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凝固过程的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三、界面温度Ti
对于虚拟的M-S间界面处,根据能量守恒和热流连续 条件,从凝固层传出的热流密度等于传入铸型的,即
TS TM S ( ) x ' 0 M ( ) x ' 0 x' x' T f Ti S M N(Ti T0) erf ( )
M T f T0 Ti T0 M erf ( )
早期为了改善金属的凝固质量,对凝固过程的研究 多偏重于工艺过程等外部因素,近20年来,借助冶金物理 化学、金属学和高等数学等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对凝固过 程的传热、传质和固 - 液界面动力学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特别注重凝固的微观过程,即以原子的尺度去观察固 - 液 界面在凝固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使凝固理论得到了较大 的发展。

界面层
金属-铸型界面模型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在整个凝固过程中,假设不计液相的热阻,凝固速 率主要受三种热阻的控制: ① 凝固金属层热阻:
Rs S / s
S——凝固金属层的厚度
② 铸型热阻: Rm I m / m ③ 界面热阻: Ri 1/ hi
Im——铸型的厚度
一般,对于金属型,Ri>>Rm或Rs ,故凝固速率受界面热 阻的控制;对于砂型,Rm>>Rs和Ri,凝固速率主要取决于 铸型热阻。
第二篇 凝固理论及应用
随着温度的降低,物质会由液相转变为固相, 即出现凝固现象。凝固的固相可能是晶体也可能 是非晶体,主要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液体的粘度 和冷却速度。 固 - 液相变是相变研究的重要内容,涉及的 范围非常广泛。根据相变的分类,固 - 液相变从 热力学分属一级相变,从结构型相变分属重构型 相变,从动力学分属非匀相型相变。
t
d——凝固层厚度 L——熔化潜热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由于假定了凝固层中无温度降,可视其为稳定传热, 界面处的能量守恒,得
S 1 (Tm T0 ) ( ) ( ) m C m m t 1/ 2 t S L
(Tm T0 ) S ( ) m C m m t S L 2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铸件铸型系统的温度分布 a)铸件-铸型系统的温度分布; b)铸型温度在虚拟系统中的分布; c)铸件温度在虚拟系统中的分布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为了简化求解过程,作如下假定: ① 一维传热,半无限大金属型; ② 界面换热系数hi为常数; ③ 金属在固定的凝固点Tf下凝固(相当于纯金属); ④ 忽略液体的过热和对流; ⑤ 铸件与铸型的物理参数不随温度而变。 建立如下坐标系: a)在铸件一侧 x' x S 0 b)在铸型一侧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一、非金属型的特点
1. 铸型导热系数小,凝固速度受铸型的传热 性质控制; 2. 铸型为半无限大,从始至终铸型外表面温 差小,在分析中可忽略其温度变化。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二、铸型中的温度分布
以无限大纯金属平板凝固为例
对于无限大纯金属平 板,在浇注温度为纯金属 的熔点 Tm 和一维传热下, 其温度分布如图,金属液 和凝固层中温度均匀,均 为 Tm 。 初 始 条 件 : t=0 , TM=Tm ;边界条件: x=0 , T=Tm, x=∞,T=Tm,T0为 铸型表面温度,等于室 温。
S '2 4 S 2
06.3
当 x' S 0 时,t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t 0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t0
S0
2
4 S 2
(S S 0 ) 2 凝固的总时间 t '=t 0 t 4 S 2 S 2 2SS0 凝固实际厚度S的时间为: t t 't 0 4 S 2
M V / A C t f
这一定义与捷克和斯洛伐克著名工程师 Chvorinov 早 在上世纪30年代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果一致。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2、温度因素
所作凝固阶段中凝固金属的温度保持不变的假设与 实际凝固过程不符。 尽管如此,推导出的公式仍然是适用的。因为: ① 理论计算时少算了传 热面积,计算时忽 略了棱角效应,相 铸件表面 当于少算了图中 A处 附近的热 的传热面积,故计 流线 算的凝固时间要比 实际的长;
实际上,S0和φ是未知的,需通过计算或实验求出。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二、温度场
1、铸件一侧
边界条件为:x' S ' T T f
x' 0
T Ti
T A Berf x' 2 t '
铸件温度场为:
S0 x TS Ti erf ( ) erf ( ) S0 S
纯金属在铸型中凝固时的传热模型 K-导热 C-对流 R-辐射 N-牛顿界面换热
06 凝固过程的传热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06.2
06.3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一、凝固过程传热的特点
①有热源(凝固潜热释放)的传热且热源位置(固-液界面 处)在不断地移动,释放的凝固潜热量也随着凝固进程 而非线性地变化着。 ②系统同时存在两个界面,且界面处发生极为复杂的传热 现象。在液-固界面,即使对于宏观一维传热的单相凝固, 由于生长界面凹凸不平或固相以枝晶生长,即可能存在 三维传热现象,并存在对流传热;在铸型-金属固相界面, 存在界面热阻,甚至由于固相收缩存在气隙,形成微观 对流和辐射传热。 ③材料的热物理性质随降温发生非线性变化。
在求解凝固过程的传热问题时,无论是解析法还是非解 析法,都以如下热传导方程为基础,条件是材料是连续介质、 均质且各向同性:
T T T T C ( ) ( ) ( )q x x y y z z t
由于温度梯度引起微单元体内空 间三个方向热流密度的变化,即 热传导的热流密度变化
