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论态度的形成与转变态度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一种具有内在结构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内部结构由认知、情感和意图三要素组成。
三要素的协调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稳定。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要素是协调一致的。
如果出现矛盾和不协调,则个体会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调整,重新恢复协调一致。
当三者发生矛盾及需要转变时,其中的情感因素起主要作用。
因为在态度的转变中,认识的转变较容易,而思想情感的转变比较困难、缓慢。
积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有利的,消极态度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态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形成个体的积极态度,促进个体健康成长与完善,造福于社会。
表现为:其一,积极态度具有认识和情感的价值。
外界信息的接受、理解与组织都要通过态度的过滤。
因此,积极的态度常使个体在接触信息时,倾向选择正面信息,促使判断、理解产生良性的情绪体验;而对于负面信息也是有所认识,常给予排斥。
常此以往,必然促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情感的形成。
其二,积极态度具有保护和激励的价值。
积极的态度促使个体敢于正视现实,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以及生活中的不愉快经历,有利于维护心理健康。
同时常使个体追求符合需要和价值观的事物,促使自身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三,积极态度具有催生创造和完善自我的价值。
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优良的个性促进个体认识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表明,许多高成就者具有优良的态度。
他们充满自信,具有乐观主义业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失败,勇于承担责任,善于与人合作,视现实压力为挑战,惯于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等。
这都有利于人的潜能释放,创造奇迹,实现自我。
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性心理反应过程,是由情感、认知、意志三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心理结构。
人们在与他人、群体发生交往、联系时,总是受到自己态度的影响。
德育的对象是人,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需要或品质的实践活动。
态度及其改变方法
态度及其改变方法摘要:社会心理学的目的,是解释、预测和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
因此,社会心理学就是态度的科学。
那么,态度是什么,为什么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态度会不同,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揭示这一社会现象,并为态度的改变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态度、心理倾向、劝导说服、自我防卫倾向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会对他人及各种社会事物产生认知活动,而且也会在认知的基础上对人和各种事物产生一定的态度。
态度会影响人如何去对待事物,并也左右着人如何去行动和取得何种社会效果。
因此,凡是在人际交往、相互制约与需要彼此控制的场合人们都很重视对方的态度,以预见其后续的行为,也较注意自己态度的表现或想方设法去影响或改变对方的态度。
要想改变人们行为的趋向,就必须设法去改变人们的态度。
无论是报刊或演讲等形式的宣传、商业广告的推销,无非都在于要维持或改变人们的态度。
态度将随着社会环境,周围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它的变化或维持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一、什么是态度(一)态度的定义及特征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
通过这句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第一,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
人们通常理解,态度总是显露在脸部表情上、谈吐与举动中的各种表现,如发表肯定或否定等意见,表现出喜欢或厌恶等感情,做出接近或拒斥等行为。
事实上,态度可以而且一般都会表现于外,这称作态度行为或表态;但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有些甚至深藏于内心,一辈子都不表露,成为未表的态。
态度是一种尚未表现于外的内心活动和心理准备状态。
第二,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它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如人(他人、自己)、物、事件、群体、制度、民族、国家以及代表各类事物的观念等。
任何一种态度都有针对性,总是对一定的对象而发生,所以它反映了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第三,态度具有价值判断的成分和感情色彩。
任何态度都是对特定事物的意义性或重要性进行估量(即评价)后所产生的某种看法、体验或意向,如重视或轻视、肯定或否定、赞同或反对、喜爱或厌恶、趋向或回避、接受或拒绝,以及处于上述两极端之间的一种中性位置状态。
态度心理结构的三种成分
态度心理结构的三种成分
态度心理结构的三种成分包括:
1.认知成分:也称为认知组成或认知评价,指的是个体对对象的知觉、了解和相信程度。
它包括个体对对象的认知信息、知识、信念和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认知成分反映了个体对对象的理性评价和认知态度。
2.情感成分:也称为情感组成或情感评价,指的是个体对对象的感受、情绪和喜好程度。
它包括个体对对象的喜欢、厌恶、兴奋、厌恶等情感方面的体验和反应。
情感成分反映了个体对对象的情绪化评价和情感态度。
3.行为成分:也称为行为组成或行为意向,指的是个体对对象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意图。
它包括个体对对象的决策、行动和行为意图等方面的表现和倾向。
行为成分反映了个体对对象的行动导向和行为态度。
这三种成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个体的态度心理结构。
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对个体的态度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而行为成分则是态度的最终体现。
态度心理学教程
态度心理学教程
态度心理学教程是一门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课程,主要探讨人类对于各种事物、观念和他人所持有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
以下是态度心理学教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态度的定义和构成: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它由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构成。
