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篇一板块一、整体感知,以读促悟1、导入:引出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的写作顺序。

2、提问:蝉脱壳,留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板书:神奇有趣、奇特动人)3、追问:从哪句话我们能直接感受到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1)PPT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2)指名读,相机评价,读出有趣。

(3)抓住“偷偷”,指导朗读要轻轻地,柔柔地。

(4)结合实际,读出换新衣后的喜悦(5)指名读,齐读。

板块二、重点赏读,品悟“趣”“奇”(一)抓动词,感受脱壳时之趣1、自由读第四小节,圈画出你觉得神奇有趣的句子,加上批注。

2、小组交流。

3、班级交流,抓住动词,演一演。

(1)“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

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显示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抓住“抽搐”、“裂开”、“露出”等词感受生命成长过程)(2)“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乌黑光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抓住“钻”字,感受蝉的灵活调皮)(3)“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抓住“仰、扑、抓、抽”,体会观察之仔细)4、小结。

(2)在按着背-头-脚-尾的顺序介绍脱壳过程时做到了有详略。

板书:有详略5、朗读感悟,有感情。

6、动画演示,赏有趣。

7、内化课文,诵有趣。

(二)抓变化,感受脱壳后之奇特1、指名读第五小节,其他同学思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快)2、指明交流体现蝉脱壳后奇特的部分,反复引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3、角色转化,自我介绍:让学生自己当一回蝉,介绍脱壳后翅膀和颜色变化的奇特动人的情景。

板块三、一个追问,点出引申义1、给出一个选择。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5篇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5篇

金蝉脱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5篇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透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3、透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4、学习作者观察细致的好习惯,描述细致的表达方式,培养观察潜力。

[由整理]二、教学重难点:透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2课时四、教学流程:第一板块:复习导入PPT出示:1、金蝉脱壳()2、本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如果用文中的话来解答金蝉脱壳的意思,就应是第1节中的。

3、全文写金蝉脱壳全过程的特点是扣住这两个词语:、。

4、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5、为了奖励大家的精彩表现,此刻给同学们看一幅十分漂亮的图片,(PPT出示蝉幼虫的图片),仔细观察并说说这幅图上的小动物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PPT出示: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

大家必须个性想明白,蝉儿究竟是怎样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的吧。

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一齐来感受金蝉脱壳中,那神奇搞笑的情景吧!第二板块:合作探究,展开研读:1、请大家默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蝉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脱壳的?找一找,把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圈出来。

蝉脱壳时的顺序是怎样的呢?我们一齐来看。

相机板书:背―头―脚―尾2、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奇特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相信大家最喜欢蝉尾出壳这一部分。

PPT出示:最搞笑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

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

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认读“壳、蝉、蜕”等9个生词,理解词语“金蝉脱壳”的意思。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词认读与理解。

(2)课文朗读与理解。

(3)发挥想象,描绘“金蝉脱壳”的场景。

2. 教学难点:(1)生词“壳、蝉、蜕”等字词的理解。

(2)理解“金蝉脱壳”成语的含义及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金蝉图片、成语视频等。

2. 生词卡片。

3. 课文朗读录音。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金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金蝉的特点。

(2)播放成语视频《金蝉脱壳》,让学生初步了解成语的含义。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词的读音。

(2)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生词的含义。

3. 讲解生词:(1)教师讲解生词“壳、蝉、蜕”等字词的含义。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4. 朗读课文:(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魅力。

(2)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朗读能力。

5.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金蝉脱壳”的场景。

6. 拓展延伸:(1)学生举例说明其他成语的含义及运用。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教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词。

(2)搜集其他有关大自然的成语,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1)通过课件和视频的展示,学生对“金蝉脱壳”成语有了直观的认识,兴趣浓厚。

(2)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金蝉脱壳的现象。

2、难点(1)理解金蝉脱壳过程中身体结构的变化和适应意义。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思考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金蝉脱壳的过程。

