡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当代绩效管理发展的趋势★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
2.寻机化管理更为突出。
的、可行动的、现实的计划。
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原则★★★★1.正式确立的绩效管理目标需要符合SMARTCAKE原则:Strategic——战略性的,与组织战略相适应的。
Measurable——可衡量的,可测定的。
Ambitious——富有挑战性和激励意义的。
Realistic——现实的,可实现的。
Time-bounded——有时间限定的。
Consistent——一致性的,一贯性的。
Agreed——共同讨论的,协商一致的。
Key——关键的,重要的。
Each——个人的,个体的。
绩效管理目标制订与分解的关键点★★1.不同层级人员的绩效管理目标制订的原则不同。
2.绩效管理目标不同于工作计划,需要严格遵循SMARTCAKE原则。
3.绩效管理目标背后支撑的是组织的相关制度、规范,是制度规范的综合体现。
4.绩效管理目标的建立是先建立后完善的过程。
5.绩效管理目标一定是双方沟通后确认的指标。
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步骤★★★★1.绩效管理系统由一系列的事件和实践活动构成,即由绩效管理过程、内容、行为和方法等构成。
2.主要步骤:(1)明确关键作用者。
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一般管理者和员工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关键人员。
(2)评估当前组织背景。
内容主要包括:原因、目标、环境、制度、设计、结果、监控。
(3)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目标。
主要包括战略性目标、行政管理性目标和开发性目标。
(4)设计绩效管理系统流程。
(5)绩效管理系统的试点实施与评估。
(6)评估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原则★★★1.公开与开放原则;2.反馈完善原则;3.定期化与制度化原则;4.可靠性与正确性原则;5.目的性原则;6.全面与重点相统一原则;7.可行性原则;8.目标承诺原则;9.满意感和自我效能感原则;10.指标设计内容规范性原则。
绩效管理05963-2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工作分析的含义及其对绩效管理的意义目标管理的产生、基本特点;目标设置理论;激励理论的四种模式;目标一致性理论的基本含义;组织公平感。
2、领会:控制论的主要思想、核心问题及诞生标志诞生标志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作为控制论的奠基性著作,它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
核心问题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主要思想控制论认为,无论是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乃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做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整个控制过程就是一个信息流通的过程,通过信息的传输、变换、加工、处理来实现控制。
控制论应用于绩效管理的最重要的体现在于:通过控制活动,能提供用来调整目标与手段的反馈信息。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系统的基本特征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系统的基本特征:第一,集合性,第二,层次性,第三,相关性。
信息论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在绩效管理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
成本收益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成本收益理论对绩效管理的知道意义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做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时的不同决策,企业依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应该是支持绩效管理。
二是就出资者(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收益与潜在收益之后。
只有这样,出资者才存在实施绩效管理的经济学理由。
权变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权变理论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在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好的绩效管理依赖于它存在的特定环境。
具体如下:第一,在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和一般化。
第二,在绩效姑那里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的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
信息市场理论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信息市场理论对绩效管理的指导意义: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的特性,考虑到信息成本,以形成一个“经济”的绩效管理体系。
江苏自考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名词解释绩效:组织为了能够达到其目标而展开在不同层面上的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
绩效管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促进员工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和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
组织文化:通常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岗位分析或职务分析,工作分析是通过系统全面的情报收集手段,提供相关工作的全面信息,以便组织进行改善管理效率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即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
战略性绩效管理:对企业的长期战略制定实施过程及其结果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考核评价,并辅以相应激励机制的一种管理制度。