态度的功能:态度具有内在性、对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是人们对于特定对象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它对于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含有行为倾向性,但人们的行为不一定总是与态度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态度决定行为,但实际行为可能受到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经验的影响。
态度形成的机制:态度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协调一致。
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多种理论来解释态度形成的过程,如认知失调理论、归因理论等。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个体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改变自己的态度,如宣传、说服、群体影响等。
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态度转变,对于政治、商业和教育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态度测量的方法:测量个体的态度有多种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观察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方法。
综上所述,态度心理学教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社会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并能够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说服技巧。
态度三要素结构方程
态度三要素结构方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态度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三要素结构方程是指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模型。
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这一结构方程用来解释人们对事物产生态度的过程和机制。
通过分析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态度形成和变化的规律。
首先我们来谈谈认知要素。
认知要素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了解和判断。
当人们面对一个事件或对象时,首先会进行认知加工,通过感知、观察和思考等过程获取相关信息,并在大脑中建立起对该事物的认知结构。
这个认知结构包括事件或对象的属性、特征、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认知要素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当一个人对某个商品的认知认为它功能齐全、性价比高时,那么他的态度就会倾向于支持和购买这个商品。
认知要素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接着我们来讨论情感要素。
情感要素是指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情感反应。
在认知的基础上,人们会对事物产生各种情感,如喜爱、厌恶、愤怒、恐惧等。
这些情感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
情感的强度、正负性和稳定性都会影响态度的形成和持久。
一个人对某个产品感到兴奋和满意,那么他的态度会倾向于支持和推荐这个产品。
情感要素在塑造态度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探讨行为要素。
行为要素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实际行动和表现。
人们的态度往往会影响他们的行为。
当人们对某个事物持有积极态度时,他们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支持和推广这个事物。
反之,当人们对某个事物持有消极态度时,他们可能会避开或拒绝与这个事物相关的行为。
行为要素不仅受认知和情感的影响,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认知和情感。
一个人对某个品牌的态度很好,那么他会更倾向于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进而强化他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和情感。
第二篇示例:态度是一个人在面对各种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
在心理学领域,态度是指个体对某种对象的评价、情感和行为倾向。
态度对于个人的行为和情绪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决策、行为和生活方式。
简述态度的结构
1简述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是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份: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但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3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 )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5简述美育的任务。
(2009年湖南)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2008年山西)(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按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
7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2012年安徽)(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b MEC 三个心理因素
b MEC 三个心理因素
态度(MEC)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什么是态度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 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
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心理机制
态度形成和转变的心理机制说服的目的通常是让人改变观点、态度和行为。
观点主要是认识性的,即一个人认为是真实或正确的东西。
而态度除含有认识成分外,还包括情感和行动意向两种成分,因而更难以改变。
(一)社会影响是态度形成的外因沟通与说服都是一种社会影响,心理学把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依从、认同、和内化三类,这实际上是态度形成的三种不同水平。
1、依从对社会影响的依从反应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奖励或免受惩罚。