2、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实地观察法(如有条件):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金蝉脱壳的实际情况。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蝉的小故事或者播放一段蝉鸣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蝉是怎么从幼虫变成成虫的吗?”从而引出课题“金蝉脱壳”。

2、知识讲解(10 分钟)(1)用图片或简单的动画展示金蝉脱壳的全过程,边展示边讲解每个阶段的特点。

(2)强调金蝉脱壳是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的需要。

3、小组讨论(10 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金蝉脱壳的过程中,蝉的身体哪些部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为什么蝉要选择在夜晚进行脱壳?(3)金蝉脱壳对蝉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观察记录(15 分钟)(1)如果有条件,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寻找正在脱壳的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2)如果无法进行实地观察,可以播放一段详细的金蝉脱壳视频,让学生仔细观看,并填写观察记录表,包括脱壳的时间、步骤、身体变化等。

5、总结归纳(7 分钟)(1)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记录和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金蝉脱壳的过程和重要性。

6、拓展延伸(5 分钟)(1)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动物也有类似的蜕皮或脱壳现象,并举例说明。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金蝉脱壳》。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句子解析、主题思想领悟以及相关的语文知识拓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2. 技能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领悟其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蝉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金蝉脱壳》。

2. 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 生字词学习:学生通过卡片认读生字词,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4. 课文解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句子,领悟“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

5.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蝉脱壳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蝉脱壳的过程。

6.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生字词:蝉、脱、壳、自然科学等。

3. 课文结构:起因、经过、结果。

4. 金蝉脱壳过程:幼虫期、成虫期、脱壳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答案:(1)见课本生字词部分。

(2)金蝉从幼虫期到成虫期,需要经历5次蜕皮,脱掉外壳,成为成虫。

(3)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尊重和珍惜每一个生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阅读、解析和实践,使学生了解了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蝉脱壳》。

详细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阅读课文,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原理;第二部分,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第三部分,学习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过程及原理的理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把握。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的生长过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蝉脱壳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4. 例题讲解:讲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及原理,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选择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板书内容:a. 金蝉脱壳的过程b.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c. 课文重点词汇和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并分析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2. 答案示例:a. 金蝉脱壳的过程:幼虫期→成虫期→脱壳期b. 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有关自然科学的文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过程及原理的理解,说明文写作特点的把握。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标准教案优秀1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标准教案优秀1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标准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金蝉脱壳》一课。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以及修辞手法分析。

具体章节内容为:课文阅读、词语解析、句子成分分析、修辞手法探讨以及文章结构梳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2. 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4.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解蝉生长过程,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修辞手法分析,如拟人、比喻等;2.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理解与运用,以及文章结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阅读材料、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蝉生长过程图片,引发学生对蝉兴趣,进而引入课文学习;2. 课文阅读: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讲解生词、短语,分析句子成分;3.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结合具体句子进行讲解;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仿写,巩固知识点;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金蝉脱壳》;2. 生词、短语;3. 重点句子;4. 修辞手法及其作用;5. 文章结构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分析课文中修辞手法,举例说明;答案:(1)蜕变:生物成长过程中发生一种质改变;剥离:去掉外面部分;蠕动:像虫子一样慢慢移动。

(2)修辞手法分析见课堂讲解;(3)课文主旨:通过描述蝉生长过程,表达生命顽强和自然规律神奇。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身边生物,选择一种进行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参与课堂;2. 教学过程中,对重难点讲解是否清晰;3. 学生对课文内容掌握程度,以及对作业完成情况。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优秀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优秀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蝉脱壳》。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课文《金蝉脱壳》的阅读与理解,生词、短语的学习,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以及修辞手法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金蝉脱壳》中的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和文章结构,使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提高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生词、短语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原文、生词表、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蝉鸣录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它给你什么感觉?由此引出课题《金蝉脱壳》。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短语学习:讲解生词、短语,让学生在课文中标注,并朗读巩固。

