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重点名词解释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1.始基:古希腊语。
作为哲学名词,真正使用者是赫拉克利特。
泰勒斯起开始具有哲学上的意义,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的共同的东西。
2.逻各斯:欧洲古代和中世纪常用的哲学概念。
一般指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因而也有语言或“理性”的意义。
希腊文这个词本来有多方面的含义﹐如语言﹑说明﹑比例﹑尺度等。
赫拉克利特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哲学﹐在他的著作残篇中﹐这个词也具有上述多种含义﹐但他主要是用来说明万物的生灭变化具有一定的尺度﹐虽然它变幻无常﹐但人们能够把握它。
在这个意义上﹐逻各斯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的关于规律性的哲学范畴。
亚里士多德用这个词表示事物的定义或公式﹐具有事物本质的意思3.种子说:“种子”说,由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他认为,构成万物的细小微粒是种子。
种子的性质与事物的可感性质相同,事物有多少种性质,构成它的种子就有多少类;数目众多的一类种子构成事物的一种性质或一个部分。
4.四根说:四根说,由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他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5.奴斯: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的哲学术语。
一般译为“理性”、“心灵”。
希腊文,最初是指感知、认识、理解事物的东西。
6.影像说:影像说是古希腊原子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一种说明认识来源的学说。
它承认人的认识是由外界客观对象引起的,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朴素的反映论。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7.智者:公元前5~前4世纪希腊的一批收徒取酬的职业教师的统称。
公元前5世纪前智者泛指聪明并具有某种知识技能的人,后来自然科学家、诗人、音乐家乃至政治家,也被称为智者。
由于智者能言善辩及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把其看成是歪曲真理、玩弄似是而非的智慧的人。
因而智者在历史上又成为诡辩论者的同义语。
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
智者在思想上接受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思想,肯定运动变化着的感觉现象的真实性,但走向相对主义和怀疑论,认为知识就是感觉,无所谓真假是非之分,把个人的感觉作为真理的标准。
西哲名词解释
西哲名词解释第⼀章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然和宇宙时所引⽤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限(阿那克西曼德)“⽆定形”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的⼀个概念。
“⽆定形”不是⼀种具有固定形态的东西,它不⽣、不灭、不竭、不可摧毁,它包罗⼀切,决定⼀切,另外阿那克西曼德还赋予这个概念“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的⼀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将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称为逻各斯,其希腊⽂原意为话语,也有规律、命运、尺度、⽐例、和必然性的意思,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哲学语⾔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
5.存在(巴门尼德)“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存在”对⽴,“存在物存在,⾮存在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不灭、不变不动、是“⼀”,它没有部分,不可分割;⽆始⽆终,但却不是⽆边际或⽆定形的,强⼤的必然性从四⾯⼋⽅围绕着它。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是表⽰世界本原的⼀个概念,是“有定形的”。
6.阿基⾥斯追不上乌龟“阿基⾥斯追不上乌龟”是芝诺针对伊奥尼亚派的变化本原观提出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即阿基⾥斯和乌龟赛跑的悖论:设想奥林匹克赛跑冠军阿基⾥斯和乌龟赛跑,乌龟先爬⼀段路程,当阿基⾥斯跑完这段路程时,乌龟⼜向前爬了⼀段路程,当阿基⾥斯跑完这⼀段时,乌龟⼜向前爬了⼀段,⼀追⼀爬,以⾄⽆穷,阿基⾥斯永远追不上乌龟,这个悖论说明,运动中的事物没有快慢之分。
7.飞⽮不动“飞⽮不动”是芝诺为反驳变化本原观⽽提出的否认运动可能性的四个论证之⼀:指飞⽮在⼀段时间⾥通过⼀段路程,这⼀段时间可被分成⽆数时刻,在每⼀个时刻,箭⽮都占据着⼀个位置,因此静⽌是不动的,就是说,它停驻在这段路程的各个不同位置上,⽽不是从⼀个位置飞向另⼀个位置。
西方哲学史_名词解释_考研
伊奥尼亚派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1、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而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2、火的运动符合其自身的本性,受一定的原则支配。
火转化为万物之后,取而代之的气、水、土的状态,但仍然受着火的本性原则支配.故气、土、水之间的转化也是火的运动.3、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
爱利亚派克塞诺芬尼理神论1、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原则”意义上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大多是统摄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
2、他批判了神人同形同性论,认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神凌驾于人种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因而也是惟一的。
元素派恩培多克勒四根说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可合可分,但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