依从的特点是,持续的时间与奖励或惩罚的时间一样长。
依从的人知道环境对自己的压力,当环境不再有压力时,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研究指出,家长如果使用惩罚来制止孩子的攻击行为,孩子往往会在家里表现得很温顺,而在学校或离开家时反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
一个人在依从时如果发现自己的依从行为及其后果令人满意,值得把它继续下去,那么即使最初引起依从行为的原因(奖惩)已不存在,依从行为仍会继续下去。
由此看来,虽然依从本身通常不产生持久的行为,但它可以为导致持久效应创造条件。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希望自己成为与施加影响者一样的人。
如果一个人发现某个团体或个人在某一方面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他就会由于喜欢该团体或该人而乐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类似的准则和态度——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如同依从那样),而只是为了和那个人一样,或被那个团体所接受。
认同这种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并不需要连续不断地奖励和惩罚,需要的只是个体想成为那种人的愿望。
若个体崇拜对象发生改变,以新的更重要的认同代替了原来的认同,其观点态度和行为准则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认同现象对我们有两点启发:一是作为领导者被下属认同或崇拜是提高影响力、说服力的重要前提或条件;二是作为被大众崇拜的偶像人物言行举止一定要检点,要真正成为人们效仿的榜样。
3、内化将准则和信念内化,这是对社会影响的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
一个人想使自己保持正确的动机是一种强大的自我支持力。
内化的关键成分是可信度——提供信息者的可信程度。
04265社会心理学(二)内容整理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义)是: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及其本质和起因。
二、社会心理学的本质属性同物理、化学或生物、地理等科学学科一样,社会心理学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性的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充分表现在其研究的科学过程中,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过程,都是科学的,具有与其他科学学科同样的科学取向。
而有所不同的,是它们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
三、影响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起因)1.他人的特点和行为人们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是与出现在人们社会情境中的他人密切相关的,他人的特点与行为,是引起人们相应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重要因素。
2.人们的认知过程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因此,人们的认知过程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3.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因素整个自然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意义上的环境,对我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噪音、空气污染、过分拥挤等对我们的心境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社会行为发生的文化背景人类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都必然发生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行为所发生的文化背景。
5.我们的生物及遗传因素四、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是一种缓慢的过程。
为了研究的方便,本书将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阶段:1.新学科的出现(1908—1924)1908年,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社会学家罗斯(E.Ross)分别出版了取名为〈〈社会心理学〉〉的专著。
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以此将1908年作为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924年,弗罗德.阿尔波特(F.Allport)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其以实验为基础和基调并注重在社会情境中来研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正是社会心理学随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青春期的发展(30年代—60年代)1930年前后,一批热心而杰出的学者,集结于社会心理学的旗帜之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3 第三章 价值观、态度与情绪
(二)态度特征
1. 态度的社会性
2. 态度的对象性
3. 态度的协调性
4. 态度的稳定性
5. 态度的潜在性
二、态度理论
(一)态度的一致性
(二)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态度方向的
改变; 二是态度强度的改变
关于态度改变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三程序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H.C.Kelmen)于1961年提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被广泛的应用于美国企业中。 经营的总体目标就是取得最大利润,以在市场竞争 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切管理决策和组织行为都服 从于这个唯一目的,并以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好坏 的唯一标准。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的价值观是 利己主义、适者生存、个人奋斗、竞争等。
2. 委托管理模式 它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生产资料的所
平衡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
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
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如
上例中P和O都喜欢爵士音乐; 当对两对象有相反 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如上例中P喜欢爵士 音乐,而O不喜欢爵士乐。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 心的不愉快和紧张。
