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电厂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厂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电厂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厂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了解电厂的各种设备及其功能,培养学生对电厂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电厂的基本概念、分类、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了解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和结构;了解电厂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厂运行中的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电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厂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电厂的各种设备及其功能,电厂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章:电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二章:电厂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第三章:电厂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和结构第四章:电厂的安全技术第五章:电厂的环境保护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将结合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厂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方式,了解电厂的各种设备及其功能。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厂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电厂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电厂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发电厂课设课程设计

发电厂课设课程设计

发电厂课设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发电厂的分类、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的基本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的发电厂在能源、环境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厂相关的关键术语及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不同发电厂的优势与局限,并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能够设计一个简单的发电厂模型,通过模型演示能量转换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发电厂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提升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树立创新意识,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发电厂的相关知识,理解科技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科学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年级特点,课程内容将采用生动形象的方式,结合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分类、发展历程及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电厂及其能源概述2. 发电厂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 火力发电厂:燃料的燃烧、蒸汽循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 水力发电厂:水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 核电厂:核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核反应堆的原理。

- 新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原理。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电厂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3. 发电厂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分析不同发电厂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优缺点。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班级新能131姓名杨俊杰学号 **********指导教师杨国清2016年春季目录一、原始资料分析 (1)1.1 设计原始资料 (1)1.2 设计任务 (1)1.3 设计资料分析 (1)二、主接线设计 (3)2.1 主接线设计原则 (3)2.2 备选主接线方案 (3)2.3 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4)2.4 拟定主接线 (5)三、厂(站)用电设计 (6)3.1 厂用负荷分类及容量统计 (6)3.2 厂用电压等级设定 (7)3.3 厂用电主接线设计 (7)四、短路电流计算 (10)4.1 机组(或变压器)选型 (10)4.2 电路元件参数计算 (13)4.3 网络变换 (14)4.4 短路点选择 (17)4.5 短路电流计算 (17)4.6 计算成果汇总 (21)五、电气设备选型 (22)5.1 电气设备选型的技术要求 (22)5.2 高压断路器选型 (22)5.3 隔离开关选型 (24)5.4 互感器选型 (25)5.5 母线导体的选型 (29)六、附录 (33)一、原始资料分析1.1 设计原始资料1、发电厂情况(1)类型:火电厂。

(2)发电厂容量与台数 31001200MW ⨯+⨯,发电机电压15.75Kw,cos 0.85ϕ=。

(3)发电厂年利用小时数max 4500T h =。

(4)发电厂所在地最高温度40℃,年平均温度20℃,气象条件一般,所在地海拔高度低于1000m 。

2、电力负荷情况(1)发电机电压负荷:最大20MW ,最小10MW ,cos 0.85ϕ=,max 4800T h =。

(2)110KV 电压负荷:最大50MW ,最小15MW ,cos 0.85ϕ=,max 5500T h =。

(3)其余功率送入330KV 系统,系统容量15000MV A 。

归算到330KV 母线阻抗为0.02其中100j S MVA =。

(4)自用电8%。

(5)供电线路数目:①发电机电压,架空线路6回,每回输送容量5MW ,cos 0.85ϕ=。

发电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电厂设计课程设计

发电厂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发电厂的种类、工作原理及能源转换过程。

2. 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厂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环保、安全、经济性等方面。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并解决发电厂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进行发电厂的设计与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发电厂设计方案的撰写和展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发电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学生能够关注发电厂设计中的环保问题,培养绿色能源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设计中。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基本概念:包括发电厂的分类、工作原理、能源转换过程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发电厂设计原则:涉及环保、安全、经济性等方面的基本原则,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发电厂主要设备与参数:学习发电厂主要设备的结构、性能及参数,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发电厂设计与优化:介绍发电厂设计流程、方法及优化策略,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我国电力工业现状与趋势:分析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发电厂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发电厂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发电厂基本概念第二周:发电厂设计原则第三周:发电厂主要设备与参数第四周:发电厂设计与优化第五周:我国电力工业现状与趋势第六周:发电厂设计实例分析及小组讨论第七周:设计方案撰写与展示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提高发电厂设计能力。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书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书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3.3 短路电流计算..................................................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4.3 电气设备的选择………………………………….4.3.1 断路器的选择……………………………….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4.3.2电流互感器的选择.........................................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参考文献……………………………………….......................摘要由发电、变电、输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他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化为电能,再经过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个负荷中心。