众多的根组合在一起产生可感事物,可感事物分解为单独的根则是事物的消亡,因此,“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了可感事物的朽灭和生成。
2、这种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万物的变迁是无止境的。
3、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
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
3、原初的知识是灵魂对理念的自我观照,知识的学习则是对原初知识的摹本,灵魂的摹仿则是回忆,因此
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简述题
(1)命题的本义:应把它放在智者运动的背景中来理解。它是表达一种感觉主义认识论的命题,用柏拉图对它的理解来讲,意思指“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相对主义把知识归结为感
觉,并把感觉等同于个人的感觉。既然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判断事物,且感觉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必然对事物的存在和本质做出共同判断。进一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尺度和标准,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衡量这些不同认识的优劣是非,因此一切都是相对的。
我们现在说的自然界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宇宙”,本原和宇宙的的联系在于,宇宙是本原分化演变的产物,本原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原子和虚空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原子”:即绝对的充实,指最后不可分的物质微粒。
“虚空”:即不充实,指空的空间,它对于原子的存在而言是非存在,但它是原子的活动场所,因此它同原子一样实在。
3、①说明事物内部就是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
②这种转化是不断进行的,因此运动有连续性。
③潜在的现实化是相对的,不可能穷尽潜在因素,因此运动是绝对的。
④质料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四因说 (论述题)
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四因”说
1、(1)质料因:解释事物为什么在运动中继续存在
(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解释事物为什么以某一特定的方式运动。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哲学家,其代表作是《论世界》。
主要观点有:世界是精神的产物,客观世界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第一性的;灵魂不死和轮回转世。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对现实的感受,它的理论前提是人生痛苦。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认为我思就是存在。
他推崇绝对理念,把世界万物归结为具有两种因素的“我”与“物”之间的二元关系。
笛卡尔的二元论属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只承认“我”是真正存在,忽视了其他因素对认识的作用。
莱布尼茨承认我思的独立性,强调我思有一个内在独立的“天我”。
他既是经验的,又是先验的。
但他否认感觉经验,认为外部世界是机械地从一个观点运动到另一个观点,没有独立的本质,从而陷入唯心主义。
休谟认为我思和感觉都是对外界的反映,它们是二者的总和。
他认为外部事物的特征不在于我们感官的所知觉的东西,而在于我们无法感觉到的那些更高级的原则,他因此认为外部事物的特征就是抽象原则。
6、机械决定论(mechanicalism)也称形而上学决定论。
近代哲学的一种形而上学观点。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和罗素首先使用。
它是19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形而上学家,尤其是英国哲学家和经验论者普遍持有的观点。
他们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被决定的、永恒不变的。
物理世界不仅是“一个彼此完全相同的复合体”,而且“在量上是无限的”,它们是彼此独立地创造出来的。
怀特海德国哲学家。
客观唯心主义者。
将分析的方法用于研究道德、伦理问题,认为自由只能是一种直接经验的东西,这是一种不可知论的唯心主义。
9、历史循环论(chronology)或“环形说”,即环形时代观。
20世纪初德国哲学流派。
其代表是奥地利的G。
A。
黑格尔和法国的F。
-J。
莱布尼茨。
他们认为,历史发展是无限的,并从此演进成一个“环形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一切都在螺旋式的向前发展。
历史是按照严格的次序环绕着“轴心时代”发展的。
人类文明是不断从低级走向高级的,每一次重大的跃迁都标志着新的更高的发展水平的开始。
西方哲学史的名词解释(包括现代)
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一切皆变,惟“始基”不变,毕达哥拉斯的“数”、泰勒斯的“水”等都可以称为“始基”。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西方哲学史重点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马工程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重点问题
一、名词解释1.本原最早一批哲学家思考的宇宙起源和万物本原即“自然”(physis),希腊哲学的原初形态因而表现为自然哲学。
“自然”既是作为事物总和的“世界”或“宇宙”(cosmos),也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本原”(arche);本原既是世界的起源,也是世界中事物存在和运动的原因。
2.逻各斯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logos)这一概念来说明事物的本原。
逻各斯的原义是“话语”,赫拉克利特用它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并且认为正确的道理表达了真实的原则。
逻各斯是人所认识的道理,它可被理解为“理性”和“理由”,这是逻各斯的主观意义。
逻各斯又是世界的本原,它又可被理解为“原则”、“规律”等,这是逻各斯的客观意义。
3.波菲利问题4、“水本原”说泰勒斯首先思考“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