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P不再喜欢爵士乐 (如P-X关系变为“-”),或者P不再认为O对爵士 乐的观点很重要(如P-O关系变为“-”),或者P劝 说O喜欢爵士乐(如O-X关系变为“+”),这就产生 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同时,组织文化的建设成为一个组织越来越重视 的内容。它反映和代表了该组织成员的整体精神和 共同的价值标准,良好的组织文化将有利于组织成
员之价值标准,良好的组织文化将有利于组织成员 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是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和 持久力,推动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最核心力量。这种 共同的价值观能使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趋向组织的 整体目标,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团 结协作,提高组织效率。
简述态度的结构
简述态度的结构1简述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是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份: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但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3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4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 )方法得当;(4)结构合理;(5)语言艺术;(6)气氛热烈;(7)板书有序;(8)态度从容。
5简述美育的任务。
(2009年湖南)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
美育的任务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创造力和塑造完美人格。
6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2008年山西)(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2)学生的学习是按教育目标进行的,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3)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
7怎样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2012年安徽)(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作者: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 (本文浏览次数: 2489)【关键字】转变态度途径方法论述转变态度的途径和方法南昌县莲塘实验学校周红林内容提要:在人类社会中,态度对我们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一直是人们探讨社会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中心课,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小到人们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无刻不受到态度的影响。
例如卫生工作中也是如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
病人对医疗工作的态度,也是影响到他们的就医行为和对卫生工作的支持。
诸如对吸烟的态度等等都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态度问题。
关键词:转变态度途径方法一、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
态度包含了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
如果一个人特别注意到自己将要作业的反应,也就是在心理上对要作的反应有所准备的时候,他的反应就比那些只集中注意于将要来临刺激的人所做出的反应要快。
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判断和思考等活动效率都要受到他的心理准备状态的支配。
阿尔波曾提出态度是一种精神和神经准备就绪的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并对个人对所有客观对象和与之有关的情境的反应,产生一种起指导作用的或能动的影响。
心理学家认为态度是对任何特定的客观对象都具有认识的成份,表达感情成份和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1、态度是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系统和行为倾向性,它和意见有一定区别。
2、态度来自于价值,也就是说,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观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具有重大作用。
二、态度的构成要素态度的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1认知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和评价,它通常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对态度的认识与理解以及赞成或反对。
例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就是带有好坏评价性的叙述。
2情感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
它是一种内心的体验,表现出对态度对象的喜欢和厌恶的程度。
比如“我认为吸烟是有害的”这一认知问题,可能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就是“我不喜欢抽烟的人”“我对吸烟感到厌恶”3意向要素:是指对态度对象的一种反应倾向,即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咨询师三级考点: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世界的桥梁。
由态度出发,向内可探究个体的心理状态,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
一、态度概述(一)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1.态度的特点(1)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
(2)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具有针对性。
态度的对象可以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
(3)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地改变。
2.态度的成分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种成分。
(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
(2)情感成分:个体在态度对象的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
(3)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性。