4. 句子成分分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分析句子成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5. 文章结构分析:梳理课文结构,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篇章结构。

6. 修辞手法讲解: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仿写和文章结构分析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金蝉脱壳》。

2. 板书生词、短语。

3. 板书句子成分分析,文章结构,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以《金蝉脱壳》为例,写一篇关于自然现象的说明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自然之美,开展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涵盖;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昆虫世界》教材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金蝉脱壳”这一主题,介绍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特别是金蝉脱壳的原理和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金蝉脱壳的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原理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2. 教学重点: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及脱壳现象的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蝉标本、金蝉生长发育各阶段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金蝉标本和生长发育各阶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

2. 新课导入:介绍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关注金蝉脱壳现象。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观察金蝉脱壳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金蝉脱壳的原理,分析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回答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金蝉脱壳》2. 内容:a. 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b. 金蝉脱壳的原理c. 金蝉脱壳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描述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

b. 解释金蝉脱壳的原理。

c. 举例说明金蝉脱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2. 答案:a. 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b. 金蝉脱壳是金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现象,是由于金蝉体表外骨骼的限制,金蝉需要脱掉旧的外骨骼,生长新的外骨骼。

c. 金蝉脱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金蝉的生长,使金蝉逐渐适应外部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探索昆虫世界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原理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金蝉脱壳》公开课精品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精品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精品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金蝉脱壳》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作者背景,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探讨作者的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作者表达技巧的探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蝉鸣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蝉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探讨作者的表达技巧。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一句话,阐述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表现金蝉脱壳的过程。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一段话,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一个过程。

6. 小组讨论:讨论金蝉脱壳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金蝉脱壳》2. 内容:a. 作者:鲁迅b. 生字词:蜕、壳、裂、鸣、振、翔c. 金蝉脱壳过程:裂壳、脱壳、展翅、飞翔d. 表达技巧: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话描述一个生活中的过程。

2. 答案示例:夏日午后,阳光洒在树叶上,蝉鸣声此起彼伏。

一只金蝉静静地趴在树干上,突然,它的背部裂开一道缝隙,从中挣脱出一只嫩绿的蝉。

它挥动着翅膀,努力适应新生的身体,终于振翅高飞,融入那片绿色的海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学生对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有了深入理解,但部分学生在细节描写方面仍需加强。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

2024年《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教材第七单元《金蝉脱壳》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方法;掌握必要的生字词;理解“金蝉脱壳”的含义及其在文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 学生能够了解“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培养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金蝉脱壳”的含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文PPT,展示蝉的生长过程和“金蝉脱壳”的场景。

2. 生字词卡片。

3. 学生准备课文阅读笔记本、字典等学习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蝉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共同探讨文章结构。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通过卡片、组词等形式加强记忆。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金蝉脱壳”场景,讲解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表达。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金蝉脱壳”的场景,教师指导并给予评价。

6.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生字词:蝉、壳、蜕变、耐心等。

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

4. 写作方法: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一种动物的生长变化,写一篇作文,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

2. 答案:学生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大自然和生物的书籍,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8篇)夏天积极到来,在夏日中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生趣,这次漂亮的小编为亲带来了8篇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2、检查字词柿子搜索花椒籽协调趴在抽搐配合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2、集体交流: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四、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1)指名朗读。

(2)找出里面的动词。

(3)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1、抄写生词2、组词搜()躲()椒()协()艘()投()叔()办()3、照样子写词语依依不舍()()()4、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3、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金蝉脱壳》。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词语的含义,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表达的生动;学会通过观察和想象,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金蝉的生长过程和脱壳现象,提高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金蝉脱壳的自然现象。

2. 学会并运用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学会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理解,生字新词的学习与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金蝉脱壳的视频资料。

学具:学生准备课文预习笔记、字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蝉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昆虫,进而引出课题《金蝉脱壳》。