发电厂课程设计书

发电厂课程设计书

发电厂课程设计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发电厂的基本原理、类型、构造及其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等的基本原理和构造,掌握各种发电方式的特点和工作过程,理解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基本环节。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具备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工程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电力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电力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核电站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工作过程,电力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控制技术,发电厂的环保和节能措施等。

具体包括以下章节:1.火力发电厂:煤的燃烧原理,锅炉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汽轮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2.水力发电厂: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水轮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水电站的运行和管理。

3.核电站:核能的利用原理,核反应堆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核电站的运行和管理。

4.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电力市场的运营和管理。

5.发电厂的环保和节能:发电厂污染的来源和防治,发电厂节能的技术和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的基本原理、构造和工作过程,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的基本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发电厂系统课程设计

发电厂系统课程设计

发电厂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发电厂的分类、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2. 学生能够掌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不同类型发电厂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3. 学生能够了解新能源发电(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电厂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措施;2.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发电厂能效评估;3. 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案例,设计简单的发电厂系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节能减排意识;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增强国家能源安全观念;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对能源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型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概述- 发电厂的分类及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应用;- 发电厂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过程。

2.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燃料类型;- 火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及节能减排措施;- 火力发电厂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 水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厂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水力发电厂的环境影响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我国水力发电资源的分布及开发情况。

4. 核能发电厂- 核能发电厂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核反应堆类型;- 核能发电厂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我国核能发电的现状及发展规划。

5. 新能源发电- 新能源发电的种类、工作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 新能源发电的优势、局限及发展前景;- 新能源发电的技术创新及政策支持。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摘要 (3)第一章课程设计说明 (3)1.1设计目的 (3)1.2设计内容 (3)1.3设计原理 (3)13.1计算机计算原理 (3)13.2电力系统短路计算计算机算法 (4)第二章计算机语言选择 (5)2.1采用的语言比较 (5)2.1.1方案一、采用C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 (5)2.1.2方案二、采用MATLAB作为计算机语言 (5)2.2、MATLAB/SIMULINK 的特点 (5)2.2.1 MATLAB 的特点 (5)2.2.2 SIMULINK 的特点 (6)第三章短路电流Simulink仿真及分析 (8)3.1课题选择 (8)3.2电路仿真图 (9)3.3 Simulink模块参数设置 (10)3.3.1三相电源参数设置 (10)3.3.2变压器参数设習 (10)3.3.3线路参数设置 (13)3.3.4电抗器参数设置 (13)3.4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3)3.4.1正帘仿真结果 (14)3.4.2发生三相短路的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5)3.4.3发生两相短路接地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6)3.4.5发生两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7)3.4.6发生单相短路仿真结果及波形分析 (18)3.5仿真结果与理论值和GUI值比较 (19)3.5仿真结果的误差分析 (19)第四章短路电流理论值计算 (19)4.1无穷大电源系统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2有限容量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 (20)43三相短路的算例 (20)第五章GUI设计 (24)5.1 GUI界面制作 (24)5.1.1 GUI 简介 (24)5.1.2 GUI 的建立 (24)5.13关于本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的GUI界面设计 (25)5.2导纳矩阵求解 (26)5.2.1导纳矩阵的理论求解 (27)第六章心得体会 (29)附录1 (30)摘要电力系统是一个人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运行、设计等各个方面不可或缺的工具,特别是电力系统新技术的开发研究、新装宜的设计、参数的确定更是需要通过仿克來确认。

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

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

大学发电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作用。

2. 学生能掌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不同发电方式的基本工作流程及能量转化过程。