由于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
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3.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还受情境、认知因素,甚至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
4.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核心的信念体系,是个体评价事物与抉择的标准,是关于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
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
个体的态度取决于对象的价值。
价值的大小决定态度的强弱。
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
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
一方面,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
另一方面,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
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
(教育学心里知识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1.态度的实质: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愿;(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2.态度的结构:态度结构包含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即行为的准备状态而非实际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比如,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相分离,外在行为不一定是内在的真实态度的体现;或者口头表达的态度常常不付诸行动,即知行脱节。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1.品德的实质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社会道德舆论和风气影响着个人品德的形成。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3.品德与道德的区别(1)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
(2)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而品德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变化,一方面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4)道德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的重要性总结精选(1):一、学习心态对学习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学生学习,一开始就是从特定的、有机的整体心理结构出发的,这种心理结构,如同1个有来源、有方向的“知、情、行”等心理要素聚合在一齐的“泵”,启动并驱使着学习活动.用心良好的学习心态,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正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能充满信心地去克服.还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用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因而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共同沉浸在用心探求的学习气氛中,学生视学习为乐趣.反之,消极不良的学习心态,则使学生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暴躁,意志消沉.学习动辄即止,思路易阻塞,思维迟缓,创造性的学习受到抑制,学习气氛压抑而沉闷.于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视学习为负担.由于受到外部或内在的压力,他们往往在焦虑和不安中度过.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会大幅度下降,并可能导致不良心理状态的出现,构成恶性循环,影响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不良的学习心态,大致来自4个方面:1.校园方面: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频繁的考试,过多的补课,超多的作业超出了学生的正常负荷;教师教学不得法,体罚、歧视等;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的身心得不到全面发展,教材编写不当等.[由整理]2.社会方面:如不良团伙的骚扰、同伴的歧视、不良娱乐活动的吸引等.3.家庭方面: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家务繁重,父母期望过高、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4.自身方面:如担心考学无望,不能实现自身的抱负、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迷惘、早恋等.学习心态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积累、酝酿起来的,它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并且是可控的.二、良好学习心态的培养1.树立为祖国而学习的学习观、摒弃功利主义的学习目的为什么而学习,这一向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课题.“学而优则仕”,追求金榜题名的现世功业,这种传统考试文化的巨大惯性,影响着社会、家长和学生的学习观.随着“自费生”、“公办民助生”等新生事物的出现,分数与金钱挂上了钩,一分千金、一分万金的报道已不成为新闻.这些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观染上功利主义色彩,而功利主义学习观不能持久地成为学习动力.“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对于学科本身的兴趣和由于发现所产生的兴奋感和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摒弃那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充分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从问题的提出、探求、结论的得出及欣赏回味等,让学生全面参与、全程参与.教师的任务不是去“讲懂”,而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才能品尝到科学探索的艰辛和劳动成果的甘甜.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才会把数学学习任务当作1种礼物来理解,这是任何物质的诱惑和褒奖所无法替代的.例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教者设计了这样1个问题:“我们明白,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多边形的内角和呢请你说明猜想的理由”由于问题呈开放性,所有的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立刻就有了如下猜想:(1)因为三角形是多边形的1种特例,所以多边形的内角和也是180°.