2. 预习检查: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检查对生字新词的掌握。

3.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b. 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c. 观看金蝉脱壳的视频资料,深入了解蝉的生长过程。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讲解词语的用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金蝉脱壳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金蝉脱壳》2. 重点词语:蜕变、壳、细致、观察、表达3. 金蝉脱壳过程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不少于100字。

2. 答案示例:金蝉脱壳的过程是这样的:金蝉的背开始裂开,露出里面的身体;然后,它用力挣脱旧壳,让自己的身体逐渐露出来;金蝉成功脱壳,展开翅膀,飞向天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其他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金蝉脱壳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金蝉脱壳”这一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生字词,理解“金蝉脱壳”这一成语的含义及用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运用“金蝉脱壳”这一成语进行句子仿写。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参与度。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金蝉脱壳”的用法。

五、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译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与“金蝉脱壳”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感知“金蝉脱壳”的用法。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金蝉脱壳”的含义。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强调“金蝉脱壳”的用法及含义。

5. 练习巩固:让学生运用“金蝉脱壳”这一成语进行句子仿写,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成语“金蝉脱壳”的含义是____,课文中____处运用了这一成语。

2. 运用成语“金蝉脱壳”写一个句子:八、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其他含有“金蝉脱壳”这一成语的句子,进行交流分享。

九、教学反思:1. 反思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了“金蝉脱壳”的用法。

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课文《金蝉脱壳》教案

课文《金蝉脱壳》教案

课文《金蝉脱壳》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金蝉脱壳》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金蝉脱壳》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增强语感。

(3)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运用想象力进行创作,将课文内容进行拓展。

三、教学准备:1. 课文《金蝉脱壳》的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金蝉脱壳的现象。

(2)引导学生思考金蝉脱壳的意义和价值。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金蝉脱壳》。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语言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拓展创作:(1)教师提出创作任务,要求学生以课文《金蝉脱壳》为素材进行创作。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分享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分享。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课文《金蝉脱壳》,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词语和句型,并进行创作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3篇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3篇

金蝉脱壳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3.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教学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

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小黑板出示句子)“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

用红粉笔点上“神气有趣”“奇特动人”3.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二、精读课文,积累内化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

(教师相机板书: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1.感受奇特动人脱壳前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蝉脱壳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圈画出最让你感到金蝉脱壳时奇特动人的地方,用心体会。

①我们先看金蝉脱壳前有什么神奇动人的地方?出示小黑板: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

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交流点拨:“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

”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

预设: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5篇

小学语文优质课《金蝉脱壳》教学设计优秀5篇《金蝉脱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

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

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

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

学情分析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

2、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

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1、默读第3—6自然段。

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三、学习第三部分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四、布置作业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金蝉脱壳》教案10篇

《金蝉脱壳》教案10篇

《金蝉脱壳》教案10篇《金蝉脱壳》教案篇一一、导入揭题1.板书“蝉”,引进学生对蝉的记忆。

(蝉,又名知了。

大家非常熟悉,在炎炎夏日,它的叫声时常伴随着我们。

很多同学还捕捉过。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课文,板书“金蝉脱壳”强调“壳”的读音,成语中读qiao,其余地方读ke,3.介绍成语,讲诸葛亮使用金蝉脱壳的故事。

4.今天我们学习的这课文讲的确实是蝉脱去外客变成成虫的过程。

齐读,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想知道这些问题吗?请大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解决问题。

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划出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读课文;实时纠正字音。

(2),出示生词,学生认读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刚才那么多同学对金蝉脱壳赶兴趣,我们就看看蝉是如何脱壳,第几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4、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写蝉脱壳过程的词语。

(背——头——脚——尾)5、再读课文,蝉脱壳的哪一个过程最吸引你?反复读读,找出描写蝉动作的词语。

6、表演:蝉脱壳的过程写的非常生动,特别是动作的描写准确生动。

你能表演一下吗?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大家都喜欢,能把他背诵下来吗?四、作业:背诵第四自然段。