绩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者的绩效进行评价的各项目.绩效评价尺度:用来将实际的绩效和绩效标准进行比较并确定实际的绩效处于绩效标准中具体位置的一种工具.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绩效计划管理:为保证绩效管理的顺利进行而对绩效计划所采取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
目标指标:正好完成公司对该职位某项工作的期望时,职位应达到的绩效指标完成标准。
挑战指标:评估者对被评估者在该项指标完成效果上的最高期望值。
绩效标准:在各个指标上员工绩效应该达到的水平,是一种被期望达到的水平,是对被评价员工在绩效指标方面应该完成多少,做的如何的一种描述。
绩效目标:是对员工在绩效评价期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所做的界定,绩效目标的设定其实就是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的参照系。
绩效实施:紧跟绩效计划之后的环节,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调整的过程。
信度:绩效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
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与真正的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它强调绩效考核方法测量人的能力和实际绩效内容的准确性程度。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
05963 绩效管理考前重点复习笔记资料

05963 绩效管理一、填空题1、绩效的多因性是指员工绩效的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一种因素,而是要受到员工个人以及工作环境、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P82、绩效的多维性是指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与评估绩效.P83、绩效的动态性是指员工的绩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即绩效的好坏并不固定,原来较差的绩效有可能变好,原来较好的绩效也可能变差.P84、影响员工绩效的土要因素主要有: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P95、绩效管理的第一个坏节是绩效计划,这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P176、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效度、信度.P19-217、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纳维(Norbert Wiener)发表了《控制论》.P338、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若决定性的作用,它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P349、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P3510、西方许多管理学者和心理学家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探索,提出了多种激励理论,大致可归纳为四种模式:需要激励模式、动机、权衡激励模式、强化激励模式.P4511、绩效管理体系是指绩效管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部环境、义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P5512、绩效计划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P7313、绩效计划包括三个方面: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和能力发展计划.P7714、绩效评估原则:公平、公正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制度化原则、弹性原则;可行性原则.P107—108绩效评估要遵循公平原则主要是指绩效评估的结果不受个人特质(包括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影响而产生差别待遇的不公平现象.P107公开原则主要指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最大限度地减少评估过程的神秘感,加强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双方对评估过程的认识.P107制度化原则:正如上述绩效评估的管理功能和开发功能一样,员工的绩效评估不仅是对员工过去的绩效作出评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绩效作出的一种预测.因此员工的绩效评估必须定期定时进行,评估前、中、后做什么必须形成规范,也就是说,只有将绩效评估制度化,员工的潜能才能被全面地了解,问题才能及时被发现,组织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弹性原则:绩效评估要保持适当的弹性.可行性原则:指绩效评估方案的制定所牵涉的各个要素要为参与评估各方所在的客观环境所允许.15、一般情况下,绩效评估以一年l—2次为宜,如果绩效评估太频繁,有可能使管理者和员工过多关注在“评估”上,而非“绩效”上。
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终极版.doc

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终极版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选择题1.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一般可以分为员工个人团队组织绩效2.绩效的性质分为,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3.坎贝尔认为员工的绩效有三个主要的决定因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动机4.卡迪、多宾斯、沃德曼提出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应分为系统因素个人因素5.西方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6.绩效管理的意义战略意义管理意义开发意义7.绩效管理的体系构成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 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的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接受性信度效度9.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对绩效的解释是直接的成果10.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可以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11.