他的回答是:水是万物的本原。
5、形而上学他本人称之为第一哲学,也就是后来的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在希腊文中的原意为“物理学之后”,具有“超越物理学”的本体论意义,即超越经验领域到达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一样东西不属于“存在”的范围,“存在”的范围最广、地位最高;其他科学只是研究“存在”的某个部分或性质,只有第一哲学才研究“存在”自身及其本质属性。
6、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是与宗教神学相结合的唯心主义哲学,是天主教会用来训练神职人员,在其所设的经院中教授的理论。
7.唯名论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共相8、唯实论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
9、善良意志康德所谓的善良意志,就是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
它体现了自由就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的特征。
善良意志是绝对自由的,因为它只以自身为目的,摆脱了一切经验因素,包括社会约束力、自然情感以及个人好恶等方面的约束。
10、先验幻相人们在思考先验理念时,总要对它们有所判断,于是理所当然地将范畴运用于理念,作出它们是否存在、有何属性、有何因果关系等判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先验幻相二、简答与论述1、试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及其政治哲学意蕴。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与简答)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与简答)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词解释)详细内容:一、名词解释1.始基“始基”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在解释自然和宇宙时所引用的个体概念。
“始基”即万物的本原,亦即万物之所从来,毁灭之后之所复归,它是事物的基本要素,或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
2.无限(阿那克西曼德)“无限”是阿那克西曼德规定原初物质时所引用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如果我们要从本身永恒、超越变化的某物获得经验世界中的种种变化,就必须假定万物始基的现实性,这万物始基具有一切必须的特征——即使这样的始基在经验中也是不可能的。
在此,他假定了“无限”这个概念作为真实的来解释经验,并且赋予“无限”不生、不灭、不竭、不可摧毁这些规定性。
“无限”包罗一切,决定一切,另外还赋予这个概念以“神性”。
3.数“数”是毕达哥拉斯解释物质时所用的一个本体概念。
他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数”被规定为众多的、不变的特征。
他认为,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归结为数的规定性,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
4.逻各斯(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即指内在的本原,专门表示“说出的道理”。
逻各斯是就人所认识的道理而言,可以理解为“理性”、“理由”,就其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而言,可以理解为“原则”、“规律”。
逻各斯就是“世界秩序”,它表现为“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的火。
火的运动即万物的生成与毁灭,是可感的,而支配可感运动的逻各斯却是不可感的。
认识“逻各斯”,思想要求在变化着的多样的事物中找到不变的同一原则。
5.存在(巴门尼德)“存在”被巴门尼德看作真理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和思辨性。
巴门尼德把“存在”与“非存在”对立,“存在者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必定不存在”,通过这样赋予“存在”普遍性。
在存在与思想的关系中,他把存在与思想等同,认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即思想内容需要由“存在”来表述,思想对象即“存在者”,思想的内容和思想的对象是同一个东西,通过思辨,巴门尼德规定了“存在”的性质:不生不灭、连续性、完满性。
西方哲学史重点
名词解释:1、“努斯”:亦意译为“心灵”、“理性”等,我们译之为“理智”,意在表明希腊理智观念的发源和连续性。
2、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3、“因信称义”:是对天主教会所宣扬的“行为称义”的否定,这种思想也有利于培养新兴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这就把人们从教会繁琐礼仪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使灵魂得救成了个人的事情,给人以精神的自由。
填空题:1、阿拉克西曼德是第一位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学家。
2、恩培多克勒宣称火、土、汽、水是万物之根。
3、德谟克利特的灵魂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灵魂的构成(由精细的球形原子构成)和作用,一是灵魂的安宁问题。
4、“斯多亚”,因该学派的创始人芝诺在画廊中讲学而得名。
5、马基雅弗利把政治学的基础由(道德)移向了(权利),从而在政治思想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连线题:1、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
2、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3、恩培多克勒、“四根说”。
4、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5、小苏格拉底学派、麦加拉派、善即存在;昔兰尼派、善即快乐;犬儒派、善即节欲。
6、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7、伊壁鸠鲁、“我们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始点和终点……”。
8、奥古斯丁、《忏悔录》。
9、托马斯.阿奎那、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10、路德、“因信称义”说。
11、加尔文、“先定”说。