3. 学生能了解新能源发电(如太阳能、风能等)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发电厂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电厂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发电厂进行模拟设计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能源、环保等问题的重要性,树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观念。

2. 学生能关注发电厂领域的技术发展,培养对科技创新的热情。

3. 学生能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原理、分类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对应教材第一章。

2. 火力发电:详细讲解火力发电的基本工作流程、能量转化过程及环境影响,对应教材第二章。

3. 水力发电:介绍水力发电的原理、工程结构、发电效率及水库调度,对应教材第三章。

4. 核能发电:阐述核能发电的原理、核反应堆类型、核电站运行及安全防护措施,对应教材第四章。

5. 新能源发电:分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的技术特点、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对应教材第五章。

6. 发电厂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参观等活动,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应教材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第一周:发电厂概述第二周:火力发电第三周:水力发电第四周:核能发电第五周:新能源发电第六周:发电厂实践教学内容科学系统,与教材紧密关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发电厂相关知识。

发电厂课程设计(终极版)

发电厂课程设计(终极版)

发电⼚课程设计(终极版)《发电⼚电⽓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录1.前⾔ (1)2.原始资料分析 (2)3.主接线⽅案的确定 (2)4.主变压器的确定 (5)5.短路电流计算 (5)6.电⽓设备选择 (6)7.设计总结 (7)8.参考⽂献 (8)附录A (9)附录B (10)附录C (12)⼀.前⾔(⼀)设计任务的内容(1)装机容量5×300MW(2)发电机额定电压18kV , 875.0cos =?, ="d X 0.2 (3)=max T 3246⼩时(4)主变压器,电抗标么值0.14(5)继电保护:主保护0.06s ,后备保护2s (6)⼚⽤电:⽆⾼压⼚⽤电设备(7)年最⾼温度35℃,海拔1000m ,地震烈度5级.⼟壤电阻率600Ω.m ,⽆特殊环境条件(8)以4回330kV ,90~240 km 架空线路接⼊枢纽变电所,系统容量按⽆穷⼤考虑,系统归算⾄⽔电⼚母线最⼩电抗标么值"X =0.1285(j S =1000MV A ,已计⼊⼗年发展)(⼆)设计⽬的发电⼚电⽓部分课程设计是在学习电⼒系统基础课程后的⼀次综合性训练,通过课程设计的实践达到:(1)巩固“发电⼚电⽓部分”、“电⼒系统分析”等课程的理论知识。

(2)熟悉国家能源开发策略和有关的技术规范、规定、导则等。

(3)掌握发电⼚(或变电所)电⽓部分设计的基本⽅法和内容。

(4)学习⼯程设计说明书的撰写。

(5)培养学⽣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能⼒和实际⼯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三)设计原则电⽓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或变电站电⽓电⽓设计的主体。

电⽓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要求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程实际情况,以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维护⽅便、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就近取材。

⼒争设备原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经济、美观的原则。

发电厂的课程设计

发电厂的课程设计

发电厂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原理和基本构成,掌握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及其特点。

2. 学生能描述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主要发电方式的优缺点,并了解新能源发电的发展趋势。

3. 学生能解释电能的产生、传输和分配过程,理解电力系统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发电厂模型,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和科学方法,对发电厂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能源利用和环保的重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学生通过学习发电厂相关知识,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3. 学生了解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历程,增强国家自豪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质的科学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基本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探究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具备发电厂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具体学习成果展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原理及类型- 火力发电:燃料的燃烧过程、蒸汽发电机组工作原理。

- 水力发电:水轮机工作原理、水电站的构成。

- 核能发电:核反应堆原理、核电站安全措施。

- 新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发电方式及其优缺点。

2. 电能的产生、传输与分配- 发电、输电、变电、配电过程及其设备功能。

-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发展。

3. 发电厂实地考察与实验-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发电厂,了解发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