价值观、态度是创造绩效的原动力12.持结果说观点的学者认为绩效方要包括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名词解释1.绩效:主要是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2.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运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灿是和员工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其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论述简答1.绩效管理的内涵《1》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2》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的行为和结果的管理《3》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的活动2.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区别《1》人性观不同《2》内容不同《3》管理者和员工的参与方式不同《4》目的不同效果不同《5》侧重点不同3.有那些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4.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结果没有得到切实应用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选择题1.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划分为一般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基础2.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3.标志着控制论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的是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4.控制论主要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5.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6.系统具有集合性层次性相关性7.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出现于通信领域8.绩效管理对信息的要求,可以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9.根据对工作分析定义及本质的分析内容包括工作分析要素工作描述工作规范10.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在他的《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概念11.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名词解释1.工作分析是指全面了解、获取与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论述简答1,工作分析对绩效管理的意义《1》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的绩效指标的来源《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2,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和特点《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3》每个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的总目标对他的要求《4》管理人员和工作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管理的《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评估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特点:一是强调组织计划的系统性,二是强调目标制定过程本身的激励性3,激励理论的四种模式《1》需要激励模式《2》动机目标激励模式《3》权衡激励模式《4》强化激励模式4,组织公平感理论对绩效管理的启示《1员工参与机制《2》反馈机制《3》申诉机制《4》监督机制《5绩效信息搜集机制第三章建立高效率的绩效管理体系选择题1.绩效管理体系重点关注的是共赢2.分析和诊断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规模组织文化组织结构3.影响绩效管理体系设计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业特征竞争对手可比较的标杆4.有学者根据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不同分为主导企业前沿企业衷落企业垂危企业5.卓越的绩效标准共有十一条核心价值观,第一条即为领导的远见卓识6.高效率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在于一致的责权利结构7.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否成为高效率的绩效管理体系,能否真正发挥企业运营的预警作用和企业人事决策的基础的作用,有赖于企业能否建立有序的信息体系名词1.绩效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体系是指绩效管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外环境、义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组织的特征及存在的理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它组织3.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对绩效进评价的维度,是指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论述简答1.绩效管理体系的地位分析《1》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持手段《2》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3》是为员工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2.绩效管理体系的组织环境分析《1》组织目标和战略《2》组织规模《3》组织文化《4》组织结构3.组织文化对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性《1》组织文化价值观会细分为员工的行为《2》提供员工沟通平台创建非正式交流空间《3》促进统一价值观的形成4.高绩效管理体系的支持系统《1》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2》明确的责任主体和一致的责权利结构《3》有序的信息体系《4》绩效管理体系各环节的有效整合第四章绩效计划的实施选择题1.