x' x E0 S ' S0 S t ' t0 t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求虚拟系统中的传热问题,即
T T t ' x' 2
2
其通解为
T A Berf
x' 2 t '
同样可以根据边界条件,确定凝固时间、温度场和界 面热阻等内容。
T f Ti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2、铸型一侧
x ' T T0 边界条件为: x' 0
T Ti
T A Berf x' 2 t '
铸型温度场为:
x E0 TM Ti (Ti T0 ) erf ( N ) S0 S
N S /M
06.3
凝 固 理 论 及 应 用
第六章 凝固过程的传热
第七章 凝固过程中液态金属的流动
第八章 凝固过程中的质量传输
第九章 凝固热力学
第十章 凝固动力学
第十一章 几种合金的凝固
06
凝固过程的传热
发生凝固的前提是金属 液的温度要降低且凝固时有潜 热释放,因此很自然地会提出 由此造成的热量如何流动的问 题。由于大部分金属材料都是 液态成型的问题,而液态成型 又是在模具(铸型)中进行的, 因此考虑铸型 + (金属液 L+金 属固相 S )为系统,也可以取 L+S 为系统,铸型为环境,重 点研究三个子系统中热量传递 和温度场问题。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二、凝固温度场与凝固速度的计算
计算三子系统中各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温度场)和凝固速度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直 接影响金属的结晶组织,铸件的缩孔、缩松、 应力状态和使用性能。
计算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非解析法,非解 析法又包括图解法、电模拟法和数值模拟法。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M ( S S C S ) /( M M C M )
——决定于金属和铸型的热学性质和密度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四、凝固系数φ
TS S ' L S ( ) ( )0 t ' x' (T f Ti ) 2 erf ( ) exp( ) CS L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② 实际过程中,温度实际分 布如图中左半区所示,但 计算时少算了图中斜线部 分代表的物理热,计算的 时间比实际凝固的时间短。 这两种因素相互抵消的结 果,使实测结果符合计算 值。
凝固结束时刻铸件 断面上的温度分布
06.3
由于金属型有很高的导热性能, 热流的限制环节通常不在铸型, 而在于 S-M 的界面处,界面热阻 导致了温度降 TiS-TiM ,特别是有 气隙存在时,温度降更大。 为了解存在有界面温度降的传 热问题,引进虚拟凝固层厚度和 虚拟铸型厚度的概念,即将一个 温度分布不连续问题处理成连续 问题,进而求出解析解。特点是 将界面热阻转化成了虚拟凝固层 与铸型的热阻,且两个热阻的温 度降之和恰好等于界面上的温度 降。
d ,是奇函数。
根据边界条件得:T Tm (Tm T0 )erf
x
2 mt ——凝固过程中砂型断面上温度的分布方程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三、凝固层厚度与凝固时间的关系
M-S界面处的热流可计算为: m C m m T q x 0 m ( ) x 0 (T0 Tm ) x t 由于传入铸型中的热来自金属凝固释放的潜热, 凝固潜热可计算为: S q x0 L S ( )
M (T f T0 ) M erf ( )
根据L-S界面的热平衡关系,凝固潜热全部传入凝固层
Ti T0
exp( )[M erf ( )] C S
2
T f T0 L
对于具体的铸型和铸件,用叠代法很容易求出φ值。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06.3
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一、凝固时间
对于金属固相-液相一侧,当凝固的厚度为S’ 时,即
x' S '
T Tf
T f A Berf
S' 2 S t'
因为A、B和Tf皆为常数,所以可定义新常数——凝固 系数:
S ' / 2 S t'
t' 所以凝固S’厚度所需时间为:
λ——导热系数
相变 潜热 或反 应热
系统 内能 增加
该方程的实质反映了能量守恒,即微单元体中通过热传导增加 的热量加上本身发生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通常,导热系数λ只是温度的函数,所以对于系统中 任意点(微单元体):
2T 2T 2T T C ( 2 2 2 )q t x y z 1 T 2 T 2 T 2T q 2 2 2 t x y z
无过热纯金属在砂 型中凝固时的近似温度分布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根据上述假设,子系统中无热源,热传导方程可简化为: T 2T m 2 t x
其通解为: T A Berf
x
2 mt
2
y
A、B——积分系数 erf(y)——误差函数
erf ( y )

e
0
2
由于金属材料性能优,应用面广,且从金属材料的 制备、区域提纯、自生复合材料及单晶的制备到超高速冷 却制备金属玻璃,无不涉及凝固,凝固过程对金属材料的 组织、结构、性能及缺陷的形成与分布起着重要作用,因 此对其研究较为深入,理论也相对成熟,且金属凝固理论 可部分用于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体系。本篇主要以金属为对 象,介绍其凝固过程和相关理论。
(C / ) 1 ——传热系数 C——材料的比热 ρ——密度
06.1
凝固过程传热基础
对于铸型-固相界面,计算界面处的传热量时可引入界 面换热系数hi,因此界面处的传热量可计算为:
q hi (Tis Tim )
hi不是物性值,只是一个宏观的平均参数; 单位为 J /(m 2 s K )
可见,金属和铸型的热物性共同决定凝固速度,且凝固 度与凝固时间的平方根成反比。当金属的熔点高而熔化潜 和密度小时,凝固速度快;铸型的吸热能力 (m cm m ) 愈 有利于较快凝固。
06.2
非金属型铸造的凝固传热
四、实际铸件的情况
1、尺寸因素
对于一个体积为 V、表面积为 A的实际铸件,其完 全凝固的时间与其当量厚度 M 相关,通常定义当量厚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