- 设计简单发电实验,如制作小型水力发电模型,观察发电过程。

发电厂课程设计Sn

发电厂课程设计Sn

发电厂课程设计Sn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发电厂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类型,掌握发电厂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方式,培养学生对发电厂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火力发电厂和水电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其运行方式,掌握发电厂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以及了解我国发电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分析发电厂的运行参数,掌握发电厂的主要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使学生认识到发电厂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对能源节约和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火力发电厂和水电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其运行方式,发电厂的基本组成和分类,以及我国发电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具体安排如下:1.火力发电厂:介绍燃煤发电厂、燃气发电厂和燃油发电厂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其运行方式。

2.水电厂:介绍水电站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及其运行方式,包括大型水电站和小型水电站。

3.发电厂的组成和分类:讲解发电厂的基本组成,如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以及发电厂的分类,如火力发电厂、水电厂、核电站等。

4.我国发电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我国发电厂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发电厂建设方面的政策和技术优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发电厂的基本原理、设备运行方式和分类。

2.讨论法:学生针对发电厂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发电厂的运行情况和实际操作技能。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发电厂设备操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发电厂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发电厂的电气课程设计

发电厂的电气课程设计

发电厂的电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气设备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了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电厂电气系统的故障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方法。

3. 学生能运用绘图软件,绘制发电厂电气系统图,并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电气设备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力工程工作奠定基础。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分类、发展历程、基本工作原理及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地位。

2. 电气设备及其原理:讲解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主要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功能。

3. 电力系统参数:阐述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气参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相互关系。

4. 发电厂电气系统设计:分析发电厂电气主接线、配电装置、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等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

5. 安全操作与事故处理:介绍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流程及应急预案。

6. 设备维护与保养:讲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7. 实践操作与技能训练:安排学生进行发电厂电气设备操作、故障分析、绘图及设计计算等实际操作训练。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发电厂电电气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电气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电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运行维护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能掌握发电厂电气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生能了解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启停、调试及故障排查的基本技能。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发电厂电气系统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3. 学生能运用专业软件对发电厂电气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电力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

2. 学生能养成团队合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遵循职业道德,尊重生命,关爱自然。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电气基础知识,对电力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电力工程人才。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电气设备基本原理: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负荷开关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发电厂电气设备概述2. 发电厂电气系统组成及功能:介绍发电厂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升压站、配电装置、继电保护等,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发电厂电气系统及设备3. 发电厂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学习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技巧及安全操作规程。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发电厂电气设备操作与维护4. 发电厂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分析发电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原因,探讨故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发电厂类课程设计

发电厂类课程设计

发电厂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发电厂的分类及各自的工作原理,掌握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描述发电厂中能量转换的过程,了解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3. 学生能够掌握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电厂的优缺点,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评价。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易的发电厂模型,提高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科技手段,收集和整理发电厂的相关资料,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发电厂知识,激发对能源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自我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发电厂的基础知识,还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为实现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发电厂概述:介绍发电厂的分类(火力、水力、核能等),及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章节:《能源》第三章第一节“发电厂的种类及其特点”。

2. 发电厂工作原理:a. 火力发电:燃料燃烧产生蒸汽推动发电机发电。

b. 水力发电:水流转动水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c. 核能发电:核反应堆产生热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教材章节:《能源》第三章第二节“发电厂的工作原理”。

3. 能量转换过程:分析发电厂中能量转换的详细过程,包括热能、动能、电能的转换。

教材章节:《物理》第八章第三节“能量转换”。

4. 发电厂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介绍发电厂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环境》第四章第二节“能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2×25MW+2×50MW火电厂主接线设计学生:指导教师:摘要本次设计是火电厂主接线设计。

该水电站的总装机容量为2×25MW+2×50MW =150 MW。

高压侧为110Kv,四回出线与系统相连,发电机电压级有10条电缆出线,其最大输送功率为150MW,该电厂的厂用电率为10%。

根据所给出的原始资料拟定两种电气主接线方案,然后对这两种方案进行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比较后,保留一种较合理的方案,最后通过定量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终的电气主接线方案。

在对系统各种可能发生的短路故障分析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气设备和导体的选择校验设计。

在对发电厂一次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电厂的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做了初步简单的设计。