12、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一、古希腊哲学的基本特点:1、爱智慧、尚思辨、重探索是希腊哲学的基本精神。
2、探讨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内容。
3、朴素直观的辩证法是希腊哲学自然观的基本性质。
4、诊断上的绝对主义是希腊哲学的基本形态。
5、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神学”不分亦是希腊哲学的独特表现。
二、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1、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2、万物根据逻各斯生成。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整理
一、古希腊早期的文艺思想1.摹仿:文论意义上的摹仿说,植根于古希腊的宇宙学说和信念。
在早期希腊的祭祀活动中,人们是要通过歌、舞、乐合一的艺术形式,摹仿、进而宣泄内心的感受和激情,以求灵魂在瞬间摆脱肉体的束缚。
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是将人类心灵对应于宇宙的结构和秩序,如果说艺术最终摹仿着宇宙中的数字关系,其直接摹仿的对象也只是与之相应的心灵。
至德谟克里特,摹仿的对象被重新解释为自然或者外物。
但是柏拉图在自己的著述中绝口不提德谟克里特,却强调摹仿的终极对象在于理念的世界。
2.净化:Katharsis或者Catharsis净化,又译“卡塔西斯”,后来弗洛伊德所谓的“宣泄”也是用这个词。
“净化”起初是指古代宗教祭祀活动所导致的一种情感作用,即:通过热烈的歌、舞、乐将内心的激情摹仿出来,灵魂得到解脱,便也得到了净化。
“净化”后来成为亚里士多德解说悲剧的重要概念;悲剧中的“净化”,既是通过“怜悯和恐惧”、也是要排除“怜悯和恐惧”,最终求得新的和谐。
3.灵魂音乐:人类心灵也体现着宇宙的和谐,也同样存在着以数字关系为基础的感应能力。
这样,人所创造的艺术,应当是摹仿着宇宙的和谐,应当是对宇宙秩序的呼应和共鸣。
7.对立产生和谐:赫拉克利特深化毕达哥拉斯的和谐说,强调“对立产生和谐”认为和谐是由对立面相结合而成的;而赫拉克利特所谓的“和谐”是强调“斗争”。
例如:“对立的事物是协调的。
不同的事物产生最美的和谐……”。
作为一项重要的美学命题,“对立产生和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但是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既成为古希腊“和谐说”的基础,又暗示出一条通向相对主义的思路。
4.逻各斯:欧洲古代哲学术语。
希腊文的音译,意为言语、思想、思维、理性、比例、尺度等,一般指尺度、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将它引入哲学,主要用来说明万物生灭变化的规律性。
斯多葛学派借以解释自然运动的秩序,并赋予它“宇宙理性”或“命运”的意义。
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认为逻各斯是“神的理性”。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西方哲学史是指西方文化圈内哲学思想的发展历史。
以下是对西方哲学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1. 柏拉图(Plato):古希腊哲学家,为苏格拉底的学生,他的主要思想被记录在对话体的著作《柏拉图全集》中。
柏拉图强调理念的存在和重要性,认为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真实存在。
2.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希腊哲学家,为柏拉图的学生,他的主要思想被记录在《形而上学》、《政治学》等著作中。
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并强调通过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得知识。
3. 康德(Immanuel Kant):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主要思想被记录在《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等作品中。
康德提出了“先验”的理念,认为我们的认识能力受到某些固定的先验结构的限制。
4. 辩证法(Dialectic):哲学上的概念,指的是通过对比和对立来促进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辩证法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5. 实用主义(Pragmatism):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哲学派别,其代表人物包括皮尔士(Charles Peirce)、杜威(John Dewey)等。
实用主义强调对知识进行实用和经验性的评估,并强调知识应该与行动和实践相结合。
6. 身心二元论(Cartesian Dualism):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提出的观点,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
身心二元论影响了后来的哲学和心理学发展,并成为关于心灵和身体关系的重要议题。
7. 马克思主义(Marxism):以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为代表的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认为社会和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驱动的。
以上是对西方哲学史中一些重要名词的简要解释。
在学习西方哲学史时,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西方哲学史
名词解释:1.本源:即基质或原则,是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
2.本体论:研究关于存在的理论。
3.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4.四因说:是指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5.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一”,是单一的、同一的,具体事物是则是经常变化的;理念是看不见的,不能感觉到的,只能由思想把握,具体事物则是看得见可以感觉到的;理念是纯粹的,具体事物是不纯粹的;理念是永恒的、不朽的,具体事物是不永恒的,是要毁灭的。
6.怀疑论:即怀疑主义,是指对客观世界是否存在、客观真理能否被人们认识表示怀疑的哲学理论体系。