绩效计划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2.由于绩效管理计划涉及如何控制预期绩效的整个过程,因此,其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者各职能部门经理员工本人二方面来共同承担3.员工个人的参与是提高绩效计划及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4.绩效计划的沟通方式主要是双向沟通5.绩效计划的作用体现在其指向作用操作作用弥补作用上6.绩效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能力发展计划7.战略平衡计分卡将传统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包括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价值财务方面& 绩效还仅仅包括结果绩效还包括过程绩效9.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10.绩效计划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准备信息和决定要采用何种沟通方式11.关于部门的信息主要了解的是部门计划和团队计划12.整个绩效计划的核心阶段是计划阶段13.管理者的影响力来自两个方面职位权力个人权力审定和确认是制定绩效计划的最后环节14.绩效指标是对绩效进行评价的维度15.在绩效管理中常采用的绩效四分法即格里波特提出的质量数量时效成本16.所谓三级指标设计就是把一个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门槛目标理想目标和挑战目标17.绩效辅导方式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1&常用的辅导试主要有书面报告正式会议小组会议沟通19.定期的书面报告主要有工作日志周报月报季报年报20.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战略相关性高效度高信度名词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讨论以确定员工绩效管理周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怎么样的绩效标准,并最终达成一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绩效实施是指员工根据已经制定好的绩效计划开展工作,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助解决并根据实际工作进展情况对绩效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的一个过程绩效辅导是指在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员工接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双向沟通,使员工知道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做的好不好的一个过程1.绩效计划的含义《1》绩效计划的制定主体是管理者和员工《2绩效计划的内容是关于绩效周期内工作和绩效标准的契约《3是双向沟通的过程《4包含着管理者和员工双主的心理承诺2.绩效计划的作用《1》指向作用《2》操作作用《3》弥补作用3.绩效计划的内容《1》关键绩效指标《2》工作目标设定《3》能力发展计划4.绩效实施的含义内容《1》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2》核心是持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3》结果是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内容:持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绩效数据、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第五章绩效评估选择题1.绩效评估的功能管理功能开发功能2.绩效评估的原则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制度化弹性可行性原则3.绩效评估的过程包括观察绩效信息记录绩效信息分析与评价绩效信息反馈4.绩效评估主要服务于管理和发展两个方面5.绩效评估内容的分类德能勤绩二、重要任务日常工作、工作态度三、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终极版

05963绩效管理复习资料终极版选择题1.从治理学的角度看,绩效一样能够分为职员个人团队组织绩效2.绩效的性质分为,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3.坎贝尔认为职员的绩效有三个要紧的决定因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技能动机4.卡迪、多宾斯、沃德曼提出阻碍职员绩效的因素应分为系统因素个人因素5.西方学者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治理的概念6.绩效治理的意义战略意义治理意义开发意义7.绩效治理的体系构成绩效打算绩效实施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绩效评估结果的运用8.有效的绩效治理体系的特点战略一致性明确性可同意性信度效度9.治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治理者》一书中对绩效的讲明是直截了当的成果10.波曼和摩托威德罗于1993年提出行为绩效能够分为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11.价值观、态度是制造绩效的原动力12.持结果讲观点的学者认为绩效方要包括财务结果和非财务结果名词讲明1.绩效:要紧是指职员符合组织目标的结果,同时也要考虑职员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2.绩效治理:是治理者对职员在企业运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灿是和职员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其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论述简答1.绩效治理的内涵《1》绩效治理是双向的治理活动《2》绩效治理要紧是对职员的行为和结果的治理《3》绩效治理是周期性、连续性的活动2.绩效评估和绩效治理的区不《1》人性观不同《2》内容不同《3》治理者和职员的参与方式不同《4》目的不同成效不同《5》侧重点不同3.有那些绩效治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治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治理重视不够《3》治理者认为绩效治理只是治理者单方面的情况《4》职员对绩效治理缺乏明白得4.绩效治理的实践咨询题分析《1》人力资源经理和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治理与战略目标脱节《3》绩效指标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结果没有得到切实应用第二章绩效治理的理论基础选择题1.