此次设计的过程是一次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初步过程,起到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建立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观念,提升了自身设计能力。

关键字:电气主接线,短路电流计算,设备选型,配电装置布置,防雷保护。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原始资料:某新建地方热电厂,发电机组2×25MW+2×50MW,ϕ,U=6.3KV,发电机电压级有10条电缆出线,其最大综合负荷30MW,cos=8.0最小负荷20MW,厂用电率10%,高压侧为110KV,有4条回路与电力系统相连,中压侧35KV,最大综合负荷20MW,最小负荷15MW。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

系统容量2000MW,电抗值0.8(归算到100KVA)。

二、设计内容:a)设计发电厂的主接线(两份选一),选择主变的型号;b)选择短路点计算三相对称短路电流和不对称短路电流并汇总成表;c)选择各电压等级的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支柱绝缘子、穿墙套管、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并汇总成表;三、设计成果: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1号图纸一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煤矸石电厂厂用电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目录一.煤矸石电厂基础资料----------------------------------------11.1电厂基本情况-----------------------------------------------11.2电源情况--------------------------------------------------1 1.3环境条件--------------------------------------------------1二.设计说明书------------------------------------------------1 三.设计计算书------------------------------------------------33.1 各车间的计算负荷-----------------------------------------------33.2 厂用低压变压器的选择-------------------------------------------53.3 发电机端分裂电抗器的选择---------------------------------------63.4 短路电流的计算-------------------------------------------------63.5 母线导体的选择-------------------------------------------------103.6 电动机的选择及自启动校验---------------------------------------113.7 设备的选型-----------------------------------------------13参考文献-----------------------------------------------------20一煤矸石电厂基础资料1.1电厂基本情况煤矸石电厂装机为两台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两台50MW冷凝式汽轮机2*50MW发电机;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发电机出口电压为6KV,经变压器升压为110KV送入电网;常用高压工作电源由发电机主回路经限流电抗器接引,发电机出口电压为6KV,发电机至110KV升压变压器的引线采用封闭母线。

1.2电源情况厂用高压工作电源由发电机主回路经限流电抗器接引,启动备用电源由110KV系统电源降为6KV取得。

1.3环境条件该所位于某乡镇,有公路可达,海拔高位86米,土壤点阻系数P=25000,土壤地下0.8米处温度20摄氏度;该地区年最高温度40摄氏度,最低温度-10摄氏度,最热月7月份其最高气温月平均34.0摄氏度,最冷月1月份其最低气温月平均值为1摄氏度;年雷暴雨日数为58天。

二设计说明书电力系统要求发电厂的电能生产要安全、可靠、节能,技术经济合理,能够长期稳定的向电力系统输送电能。

此设计有2*50MW的两台发电机,本文根据2*50MW煤矸石发电厂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生产的发展。

按供电的基本要求,首先对该电厂的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首先对厂用电的接线方式的初步选择,电厂容量的大概估算等;其次,根据电厂的容量进行厂用变压器的初步选择,并对其相关的参数进行计算;再者,因为该发电机的机压为6KV与该电厂的6KV 高压母线为同一等级,所以不用设厂用高压变压器,为了限制发电机出口处的短路电流,所以这里采用分列电抗器,待选完厂用变压器以及分离电抗器后,开始进行短路计算,断路器的选择以及电动机的选择和校验做准备。

此发电厂共包含四个车间五类负荷,它们包括6KV厂用高压负荷、0.4KV主厂房厂用负荷、电除尘车间的常用负荷、气力除灰车间的厂用负荷以及化水车间的厂用负荷。

在主厂房(按1#机组说明)共需厂用低压变压器两台,它们的容量是相同的都为1000KVA,型号为SL7—1000/6,在电除尘车间,由于常用负荷的容量减小,故变压器的容量也相对减小,该车间我们采用的变压器型号为SL7—800/6,在气力除灰车间,我们采用的变压器的型号为SL7—250/6,在化水车间我们采用的变压器的型号为SL7—400/6。