7.经院哲学:在公教会(或天主教)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环境,二是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8.经验论:即“经验主义”,是一种认为一切观念都从经验认识抽象概括而来,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的理论。
与“理性主义”相对。
9.唯理论:即“理性主义”,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宙的真理,并可以不通过经验而获得事物的真理的知识。
简答题:1.为什么说苏格拉底的哲学观是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认识论)内容上,他主张哲学研究应该由自然转向人事,他把公众利益作为哲学的目标,放弃了对自认奥秘的思辨2.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寻求的是什么?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即要认识真正的我,这个我指的是灵魂,也就是理智。
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相符合的原则,认识自己的目的就是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在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
3.苏格拉底哲学观的意义?4.柏拉图两个世界划分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两个世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柏拉图那里什么是意见与知识,柏拉图两个世界划分的哲学意义?5.解释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四因说包含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西方哲学史名词解释
哲学术语A :哲学家专有名词1 辩证法(dialectic)一种被黑格尔和马克思大加使用的哲学方法,在辩证法中,矛盾之间互相对抗以达到真理。
辩证法的起源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
2 白板(tabula rasa)洛克哲学中的术语。
洛克认为心灵就像一块白板,从而与天赋观念存在的学说相对立。
换句话说,心灵在人刚出生时是“空白的”,我们所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必须通过经验“印上去”。
3 超人(ubermensch,Superman)尼采著作中的一个概念,指一个有可能在未来取代我们的卓越的人。
4 超验的(transcendent)独立的。
在宗教哲学中,超验的上帝与他所创造的宇宙是相分离的和迥然不同的。
这与内在的上帝概念相反,比如在泛神论中,上帝是等同于他的造物的,或可举一个不同的例子,在某种形式的人本主义那里,上帝是与人类相等同的(黑格尔主张这种观点)。
5 沉思[contemplation]按照亚里士多德(和其他哲学家)的说法,这是最幸福的生活,即是思想和哲学的生活。
6 存在的世界(world of Being)柏拉图形而上学中的术语,指理想中的“形式”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没有变化的,我们只能通过理性和思想来认识这个世界。
7 单子(monad)莱布尼茨用来指一切不变事物的最终组成部分的非物质实体,上帝是唯一一个不是被创造的单子,他作为自我封闭的(“无窗的”)的先定实体创造了所有其他单子。
8 狄奥尼索斯式的(尼采)[Dionysian(Nietzsche)]艺术、精力和意志中的非理性原则。
9 公意(卢梭)[general will(Rousseau)]一个民族集体的愿望和决定。
10 信仰的飞跃(leap of faith)克尔凯•郭尔的用语。
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证明他所信仰的东西。
11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物理学中的)[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in physics)]一个亚原子粒子的运动和位置不可能同时确定。
西方哲学史_名词解释_考研
伊奥尼亚派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大地上下均为水所环绕,所以推想世界的原初状态是水。
赫拉克利特火本原说:赫拉克利特认为1、世界的原初状态是火,火转化为万物,而万物又转化为火,因此,世界的归宿也是火。
火与万物之间的循环转化是火的运动:火转化成万物是火的消耗和熄灭,万物转化为火是火的充裕和燃烧。
2、火的运动符合其自身的本性,受一定的原则支配。
火转化为万物之后,取而代之的气、水、土的状态,但仍然受着火的本性原则支配。
故气、土、水之间的转化也是火的运动。
3、外在的本原是火的形态,内在的本原是符合火的本性的原则。
爱利亚派克塞诺芬尼理神论1、神是惟一的、不变的本原,这是“原则”意义上说的本原,神只是世界最高原则的代名词,希腊哲学家所说的神大多是统摄万物的、非人格的原则、原因、或实体,是人的理智所能认识的最高对象。
2、他批判了神人同形同性论,认为作为世界主宰的神必须是绝对的,神凌驾于人种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之上,这样的神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因而也是惟一的。
元素派恩培多克勒四根说1、认为火、土、气、水是组成万物的根,万物因四根的组合而生成,因四根的分离而消失。
四根可合可分,但四根在运动中是不生不灭的。
众多的根组合在一起产生可感事物,可感事物分解为单独的根则是事物的消亡,因此,“从多中生一”和“从一中生多”分别代表了可感事物的朽灭和生成。
2、这种从一到多和从多到一的运动是无休止的循环,万物的变迁是无止境的。
3、四根的组合和分离不是其自身的能力,有另外的力量造成,它们是“爱”和“恨”两种力。
四根实际上变成了六根,而且“爱”和“恨”被赋予了道德和审美的价值。
4、在他的四根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认识是“同类相知”的理论。
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
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9、【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
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
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10、【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
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