(2)透过度量、估算或特例分析,发现多边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它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加.(3)根本无规律可寻,因为多边形边数不确定.教者充分肯定了学生大胆猜想的探索精神,包括(1)、(3)这2种“合理”性错误的猜想.透过交流、讨论,学生很快决定从猜想(2)入手,教者适时引导学生计算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透过计算、观察,寻找规律.只见同学们有的苦思冥想,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满面春风,嘴角挂着一丝微笑,有的则兴奋得大叫:“找到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之后又投入了证明的阶段…….教者带着激动和佩服的神情告诉学生:“同学们,如果时光倒流,这个定理就可用你们的名字来命名了,叫做‘X氏定理’.我真为你们自豪!”学生更高兴了,1个个面露得意之色,俨然成了1个个的数学家.没有强迫,没有辱骂,做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人具有社会性,国家的兴衰决定着华夏亿万人民的荣辱,教者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介绍数学史,透过古代礼貌的辉煌和近代科技衰败的比较,数学在高科技中的应用.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等等,帮忙学生建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观.有了远大的理想,健康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正视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和烦恼,有1个良好的学习心态.2.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自古以来,教师的任务便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总是处于教学的主宰地位,他是权威,是知识的施舍者.学生只需鸦雀无声地听讲,他们总是被告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少插嘴,谦虚点!”现代的认知理论研究证明,没有人能“教”数学.正如莱纳所言:知识是无法传递的,传递的只是信息.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教师是“教练”,高水平的竞技成绩靠“运动员”透过艰苦训练而夺得;教师是“导演”,精彩纷呈的戏剧应由“演员”去表演;教师是乐队的“指挥”,优美的乐章靠“乐手”们协调地演奏.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业已存在的差距,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自由地发表见解,必要时能够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帮忙,犯了认识上的错误,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谅解,并有改错的机会.在课堂上,每个人都在用心、主动、高效地学习,听不到训斥声.有些教师透过威压、恐吓,强迫学生到达他们达不到的学习要求,有的甚至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手段,使学生思想负担加重,在焦虑和不安中学习.这会降低学习效率,正如斯坎普(Skep)所描述的:焦虑会提高你进行机械式操作的潜力,但却会影响、干扰你进行复杂逻辑、智力思考的潜力.设想一下,如果你身后有一头发了狂的公牛在追你,你会轻易地跳过栅栏而逃走,但却会因慌乱而打不开一把号码锁,从而打不开栅栏门.也就是说,在学习活动中,并非总是“急中生智”,更多的则是“急得发昏”.3.认识你自己雪莉·莱克德有句名言:没有人比你好,你也不比别人强.学习成绩的差异,往往不是由智力因素所决定的,因为正常的学生智商相差无几,只要肯学,人人都能学好数学.曾有人做过这样1个实验:一次数学测验,A、B2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都得了52分.教师在班上批评了A,对B不但没有批评,还表扬他对某道题的解法有独特见解.实验发现,B生以后上数学课兴趣很高,并能用心思考.而A生则情绪低落,丧失信心,待到期末考试时A生得了27分,而B生却增加到79分,产生了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一实验有力地说明了学习心态在数学学习中的支配、指引、维持的作用.总结精选(2):关于学习态度的重要性学习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的非认知因素之一,因此,对学习态度的研究,是学习理论研究中不可忽略的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什么是态度==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往往是与他们的态度不相一致的。
例如,一个不喜欢抽烟的人,他没有抽烟的习惯,父母、妻子也不赞成他抽烟,但在大家都抽烟的情境下,他也会抽上一支,这里我们就不能认为他对抽烟持支持态度,这种偶尔发生的事只能看作是逢场作戏。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推论是武断的,尽管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
[[价值观]]代表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行为倾向,也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的善恶、是非和重要性的评价。
从性质上说,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
因为一个人的态度总是取决于态度对象对他个人的社会意义,这种社会意义的大小,决定了态度对象所具有[[价值]]的大小,而事物价值的大小,往往又取决于个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因此,人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产生的态度也不同,故一个人的价值观对于他的态度明显地具有一种工具性的功能,能够满足个人的需要,对人有利的事物,便产生肯定的态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对人不利的事物则会产生否定的态度。
因此,态度的实质乃是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一个人主观需要之间的关系。
==态度的特性=='''(一)态度的社会性'''态度不同于本能,态度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不须学习,与生俱有的行为倾向不是态度。
态度是个体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以及周围环境的不断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态度形成以后,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体对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反应。
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一个人的态度经过不断的循环和修正,会逐步形成日益完善的态度体系。
'''(二)态度的针对性'''态度必须具有特定的态度对象。
态度对象可能是具体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即一种状态或观念。