《金蝉脱壳》教学设计篇二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一齐读)——金蝉脱壳。

二、对比辨别蝉虫蝉儿。

1、过渡: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金蝉,你们看:2、(播放音乐)师述:傍晚,下了一阵毛毛细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在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下,我们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

金蝉脱壳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

2. 让学生学习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让学生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

2. 难点:让学生学习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观察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 通过讲述金蝉脱壳的神话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10 分钟)
- 展示金蝉脱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

- 讲解金蝉脱壳的意义,如成长、蜕变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金蝉脱壳的过程(15 分钟)
- 让学生分组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并进行描述和记录。

-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 讨论金蝉脱壳对我们的启示(10 分钟)
- 让学生分组讨论金蝉脱壳对我们的启示,如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成长等。

-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课堂总结(5 分钟)
- 与学生一起总结金蝉脱壳的过程和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金蝉脱壳这一自然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习了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的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

《金蝉脱壳》公开课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昆虫世界》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金蝉脱壳的现象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特别是金蝉脱壳这一独特现象,使学生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认识生物的奇妙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理解金蝉脱壳的原理,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金蝉脱壳的原理和昆虫的变态发育特点。

教学重点: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观察和分析金蝉脱壳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金蝉标本、多媒体设备、教学PPT、实验器材。

学具:观察盒、放大镜、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金蝉标本,引导学生关注金蝉脱壳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变态发育;(2)通过多媒体展示金蝉脱壳的动画,讲解金蝉脱壳的原理;(3)分析金蝉脱壳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3. 实践操作:(1)分组观察金蝉标本,记录金蝉脱壳的过程;(2)小组讨论,分析金蝉脱壳的原理和昆虫变态发育的特点;(3)汇报成果,交流分享观察和思考的收获。

4. 例题讲解:结合金蝉脱壳现象,讲解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金蝉脱壳和昆虫变态发育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金蝉的生长发育过程2. 金蝉脱壳原理3. 昆虫的变态发育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内容,思考金蝉脱壳的意义,并分析生物如何适应环境。

2. 答案要点:金蝉脱壳是为了完成生长发育过程,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生物通过不断进化,形成各种适应环境的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金蝉脱壳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蝉脱壳》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

2、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3、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4、理清表达顺序,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主要目标: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

3、初步感知文本的结构,理解课文的内容。

4、指导学生写字,完成习字作业。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引入生活情境,整体感知文本1、夏天刚刚过去,在夏日中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生趣,我们是农村的孩子们,恐怕都捉过蝉,能把当时捉蝉的情境给大家讲一讲,让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快乐吗。

2、师生进行简要交流,激发学生再现当时的捕蝉场面。

3、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脱壳的?(如果生知道,让其简要说)4、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一下蝉是怎样脱壳的。

5、板书:7、金蝉脱壳读题,正音。

(除在这个成语中读“qiao”其它都读“ke”。

)理解这个成语的大体意思。

6、激发自读,整体感知课文A、我们课文中描写的这个蝉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脱壳的呢?请大家默默地朗读,边读边感知。

B、学生带着问题默读一至两遍感知。

二、正确流利朗读文本1、刚刚大家通过自己的默读,相信对蝉是什么样子,以及是怎样脱壳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现在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能把书读得正确流利,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A、划出自己感觉陌生的字词,读准,并结合课文理解。

B、一句一句朗读,读准每一句,达到流利通顺。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节节过关,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并能让绝大多数人读得正确流利。

三、理清文本结构,感知文本内容1、我们的课文题目是“金蝉脱壳”,课文的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再读默读课文,标出。

2、与生简要交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

四、指导写字,完成习字作业1、引领学生仔细读字,体会字的间架结构。

2、有重点地指导一些字。

3、学生完成习字作业,教师再有针对性地指导。

〖自我点评〗我认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更需要有务实的精神,这一课时要解决最基本的“语文”,书需要正确流利地读,文本内容需要整体地把握与理解,字需要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其工整地写。