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11、【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12、【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3、【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14、【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5、【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
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
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
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
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
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
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16、【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17、【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18、【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
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
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19、“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2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20、【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21、【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2、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
始见于《礼记•大学》。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
程颐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
格物致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认人所固有的理的过程。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连结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方法。
他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陆九渊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
王守仁认为格为正,物为事,致为至,知为良知。
因此,格物也就是致良知的工夫。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
他认为,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人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
23、离间白:(关于成就,其一是人们向来认为先秦的名家就是名学,其主要的辩论,就是“合同异”,“离间白”。
而冯氏则认为先秦辩者之中实际上分为二派,一派以惠施为首领,主张“合同异”,另一派以公孙龙为首领,主张“离坚白”;)“坚白石二”是《坚白论》的新论题,在这一论题中,公孙龙以白石为例,阐述了他的“离坚白”观点。
公孙龙认为人的感觉是不能同时兼知石的坚性和白性的。
即使人的理性心智参与进来,理性仍不能对各感官所获得的诸感觉进行综合,故此关于石头的坚性与白色的认识是彼此分离的。
他甚至认为,“坚”与“白”也可以离开具体的石头而独立自存,即独立自藏于物外。
公孙龙以感官的局限性为由,割裂了事物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夸大了共性和一般的相对独立性,使共性脱离了个性,一般脱离了个别,认为它们可以独立自存,这显然带有唯心论的观点。
【《名实论第六》提出了名实观和正名的原则,可以看作公孙龙哲学的提纲和绪论(古人著述习惯将序放在末尾)。
名实观是讨论名实关系问题的。
公孙龙首先提出了“物”“实”“位”“正”四个基本范畴,其中“物”即天地万物,“实”即事物本身的质的规定性,“位”就是物之实用来充实它自己而不空旷的那个范围,“正”就是事物应当处在它应在的正当位置。
“无名,实谓也”。
名是对于实的一种称谓。
“正名实而化天下”,名实之辩风起云涌,而真正从逻辑理论的高度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正,名”问题的论著,首推公孙龙的《名实论》。
公孙龙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极其重视“正名”的问题。
他力图纠正名实混乱的现象,达到教化天下,稳定和巩固社会制度的目的。
“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立论基础。
“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是公孙龙正名理论的核心,它明确规定了正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按照“唯乎其彼此”的原则,一个事物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名称,一个名称只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事物。
《名实论》具有朴素反映论的性质,是公孙龙逻辑思想的基础。
这一提法强调的是概念的自身同一,否定的是概念的含混游移,明确地揭示了形式逻辑同一律的内容和要求。
这是从概念论角度对公孙龙逻辑思想的总结,也是《名实论》的成就和贡献,但是,《名实论》所描绘的万物彼此绝对独立和分离,却否定了事物的联系和转化。
它所主张的名实一一对应,则是名实关系的凝固化和对概念同一性的形而上学理解。
】24、体用不二:所谓“天道”和“天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天道”是体,“天命”是用,体用不二,谓之“天心”。
生生不已,循环往复,谓之“天意”。
“体用不二”论,是熊十力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
这观念主要展现在其原创性的经典之作《新唯识论》之中。
他所谓“体”是“心体”、“性体”,即人的生命存在的本体、宇宙万物之本根及其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道德的本体和道德的主体。
所谓“体用不二”,也就是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是为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重新寻找“人生本质”和“宇宙本体”。