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1.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精编教案

教学流程

激趣导入→实验探究一→教师演示一→实验探究二→教师演示二→知识小结

↓↓

↓↓

观看幻灯教师指导进行深化学生实验学生互助完成深化学生实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②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③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真空不能传声。

2.探究能力目标:

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师生双边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在学生活动中不断强化与同学(他人)的协作意识,通过录像片断,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启发式科学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

观看三幅幻灯片,第一次从图像中获知自然界“高山流水”,科学上“火箭发射”,生活中“小提琴独奏”的情形;第二次从相应的声音中获知上述情形。从而导入声音可以让我们获知信息,并进一步提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二、开展科学探究,实施新课教学

1.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师:在我们的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它们可以让我们获取相关的信息,那么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声音的产生。

提出问题:用一张纸、一根橡皮筋,怎样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与众不同?

随堂实验一:仪器:一张16K的测验纸、一条橡皮筋。组织

形式:每二位同学一组。

(说明: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生活中的经验,可以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在这里因为提供了橡皮筋,有学生就把橡皮筋拉成弓弦状去弹纸张使其发声,这也是一种方法。由此可见,在课堂上,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也会有所限制,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更多的向学生开放实验条件,培养其思维能力。)

实验后思考:上述实验中,纸张在不同发声方式中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说明:在这边,只要引导学生,发现其共同点——纸张发声时在“动”就可以了,不必深究。)

教师演示一:仪器:钹、音叉(及共鸣箱)、铁架台、乒乓球(细线)、一杯水。

1.演示钹发声时在振动:让钹发声,然后让一些学

生触摸钹的边缘,体会其振动。

2.演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①把乒乓球系在细线上,

并让其悬挂在铁架台上,调整好适当的高度,先

让不发声的音叉去靠近乒乓球,再让发声的音叉

用同样的方式去靠近乒乓球,比较二次实验可发

现,发声的音叉可弹开乒乓球。②让发声的音叉

靠近水面激起水花。

3.学生观看视频、动画:①发声的吉它的弦在振动;

②蛙鸣时青蛙的肚皮在振动;③飞行中的蚊子靠

翅膀的振动发声。

4.学生体验,感受人讲话时声带在振动:用食指轻

轻按住喉咙处,一起读一读下面的一副对联话: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得出结论: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说明:通过众多的实例及感受,从而得出发声体在振动的结论,学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在这些实验中,采用了一种很普遍的分析方法——比较法,实验条件的对比,实验结果的对比,都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得出规律,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加以体会。)

(关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实验说明:因为处处可见发声体,所以要观察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例是容易找到的。这里主要设计了:①发声的钹在振动,因为这种乐器本地的学生经常看到,由它入手比用手触摸音叉更具说服力,也有亲切感,其振动使手发麻的感觉也较音叉强;②振动的音叉弹开乒乓球的实验,是课本中的实验,也是个很精彩的实验,在本实验中,用黄色乒乓球代替课本中的轻质泡沫小球可以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而且乒乓球被弹开后还会像用球拍打球一样连续跳动,产生了一定的趣味性;③振动的音叉弹开水花的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兴趣,也有力的说明

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而且现场的学生可以较为清晰的看到水花溅出的现象。)

(实验创新设计:本课还可以把实验如此改进,让音叉发声,拿一张扑克牌或其他较硬的纸片,轻轻的用二个手指压住扑克牌的一端的中部,让另一端轻轻的靠向音叉——可观察到扑克牌的明显跳动;当有学生质疑是手在抖动时,可以让他自己上台一试……上课时,发现这个实验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如果学校有条件不如六七个人分组体验一下,这样还能听到扑克牌跳动的声音,和扑克牌与音叉摩擦的声音。)

2、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

师: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那么它又是如何使我们听到的?

生: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使我们听到声音。

师:对,我们是靠耳朵听到声音的,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耳朵的简单构造。

教师出示幻灯并讲解耳朵听声的简单过程:发声体→介质→耳朵。

师:通过上图,我们知道了听到声音的条件,其实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传到耳朵中引起鼓膜的振动,最终引起听觉。让么老师刚刚说的介质,其实是指可以传播声音的物质,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式来探

究一下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及其传播情况。

教师演示二:用一个自制的二端开口的长方形空木盒(约1米长,开口面积约100cm2),其二端用透名塑料纸密封住,先让学生观察盒内情况,发现什么也没有,引导学生认识二塑料纸膜之间只有空气了,然后把一个轻质的泡沫小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并让它轻触其中的一个塑料纸中部,用小锤在另一塑料膜中敲击,发出声音,并看到另一端的泡沫小球被弹开。在这里可以对比一下,如果在小锤敲击在盒体上时,泡沫小球的反映情况,从而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可以传声的。

随堂实验二:轻趴在桌上,让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一只手捂住另一只耳朵,一只手用笔杆轻敲桌面,试试看,你听到了声音了吗?

随堂实验三:仪器:一个空矿泉水瓶、一条棉线(1米左右)。组织形式:2人1组。实验方法:①先将细绳的中部绕在矿泉水瓶瓶口处,并用瓶盖将绳子拧紧。②一位同学用笔杆轻敲几下矿泉水瓶,另一位同学端坐一边用食指堵住双耳,仔细听,看能不能听到声音?③端坐着的同学把细绳二端在食指上绕几圈,然后用食指堵住双耳,另一位同学拿住矿泉水瓶,拉紧细线,用与第二步相同的力度轻敲矿泉水瓶,感受一下,这时听到声音了吗?

教师演示三:①让学生观看往水里扔石块的视频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