绩效治理的理论基础体系划分为一样理论基础和直截了当理论基础2.操纵论、系统论、信息论治理的一样理论基础3.标志着操纵论这一新兴学科的产生的是1948年美国数学家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操纵论4.操纵论要紧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5.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6.系统具有集合性层次性有关性7.信息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最早显现于通信领域8.绩效治理对信息的要求,能够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9.按照对工作分析定义及本质的分析内容包括工作分析要素工作描述工作规范10.美国学者彼得德鲁克在他的《治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治理概念11.职员的组织公平感要紧来自三个方面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名词讲明1.工作分析是指全面了解、猎取与工作有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讲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论述简答1,工作分析对绩效治理的意义《1》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的绩效指标的来源《2》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3》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治理的方式2,目标治理理论的要紧思想和特点《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2》目标治理是一种程序《3》每个治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确实是企业的总目标对他的要求《4》治理人员和工作是依据设定的目标进行自我治理的《5》企业治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评估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特点:一是强调组织打算的系统性,二是强调目标制定过程本身的鼓舞性3,鼓舞理论的四种模式《1》需要鼓舞模式《2》动机目标鼓舞模式《3》权衡鼓舞模式《4》强化鼓舞模式4,组织公平感理论对绩效治理的启发《1》职员参与机制《2》反馈机制《3》申诉机制《4》监督机制《5》绩效信息搜集机制第三章建立高效率的绩效治理体系选择题1.绩效治理体系重点关注的是共赢2.分析和诊断的组织环境要紧包括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规模组织文化组织结构3.阻碍绩效治理体系设计的因素要紧包括企业利益有关者行业特点竟争对手可比较的标杆4.有学者按照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不同分为主导企业前沿企业衷落企业垂危企业5.杰出的绩效标准共有十一条核心价值观,第一条即为领导的远见卓识6.高效率绩效治理体系的成功在于一致的责权益结构7.企业的绩效治理体系能否成为高效率的绩效治理体系,能否真正发挥企业运营的预警作用和企业人事决策的基础的作用,有赖于企业能否建立有序的信息体系名词1.绩效治理体系绩效治理体系是指绩效治理中涉及的组织部门、内外环境、义务和各种制度、行为的总和2.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组织的特点及存在的理由,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不于其它组织3.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对绩效进评判的维度,是指用于评估和治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论述简答1.绩效治理体系的地位分析《1》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持手段《2》是人力资源治理系统的核心部分《3》是为职员提供了一面有益的镜子2.绩效治理体系的组织环境分析《1》组织目标和战略《3》组织文化《4》组织结构3.组织文化对绩效治理体系的重要性《1》组织文化价值观会细分为职员的行为《2》提供职员沟通平台创建非正式交流空间《3》促进统一价值观的形成4.高绩效治理体系的支持系统《1》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2》明确的责任主体和一致的责权益结构《3》有序的信息体系《4》绩效治理体系各环节的有效整合第四章绩效打算的实施选择题1.绩效打确实是整个绩效治理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是整个绩效治理过程的起点2.由于绩效治理打算涉及如何操纵预期绩效的整个过程,因此,其应该由,人力资源治理者各职能部门经理职员本人三方面来共同承担3.职员个人的参与是提升绩效打算及绩效治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4.绩效打算的沟通方式要紧是双向沟通5.绩效打算的作用体现在其指向作用操作作用补偿作用上6.绩效打算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关键绩效指标工作目标设定能力进展打算7.战略平稳计分卡将传统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包括学习与成长内部运营客户价值财务方面8.绩效还仅仅包括结果绩效还包括过程绩效9.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10.绩效打算预备时期的工作要紧是预备信息和决定要采纳何种沟通方式11.关于部门的信息要紧了解的是部门打算和团队打算12.整个绩效打算的核心时期是打算时期13.治理者的阻碍力来自两个方面职位权力个人权力审定和确认是制定绩效打算的最后环节14.绩效指标是对绩效进行评判的维度15.在绩效治理中常采纳的绩效四分法即格里波特提出的质量数量时效成本16.所谓三级指标设计确实是把一个指标分为三个等级,分不为门槛目标理想目标和挑战目标17.绩效辅导方式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18.常用的辅导试要紧有书面报告正式会议小组会议沟通19.定期的书面报告要紧有工作日志周报月报季报年报20.绩效指标设计的原则战略有关性高效度高信度名词绩效打算是治理者与职员共同讨论以确定职员绩效治理周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如何样的绩效标准,并最终达成一意见形成契约的过程绩效实施是指职员按照差不多制定好的绩效打算开展工作,治理者对职员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觉的咨询题及时协助解决并按照实际工作进展情形对绩效打算进行适当的调整的一个过程绩效辅导是指在治理者进行治理和职员同意治理的过程中通过双向沟通,使职员明白治理者期望他们做什么如何做做的好不行的一个过程1.绩效打算的含义《1》绩效打算的制定主体是治理者和职员《2绩效打算的内容是关于绩效周期内工作和绩效标准的契约《3是双向沟通的过程《4包含着治理者和职员双主的心理承诺2.绩效打算的作用《1》指向作用《2》操作作用《3》补偿作用3.绩效打算的内容《1》关键绩效指标《2》工作目标设定《3》能力进展打算4.绩效实施的含义内容《1》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2》核心是连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3》结果是为绩效评估提供依据内容:连续沟通式的绩效辅导绩效数据、资料、信息的收集与分析第五章绩效评估选择题1.绩效评估的功能治理功能开发功能2.绩效评估的原则公平公平公布透亮制度化弹性可行性原则3.绩效评估的过程包括观看绩效信息记录绩效信息分析与评判绩效信息反馈4.绩效评估要紧服务于治理和进展两个方面5.绩效评估内容的分类德能勤绩二、重要任务日常工作、工作态度三、任务绩效和周边绩效。