选择厂用的低压变压器型号后,对发电机出口处的分裂电抗器的选择,在这次厂用电的设计当中我们采用的分裂电抗器的型号为FKL6—2*1000—6,它的额定电压为6KV,额定电流为2000A,电抗百分数为6%,动稳定电流为42.5KA,热稳定电流为40.4KA。

短路电流的计算,由于厂用的6KV高压母线上接的全是常用的高压负荷,且我们在计算短路电流的时候不考虑负载效应的影响,故在该设计的厂用电的短路计算中,我们只选取了五个点进行短路计算,它们是厂用6KV母线处的短路计算,主厂房0.4KV母线处的短路计算,化水车间的短路计算,电除尘车间的短路计算和气力除灰车间的短路计算。

经过短路计算之后,我们发现,短路电流最大的短路母线为主厂房的0.4KV低压厂用母线,这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计算时,我们选取了统一的容量,而电压为各级电压的平均值,在6KV母线上的基准电流小,而在0.4KV母线上的基准电流大,且0.4KV主厂房的变压器容量较大电抗较小,最终使得主厂房0.4KV 的母线上的短路电流最大。

对相关的设备进行选型。

在小型发电厂一般有两个电压等级,6KV和 0.4KV,6KV由于设备容量大,一般均为一类负荷,故可靠性要高,一般选用手推车式断路器,而厂用的0.4KV,由于母线电压等级较低,一般采用抽屉式空气自动开关。

在本次设计中我们采用的手推车式断路器的型号为ZN85—6/1250—25,它的额定电压为6KV,额定电流为1250A,短路关合电流为80KA。

我们采用的低压开关为GCS型低压抽出式低压开关柜,它的额定电压为400V,额定电流为小于等于4KA,母线的额定短时峰值电流为176KA。

三设计计算书3.1 各车间的计算负荷(1)高压厂用负荷的计算负荷表如下:6KV厂用高压负荷电除尘负荷计算表化水车间负荷计算表气力除灰系统计算表各车间单机组总负荷:高压厂用负荷的计算容量为: 6876KVA主厂房低压负荷的计算容量为:1192.4KVA电除尘车间的计算容量为:666.72KVA化水车间的负荷计算容量为:356.56KVA气力除灰车间的计算容量为:193.64KVA3.2、厂用低压变压器的选择6kv母线与0.4kv母线之间变压器(T1,T2)的选择分析:T1,T2分别互为备用为主厂房的0.4KV母线供电,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至少应该承担起所用负荷的70%的负荷。

设S为T1对应所供母线上所有负荷容量,则T1变压器容量为:ST1=70%S=834.68KVAT1,T2选用SL7—1000/6T3,T4的选择分析:T3,T4分别互为备用为1#机组的静电除尘车间母线供电,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应该承担起所有负荷。

容量为:ST3=S=666.72KVA故T1,T2选用SL7—800/6T5的选择:T5和T5’是由1#和2#机组共同承担的为气力除灰车间供电的变压器,应该互为明备用,即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应该承担起所有负荷。

气力除灰车间的容量为:193.64KVA 故T5选用SL7—250/6 T6的选择:T6和T6’是由1#和2#机组共同承担的为化水车间供电的变压器,应该互为明备用,即当其中一台发生故障时,另一台应该承担起所有负荷。

化水车间的容量为:356.56KVA 故T5选用SL7—400/6由于1#机组和2#机组的容量以及接线的方式都相同,故对1#机组所选的变压器对2#机组同样适用。

3.3 发电机端分裂电抗器的选择分析:按1#机组进行选择。

由于1#机组所承担的负荷为1#机组的所有厂用负荷,包括高压厂用负荷,和低压厂用负荷。

而他们的总的容量为9285.32KVA ,故所选的分裂电抗器的容量至少应该大于或等于该值。

而分裂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应为发电机的机端电压,即6KV 。

在本次设计当中,我们采用的分裂电抗器的型号为FKL6—2*1000—6,它的额定电压为6KV ,额定电流为2000A ,电抗百分数为6%,动稳定电流为42.5KA ,热稳定电流为40.4KA 。