由于态度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关系的反映,所以态度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客体,总是与态度对象相联系,因此,态度的存在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它总是针对着某一事物的。
例如,某厂长对工人的态度,工人对[[奖金]]的态度等等。
'''(三)态度的协调性'''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心理成分组成的。
对一个正常人来说,这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
例如,一位年轻的厂长,在他认识到学习[[管理科学]]的重要性之后(认知),他会产生对管理科学的热爱(情感),一旦有机会进行这种学习,他会十分乐于参加,并为此作好各种准备(意向)。
这说明态度的三种成分十分协调,并不矛盾。
'''(四)态度的稳定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形成的,其中情感的成分占有重要位置,并起到强有力的作用。
它使得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正是由于态度具有这种稳定性和持久性,才使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客观世界。
所以,对[[员工]]进行教育,最好是在他们态度尚未稳定、尚未形成的时候,因为这时态度的[[组织结构]]尚未固定化,引进新的思想和经验,容易促进态度的改变。
然而,一旦态度形成,再进行教育就会十分困难。
'''(五)态度的潜在性'''态度是一种内在[[结构]],它虽然包含有行为的倾向,但并不等于行为,所以态度本身不能被直接观察到。
又由于态度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个人的态度往往可以通过他的言论和行为来加以推测。
==态度的功能==研究和实践都证明,态度对于一个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知觉]]与判断,还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学习的速度与[[效率]]。
同时,它还可以帮助人们决定是否加入某一群体,选择某一职业或者坚持某种生活信念等等。
因此,研究态度的功能,对于[[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态度的社会性判断'''态度的稳定性,往往会使态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性反应,久而久之便构成了个性的一部分,使人们对某些特定的事物保持一种或强或弱的固定看法。
例如,在习惯上,人们往往认为山东人高大而淳朴,浙江人瘦小而精干,这种刻板的看法常常阻碍一个人去正确辨别群体中的[[个性差异]],从而影响正确的社会性判断。
加拿大心理学家莱波特曾在蒙特利尔对英裔大学生和法裔大学生的[[社会态度]]进行了有趣的实验。
学生被告知:这次实验想要大家只凭声音来判断说话者的人格特征,因此请大家务必特别注意说话者的声音和语调,然后再让他们听取10个人朗诵同一篇文章的录音。
5个人用英文念,5个人用法文念,实际上只是5个人,每个人都使用两种语言,结果出现两个有趣的现象:1.同一个人,当他用英语说话时,比他用法语说话能获得更好的评价。
同一个人,当他在说英语时,比他在说法语时被判断的个子高,有抱负,可靠、亲切、有风度。
用法语说话所获得较高的评价,只是有幽默感。
2.对说英语的人,法裔学生比英裔学生评价更高。
实验说明,一般人很容易根据现成的社会态度去判断别人,甚至少数群体成员会采取多数人共有的态度,或模仿权威者的态度,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消除内心的某种不安。
在加拿大,英裔人的社会背景优越于法裔人,所以多数法裔青年认为自己不如英裔青年。
'''(二)态度与忍耐力'''忍耐力又称为耐挫折力,即一个人在遇到[[挫折]]以后,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或是对挫折的容忍力。
这种忍耐力往往与个体对待挫折对象的态度密切相关。
例如,一个战士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因而他在战场上对待挫折就会具有高度的忍耐力,即使是酷暑严寒、枪林弹雨,他都能历尽险阻,坚忍不拔,顽强奋斗,对祖国忠贞不二。
为了证明态度与忍耐力的关系,来波特曾对一批大学生对疼痛的忍耐力进行测定,测定的办法就是用一个改装的血压器,即在血压器的气袋上端装一个尖硬的橡皮插头。
当增加气压时,橡皮插头会刺痛人的手腕,压力愈大,痛觉愈深。
实验分成两组,一个是实验组,一个是对照组,每组被试者均为事先安排好的(不让被试者知道),即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各半。
第一次测定之后,被试者被告知为了验证每个人耐痛阈的准确性,请稍微休息片刻,再做第二次测定,然后利用休息时间,告诉基督教徒的受试者:“根据某一报告,基督教徒的耐痛力不如犹太教徒强”,而对犹太教徒的受试者则反过来说:“根据某一报告,犹太教徒的耐痛力不如基督教徒”。
而对照组的受试者则什么也不告诉。
经过如此安排,第二次测定的结果,实验组两种教徒的耐痛标准均有显著的提高。
而对照组的被试两次的测定则无任何差别。
这是因为被试者对自己所属宗教团体的效忠心理(态度)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即个体态度的改变引起了忍耐力的改变。
这个实验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一个员工对自己所属机构的认同感或效忠心,能提高他对挫折的忍耐能力。
第二,在[[组织]]中,群体的某种行为意识(态度)将促使[[个体行为]]产生戏剧性的变化。
'''(三)态度与[[工作效率]]'''过去人们曾经认为,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必然会导致工作效率的提高。
20世纪30年代,人际关系学派通过[[霍桑实验]]也认为高度的[[工作满意感]]必然带来很高的[[生产效率]]。
由此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把员工的"满意——不满意”作为生产效率的[[指标]],提出“[[双因素理论]]”。
但是,后来经过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后发现,[[工作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关系,它们之间,由于受到许多中间变量的影响,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
布雷菲和克罗克特通过近30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员工对工作所持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
其主要原因是:1.因为人的因素是很复杂的,对于一般员工来说,生产效率并非个人的主要目标,它只是借以达到其他目标的一种手段。
例如维持生活,受到尊重或自我实现等。
有时即使一个人对工作持消极态度,但是为了达到其他各种目标,也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2.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当个体生活上的需要获得满足以后,其目标便转移到社会性的需要。
例如,希望获得朋友和同事的好感,希望自己和大家同属于某一群体而不被群体所抛弃,个人的工作效率不得过高或过低,过高超过同伴,可能被大家指责为“破坏进度”或“出风头”。
而过低则会影响大家的报酬。
另外,不能把对工作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看成是影响工作效率的唯一因素。
因为满意的[[工作环境]]虽然能够使员工坚守岗位,有时也会有降低生产效率以谋求与大家一致的可能性。
反之,对目前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员工,为了不拉大家的后腿,不让别人看不起自己,也会有加紧工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