05963绩效管理重点知识归纳

05963绩效管理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论1.美国学者贝茨和霍尔顿指出,绩效是多维建构,测量的因素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
在绩效概论的理解上,首先应明确绩效有三个层次:企业、部门或团队、个人。
2.个人绩效理念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个人绩效理念的第一阶段,即将任务绩效等同于个人绩效,第二阶段认为个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
第三阶段是出适应性绩效,并认为个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关系绩效和适应性绩效三部分。
3.在西方工业领域,罗伯特.欧文斯于19世纪初将绩效评估引入苏格兰。
4.美国军方于1813年开始采用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则于1842年开始对政府公务员进行绩效评估。
5.1954年首次提出目标管理概念的是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
6.绩效评估是对绩效情况的反映,是绩效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但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很多人都将其等同于绩效管理。
7.绩效管理应包括三个过程:计划、改进、考查。
8.绩效管理是指对绩效衡量、绩效诊断、绩效改进,从而达到组织总体目标的综合过程。
9.绩效管理包括两大步骤:第一晚上绩效管理的基础;第二是绩效管理实施,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评估、绩效反馈与改进四个环节。
10绩效管理的三层模式即企业层面的绩效管理、部门或团队的绩效管理、个人层次的绩效管理。
11.绩效管理的意义:第一绩效管理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第二次公司治理角度,绩效管理有助于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
第三绩效管理有助于为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绩效管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的绩效水平来提高组织或者团队的绩效。
第五绩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规范而简洁的沟通平台。
12.关于企业经营绩效评估,众多国外学者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
他们研究为绩效评估奠定了极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主要以下三条清晰的研究脉络:企业绩效评估内容的研究、企业经营目标的研究、数理分析方法的评价研究。
绩效管理05963-4

第四章绩效计划与绩效实施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绩效计划的含义绩效计划是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讨论以确定员工绩效管理周期内应该完成哪些工作和达到怎样的绩效标准,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形成契约(绩效计划书)的过程。
关于绩效计划,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绩效计划的制定主体是管理者和员工;第二,绩效计划的内容是关于绩效周期内工作和绩效标准的契约;第三,绩效计划是个双向沟通的过程;第四,绩效计划内含管理者和员工双方的心里承诺。
绩效计划的具体内容第一,关键绩效指标(KPI);第二,工作目标设定(GS);第三,能力发展计划。
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KPI),是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用来衡量评价对象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结果绩效的评价方式。
绩效指标的含义绩效指标是对绩效进行评价的维度,是指用于评估和管理被评估者绩效的定量化或行为化的标准。
绩效指标的“缺陷”指绩效指标不能衡量工作绩效的所有方面。
它意味着企业的绩效焦点不能仅仅关注某一类指标,而排斥另一些同样重要但是却产生较少收益或收益的产生具有长期性的指标。
绩效指标被“污染”是指一些不能为员工所控制的外部因素会影响员工的工作业绩,但是这些因素没能被管理者及时发现,反而被算作员工个人的过失或失误。
绩效辅导绩效辅导就是指在管理者进行管理和员工接受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双向沟通,使员工知道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做不好的直接后果等系信息;同时帮助管理者掌握工作的进展程度、员工的工作表现、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等情况,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2、领会:绩效计划的作用第一,指向作用:行动的纲领和指南;第二,操作作用:加强员工的参与感,使绩效管理更具操作性;第三,弥补作用:根据过去和现在的信息,预测未来的变化,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
绩效指标的特点第一,增值性:指的是绩效指标对组织目标是具有增值作用的,该增值作用是指绩效指标的管理是否可以产生“1+1>2”的产出效果以及对组织有贡献行为的鼓励作用;第二,定量化:是指绩效指标应能用数量的方式来表示,用数量的方式来表示就是为了能够被衡量;第三,行为化:是指绩效指标的工作内容是否被付诸行动,是否被执行,表现结果是工作做了没做,任务完成了没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一、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一)绩效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二)绩效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先决条件(能力、性格)、直接决定条件(陈述性知识、程度性知识与技能)2.环境因素:个人增强因素(促进因素)、系统制约因素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动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同时和员工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