想在40分钟内完成这些基本任务,自己的每个教学环节必须干净、利索、有效。

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我尽力地这样做了。

第二课时教学(详案)完成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2、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3、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主要目标: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模块一:直接引入,(并感知脱壳前样子)1、板书课题,读题,读出形象来。

2、指题设疑:A、指板书“金蝉”,刚爬上树的蝉是什么样子的?――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B、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读一下感受一下。

(学生可以先通过浏览方式找到那个小节,再细细地读,如果不是这样,给予指导,教给读书方法。

)模块二:感受“怎样脱壳”1、大家刚读了一遍,脑中对蝉虫的脱壳过程是不是很清晰呢?再默默地把这节读一遍。

2、蝉虫在脱壳时,肯定不是一下子就从壳儿里跳出来的,他身体的各部位得一样一样地出来,哪个部位先出来,哪个后出来,即它脱壳的顺序你们知道呢。

再读一下这部分,感受它的脱壳顺序。

3、交流,让学生说一下或按书读一下。

4、板书:背→头→脚→尾5、再把这部分好好读一下,把这个脱壳的顺序与过程清晰地映在自己的脑中。

6、现在是不是感觉亲眼看到这脱壳的情景了?请你们把脑中的这个清晰画面读出来。

(让学生注意,要想把头脑中的这清晰的场面表达出来,必须得控制好语速及要把一些重要的词语说给慢一点,饱满一点,如“头钻出来了”,“头”后虽然没有停顿,但必须得停一下,把这个“头”说饱满一点,这样才能更清晰地表达。

)7、你们感觉在这个脱壳的过程中,哪个部位的出来最有趣,你能不能很形象地把这个部位脱壳过程叙述出来。

(引领学生重点地感受蝉尾脱壳这一奇特过程,能较形象地表达出来。

)8、现在我们应该很清晰蝉是怎样露出背,钻出头,伸出脚,以及最后又脱出尾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蜕变过程,你们说它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会很痛苦或很困难呀?-(不会,“敏捷”“配合得自然协调”)至此,你感觉这个脱壳的场面怎样?――(强调这一过程是奇特的,揭示大自然的无限奥妙)8、感知写法整个脱壳的过程这么复杂,可作者写得却十分的清晰,作者的文字就如同摄像头一样,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假如让我们来写,我们能写出来吗?小讨论:为什么不能写出这样呢?A、观察不够仔细。

B、表达不一定能清晰,要有一个好的写作顺序。

模块三:脱壳后的蝉1、就这样,过了一会儿,蝉还是依依不舍离开了自己的壳,这时它是白白的,并且翅膀非常小,它又是怎样变成能展翅高飞的成蝉的呢?自读下一小节感知。

2、刚出壳的蝉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它是怎样变成能飞的蝉的呢?找出有关语句再读(再用齐读让学生深记在脑中)。

3、它的颜色变化也是非常的多与快。

自由再读,体会颜色的变化之快。

4、总结,突出这是一个魔术的过程。

然后过渡到最后一节。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让学生齐说几遍)而留在一旁的蝉壳,――(同上)模块四:拓展深化延伸1、刚刚我们一起看了蝉的整脱壳的过程,我们感觉这个过程如何――奇特。

是的,脱壳的过程敏捷,自然协调这很是奇特,翅膀的变化如此之快也是很奇特,脱壳后的蝉和壳像艺术品,这也很奇特。

其实蝉还有很多奇特的地方――2、蝉还有很奇特的地方A、幼虫很长寿。

(简要叙述资料)B、蝉的鸣叫靠的不是嘴,也不是喉,而是肌肉。

(简要叙述资料)3、到了这儿,你们喜欢蝉吗?告诉学生蝉其实是害虫,可能放心地去捕捉。

但它也给夏天增添了不少生机,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生趣,正如“意欲捕鸣蝉”一样,更给我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另外,它的营养丰富,是绿色的食品。