3.4 短路电流的计取全厂的额定容量为s=100MVA 、 Un=Vav 2.4.1 计算厂用低压变压器的阻抗=⋅⋅=222,1100%av B n K V SS U U X 0.*100=4.5 =⋅⋅=224.3100%avB n K V S S U U X 0.*100/0.8=5.6 =⋅⋅=225100%avB n K V SS U U X 0.04*100/0.25=16=⋅⋅=226100%avB n K V SS U U X 0.04*100/0.4=10 3.020063100100%6=⨯⨯⋅=K MVA X L 2.4.2、1#机组各处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当1处发生短路时的等效电路由图可知,当一处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为 58.01=X则有 KA KVMVA V S I BB d 6.9631003=⨯=⨯=KA X I I d6.161==KA I i sh 2.4255.2== 当2处发生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由图可知,当二处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为 6.22=X 则有 KA KVMVA V S I BB d 3.1444.031003=⨯=⨯=KA X I I d5.552==KA I i sh 5.14155.2== 当3处发生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由图可知,当三处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为 3.33=X 则有 KA KVMVA V S I BB d 3.1444.031003=⨯=⨯=KA X I I d4.423==KA I i sh 2.10855.2== 当四处发生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由图可知,当四处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为 6.104=X 则有 KA KVMVA V S I BB d 3.1444.031003=⨯=⨯=KAXII d7.134==KAIish7.3455.2==当五处发生短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由图可知,当四处发生短路时的短路阻抗为6.165=X则有KAKVMVAVSIBBd3.1444.031003=⨯=⨯=KAXII d7.85==KAIish3.2255.2==2.4.3、对所选的分裂电抗器进行校验如下:电压波动校验:()0018.16.07.05.06.03.006.01100%12111=⨯⨯-⨯⨯-=⎥⎦⎤⎢⎣⎡⎪⎪⎭⎫⎝⎛-⋅-=SinbIIfSinBIIXUUNNL同理()[]998.06.03.05.06.07.006.012=⨯⨯-⨯⨯-=U短路时残压及电压偏移校验如下:()%7.94947.0%1006.07.05.01606.0%100100%%21==⨯⨯⨯-⨯=⨯⎪⎪⎭⎫⎝⎛⋅-⋅=SinBIIfIIXUNNKL()()%1404.1%1006.07.0165.106.0%1001100%%21==⨯⨯-⨯⨯=⨯⎪⎪⎭⎫⎝⎛-⋅+⋅=SinBIIIIfXUNNKL经过校验可知我们所选的分裂电抗器时合理的3.5 母线导体的选择 发电机端母线选择已知 S=9285.3KVA U=6KV 则 A I 5.893max =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3.663mm ⨯的导体 厂用6KV 高压母线的选择由于负荷的平均分配,则可认为7.446max =I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450mm ⨯的导体 主厂房0.4KV 母线选择已知 S=596.2KVA U=0.4KV 则 A I 5.860max =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3.663mm ⨯的导体 电除尘车间母线的选择已知 S=55.92KVA U=0.4KV 则 A I 7.80max =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450mm ⨯的导体 气力除灰车间母线的选择已知 S=193.64KVA U=0.4KV 则 A I 5.297m ax =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450mm ⨯的导体 化水车间母线的选择已知 S=356.56KVA U=0.4KV 则 A I 7.514max = 故选择矩形导体,截面积为2450mm ⨯的导体 3.6 电动机的选择及自启动校验 2.6.1 厂用电动机的选择(1)型式的选择(2)容量的选择 S N P P >根据厂用电动机的选择原则所选的电动机的型号见附表 2.6.2 电动机的自启动校验(电压校验)(1)1#机组6KV母线所有电动机的自启动校验校验的等效电路如下:3.26.207848.076805*=⨯⨯==CosBnSPKStmavm()70.065.088.03.206.0111****1->=⨯+=+=mtSXUU由校验的结果可知厂用6KV高压母线上的电机是可以自启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