1.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①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罗杰斯、布雷德拉普)②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代表:安史沃斯、史密斯)③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2.绩效管理内涵:①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②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③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活动。
(二)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可以开发优秀的员工,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和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
(三)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包括工作结果评估和工作行为评估两个方面。
4.绩效反馈:就是要通过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面谈的方式,反馈传递对被评估者进行绩效考评的信息。
5.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四)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特点:1.战略一致性:指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一致性程度。
战略目标就是通过提高员工个人绩效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
2.明确性:具体体现在绩效计划阶段、绩效反馈阶段3.可接受性:绩效评估方法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绩效评估施行的公平性;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都能对绩效评估方法有正确恰当的认识。
4.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量标准能测出所测东西的程度。
一个绩效评估体系效度较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被称为有缺失:指绩效评估体系不能衡量工作绩效的所有方面;一种被称为有污染:指绩效评估会对与工作绩效无关的方面进行评估。
5.信度:指测量结果的一致笥程度,即回答测量工具是否稳定的一个指标。
包括评估者信度、评估方法信度。
三、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的区别和联系绩效评估是评定和估价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过程和手段,是企业管理者所承担的管理职能,并由企业的人力资源职能部门负具体责任。
它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仅对员工一段时间内的绩效行总结性评价,而不是着眼于提高未来绩效。
绩效评估是管理过程中的局部环节,侧重于事后的评估。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它的核心是通过提高员工绩效,以达到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目的。
它侧重于信息沟通和提高绩效。
区别:绩效评估绩效管理①人性观不同人性恶人性善(以人为本)②内容不同事后评价事先的沟通和事后的反馈③管理者与员工的参与方式不同员工不参与(被动参与)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参与(主动性、积极性)④目的确定薪酬、晋升等人力资源政策开发员工潜能、员工职业规化辅导⑤效果不同不能真实反映客观情况较能真实反映客观情况⑥侧重点不同评估过程的执行(强调权威性)持续沟通和反馈(强调双向沟通)联系: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但绩效评估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评估本身,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与评估相关联的整个绩效管理过程。
有效的绩效评估有赖于整个绩效管理活动的成功开展,而成功的绩效管理也需要有效的绩效评估来支撑。
①从管理的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企业的绩效管理提供很多基本信息和资料,使绩效管理真正帮助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
②从员工发展角度看:通过绩效评估来肯定员工过去的绩效使员工增强自信,同时又能够找出员工的不足及时给予员工反馈,使员工明了未来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这正是绩效管理所要达到的目的。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与实践问题分析一、绩效管理的认识误区:1.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估2.决策者对绩效管理重视不够3.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只是管理者单方面的事情4.员工对绩效管理缺乏理解二、绩效管理的实践问题分析:1.人力资源经理与直线经理定位不明2.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忽略自上而下分解)3.绩效指挥缺乏科学性4.绩效评估过于主观5.忽视绩效面谈和绩效反馈6.绩效评估结果没能得到切实的运用。
第二章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绩效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指导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控制论1.诞生标志:1948 美诺伯特·维纳发表了《控制论》2.主要思想: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科学理论,是以系统方法为基础的,主要研究复杂系统中的沟通信息流。
3.核心问题:反馈对系统的控制和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4.控制论应用于绩效管理的体现:通过控制活动,能提供用来调整目标与手段的反馈信息。
二、系统论1.主要思想:它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科学。