4、总结这一单元的主题特色,阐明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

〖自我点评〗在设计时,没有借助任何的电教手段,有的只是通过老师的有效的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感悟,让学生能读懂文本,并把自己获得的清晰“脱壳过程”通过读表现出来。

在此过程中,感受这一过程的奇特及习作的方法。

为了让课堂能高效,也试着打磨自己的提问,能让每个问题都能有“信息差”,都能引领学生主动深入进入文本。

在设计时,我采取直奔重点的方法,一开始简要解读过“金蝉”样子后,就直接教学“脱壳”,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上,紧接着又重点感受脱壳后的“奇特变化的翅膀”。

最后再总结式地强调“奇特”及写法。

有价值,值得教的地方太多了,但一节课毕竟有限,这就要求我们简洁务本、务实地处理教学环节,围绕文本的主题,选择最有价值的东西去组织教学。

第三课时教学:(简略)主要任务: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

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

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自我点评〗很多的教案设计都避开了第三课时,其实这一课时如同第一课时一样,都是最基本的双基教学,不需要美化,不需要点缀,只需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扎实地巩固与练习。

语文课离不开诗意的升华,也离不开扎实的训练。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教学这一课时,我采取以“脱壳过程”为一条内在的主线,对文本进行重新的组合。

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而文本的内容又非常地多,所以教学时我集中精力让学生感悟脱壳时的情景。

而对前面的1-2两节,只是提取了“肥肥的,……”这一句,让学生感知了脱壳前蝉的样子即可。

然后就细致地引领学生感悟脱壳时,让学生清晰地、深入地、形象地、感性地把这复杂的脱壳过程映在自己的脑中。

接着又有重点地感知“翅膀的变化”以及整体地感知颜色的变化。

最后采取师生合作的形式感知了脱壳后的变成成虫的蝉及壳。

在这个过程中,在这个主线进行的同时,我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尽可能引领学生感受“奇特”突出“自然的神奇”。

到最后拓展延伸时,我采用了两个反映蝉的奇特的资料,即“寿命长”、“鸣叫奇特”,更突出蝉的奇特,自然界的神奇。

在教学这个过程中,我采取的读书方法是:让学生读懂文字――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描写的情境――试着用读表达出这种情境――在表达中更加清晰看到这情境。

在让学生读懂文字时,我先采取整体的读,用一个又一个有“信息差”的问题,引领他们读,然后进行理性的分析,分析脱壳的顺序。

在理性分析的同时,也获得了感性的认识、较为形象脱壳场面。

这时学生有了初步的脱壳印象时,就引领他们用读来表达这脑中获得的初步形象。

在表达这初步形象的同时,他们又会进一步内化这初步形象,而获得更完整,更形象的、更真实的、更有艺术性的“脱壳情境”。

在近一段时间,我老是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就是专家们告戒我们要“整段整段读,不要搞零碎的分析”,对这一论断,在教学中我们不太好把握,对于高年级段,我们往往需要的是对个别重点词深入地感知,及体会用词,用句的妙处等,这些都离不开具体的语句,都离不开零散的分析。

对这个矛盾我仍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发现有些老师教学对重点小节的文字只敢整体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读,而不敢走入这节之中,让学生获得更近距离的感知。

这样虽然好像是整体性感知,显得很整块,可是我感觉这样的感知太模糊,太遥远了,没血没肉,不够生动与深刻,是绝对不可取的。

现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不必在意形式上的零不零散,不必在意是搞整段的分析还是短距离的拉锯战,而应把整个教学精力放在寻找教学主线上、教学的主体形象上。

一节课应围绕一条主线(也可以再有一条内在的隐线),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重组,为了获取这一完整的艺术形象,对文本进行高度的融合,对于与主线关系不大的小节,完全可以不理睬(在第二课时中),对于课外有利于深化这一条主线的资料,我们也可引入进来。

这样一来,教学就好设计多了,这个疑难的问题也不攻自破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