2.核心思想:系统的整体观念3.对绩效管理的影响:①有助于从完整、系统、全面的角度去分析、研究绩效管理②有助于研究绩效管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③有助于从战略角度对绩效管理进行全面研究,准确定位绩效管理在企业整体中的位置及与企业总体目标的关系。
4.特征:①集合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
②层次性:指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系统所属的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和不同的层次。
③相观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信息论1.主要思想: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
2.对绩效管理的影响:信息论的基本原理在绩效管理中应用有助于在绩效管理中形成一种信息优势。
3.绩效管理对信息论的要求: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管理过程实质是信息过程,信息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4.绩效管理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反馈。
第二节绩效管理的直接理论基础(整个绩效管理体系构成、运行的直接基础)一、工作分析1.含义:又称职务分析、岗位分析,指全面了解、获取与工作相关的详细信息的过程,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务规范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
(6 W 和1 H)2.对绩效管理的意义:工作分析是绩效管理的基础:①职位描述是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的来源②职位的工作关系决定了绩效评估关系③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绩效管理的方式二、目标管理理论(吸收了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的优秀成果)1.产生:20世纪50年代,美彼得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中提出目标管理理论。
2.主要思想:①企业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③分目标就是总目标对他的要求,也是对总目标的贡献④管理人员、个人依据设定目标自我调节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奖惩也根据分目标3.最大优点:以目标给人带来的自我控制力取代来自他人支配式的管理控制方式,从而激发人的最大潜力,把事情办法,把工作做好。
4.显著特点:a 强调组织计划系统性,即通过组织计划的系统性来保证组织活动内部的逻辑联系;b 强调目标制定过程本身的激励性。
5.与绩效管理关系:绩效管理的过程尤其是绩效计划阶段包含目标管理。
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入一个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时期。
三、目标设置理论1.思想:探讨了目标具体性、挑战性、绩效反馈的激励作用;指出明确的目标能提高绩效2.目标设置与目标管理不同:相同:都提倡具体的目标和绩效反馈参与问题不同:目标管理极力主张参与,引导员工建立更难达到的目标;目标设置表示给下属指定目标效果一样好。
四、激励理论1.思想:是关于激励的基本规律、原理、机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是激励在管理活动中赖以发挥功能的理论基础。
是行为科学的核心理论,又是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重要内容。
2.四种模式及与绩效管理的关系:①需要激励模式:需要通过绩效管理实现,员工有期待绩效管理内心愿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②动机——目标激励模式:绩效管理目标制定适当。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③权衡激励模式:在绩效管理下更能使员工感受公平,发挥潜能。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也叫社会比较理论)④强化激励模式:绩效评估过程本身就是绩效为基准的正强化、负强化过程,符合强化激励模式思想。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五、成本收益理论1.与绩效管理的关系:①就员工而言,配合绩效管理与抵触绩效管理均可看做是员工与企业双方博弈时的不同决策,企业根据不同决策给予不同收益,员工能预见到的收益最大化是支持绩效管理。
②就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本身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应该小于绩效管理所带来的现实收益与潜在收益之和,只有这样才存在实施绩效管理的经济学理由。
六、目标一致性理论1.目标一致性理论和绩效管理的关系:更多地体现在绩效评估阶段中。
2.中心含义:在评估过程中,应在评估系统目标、评估指标、评估目的三者间取得一致。
包括三层含义:①评估指标与评估系统目标的一致性:内容是否一致、内容是否反映了目标的整体性②评估指标与评估目的的一致性③评估目的与系统目标的一致性七、组织公平理论1.含义:指组织或单位内人们对与个人利益有关的组织制度、政策、措施的公平感受:可以划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组织公平的客观状态;二是组织公平感自身。
2.员工组织公平感来自:①分配公平感:指员工对组织报酬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感受。
基于实际绩效的评估结果,涉及产出与员工自我投入比较(纵向);基于实际绩效的评估后得到的薪酬、晋升,涉及员工与他人或组织标准比较,即个人得到的奖惩与他人或组织标准相比是否平衡(横向)②程序公平感:指员工对用于作出报酬决策的方法是否公平的感受。
程序公平的六条标准:一致性规则、避免偏见规则、准确性规则、可修正规则、代表性规则、道德伦理规则③互动公平感:指的是个人所感受到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质量。
绩效管理中管理者员工人际关系、工作关系3.五大机制:①员工参与机制②反馈机制③申诉机制④监督机制⑤绩效信息搜索机制八、权变理论(20世纪70年代)1.与绩效管理关系: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并随环境变化适时调整。
①在绩效评估的方法选择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避免绩效管理工作的简单化、一般化②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上,应注意和不同企业文化环境相结合。
九、信息市场理论与绩效管理关系:我们在进行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信息的特性,考虑到信息成本,以形成一个“经济”的绩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